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PIVKA-Ⅱ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
作者 朱宇 王海 +6 位作者 王宏洁 王慜杰 韩彬彬 张春 李学祥 杜君 齐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7期513-516,共4页
目的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中的人异常凝血酶原即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PIVKA—Ⅱ)的浓度,并评价其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PIVKA—Ⅱ和AFP检测试剂盒,分别对136例治疗前的肝癌患者(包括80例早期肝癌和56例中晚期肝癌)... 目的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中的人异常凝血酶原即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PIVKA—Ⅱ)的浓度,并评价其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PIVKA—Ⅱ和AFP检测试剂盒,分别对136例治疗前的肝癌患者(包括80例早期肝癌和56例中晚期肝癌),56例肝炎患者和136例健康者血清样本进行检测。运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PIVKA—Ⅱ和甲胎蛋白(AFP)的检测效能,并确定PIVKA—Ⅱ检测肝癌的临界值。比较PIVKA—Ⅱ和AFP检测肝癌的灵敏度和准确率。结果健康组、慢性肝炎组、早期肝癌组和中晚期肝癌组的血清PIVKA—Ⅱ的中位浓度分别为18.0(15.0~20.0)mAU/ml、18.0(14,0~23.0)mAU/ml、345.0(31.8~3787.0)mAU/ml和1008.5(30.3~25788.0)mAU/ml,早期肝癌组显著高于健康组(P〈0.001)和慢性肝炎组(P〈0.001),低于中晚期肝癌组(P=0.375)。血清PIVKA—Ⅱ检测肝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6(95%C10.908—0.964),显著优于AFP的检测能力[VS.0.848(95%c10.800~0.896),z值=3.580,P〈0.001]。PIVKA-Ⅱ检测肝癌的最佳临界值为25.5mAU/ml,此时灵敏度为84.6%,特异度为90.6%。联合PIVKA—Ⅱ和AFP检测,可增加肝癌诊断的灵敏度(VS.PIVKA—Ⅱ,P=0.036;vs.AFP,P〈0.001)。结论血清PIVKA—Ⅱ对于肝癌的诊断效能优于AFP,可作为肝癌早期筛查的血清标志物应甩于临床,为肝癌的早诊早治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人异常凝血酶原 诊断
下载PDF
血清AFP、AFP-L3及PIVKA-Ⅱ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5
2
作者 吕春燕 裴豪 +1 位作者 戴亚萍 王旭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9年第7期1159-116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肿瘤标志物AFP、AFP-L3及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单独以及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从我院收集到的肝病患者共243例,其中PHC组98例,病毒性肝炎组63例,肝硬化组82例,另外从我院体检科选取80... 目的探讨血清中肿瘤标志物AFP、AFP-L3及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单独以及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从我院收集到的肝病患者共243例,其中PHC组98例,病毒性肝炎组63例,肝硬化组82例,另外从我院体检科选取8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以上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AFP、AFP-L3及PIVKA-Ⅱ的检测和分析。结果PHC组血清中AFP、AFP-L3及PIVKA-Ⅱ中位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病毒性肝炎组及肝硬化组(P均<0.05)。AFP、AFP-L3及PIVKA-Ⅱ诊断PHC时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3、0.610及0.901。血清中这三种肿瘤标志物诊断PHC时单独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69.4%、61.2%、80.6%,特异性分别为77.2%、89.0%、82.7%,联合检测串联时特异性提高到95.1%,并联时灵敏度提高到91.8%。结论血清AFP、AFP-L3和PIVKA-Ⅱ在临床上对于PHC的诊断有着非常高的临床价值,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于PHC的诊断效能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肿瘤标志物 AFP AFP-L3 pivka-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肝癌患者术前异常凝血酶原和甲胎蛋白水平对其预后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姚明解 陈华楠 +5 位作者 钱相君 许强 陈香梅 吕全军 张玲 鲁凤民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40-643,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和甲胎蛋白(AFP)水平对进行手术切除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肝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2013年间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手术切除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数据及随访数据完整的... 目的探讨术前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和甲胎蛋白(AFP)水平对进行手术切除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肝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2013年间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行手术切除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数据及随访数据完整的HBV感染相关肝细胞癌患者107例。化学发光法定量测定术前冻存的血清PIVKA-Ⅱ浓度。采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结果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高PIVKA-Ⅱ水平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6%、28%及16%,低于低PIVKA-Ⅱ水平患者的1、2、3年生存率73%、54%及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高AFP水平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8%、35%及25%,低AFP水平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3%、63%及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多因素结果显示,术前高PIVKA-Ⅱ水平、高AFP水平、存在门静脉癌栓及包膜不完整是HBV感染相关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95%CI)分别为1.99(1.15~3.45)、2.03(1.10~3.76)、2.72(1.53~4.83)、2.07(1.07~4.00),且随着该4项危险因素个数的增加,预后越差。结论术前PIVKA-II和AFP水平与慢性HBV感染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有关,术前高PIVKA-II、AFP水平的患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凝血酶原 甲胎蛋白 肝细胞癌 生存预后
原文传递
AFP、PIVKA-Ⅱ、AFU联合检测在乙肝病毒相关肝癌早期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5
4
作者 席红利 黄文瑾 +1 位作者 唐明珠 尚彦彦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1016-1019,102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α-L-岩藻糖苷酶(AFU)的检测在乙肝病毒相关肝细胞肝癌(HC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38例慢性乙肝患者,其中包含2016年3月-2017年12月间在本院就诊的124例乙肝相关肝...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α-L-岩藻糖苷酶(AFU)的检测在乙肝病毒相关肝细胞肝癌(HCC)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38例慢性乙肝患者,其中包含2016年3月-2017年12月间在本院就诊的124例乙肝相关肝癌患者和同时间段来源于广州达安临床检验中心的325例单纯慢性乙肝患者以及18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标本。对所有患者AFP、PIVKA-Ⅱ、AFU水平进一步分析。用ROC曲线评估3种标志物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用于从慢性乙肝患者中筛选乙肝相关肝癌的效果。结果与肝硬化乙肝组和慢性乙肝组相比,乙肝肝癌组患者血清中AFP和PIVKA-Ⅱ的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肝癌组的AFU水平明显高于慢性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标志物单独检测时PIVKA-Ⅱ的AUC最大,其次为AFP,AFU的AUC最小(P<0.05)。当AFP、AFU、PIVKA-Ⅱ3者联合检测时AUC最大,且诊断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88.4%和93.3%,高于3种标志物单独或者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3种标志物联合检测从肝硬化患者中筛查肝癌时的AUC更大。结论 PIVKA-Ⅱ、AFU、AFP联合检测能够提升乙肝相关肝癌的早期诊断效率,尤其当慢性乙肝患者发生肝硬化时,联合检测筛选出肝细胞癌的能力更加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异常凝血酶原 Α-L-岩藻糖苷酶 肝癌
原文传递
AFP-L3和PIVKA-Ⅱ检测对高危人群良恶性肝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5
作者 卓传尚 柳丽娟 周淑燕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40-42,46,共4页
目的探讨AFP-L3和PIVKA-Ⅱ在联合检测对高危人群中良恶性肝病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原发性肝癌、43例肝硬化和8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肝硬... 目的探讨AFP-L3和PIVKA-Ⅱ在联合检测对高危人群中良恶性肝病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原发性肝癌、43例肝硬化和8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肝硬化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三组间血清AF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014,P=0.134);原发性肝癌组AFP-L3和PIVKA-Ⅱ的中位值均高于肝硬化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X^2=33.93,52.33,均P<0.001);AFP-L3诊断肝癌的特异度较高(92.74%),PIVKA-Ⅱ的敏感度较高(79.17%),二者以串联方式联合检测将准确度提高到84.88%。结论 AFP-L3和PIVKA-Ⅱ以串联方式联合检测有助于高危人群良恶性肝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 异常凝血酶原 甲胎蛋白异质体
下载PDF
AFP、PIVKA-Ⅱ联合AFP-L3诊断肝硬化患者合并肝癌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秦燕 肖毅 +4 位作者 王曦 彭燕 谢静 曲远青 赵鑫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585-588,591,共5页
目的探索甲胎蛋白(AFP)和异常凝血酶原Ⅱ(PIVKA-Ⅱ)联合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肝硬化患者中诊断肝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1例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试验组,同时纳入202例肝硬化未合并肝癌患者实验室检查结... 目的探索甲胎蛋白(AFP)和异常凝血酶原Ⅱ(PIVKA-Ⅱ)联合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肝硬化患者中诊断肝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1例肝硬化合并肝癌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试验组,同时纳入202例肝硬化未合并肝癌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采用ROC曲线分析3者单独运用及联合运用在诊断肝癌及早期肝癌中的价值。结果 463例患者中,男301例(65%),乙肝患者321例(69%)。ROC曲线分析显示:AFP、PIVKA-Ⅱ和AFP-L3单独运用诊断肝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1(95%CI,0.731~0.811)、0.809(95%CI,0.764~0.854)和0.758(95%CI,0.728~0.789)。3者联合运用诊断肝癌曲线下面积提高为0.882(95%CI,0.851~0.914),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6%和75.1%。AFP、PIVKA-Ⅱ和AFP-L3单独运用诊断早期肝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4(95%CI,0.698~0.791)、0.718(95%CI,0.664~0.773)和0.678(95%CI,0.604~0.752)。3者联合运用诊断早期肝癌曲线下面积提高为0.773(95%CI,0.704~0.842),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6%和73.2%。结论 AFP、PIVKA-Ⅱ和AFP-L3联合运用相对于单独运用各指标可明显提高肝硬化患者中肝癌及早期肝癌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异质体 异常凝血酶原 肝细胞肝癌
下载PDF
诊断亚临床维生素K缺乏实验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会丰 田秀巧 《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 1999年第6期34-38,共5页
目的;建立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IVKA-Ⅱ)检测的ELISA法。方法:将凝血酶原前体蛋白的单克隆抗体(C4B6)包于聚苯乙烯酶标板上,然后加入质控血清和待测标本,先加入兔抗人凝血酶原抗体,再加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的羊抗兔... 目的;建立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IVKA-Ⅱ)检测的ELISA法。方法:将凝血酶原前体蛋白的单克隆抗体(C4B6)包于聚苯乙烯酶标板上,然后加入质控血清和待测标本,先加入兔抗人凝血酶原抗体,再加辣根过氧化酶标记的羊抗兔IgG,辣根过氧化酶催化底物产生有色物质,根据显色深浅得出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IVKA-Ⅱ)含量。结果:在检测听34例新生儿脐血标本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vka- 维生素K缺乏 ELISA 单克隆抗体
下载PDF
PIVKA-Ⅱ在原发性肝癌及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秀 管世鹤 +4 位作者 陈礼文 杨凯 张浩 汪静 王兆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71-1475,共5页
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在原发性肝癌(HCC)及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中的诊断价值。收集56例初诊肝癌患者、32例慢性肝病患者和30例体检健康者外周血清。采用Kruskal-Wallis H 检验比较PIVKA-Ⅱ在各组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HCC... 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在原发性肝癌(HCC)及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中的诊断价值。收集56例初诊肝癌患者、32例慢性肝病患者和30例体检健康者外周血清。采用Kruskal-Wallis H 检验比较PIVKA-Ⅱ在各组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HCC病理特征的关联;绘制ROC曲线分析其对HCC及PVTT诊断效能;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PVTT危险因素分析。HCC患者血清中PIVKA-Ⅱ和AFP均高于慢性肝病和健康者(PIVKA-Ⅱ: U =137.0、187.0,AFP: U =323.0、125.0, P <0.01),且PIVKA-Ⅱ在健康对照组和慢性肝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PIVKA-Ⅱ诊断HC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和特异度均高于AFP,两指标联合检测的特异度高于单项检测。PIVKA-Ⅱ辅助诊断AFP阴性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2,95% CI : 0.789~0.945,当cut-off值为45.88 mAu/ml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95%和100%。血清PIVKA-Ⅱ水平与肿瘤大小、结节数目、重度MVI有关联( P <0.01)。PVTT患者血清中PIVKA-Ⅱ、AF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均高于HCC未合并PVTT( U =221.0、185.0、187.0, P <0.05),PIVKA-Ⅱ诊断PVTT特异度(91.43%)均高于AFP和VEGFA, PIVKA-Ⅱ( OR =2.997, 95% CI :1.217~7.381, P =0.017)是PVTT独立预测因子。血清PIVKA-Ⅱ对HCC及合并PVTT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门静脉癌栓 异常凝血酶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下载PDF
PIVKA-Ⅱ、AFP-L3、CEA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洪波 张伟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1期2663-2665,2670,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PIVKA-Ⅱ)、肿瘤相关抗原甲胎蛋白-13(AFP-13)、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总医院诊治的疑似肝癌患者90例,将其按照诊断方式... 目的探讨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PIVKA-Ⅱ)、肿瘤相关抗原甲胎蛋白-13(AFP-13)、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总医院诊治的疑似肝癌患者90例,将其按照诊断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45)和研究组(n=45),对照组应用常规CT扫描诊断,研究组应用肿瘤标志物PIVKA-Ⅱ、AFP-L3和CEA进行诊断,2组患者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结果诊断结果方面,研究组共检查出42例,总符合率为93.3%;对照组共检查出38例,总符合率为84.4%,研究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1.6%、80.9%,对照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6.5%、65.2%;研究组及对照组检查时间分别为(16.4±2.1)min、(22.3±2.4)min,研究组灵敏度和特异度更高,检查时间更短(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应用肿瘤标志物PIVKA-Ⅱ、AFP-L3和CEA进行诊断,可以达到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同时缩短检出时间,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 肿瘤相关抗原甲胎蛋白-13 癌胚抗原 原发性肝癌 近期治疗率
下载PDF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在肝细胞肝癌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珈玮 关连越 +4 位作者 鄂长勇 杨景慧 宣巍 孟子辉 李巍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76-78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检测在肝细胞肝癌(HCC)早期诊断和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215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72例,女性43例,年龄(59.0±9.3)岁(范... 目的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检测在肝细胞肝癌(HCC)早期诊断和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215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72例,女性43例,年龄(59.0±9.3)岁(范围:34~86岁)。另纳入同期收治的85例非HCC患者作为对照组,男性42例,女性43例,年龄(54.2±11.3)岁(范围:22~80岁)。患者入院后第2天清晨6时,采用真空采血管,空腹采肘静脉血约3 ml,避光低温保存,当日送检。取甲胎蛋白(AFP)≥20μg/L为阳性,PIVKA-Ⅱ≥32 AU/L为阳性。数据的比较采用χ^2检验、t检验或秩和检验。采用线性回归分析AFP和PIVKA-Ⅱ与肿瘤最大径的相关性。结果PIVKA-Ⅱ单独检测在HCC各期的灵敏度均高于或等于AFP,PIVKA-Ⅱ和AFP单独诊断HCC的总体灵敏度分别为85.1%和52.1%,但PIVKA-Ⅱ的特异度不及AFP高,分别为78.8%和96.5%。在HCC的早期(Ⅰa期),PIVKA-Ⅱ单独检测的灵敏度为64.5%,而AFP的灵敏度仅为26.3%。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HCC诊断的灵敏度至88.4%,特异度至76.5%。PIVKA-Ⅱ值与肿瘤最大径呈正相关(r^2=0.587,P<0.05),而AFP水平与肿瘤最大径无相关性(r^2=0.296,P>0.05),PIVKA-Ⅱ诊断伴有血管侵犯的HCC患者的阳性率亦高于AFP(P<0.01)。结论PIVKA-Ⅱ可作为HCC筛查和诊断的血清学标志物,在早期肝癌诊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AFP。PIVKA-Ⅱ和AFP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HCC各期检出率。PIVKA-Ⅱ的大幅度增高有助于协助判断HCC的侵袭性、是否存在血管侵犯及预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诊断 甲胎蛋白 pivka- 灵敏度 特异度
原文传递
基于PIVKA-Ⅱ、AFP和AFP-L3不同组合模式的肝细胞癌筛查策略探讨 被引量:12
11
作者 谢芳 于乐成 +2 位作者 薛珠 李平 盛云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975-197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PIVKA-Ⅱ、AFP和AFP异质体(AFP-L3)的优化组合对肝细胞癌(HCC)筛查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7月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肝病中心118例HCC患者和76例肝炎肝硬化住院患者的血清,分别检测PIVKA-Ⅱ、AFP和AFP... 目的探讨血清PIVKA-Ⅱ、AFP和AFP异质体(AFP-L3)的优化组合对肝细胞癌(HCC)筛查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7月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肝病中心118例HCC患者和76例肝炎肝硬化住院患者的血清,分别检测PIVKA-Ⅱ、AFP和AFP-L3水平。比较各指标及其不同组合对HCC筛查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分析PIVKA-Ⅱ、AFP及AFP-L3筛查HCC的效能,计算敏感度及特异度,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 HCC组PIVKA-Ⅱ、AFP水平均显著高于肝炎肝硬化组(Z值分别为7.80、3.80,P值均<0.001)。HCC组中PIVKA-Ⅱ、AFP、AFP-L3阳性比例均高于肝炎肝硬化组(χ^2值分别为153.36、83.97、168.82,P值均<0.001)。PIVKA-Ⅱ和AFP阳性率在HC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6%vs 67.8%,χ^2=0.02,P>0.05),但在肝炎肝硬化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5%vs 51.3%,χ^2=23.37,P<0.001)。PIVKA-Ⅱ和AFP-L3阳性率在H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6%vs 35.6%,χ^2=25.83,P<0.001),但在肝炎肝硬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5%vs 9.2%,χ^2=1.01,P>0.05)。AFP和AFP-L3阳性率在H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8%vs 35.6%,χ^2=24.50,P<0.001),在肝炎肝硬化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51.3%vs 9.2%,χ^2=31.92,P<0.001)。PIVKA-Ⅱ筛查HC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2,显著高于AFP的0.662 (P<0.01)和AFP-L3的0.656(P<0.01)。以PIVKA-Ⅱ> 40 m AU/ml、AFP> 10 ng/ml和AFP-L3> 10%作为各自提示HCC可能的阳性界值,在ROC曲线中,PIVKA-Ⅱ和AFP的敏感度均为67.8%,高于AFP-L3的55%。PIVKA-Ⅱ的特异度为85.5%,高于AFP的48.7%和AFP-L3的60%。PIVKA-Ⅱ、AFP和AFP-L3均阳性时,对HCC的筛查敏感度仅为29.7%,但特异度提高至98.7%。PIVKA-Ⅱ+AFP联合筛查HCC的敏感度为55.9%,特异度为90.8%。PIVKA-Ⅱ+AFP-L3联合筛查HCC的敏感度为30.5%,特异度为98.7%;AFP+AFP-L3联合筛查HCC的敏感度为34.7%,特异度为93.4%。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诱导的蛋白质 甲胎蛋白类
下载PDF
血清PIVKA-Ⅱ、AFP、GGT、GGT/ALT检测对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可环 林樟萍 李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4期1555-1558,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中血清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PIVKA-Ⅱ)、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 目的探讨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中血清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PIVKA-Ⅱ)、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原发性肝癌组,12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120例慢性肝炎患者作为慢性肝炎组,120名健康体检对象作为健康对照组。统计分析4组对象的血清PIVKA-Ⅱ、AFP、GGT水平、GGT/ALT、阳性情况,分析原发性肝癌组患者的血清PIVKA-Ⅱ、AFP、GGT水平、GGT/ALT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统计分析PIVKA-Ⅱ、AFP、GGT、GGT/ALT单独与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健康对照组对象的血清PIVKA-Ⅱ、AFP、GGT水平、GGT/ALT均逐渐降低,阳性率均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组患者多个肿瘤患者的血清AFP、GGT水平均高于单个肿瘤,血清PIVKA-Ⅱ水平、GGT/ALT均低于单个肿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5 cm、中晚期、有远处转移患者的血清AFP、PIVKA-Ⅱ、GGT水平均高于<5 cm、早期、无远处转移患者,GGT/ALT低于<5 cm、早期、无远处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C级、B级患者的血清PIVKA-Ⅱ、AFP、GGT水平、GGT/ALT均逐渐升高(P<0.05);有门静脉癌栓患者的血清PIVKA-Ⅱ、AFP、GGT水平、GGT/ALT均高于无门静脉癌栓患者(P<0.05)。PIVKA-Ⅱ、AFP、GGT、GGT/ALT联合检测的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PIVKA-Ⅱ、AFP、GGT、GGT/ALT单独检测(P<0.05)。结论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中血清PIVKA-Ⅱ、AFP、GGT、GGT/ALT联合检测的价值较PIVKA-Ⅱ、AFP、GGT、GGT/ALT单独检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早期 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诱导的蛋白 甲胎蛋白 Γ-谷氨酰转肽酶 γ-谷氨酰转肽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低出生体重儿维生素K干预前后PIVKA-Ⅱ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宋华 潘健儿 +5 位作者 余文霞 吴玉宇 江洪清 钟红磊 邓筹芬 陈艳娟 《新生儿科杂志》 2003年第2期54-56,共3页
为了解低出生体重儿(LBWI)生后维生素K情况及治疗后的变化,将50例LBWI随机分为A组(26例)和B组(24例)。两组于生后维生素K治疗前采静脉血检测血浆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Ⅱ(PIVKA-Ⅱ)后,A组静注维生素K_11mg,B组静注5mg并于5天后再次采血检... 为了解低出生体重儿(LBWI)生后维生素K情况及治疗后的变化,将50例LBWI随机分为A组(26例)和B组(24例)。两组于生后维生素K治疗前采静脉血检测血浆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Ⅱ(PIVKA-Ⅱ)后,A组静注维生素K_11mg,B组静注5mg并于5天后再次采血检测PIVKA-Ⅱ。结果显示A、B组LBWI生后各有8例PIVKA-Ⅱ≥2μg/ml(P>0.05)。经维生素K_1治疗后PIVKA-Ⅱ≥2μg/ml各为2例和1例。两组间统计学处理差异不明显(P>0.05)。但维生素K_1治疗前、后PIVKA-Ⅱ≥2μg/ml分别为16例、3例。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本组LBWI观察期间无一例临床出血病例发生。结论:LBWI生后存在维生素K缺乏。静注维生素K_11mg、即可预防维生素K缺乏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出生体重儿 干预 静脉血 检测 出血性疾病 pivka- 维生素K 凝血酶原时间
原文传递
PIVKA-Ⅱ、AFP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4
作者 邱志琦 王欣悦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22期3377-337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PIVKA-Ⅱ)、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3月到2018年4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62份PHC血清标本(PHC组),48份肝硬化肝炎(肝硬化肝炎组)、50份肝恶性肿... 目的探讨血清中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PIVKA-Ⅱ)、甲胎蛋白(AFP)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3月到2018年4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62份PHC血清标本(PHC组),48份肝硬化肝炎(肝硬化肝炎组)、50份肝恶性肿瘤患者(肝恶性肿瘤组)和100份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体检组)。分别检测各组标本PIVKA-Ⅱ和AFP水平,分析PIVKA-Ⅱ和AFP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灵敏度与特异性。结果单独检测血清PIVKA-Ⅱ和AFP水平在PHC组、肝硬化肝炎组、肝恶性肿瘤组和体检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联合检测PIVKA-Ⅱ和AFP的阳性率均高于单独检测;单独检测PIVKA-Ⅱ的灵敏度为88.7%,单独检测AFP的灵敏度为74.2%,联合检测PIVKA-Ⅱ和AFP的灵敏度为96.8%,单独检测PIVKA-Ⅱ和单独检测AFP与联合检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VKA-Ⅱ在肝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与AFP相比可提高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二者联合检测对肝癌早期诊断及治疗监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vka- 甲胎蛋白 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对TACE治疗肝癌疗效预测 被引量:10
15
作者 沈建东 戴锋 +4 位作者 王晓维 丁苇 薛红 戚龙菊 付守忠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探索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在接受TACE的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接受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170例纳入本研究,收集TACE术前及术后1个月血清标本。检测血清中PIVKA-Ⅱ和AFP的表达水平,按照实体... 目的探索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在接受TACE的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接受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170例纳入本研究,收集TACE术前及术后1个月血清标本。检测血清中PIVKA-Ⅱ和AFP的表达水平,按照实体肿瘤应答评估标准(RECIST)评估抗肿瘤治疗反应。根据血清AFP和PIVKA-Ⅱ水平在1个月时与术前基础值相比的变化情况,以介入术后1个月随访腹部增强MRI观察肿瘤大小为标准,分析其与肝癌介入术后治疗反应的关系。结果患者AFP在介入治疗术前、术后的变化与治疗反应无明显相关性;介入术前、术后PIVKA-Ⅱ的下降情况与治疗反应正相关;PIVKA-Ⅱ和AFP联合观察,与肿瘤的介入治疗反应相关性更明显。且PIVKA-Ⅱ和AFP两种肿瘤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PIVKA-Ⅱ水平的降低是肝癌介入栓塞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的良好指标,且与AFP联合判断,效果更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HCC 异常凝血酶原 pivka- 预后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PIVKA-Ⅱ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6
作者 林玉梅 李新才 +1 位作者 黄超林 戴庆福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20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AFP、CEA、CA199、PIVKA-Ⅱ在原发性肝癌(PH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PHC患者220例(PHC组)、良性肝病患者220例(良性肝病组)和健康体检者220例(对照组),检测比较三组的血清AFP、CEA、CA199、PIVKA-Ⅱ水平,分析各指标单项... 目的:探讨血清AFP、CEA、CA199、PIVKA-Ⅱ在原发性肝癌(PH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PHC患者220例(PHC组)、良性肝病患者220例(良性肝病组)和健康体检者220例(对照组),检测比较三组的血清AFP、CEA、CA199、PIVKA-Ⅱ水平,分析各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对PHC的诊断效能。结果:PHC组的血清AFP、CEA、CA199、PIVKA-Ⅱ水平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良性肝病组和对照组,且良性肝病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项指标联合检测对PHC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依次为91.82%、83.18%、73.19%、95.31%,联合检测的诊断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较AFP、CEA、CA199单项检查明显提高(P<0.05)。结论:血清AFP、CEA、CA199、PIVKA-Ⅱ联合检测对PHC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PHC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肿瘤标志物 AFP CEA CA199 pivka- 诊断
下载PDF
AFP、AFP-L3及PIVKA-Ⅱ单独及联合检测在早期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乔轩 杨勇 +5 位作者 许涛 欧阳长理 王人灏 宋军 张斌 杨军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7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lpha fetoprotein-L3,AFP-L3)以及异常凝血酶原又称维生素K缺乏拮抗剂Ⅱ诱导产生的蛋白(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单独及联合...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lpha fetoprotein-L3,AFP-L3)以及异常凝血酶原又称维生素K缺乏拮抗剂Ⅱ诱导产生的蛋白(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单独及联合检测在早期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挑选2021年4月~2022年5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或门诊的55例HCC患者作为HCC组,54例肝脏良性病变(benign liver disease,BLD)患者为BLD组,另选取43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分别检测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AFP、AFP-L3及PIVKA-Ⅱ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AFP、AFP-L3及PIVKA-Ⅱ单独及联合检测对HCC的诊断效能。结果HCC组患者血清AFP、AFP-L3及PIVKA-Ⅱ水平明显高于BLD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FP、AFP-L3和PIVKA-Ⅱ的表达水平与HCC患者的肿瘤个数、最大径、TNM分期及门静脉癌栓有关,ROC曲线分析显示,HCC患者单独检测AFP、AFP-L3及PIVKA-Ⅱ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9、0.828、0.896,联合检测3项指标的曲线下面积最高,为0.937。结论血清AFP、AFP-L3及PIVKA-Ⅱ单独检测均对HCC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HCC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P AFP-L3 pivka- 诊断价值 肝细胞癌
下载PDF
新生儿脐血维生素K1及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水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范小刚 奚莎 +5 位作者 王亚琴 肖谧 陈茹娟 王芳会 林晓洁 刘俐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659-663,共5页
目的 了解不同胎龄新生儿脐血维生素K1及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PIVKA-Ⅱ)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防治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及维生素K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3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陕西省人民医院出... 目的 了解不同胎龄新生儿脐血维生素K1及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PIVKA-Ⅱ)水平,探讨其影响因素,为防治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及维生素K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3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陕西省人民医院出生,且尚未预防性注射维生素K1的新生儿,按随机数字法采集100例新生儿脐血,用高效液相质谱法检测VK1水平,用ELISA法检测PIVKA-Ⅱ水平,并记录产妇病史及相关异常因素。结果 100例新生儿脐血VK1水平为(0.293±0.135) ng/ml, PIVKA-Ⅱ水平为(22.479±13.151)AU/ml,脐血VK1水平与PIVKA-Ⅱ水平呈负相关(r=-0.362,P<0.001)。孕母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居住地以及孕期食用绿色蔬菜的多少不同,其新生儿脐血VK1水平、PIVKA-Ⅱ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孕期食用绿色蔬菜的多少是新生儿脐血VK1,PIVKA-Ⅱ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新生儿的脐血VK1含量较低,PIVKA-Ⅱ水平高。亚临床及临床VK缺乏率较高,围生期母儿PIVKA-Ⅱ、VK监测很有必要。提高孕母孕期绿色蔬菜摄入和孕母孕期、新生儿期PIVKA-Ⅱ、VK1的监测,有助于预防和及早发现亚临床及临床VK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1 pivka- 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异常凝血酶原和唾液酸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9
作者 公帅 孙桂荣 +3 位作者 刘明军 席强 彭冲 孙晓岚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900-903,共4页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不全对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和唾液酸(SA)水平的影响。方法用化学发光法和酶法分别检测12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32例肾功能正常肾脏疾病患者、57例体检健康者和120例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PIVKA-Ⅱ和SA水...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不全对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和唾液酸(SA)水平的影响。方法用化学发光法和酶法分别检测127例慢性肾功能不全、32例肾功能正常肾脏疾病患者、57例体检健康者和120例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PIVKA-Ⅱ和SA水平。分别测定上述受试者血清尿素(Urea)和肌酐(Cr)水平,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值(eGFR)。结果健康对照组、肾功能正常疾病组和肾功能不全疾病组三组间血清PIVKA-Ⅱ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H=2.902,P〉0.05),且明显低于HCC组(U值分别为319.50、203.00、665.50,P均〈0.001)。肾功能不全疾病组中各期之间血清PIVKA-Ⅱ水平也没有统计学差异(H=3.991,P〉0.05)。血清SA水平在健康对照组、肾功能正常疾病组和肾功能不全疾病组之间(H=63.685,P〈0.001),以及在肾功能不全疾病组各期之间(H=64.689,P〈0.001)均有统计学差异。血清SA水平与eGFR呈负相关(r=-0.705,P〈0.001),与Urea、Cr水平呈正相关(r=0.599、0.704,P〈0.001)。HCC组血清SA水平较CKD1~4期均明显升高(U值分别为126.00、163.50、247.00、715.00,P均〈0.001),较CKD5期无明显变化(U=419.00,P〉0.05)。结论肾功能不全对血清PIVKA-Ⅱ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可明显提高血清SA的表达水平,并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可见血清SA水平升高不仅对HCC及其他多种恶性肿瘤有辅助诊断价值,还可较好地反映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不全 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 唾液酸 尿素 肌酐
下载PDF
联合AFP和PIVKA-Ⅱ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价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吉阳涛 孙洪涛 +6 位作者 王文静 礼彦侠 刘莉 潘国伟 韦金伶 杨紫伟 康辉 《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1007-1010,共4页
[目的]探索AFP和PIVKA-Ⅱ对PHC诊断的临床运用。[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细胞癌87例、肝硬化39例、慢性肝病39例和体检健康对照25例的病例资料,对各组检测血清AFP和PIVKA-Ⅱ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各肝病组AFP和PIVKA-Ⅱ均有不同程... [目的]探索AFP和PIVKA-Ⅱ对PHC诊断的临床运用。[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细胞癌87例、肝硬化39例、慢性肝病39例和体检健康对照25例的病例资料,对各组检测血清AFP和PIVKA-Ⅱ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各肝病组AFP和PIVKA-Ⅱ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PHC组AFP和PIVKA-Ⅱ水平高于慢性肝病组和肝硬化组(P<0.01)。AFP和PIVKA-Ⅱ在辅助诊断PHC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2%、68%和79%、62%;两者联合诊断时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1%和85%。[结论]AFP和PIVKA-Ⅱ联合诊断时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敏感度或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AFP pivka- 原发性肝细胞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