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多糖诱导脓毒症小鼠心肌细胞及线粒体自噬 被引量:26
1
作者 赵品 高金鉴 +4 位作者 姜静 彭细娟 吴巍 郑兰兰 姚立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7-181,共5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心肌损伤时心肌细胞及线粒体自噬水平的变化。方法雄性C57BL/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LPS处理6、12、24、36 h组。LPS处理组小鼠腹腔注射10 mg/kg LPS建立脓毒症模型,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以上时间... 目的探讨脓毒症心肌损伤时心肌细胞及线粒体自噬水平的变化。方法雄性C57BL/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LPS处理6、12、24、36 h组。LPS处理组小鼠腹腔注射10 mg/kg LPS建立脓毒症模型,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以上时间点处死小鼠,收集血液及心脏组织,提取心肌组织胞质蛋白、线粒体及线粒体蛋白,另取心肌组织进行冰冻切片;应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含量变化;JC-1染色结合荧光酶标仪检测LPS刺激后不同时间点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PTEN诱导激酶1(pink1)、E3泛素连接酶帕金森病蛋白(parkin)水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心肌组织LC3、pink1/parkin蛋白的定位及其在不同处理组的表达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血清c Tn I在6 h即开始明显升高;LPS处理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在LPS 12 h组最低;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在腹腔注射LPS 12 h明显升高,然后逐渐下降;pink1/parkin在腹腔注射LPS 6 h明显升高,然后逐渐下降。结论脓毒症心肌损伤时心肌细胞及线粒体自噬水平升高,自噬应激可能更早发于心肌线粒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肌损伤 线粒体自噬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 pink1 PARKIN
下载PDF
脾气虚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自噬水平及PINK1/Parkin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文俊 许欣竹 +4 位作者 穆靖洲 赵秋宇 马丹 王路 单德红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41-343,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脾气虚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自噬水平及PTEN诱导激酶1(PINK1)/Parkin途径的变化,从线粒体方面研究脾气虚的发生机制。方法: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脾气虚模型组(模型组),每组8只;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形... 目的:通过观察脾气虚大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自噬水平及PTEN诱导激酶1(PINK1)/Parkin途径的变化,从线粒体方面研究脾气虚的发生机制。方法: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脾气虚模型组(模型组),每组8只;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形态学变化;比色法检测海马组织ATP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Ⅰ和Ⅱ、PINK1及Parkin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数量减少、空泡化,但未见明显自噬现象;ATP含量显著减少(P<0.01),LC3-Ⅱ/Ⅰ比值变小(P<0.05),LC3-Ⅱ、PINK1和Parkin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脾气虚的发生可能与PINK1/Parkin途径抑制所致的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自噬水平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气虚 海马 线粒体自噬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PTEN诱导激酶1 PARKIN
原文传递
PINK1/parkin通路调控线粒体自噬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郎秀娟 王燕 《微生物与感染》 2018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线粒体自噬指细胞通过自噬机制选择性除去损伤或多余的线粒体。真核生物通过线粒体自噬调控线粒体质量,维持供能细胞器的功能。大量研究表明,帕金森病相关基因PINK1和parkin可通过线粒体自噬参与并维持线粒体功能。PINK1与parkin能协同... 线粒体自噬指细胞通过自噬机制选择性除去损伤或多余的线粒体。真核生物通过线粒体自噬调控线粒体质量,维持供能细胞器的功能。大量研究表明,帕金森病相关基因PINK1和parkin可通过线粒体自噬参与并维持线粒体功能。PINK1与parkin能协同特异性识别损伤的线粒体,PINK1作为线粒体质量调控的探测器被活化,此过程中泛素化酶和去泛素化酶对维持parkin活性及线粒体自噬的效率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总结PINK1/parkin通路在线粒体自噬中的功能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k1 PARKIN 线粒体自噬
下载PDF
Parkin、PINK1、DJ-1和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帕金森病 被引量:18
4
作者 杨辉 左伋 刘雯 《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09-1012,共4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但到目前为止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环境和遗传等因素与其发病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蛋白质异常积聚(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和线粒体氧化损伤(线粒体途径),可能是导致PD患者发病...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但到目前为止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环境和遗传等因素与其发病有密切关系。研究表明,蛋白质异常积聚(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和线粒体氧化损伤(线粒体途径),可能是导致PD患者发病的关键分子机制。Parkin、PINK1和DJ-1等基因突变与常染色体隐性的家族性PD有关,这些相关基因编码的蛋白对于维持线粒体形态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主要从Parkin、PINK1、DJ-1和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帕金森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KIN pink1 DJ-1 线粒体功能障碍 帕金森病
原文传递
人参皂苷Rg_(1)通过激活PINK1/parkin增强线粒体自噬保护Aβ损伤的PC12细胞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和梅 蒋怡萱 +4 位作者 黄盼玲 李泊村 潘子瑜 李宇清 夏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84-491,共8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沉积是造成神经元线粒体损伤的直接原因。线粒体自噬是清除受损线粒体,保护神经细胞的重要方式。人参皂苷Rg_(1)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在防治AD方面...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沉积是造成神经元线粒体损伤的直接原因。线粒体自噬是清除受损线粒体,保护神经细胞的重要方式。人参皂苷Rg_(1)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在防治AD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人参皂苷Rg_(1)减轻Aβ造成神经损伤的机制尚未阐明。为探讨人参皂苷Rg_(1)通过影响自噬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机制,该文利用Aβ_(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模型,观察了人参皂苷Rg_(1)的保护作用及对细胞自噬的影响,运用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和自噬抑制剂氯喹验证Rg_(1)的神经保护作用与自噬的相关性。发现人参皂苷Rg_(1)能够增强Aβ损伤PC12细胞的活力,并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减轻Aβ引起的线粒体损伤,这种保护效果能被自噬抑制剂氯喹阻断;人参皂苷Rg_(1)还能增加LC3Ⅱ/Ⅰ蛋白比例并促进p62蛋白消耗,同时增加PINK1及parkin蛋白,减少线粒体自噬接头蛋白OPTN的数量,表现出增强PC12细胞的自噬水平的作用。在运用PINK1 shRNA减低线粒体自噬调控位点PINK1的表达后,人参皂苷Rg_(1)不能再增加PINK1及其下游parkin的表达,并且不能显著影响线粒体自噬接头蛋白NDP52的数量,但其增强自噬的作用没有受到明显影响,仍能够显著增加LC3Ⅱ/Ⅰ比例,并且促进OPTN的消耗。该文研究表明人参皂苷Rg_(1)能促进Aβ损伤的PC12细胞的自噬水平,此外还可能通过促进PINK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减轻线粒体受到的损伤,这可能是其改善Aβ造成的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_(1) Aβ淀粉样蛋白 线粒体自噬 pink1
原文传递
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运动性骨骼肌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尚画雨 张荷 +2 位作者 夏志 周越 王瑞元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3-110,共8页
目的:探讨大负荷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自噬蛋白PINK1和Parkin表达的影响,分析PINK1/Parkin途径在运动致骨骼肌线粒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48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 ley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n=8)和运动组(E,n=40)。其中,E组按时相... 目的:探讨大负荷运动对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自噬蛋白PINK1和Parkin表达的影响,分析PINK1/Parkin途径在运动致骨骼肌线粒体损伤中的作用。方法:48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 ley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n=8)和运动组(E,n=40)。其中,E组按时相点划分为0 h、12 h、24 h、48 h、72 h等5组,每组8只。E组大鼠在跑台上进行持续性下坡跑,跑台坡度为-16°,速度为16 m/min,运动时间为90 min。各组分别于对应时间点分离比目鱼肌进行检测。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骨骼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比目鱼肌线粒体定量酶CS的含量,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骨骼肌PINK1和线粒体中Parkin、LC3的蛋白表达。结果:一次大负荷运动后比目鱼肌线粒体出现明显的肿胀以及在肌膜下积聚等超微结构的异常变化,且伴有大量的处于不同成熟阶段的自噬体形成,同时CS的含量明显减少,线粒体自噬蛋白PINK1、Parkin和LC3均出现一过性表达升高(P<0.05或P<0.01)。结论:一次大负荷运动后,骨骼肌线粒体结构和数量受损,有大量自噬体形成,其致骨骼肌损伤机制可能与PINK1/Parkin途径的活化及继发的过度线粒体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负荷运动 骨骼肌 线粒体自噬 pink1 PARKIN 大鼠
下载PDF
线粒体损伤与修复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邓婕 李怡芳 +1 位作者 栗原博 何蓉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06-910,共5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PD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遗传、环境、衰老等,这些因素导致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变有一共同过程:线粒体损伤与修复。该文综述了引起多巴胺能...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PD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遗传、环境、衰老等,这些因素导致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变有一共同过程:线粒体损伤与修复。该文综述了引起多巴胺能神经元线粒体功能损伤的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简述了线粒体修复途径(如自噬)对PD的治疗作用,进而从线粒体保护的角度分析天然药物治疗PD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线粒体损伤 线粒体自噬 PARKIN pink1 心磷脂 天然药物
下载PDF
Excitotoxicity, calcium and mitochondria: a triad in synaptic neurodegeneration 被引量:15
8
作者 Manish Verma Britney N.Lizama Charleen T.Chu 《Translational Neurodegeneration》 SCIE 2022年第1期917-930,共14页
Glutamate is the most commonly engaged neurotransmitter in the mammalian central nervous system,acting to mediate excitatory neurotransmission.However,high levels of glutamatergic input elicit excitotoxicity,contribut... Glutamate is the most commonly engaged neurotransmitter in the mammalian central nervous system,acting to mediate excitatory neurotransmission.However,high levels of glutamatergic input elicit excitotoxicity,contribut-ing to neuronal cell death following acute brain injuries such as stroke and trauma.While excitotoxic cell death has also been implicated in some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models,the role of acute apoptotic cell death remains controversial in the setting of chronic neurodegeneration.Nevertheless,it is clear that excitatory synaptic dysregula-tion contributes to neurodegeneration,as evidenced by protective effects of partial 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antagonists.Here,we review evidence for sublethal excitatory injuries in relation to neurodegeneration associated with Parkinson’s disease,Alzheimer’s disease,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nd Huntington’s disease.In contrast to classic excitotoxicity,emerging evidence implicates dysregulation of mitochondrial calcium handling in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neurodegeneration.We discuss mechanisms that regulate mitochondrial calcium uptake and release,the impact of LRRK2,PINK1,Parkin,beta-amyloid and glucocerebrosidase on mitochondrial calcium transporters,and the role of autophagic mitochondrial loss in axodendritic shrinkage.Finally,we discuss strategies for normalizing the flux of calcium into and out of the mitochondrial matrix,thereby preventing mitochondrial calcium toxicity and excitotoxic dendritic loss.While the mechanisms that underlie increased uptake or decreased release of mitochondrial calcium vary in different model systems,a common set of strategies to normalize mitochondrial calcium flux can prevent excitatory mitochondrial toxicity and may be neuroprotective in multiple disease contex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tochondrial calcium Mitochondrial calcium uniporter NCLX antiporter Parkinson’s disease Alzheimer’s disease LRRK2 pink1 BETA-AMYLOID MITOPHAGY EXCITOTOXICITY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Huntington’s disease GLUCOCEREBROSIDASE
原文传递
自噬和线粒体自噬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敏 余薇 查文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37-1340,共4页
近年来,由于社会老龄化及肥胖发病率的不断升高,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逐年上升,然而,约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死于糖尿病心血管病并发症。线粒体质量控制与心功能关系密切,高糖可致心肌细胞内线粒体受损而发生心功能障碍,因此,及时有效降... 近年来,由于社会老龄化及肥胖发病率的不断升高,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逐年上升,然而,约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死于糖尿病心血管病并发症。线粒体质量控制与心功能关系密切,高糖可致心肌细胞内线粒体受损而发生心功能障碍,因此,及时有效降解受损线粒体能抑制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线粒体自噬具有清除功能障碍的线粒体、控制线粒体质量、保障细胞内环境稳定的作用。该文通过介绍参与线粒体自噬的蛋白分子及信号通路,对自噬与线粒体自噬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氧化应激 自噬 线粒体自噬 凋亡 AMPK mTORC1 PARKIN pink1 NIX
下载PDF
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分子机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汤友静 牛玉娜 王辉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7期939-946,共8页
线粒体自噬作为一种选择性清除受损线粒体的特异性自噬类型,是细胞内线粒体的质量控制体系,其活性受多种途径调控。近年来,关于线粒体自噬的调控及其对生理、病理方面的影响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并获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人P... 线粒体自噬作为一种选择性清除受损线粒体的特异性自噬类型,是细胞内线粒体的质量控制体系,其活性受多种途径调控。近年来,关于线粒体自噬的调控及其对生理、病理方面的影响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并获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人PTEN诱导激酶1(PTEN 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Pink1)/Parkin通路调控线粒体动力学过程,并介导受损线粒体的自噬性清除。PINK1/PARK2基因缺失或突变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其功能异常也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关。该综述主要介绍了Pink1/Parkin蛋白质的生化特性、介导线粒体自噬发生的分子机制及其对细胞生物学进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k1 PARKIN 线粒体自噬 分子机制
原文传递
PINK1/parkin,线粒体自噬与帕金森病 被引量:13
11
作者 柏杖勇 李清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609-2613,共5页
帕金森病( PD)是最常见的运动失调性疾病和第二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位列阿尔茨海默病之后。年龄的增长是散发性PD发病的最重要影响因素。许多基因的突变相关于家族性PD,这些基因包括 SNCA〔1〕、parkin〔2〕、 UCHL1〔3〕、PINK1〔... 帕金森病( PD)是最常见的运动失调性疾病和第二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位列阿尔茨海默病之后。年龄的增长是散发性PD发病的最重要影响因素。许多基因的突变相关于家族性PD,这些基因包括 SNCA〔1〕、parkin〔2〕、 UCHL1〔3〕、PINK1〔4〕、DJ-1〔5〕、LRRK2〔6,7〕、 ATP13A2〔8〕、 GIGYF2〔9〕、Omi/HTRA2〔10〕、PLA2G6〔11〕和FBXO7〔12〕。在病理上,PD以投射到纹状体的黑质致密部( SNc)的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丢失为特征。黑质纹状体的退行性改变和纹状体多巴胺能递质的耗竭是PD患者包括运动迟缓、运动功能减退、僵化、静止性震颤和姿势不稳定等运动症状的最主要原因。然而,神经变性的进程是不会局限于多巴胺神经元的,也能影响去甲肾上腺素(蓝斑)、羟色胺(中缝背核)、胆碱( Meynert的下橄榄核)系统、大脑皮层、脑干、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13~15〕,这也能够解释PD的非运动方面的临床表现,例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抑郁和认知障碍。 PD的另一种明显的病理表现是包含有聚集的a-synucle-in〔16〕在内的许多蛋白在神经细胞核周的堆积。许多来自于不同的动物等模型的证据表明,低聚的中间体而不是最终的蛋白聚集体是影响着神经系统的毒性过程〔17,18〕。然而,致病作用和Lewy体的意义仍不清楚〔19,20〕。一方面,Lewy体可能是通过隔离毒性的没有折叠a-synuclein而被赋予保护神经作用;另一方面,他们也许作为储存器和毒性蛋白的源头,这是由于蛋白质的包含物是动态改变的〔21,22〕,最终,这些储存的蛋白聚集体通过蛋白酶体通路和自噬-溶酶体通路得以降解。 Lewy体不是出现在所有的PD而是出现在许多家族史患者;然而,在MPTP诱导的人类PD中没有报道,可能 PD可能没有统一的疾病实体〔23,24〕。散发性PD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线粒体自噬 PARKIN pink1
下载PDF
芍药苷对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H2O2诱导SH-SY5Y细胞损伤中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余婧萍 贺春香 +3 位作者 李泽 杨苗 成绍武 宋祯彦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45-51,共7页
目的观察芍药苷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损伤中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50μmol/L H2O2诱导SH-SY5Y细胞24 h构建细胞损伤模型。实验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芍药苷低、中、高剂... 目的观察芍药苷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损伤中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250μmol/L H2O2诱导SH-SY5Y细胞24 h构建细胞损伤模型。实验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芍药苷低、中、高剂量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JC-1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PINK1、Parkin、LC3Ⅱ和p6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下降,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凋亡率上升,PINK1、LC3Ⅱ和p62蛋白表达升高,Parkin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与模型组比较,芍药苷低、中、高剂量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上调,细胞凋亡率下降,PINK1、LC3Ⅱ和p62蛋白表达降低,Parkin蛋白表达升高。结论芍药苷可显著降低H2O2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途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过氧化氢 线粒体自噬 pink蛋白 Parkin蛋白 信号通路
下载PDF
PINK1/Parkin介导线粒体自噬对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靳晓飞 高维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47-2451,共5页
脑卒中具有发病突然、起病急骤、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点,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具有更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脑卒中主要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和致死致残率不断攀升,占全部脑卒中的6... 脑卒中具有发病突然、起病急骤、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点,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具有更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脑卒中主要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和致死致残率不断攀升,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2,3〕。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兴奋性氨基酸毒性、钙离子超载、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线粒体功能障碍等,且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造成不可逆性脑损伤〔4,5〕。研究发现,线粒体功能障碍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线粒体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线粒体自噬与缺血性脑卒中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自噬 线粒体自噬 pink1 PARKIN
下载PDF
耐力训练与p53抑制剂PFT-α对小鼠骨骼肌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崔迪 贺杰 +1 位作者 孙婧瑜 丁树哲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2-426,共5页
目的:通过6周跑台耐力训练及PFT-α皮下给药干预,探讨耐力训练与PFT-α对小鼠骨骼肌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8周龄ICR雄性小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PFT-α给药组P、耐力训练组E、耐力训练联合PFT-α给药组EP,每组6只;运动... 目的:通过6周跑台耐力训练及PFT-α皮下给药干预,探讨耐力训练与PFT-α对小鼠骨骼肌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8周龄ICR雄性小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PFT-α给药组P、耐力训练组E、耐力训练联合PFT-α给药组EP,每组6只;运动组E、EP进行6周跑台训练,P组、EP组皮下注射PFT-α溶液(0.83mg/mLPFT-α,10%DMSO),0.2mL/只/次,C组、E组注射同体积溶剂(10%DMSO)。结果:与C组相比,E组p53、ULK1、BECN1、p62、PINK1、PARK2mRNA表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LC3、p62、NIX、BNIP3、PINK1、PARK2、PARLmRNA表达上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INK1mRNA的相对含量为C组的12倍;与P组相比,EP组p53、LC3、NIX、BNIP3、PINK1、PARK2mRNA表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耐力训练可促进PINK1/PARKIN依赖的线粒体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提示运动对线粒体的质量控制不仅与线粒体生物发生、线粒体动态变化有关,还可能与线粒体自噬有关;PFT-α可促进参与线粒体自噬的NIX/BNIP3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提示p53的转录活性与参与线粒体质量控制的NIX/BNIP3信号通路密切相关;PFT-α使PINK1mRNA异常高表达可能导致线粒体功能紊乱,耐力训练可改善这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自噬 p53 PFT-Α NIX BNIP3 pink1 PARKIN
下载PDF
丹皮酚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的改善及其对Pink1/Parkin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超 王明娟 +1 位作者 范彦芳 单伟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28-1436,共9页
目的检测丹皮酚(paeonol)对大鼠心梗后心肌重构和心脏功能的改善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型。Western blot检测Pink1、Parkin、LC3Ⅰ、LC3Ⅱ、Beclin-1和Mfn2的表达水平。本研究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 目的检测丹皮酚(paeonol)对大鼠心梗后心肌重构和心脏功能的改善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型。Western blot检测Pink1、Parkin、LC3Ⅰ、LC3Ⅱ、Beclin-1和Mfn2的表达水平。本研究通过ELISA试剂盒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血浆中的含量。细胞凋亡率采用TUNEL检测。使用超声心动图和生物机能采集系统检测大鼠心脏功能和心室重构情况。结果丹皮酚减路,并因此增强了线粒体自噬。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丹皮酚显著减轻了SD大鼠心梗后心室重构情况并改善了心脏功能。结论丹皮酚通过激活Pink1/Parkin信号通路促进线粒体自噬,进而减轻了心肌细胞损伤,改善了大鼠心脏功能和心室重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心肌梗死 线粒体自噬 pink1 PARKIN
下载PDF
β-细辛醚激活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改善APP/PS1小鼠认知和记忆功能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南卜 王志芳 +3 位作者 韩玉凤 康健 方永奇 李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8期1178-1187,共10页
目的探讨β-细辛醚对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素1(PS1)小鼠的作用机制及对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将APP/PS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β-细辛醚低、中、高剂量组(15、30、45 mg/kg)、多奈哌齐组(1 mg/kg)、雷帕霉素组(4 ... 目的探讨β-细辛醚对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素1(PS1)小鼠的作用机制及对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将APP/PS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β-细辛醚低、中、高剂量组(15、30、45 mg/kg)、多奈哌齐组(1 mg/kg)、雷帕霉素组(4 mg/kg)、3-甲基腺嘌呤(3-MA)组(4 mg/kg)、环孢霉素A组(10 mg/kg),另设正常组,每组10只。各组灌胃给药,模型组和正常组用等体积蒸馏水代替,1次/d,给药30 d。观察各组小鼠水迷宫实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小鼠海马中APP、PS1、神经突触素1(SYN1)、β-位点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LC3 I/II、Beclin-1、p62、PINK1、Parkin和p-Parkin蛋白表达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APP、PS1、BACE1、LC3B、Beclin-1、p62和Parkin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β-细辛醚高剂量组、β-细辛醚中剂量组和多奈哌齐组APP/PS1小鼠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或P<0.01),小鼠海马内APP、PS1、BACE1的表达下降(P<0.01),SYN1表达上升(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β-细辛醚中剂量组APP/PS1小鼠内Beclin-1、LC3B表达均升高(P<0.05或P<0.01),p62表达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雷帕霉素组Beclin-1、LC3B表达均升高(P<0.05或P<0.01),p62表达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3-MA组p62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β-细辛醚中剂量组APP/PS1小鼠内PINK1、p-Parkin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β-细辛醚通过激活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而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这为应用β-细辛醚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了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细辛醚 线粒体自噬 pink1 PARKIN 淀粉样前体蛋白 早老素1 神经突触素1
下载PDF
PINK1/Parkin相关线粒体自噬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塔娜 梁雨亭 +1 位作者 王丹 赵德超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9年第4期601-604,共4页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受损或衰老的线粒体会严重影响细胞生存。线粒体自噬是指细胞通过自噬选择性地清除受损或衰老线粒体的过程,对线粒体质量控制及细胞生存具有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PINK1/Parkin相关线粒体自噬参与多种疾病的发...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受损或衰老的线粒体会严重影响细胞生存。线粒体自噬是指细胞通过自噬选择性地清除受损或衰老线粒体的过程,对线粒体质量控制及细胞生存具有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PINK1/Parkin相关线粒体自噬参与多种疾病的发展过程。现就近年来PINK1/Parkin相关线粒体自噬及线粒体自噬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自噬 pink1 PARKIN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PTEN诱导激酶1在预测胃癌患者预后及化疗疗效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珍珍 刘志宏 孙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72-1278,共7页
目的探讨PTEN诱导激酶1(PTEN⁃induced kinas 1,PINK1)在预测胃癌患者预后及化疗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利用KM⁃Plotter网站数据进行PINK1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及化疗疗效的相关性分析;收集3对新鲜胃癌及癌旁标本和153例胃癌石蜡标本及相应临... 目的探讨PTEN诱导激酶1(PTEN⁃induced kinas 1,PINK1)在预测胃癌患者预后及化疗疗效中的作用。方法利用KM⁃Plotter网站数据进行PINK1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及化疗疗效的相关性分析;收集3对新鲜胃癌及癌旁标本和153例胃癌石蜡标本及相应临床数据进行PINK1蛋白表达检测及生存分析验证,并对PINK1表达及其预测胃癌患者预后及化疗疗效中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及验证。结果KM⁃Plotter网站数据分析显示,PINK1在胃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且无论分期及是否出现远处转移,其高表达均提示不良预后;PINK1高表达与5⁃Fu辅助化疗疗效良好相关。在153例胃癌石蜡标本及3对新鲜胃癌及癌旁标本中验证发现PINK1在胃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且其表达随分期的升高而增加;在发生远处转移或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中表达量更高。预测胃癌患者预后不良时,PINK1免疫组化评分截断值4.50,AUC为0.772,敏感性为69.2%,特异性为76.0%;预测胃癌患者5⁃Fu辅助化疗疗效良好时,PINK1免疫组化评分截断值5.50,AUC为0.735,敏感性为60.0%,特异性为76.9%。结论PINK1在胃癌中高表达并在预测胃癌患者预后及化疗疗效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k1 胃癌 预后 化疗疗效 预测作用
下载PDF
槲皮素通过Pink1/Parkin信号通路减轻阿霉素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郭红 王少玮 +5 位作者 谢文静 周俊 蒋书云 刘金成 杨剑 金屏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共9页
目的 阿霉素(doxorubicin, Dox)的临床应用受到其剂量依赖的心脏毒性的限制,本研究拟探究槲皮素(Quercetin, Que)在Dox诱导的细胞毒性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Con组、Que处理组、Dox组、Dox-Que组,将分离的乳鼠心肌原代细胞(n... 目的 阿霉素(doxorubicin, Dox)的临床应用受到其剂量依赖的心脏毒性的限制,本研究拟探究槲皮素(Quercetin, Que)在Dox诱导的细胞毒性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Con组、Que处理组、Dox组、Dox-Que组,将分离的乳鼠心肌原代细胞(neonatal mouse cardiomyocytes, nmCMs)随机分为Dox-Vehicle组、Dox-Que组、Dox-Que-SB组、Dox-SB组及Dox-3 MA组。细胞活力以CCK-8试剂盒检测、同时检测ATP生成及ROS生成,此外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线粒体自噬标志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体研究证实,Que可通过抑制线粒体自噬并降低心肌纤维化抵抗Dox诱导的心肌毒性。体外研究表明,Dox处理可显著降低nmCMs细胞活性,ATP含量及增加ROS生成,同时线粒体自噬被显著激活(P<0.05),Que预处理可通过抑制线粒体自噬的激活而缓解Dox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并降低ROS生成及增加线粒体ATP含量。我们进一步的研究证实Que对线粒体自噬的抑制作用是Pink1/Parkin分子通路介导的,而SB处理可通过激活线粒体自噬而部分抵消Que对Dox诱导的心肌毒性的保护作用。结论 Que通过抑制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的激活,促进ATP生成及降低ROS活性,缓解Dox引起的心肌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线粒体自噬 pink1 PARKIN
下载PDF
线粒体自噬与心肌保护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建礼 刘秀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5-218,共4页
线粒体自噬是指细胞通过自噬的机制选择性地清除线粒体的过程。通过该途径,细胞可降解并清除受损或功能障碍的线粒体,以维持细胞内线粒体质量和数量的平衡,从而维持细胞稳态。在生理状态及应激状态下,多种因子可调控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自噬是指细胞通过自噬的机制选择性地清除线粒体的过程。通过该途径,细胞可降解并清除受损或功能障碍的线粒体,以维持细胞内线粒体质量和数量的平衡,从而维持细胞稳态。在生理状态及应激状态下,多种因子可调控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进而发挥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本文就线粒体自噬及其调控机制以及其在心肌保护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自噬 pink1 PARKIN NIX BNIP3 心肌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