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NK1基因多态位点IVS5-5G〉A可能增加中国人晚发性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枫 陈彪 +4 位作者 冯秀丽 邹海强 马敬红 董秀敏 李勇杰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5-309,共5页
目的探讨PINK1基因第5外显子上游调控区IVS5-5G〉A多态位点与散发晚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发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对IVS5-5G〉A多态位点是否可能影响mRNA剪接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对382例散发晚发... 目的探讨PINK1基因第5外显子上游调控区IVS5-5G〉A多态位点与散发晚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发病风险的关联性。方法对IVS5-5G〉A多态位点是否可能影响mRNA剪接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对382例散发晚发性PD病例和336名匹配的对照进行了PINK1基因IVS5-5G〉A多态与中国汉族人散发晚发性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基因型分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和测序相结合的方法。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内含子区IVS5-5G〉A多态位点位于第5外显子剪接受点区域内,可能是影响基因表达的调控区功能性单核苷酸多态性。PINK1基因IVS5-5G〉A多态性与中国人散发晚发性PD发病风险之间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OR=1.95,95%CI:1.29~2.94,P=0.0012)。携有A等位基因的纯合子(AA)发病风险明显增加(OR=2.45,95%CI:1.27~4.72,P=0.009)。结论研究结果证实PINK1基因IVS5-5G〉A多态性可能是中国人晚发PD的一个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pink1基因 遗传易感性 关联研究 单核苷酸多态性
原文传递
PINK1基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小鼠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黄阳 陈洪菊 +3 位作者 朱将虎 赵凤艳 屈艺 母得志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3-269,共7页
目的研究PINK1基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小鼠细胞凋亡及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将野生型和PINK1基因敲除型新生小鼠各72只分为野生型假手术组(SWT)、野生型模型组(MWT)、基因敲除假手术组(SKO)及基因敲除模型组(MKO)。模型组小鼠行右侧... 目的研究PINK1基因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小鼠细胞凋亡及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将野生型和PINK1基因敲除型新生小鼠各72只分为野生型假手术组(SWT)、野生型模型组(MWT)、基因敲除假手术组(SKO)及基因敲除模型组(MKO)。模型组小鼠行右侧颈总动脉结扎后置于低氧舱中(含8%氧气和92%氮气)2.5h,假手术组不予结扎和低氧处理。缺氧缺血处理后24h,采用TTC染色法检测各组新生小鼠脑梗死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脑组织中活化型半胱天冬酶-3(CC3)的表达;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免疫荧光法及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的表达。结果 MKO组小鼠脑组织梗死程度较MWT组小鼠明显减轻(P<0.05);脑组织凋亡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凋亡指数降低(P<0.05);凋亡蛋白CC3表达显著减少(P<0.05)。MKO组小鼠自噬相关蛋白LC3表达较MWT组减少,进一步检测证实自噬指标LC3Ⅱ/LC3Ⅰ比值较MWT组降低(P<0.05)。结论敲除PINK1基因对新生鼠缺血缺氧脑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k1基因 基因敲除 缺氧缺血 脑损伤 细胞凋亡 细胞自噬 新生小鼠
原文传递
早发帕金森病临床特征、多巴转运体PET显像及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毛薇 许二赫 +1 位作者 张慧 陈彪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2-6,共5页
目的探讨早发帕金森病的临床特征、多巴胺功能改变和基因突变。方法选取作者医院收治的10例早发帕金森病患者(男、女各5例),发病年龄平均(31.4±8.0)岁,平均病程(3.0±0.8)年,无家族史,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巴转运体PET显... 目的探讨早发帕金森病的临床特征、多巴胺功能改变和基因突变。方法选取作者医院收治的10例早发帕金森病患者(男、女各5例),发病年龄平均(31.4±8.0)岁,平均病程(3.0±0.8)年,无家族史,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巴转运体PET显像及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均有受累肢体运动迟缓及肌张力增高,6例出现静止性震颤,5例有足部肌张力障碍,4例腱反射活跃,2例腱反射亢进,4例存在日间症状波动。3例伴抑郁。9例患者对多巴丝肼反应良好。8例进行脑多巴胺转运体PET显像(11 C-CFT DATPET)检查,1例起病对侧壳核后部DAT降低,7例显示双侧壳核后部DAT降低,其中4例起病对侧DAT降低更为明显。1例parkin基因3、4外显子缺失,PINK1基因外显子1还发生重复突变。1例parkin基因外显子4出现了纯合突变。3例parkin基因外显子3或4发生杂合突变。结论早发帕金森病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纹状体多巴胺功能发生改变,parkin基因和PINK1基因与其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多巴转运体PET显像 PARKIN基因 pink1基因
下载PDF
PRKN基因突变所致早发型帕金森病家系的临床特征及基因检测
4
作者 廖书胜 陈红 +3 位作者 刘玫 潘成玉 罗瑷涤 张丽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66-71,共6页
目的 探讨2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早发型帕金森病(autosomal recessive early-onset parkinsonism,AREP)家系中2名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对2个中国汉族家庭中共2名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收集和基因突变分析。使用靶区捕获和高... 目的 探讨2个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早发型帕金森病(autosomal recessive early-onset parkinsonism,AREP)家系中2名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对2个中国汉族家庭中共2名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收集和基因突变分析。使用靶区捕获和高通量测序筛选与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震颤、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和肌张力障碍等疾病相关的基因;应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ultiples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法检测SNCA、LRRK2、PARK2、PINK1、PARK7、ATP13A2、UCHL1、GCH1等基因外显子的重排和大缺失突变。结果 2名临床确诊为PD的患者表现出明显的临床及遗传异质性。基因检测发现家系1的患者存在PRKN基因2号外显子杂合缺失变异和c.619G> T/p.Glu207Ter*杂合变异2种突变,该复合杂合变异与疾病存在家系共分离。家系2的患者存在PRKN基因3~4号外显子纯合缺失变异,且存在LRRK2基因c.4827+6T> A杂合变异及PINK1基因c.1474C> T/p.Arg492*杂合变异;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LRRK2基因的c.4827+6T> A变异可能导致其剪切改变。结论 PRKN基因突变所致的早发型帕金森病临床表现及基因突变形式多样;AREP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多个PD基因致病突变,且其临床发病年龄更早,症状更重更复杂,病情进展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帕金森病 PRKN基因 LRRK2基因 pink1基因
下载PDF
帕金森病PINK1基因T313M的突变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玉虎 唐北沙 +4 位作者 王丽娟 汤建光 李静 郭纪锋 严新翔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筛查中国帕金森病患者是否存在PINK1基因T313M错义突变。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测序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技术对1个帕金森病家系及120例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进行PINK1基因T313M的突变分析。结果在一个家系中检测... 目的筛查中国帕金森病患者是否存在PINK1基因T313M错义突变。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测序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技术对1个帕金森病家系及120例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进行PINK1基因T313M的突变分析。结果在一个家系中检测出PINK1基因T313M错义突变:3例患者为突变纯合子,患者母亲为杂合子,先症者1例临床表型正常的同胞也为突变纯合子(症状前患者);120例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中未发现T313M突变。3例患者均表现有静止性震颤、肌强直;症状有波动性,睡眠后明显减轻;腱反射活跃;对美多巴反应良好。结论PINK1基因T313M错义突变不大可能是中国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突变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pink1 基因 突变
下载PDF
帕金森病PINK1基因R492X突变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玉虎 唐北沙 +2 位作者 王丽娟 李静 郭纪锋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3-524,插页,共3页
目的筛查中国帕金森病患者是否存在PINK1基因R492X无义突变。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测序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技术对1个帕金森病家系及120例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进行PINK1基因R492X的突变分析。结果在一个家系中检测... 目的筛查中国帕金森病患者是否存在PINK1基因R492X无义突变。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DNA测序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技术对1个帕金森病家系及120例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进行PINK1基因R492X的突变分析。结果在一个家系中检测出PINK1基因R492X无义突变:患者为突变纯合子,患者父母为杂合子;120例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中未发现R492X突变。结论PINK1基因R492X无义突变不大可能是中国散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的突变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pink1 基因 突变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PINK1 LRRK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赵辉 董丽果 +3 位作者 牟英峰 陈玉民 杨新新 丁新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24期1-3,共3页
目的 探讨PINK1基因rs45530340位点及LRRK2基因rs149194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淮海地区汉族人群晚发散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52例晚发散发性PD患者和160... 目的 探讨PINK1基因rs45530340位点及LRRK2基因rs149194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淮海地区汉族人群晚发散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52例晚发散发性PD患者和160例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入组者均来自淮海地区汉族人群.提取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扩增包含多态位点的目的 基因片段,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AGE)检测PCR产物.对PCR产物分别用DNA限制性内切酶NlalV和SmlI进行酶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硝酸银染色检测酶切产物,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技术分析基因型,计算所有研究对象两个SNP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1)PINK1基因rs45530340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晚发散发性PD组和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基因型:χ2=1.572,P=0.456;等位基因:χ2=1.318,P=0.251).(2) LRRK2基因rs1491942 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晚发散发性PD组与正常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χ2=6.802,P=0.033;等位基因C:χ2=7.448,P=0.006,OR=1.571,95%CI=1.135~2.176).结论 (1)PINK1基因rs45530340 多态位点可能不是淮海地区汉族人群晚发散发性PD患者的危险因素.(2)LRRK2基因rs1491942多态位点C等位基因可能是淮海地区汉族人群晚发散发性PD患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基因 pink1 LRRK2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IRF8基因降表达、PINK1基因过表达对肺泡巨噬细胞NR8383增殖与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东航 范涛 +3 位作者 张霖 江文洋 汪巍 耿庆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7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干扰素调节因子8(IRF8)基因降表达、PTEN诱导激酶1(PINK1)基因过表达对肺泡巨噬细胞NR8383增殖与活性的影响,探讨IRF8与PINK1基因在该细胞增殖与活性中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随机分为7组。IRF8对... 目的观察干扰素调节因子8(IRF8)基因降表达、PTEN诱导激酶1(PINK1)基因过表达对肺泡巨噬细胞NR8383增殖与活性的影响,探讨IRF8与PINK1基因在该细胞增殖与活性中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随机分为7组。IRF8对照组、PINK1对照组分别转染IRF8干扰空质粒、PINK1过表达空质粒,联合对照组共转染用量减半的上述两种质粒;IRF8干扰组、PINK1过表达组分别转染IRF8干扰质粒pG2.2-IRF8-Rat-444、PINK1过表达质粒pCMV3-Rat-PINK1,联合干扰组共转染用量减半的上述两种质粒;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转染48 h后收集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的OD值,LDH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的IRF8、PINK1蛋白。结果与联合对照组、PINK1对照组、IRF8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比较,IRF干扰组与PINK1过表达组均IRF8蛋白表达降低而PINK1蛋白表达升高,细胞增殖及细胞活性均降低(P均<0.05);与IRF干扰组、PINK1过表达组比较,联合干扰组IRF8蛋白表达降低而PINK1蛋白表达升高(P均<0.05),细胞增殖及细胞活性均降低,但仅细胞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IRF8基因降表达、PINK1基因过表达均可明显抑制肺泡巨噬细胞NR8383增殖及细胞活性,且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F8基因 pink1基因 细胞增殖 细胞活性 肺泡巨噬细胞 急性肺损伤
下载PDF
PINK1基因外显子拷贝数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海南 廖冰 +5 位作者 聂利珞 郭纪锋 王春喻 张学伟 严新翔 唐北沙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建立PINK1(PTEN—induced kinase 1)基因外显子拷贝数分析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分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早发型帕金森综合征(autosomal recessive earlyonset Parkinsonism,AREP)PINK1 基因拷贝数变异(copy-number variation,CN... 目的建立PINK1(PTEN—induced kinase 1)基因外显子拷贝数分析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分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早发型帕金森综合征(autosomal recessive earlyonset Parkinsonism,AREP)PINK1 基因拷贝数变异(copy-number variation,CNV)的特点。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分析方法,对30个正常对照和22个中国AREP汉族家系先证者的PINK1基因进行外显子拷贝数分析。结果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完成了PINK1基因第1~8外显子拷贝数分析,获得了扩增效率和特异性均满意的反应条件及各外显子引物。所检测的AREP先证者未发现PINK1基因的外显子拷贝数变异。结论建立了PINK1基因外显子拷贝数分析方法。中国人AREP患者PINK1基因外显子拷贝数变异可能罕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早发型帕金森综合征 pink1基因 拷贝数变异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PINK1基因T313M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帕金森病的关系研究
10
作者 李红娟 杨新玲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PINK1基因第4外显子T313M的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维族)帕金森病(PD)的关系。方法对175例维族原发性PD患者(PD组)及163例维族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所需PINK1基因第4外显子T313M基因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 目的探讨PINK1基因第4外显子T313M的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维族)帕金森病(PD)的关系。方法对175例维族原发性PD患者(PD组)及163例维族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所需PINK1基因第4外显子T313M基因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技术测定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再进行测序分析验证。结果 PD组PINK1基因T313M的T/T基因型频率为2.9%,C/C基因型频率为97.1%,T等位基因频率为2.9%,C等位基因频率为97.1%;对照组PINK1基因T313M的T/T基因型频率为1.2%,C/C基因型频率为98.8%,T等位基因频率为1.2%,C等位基因频率为98.8%。两组间PINK1基因T313M多态性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NK1基因第4外显子T313M多态性与新疆维族PD患者的遗传易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帕金森病 pink1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帕金森病 被引量:2
11
作者 和璐璐 樊慧杰 +7 位作者 李艳荣 贾璐 秦劭晨 王利然 肖保国 于保锋 马存根 柴智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10期1305-1310,共6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以大脑黑质致密部(SNpc)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丧失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以运动障碍和认知缺陷为主要临床症状。近年来,在关于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探讨中,线粒体功能障碍...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以大脑黑质致密部(SNpc)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丧失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以运动障碍和认知缺陷为主要临床症状。近年来,在关于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探讨中,线粒体功能障碍一直被认为是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的重要起始因素,目前认为是线粒体生物发生调控机制、基因突变等几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总结了线粒体生物发生、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自噬、线粒体基因突变等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以期为帕金森病的线粒体靶向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线粒体生物发生 线粒体动力学 线粒体自噬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人PINK1-shRNA载体的构建及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线粒体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明阳 王淑艳 +6 位作者 马浩洁 刘燕 于雪 冯婧 郭振宇 张淑静 胡京红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22期4207-4212,共6页
目的:构建筛选人源靶向特异PINK1-shRNA敲减质粒,转染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并验证该质粒转染后对PINK1基因的敲减效率,观察对细胞线粒体形态的影响。方法:构建两对人源PINK1-shRNA序列(编号分别为PINK1-shRNA-39和PINK1-shRNA-42),将... 目的:构建筛选人源靶向特异PINK1-shRNA敲减质粒,转染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并验证该质粒转染后对PINK1基因的敲减效率,观察对细胞线粒体形态的影响。方法:构建两对人源PINK1-shRNA序列(编号分别为PINK1-shRNA-39和PINK1-shRNA-42),将这2对干扰序列连接在载体上形成重组载体,经测序验证后,将空载体和两对敲减质粒分别转染SH-SY5Y细胞,获得基因敲减的细胞模型,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确定PINK1基因的敲减效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验证细胞内PINK1的表达水平是否发生改变,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线粒体的形态是否发生了改变。结果:我们提取的质粒,经测序结果显示,质粒载体构建成功;转染细胞后,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发生了降低,与正常组比较,PINK1-shRNA-39和PINK1-shRNA-42敲减质粒组,细胞的存活率分别降低了13.7%(P<0.05)和14.1%(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PINK1-shRNA-39组和PINK1-shRNA-42组敲减质粒转染的细胞内PINK1基因的表达分别降低了24.1%(P<0.01)和36.7%(P<0.01);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两对质粒分别转染细胞后,PINK1-shRNA-39和PINK1-shRNA-42敲减质粒转染的细胞内PINK1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INK1-shRNA-42敲减质粒转染的细胞内PINK1蛋白的表达水平有效降低更明显;与正常组比较,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基因敲减两组细胞的线粒体部分发生断裂,碎片较多,基因敲减两组的线粒体的形态因子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人源的PINK1基因敲减的质粒,并将敲减的质粒成功转染至SH-SY5Y细胞中,细胞内PINK1基因的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且细胞线粒体的形态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k1基因shRNA质粒 SH-SY5Y细胞 线粒体功能障碍 帕金森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