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 被引量:345
1
作者 朱竑 刘博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共8页
论文在明确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明晰了概念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地方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包容性概念,包括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2个维度;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是2个相关但各具独特内涵的概念,研究过程中应对其进行有效... 论文在明确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明晰了概念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地方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包容性概念,包括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2个维度;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是2个相关但各具独特内涵的概念,研究过程中应对其进行有效区分;地方依恋会影响地方认同,二者都有助于地方感的构建;未来研究中应该从概念构建上突出地方本身的独特性和典型性,研究中应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空间上应区分地方感的不同空间尺度,时间上则应强调地方感研究的动态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感 地方依恋 地方认同 概念辨析
下载PDF
地方感研究进展及研究框架 被引量:194
2
作者 唐文跃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0-77,共8页
游憩者通过对游憩地环境的感知而赋予这些地方特定的意义与价值;通过游憩活动的参与,游憩者与游憩地之间逐渐形成各种形式的情感联结关系,并影响到游憩者对这些地方和休闲服务提供者的态度及其游憩行为。这是地方感的研究范畴,也是国外... 游憩者通过对游憩地环境的感知而赋予这些地方特定的意义与价值;通过游憩活动的参与,游憩者与游憩地之间逐渐形成各种形式的情感联结关系,并影响到游憩者对这些地方和休闲服务提供者的态度及其游憩行为。这是地方感的研究范畴,也是国外游憩地理学的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国外地方感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其进展,分析了地方感研究中主要概念的维度与态度要素构成,构建了地方感研究框架,同时讨论了我国地方感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指出了研究方向与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感 地方依恋 地方认同 地方意象 机构忠实 研究框架
下载PDF
地方与认同:欧美人文地理学对地方的再认识 被引量:157
3
作者 朱竑 钱俊希 陈晓亮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共6页
地方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视角之一。以人本主义地理学为代表,现代欧美人文地理学界对地方性意义以及地方在建构个人与社会的文化身份认同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地方对于个人与社会来说,不啻是一个意义的中心,同时也是... 地方是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视角之一。以人本主义地理学为代表,现代欧美人文地理学界对地方性意义以及地方在建构个人与社会的文化身份认同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地方对于个人与社会来说,不啻是一个意义的中心,同时也是构建社会关系与权力关系的媒介。因此,地方意义在身份认同的建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地方—空间的关系、地方认同的多样性与动态性、地方认同与权力的关系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认同四个方面对欧美人文地理学关于地方与认同之间辩证关系的研究进行系统的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 认同 欧美人文地理学 意义
下载PDF
跨文化传播及其对旅游目的地地方文化认同的影响 被引量:88
4
作者 李蕾蕾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95-100,共6页
采用旅游地理学和传播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综合研究方法 ,探讨旅游中的跨文化交际与传播现象 ,并以我国部分旅游目的地为实例 。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 地方文化 文化认同 旅游目的地
下载PDF
地方认同: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分析 被引量:101
5
作者 庄春萍 张建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87-1396,共10页
Proshansky提出的"地方认同"(placeidentity,1978)一词,是环境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人对居住环境的自我认同,用于理解和测量"人-地关系"。已有研究分别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论证了"地方认同&q... Proshansky提出的"地方认同"(placeidentity,1978)一词,是环境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人对居住环境的自我认同,用于理解和测量"人-地关系"。已有研究分别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论证了"地方认同"与"地方依恋"、"地方感"及"地方依赖"等概念之间的区别;并在个体、社会和文化三个层面上均发现了影响地方认同的因素。未来的研究将采用社会认知的实验技术、以及纵向研究设计方法等,一方面探讨地方认同的内在心理机制,另一方面则利用此概念探索解决有关的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认同 认同 地方依恋 地方感 环境心理学
下载PDF
传统村落景观基因在地方认同建构中的作用效应——以侗族村寨为例 被引量:99
6
作者 杨立国 刘沛林 林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3-598,共6页
将侗族传统村落景观基因识别为鼓楼、萨坛、围鼓楼布局、杉山溪田等的基础上,建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通道芋头、黎平肇兴、三江高定3个侗寨的272份调查数据分析发现:1侗寨景观的4个基因均对地方认同建构产生积极作用,且呈现"萨坛&... 将侗族传统村落景观基因识别为鼓楼、萨坛、围鼓楼布局、杉山溪田等的基础上,建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对通道芋头、黎平肇兴、三江高定3个侗寨的272份调查数据分析发现:1侗寨景观的4个基因均对地方认同建构产生积极作用,且呈现"萨坛>围鼓楼布局>杉山溪田>鼓楼"强弱顺序;2景观基因在地方认同建构中的作用效应是意向认同>情感认同>认知认同;3在地方认同测量模型中,居住时间、出生地、职业、收入、村落发展、教育程度、居民类型、鼓楼、萨坛、围鼓楼布局、杉山溪田等因素对地方认同的影响明显;4在个人特征、社会经济、景观基因3个测量模型中,居住时间对个人特征影响最明显,村落发展对社会经济影响最强,萨坛对景观基因感知贡献最大;5个人特征、社会经济因素共变后通过景观基因感知对地方认同产生间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景观基因 地方认同 作用效应
下载PDF
遗产旅游地居民的地方认同——“碉乡”符号、记忆与空间 被引量:97
7
作者 孙九霞 周一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81-2394,共14页
文化地理学者对"地方"这一理论视角主观性意义的强调,使得"地方认同"等呈现人与地方情感联系的概念被重新审视。在当今中国申遗热的背景下,当地人的地方认同在各方力量对遗产归属与表述的争夺中重塑,如果将这种重... 文化地理学者对"地方"这一理论视角主观性意义的强调,使得"地方认同"等呈现人与地方情感联系的概念被重新审视。在当今中国申遗热的背景下,当地人的地方认同在各方力量对遗产归属与表述的争夺中重塑,如果将这种重塑放在多尺度的分析框架下,就可以发现地方认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特定封闭的地点,在本土、全国以及跨国空间中呈现不同的表述。开平碉楼与村落作为广东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并且是中国唯一以华侨文化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是研究遗产生产对地方认同变迁影响的典型案例。结合文献分析、观察法与访谈法等,阐述遗产旅游发展背景下当地居民的地方认同变迁,分析开平作为"碉乡"的具体内涵。研究发现:遗产申报和维护使碉楼被硬性确立为地方的象征,具有高度符号化的特点;"碉乡"形象在居民地方认同中的展开并不完整;"碉乡"在历史延续中存在着多重割裂;"碉乡"的空间边界既明确又封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 地方认同 遗产旅游 侨乡 碉乡
原文传递
城市空间变迁背景下的地方感知与身份认同研究——以广州小洲村为例 被引量:84
8
作者 朱竑 钱俊希 吕旭萍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4,共7页
身份认同是文化和社会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逐步确定自己在这一社会文化秩序中的个体角色,从而形成完整的自我认知与自我定义。而地方认同则是对某个地方作为社会角色自我感知的一部分的认知,通过地方... 身份认同是文化和社会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逐步确定自己在这一社会文化秩序中的个体角色,从而形成完整的自我认知与自我定义。而地方认同则是对某个地方作为社会角色自我感知的一部分的认知,通过地方的意义来形成对个人或社会群体文化与身份的认同。以地方与身份认同作为主要的研究维度,将广州独特的"艺术村"小洲村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城市空间演变背景下,本地村民与艺术家这两类具有不同文化倾向的社会群体基于地方的身份认同,探索艺术家与村民之间在认同上的冲突、断裂与融合。研究剖析了小洲村艺术家及原村民在社区演变的过程中文化身份认同和地方认同形成与变迁的情况,并分析其认同构建的原因和特征。研究的结果显示,小洲村的本地村民与艺术家的地方认同感在本质上看还处在一个消极的割裂与断层的状态,两个社会群体对于地方意义的感知与认同还需要未来进一步的互动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小洲村 城市空间 地方 认同
下载PDF
谁的真实性?——泸沽湖的旅游凝视与本土认同 被引量:58
9
作者 魏雷 钱俊希 朱竑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6-76,共11页
旅游建立在对地方异质性的消费凝视之上,游客认为旅游地"他者文化"拥有真实的本质属性,并应将旅游地的视觉差异和文化真实属性封存保留,在游客到来时再自然地呈现。而现代性与旅游消费如影相随,本地人更是主动迎合游客,借助... 旅游建立在对地方异质性的消费凝视之上,游客认为旅游地"他者文化"拥有真实的本质属性,并应将旅游地的视觉差异和文化真实属性封存保留,在游客到来时再自然地呈现。而现代性与旅游消费如影相随,本地人更是主动迎合游客,借助创造舞台化的"真实性"以求得物质条件的改善,并与城市平等享有现代性带来的福利。旅游开发中的真实性由此成为悖论。该文以泸沽湖旅游区域为案例,使用质性研究方法,探讨游客与旅游地居民摩梭人对真实性理解的差异与矛盾。在真实性研究中强调本地人的视角,致力于将本地人的地方文化价值观纳入主流话语体系当中。从对真实性的索求来看,游客基于自身利益对旅游地持有建立于感官体验的保守的地方感,对真实性的理解与前现代、原始、贫穷有关。而摩梭人一方面创造舞台化的真实性以供游客消费,一方面也批判游客将地方真实性与贫穷等同。他们在地方变化的过程中对自我身份进行反思,在传统与发展之中不断调适,他们所理解的真实性是依附于自身族群身份之上的文化实践与地方实践,是一种动态与进步的文化与地方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性 旅游凝视 发展权利 地方 身份认同
下载PDF
地方认同视角下居民对农业文化遗产认知及保护态度——以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为例 被引量:58
10
作者 任洪昌 林贤彪 +4 位作者 王纯 王维奇 闵庆文 张永勋 郑江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6806-6813,共8页
居民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认知态度影响其行为选择,并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人文地理学及环境心理学领域的地方认同理论,选择历史认同、现实认同、情感认同及行为认同4个维度变量,通过问卷调查,以福州居民对... 居民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认知态度影响其行为选择,并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人文地理学及环境心理学领域的地方认同理论,选择历史认同、现实认同、情感认同及行为认同4个维度变量,通过问卷调查,以福州居民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的认知及保护态度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构建福州居民农业文化遗产认知及保护规律定量分析居民认知态度、保护行为与人口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福州居民对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的行为认同维度得分高于其他维度,且福州市民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外来居民;(2)受访居民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地方认同与其年龄、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及在福州居住时间长短的关系较为密切;(3)通过构建福州居民农业文化遗产认知及保护规律发现,福州居民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主要受其对该遗产项目认知态度的影响,与居民人口特征相关性较弱。拓展农业文化遗产领域的研究视角及方法,促进农业文化遗产地动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认同 农业文化遗产 福州茉莉花与茶文化系统 认知及保护
下载PDF
地方认同的内涵维度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11
作者 戴旭俊 刘爱利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2-674,共13页
作为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地方认同反映了主体对地方的情感依恋,不仅对居民满意度和游客忠诚度产生影响,还能影响主体的环境行为,进而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地方认同的内涵、维度、... 作为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地方认同反映了主体对地方的情感依恋,不仅对居民满意度和游客忠诚度产生影响,还能影响主体的环境行为,进而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地方认同的内涵、维度、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主要结论包括:①地方认同内涵理解和维度划分,因学者学科背景及研究目的不同呈现差异化。地方认同及其相关概念存在5种逻辑关系。基于新的认识论基础上的内涵解析,将有助于促进地方认同概念内涵认识及理解的趋同化发展。地方认同及其相关概念关系的进一步梳理,有助于维度分类、方法及适用标准的规范化。②地方认同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地方自然环境及社会文化。基于人文地理学视角的人地关系研究,是地方认同形成机制的主要范式。多理论视角的分析,是未来地方认同影响因素及机制探究研究的重要方向。③国内地方认同研究开始时间较晚。虽然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地方认同研究的核心内容上存在一致性,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同,其中国内只有少量学者关注到空间尺度与地方景观对地方认同的影响,气候、时间方面与地方认同的关系研究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认同 地方理论 内涵 维度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情境主题餐厅员工地方感特征及其形成原因——以广州味道云南食府为例 被引量:52
12
作者 蔡晓梅 朱竑 刘晨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9-252,共14页
地方感的研究为探讨人地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情境主题餐厅作为能提供特殊体验的一种微观文化空间,为员工构造了一个"异位(heterotopias)"的超现实空间(hyperreality)。本文通过对广州味道云南食府这一典型情境主题餐厅员工... 地方感的研究为探讨人地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情境主题餐厅作为能提供特殊体验的一种微观文化空间,为员工构造了一个"异位(heterotopias)"的超现实空间(hyperreality)。本文通过对广州味道云南食府这一典型情境主题餐厅员工的体验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探讨了情境主题餐厅员工对不同尺度空间产生的不同地方感特征及其原因,得出以下结论:①员工对情境主题餐厅及其所处城市的地方感存在差异。他们对餐厅具有强烈的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对餐厅所处城市具有地方依赖,但对餐厅以外的其他城市空间不存在地方认同;②员工对情境主题餐厅地方感特征产生的原因是餐厅融洽的社交环境、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及较高认同的情境(文化);③员工对情境主题餐厅所处城市地方感特征产生的原因是城市所提供的良好工作条件、较差的自然环境、低熟悉的城市空间、对家乡的依恋和对"异乡人"的身份认同;④员工对情境主题餐厅及其所处城市的熟悉程度、环境和文化认同程度和归属/依恋程度的差异是员工对两者地方感存在差异的原因。结论对于丰富地方感在微观空间层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有重要的价值,能够为城市中其他微观文化空间的地方感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主题餐厅 地方感 地方认同 地方依赖 员工 味道云南食府 广州
原文传递
场所叙事:城市文化内涵与特色建构的新模式 被引量:52
13
作者 陆邵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8-76,共9页
如何建构城市的文化内涵与特色是一个普遍性问题。本文将"场所叙事"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创造性地引入这一命题的研究之中,探索相应的场所叙事策略、路径与规律,阐述了"物体-空间-事件"的场所叙事模式及其历史记忆信息... 如何建构城市的文化内涵与特色是一个普遍性问题。本文将"场所叙事"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创造性地引入这一命题的研究之中,探索相应的场所叙事策略、路径与规律,阐述了"物体-空间-事件"的场所叙事模式及其历史记忆信息的呈现、关联与活化策略。同时,论文结合上海徐家汇地区更新案例,对地域文化整合再现的场所叙事策略进行了相应的验证与探讨,指出了应用场所叙事的注意要点。本论文的价值在于为全球语境中建构地域特色文化提供可操作的空间路径,同时为都市更新中城市文化的永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叙事 城市文化 物体-空间-事件 文化认同
下载PDF
传统节庆在地方认同建构中的意义——以广州“迎春花市”为例 被引量:51
14
作者 刘博 朱竑 袁振杰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97-2208,共12页
节庆是地理学研究地方认同的一个重要视角。广州"迎春花市"与广府人"年卅晚行花街"的传统民俗密不可分。一年一度的地方民俗节庆"迎春花市"作为广府地区的特质文化形式,在塑造地方认同中具有独特意义。... 节庆是地理学研究地方认同的一个重要视角。广州"迎春花市"与广府人"年卅晚行花街"的传统民俗密不可分。一年一度的地方民俗节庆"迎春花市"作为广府地区的特质文化形式,在塑造地方认同中具有独特意义。本文基于新文化地理学视角,采用问卷调查、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来搜集数据,对问卷数据利用SPSS17.0进行频数统计、描述性统计分析、数据质量分析、因子分析和单因子方差分析,对访谈记录、网络资料等定性资料进行文本分析。结果显示:(1)地方认同形成过程包含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心理过程,迎春花市在这三个层面上都对地方认同的建构有积极作用。特别是,政府尊重民意举办花市之举措有利于促进地方认同的建构;(2)广州世居居民、父辈移居广州者、己辈定居者三类群体对迎春花市的认同过程存在一定差异。尽管,节庆能很好地将不同群体整合进更大的社区,但是新来者要成为"本地人",建立起地方认同仍需假以时日。这些发现将有助于理解广州不同文化身份市民的文化融合及地方认同的形成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认同 传统节庆 迎春花市 广州
原文传递
民族文化重构实践中的身份与地方认同——仡佬族祭祖活动案例 被引量:49
15
作者 杜芳娟 陈晓亮 朱竑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512-1517,共6页
在文化转向思潮的引领下,新文化地理学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移,更强调地理事象所发生的空间过程及其内化在特殊地域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景观的符号象征意义和表征作用得到重新解读。以民族文化为旅游吸引物的发展背景下,... 在文化转向思潮的引领下,新文化地理学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移,更强调地理事象所发生的空间过程及其内化在特殊地域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景观的符号象征意义和表征作用得到重新解读。以民族文化为旅游吸引物的发展背景下,通过对贵州世居民族仡佬族官方祭祖活动的参与式观察和相关群体的深度访谈,发现民族精英为将务川树立为仡佬族族群的中心,重构了"九天天主"及其祭祖仪式和场所,地方意义由此发生了改变‘,小塘石笋’由自然景观变为仡佬族族群的文化中心景观。"仡佬之源"的地方中心性空间策略虽扩大了仡佬族的知名度,提升了地方影响力,但祭祀活动却呈现出精英的"台上"认同与民众"台下"认同的对立。这一分歧的根本原因是当地仡佬族模糊的身份记忆以及仡佬族作为散居族群的文化多元性所致。在仡佬族祭祖的文化实践中,精英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力影响和重构了地方身份认同,而地方的民族身份认同又影响地方意义的重构。文章指出,没有民众的"自下而上"支持,悬置于族群之上的官方主导的文化重构实践具有很大的脆弱性。研究对完善地方感研究中主体性缺失及地方与认同研究中身份认同研究不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重构 仡佬族 仡佬之源 地方认同 民族身份认同
下载PDF
场所叙事及其对于城市文化特色与认同性建构探索——以上海滨水历史地段更新为例 被引量:49
16
作者 陆邵明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57,共7页
论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场所的相关理论研究,提出了一种城市文化特色塑造的基础性的新方法"场所叙事"。论文阐述了相关的定义与内容,探索了城市文化特色与其认同性建构的场所叙事策略与路径。相比传统基于物质形象塑造模式,场... 论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场所的相关理论研究,提出了一种城市文化特色塑造的基础性的新方法"场所叙事"。论文阐述了相关的定义与内容,探索了城市文化特色与其认同性建构的场所叙事策略与路径。相比传统基于物质形象塑造模式,场所叙事更倾向于将场所中隐含的非物质的社会文化信息展现到物质空间之中,来凸显城市亚文化;同时,场所叙事提供了一种跨学科的框架来建构文化认同,培育场所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此外,论文对上海滨水历史街区"老码头"更新进行考查,从场所叙事角度,来诠释与验证其策略在历史街区重构中的适用性。本文的贡献在于为当下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塑造城市地域文化特色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叙事 城市文化特色 历史地段 认同 语境
下载PDF
基于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探讨 被引量:45
17
作者 余菲菲 李桂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7-101,共5页
将场所精神引入到大学校园景观空间规划中有助于营造不同功能的空间,延续校园文脉,唤起师生强烈的精神体验,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应从校园空间结构、建筑设计、景观标志设计等方面增强校园景观空间的识别性,营造具有场所精... 将场所精神引入到大学校园景观空间规划中有助于营造不同功能的空间,延续校园文脉,唤起师生强烈的精神体验,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应从校园空间结构、建筑设计、景观标志设计等方面增强校园景观空间的识别性,营造具有场所精神的校园景观空间,增强人们对校园景观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所精神 大学校园 景观空间 识别性 归属感
下载PDF
地方传奇、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以黄埔军校旧址及其参观者为中心的研究 被引量:42
18
作者 李彦辉 朱竑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21,共5页
文章在探讨地方、地方传奇、集体记忆、国家认同等概念的基础上,梳理了西方学者从地理学视角对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用参与式观察、文本分析等方法,以黄埔军校旧址及其游客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地方、地方传奇与游客的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 文章在探讨地方、地方传奇、集体记忆、国家认同等概念的基础上,梳理了西方学者从地理学视角对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用参与式观察、文本分析等方法,以黄埔军校旧址及其游客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地方、地方传奇与游客的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研究表明,地方及地方传奇唤起了游客的集体记忆,增强了爱国情感。而这种爱国情感正是国家认同的一部分。研究尝试把地方传奇(place myth)作为概念引入记忆地理研究领域,作为对该领域"传奇"(myth)这一概念的拓展,以期对人文地理学研究内容的丰富、文化地理研究的发展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 地方传奇 集体记忆 国家认同 黄埔军校
下载PDF
国外“家”的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启示 被引量:41
19
作者 封丹 李鹏 朱竑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09-817,共9页
"家"是西方地理学近年研究一个丰富且重要的新话题。国外对"家"的地理学研究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现已成为文化地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首先厘清了"家"的概念和内涵,发现人文地理学者对"家"... "家"是西方地理学近年研究一个丰富且重要的新话题。国外对"家"的地理学研究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现已成为文化地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首先厘清了"家"的概念和内涵,发现人文地理学者对"家"的理解经历了由积极意义到批判的过程,本文据此阐述了国外"家"的地理学研究进展,主要从身份与"家"的内在关系展开,并梳理了当前研究的两大热点话题——跨国移民和无家可归者。"家"是理解社会和空间的关键场所,而当前国内仍缺乏相应的研究成果,本文以期对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身份 文化地理学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草原旅游地游客感知价值、地方认同与行为意向关系研究 被引量:39
20
作者 冶建明 李静雅 厉亮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2-208,共7页
随着社会民众对草原资源认识的逐渐深入,草原旅游日渐兴起,如何进一步提升游客游憩质量和满意度,有效满足游客日益多元化的体验需求,成为完善草原景区经营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文中基于新疆草原旅游地游客问卷的数据分析,构建... 随着社会民众对草原资源认识的逐渐深入,草原旅游日渐兴起,如何进一步提升游客游憩质量和满意度,有效满足游客日益多元化的体验需求,成为完善草原景区经营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文中基于新疆草原旅游地游客问卷的数据分析,构建草原旅游地游客感知价值、地方认同与行为意向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观测变量对潜变量的影响程度以及潜变量之间的内在机理与关联特征。结果表明:游客感知价值正向影响地方认同,地方认同正向影响行为意向,感知价值以地方认同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行为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旅游地 感知价值 地方认同 行为意向 结构方程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