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臭氧杀灭循环营养液中三种土传病原菌的试验 被引量:22
1
作者 宋卫堂 孙广明 +2 位作者 刘芬 周立刚 王凤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89-193,共5页
为给臭氧应用于循环营养液消毒提供指导,该文研究了营养液中臭氧浓度的上升、衰减,臭氧杀灭营养液中3种植物病原菌所需的残余臭氧浓度、接触时间和残留臭氧对黄瓜根系的伤害.结果表明:高浓度臭氧气体在营养液中形成的臭氧平衡浓度高,... 为给臭氧应用于循环营养液消毒提供指导,该文研究了营养液中臭氧浓度的上升、衰减,臭氧杀灭营养液中3种植物病原菌所需的残余臭氧浓度、接触时间和残留臭氧对黄瓜根系的伤害.结果表明:高浓度臭氧气体在营养液中形成的臭氧平衡浓度高,达到平衡浓度所需的时间短;低浓度臭氧气体形成的臭氧平衡浓度低,达到平衡浓度需要的时间长.当营养液中残余臭氧浓度为0.6 mg/L,接触时间5 min时,臭氧对10^3 cfu/mL浓度黄瓜枯萎病、番茄枯萎病和10^6 cfu/mL浓度十字花科软腐病3种土传病害病原菌的杀灭率均接近100%.在营养液中残余臭氧浓度为0.54~0.6 mg/L和0.64~0.72 mg/L,处理30 min后,黄瓜幼苗根系的伤害率分别达到7.7%和22.2%.因此,臭氧对营养液中的病原真菌和病原细菌有很强的杀灭能力;经臭氧处理后的营养液不能立即用于植物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消毒 营养液 植物病原菌 接触时间 残余浓度
下载PDF
臭氧对二沉池出水的氧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焦阳 李军 +3 位作者 董文艺 毛世春 张帅 陈旭娈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4-126,130,共4页
采用臭氧处理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就臭氧对二沉池出水的氧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臭氧对二沉池出水中的COD、色度、UV254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对TOC的去除效果较差。试验条件下,臭氧的最佳投加量为10 mg/L、最佳接... 采用臭氧处理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就臭氧对二沉池出水的氧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臭氧对二沉池出水中的COD、色度、UV254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对TOC的去除效果较差。试验条件下,臭氧的最佳投加量为10 mg/L、最佳接触时间为15 min,此时对COD的去除率为19.12%,去除单位COD的臭氧投加量为1.79 mg;对色度的去除率为58.59%,去除单位色度的臭氧投加量为1.46 mg;对UV254的去除率为39.57%,去除0.001 cm-1吸光度的臭氧投加量为2.82 mg;TOC/UV254提高到140.29,可生化性提高了1.5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沉池出水 臭氧 氧化特性 接触时间 可生化性
下载PDF
臭氧深度处理含油废水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江祥明 裴元生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36-41,共6页
本文讨论了利用臭氧深度处理污水中油类污染物的效果和可行性.借助一系列静态和动态试验,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反应对去除油类污染物有显著效果,投加一定量的臭氧,并延续足够的时间,去除率可达90%.在动态条件下,去除率受流速影响... 本文讨论了利用臭氧深度处理污水中油类污染物的效果和可行性.借助一系列静态和动态试验,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反应对去除油类污染物有显著效果,投加一定量的臭氧,并延续足够的时间,去除率可达90%.在动态条件下,去除率受流速影响’,当水流速较低时,臭氧与油类污染物有充分的接触时间,因而可适当降低臭氧的投加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废水 臭氧 处理 可行性
下载PDF
靛蓝三磺酸法测定水中臭氧浓度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李红兰 张克峰 王永磊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331-334,共4页
应用靛蓝三磺酸试剂法,测定黄河水处理过程中的溶解臭氧浓度,同时绘制臭氧—时间氧化吸收曲线。通过曲线可快速确定臭氧处理黄河水的最佳接触时间为14min左右,从而有利于臭氧接触塔的设计。实测了不同水质用臭氧处理时臭氧最佳接触时间... 应用靛蓝三磺酸试剂法,测定黄河水处理过程中的溶解臭氧浓度,同时绘制臭氧—时间氧化吸收曲线。通过曲线可快速确定臭氧处理黄河水的最佳接触时间为14min左右,从而有利于臭氧接触塔的设计。实测了不同水质用臭氧处理时臭氧最佳接触时间和水中臭氧溶解量。本方法快速、准确、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浓度 臭氧接触时间 臭氧消耗 靛蓝三磺酸
下载PDF
预臭氧-BAC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参数优化与有机物去除特性 被引量:5
5
作者 石晶晶 朱光灿 +1 位作者 戴小冬 吕锡武 《净水技术》 CAS 2014年第5期11-16,共6页
采用中试装置研究了预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长江南京段微污染原水有机物的去除特性,考察了臭氧投加量和臭氧接触时间对预臭氧氧化、砂滤及生物活性炭单元中DOC、BDOC、CODMn、UV254和微量有机污染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臭氧投加量为... 采用中试装置研究了预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长江南京段微污染原水有机物的去除特性,考察了臭氧投加量和臭氧接触时间对预臭氧氧化、砂滤及生物活性炭单元中DOC、BDOC、CODMn、UV254和微量有机污染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臭氧投加量为3 mg/L、臭氧接触时间为10 min时,预臭氧氧化单元中DOC、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达到19%、31%和78%,BDOC增长了33%;砂滤单元四种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25%、52%、42%和44%,而生物活性炭滤柱对四种污染物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为46%、83%、52%和20%,高于常规处理工艺。整个工艺对三种微量有机物(1,2,4-三氯苯、DMP和DEHP)的去除率也分别达到了60%、68.6%和68.8%。与未投加臭氧相比,臭氧的投加有效促进了砂滤和生物活性炭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采用预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处理微污染长江原水,有效提高了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可保障出水水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臭氧生物活性炭 臭氧投加量 臭氧接触时间 深度处理 微量有机污染物
下载PDF
污水处理厂尾水臭氧氧化工艺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孔宇 杨笑康 +3 位作者 任军俊 沈巍 陶蓉 宋海亮 《能源环境保护》 2021年第4期1-8,共8页
为探究影响臭氧氧化工艺运行效果的因素并优化其运行参数,介绍了臭氧氧化工艺的处理机制,基于文献分析了环境条件、臭氧投加量、臭氧接触时间对臭氧氧化效果的影响,明确了最佳臭氧投加量与最佳接触时间。分析表明:温度的上升能够提高臭... 为探究影响臭氧氧化工艺运行效果的因素并优化其运行参数,介绍了臭氧氧化工艺的处理机制,基于文献分析了环境条件、臭氧投加量、臭氧接触时间对臭氧氧化效果的影响,明确了最佳臭氧投加量与最佳接触时间。分析表明:温度的上升能够提高臭氧消耗率和反应速率,但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较小;最理想的反应pH为7;臭氧最佳投加量的范围约为O_(3)/COD=0.13~0.25或O_(3)/TOC=0.5~1.2;当二级出水TOC>12 mg/L时,最佳臭氧接触时间为4~5 min;当二级出水TOC<12 mg/L时,最佳臭氧接触时间为10~1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氧化 污水厂尾水 环境条件 臭氧投加量 臭氧接触时间
下载PDF
溴酸盐的生成及控制 被引量:11
7
作者 安东 李伟光 +2 位作者 崔福义 宋佳秀 赫鑫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4-55,78,共3页
通过试验考察了活性炭对溴酸盐的去除效果。在溴酸盐初始浓度为137μg/L时,新投入使用的活性炭可以去除100%的溴酸盐,初始浓度为283μg/L时,活性炭空床接触时间(EBCT)大于15min时去除率为100%;使用一年的活性炭对溴酸盐的去除效果降低... 通过试验考察了活性炭对溴酸盐的去除效果。在溴酸盐初始浓度为137μg/L时,新投入使用的活性炭可以去除100%的溴酸盐,初始浓度为283μg/L时,活性炭空床接触时间(EBCT)大于15min时去除率为100%;使用一年的活性炭对溴酸盐的去除效果降低。新炭和旧炭出水中均含有一定数量的溴离子,旧炭对溴离子的去除效果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臭氧 空床接触时间(BBCT) 溴酸盐
下载PDF
臭氧-生物活性炭净水工艺处理苯酚污染的应急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菊萍 陆少鸣 +2 位作者 徐姮 罗少凡 李晓梅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745-2749,共5页
考虑到突发性水污染中有毒有机物的高频现率,选用苯酚为有毒有机物代表,通过模拟突发苯酚污染的情况,研究了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对苯酚污染的应急处理效果,并且分析了工程中实际环境因素如空床接触时间(EBCT)、p H值对该应急能... 考虑到突发性水污染中有毒有机物的高频现率,选用苯酚为有毒有机物代表,通过模拟突发苯酚污染的情况,研究了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对苯酚污染的应急处理效果,并且分析了工程中实际环境因素如空床接触时间(EBCT)、p H值对该应急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突发性苯酚污染的应急处理中,0.6 mg/L的臭氧可将初始苯酚浓度5倍于达标浓度的进水处理至饮用水达标浓度,即低于0.002 mg/L,15.3 min的空床接触时间是判定其是否为该应急过程的关键因素的分界点,为了取得较好的应急效果,可适当提高进水p 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臭氧-活性炭 空床接触时间 臭氧投加量 PH
原文传递
臭氧氧化对可溶性有机物构成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妍清 吕锡武 张朝晖 《净水技术》 CAS 2006年第1期10-12,共3页
实验目的在于对溶解性有机物进行分类及考察,研究臭氧氧化影响四种溶解性有机物:1.可生物降解不可吸附;2.可生物降解可吸附;3.可吸附不可生物降解;4.不可吸附不可生物降解。(NA&BDOC、B&ADOC、NB&ADOC、NRDOC)的因素及趋势... 实验目的在于对溶解性有机物进行分类及考察,研究臭氧氧化影响四种溶解性有机物:1.可生物降解不可吸附;2.可生物降解可吸附;3.可吸附不可生物降解;4.不可吸附不可生物降解。(NA&BDOC、B&ADOC、NB&ADOC、NRDOC)的因素及趋势。实验结果表明臭氧不能同时去除四种溶解性有机物,而是影响它们所占比例,使可生物降解性有机物增加,可吸附性有机物减少。根据实验结果可优选出后续生物活性炭净水效果的最佳的臭氧投加量和停留时间。实验结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有机物构成 臭氧投加量 臭氧接触时间 可生化溶解性有机碳 可吸附溶解性有机碳
下载PDF
臭氧/复合滤料生物滤池深度处理饮用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玮 武道吉 张青林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50,共4页
利用陶粒/颗粒活性炭组成新型复合滤料,同时结合臭氧氧化作用深度处理饮用水,考察了臭氧/复合滤料生物滤池深度处理饮用水的效果及有关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生物滤池对浊度、UV254、CODMn、NO2-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9... 利用陶粒/颗粒活性炭组成新型复合滤料,同时结合臭氧氧化作用深度处理饮用水,考察了臭氧/复合滤料生物滤池深度处理饮用水的效果及有关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生物滤池对浊度、UV254、CODMn、NO2-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9.1%、43.2%、65.4%和75.8%,对NH4+-N的平均去除率可高达91.2%。随着空床接触时间的延长,对各污染物的去除率逐渐增大,综合对各指标的去除情况及经济因素,空床接触时间以15 m in左右为宜。对污染物的去除主要集中在滤池上部,去除效果的变化趋势与溶解氧浓度沿滤料层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该生物滤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与进水污染物浓度有关,经拟合,对CODMn和NH4+-N的去除率与进水CODMn浓度呈对数关系,当CODMn为0~20 mg/L时,随着进水CODMn浓度的增大,对CODMn的去除率逐渐增大,而对NH4+-N的去除率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臭氧/复合滤料生物滤池 深度处理 空床接触时间
原文传递
臭氧/复合吸附深度处理饮用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满 李莹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58-64,共7页
针对水中污染物的特性,从污染物极性角度考虑,将极性无机吸附剂——多孔性软陶粒与活性炭组成复合滤料,提出了臭氧/无机+有机吸附剂组合强化去除水中污染物的作用机制,开发了臭氧/复合吸附组合工艺,将臭氧氧化、滤料的物理、化学吸附技... 针对水中污染物的特性,从污染物极性角度考虑,将极性无机吸附剂——多孔性软陶粒与活性炭组成复合滤料,提出了臭氧/无机+有机吸附剂组合强化去除水中污染物的作用机制,开发了臭氧/复合吸附组合工艺,将臭氧氧化、滤料的物理、化学吸附技术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三者协同作用,对水中污染物具有去除效率高、效果稳定等特点.臭氧/复合吸附组合工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经常规处理后的济南狼猫山水库水中的浊度、CODMn、UV254、NH3-N和NO2-1-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2.2%、87.7%、86.3%、88.6%和9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氧化 复合滤料 组合工艺 深度处理 空床停留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