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种鲤科鱼类越冬时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被引量:43
1
作者 童圣英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73-379,共7页
报道吉林朝阳水库的鲢、鳙、镜鲤及丰鲤的肌肉总脂的脂肪酸组成在越冬期间的变化,其基本分布不受饥饿的影响,但可观察到饱和脂肪酸总量略有减少;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呈规律性下降,这是对长期低温环境的反应。丰鲤的单烯... 报道吉林朝阳水库的鲢、鳙、镜鲤及丰鲤的肌肉总脂的脂肪酸组成在越冬期间的变化,其基本分布不受饥饿的影响,但可观察到饱和脂肪酸总量略有减少;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呈规律性下降,这是对长期低温环境的反应。丰鲤的单烯酸含量增加,22:6n-3含量减少较明显,和其它三种鱼不同,将导致生理、生化组成的变化,影响越冬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鲤 杂交鲤 越冬 脂肪酸
下载PDF
北京地区韭菜迟眼蕈蚊种群动态及越夏越冬场所调查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史彩华 杨玉婷 +4 位作者 韩昊霖 程佳旭 吴青君 徐宝云 张友军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74-1183,共10页
【目的】为明确北京地区不同栽培管理模式下韭菜田全年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种群动态的发生规律及其越夏越冬场所。【方法】分别在2014—2015年通过黄色板对露地和温室韭菜田块的韭菜迟眼蕈蚊成虫进行了监测,并通过挖根和... 【目的】为明确北京地区不同栽培管理模式下韭菜田全年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种群动态的发生规律及其越夏越冬场所。【方法】分别在2014—2015年通过黄色板对露地和温室韭菜田块的韭菜迟眼蕈蚊成虫进行了监测,并通过挖根和网捕的方式调查韭菜迟眼蕈蚊的越夏越冬场所及虫态。【结果】北京地区,露地韭菜田块韭菜迟眼蕈蚊每年发生3-4代,温室内可全年发生,主要为害高峰期在春秋两季;韭菜迟眼蕈蚊幼虫主要分布在0-5 cm的土壤深处;夏季韭菜迟眼蕈蚊虫口基数偏低,但主要在本地韭菜田块越夏;冬季韭菜迟眼蕈蚊主要以4龄老熟幼虫在鳞茎内或鳞茎附近的土壤中越冬。【结论】本研究阐明了北京地区不同栽培管理模式下,韭菜迟眼蕈蚊周年发生的种群动态规律及越夏越冬生物学特性,为韭菜迟眼蕈蚊的预测测报和综合防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种群动态 越夏 越冬
原文传递
不同保温材料覆盖对戈壁地葡萄越冬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鹏程 郭绍杰 +2 位作者 李铭 苏学德 王强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838-2840,共3页
为筛选葡萄越冬覆盖材料,采用Microlabe Lite型U盘温度记录仪对不同覆盖材料处理葡萄越冬后的根系周围各层(0、30、60 cm)土壤温度进行了观测,研究各处理对葡萄根系周围土层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覆盖处理对葡萄越冬期间根系周... 为筛选葡萄越冬覆盖材料,采用Microlabe Lite型U盘温度记录仪对不同覆盖材料处理葡萄越冬后的根系周围各层(0、30、60 cm)土壤温度进行了观测,研究各处理对葡萄根系周围土层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覆盖处理对葡萄越冬期间根系周围0~60 cm土层温度影响较大;黑胶棉、大棚棉被处理后可减少≤-5℃低温持续的天数;在戈壁地上采用黑胶棉处理后可使地下0~60 cm处的温度提高1.74~13.59℃,保温效果明显,能使葡萄安全越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材料 葡萄 越冬 温度
下载PDF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病菌越冬场所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万能 肖崇刚 王忠肃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31-432,共2页
通过对病园的越冬病株枝、叶、芽、叶痕、根、野生猕猴桃病枝、土壤等进行采样、分离 ,再接种、鉴定 ,证明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在田间的越冬场所有 :田间病株枝、叶、芽、叶痕、野生猕猴桃病株、田间病残体、土壤表土层。病株根系经多... 通过对病园的越冬病株枝、叶、芽、叶痕、根、野生猕猴桃病枝、土壤等进行采样、分离 ,再接种、鉴定 ,证明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在田间的越冬场所有 :田间病株枝、叶、芽、叶痕、野生猕猴桃病株、田间病残体、土壤表土层。病株根系经多次分离未获得稳定的致病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溃疡病病菌 越冬场所 猕猴桃 溃疡病 防治
下载PDF
枣锈病初侵染来源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徐樱 郑晓莲 刘书伦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2-66,共5页
试验测定了外来菌源与发病关系、冬孢子及转主寄主、越冬夏孢子的侵染和发病。自7月1日~9月22日捕捉空中夏孢子、夏孢子的始见期为病害零星发生期。此后,随病情增长,空中夏孢子数上升,表明枣锈病无外来菌源。在越冬后的病叶上... 试验测定了外来菌源与发病关系、冬孢子及转主寄主、越冬夏孢子的侵染和发病。自7月1日~9月22日捕捉空中夏孢子、夏孢子的始见期为病害零星发生期。此后,随病情增长,空中夏孢子数上升,表明枣锈病无外来菌源。在越冬后的病叶上刮取的大量夏孢子中,混有少量冬孢子。夏孢子、冬孢子比约为214.55:0.77,冬孢子平均萌发率为27.48%,用与枣林混生的杂草及小灌木上的锈孢子接种于枣叶上,未见发病。因此,至今未发现转主寄生,冬孢子作用不明。在病叶上越冬的夏孢子萌发率0.98%~7.11%,平均萌发率为3.15%。用越冬夏孢子接种大枣可以导致发病。因此初步明确枣锈病无外来首源及转主寄主,冬孢子数量极少,作用不明,其主要的初步侵染源为当地病叶上越冬的夏孢子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锈病 初侵染来源 侵染循环
下载PDF
薰衣草在甘肃定西干旱区的栽培适应性 被引量:7
6
作者 柴春山 蔡国军 +3 位作者 莫保儒 邹天福 芦娟 于洪波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7-101,共5页
为扩大香料植物薰衣草(Lavandula spp.)在我国西北的栽培范围,于2008年从北京植物园引进其种子,并于2008-2009年在甘肃定西地区进行栽培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1)薰衣草出苗率低但成活率高,平均出苗率和成活率分别为19.2%和97.4%;2)生长... 为扩大香料植物薰衣草(Lavandula spp.)在我国西北的栽培范围,于2008年从北京植物园引进其种子,并于2008-2009年在甘肃定西地区进行栽培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1)薰衣草出苗率低但成活率高,平均出苗率和成活率分别为19.2%和97.4%;2)生长发育较快且为早花早实物种,1龄和2龄苗平均株高达13.5和44.1 cm,当年个别植株开花,第2年普遍开花结实;3)移栽成活率高,幼苗移栽和1龄苗定植移栽成活率分别为83.3%和99.8%;4)耐寒性和抗旱性强,当年生苗在定西能自然越冬,1龄苗能忍耐1个多月的持续干旱气候条件。研究初步认为,薰衣草能适应定西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在该区具灌溉条件的地方有引种栽培的可能性,但大面积栽培有待继续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 引种 育苗 生长发育 物候 越冬
下载PDF
小胸鳖甲各龄期幼虫过冷却点的测定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晓静 石萌 马纪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80-1085,共6页
【目的】了解新疆荒漠甲虫准噶尔小胸鳖甲幼虫耐寒性的发育阶段性变化。【方法】对新疆荒漠甲虫准噶尔小胸鳖甲各龄期幼虫的过冷却点进行测定。【结果】同一虫期个体间的过冷却点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但均服从正态分布。不同虫期的过冷... 【目的】了解新疆荒漠甲虫准噶尔小胸鳖甲幼虫耐寒性的发育阶段性变化。【方法】对新疆荒漠甲虫准噶尔小胸鳖甲各龄期幼虫的过冷却点进行测定。【结果】同一虫期个体间的过冷却点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异,但均服从正态分布。不同虫期的过冷却点差异显著,其中1龄的过冷却点最低(-19.4~-24.1℃),且个体差异不大。老熟幼虫的过冷却点个体差异较大,其中7龄幼虫中过冷却点在个体间差异达到15.7℃(-5.6~-21.3℃)。【结论】老龄幼虫最有可能是该虫在荒漠环境地区越冬的虫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胸鳖甲 幼虫 过冷却点 越冬 耐寒性
下载PDF
贵州红枫湖越冬藻类的空间分布与实验室复苏实验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敬富 陈敬安 +4 位作者 李秋华 夏品华 曾艳 杨永琼 杨海全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8-114,共7页
本文选取贵州省红枫湖这一典型的亚深水型湖泊作为研究对象,在8个代表性湖区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表层水体藻类浮游植物分布的月定量监测,并在4个采样点采集新鲜沉积物进行了越冬藻类赋存与复苏模拟实验研究.研究表明,红枫湖表层水体藻类种... 本文选取贵州省红枫湖这一典型的亚深水型湖泊作为研究对象,在8个代表性湖区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表层水体藻类浮游植物分布的月定量监测,并在4个采样点采集新鲜沉积物进行了越冬藻类赋存与复苏模拟实验研究.研究表明,红枫湖表层水体藻类种群密度蓝藻绿藻>硅藻>甲藻,蓝藻为优势门类,水体藻类种群密度秋季初期最高,其次是春季初期和夏季,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演化特征.水体中越冬藻类以蓝藻为主,其次是硅藻和绿藻,水深对水体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及组成没有显著影响.沉积物中越冬藻类以硅藻为主,基本不含蓝藻.模拟实验表明,水体中的光照条件对藻类的复苏和生长有重要影响,温度和沉积物中藻类的种群密度与组成同样影响藻类的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枫湖 藻类 越冬 复苏 光照 空间分布
下载PDF
枯叶蛱蝶非滞育成虫与越冬成虫核酸含量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易传辉 陈晓鸣 +1 位作者 史军义 周成理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5-167,共3页
为深入了解枯叶蛱蝶滞育机理,利用比色法测定了非滞育成虫和越冬成虫不同发育阶段的RNA和DNA含量。结果表明,非滞育成虫RNA含量为21.0687~31.9513μg/mg,DNA含量为1.1677~1.2817μg/mg;越冬成虫RNA含量为10.0967~14.3193μg/mg,DNA... 为深入了解枯叶蛱蝶滞育机理,利用比色法测定了非滞育成虫和越冬成虫不同发育阶段的RNA和DNA含量。结果表明,非滞育成虫RNA含量为21.0687~31.9513μg/mg,DNA含量为1.1677~1.2817μg/mg;越冬成虫RNA含量为10.0967~14.3193μg/mg,DNA含量为1.3673~2.7610μg/mg。核酸含量变化与发育阶段有关,与生殖系统发育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叶蛱蝶 核酸含量 成虫 滞育 越冬
下载PDF
福寿螺在湖北地区的越冬技术探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夏理海 杨志强 +2 位作者 杨小林 苏应兵 许巧情 《凯里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67-69,共3页
福寿螺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是一种优良的淡水养殖贝类.近年来我国许多省市纷纷引进,进行繁殖和试验.但是除了在广东、广西以外,其余省份冬季水温低,福寿螺不能顺利越冬.因而本文利用室外自然湿法越冬法、室内塑料大棚湿法越冬法、室内... 福寿螺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是一种优良的淡水养殖贝类.近年来我国许多省市纷纷引进,进行繁殖和试验.但是除了在广东、广西以外,其余省份冬季水温低,福寿螺不能顺利越冬.因而本文利用室外自然湿法越冬法、室内塑料大棚湿法越冬法、室内恒温湿法越冬法、室内泡沫沙箱干法越冬、室内泡沫刨花箱干法越冬等5种越冬方法,比较福寿螺的成活率,探讨福寿螺在水温低的地区的越冬方法.结果显示,干法越冬成活率极低;湿法越冬中双层塑料大棚越冬成活率最高,达到95.7%.本研究方案可广泛应用于其他低温地区福寿螺的越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 越冬 室内塑料大棚湿法越冬法 饵料
下载PDF
观赏药用植物楝树引种栽培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云霞 赵复泉 +2 位作者 常晓冰 姜洪华 陈美红 《山西农业科学》 2008年第5期57-58,共2页
2004-2007年,利用3年的时间对观赏药用植物楝树的引种栽培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楝树育苗技术和楝树苗期越冬技术,基本解决了引种过程中因气候、土壤环境变化而出现的出苗难、出苗率低的技术问题以及楝树苗期在太原地区的越冬技... 2004-2007年,利用3年的时间对观赏药用植物楝树的引种栽培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楝树育苗技术和楝树苗期越冬技术,基本解决了引种过程中因气候、土壤环境变化而出现的出苗难、出苗率低的技术问题以及楝树苗期在太原地区的越冬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楝树 引种 育苗 越冬
下载PDF
苹果绵蚜在渭北生态条件下的越冬状况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姜超 李鑫 +1 位作者 张金钰 薛振国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0-183,206,共5页
为更好地在渭北生态区进行苹果绵蚜防控工作,于2009年秋至2010年春开展其越冬状况调查。在试验园内选取苹果绵蚜发生较重的果树,定株调查,10d调查1次,分别观察记录取样部位、各虫龄虫量、被寄生数量。结果表明,苹果绵蚜在渭北地区11月... 为更好地在渭北生态区进行苹果绵蚜防控工作,于2009年秋至2010年春开展其越冬状况调查。在试验园内选取苹果绵蚜发生较重的果树,定株调查,10d调查1次,分别观察记录取样部位、各虫龄虫量、被寄生数量。结果表明,苹果绵蚜在渭北地区11月中旬进入越冬,次年3月中旬开始迁移活动,主要集中在根部越冬,树干略次之,枝条处最少。苹果绵蚜以2龄若虫越冬为主,平均比例达65%左右;1龄和3龄若虫所占比例较少,各约占13%和17%;4龄若虫极少,只占4%左右;成虫不能越冬。对管理状况不同果园,越冬虫口基数没有明显差异,树干处越冬虫较易被寄生蜂寄生,枝条次之,根部最低。标准化管理果园苹果绵蚜被日光蜂寄生的寄生率高于普通管理果园30%左右,被寄生率达75%以上。可见,加强果园标准化管理有利于利用天敌防控苹果绵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绵蚜 越冬 渭北 寄生率 标准化
下载PDF
昭通市苹果绵蚜的越冬情况 被引量:2
13
作者 谭挺 谌爱东 +4 位作者 李迅东 龚声信 赵雪晴 陈福寿 张龙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692-695,共4页
苹果绵蚜在云南昭通市10月下旬部分虫就进入越冬期,翌年1月中下旬开始迁移活动。冬季,苹果绵蚜主要集中在主干上的结疤、剪锯伤口等部位,各龄虫均能越冬,其中,以2龄虫为主,1龄虫、2龄虫、3龄虫、4龄虫和成虫占总虫量的比例分别为8.4%、3... 苹果绵蚜在云南昭通市10月下旬部分虫就进入越冬期,翌年1月中下旬开始迁移活动。冬季,苹果绵蚜主要集中在主干上的结疤、剪锯伤口等部位,各龄虫均能越冬,其中,以2龄虫为主,1龄虫、2龄虫、3龄虫、4龄虫和成虫占总虫量的比例分别为8.4%、34.9%、23.2%、19.9%和13.7%。在田间尚未采集到性蚜和卵。与发生高峰期比较,冬季田间蚜群量和每蚜群虫量分别下降31.2%和6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绵蚜 越冬情况 昭通市
下载PDF
方形黄鼠蚤阿尔泰亚种感染蚤越冬后菌栓形成实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纪春 王诚 +3 位作者 张晓雪 冯玉明 雷刚 钱存宁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59-160,共2页
目的了解方形黄鼠蚤阿尔泰亚种带菌越冬后菌栓形成的客观水平。方法2006年9月28日将饥饿3d的方形黄鼠蚤阿尔泰亚种,置感染鼠疫菌而濒死的小鼠体吸血,剔出未吸血蚤,将感染的方形黄鼠蚤413只置于温度2~4℃,相对湿度75%~85%的冷藏箱中。2... 目的了解方形黄鼠蚤阿尔泰亚种带菌越冬后菌栓形成的客观水平。方法2006年9月28日将饥饿3d的方形黄鼠蚤阿尔泰亚种,置感染鼠疫菌而濒死的小鼠体吸血,剔出未吸血蚤,将感染的方形黄鼠蚤413只置于温度2~4℃,相对湿度75%~85%的冷藏箱中。2007年4月6日将蚤从冷藏箱取出,用小鼠全天喂饲吸血1次。此后置于温度20~22℃,相对湿度75%~85%温箱中,隔日用健康小鼠供血0.5~1h,镜下观察菌栓形成情况。结果经过一个冬眠期共存活235只方形黄鼠蚤,形成菌栓蚤9匹,菌栓率3.83%(9/235)。结论方形黄鼠蚤带菌越冬后菌栓形成率明显低于黄鼠活动期菌栓蚤的形成率(13.8%),这可能与蚤在不利环境下出现滞育现象和一部分蚤已摆脱鼠疫菌或带菌量减少,低于102~104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蚤 越冬 菌栓蚤 菌栓率
原文传递
枯叶蛱蝶越冬成虫水溶性蛋白毛细管电泳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易传辉 陈晓鸣 +1 位作者 史军义 周成理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8-341,345,共5页
为深入了解枯叶蛱蝶(Kallima inachus)的滞育机理,利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对越冬期间成虫蛋白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滞育期间进行着一定程度的蛋白质代谢,蛋白质种类、数量和含量发生了变化,但除11月下旬变化较大外,其余时期相对稳定... 为深入了解枯叶蛱蝶(Kallima inachus)的滞育机理,利用毛细管区带电泳对越冬期间成虫蛋白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滞育期间进行着一定程度的蛋白质代谢,蛋白质种类、数量和含量发生了变化,但除11月下旬变化较大外,其余时期相对稳定。11月下旬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含量也有所变化,此期间可能产生了与抗寒性有关的抗冻蛋白。越冬期间蛋白质特征与非滞育成虫有明显差异,是不同发育阶段生命特征的直接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叶蛱蝶 蛋白质 滞育 毛细管区带电泳
下载PDF
树苜蓿在甘肃的育苗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柴春山 蔡国军 +2 位作者 孟少童 陈炜青 薛睿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49-155,共7页
Chamaecytisus palmensis is an evergreen legume shrub. It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in 2002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Australia and since then many studies, including forced germination treatments, germination test, direct... Chamaecytisus palmensis is an evergreen legume shrub. It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in 2002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Australia and since then many studies, including forced germination treatments, germination test, direct sowing, container seedling and cutting seedling propagations, over-winter response, have been conducted in three districts (Dingxi, Tianshui and Wudu) of Gansu province in 2002—2005.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ermination of C. palmensis took very long probably because the seeds had lipidic coat and a 63% of the seeds had hard cost, and its 1 000-seed mass was 23^92 g. The six forced germination treatments were applied, and the effects of sodium carbonate and detergent treatments were moderate, however safe and practical among them. The viablility of all treated seeds were 82%, and the germination rate was 94^5% in lab. The field germination test showed that the seeds imbibing to coat rupture had the fastest germination speed, the seed imbibing without coat rupture had moderate germination speed and poorer germination rate, whereas the seeds without any treatment had slower germination speed and best germination rate. The average germination rate and survival rate were 91^1% and 82^1% of three types of seed. The suitable soil mulching depth was 2~3 cm. The cutting propagation had a higher callus produce rate of average 60^0% and lower rooting rate of average 20^5%. And the rooting rate of ABT treated cutting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plant, 10-hour treatment with ABT was better than 2-hour treatment, upper and middle section of shoot was better than lower section. %Chamaecytisus% palmensis is a shade-intolerant and fast-growing species, and its one-year old seedlings had an average over 1 m height and about 1 cm basal diameter, about one and a half years old seedling had an average over 2 m height, 3 cm basal diameter. The one year old seedling grew better in Dingxi district than in Wudu, whereas over 1-year-old seedling grew better in Wudu district either. The one year old seedlings were ab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苜蓿 引种 催芽 育苗 越冬 甘肃
下载PDF
新型五色草选育及应用技术研究初报
17
作者 贾兰虹 张雪岩 《中国林副特产》 2012年第1期34-36,共3页
新型五色草花坛从景天科植物中选出,在自然低温条件下和干旱季节中试验,比老五色草抗寒抗旱,更具有应用价值。用于花坛造型显现出红、绿、黄、粉和紫粉五种色颜动态变化,不同于老五色草的静态拼色,而且,整体越冬完好。母株冬储和繁殖均... 新型五色草花坛从景天科植物中选出,在自然低温条件下和干旱季节中试验,比老五色草抗寒抗旱,更具有应用价值。用于花坛造型显现出红、绿、黄、粉和紫粉五种色颜动态变化,不同于老五色草的静态拼色,而且,整体越冬完好。母株冬储和繁殖均在露地进行,改变了老五色草在加温温室内越冬和需要在保护地繁殖的传统方式,花坛模纹时间提前1个月,观赏期延长60d,一年建植多年享用。新型五色草可取代现行的老五色草,在寒冷地区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五色草 越冬 抗旱 变色 多年享用
下载PDF
笼养豆雁越冬后期行为的时间分配
18
作者 王保志 孟德荣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58-61,共4页
豆雁已被列入国际鸟类保护红皮书,豆雁的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利用已有条件,对笼养豆雁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观察记录,初步获得了豆雁在越冬后期取食、飞行、休息、鸣叫等行为方面的时间分配比例,总结出了豆雁一些行为的日节律,为保护豆雁提供... 豆雁已被列入国际鸟类保护红皮书,豆雁的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利用已有条件,对笼养豆雁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观察记录,初步获得了豆雁在越冬后期取食、飞行、休息、鸣叫等行为方面的时间分配比例,总结出了豆雁一些行为的日节律,为保护豆雁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第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雁 越冬 时间分配 日节律
下载PDF
青藏高原6份披碱草属牧草农艺性状及生产性能评价 被引量:18
19
作者 闫志勇 周青平 +2 位作者 刘文辉 颜红波 周改娥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8-115,共8页
评价了青藏高原不同海拔地区6份披碱草属(Elymus)牧草的农艺性状和生产性能,以期遴选出适合当地的优良的种质资源。结果表明,1号产自贵南的垂穗披碱草(E.nutans),其叶部和穗部农艺性状表现突出,种子产量(1 265.9kg·hm-2)较高,可作... 评价了青藏高原不同海拔地区6份披碱草属(Elymus)牧草的农艺性状和生产性能,以期遴选出适合当地的优良的种质资源。结果表明,1号产自贵南的垂穗披碱草(E.nutans),其叶部和穗部农艺性状表现突出,种子产量(1 265.9kg·hm-2)较高,可作为饲草型兼产籽型牧草选育材料;2号产自共和的垂穗披碱草,其草产量(8 714.9kg·hm-2)最高,稳定性最强,可作为长期饲草型牧草选育材料;3号产自达日的老芒麦(E.sibiricus),其生育天数(172d)最长,种子产量(1 431.3kg·hm-2)最高,草产量(5 780.9kg·hm-2)较高,可作为中长期产籽型兼饲草型牧草选育材料;4号产自刚察的老芒麦,其叶部和穗部农艺性状表现突出,草产量(6 297.4kg·hm-2)较高,可作为产籽型兼饲草型牧草选育材料;5号和6号产自班玛和青海湖环湖的老芒麦,其生育天数(120d)最短,生产性能较差,可作为早熟型牧草资源选育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碱草属 农艺性状 生育期 越冬率 产量 茎叶比
下载PDF
太湖越冬蓝藻空间分布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季健 孔繁翔 +4 位作者 于洋 张民 阳振 钱善勤 吴晓东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0-494,共5页
为确定2007-2008年冬季蓝藻在太湖各个湖区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在冬季逐月对太湖主要湖区14个位点采集底泥和水样,应用荧光分析法测定样品中藻蓝素含量,以确定冬季太湖各个湖区的藻蓝素分布状况,比较冬季太湖各个湖区水体和底泥中蓝藻... 为确定2007-2008年冬季蓝藻在太湖各个湖区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在冬季逐月对太湖主要湖区14个位点采集底泥和水样,应用荧光分析法测定样品中藻蓝素含量,以确定冬季太湖各个湖区的藻蓝素分布状况,比较冬季太湖各个湖区水体和底泥中蓝藻的分布差异.实验结果说明与夏季情况不同,相对于西南太湖水域,2007-2008年冬季北太湖水体和底泥中的蓝藻含量均较低,而西南湖区部分区域12月仍出现了蓝藻的聚集,底泥表面的藻蓝素含量也较高,说明调查期间,冬季越冬蓝藻主要分布于西太湖和南太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蓝藻 藻蓝素 荧光分析法 空间分布 太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