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格点尝试法求解P波初动震源机制解及解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58
1
作者 俞春泉 陶开 +2 位作者 崔效锋 胡幸平 宁杰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02-1411,共10页
P波初动符号物理图像明确,是稳定的地震波信息.在资料充分时,可以较好地确定震源机制解.网格搜索法是目前流行的利用P波初动符号求解地震震源机制解的方法.不过,在实际观测资料不充分时,虽然较迭代算法优越,但网格搜索法依然有较大的不... P波初动符号物理图像明确,是稳定的地震波信息.在资料充分时,可以较好地确定震源机制解.网格搜索法是目前流行的利用P波初动符号求解地震震源机制解的方法.不过,在实际观测资料不充分时,虽然较迭代算法优越,但网格搜索法依然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极大地制约了这一类方法的应用.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在许忠淮提出的格点尝试法的基础上对网格搜索法进行了几个方面的改进.首先,采用新的加权方法计算加权矛盾比:权重因子包括反映初动符号质量的权重以体现资料质量的影响;不包括反映观测点与节面距离的权重以避免因节面附近资料权重的双重减小带来的系统偏差;通过减小震源球上密集资料点的权重以部分地抵消震源球上P波初动符号资料分布不均匀对可能解的影响.在通过加权矛盾比筛选可能的震源机制解时,把震源球分为面积相对均匀的网格进行解的搜索,避免了因网格划分不均匀所导致的平均解的计算偏差.针对资料不足情况下震源机制解会受控于个别观测点P波初动符号的情况,我们借鉴杰克刀(jackknife)技术,在可选解中增加了那些一个观测点被去除后的可选解,既对解的质量有了更好的把握,又增加了找到真解的可能性.进一步地,针对可选解存在多个解簇的情况,本文提出了通过聚类提供多组可选解的做法.最后,针对目前缺乏对解的合理评价体系的现状,提出了主要基于解的离散度并参考加权最小矛盾比对震源机制解质量进行评价的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p波初动 网格搜索法
下载PDF
珊溪水库地震小震震源机制解特征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帆 朱新运 钟羽云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84-691,共8页
利用P波初动和直达P、S波最大速度振幅比联合求解小震震源机制的方法求出珊溪水库ML2.0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得到了珊溪水库震源机制各参数时空特征如下:主压应力为SN向,主张应力为EW向,应力主要为水平应力,发震断层倾角较大且多为走滑... 利用P波初动和直达P、S波最大速度振幅比联合求解小震震源机制的方法求出珊溪水库ML2.0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得到了珊溪水库震源机制各参数时空特征如下:主压应力为SN向,主张应力为EW向,应力主要为水平应力,发震断层倾角较大且多为走滑断层。在个别4级左右地震前P轴方位都有偏离再恢复的现象。在北纬27.65°~27.69°间,P轴方位集中在0°±30°或者180°±30°,节面走向集中在45°±15°或者135°±15°。震源深度大于4km的地震倾角多集中在70°~90°度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初动 振幅比 震源机制解 珊溪水库
下载PDF
Study on the focal mechanism of the M5. 1 Badong earthquake in Hubei 被引量:5
3
作者 Chen Junhua Zhao Lingyun Wu Haibo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4年第1期47-54,共8页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of the MS. 1 Badong earthquake and subsequent 34 aftershocks at ML 2.0 or more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P-wave first motion method; the main earthquake was normal fault dip slip type, an... The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s of the MS. 1 Badong earthquake and subsequent 34 aftershocks at ML 2.0 or more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P-wave first motion method; the main earthquake was normal fault dip slip type, and the slip types of the seismogenic rupture surfaces of the subsequent aftershocks primarily include normal dip slip (14 times), reverse dip slip (9 times), normal strike slip (9 times) and reverse strike slip (2 times). The MS. 1 Badong earthquake activities may be related to the stress adjustment caused by the rise of the groundwater level and the decrease of the frictional resistance between structural planes of rock forma- tions due to the effect of reservoir water penetration, and related to the joint activities of the NE-strike Gaoqiao fault and the near EW-strike Daping fa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5.1 Badong earthquake p-wave first motion moderate and small earthquakes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下载PDF
辽宁地区2008年以来M_L≥3.0地震震源机制解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岩 张博 +3 位作者 曹凤娟 高业欣 殷轶娜 何飞虎 《防灾减灾学报》 2016年第3期1-6,共6页
收集2008—2015年辽宁境内M_L≥3.0地震波形资料,读取P波初动,采用P波初动方法,求解地震震源机制解。分析盖州震群、海城序列等地震的震源机制不同变化特征。
关键词 震源机制 辽宁地震 p波初动
下载PDF
2011年1月19日安徽安庆M4.8地震的震源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孙业君 周云好 《国际地震动态》 2011年第3期27-28,共2页
我们用5个区域数字地震台网84个台站记录到的清楚的149个P波(Pn、Pg)的初动符号,求得了2011年1月19日安庆M4.8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节面I:走向223°,倾角90°,滑动角-90°;节面II:走向45°,倾角0°,滑动角-90°... 我们用5个区域数字地震台网84个台站记录到的清楚的149个P波(Pn、Pg)的初动符号,求得了2011年1月19日安庆M4.8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节面I:走向223°,倾角90°,滑动角-90°;节面II:走向45°,倾角0°,滑动角-90°。根据野外考察得出的这次地震极震区长轴走向结果,可以推断,223°走向的节面为断层面,这是一次垂直升降错动地震,东南盘上升,西北盘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 数字地震台网 p波初动
下载PDF
用P波初动法测定2014年11月22日康定6.3级地震的震源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袁乃荣 孔韩东 郭祥云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3-92,共10页
利用140个台站的P波初动资料,其中包括Pg波11个台站、Pn波75个台站、远震P波54个台站,采用格点尝试法获得了康定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是走滑型,与鲜水河断裂带的破裂特征一致。将本文使用的P波初动资料分别投... 利用140个台站的P波初动资料,其中包括Pg波11个台站、Pn波75个台站、远震P波54个台站,采用格点尝试法获得了康定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表明,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是走滑型,与鲜水河断裂带的破裂特征一致。将本文使用的P波初动资料分别投影到其它机构给出的震源球模型,并计算相应的矛盾比,可以看出本文的结果最符合观测资料。康定地震余震分布、烈度分布情况以及构造应力场的结果,与本文所得康定地震震源机制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初动 格点尝试法 震源机制 康定地震
下载PDF
基于P波初动法的矿震震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山林 李铁 《现代矿业》 CAS 2015年第9期142-145,共4页
为探索采矿应力场的时空演化特征,以华亭煤矿两个开采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应用地震学理论和震源机制解答的P波初动符号方法,选择发生在矿震监测网内且震相清晰的94次强矿震资料,使用自主研发的强矿压危险性预测分析工具软件MapRAS,求解出... 为探索采矿应力场的时空演化特征,以华亭煤矿两个开采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应用地震学理论和震源机制解答的P波初动符号方法,选择发生在矿震监测网内且震相清晰的94次强矿震资料,使用自主研发的强矿压危险性预测分析工具软件MapRAS,求解出矿震的震源机制。研究得出:水平应力是发生矿震的主要作用力;矿区应力场既受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控制,又受采动应力场的影响;震相清晰的矿震P波初动资料,可便捷反演出矿震岩体宏观破裂面的错动方式、破裂面产状和主应力轴产状,进而判断采场应力场大致分布;通过跟踪分析岩体破裂源空间分布及破裂机制,可以早期发现采场受力状态异动,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震 震源机制 p波初动 应力场反演
下载PDF
P波测井在隐伏活动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涛 张扬 赵显刚 《电子技术(上海)》 2020年第10期186-188,共3页
分析表明,浅层地震勘探与钻孔探测是隐伏活动断层探测的基本手段,而浅层地震勘探所获得的地震波反射时间数据与钻孔探测获得的实际深度数据无法直接对应,根据浅层地震勘探速度模型或经验速度模型反演的地层深度往往误差较大。以新乡-商... 分析表明,浅层地震勘探与钻孔探测是隐伏活动断层探测的基本手段,而浅层地震勘探所获得的地震波反射时间数据与钻孔探测获得的实际深度数据无法直接对应,根据浅层地震勘探速度模型或经验速度模型反演的地层深度往往误差较大。以新乡-商丘断裂探测开展的钻孔为例,利用P波测井技术,对钻孔不同深度的P波初动到时Tp进行直接测量,根据孔口震源距对不同深度的Tp进行垂直矫正后得到P波初动矫正到时Tpm。在浅层地震反射剖面中将钻孔不同深度测点的2倍Tpm与地震反射同相轴进行标定,结果发现,该方法可为钻孔联合地质剖面中地层横向对比提供精确数据,提高隐伏活动断层上断点深度的判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初动 钻孔探测 浅层地震勘探 隐伏活动断层
原文传递
P波初动震源机制解在水力压裂微地震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9
作者 杨心超 朱海波 +3 位作者 崔树果 王瑜 庞锐 李华昌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3-50,共8页
微地震监测技术是水力压裂过程监测及压裂效果评价的重要手段。P波初动震源机制解是研究震源参数的有效工具。基于格点搜索算法求解水力压裂裂缝的P波初动震源机制解,进而得到其方位参数——方位角、倾角和滑动角,为压裂裂缝的解释和压... 微地震监测技术是水力压裂过程监测及压裂效果评价的重要手段。P波初动震源机制解是研究震源参数的有效工具。基于格点搜索算法求解水力压裂裂缝的P波初动震源机制解,进而得到其方位参数——方位角、倾角和滑动角,为压裂裂缝的解释和压裂效果评价提供有效依据。简单介绍了利用P波初动极性信息反演水力压裂裂缝参数的方法原理,并通过水力压裂裂缝模型对该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测试,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四川某页岩气压裂井的实际地面微地震监测资料,得到了合理的单裂缝解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微地震监测 震源机制 p波初动极性
下载PDF
综合震源机制解法反演湖南地区构造应力场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10
10
作者 田优平 唐红亮 +4 位作者 康承旭 万永革 黄骥超 姚海东 佘旭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080-4096,共17页
基于435个地震的1580条P波数据,通过综合震源机制解方法,根据地震与网格点之间的距离不一样来确定P波符号的权重,反演得到了湖南地区0.2°×0.2°的二维构造应力场.相较以往利用震源机制求解应力场的方法,该方法不仅能直接... 基于435个地震的1580条P波数据,通过综合震源机制解方法,根据地震与网格点之间的距离不一样来确定P波符号的权重,反演得到了湖南地区0.2°×0.2°的二维构造应力场.相较以往利用震源机制求解应力场的方法,该方法不仅能直接采用P波初动资料反演应力场而略去计算震源机制的中间步骤,而且能够尽可能多地使用本地区小震P波数据对应力场方向进行限定.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湖南地区综合震源机制解总体分布特点为逆断型和不确定型;P轴倾角近水平,方位具有一定的分区性,总体上呈NWW-SEE向;T轴倾角偏高,方位在局部地区变化较大,统一性相对较差;湖南地区整体上受NWW向的挤压应力,对该区的活动断裂具有一定的控制,这或许也是该区地震多发生于郴州、娄邵、湘西州所构成的NW向空间条带的主要原因之一;湖南地区主要受菲律宾海板块NWW向的推挤作用,其次才受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的影响,西面虽受印度洋与欧亚板块的水平碰撞,但由于碰撞主要引起青藏高原向东扩张,同时又受到云贵高原的阻隔,其影响至本区已大为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构造应力场 p波初动符号 综合震源机制解方法
下载PDF
利用全波形匹配方法确定水力压裂诱发地震震源机制 被引量:8
11
作者 谭玉阳 胡隽 +4 位作者 张海江 苗园园 查华胜 廖雷 钱佳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417-4436,共20页
准确确定水力压裂诱发地震的震源机制对于描述裂缝破裂类型以及工区地应力状态十分重要.本文采用全波形匹配的方法确定诱发地震震源机制解,在拟合波形的同时对实际数据P波初动极性和纵横波振幅比也进行匹配,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基于... 准确确定水力压裂诱发地震的震源机制对于描述裂缝破裂类型以及工区地应力状态十分重要.本文采用全波形匹配的方法确定诱发地震震源机制解,在拟合波形的同时对实际数据P波初动极性和纵横波振幅比也进行匹配,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种基于邻域算法分级优化确定震源机制解的新方法.新方法的优势在于它对解具有更强的约束,并且能够解决现有方法中存在的权值系数选择问题.合成数据测试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够得到可靠的震源机制解.本文将该方法应用于国内某页岩气田水力压裂诱发地震监测数据,反演结果表明诱发地震的震源类型以走滑破裂为主,表明该地区的最大水平主应力大于垂直主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地震 震源机制 全波形匹配 p波初动极性 纵横波振幅比 邻域算法
下载PDF
P波极性资料确定的2022青海门源M_(S)6.9地震序列震源机制及应力场 被引量:4
12
作者 万永革 许鑫 +3 位作者 黄少华 崔华伟 冯淦 李枭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70-679,690,共11页
为研究2022年门源M_(S)6.9地震的发震构造及构造应力场特征,文章先搜集了1月8—30日M≥1.9地震事件的P波初动符号,基于P波初动极性反演震源机制解的方法,得出66个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参考水平应变花面应变对地震震源机制的划分原则进行分... 为研究2022年门源M_(S)6.9地震的发震构造及构造应力场特征,文章先搜集了1月8—30日M≥1.9地震事件的P波初动符号,基于P波初动极性反演震源机制解的方法,得出66个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参考水平应变花面应变对地震震源机制的划分原则进行分类,虽然震源机制分布类型较广,但走滑类震源机制超过半数,表明此次地震序列以走滑为主;然后基于得到的震源机制解,利用网格搜索法反演该区构造应力场,得到研究区内呈NEE-SWW向挤压,NNW-SSE向拉张;主震震源机制P和T轴与所处的应力区应力方向相近;最后模拟研究了主震震源机制与应力体系的关系,得到此次地震是在构造应力场作用下沿最优节面破裂的,可视其为该区域应变能积累后的一次正常释放。该研究对后续的发震机制和地球动力学分析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M_(S)6.9地震 p波初动极性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应力体系
下载PDF
2013年辽宁灯塔M5.1地震前小震序列震源机制一致性特征
13
作者 戴盈磊 张欣然 +2 位作者 惠杨 李子昊 王承伟 《防灾减灾学报》 2023年第1期6-11,共6页
从辽宁测震台网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10日的观测报告中筛选出36049条Pg震相走时数据,反演了辽宁地区最小一维P波速度模型。采用P波初动方法求解了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23日灯塔M 5.1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M_(L)2.5~4.1地震震源机制... 从辽宁测震台网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10日的观测报告中筛选出36049条Pg震相走时数据,反演了辽宁地区最小一维P波速度模型。采用P波初动方法求解了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23日灯塔M 5.1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M_(L)2.5~4.1地震震源机制解,并根据三角形图解分类方法进行了分类。计算了这些小震与灯塔M 5.1地震震源机制解的最小空间旋转角,通过分析其变化趋势,发现灯塔M 5.1地震前小震序列存在明显的震源机制一致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塔M5.1地震 最小一维p波速度模型 p波初动 震源机制一致性 应力场
下载PDF
张拉作用下岩石破裂的声发射特性及P波初动极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希灵 刘清林 +2 位作者 杜坤 李夕兵 谢秦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15-1323,共9页
为深入探讨岩石在张拉作用下破裂的声发射特性,设计了一种膨胀剂扩张破裂的声发射实验,详细分析了花岗岩、大理岩和红砂岩声发射信号的特征参数及P波初动极性.实验结果表明:声发射信号的累积计数和能量在三种岩石试样宏观开裂时均呈指... 为深入探讨岩石在张拉作用下破裂的声发射特性,设计了一种膨胀剂扩张破裂的声发射实验,详细分析了花岗岩、大理岩和红砂岩声发射信号的特征参数及P波初动极性.实验结果表明:声发射信号的累积计数和能量在三种岩石试样宏观开裂时均呈指数增长;花岗岩、大理岩和红纱岩试样声发射信号的中心频率分别主要集中在100~300 kHz、200~400 kHz、200~500 kHz;花岗岩低频率事件占比最多,大理岩高频率事件占比较多,而红砂岩高频事件占比最多,三种岩样膨胀力荷载后期低中心频率声发射信号增多,说明大尺度破裂增加;三种岩样声发射信号的RA主要集中在0~1.9之间,大理岩和红砂岩AF值主要集中在50~100 kHz之间,花岗岩AF值主要集中在200~250 kHz之间,RA-AF的分布特性表明,实验中岩样主要以张拉破坏为主;通过P波初动极性分析法,获得各岩样声发射信号的初动极性,结果显示,花岗岩、大理岩和红砂岩分别有77.82%、79.5%和87.42%的T-型破裂源,花岗岩、大理岩几乎不产生S-型破裂源,而红砂岩因为天然节理裂隙较多,有9.93%的S-型破裂源.RA-AF分布分析和p波初动极性分析都是统计分析法,可以定性描述岩石破裂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剂 声发射 中心频率 RA-AF分布 p波初动
下载PDF
2009年姚安M_S6.0地震序列发震断层及应力场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君 王勤彩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9-207,328,共9页
本文使用2009年7月9日—12月23日2009年姚安M_S6.0地震序列中M_L≥1.0地震的震相数据,采用双差定位法对该序列进行重定位,共得到643次地震的精定位结果;利用P波初动和振幅比法获取了20次M_L≥3.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在此基础上采用滑动拟... 本文使用2009年7月9日—12月23日2009年姚安M_S6.0地震序列中M_L≥1.0地震的震相数据,采用双差定位法对该序列进行重定位,共得到643次地震的精定位结果;利用P波初动和振幅比法获取了20次M_L≥3.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在此基础上采用滑动拟合法得到姚安M_S6.0地震序列的震源区应力场.研究结果表明:1 2009年姚安M_S6.0地震序列的发震断层为NW走向、NE倾向的高角度右旋走滑断层;2该序列的余震条带延伸方向与2000年姚安M_S6.5地震序列一致,两次主震震源机制解一致且两个地震序列均发生在马尾箐断裂上,2009年姚安M_S6.0地震序列是马尾箐断裂向NW方向的延伸;3姚安M_S6.0地震震源区的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NW-SSE向,接近水平,与区域应力场方向一致;42009年姚安M_S6.0地震序列是在区域应力增强的背景下,位于高低速过渡带高速一侧的震源区应力高度积累,使得马尾箐断裂向NW方向破裂扩展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安MS6.0地震序列 双差定位法 p波初动法 振幅比法 应力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