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叠放形式的圆管型人工鱼礁流场效应数值模拟与PIV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郑延璇 梁振林 +6 位作者 关长涛 宋协法 李娇 崔勇 李强 单晓鸾 徐雯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9,共9页
人工鱼礁单体按不同的数量和排列方式组合投放会产生不同的流场效应。圆管型礁为目前黄渤海区增殖礁的重要礁体型式,为优化该礁体的投放数量与排列方式,选择了3种不同叠放个数(1个、3个和6个)的圆管礁,设定了5个流速梯度(4.5、9.0、13.5... 人工鱼礁单体按不同的数量和排列方式组合投放会产生不同的流场效应。圆管型礁为目前黄渤海区增殖礁的重要礁体型式,为优化该礁体的投放数量与排列方式,选择了3种不同叠放个数(1个、3个和6个)的圆管礁,设定了5个流速梯度(4.5、9.0、13.5、18.0和22.5cm/s),利用PIV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和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圆管型人工鱼礁的流场进行水槽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水槽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误差在20%以下,表明数值模拟能够反映人工鱼礁的流场效应;当礁体叠放个数一定时,最大上升流流速、上升流高度和上升流面积均随来流速度的增加而增大,背涡流面积呈现不规则的变化;当来流速度一定时,最大上升流流速、上升流面积、上升流高度和背涡流面积均随礁体叠放个数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鱼礁 流场效应 数值模拟 piv试验
下载PDF
轴流泵内部流动数值模拟及PIV试验 被引量:17
2
作者 施卫东 邵佩佩 +1 位作者 张德胜 张华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7-282,289,共7页
为了研究轴流泵内部流动数值模拟中不同湍流模型的适用性,分别采用standard k-ε模型、RNG k-ε模型、SST k-ω模型以及大涡模拟(LES)方法,基于结构化网格与网格滑移技术,对叶轮直径为200 mm、名义比转数ns为700的模型轴流泵进行了性能... 为了研究轴流泵内部流动数值模拟中不同湍流模型的适用性,分别采用standard k-ε模型、RNG k-ε模型、SST k-ω模型以及大涡模拟(LES)方法,基于结构化网格与网格滑移技术,对叶轮直径为200 mm、名义比转数ns为700的模型轴流泵进行了性能预测和全流场数值模拟;计算了水泵的扬程和效率,并与在水泵试验台上测试得到的外特性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最优工况附近,standard k-ε模型、RNG k-ε模型和SST k-ω模型都能较精确地预测轴流泵的外特性,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的扬程和效率误差相对较小;在非设计工况下,不同湍流模型具有不同的特性.在0.8Qopt,1.0Qopt和1.2Qopt工况下,针对叶轮与导叶间的轴向间隙处进行了PIV内部流场测试;将各个湍流模型下的数值模拟结果与PIV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基于雷诺时均方程的3种湍流模型的内流场流线与PIV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基于雷诺时均方程的3种湍流模型的内流场流线与PIV的试验结果具有基本相同的趋势性,从而证明了数值模拟计算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而采用LES计算得到的流场与PIV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偏差.同时,对轴流泵在不同流量工况下内流场的流动结构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泵 湍流模型 数值模拟 误差分析 piv试验
下载PDF
高速流动PIV示踪粒子跟随响应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彦植 陈方 +4 位作者 刘洪 沙莎 逯雪铃 张庆兵 岳连捷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4-99,共6页
示踪粒子的跟随响应能力是影响高速流动PIV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针对法向马赫数大于1.4的高速流动所提出粒子松弛特性分析模型,结合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方法,发展了高速流动下的示踪粒子布撒技术,提高了PIV技术定量化测量能力。基于上海... 示踪粒子的跟随响应能力是影响高速流动PIV测量精度的重要因素。针对法向马赫数大于1.4的高速流动所提出粒子松弛特性分析模型,结合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方法,发展了高速流动下的示踪粒子布撒技术,提高了PIV技术定量化测量能力。基于上海交通大学多马赫数风洞,以不同粒径的氧化钛颗粒作为示踪粒子,利用PIV技术观测Ma4的高速流动诱导的一道22°激波,结果显示30nm粒径的示踪粒子有更优秀的跟随响应能力;并以该粒子进行了不同条件下(包括斜激波与脱体激波)的跟随性实验验证,为高速流动PIV示踪粒子选择提供了实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风洞 piv实验 示踪粒子 随流能力 理论验证
下载PDF
发电厂直接空冷系统空冷岛热态流场特性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赵万里 刘沛清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9年第4期605-613,共9页
首次在低速风洞中对直接空冷系统模型进行了PIV流动显示实验,并测量了相应工况下空冷岛底部平均回流率的大小,探讨空冷岛热态流场特性与空冷岛底部回流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空冷岛的热态流场结构对空冷岛底部平均回流率影响很大;... 首次在低速风洞中对直接空冷系统模型进行了PIV流动显示实验,并测量了相应工况下空冷岛底部平均回流率的大小,探讨空冷岛热态流场特性与空冷岛底部回流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空冷岛的热态流场结构对空冷岛底部平均回流率影响很大;随着来流风速的增加,空冷岛背风面漩涡结构的紊动卷吸和混合作用增强,使得空冷岛底部平均回流率增加.增加挡风墙高度以及在空冷平台外围安装水平前向挡板,能够改善空冷岛的热态流场结构,降低空冷岛下平均回流率,从而改善空冷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厂 直接空冷系统 热态流场特性 热回流率 piv实验
下载PDF
NACA4415翼型失速特性的二维数值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曲立群 汪建文 +2 位作者 朱德臣 吴克启 高志鹰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48-51,共4页
本文利用CFD软件对NACA 4415翼型的失速特性进行二维数值研究,计算了来流攻角分别为-4度、0度、6度、14度、16度时翼型周围流场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并与二维P IV实验图片对比,掌握了NACA 4415翼型的失速特性,为加小翼风轮的三维动态... 本文利用CFD软件对NACA 4415翼型的失速特性进行二维数值研究,计算了来流攻角分别为-4度、0度、6度、14度、16度时翼型周围流场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并与二维P IV实验图片对比,掌握了NACA 4415翼型的失速特性,为加小翼风轮的三维动态数值模拟和P IV实验奠定基础和做出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A4415 失速特性 数值研究 piv实验
下载PDF
电解水制氧槽方柱群微小流道单相流场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林林 张吉礼 周抗寒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研究一种具有方柱群微小流道结构的电解水制氧槽流道内单相流场分布特性和制氧槽结构对流场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低雷诺数湍流模型描述了电解制氧槽方柱群微小流道流场分布特性,并通过与粒子图像速度场测量仪(particle image veloci... 目的研究一种具有方柱群微小流道结构的电解水制氧槽流道内单相流场分布特性和制氧槽结构对流场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低雷诺数湍流模型描述了电解制氧槽方柱群微小流道流场分布特性,并通过与粒子图像速度场测量仪(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测试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正确性。结果得到了不同流量下微小尺寸方柱群流道内流场分布图。结论各流道中流量分配不均,槽内流场流速量级为10-3m/s,柱群区内的流动呈现层流特性,现有入口流道形式对流量分配的均匀性起到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制氧 微小流道 单相流场 piv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变几何涡轮动叶栅流场的PIV实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马超 臧述升 黄名海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58-462,481,共6页
对某变几何涡轮在不同导叶转角工况下进行了内流场PIV实验研究,获得了动叶叶栅流道及其下游区域详细的流场及涡量场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导叶转角从6°转到-6°的过程中,叶轮出口截面最大速度增加约11%,叶轮流... 对某变几何涡轮在不同导叶转角工况下进行了内流场PIV实验研究,获得了动叶叶栅流道及其下游区域详细的流场及涡量场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导叶转角从6°转到-6°的过程中,叶轮出口截面最大速度增加约11%,叶轮流道内部最大绝对速度增加约40.6%,气流角度单调变化,叶轮输出功率在这一过程中增加了42%;但随着导叶转角的减小,下游动叶流道的流动损失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几何涡轮 动叶栅 流场 piv实验 导叶转角
下载PDF
进水池形状对吸入涡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肖若富 李宁宁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53-958,共6页
为了改善进水池附近的流态,避免吸入涡进入喇叭口,首先以不同淹没深度和不同流量对开敞式进水池进行高速摄影和PIV试验,根据测试的流态提出相应改善措施,然后对矩形进水池和矩形进水池加底部十字架2种方案进行试验,观察并对比其消涡效果... 为了改善进水池附近的流态,避免吸入涡进入喇叭口,首先以不同淹没深度和不同流量对开敞式进水池进行高速摄影和PIV试验,根据测试的流态提出相应改善措施,然后对矩形进水池和矩形进水池加底部十字架2种方案进行试验,观察并对比其消涡效果.结果表明,相对于开敞式进水池的方案,矩形进水池方案可以使喇叭口处的流态得到改善,并将前者的允许最小淹没深度降低,即在同等条件下改善了旋涡的表面涡纹状态;然后对矩形进水池方案加十字架后,进一步减小了旋涡的影响,并再次降低了允许最小淹没深度,由0.90D降低到0.70D,且改善了旋涡的表面涡纹状态.研究结果对于允许最小淹没深度的改进、降低泵站进水池的工程造价方面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吸入涡 矩形进水池 十字架 piv试验 高速摄影试验
下载PDF
一种新型组合式风口分层空调气流组织形式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申健 杨长青 +2 位作者 高小攀 吕文超 李安桂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3-89,共7页
印刷厂房属于高大空间建筑且能耗显著,其中的空调系统不仅要承担来自围护结构及人员的冷热负荷,还要承担印刷过程中印刷机所产生的大量散热。现有研究表明,改善印刷厂房能耗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改善其气流组织形式。本文以某高大空间的印... 印刷厂房属于高大空间建筑且能耗显著,其中的空调系统不仅要承担来自围护结构及人员的冷热负荷,还要承担印刷过程中印刷机所产生的大量散热。现有研究表明,改善印刷厂房能耗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改善其气流组织形式。本文以某高大空间的印刷厂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从高大空间分区域空调气流组织技术入手,研究组合风口条件下的冬夏季送风气流组织优化形式,探求一种夏季促进形成温度分层、冬季阻碍温度分层的组合风口气流组织形式,并结合数值模拟与模型实验手段优化了该气流组织形式。研究表明:新型分区域空调系统在采用直吹工作区气流组织形式下解决了传统送风模式弊端,使得分区域空调系统能够在冬夏两季满足送风要求。新系统中,3种送风形式都能基本满足工作区的温度要求。但是相对而言,在同等风量和送风温度下,百叶风口侧送+45°旋流风口在冬季工况下具有最好的空调效果,使得工作区温度能够保持一致。在夏季工况下,采用百叶风口侧送+(45°~60°)旋流风口送风气流组织均具有良好的送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厂房 分区域空调 气流组织 piv实验 数值模拟 温度场
原文传递
非对称出口合成双射流激励器矢量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邓雄 夏智勋 +1 位作者 罗振兵 李玉杰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10-517,共8页
合成双射流(DSJ)激励器由于自身具有独特的矢量控制特性,为合成射流技术应用于主动流动控制提供了新途径。采用了基于射流核心区速度矢量的评价方法,并通过纹影和粒子图像测速法(PIV)流场显示实验研究了非对称出口压电式合成双射流... 合成双射流(DSJ)激励器由于自身具有独特的矢量控制特性,为合成射流技术应用于主动流动控制提供了新途径。采用了基于射流核心区速度矢量的评价方法,并通过纹影和粒子图像测速法(PIV)流场显示实验研究了非对称出口压电式合成双射流激励器驱动参数(电压和频率)对射流矢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双射流向出口面积大的一侧偏转,矢量偏转角随电压变化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存在一个最佳驱动电压幅值,使得矢量偏转角最大;驱动频率变化对矢量偏转角的影响较显著,其对射流矢量的控制机理较复杂,实现矢量偏转角1.53°~36.65°可调,矢量偏转角出现两个峰值,且在振动膜共振频率处,矢量偏转角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双射流 矢量特性 矢量偏转角 纹影 piv实验
原文传递
基于PIV试验的积雪平屋面风场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云 刘志祥 +1 位作者 余志祥 傅彦青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0-437,461,共9页
为研究屋盖积雪对低矮平屋面风场特性的干扰影响,基于风吹雪风洞试验,通过3D打印获得平屋面的3D积雪形态,并以无积雪模型作为对照,系统地开展了PIV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风洞试验,并结合LES(large eddy simulation)方法,研究了... 为研究屋盖积雪对低矮平屋面风场特性的干扰影响,基于风吹雪风洞试验,通过3D打印获得平屋面的3D积雪形态,并以无积雪模型作为对照,系统地开展了PIV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风洞试验,并结合LES(large eddy simulation)方法,研究了6组平屋面建筑有无积雪时的流场分布特性.试验研究表明:当无积雪时,来流在屋面前缘处分离后能形成典型的分离泡流动,分离泡内速度场存在明显逆流现象;当有积雪时,屋面上方的逆流减弱甚至消失,积雪显著地加快了流经屋面附近流场的速度,其最大速度增量约为0.6,同时,流线分布更贴合模型壁面,速度梯度增大,也相对增大了涡量值;积雪会使得屋面上方整体的时均湍动能和切应力均减小,但对屋面迎风区域的平均和脉动风压均有增大作用,其增大比值约为15%和20%.通过该研究可进一步对低矮建筑的风雪荷载作用机理展开分析,为屋盖结构的抗风雪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矮建筑 piv试验 屋盖积雪 流动特性 大涡模拟
下载PDF
平面型防风网阻力系数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许恩乐 周驰 +3 位作者 李韶璞 刘永阵 段振亚 韩传贵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9-55,共7页
为了确定防风网的受力情况,文中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来流风速、开孔率和开孔直径对平面型防风网阻力系数的影响规律。不同风速下的模拟流场与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测试风洞内的实验流场非常吻合,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 为了确定防风网的受力情况,文中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不同来流风速、开孔率和开孔直径对平面型防风网阻力系数的影响规律。不同风速下的模拟流场与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测试风洞内的实验流场非常吻合,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模拟结果表明:当来流风速大于10 m/s时,来流风速的变化对阻力系数几乎没有影响;阻力系数随开孔率的增加呈指数减小的趋势;阻力系数随开孔直径的增加呈非线性减小的趋势。在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阻力系数与开孔率、开孔直径等参数的理论公式,这为计算平面型防风网的受力和设计合理的钢构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型防风网 阻力系数 piv实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挡板式泡沫发生器内部流场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承婷 衣蕊 栾伯川 《当代化工》 CAS 2017年第7期1422-1425,1429,共5页
泡沫发生器是产生泡沫流体的设备,其发泡的基本原理是将空气引入发泡剂溶液中。应用数值模拟与PIV实验相结合,研究不同挡板角度对泡沫发生器内部气液两相流流动影响规律。该研究为疏松砂岩油藏冲砂洗井作业提供指导,为后续泡沫发生器结... 泡沫发生器是产生泡沫流体的设备,其发泡的基本原理是将空气引入发泡剂溶液中。应用数值模拟与PIV实验相结合,研究不同挡板角度对泡沫发生器内部气液两相流流动影响规律。该研究为疏松砂岩油藏冲砂洗井作业提供指导,为后续泡沫发生器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流体 数值模拟 piv实验 多相流
下载PDF
三级旋流杯燃烧室流场测量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成军 张中飞 +2 位作者 陈保东 刘爱虢 申力鑫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7-362,共6页
为满足高温升高热负荷燃烧室头部设计要求,参照旋流器设计准则,设计4种不同三级旋流杯燃烧室,采用数值模拟和PIV试验相结合方法对其冷态流场进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3级旋流器叶片安装角增加,火焰筒头部旋流特性更显著,回流区直... 为满足高温升高热负荷燃烧室头部设计要求,参照旋流器设计准则,设计4种不同三级旋流杯燃烧室,采用数值模拟和PIV试验相结合方法对其冷态流场进行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第3级旋流器叶片安装角增加,火焰筒头部旋流特性更显著,回流区直径增大,有利于火焰稳定;同时主燃孔射流深度增加,有利于截断火焰。第3级旋流器叶片数增加,主流速度衰减加快,气动损失增大,使火焰筒头部进气量减少,同时削弱三级旋流杯出口气流旋转强度,火焰筒头部回流区直径减小,不利于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燃烧室 三级旋流杯 piv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叶片偏转对周边流场特性影响研究
15
作者 王玉嫒 胡钰贤 孙涛 《山西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81-84,共4页
研究利用ANSYS CFX模拟分析倒伞型叶轮Landy 7和叶片偏转15°的Landy 7-15进行数值模拟,探讨负压压差、液相速度、液相湍流变化与叶片偏转的变化规律,并用丹麦丹迪的PIV进行实验室的小试实验,对气液两相流流场进行测定验证。结果表... 研究利用ANSYS CFX模拟分析倒伞型叶轮Landy 7和叶片偏转15°的Landy 7-15进行数值模拟,探讨负压压差、液相速度、液相湍流变化与叶片偏转的变化规律,并用丹麦丹迪的PIV进行实验室的小试实验,对气液两相流流场进行测定验证。结果表明:偏转叶轮15°叶轮搅动的液层表面影响大,湍动明显,能够提高叶轮充氧效率。本研究可为叶轮结构优化提供技术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v实验 CFX模拟 气液两相流 叶轮偏转
下载PDF
大跨平屋盖表面锥形涡流动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董欣 叶继红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21,共9页
基于大跨平屋盖表面旋涡流动显示试验,对兰金涡模型进行改进,在其涡核区与势流区之间添加过渡区,建立简化的二维锥形涡流动模型,给出旋涡上部流速、旋涡内部流线曲率以及屋面涡核吸力之间的定量关系。据此流动模型分析表明,旋涡内部流... 基于大跨平屋盖表面旋涡流动显示试验,对兰金涡模型进行改进,在其涡核区与势流区之间添加过渡区,建立简化的二维锥形涡流动模型,给出旋涡上部流速、旋涡内部流线曲率以及屋面涡核吸力之间的定量关系。据此流动模型分析表明,旋涡内部流线曲率越大,旋涡转速越快,旋涡强度越高,且后者的影响更为显著。根据流动显示试验结果,量化各风向下大跨平屋盖表面锥形涡强度。通过考虑旋涡效应对准定常理论进行修正,给出旋涡涡核吸力的计算式,并将计算值与大跨平屋盖刚性模型风洞测压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锥形涡流动模型对于预测旋涡涡核吸力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平屋盖 锥形涡 旋涡流动模型 涡核吸力预测 piv试验
原文传递
内插锥形片强化传热管数值模拟与PIV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鹏 郑年本 +3 位作者 王新婷 单峰 刘志春 刘伟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2-388,共7页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和PIV实验研究了内插锥形片涡发生器强化换热管在层流状态下的流动和传热性能。PIV实验与模拟研究发现锥形片涡发生器能够有效扰动和混合管内流体,使管内形成多涡纵向旋流的流动结构,且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本...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和PIV实验研究了内插锥形片涡发生器强化换热管在层流状态下的流动和传热性能。PIV实验与模拟研究发现锥形片涡发生器能够有效扰动和混合管内流体,使管内形成多涡纵向旋流的流动结构,且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本文研究了两个几何参数(锥形片片数n,空缺比VR=1-(n×α)/2π=1/3、1/2、2/3)对其流动换热性能的影响。内插锥形片涡发生器强化传热管的换热性能(Nu)提高为光管的3.93~9.73倍,流动阻力(f)增大为光管的4.57~39.45倍,综合换热性能PEC取值范围为2.11~3.37。因此锥形片涡发生器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管内强化换热扰流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片涡发生器 数值模拟 piv实验 多涡纵向旋流
原文传递
合成射流低速射流矢量偏转控制的PIV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斌斌 姚勇 +1 位作者 顾蕴松 程克明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25,30,共5页
通过在二元矩形射流风洞出口两侧布置斜置扩张的斜出口合成射流激励器,并调整到合适的扩张角,在主射流未形成Coanda效应的前提下,利用合成射流非定常扰动来"激发"诱导主射流剪切层,使主射流发生矢量偏转。结合PIV测试技术,对... 通过在二元矩形射流风洞出口两侧布置斜置扩张的斜出口合成射流激励器,并调整到合适的扩张角,在主射流未形成Coanda效应的前提下,利用合成射流非定常扰动来"激发"诱导主射流剪切层,使主射流发生矢量偏转。结合PIV测试技术,对合成射流在不同电压和频率参数下控制低速主射流的时均流场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仅需改变激励器的电压和频率电参数,就可实现对主射流矢量偏转的主动控制。随电压的逐渐增加,可实现对主射流的比例偏转控制。频率变化对主射流矢量偏转角的影响较显著,在共振频率下可以获得最大的矢量偏转角。通过控制两侧激励器的"开—关"控制,可以实现对主射流矢量偏转的切换控制,PIV瞬态流场测试结果表明该切换过程是连续可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射流 矢量控制 piv实验 主动流动控制
下载PDF
共轴刚性旋翼流场测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永飞 林永峰 +2 位作者 樊枫 刘平安 袁明川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8-186,共9页
利用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试验技术,开展了共轴刚性旋翼桨尖涡尾迹以及桨叶周围流场的测量试验,获得了单/双旋翼桨尖涡的运动轨迹以及桨尖诱导速度分布,研究了旋翼前进比对尾迹边界倾斜角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大... 利用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试验技术,开展了共轴刚性旋翼桨尖涡尾迹以及桨叶周围流场的测量试验,获得了单/双旋翼桨尖涡的运动轨迹以及桨尖诱导速度分布,研究了旋翼前进比对尾迹边界倾斜角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大前进比下强径向流对桨叶周围流场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强径向流具有增强气流附着性、减缓气流分离以及延迟失速的特性,前进比μ=0.64比μ=0.53后缘分离点延迟了约18%;后行侧反流区前进比越大反流强度越强;悬停状态双/上旋翼涡收缩性最快,单旋翼尾迹涡收缩性次之,下旋翼尾迹涡收缩性最慢。测量结果合理可信,为开展旋翼流动机理理论研究及提高CFD分析精度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轴刚性双旋翼 大前进比 piv试验 流场
下载PDF
Numerical Analysis and PIV Measurements of Tip Vortex in an Axial Rotor with Skewed-Swept Blade at Its Leading Edge 被引量:1
20
作者 Guanghui Wu Lijie Zheng Keqi Wu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6-23,共8页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xial fans of outdoor units of centralized air-conditioners, using the finite-volume method, applying three-dimensional steady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equations coupled with Spa...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xial fans of outdoor units of centralized air-conditioners, using the finite-volume method, applying three-dimensional steady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equations coupled with Spalart-Allmaras turbulence model equation, and adopting SIMPLE algorithm, numerical analysis is made and applied to analyze the internal flow field of axial rotors with skewed-swept blade at its leading edge. This numerical simulation mainly investigate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ip vortex. Based on the tip vortex characteristics that have been captured, the internal flow numerical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by the PIV experiments. This comparison indicates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numerical results and PIV results, thus proving the validity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internal flow analyses of the axial rotor with skewed-swept blade at its leading edge, different flow phenomena features are presented. These flow features can be used for further improvements of the present rotor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XIAL ROTOR with skewed-swept BLADE at ITS LEADING edge numerical simulation TIP vortex piv experimen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