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0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in pilot-scale anaerobic-anoxic oxidation ditch system 被引量:35
1
作者 PENG Yongzhen HOU Hongxun +2 位作者 WANG Shuying CUI Youwei Zhiguo Yua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98-403,共6页
To achieve high efficiency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and to investigate the rule of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phosphorus removal (SNDPR), a whole course of SNDPR damage and recovery was... To achieve high efficiency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and to investigate the rule of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phosphorus removal (SNDPR), a whole course of SNDPR damage and recovery was studied in a pilot-scale, anaerobicanoxic oxidation ditch (OD), where the volumes of anaerobic zone, anoxic zone, and ditches zone of the OD system were 7, 21, and 280 L, respectively. The reactor was fed with municipal wastewater with a flow rate of 336 L/d. The concept of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SND) rate (rSND) was put forward to quantify S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high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efficiencies were achieved during the stable SND phase, total nitrogen (TN) and total phosphate (TP) removal rates were 80% and 85%, respectively; (2) when the system was aerated excessively, the stability of SND was damaged, and rSND dropped from 80% to 20% or less; (3) the natural logarithm of the ratio of NOx to NH4^+ in the effluent had a linear correlation to 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 (ORP); (4) when NO3^- was less than 6 mg/L, high phosphorus removal efficiency could be achieved; (5)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DNPR) could take place in the anaerobic-anoxic OD system. The major innovation was that the SND rate was devised and quant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idation ditch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 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SND) pilot scale municipal wastewater
下载PDF
一体化氧化沟的三维流场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30
2
作者 罗麟 李伟民 +2 位作者 邓荣森 何泽超 王涛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5-18,共4页
 利用三维k—ε紊流数学模型模拟了一体化氧化沟的流速场,采用移动网格技术模拟转刷的转动及沟内动力的来源。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该数学模拟结果是合理的。此外,对沟内流态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水动力学层面提出了对现有设...  利用三维k—ε紊流数学模型模拟了一体化氧化沟的流速场,采用移动网格技术模拟转刷的转动及沟内动力的来源。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该数学模拟结果是合理的。此外,对沟内流态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水动力学层面提出了对现有设计进行优化改进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氧化沟 流速场 数值模拟 流态分析 三维κ-ε紊流数学模型 废水处理 水动力学
下载PDF
改善氧化沟流速分布的措施 被引量:26
3
作者 曹瑞钰 付见中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18,共3页
通过多年的研究和模拟试验 ,提出了加装前后导流板的措施以改善氧化沟的流速分布 ,消除目前氧化沟所存在的通病———池底积泥现象 ,而且很直观地给出了安装导流板前后的氧化沟各断面流速分布图。另外 。
关键词 氧化沟 积泥 流速分布 导流板
下载PDF
低溶氧下低C/N值生活污水的同步硝化反硝化 被引量:23
4
作者 闫骏 王淑莹 +1 位作者 高守有 程英睿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48,共5页
采用改良的Orbal氧化沟中试系统处理低C/N值生活污水,考察了溶解氧浓度对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外沟溶解氧浓度为0.3 mg/L时,约有29.97 mg/L的总氮在氧化沟的外沟通过SND去除,外沟对COD的实际去除量为9.03 mg/L,外沟的... 采用改良的Orbal氧化沟中试系统处理低C/N值生活污水,考察了溶解氧浓度对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外沟溶解氧浓度为0.3 mg/L时,约有29.97 mg/L的总氮在氧化沟的外沟通过SND去除,外沟对COD的实际去除量为9.03 mg/L,外沟的SND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内贮有机碳源或生物吸附碳源进行的。控制氧化沟的外、中、内沟溶解氧浓度分别为0.3、0.5和2.0 mg/L时,系统的SND率和总氮去除率最高。在优化的溶解氧条件下,系统对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和平均SND率分别为66.0%和42.6%,分别比优化前提高了13.8%和2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硝化反硝化 C/N 溶解氧 氧化沟
下载PDF
氧化沟同时硝化反硝化的生物脱氮机理 被引量:24
5
作者 周少奇 范家明 +3 位作者 吴宋标 黄庆明 银玉容 史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4,19,共3页
氧化沟是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有机废水生物反应器 ,简要介绍了氧化沟生物废水处理技术的特点和典型工艺 ,并就氧化沟的硝化反硝化脱氮功能和同时硝化反硝化进行了讨论 ,运用电子计量学方法 ,推导并讨论了同时硝化反硝化反应的计量方程式。
关键词 生物脱氮机理 氧化沟 生物处理 同时硝化反硝化 电子计量学 连续循环曝气器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氧化沟水力特性对处理效果和能耗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刘广立 种云霄 +2 位作者 樊青娟 贾晓珊 李寿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323-2326,共4页
氧化沟水力特性对沟内溶解氧浓度和混合液流速梯度分布影响很大,可对最终的处理效果和能耗产生重要的影响.以处理能力500 m3/d的单沟型Passver氧化沟为例,对沟内的流场分布进行了计算模拟与实测,提出了改善氧化沟水力特性的措施,并分析... 氧化沟水力特性对沟内溶解氧浓度和混合液流速梯度分布影响很大,可对最终的处理效果和能耗产生重要的影响.以处理能力500 m3/d的单沟型Passver氧化沟为例,对沟内的流场分布进行了计算模拟与实测,提出了改善氧化沟水力特性的措施,并分析了改善措施对运行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曝气转刷下游的弯道处分别设置张角90°,150°,180°的导流墙均可降低局部阻力,且随着张角的增大,效果越为显著,当张角为180°时,可降低局部能耗10%左右;在转刷转速72 r/min的条件下,增设张角180°的导流墙不会对溶解氧的分布产生较大影响.根据氧化沟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的实际运行结果,采用活性污泥模拟软件对水力特性改善前后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设置导流墙前后出水水质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沟 水力特性 能耗 处理效果
下载PDF
改良型Carrousel氧化沟工艺生物脱氮除磷效果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彭永臻 侯红勋 +1 位作者 乔海兵 王少坡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2-45,共4页
为了提高改良型Carrousel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的脱氮除磷效果,结合某污水处理厂3年的运行实践,讨论了该工艺的处理效果,生物脱氮除磷原理及影响出水效果的因素。分析表明将DO控制在0.3—0.7mg/L范围内,能够使出水中的TN浓度低于... 为了提高改良型Carrousel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的脱氮除磷效果,结合某污水处理厂3年的运行实践,讨论了该工艺的处理效果,生物脱氮除磷原理及影响出水效果的因素。分析表明将DO控制在0.3—0.7mg/L范围内,能够使出水中的TN浓度低于20mg/L;在氧化沟中发生的同步硝化反硝化反应(SND)对总氮的去除的贡献占总系统脱氮的66%;该系统剩余污泥的含磷率为3.0%,生物细胞中平均含磷量可达细胞干重的4.2%;总磷去除率与污泥龄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加大污泥排放量可以提高除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ROUSEL 氧化沟 生物脱氮 生物除磷
下载PDF
对强化生物除磷机理与工艺认识误区的剖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郝晓地 张向平 曹亚莉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共5页
结合国际上生物除磷机理与工艺的最新进展,分析了目前我国在污水生物除磷工艺研发和运行中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基于成熟的生物除磷生化代谢机理,指出反硝化除磷菌(DP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一些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中的聚磷菌(PAOs),无... 结合国际上生物除磷机理与工艺的最新进展,分析了目前我国在污水生物除磷工艺研发和运行中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基于成熟的生物除磷生化代谢机理,指出反硝化除磷菌(DP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一些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中的聚磷菌(PAOs),无需特殊培养;对于市政污水,EBPR工艺中出现的聚糖原菌(GAOs)一般不会成为聚磷菌(PAOs/DPB)的竞争者而严重影响系统的除磷功能。针对强化生物除磷工艺的认识误区,指出污泥龄(SRT)是设计的关键参数,在最不利细菌生长的冬季,控制SRT>12 d即可使EBPR保持较好的硝化与脱氮除磷效果;在污水生物处理除磷工艺选择上,"厌氧池+氧化沟"只是污水处理升级而演变出的一种被动型工艺,并非最佳的EBPR工艺选择;此外倒置A2/O工艺由于忽略了聚磷菌所需的进水碳源及DPB的作用,并不一定能改进EBPR的生物除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 聚磷菌 反硝化除磷茵 聚糖原菌 污泥停留时间 氧化沟 倒置A^2/0工艺
下载PDF
氧化沟工艺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9
作者 于静洁 邓宏 +2 位作者 郑淑平 王少坡 孙力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共5页
简要介绍了氧化沟工艺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氧化沟工艺向着增加厌氧区和缺氧区,将曝气和推流功能分离以及优化溶解氧浓度等运行参数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和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SNDPR)等方向发展的趋势。同时指出需加强循环比对氧化沟内... 简要介绍了氧化沟工艺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氧化沟工艺向着增加厌氧区和缺氧区,将曝气和推流功能分离以及优化溶解氧浓度等运行参数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和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SNDPR)等方向发展的趋势。同时指出需加强循环比对氧化沟内混合液流态、溶解氧扩散传质和脱氮除磷微生物种群分布等方面响应关系的研究,以便进一步提高氧化沟工艺的脱氮除磷效率,为其设计、改造、运行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沟 脱氮 除磷 循环比
下载PDF
氧化沟污水处理新技术 被引量:17
10
作者 高云 常爱玲 胡志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2年第9期16-18,共3页
简述了氧化沟的发展过程 ,重点介绍了国外两种新型的工艺———三槽式氧化沟和船形沟内澄清池氧化沟的基本结构、工艺特点等 ,以供设计选用参考 ,并讨论了我国的生物膜氧化沟 。
关键词 氧化沟 污水处理 生物膜 生物技术
下载PDF
氧化沟脱氮除磷强化途径 被引量:21
11
作者 汪昆平 邓荣森 +1 位作者 李伟民 王涛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83,共5页
针对氧化沟脱氮除磷过程特点,分析了氧化沟脱氮除磷强化过程,探讨了氧化沟脱氮除磷适宜环境条件,从如下四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氧化沟脱氮除磷性能的途径和方法:(1)安排合适的曝气器、进水口、出水口、回流口位置,将氧化沟反应区段构建成倒... 针对氧化沟脱氮除磷过程特点,分析了氧化沟脱氮除磷强化过程,探讨了氧化沟脱氮除磷适宜环境条件,从如下四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氧化沟脱氮除磷性能的途径和方法:(1)安排合适的曝气器、进水口、出水口、回流口位置,将氧化沟反应区段构建成倒置A2/O脱氮除磷工艺;(2)将氧化沟设计成立面水流循环的形式,尽可能在沟渠内构建一个较严格的厌氧区段;(3)确定适当的供氧量,避免供氧量不足造成氨氮硝化与吸磷不充分;避免供氧过度导致碳源被大量消耗影响反硝化、溶解氧浓度偏高影响厌氧释磷;(4)确定适宜的氧化沟水力工作条件、供氧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沟 脱氮除磷 倒置A^2/O工艺 菌胶团 立面水流循环
下载PDF
间歇曝气氧化沟工艺脱氮除磷和节能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侯红勋 施汉昌 +2 位作者 王颖哲 王淦 谢荣焕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4-38,共5页
为了降低氧化沟工艺的运行能耗,采用连续进水间歇曝气的运行方式对某中型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改造研究。该方式将硝化菌控制在硝化动力学的高效率段,提高了硝化菌的硝化效率,降低了曝气能耗;有效避免了过量曝气,从而降低了出水NO... 为了降低氧化沟工艺的运行能耗,采用连续进水间歇曝气的运行方式对某中型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改造研究。该方式将硝化菌控制在硝化动力学的高效率段,提高了硝化菌的硝化效率,降低了曝气能耗;有效避免了过量曝气,从而降低了出水NO3--N的浓度,NO3--N对厌氧区释放磷的影响同时降低,提高了生物除磷效率。研究表明:采用间歇曝气的运行方式,使污水处理厂在出水NH3-N达标的基础上,提高了TN和TP的去除率;经过改造该污水处理厂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由45%、35%提高到65%和84%;该工艺在不改变原有氧化沟污水处理厂基础设施的基础上,仅对运行方式进行优化调控,使全厂的平均电耗降低了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沟 间歇曝气 脱氮除磷 节能
下载PDF
化工产业为主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设计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龙 涂勇 +1 位作者 郭方峥 刘伟京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76-80,共5页
在楚州经济开发区化工集中区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工程中,采用了增设预处理、强化生化处理、提升深度处理的改造思路。经过近两年的实际运行,在接管水质标准以《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标准为主的前提下,出水水质可以稳... 在楚州经济开发区化工集中区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工程中,采用了增设预处理、强化生化处理、提升深度处理的改造思路。经过近两年的实际运行,在接管水质标准以《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三级标准为主的前提下,出水水质可以稳定达到江苏省《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32/939—2006)一级排放标准,有效改善了园区的环境软实力和招商引资吸引力,对类似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 氧化沟 PACT工艺 提标改造
原文传递
氧化沟的水力计算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星明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17,共4页
阐述了氧化沟进水流量、循环流量和断面平均流速的关系 ,分析了沟内平均流速所起的作用及调节方法 ;分析了提升水头与水头损失的关系 ,给出了它们的计算方法 ;对弯道导流板的作用进行了剖析 ,提出了导流板偏置可以减少导流板的数量 ,降... 阐述了氧化沟进水流量、循环流量和断面平均流速的关系 ,分析了沟内平均流速所起的作用及调节方法 ;分析了提升水头与水头损失的关系 ,给出了它们的计算方法 ;对弯道导流板的作用进行了剖析 ,提出了导流板偏置可以减少导流板的数量 ,降低弯道摩阻 ,并可以避免弯道隔墙背流处的固体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沟 废水处理 进水流量 水力计算
下载PDF
氧化沟工艺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朱静平 柴立民 《四川环境》 2004年第4期57-60,74,共5页
本文从氧化沟的构筑形式、曝气设备、处理深度和运行方式等方面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其发展情况,并就氧化沟运行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 氧化沟 运行方式 脱氮除磷
下载PDF
A^2O氧化沟-混凝沉淀-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在大型经开区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于跃 李渊博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16年第3期62-65,69,共5页
为降低污水排放对巢湖的污染,采用A^2O氧化沟-混凝沉淀-反硝化深床滤池组合工艺处理某大型经开区污水。分析了污水水质特征,论述了处理工艺的选择过程,介绍了工程设计参数和工程设计特点,以及实际运行情况。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出... 为降低污水排放对巢湖的污染,采用A^2O氧化沟-混凝沉淀-反硝化深床滤池组合工艺处理某大型经开区污水。分析了污水水质特征,论述了处理工艺的选择过程,介绍了工程设计参数和工程设计特点,以及实际运行情况。工程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出水水质稳定,可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一级A标准,其中TP、TN、NH3-N、CODCr的质量浓度分别不超过0.3、5、1.5和3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O氧化沟 反硝化 深床滤池
下载PDF
氧化沟工艺的技术经济评估 被引量:17
17
作者 邓荣森 张新颖 +1 位作者 王涛 肖海文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37-40,共4页
对国内38家采用典型工艺(氧化沟、A2/O、SBR等)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了调研,着重分析了氧化沟工艺的技术经济性能,并作出了初步评估,同时对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调研结果显示,氧化沟工艺处理效果良好、运行稳定、自控... 对国内38家采用典型工艺(氧化沟、A2/O、SBR等)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了调研,着重分析了氧化沟工艺的技术经济性能,并作出了初步评估,同时对氧化沟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调研结果显示,氧化沟工艺处理效果良好、运行稳定、自控要求低,特别是在投资、占地、运行费用及能耗等经济指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沟 技术性能 经济指标
下载PDF
制革工业综合废水生物处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8
作者 马莉 张新申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6年第2期65-71,共7页
介绍了SBR工艺、氧化沟工艺、生物膜法以及厌氧预处理等工艺在制革工业综合废水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并对制革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展望。目前,加紧对成熟工艺及其组合工艺在制革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及研究将是制革废水处理科研... 介绍了SBR工艺、氧化沟工艺、生物膜法以及厌氧预处理等工艺在制革工业综合废水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并对制革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展望。目前,加紧对成熟工艺及其组合工艺在制革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及研究将是制革废水处理科研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废水 废水处理 氧化沟
下载PDF
用ORP作为氧化沟同步硝化反硝化控制参数 被引量:13
19
作者 侯红勋 陈伦强 +2 位作者 王淑莹 Takashi Mino Hiroyasu Satoh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93-1096,共4页
同步硝化反硝化(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简称SND)是氧化沟工艺实现优良脱氮效果的主要原因,为了较好实现SND,采用ORP作为氧化沟工艺SND的控制参数.采用缺氧-厌氧-氧化沟模型对市政污水进行了生物脱氮研... 同步硝化反硝化(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简称SND)是氧化沟工艺实现优良脱氮效果的主要原因,为了较好实现SND,采用ORP作为氧化沟工艺SND的控制参数.采用缺氧-厌氧-氧化沟模型对市政污水进行了生物脱氮研究.UORP在-30~30mV,NH4^+和NO3^-的含量均比较低,发生了较好的SND;UORP在30mV以上,出水的总无机氮(TIN)中95%以上为NO3^-,该状况下硝化效果良好,UORP在-30mV以下,硝化不充分,出水的TIN中78%以上为NH4^+;UORP在-30~30mV,TN的去除率在88%以上,SND作用去除的NO3^-占总的NO3^-去除的99%以上;氧化沟中的NH4^+和NO3^-之比的对数与UORP有着很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0.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脱氮 氧化沟 同步硝化反硝化
下载PDF
氧化沟弯道的污泥沉积分析与水力计算 被引量:14
20
作者 赵星明 张庆华 +1 位作者 黄廷林 张萍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8-40,共3页
针对氧化沟弯道水流流态复杂的特点,分析了弯道横向环流和水流流速在弯道的重新分布对污泥沉积的影响,借助ANSYS FLOTRAN模块对设置偏置导流墙前、后的水流流速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比较,探讨了偏置导流墙减少污泥沉积的机理,并研究了氧... 针对氧化沟弯道水流流态复杂的特点,分析了弯道横向环流和水流流速在弯道的重新分布对污泥沉积的影响,借助ANSYS FLOTRAN模块对设置偏置导流墙前、后的水流流速分布情况进行了模拟比较,探讨了偏置导流墙减少污泥沉积的机理,并研究了氧化沟弯道局部阻力和边墙超高的计算方法,从而为导流墙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沟 弯道 流墙 污泥沉积 ANSYS FLOTRAN模块 水力计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