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当烤炉成为圣坛——评《乐园》中历史的重构 |
冯平
朱荣杰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2
|
古尔纳《天堂》中的商旅叙事 |
卢敏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1
|
|
3
|
论《乐园》的叙述话语模式 |
王晋平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
2002 |
2
|
|
4
|
疏离、记忆与倾诉——解读《乐园》中的“创伤之家” |
朱云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5
|
托妮·莫尼森的《天堂》 |
嵇敏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4
|
|
6
|
居住区环境营造中生态与文化的融合——以南宁市都市桃花源A组团景观设计为例 |
陈科东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7
|
寻找黑人女性的天堂——解读托妮·莫里森的《天堂》 |
沈艳燕
|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5 |
3
|
|
8
|
超越性别,重塑民族历史——评托妮·莫里森的“历史”三部曲 |
方红
|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3
|
|
9
|
从模糊性看古尔纳《天堂》中的非洲文化表征 |
曹玉洁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CSSCI
|
2023 |
2
|
|
10
|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之遐想 |
马莹
|
《河南图书馆学刊》
|
2007 |
5
|
|
11
|
“天堂”的困惑和思考 |
章汝雯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4 |
2
|
|
12
|
《山海经》乐园神话研究 |
贾雯鹤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13
|
论英剧《天堂一刻》对左拉小说《妇女乐园》的松散改编 |
王欣
|
《台州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4
|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古尔纳《天堂》中的他者书写 |
张艳玲
邱旭
|
《榆林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5
|
重绘斯瓦希里的空间:古尔纳《天堂》中的嗅景书写 |
严萌萌
许庆红
|
《巢湖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6
|
重构历史:古尔纳《天堂》中的非洲叙事 |
赵秀兰
|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
2024 |
0 |
|
17
|
《西游记》中的神话原型解读 |
李姗姗
|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
2006 |
3
|
|
18
|
莫里森《乐园》中的黑人女性主体意识 |
王春晖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9
|
乐园·憩园·精神家园——鲁迅心中“野草”意象的深刻蕴含 |
林雪飞
杨光辉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