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法律—经济财产说之提倡 被引量:55
1
作者 江溯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98,共12页
关于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我国存在两种研究视角,一种是以"所有权(本权)/占有"这一框架为基础的视角;另一种是以刑法上的财产概念为出发点的视角。由于适用范围的局限,前一种视角无法为我国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提供一个共通的... 关于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我国存在两种研究视角,一种是以"所有权(本权)/占有"这一框架为基础的视角;另一种是以刑法上的财产概念为出发点的视角。由于适用范围的局限,前一种视角无法为我国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提供一个共通的、统一的理论基础,因此并不可取。由于我国刑法上的绝大多数财产犯罪是针对整体财产的犯罪,因此可以借鉴第二种视角,从刑法上的财产概念入手研究财产犯罪的保护法益。对于什么是刑法上的"财产",德国刑法上存在法律的财产说、经济的财产说和法律—经济的财产说。从我国刑法典和司法实践可以看出,我国关于财产犯罪采取的是法律—经济的财产说。对于违禁品是否可以作为财产犯罪的行为客体、所有人擅自取回他人合法占有的本人财产、不法原因给付以及权利行使的情形下是否成立财产犯罪,都应当在分析相关财产犯罪的构成要件的基础上,从法律—经济财产说的角度考察是否存在法秩序所保护的财产,以此判断相关财产犯罪是否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产犯罪 保护法益 所有/占有 法律—经济的财产说
原文传递
论盗窃罪中的占有 被引量:5
2
作者 桥爪隆 王昭武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19年第1期172-186,共15页
被害人占有财物,是成立盗窃罪的前提。有无这种针对财物的事实性支配的占有,应根据社会一般观念进行判断,以占有的事实这种客观状态为中心,同时补充性地考察占有的意思。具体而言,(1)对被害人排他性支配的场所内的财物,能认定被害人的占... 被害人占有财物,是成立盗窃罪的前提。有无这种针对财物的事实性支配的占有,应根据社会一般观念进行判断,以占有的事实这种客观状态为中心,同时补充性地考察占有的意思。具体而言,(1)对被害人排他性支配的场所内的财物,能认定被害人的占有;(2)被害人虽忘记拿走财物,但能马上恢复对财物的直接性支配的场合,能认定被害人占有的持续;(3)在被害人有意识地将财物放置在特定场所的场合,如果这种"放置方式"符合社会一般观念,宜承认被害人的占有。另外,盗窃罪与侵占罪的根本区别不在于自己是否存在占有,而在于是否侵犯了对方的占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盗窃罪 占有 事实性支配 占有的归属 死者的占有 封缄物
下载PDF
论财产犯罪中的占有——以冉某盗窃案为切入
3
作者 冉金 《宜宾学院学报》 2019年第9期44-52,共9页
刑法中占有的内涵源于民法,但由于民刑之间立法目的、调整手段迥异,其内涵又不能完全等同于民法。主客观相一致原则是刑法的基础性原则,对于刑法中占有的认定也需要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封缄物、货币等特殊物品的占有状态问题仅... 刑法中占有的内涵源于民法,但由于民刑之间立法目的、调整手段迥异,其内涵又不能完全等同于民法。主客观相一致原则是刑法的基础性原则,对于刑法中占有的认定也需要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封缄物、货币等特殊物品的占有状态问题仅是刑法中占有内涵在特殊情况下的理解与应用,并未超出刑法占有的基本内涵。封缄物整体及其内容物占有状态的界定,应从刑法中占有的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物理占有与观念占有来界定,不可一概而论。货币在民事领域“所有与占有的一致原则”,在刑事领域并非天然得以适用,仍须从刑法占有的基本内涵出发,对货币的“所有与占有的一致原则”适用情形进行限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有 封缄物 主客观相一致 财产犯罪 所有与占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