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GA包埋硫酸庆大霉素缓释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放行为 被引量:15
1
作者 谭红香 叶建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82-684,696,共4页
以生物可降解乙交酯和丙交酯的无规共聚物(PLGA)为载体,将硫酸庆大霉素分散在PLGA的有机溶液中,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药物缓释微球。研究搅拌速度、PLGA浓度、乳化剂浓度和硫酸庆大霉素溶液体积对微球粒径的影响,观察微球的表面形貌... 以生物可降解乙交酯和丙交酯的无规共聚物(PLGA)为载体,将硫酸庆大霉素分散在PLGA的有机溶液中,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药物缓释微球。研究搅拌速度、PLGA浓度、乳化剂浓度和硫酸庆大霉素溶液体积对微球粒径的影响,观察微球的表面形貌,测定微球粒径、粒径分布和包封率,评价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表明,采用甲基纤维素为乳化剂制备的微球形态完整,中粒径为(130±30)μm,微球中硫酸庆大霉素的包封率均在36%以上,平均42%,最高达56%。硫酸庆大霉素/PLGA微球具有显著的药物缓释作用,体外释放30d的累积释药率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微球 硫酸庆大霉素 复乳溶剂挥发法 体外释放
下载PDF
包埋PLGA微球壳聚糖支架的构建及其对蛋白释放的调节 被引量:7
2
作者 韩钢 陈海靓 +2 位作者 孙晓译 高建青 梁文权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93-497,共5页
目的制备能缓慢释放蛋白类药物的细胞生长支架。方法采用冷冻干燥制备壳聚糖支架,测定支架的孔隙率和吸水率。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制备乳酸-羟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包埋于壳聚糖支架中,用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和支架的形态... 目的制备能缓慢释放蛋白类药物的细胞生长支架。方法采用冷冻干燥制备壳聚糖支架,测定支架的孔隙率和吸水率。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制备乳酸-羟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包埋于壳聚糖支架中,用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和支架的形态,考察药物在各种支架上的体外释放。结果壳聚糖支架为多孔结构,当预冻温度为-70℃时,支架的孔隙率和吸水率分别为78·6%±1·5%和85·1%±6·2%。PLGA微球能够较均匀地覆在壳聚糖支架上。单用壳聚糖支架,BSA在24h累积释放达90%以上,制成PLGA微球后,再包埋于壳聚糖支架中,则药物释放明显缓慢,168h的累积释放量为33·5%。通过改变壳聚糖的用量和PLGA材料的型号,可以调控药物在复合支架上的释放。结论包埋PLGA微球的壳聚糖支架有望用于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和生长因子的缓慢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壳聚糖 plga微球 牛血清白蛋白 体外释放
下载PDF
PLGA微球包埋药物的稳定性及释放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明波 冯庆玲 +1 位作者 佘振定 谭荣伟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4期591-595,共5页
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de-co-gly-colide),PLGA]是一种前景良好的可降解合成高分子材料,作为缓释给药系统的基体材料被广泛研究。这主要基于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调控的生物降解性,以及已被欧美药监局批准等优点。微球缓释给... 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oly(lactide-co-gly-colide),PLGA]是一种前景良好的可降解合成高分子材料,作为缓释给药系统的基体材料被广泛研究。这主要基于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调控的生物降解性,以及已被欧美药监局批准等优点。微球缓释给药可延长药物的半衰期,增加临床治疗效果,在医药行业和生物材料领域备受推崇。药物的稳定性和释放动力学特征是微球研究中的两个关键问题,也主导着临床治疗的效果。围绕最近两年关于PLGA微球所载药物的稳定性及释放动力学的研究报道,结合本课题组在PLGA微球加载骨生长因子(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rhBMP-2及其相关多肽)方面的工作作一个综述。同时,总结了现有国内外主要的PLGA微球产品,展望了微球载药体系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微球 药物稳定性 释放曲线 降解 酸性问题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吉非替尼PLGA微球吉非替尼的含量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利 陈卫东 《中南药学》 CAS 2013年第7期547-548,共2页
目的建立吉非替尼PLGA微球中吉非替尼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osmosil C18(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 mol L-1磷酸二氢钾溶液(37:63),流速为1.0mL min-1,检测波长为250nm,柱温为30℃。结果吉非替尼线性范围为10.0... 目的建立吉非替尼PLGA微球中吉非替尼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osmosil C18(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 mol L-1磷酸二氢钾溶液(37:63),流速为1.0mL min-1,检测波长为250nm,柱温为30℃。结果吉非替尼线性范围为10.04~60.24μg 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6%,RSD=1.0%(n=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剂型质量控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非替尼 plga微球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重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可生物降解微球单剂免疫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唐小牛 周萍萍 +1 位作者 高锡银 汪学龙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检测重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可生物降解微球疫苗免疫小鼠的血清学指标动态变化。方法利用已构建的表达质粒pET28a(+)-SiGST在E.coli BL21内表达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经纯化后的蛋白质以聚乳酸/乙... 目的检测重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可生物降解微球疫苗免疫小鼠的血清学指标动态变化。方法利用已构建的表达质粒pET28a(+)-SiGST在E.coli BL21内表达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经纯化后的蛋白质以聚乳酸/乙醇酸(PLGA75/25)为包裹材料,制备rSjGST可生物降解微球。按一定剂量,将其单针皮下注射免疫6周龄BALB/c雌性小鼠,分别于免疫后6、9、12、15、18、21周眼眶采血,通过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G、IL-2及IFN-γ的动态水平,观察其免疫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免疫组血清特异性IgG水平在6、9周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弗氏完全佐剂(FCA)组、铝佐剂组均在免疫后9周达峰值,后逐渐下降,而微球组在21周时仍呈上升趋势(P〈0.01);微球组、FCA组及铝佐剂组IL-2、IFN-γ水平在6、9周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5、0.01、0.01),但微球组在12~21周时仍呈上升趋势(P〈0.01),FCA组、铝佐剂组则在12周后逐渐下降。微球组分别与FCA组和铝佐剂组间比较,微球组血清特异性IgG水平在12周后、IL-2在18周后及IFN-γ在15周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重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可生物降解微球免疫小鼠,具有明显长效和高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谷胱甘肽-S-转移酶 plga微球 疫苗
下载PDF
Novel PLGA Microspheres for Sustained Delivery of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被引量:3
6
作者 XIE Jing LI Xin +3 位作者 JIANG Chao-jun LEE Robert Jian-guang ZHOU Yu-lin TENG Le-sheng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5期1003-1005,共3页
Novel poly(lactide-co-glycolide acid)(PLGA) microspheres were developed for sustained delivery of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O). First, a new cationic agent, polyethylenimine(PEI) conjugated to linoleic acid... Novel poly(lactide-co-glycolide acid)(PLGA) microspheres were developed for sustained delivery of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O). First, a new cationic agent, polyethylenimine(PEI) conjugated to linoleic acid(LA)(PEI-LA) was synthesized by reacting PEI(Mw=800) with linoleoyl chloride. Then, PEI-LA was combined with LOR-2501 to form electrostatic complexes at moderate nitrogen-to-phosphate(N/P) molar ratios which were then encapsulated into poly(lactide-co-glycolide) microspheres by a multiple emulsion-solvent evaporation technique. With an increase in ASO/PEI-LA concentration from 5% to 10%,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of ASO in the micro- spheres reduced from 72.14% to 57.62%, and the particle size ofmicrospheres increased from 28.58 μm to 34.76 μm. In vitro studies show that the release profile of ASO from microspheres prepared at 7.5% ASO-PEI-LA lasted for 14 d The novel microspheres have a potential use as a sustained release vehicle for A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ug delivery plga microsphere POLYETHYLENIMINE 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原文传递
载万古霉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的研制及体外释放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周岳 荆浩 +3 位作者 南宠 朱磊 胡宁敏 刘启明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85-387,I0001,共4页
目的研制载万古霉素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缓释微球,考察微球的体外释放性能。方法应用复乳-固化法(w/o/w)制备载盐酸万古霉素PLGA微球(HV-PLGA MSs)。利用扫描电镜(SEM)及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形貌观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万古霉... 目的研制载万古霉素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缓释微球,考察微球的体外释放性能。方法应用复乳-固化法(w/o/w)制备载盐酸万古霉素PLGA微球(HV-PLGA MSs)。利用扫描电镜(SEM)及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形貌观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万古霉素含量,计算载药率和包封率;通过体外药物释放实验考察微球化处理对盐酸万古霉素溶出度的影响,用抑菌实验检测盐酸万古霉素的抗菌能力。结果微球表面光滑、无孔隙,载药率达到(4.40±0.263 5)%,包封率达到(48.51±14.827 3)%,HV-PLGA MSs溶解7 d的累积释放率达到43.36%,有相对比较长的释放周期;在体外抑菌试验中,HV-PLGA MSs释放的万古霉素作用效果明显。结论载盐酸万古霉素PLGA微球性质稳定,释放周期比较长,抑菌效果明显,符合理想的局部抗感染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plga微球 复乳-固化法 控制释放
下载PDF
利用新型膜乳化器制备粒径均一的PLGA微球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培 李艳 +3 位作者 王建梅 王雪莹 许敏 王立秋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57-1264,共8页
用恒流泵替代气瓶给压装置得到新型膜乳化器,以改善膜乳化法制备微球的工艺稳定性;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膜材,利用水包油(O/W)乳化法制备PLGA微球,研究了新型膜乳化器与传统膜乳化器对微球形貌、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考察... 用恒流泵替代气瓶给压装置得到新型膜乳化器,以改善膜乳化法制备微球的工艺稳定性;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膜材,利用水包油(O/W)乳化法制备PLGA微球,研究了新型膜乳化器与传统膜乳化器对微球形貌、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考察了搅拌速度、稳定剂浓度、PLGA浓度及分散相流速对微球形貌、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微孔膜孔径2mm、搅拌速度300 r/min、稳定剂浓度1.0%(w)及PLGA浓度60 mg/m L、分散相流速20mL/h的条件下,可制得表面光滑、粒径均一(粒径分布系数Rspan<0.50)的PLGA微球,各批产品的粒径相对标准偏差为1.99%,产品批次重复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乳化 压力控制 plga微球 粒径均一 重复性
原文传递
PLGA微球粒径对HPV L1五聚体候选疫苗免疫效果的调控 被引量:1
9
作者 贾成成 王连艳 +4 位作者 方颖 陈健平 曹科 刘永江 马光辉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8-645,共8页
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疫苗递送和佐剂系统,采用快速膜乳化技术制备了粒径0.43和1.38μm的均一PLGA微球,以其包埋HPV L1五聚体抗原,考察微球粒径对体内免疫应答强度和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38μm粒径载抗原PLGA微球组产生的... 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疫苗递送和佐剂系统,采用快速膜乳化技术制备了粒径0.43和1.38μm的均一PLGA微球,以其包埋HPV L1五聚体抗原,考察微球粒径对体内免疫应答强度和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38μm粒径载抗原PLGA微球组产生的IgG滴度(87771±24983.0)和中和抗体滴度(30720±15863.7)显著高于0.43μm粒径组的IgG滴度(38400±14021.7)(P<0.05)和中和抗体滴度(2480±3892.6)(P<0.01),且1.38μm载抗原PLGA微球能更显著提高Th2型细胞因子IL-6(0.43μm微球的4.7倍)和IL-4(0.43μm微球的1.5倍)的分泌水平;而0.43μm载抗原PLGA微球能显著提升Th1型细胞因子IFN-γ(1.38μm微球的2.1倍)的分泌水平,表明对于HPV疫苗佐剂与递送系统,小粒径微球有利于细胞免疫的提升,可用于治疗性疫苗的开发;而大粒径微球则有利于诱导高效体液免疫,可用于预防性疫苗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ga微球 HPV L1五聚体 粒径 免疫调控
原文传递
二氧化钛纳米管/抗菌肽控释系统的构建及初步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苗强 郑亚飞 +4 位作者 夏雨凝 张薇 王菁 马赛 马楚凡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71-874,共4页
目的:为了解决经皮种植体的高感染率问题,在纯钛表面构建二氧化钛纳米管涂层并通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微球复合抗菌肽HHC-36实现抗菌药物的加载。对实验材料抗菌肽缓释性能及抗菌性能进行初步探... 目的:为了解决经皮种植体的高感染率问题,在纯钛表面构建二氧化钛纳米管涂层并通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微球复合抗菌肽HHC-36实现抗菌药物的加载。对实验材料抗菌肽缓释性能及抗菌性能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阳极氧化法在纯钛表面构建二氧化钛纳米管涂层,随后以PLGA做为抗菌肽的缓释剂,采用双重溶剂乳化挥发法在二氧化钛纳米管表面加载抗菌物质。扫描电镜观察试件微观形貌,测定抗菌肽缓释曲线,抑菌环法检测实验材料的抗菌性能。结果:扫描电镜下可见纯钛试件表面形成排列整齐的、管径为(100±20)nm的二氧化钛纳米管涂层。加载PLGA微球后可见有空隙的微球结构。载药试件可实现15 d以上的抗菌肽持续、稳定释放。抑菌实验证实,载药试件可形成直径14 mm的抑菌环,且该抑菌环在10 d内无显著变化。结论:本实验成功在纯钛表面构建了二氧化钛纳米管复合抗菌肽缓释微球的纳米抗菌涂层,该载药涂层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 plga缓释微球 抗菌涂层 抗菌肽HHC-36
下载PDF
基于QbD理念优化伊潘立酮微球的冻干工艺 被引量:2
11
作者 鲍菲 孙翠香 +2 位作者 高飞 于洪云 李又欣 《食品与药品》 CAS 2018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研究伊潘立酮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微球的冻干工艺,优化工艺参数。方法以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进行工艺分析,使用JMP(11.2.0)软件进行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结果样品水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一期... 目的研究伊潘立酮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微球的冻干工艺,优化工艺参数。方法以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进行工艺分析,使用JMP(11.2.0)软件进行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结果样品水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一期干燥温度;样品二氯甲烷残留的影响因素为二期干燥温度及二期干燥真空度;样品有关物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二期干燥温度。结论预冻温度为-30℃,冻干时间为3 h,真空度为常压;一期干燥温度为-5℃,真空度为40 Pa,冻干时间为5 h;二期干燥温度为31~35℃,真空度为100Pa,冻干时间为1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潘立酮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 冻干 实验设计 质量源于设计
下载PDF
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内葡激酶突变体(K35R)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贺进田 王改珍 +1 位作者 冯美彦 宋后燕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93-597,共5页
目的研究微球内葡激酶突变体(K35R,DGR)的存在状态和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研究了微球内DGR的二级结构的变化,并纤溶活性测定法考察了pH和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表面对DGR稳定性的影响。结果①... 目的研究微球内葡激酶突变体(K35R,DGR)的存在状态和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研究了微球内DGR的二级结构的变化,并纤溶活性测定法考察了pH和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表面对DGR稳定性的影响。结果①包封的DGR的二级结构明显发生了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是β-折叠受到微扰的结果,并未影响微球内DGR的稳定性;②体外释放时,微球内PLGA的降解产物产生的酸性微环境会导致DGR变性,在内水相中加入Mg(OH)2纳米粒可以抑制DGR的变性聚集;③对PLGA吸附DGR的研究表明,PLGA表面对DGR的吸附是离子相互作用和疏水相互作用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也是造成DGR失活的重要原因。结论PLGA对DGR的包封会导致蛋白质药物的二级结构发生变化,但是并不影响微球内DGR的稳定性;导致微球内DGR变性失活的主要原因是微球内的酸性微环境,碱性添加物可以抑制这种变性失活。PLGA表面对蛋白质药物的非特异性吸附也会导致部分DGR的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激酶突变体 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 蛋白质稳定性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下载PDF
载荷bFGF-PLGA微球的胶原海绵的制备及其体外缓释性能研究
13
作者 武继民 汪鹏飞 +2 位作者 李志宏 刘永清 袁晓燕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29-632,共4页
在支架材料上引入具有控释行为的生长因子旨在结构与功能上模拟细胞外基质能.制备了一种载荷bFGF-PLGA微球的胶原海绵缓释体系,探讨其在体外对bFGF的释放性能.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作微球,将微球与胶原海绵复合;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和... 在支架材料上引入具有控释行为的生长因子旨在结构与功能上模拟细胞外基质能.制备了一种载荷bFGF-PLGA微球的胶原海绵缓释体系,探讨其在体外对bFGF的释放性能.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作微球,将微球与胶原海绵复合;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和载荷微球胶原海绵的表面形态结构;利用ELISA法测试微球中药物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并对微球和载荷微球胶原海绵中bFGF的体外释放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微球表面圆滑,载药量为0.059 9%±0.001 9%,包封率为79.9%±2.8%;载荷微球海绵的突释率为14.6%,低于微球本身20.0%的水平;而且载荷微球海绵的体外释放bFGF时间比微球本身更长.载荷bFGF-PLGA微球的胶原海绵缓释体系在体外能够稳定地缓释bFGF,具有较小的突释率,有望发展成为一种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plga微球 缓释 胶原海绵
下载PDF
负载胰岛素PLGA微球对种植体周围成骨影响的动物研究
14
作者 魏雪竺 刘长营 +2 位作者 李贝贝 李钧 马攀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0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负载甘精胰岛素PLG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种植体对2型糖尿病大鼠种植体周围成骨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制作一种应用于大鼠等小型动物的种植体,根据种植体表面处理将实验分为甘精胰岛素组(n=5)和对照组(n=5)。甘精胰岛素组... 目的:研究负载甘精胰岛素PLG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种植体对2型糖尿病大鼠种植体周围成骨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制作一种应用于大鼠等小型动物的种植体,根据种植体表面处理将实验分为甘精胰岛素组(n=5)和对照组(n=5)。甘精胰岛素组:种植体表面负载甘精胰岛素PLGA微球植入大鼠右侧膝关节内侧,对照组:植入空白微球负载的种植体。每周动态测量血糖值及ISQ值种植体稳定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种植体植入第6周后拍摄CT并计算种植体骨结合率。结果:两组动态血糖值均高于18mmol/L,且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2.61)。而甘精胰岛素组第4、5、6周ISQ值及第6周种植体骨结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设计制作的光滑表面短种植体能够成功应用于GK大鼠,获得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动态测量ISQ值,在高血糖环境下获得一定的骨结合,PLGA微球负载的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种植体周围成骨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大鼠 plga微球 甘精胰岛素
下载PDF
复合三联抗结核药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体内缓释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胤 赵晨 +5 位作者 施建党 王自立 杨宗强 岳学锋 苏胜杰 张小敏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7-452,共6页
目的 :观察载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复合抗结核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在大鼠体内的缓释特性。方法:选取SD雄性成年大鼠84只,随机分成A、B、C三组,分别设为载药微球组、空白微球组、空白组,于术后1d、3d、1周、2... 目的 :观察载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复合抗结核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在大鼠体内的缓释特性。方法:选取SD雄性成年大鼠84只,随机分成A、B、C三组,分别设为载药微球组、空白微球组、空白组,于术后1d、3d、1周、2周、4周、6周、8周时分别处死各组4只大鼠,处死时取微球周边1cm肌肉组织和腹腔静脉血5ml,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肌肉组织和血清中三种药物浓度;在1周、4周时检测肝、肾功能,留取肝、肾组织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术后3d时A组中肌肉和血浆中HRZ的药物浓度达到最高,1周后药物的浓度趋于稳定;8周时肌肉组织中HRZ的浓度分别为0.56、0.63、1.51μg/g,均达到了各自的10倍最低有效抑菌浓度,血浆中HRZ浓度分别为0.112、0.046、0.189μg/ml,肌肉中药物浓度和血浆中药物浓度行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肌肉及血浆中均未检测出HRZ。在1、4周时,对三组大鼠肝、肾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A与C、A与B、B与C组间两两比较t检验,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在各检测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B、C三组大鼠肝、肾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损伤。结论:HRZ/PLGA微球具有缓慢、平稳释放药物的特性,具有良好的组织生物相容性,可直接植入体内实现局部给药和缓释长程治疗的双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结核药 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 体内缓释
下载PDF
粒径均一的利福布丁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丽梅 冯瀚洲 朱春燕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85-989,共5页
目的制备粒径均一的利福布丁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并对其进行表征。方法 分别采用快速膜乳化及均质乳化法制备微球,并对2种制备方法所得微球的粒径均一性进行了比较。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制备条件,得到快速膜乳化制备的最优处方,并... 目的制备粒径均一的利福布丁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并对其进行表征。方法 分别采用快速膜乳化及均质乳化法制备微球,并对2种制备方法所得微球的粒径均一性进行了比较。通过正交设计优化制备条件,得到快速膜乳化制备的最优处方,并对其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放进行了考察。结果 均质乳化法制备的微球的平均粒径为(4 242±175.6)nm,PDI为0.330。而快速膜乳化法制备的微球平均粒径为(1 330±64)nm,多分散系数(PDI)为0.168,且微球形态光滑圆整、粒径均一。通过处方优化,快速膜乳化制备微球的载药量为(46.83±0.29)%,包封率为(93.66±0.58)%,体外15 d累积释药率约为66%。结论快速膜乳化法制备的利福布丁微球粒径均一可控,且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在体外能缓慢释放无突释,是一种较好的制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布丁 快速膜乳化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
原文传递
醋酸亮丙瑞林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处方优化及评价
17
作者 郭玉贤 刘磊 +2 位作者 郑明秀 郭作娟 梁荣财 《中南药学》 CAS 2023年第2期421-426,共6页
目的 对醋酸亮丙瑞林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处方进行优化,以制备粒径较小,包封率较高的微球,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W1/O/W2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醋酸亮丙瑞林PLGA微球,以理论载药量、PVA体积分数、水油相比例为自变量,以粒... 目的 对醋酸亮丙瑞林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处方进行优化,以制备粒径较小,包封率较高的微球,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W1/O/W2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醋酸亮丙瑞林PLGA微球,以理论载药量、PVA体积分数、水油相比例为自变量,以粒径、包封率为响应指标,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并对最优处方进行粒径、载药量、包封率、表面形态、药物稳定性、体外加速释放、生物相容性等评价。结果 微球最优处方参数为:理论载药量为7.59%,PVA体积分数为2%,水油比为200∶1。最优处方下得到的微球粒径为(20.81±1.34)μm,包封率为(95.88±1.56)%。扫面电镜显示微球呈球形,表面圆整,且孔道较多;高效液相色谱图和圆二色谱图显示微球具有良好的药物稳定性;体外加速释放结果显示药物以一级释药模型释放;HE染色结果显示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 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微球处方合理可行,所制备出的微球粒径较小,包封率较高,并具有良好的药物稳定性及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亮丙瑞林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 Box-Behnken响应面法 药物稳定性 体外加速释放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rSjGST可生物降解性微球作为血吸虫病疫苗缓释剂的研究
18
作者 唐小牛 周萍萍 +2 位作者 高锡银 周书林 汪学龙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rSjGST)可生物降解缓释微球对小鼠的免疫效应。方法构建表达质粒pET28a(+)-SjGST,在E.coliBL21内表达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纯化后以聚乳酸/乙醇酸(PLGA75/25)为包裹材料,制备r... 目的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rSjGST)可生物降解缓释微球对小鼠的免疫效应。方法构建表达质粒pET28a(+)-SjGST,在E.coliBL21内表达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纯化后以聚乳酸/乙醇酸(PLGA75/25)为包裹材料,制备rSjGST可生物降解性微球。按一定剂量皮下注射免疫微球免疫小鼠,分别于免疫后6、9、12、15、18、21周眼眶采血并取出脾脏,检测血清IgG及脾T淋巴细胞A值,比较各组免疫效果。实验另设FCA佐剂组、铝佐剂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FCA组、铝佐剂组血清总IgG水平在第9周显著升高(P<0.01),且两组均在免疫9周时达峰值,之后逐渐下降,而微球组在21周时仍呈上升趋势(P<0.01);与FCA组、铝佐剂组比较,微球组12周后血清总IgG水平显著升高(P<0.01)。在免疫后6~15周,三免疫组小鼠脾T淋巴细胞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免疫18周后微球组脾T淋巴细胞A值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rSjGST可生物降解微球免疫小鼠,具有长效和高效作用。这为血吸虫病疫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 聚乳酸/乙醇酸微球 疫苗缓释剂 小鼠
下载PDF
外水相组成对醋酸戈舍瑞林PLGA微球理化性质的影响
19
作者 郑明秀 刘磊 梁荣财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4期960-966,共7页
目的 采用W/O/W和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醋酸戈舍瑞林PLGA微球,考察在外部水相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和甘露醇对所制备微球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 醋酸戈舍瑞林PLGA微球采用W/O/W和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以微球的表面形态、内部形态、... 目的 采用W/O/W和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醋酸戈舍瑞林PLGA微球,考察在外部水相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和甘露醇对所制备微球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 醋酸戈舍瑞林PLGA微球采用W/O/W和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以微球的表面形态、内部形态、粒径、载药量、体外累计释放行为、结构和晶型来评价不同浓度的添加剂对两种制备方法所制得微球的影响。结果 采用W/O/W制备的微球增加外水相中氯化钠的浓度,微球载药量增加、粒径减小、突释量降低、微球表面及内部孔洞减少;增加外水相中甘露醇的浓度,微球载药量增加、粒径减小,突释量降低、微球表面孔洞减少,内部孔洞未减少;O/W法制备的微球增加水相中氯化钠和甘露醇的浓度,微球载药量增加、粒径减小、突释量降低、微球表面及内部孔洞减少。结论 通过增加外部水相中添加剂的浓度,有效改善了醋酸戈舍瑞林PLGA微球的结构和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戈舍瑞林plga微球 氯化钠 甘露醇 乳化溶剂挥发法
下载PDF
新型利培酮PLGA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蒋朝军 杨清敏 +2 位作者 胡筱菲 王丽静 王晶翼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制备新型利培酮微球,并快速评价微球的体外释放性质。方法采用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研究PL-GA浓度、乳化均质转速、油相与水相比例等对微球粒径和包封率的影响。通过升高释放介质温度建立体外释放加速评价方法。结果在37℃pH7... 目的制备新型利培酮微球,并快速评价微球的体外释放性质。方法采用O/W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研究PL-GA浓度、乳化均质转速、油相与水相比例等对微球粒径和包封率的影响。通过升高释放介质温度建立体外释放加速评价方法。结果在37℃pH7.4PBS中,利培酮微球以零级释放模式缓释15d,快速释放的时间与上市利培酮微球基本一致而无延滞期。采用45℃加速释放可提高释放速度5倍,在3d内完成评价,加速释放评价与长期释放相关性好。结论本实验所制备的利培酮微球,可开发为释放两周的制剂。由于无延滞期,在临床使用和提高患者顺应性上比已上市产品更具优势。加速评价方法可对产品进行快速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微球 plga微球 生物可降解微球 加速释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