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脑桥静脉流出端的超微结构观察及其生物学意义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庞琦 司志超 +7 位作者 贺红卫 孔大伟 李伯琴 王汉斌 赵光宇 朱玉方 葛明旭 翟国德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88-691,共4页
目的描述人脑桥静脉流出端的超微结构,观察该段血管的微观形态学特征,探讨其对颅内静脉血液流出的调节机制。方法非血管源性神经系统疾病病人行开颅手术,术中小心暴露并取出脑桥静脉至近静脉窦端,常规TEM样品制备方法,选取脑桥静脉流出... 目的描述人脑桥静脉流出端的超微结构,观察该段血管的微观形态学特征,探讨其对颅内静脉血液流出的调节机制。方法非血管源性神经系统疾病病人行开颅手术,术中小心暴露并取出脑桥静脉至近静脉窦端,常规TEM样品制备方法,选取脑桥静脉流出端行超薄切片,重金属盐染色后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脑桥静脉流出端有大量致密排列的纤维,以胶原纤维为主,也可见弹性纤维及少量网状纤维,散在的成纤维细胞也可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未发现平滑肌细胞,也未发现神经纤维组织,该血管节段电镜下超微结构特征与脑静脉系统其他部位明显不同。结论脑静脉血管床贮存的大量静脉血液可以通过容量调节影响到颅内压力变化,而脑桥静脉作为颅内静脉血液流出的最后通路,流出端具有的特殊形态学特征提示其可能是脑血液循环中静脉血液流出的关键环节。由于该段静脉血管壁没有发现平滑肌细胞,也未发现神经纤维组织,而致密分布的胶原纤维本身不具有自主舒缩功能,因此推测该段血管缺乏主动调控机制。研究脑桥静脉流出端参与静脉血液流出的被动调节机制可为下一步针对脑静脉系统临床治疗颅内压增高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脑桥静脉 流出端 超微结构 颅内压
原文传递
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术中支架远端流出道力学性质分析
2
作者 沈毓 陈政 陆清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87-790,共4页
目的 通过支架移植物体外力学测试,探讨支架力学性质并优化联合置入段支架的选择方案。方法 采用径向力测试仪测量不同主体支架、裸支架及两者联合的径向力(RF)。绘制支架远端RF与支架放大率间线性关系。通过力学模拟直观地评估支架作... 目的 通过支架移植物体外力学测试,探讨支架力学性质并优化联合置入段支架的选择方案。方法 采用径向力测试仪测量不同主体支架、裸支架及两者联合的径向力(RF)。绘制支架远端RF与支架放大率间线性关系。通过力学模拟直观地评估支架作用于主动脉壁的应力。结果 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远端RF曲线反映出主动脉支架的超弹性特点,镍钛合金支架超弹性特点比不锈钢支架更明显;不同尺寸Hercules支架与相同尺寸限制性裸支架配合时联合置入段放大率相同,RF相近;初始压缩直径下,联合支架置入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慢性外扩张力(COF),高压缩程度下联合置入段支架COF高于单一支架置入。结论 基于支架体外力学模拟,可更直观地了解支架置入后血管壁应力。限制性裸支架应用可通过降低支架移植物远端放大率改变联合置入段RF,但在较高压缩程度下可能增加内膜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限制性裸支架 支架流出道 慢性外扩张力 放大率
下载PDF
房水流出通道形态及功能在体评估进展
3
作者 朱晓凤 吴彦燕 +1 位作者 余敏斌 杨扬帆 《国际眼科纵览》 2021年第5期397-403,共7页
青光眼病理性高眼压的常见原因是房水流出受阻,因此房水流出通道的形态观察和功能研究是青光眼防治的重点。研究房水流出通道的形态及功能对研究青光眼发病机制、选择手术方式和开发靶向药物均有重要意义。房水流出成像方式中眼前段相... 青光眼病理性高眼压的常见原因是房水流出受阻,因此房水流出通道的形态观察和功能研究是青光眼防治的重点。研究房水流出通道的形态及功能对研究青光眼发病机制、选择手术方式和开发靶向药物均有重要意义。房水流出成像方式中眼前段相干光断层扫描及血管成像、超声生物显微镜活体显像,可对房水流出通道进行结构性评估;而静态和实时房水血管造影为功能性评估。目前尚缺乏房水结构流出特征与功能流量值之间的精确关系研究。使用房水血管造影术可研究与评价青光眼的药物疗效。房水血管造影术有助于引导小梁网靶向的微创青光眼手术以获得更好的降眼压效果。但房水血管造影术有创,目前只能在手术室使用。未来尚需进一步改进评估房水流出通道的方法,以期在临床上通过结构和功能评估相结合,更好地了解房水流出通道和眼前段结构,提高青光眼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房水流出 眼前段相干光断层扫描 OCT血管造影 超声生物显微镜 房水血管造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