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43
1
作者 刘婧娴 俞静 +1 位作者 李媛睿 刘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3-99,共7页
目的探讨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CRKP。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并联合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Microflex^(... 目的探讨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CRKP。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并联合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Microflex^(TM)MALDI-TOF MS进行菌种复核。改良Hodge试验筛查碳青霉烯酶表型;PCR方法检测bla_(KPC)、bla_(GES)、bla_(IMP)、bla_(VIM)、bla_(NDM-1)和bla_(OXA-48)等碳青霉烯酶基因及AmpC酶基因,并对阳性扩增产物进行基因测序;SDS-PAGE检测菌株外膜蛋白Ompk35和Ompk36的表达情况;对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的菌株进行质粒转移接合试验。结果 75株CRKP中,有71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其中69株携带bla_(KPC-2)基因合并Ompk36变异(68株)或Ompk36缺失(1株);1株携带bla_(IMP-4)基因合并Ompk35和Ompk36变异,1株携带bla_(NDM-1)和bla_(CIT-1)基因合并Ompk35和Ompk36变异。4株改良Hodge试验阴性的菌株中,3株DHA4基因阳性合并Ompk36缺失(1株)或Ompk36变异(2株),另1株未检测到耐药基因但Ompk36缺失。仅4株产碳青霉烯酶菌株(4/71)转移接合试验成功。结论临床标本分离的CRKP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主要耐药机制为产KPC-2酶合并外膜蛋白表达异常。需加强院内感染预防控制措施,防止此类菌株的播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耐药机制 碳青霉烯酶 AMPC酶 外膜蛋白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宋羽希 王琴 +4 位作者 胡健 朱忠立 黎俊雅 向朝雪 李福祥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0-66,共7页
目的研究西部战区总医院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临床各种标本分离出的CRE 121株,采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 目的研究西部战区总医院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临床各种标本分离出的CRE 121株,采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和体外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及测序检测碳青霉烯酶、ESBL酶、AmpC酶和膜孔蛋白基因;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PCR(ERIC-PCR)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121株CRE中碳青霉烯酶阳性96株,其中65株产blaKPC、25株产blaNDM-1、7株产blaOXA-48、2株产blaVIM,有2株同时产blaKPC和blaNDM-1,1株同时产blaKPC和blaVIM;未检测到blaIMP、blaGES基因;blaSHV、blaTEM和blaDHA检出率分别为46.3%、47.1%和37.2%;OMPF、OMPC缺失/突变率分别为48.1%、84.6%,OMPK35、OMPK36缺失/突变率分别为35.7%、91.1%。药敏结果分析发现121株CRE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高,对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ERIC-PCR结果显示56株碳青霉烯类耐药克雷伯菌有5种基因型;26株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有3种基因型;23株碳青霉烯类耐药阴沟肠杆菌有3种基因型。结论该院临床分离的CRE以blaKPC为主要耐药基因,其次为blaNDM-1;部分CRE既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同时合并膜孔蛋白基因缺失/突变。从分型结果得出,部分菌株同源性非常高,存在克隆传播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碳青霉烯酶 膜孔蛋白 同源性
下载PDF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BP1A、CarO及β-内酰胺酶的编码基因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翁幸鐾 糜祖煌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15-220,共6页
目的了解一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js01株)可能存在的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机制。方法对自2011年12月宁波市第一医院住院患者的痰样本js01株分离,用gyrA和parC基因PCR扩增、测序和BLASTn比对确认菌种。用PCR法分析33种β-内酰胺酶基因... 目的了解一株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js01株)可能存在的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机制。方法对自2011年12月宁波市第一医院住院患者的痰样本js01株分离,用gyrA和parC基因PCR扩增、测序和BLASTn比对确认菌种。用PCR法分析33种β-内酰胺酶基因(13种A类酶基因、10种B类酶基因、2种C类酶基因、8种D类酶基因)和插入序列与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连锁检测以及CarO膜孔蛋白编码基因。再用分段PCR法扩增PBP1A编码基因,双向测序后拼接成全长序列。结果js01株检出β-内酰胺酶TEM-1、ADC-30、OXA-23和OXA-66编码基因。插入序列与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连锁检测显示ISabal-ADC-30和ISabal—OXA-23为阳性。js01株carO基因序列与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株(SDF)相比存在有义突变,氨基酸序列一致率为76.0%(189/249),存在3个氨基酸缺失。is01株PBP1A编码基因序列与SDF株相比存在有义突变,氨基酸序列的一致率为99.6%(848/851),存在3个氨基酸变异,但js01株PBP1A蛋白分子立体结构比SDF株丢失2个螺旋结构。结论本株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主要与该菌株管家基因(PBP1A、CarO编码基因)突变与可移动遗传元件介异的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Β-内酰胺类 基因 膜孔蛋白 CarO 青霉素结合蛋白 PBP1A 抗药性
原文传递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类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春新 耿先龙 +4 位作者 许亚丰 陈国千 赵琪 周丽珍 糜祖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29-334,共6页
目的调查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an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PDR-ABA菌)临床分离菌株中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基因的存在和变异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3月到2010年5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PDR-ABA菌20株,采用微量肉汤烯释法... 目的调查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an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PDR-ABA菌)临床分离菌株中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基因的存在和变异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3月到2010年5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PDR-ABA菌20株,采用微量肉汤烯释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基因测序方法分析36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carO膜孔蛋白基因。结果本组20株PDR-ABA菌TEM-1、ADC-30-1ike、OXA-23型3种β-内酰胺酶基因全部阳性,CARB-2和DHA-1型阳性率为5.0%。在鲍曼不动杆菌中发现CARB-2型为国内首次报道。膜孔蛋carO基因突变率达100.0%。结论本组PDR-ABA菌对多种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与产TEM、ADC-30-like、OXA-23、CARB-2、DHA-1型5种13-内酰胺酶相关外,还与膜孔蛋白编码基因carO突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Β-内酰胺酶基因 膜孔蛋白 carO基因 泛耐药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5
作者 罗洪英 余水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4期492-495,共4页
目的对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产碳青霉烯酶、整合子分布及外膜孔蛋白的缺失情况进行分析和特征讨论。方法收集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患者的痰液、尿液、分泌物、血液等标本,临床分离的87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CRE)菌株... 目的对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产碳青霉烯酶、整合子分布及外膜孔蛋白的缺失情况进行分析和特征讨论。方法收集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患者的痰液、尿液、分泌物、血液等标本,临床分离的87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CRE)菌株进行分析。结果对87株CRE菌株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检出碳青霉烯酶基因74株,占85.06%。包括肺炎克雷伯菌65株(87.84%),大肠埃希菌6株(8.11%),阴沟肠杆菌、产酸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各1株,分别占1.35%。整合酶基因检测结果显示,Ⅰ类整合子检出52株,检出率为59.77%(52/87),其中47株来自产碳青霉烯酶菌株,5株为非产碳青霉烯酶菌株,同时均以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9株和3株);Ⅱ类整合子检出8株,检出率为9.20%(8/87),其中4株来自产碳青霉烯酶菌株,4株为非产碳青霉烯酶菌株;未检出Ⅲ类整合子。Ⅰ类和Ⅱ类整合子检出3株,2株来自产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株,1株为非产碳青霉烯酶的肺炎克雷伯菌株。肺炎克雷伯菌菌株外膜孔蛋白缺失情况表明,70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株中,膜蛋白无异常达18.57%,其中产碳青霉烯酶菌株中膜蛋白无异常为16.92%;OmpK35表达下调的菌株占24.29%,OmpK35缺失的占10.00%;OmpK36表达下调和缺失的比例分别为4.23%和57.14%;产碳青霉烯酶菌株中OmpK35表达下调的菌株占50.77%,OmpK35缺失的占9.23%;OmpK36表达下调和缺失的比例分别为3.08%和55.38%。结论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CRE的耐药情况非常严重,且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基因检出最高,耐药最严重;耐药性的发生还与整合酶基因Ⅰ类整合子,以及孔膜蛋白表达减低与缺失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 产碳青霉烯酶 整合子 外膜孔蛋白
下载PDF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及膜孔蛋白基因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姜如金 朱健铭 吴康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5-448,共4页
目的了解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及膜孔蛋白基因的存在与变异情况。方法收集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2008年11月-2009年12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共30株,先用改良三维试验同时检测头孢菌素酶(AmpC)、超广谱β... 目的了解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及膜孔蛋白基因的存在与变异情况。方法收集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2008年11月-2009年12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共30株,先用改良三维试验同时检测头孢菌素酶(AmpC)、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金属β-内酰胺酶(MBL)3类β-内酰胺酶活性,再用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分析24种β-内酰胺酶基因与膜孔蛋白carO基因。结果 30株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共检出TEM、ADC、OXA-23群等3种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00.0%、60.0%、80.0%,30号株ADC基因为新亚型;膜孔蛋白carO基因突变率达100.0%。结论鲍氏不动杆菌对多种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与产TEM、ADC、OXA-23群等3种β-内酰胺酶基因相关外,还与膜孔蛋白编码基因carO突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Β-内酰胺酶基因 膜孔蛋白 carO基因 多药耐药 变异
原文传递
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应春妹 应骏 +3 位作者 罗柳林 汪雅萍 叶杨芹 张灏旻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00-302,共3页
目的了解我院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PA)耐药机制及同源性分型情况。方法收集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PA,用K-B法检测28株耐亚胺培南PA对12种抗菌药的敏感性,用肠杆菌科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ERIC)进行同源性分析,并用PCR法检测外膜孔蛋... 目的了解我院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PA)耐药机制及同源性分型情况。方法收集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PA,用K-B法检测28株耐亚胺培南PA对12种抗菌药的敏感性,用肠杆菌科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ERIC)进行同源性分析,并用PCR法检测外膜孔蛋白OprD2和金属β内酰胺酶(IMP、VIM)基因。结果28株耐亚胺培南PA对其他12种抗菌药的耐药率在14.8%~42.3%。经ERIC-PCR分析后共有11个基因型。其中A型为11株:A1型9株,A2型2株;B型为5株:B1型2株,B2型2株,B3型1株;C型3株;D型2株;E^K型各1株。PCR检测到OprD2基因仅4株,其缺失率为85.7%,28株PA中检测到1株VIM基因,经测序证实为VIM-2型。结论本院耐亚胺培南PA的主要耐药机制为外膜孔蛋白缺失。在外科和高干病房中出现多种基因型的耐亚胺培南PA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亚胺培南 铜绿假单胞菌 外膜孔蛋白 金属Β内酰胺酶 肠杆菌科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
下载PDF
同一患者不同部位的4株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和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刘瑛 俞静 +1 位作者 张良 沈立松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60-464,共5页
目的对临床分离自同一患者不同部位的4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耐药机制研究和同源性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3月上海新华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从1例膀胱癌术后患者的血、尿、痰和盆腔引流液标本中分离得到耐碳青霉烯类抗生... 目的对临床分离自同一患者不同部位的4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耐药机制研究和同源性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3月上海新华医院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从1例膀胱癌术后患者的血、尿、痰和盆腔引流液标本中分离得到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4株。分别采用:①改良Hodge试验筛选碳青霉烯酶;②PCR方法及基因测序检测耐药基因;③SDS-PAGE分析菌株外膜蛋白的改变等方法进行耐药机制研究。并采用ERIC-PCR方法进行DNA同源性分析。结果改良Hodge试验显示4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均产碳青霉烯酶,通过PCR方法及基因测序确证皆产KPC-2酶。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4株细菌的外膜蛋白表达不同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型肺炎克雷伯菌。ERIC-PCR基因图谱显示此4株细菌的DNA指纹图谱完全一致。结论本研究中的4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耐药机制为产KPC-2酶以及外膜蛋白异常引起的外膜蛋白通透性改变,且这4株细菌为同一克隆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酶 外膜蛋白
下载PDF
淋病奈瑟菌外膜蛋白Porin B通过抑制CD4^(+)T细胞增殖调控机体免疫应答的分析
9
作者 朱有葱 杨鹏 罗浪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2033-2036,共4页
目的:探究淋病奈瑟菌(NG)外膜蛋白Porin B能否通过抑制CD4^(+)T细胞增殖来调控机体免疫应答。方法:从GenBank中获取NG菌株的Porin B基因的DNA序列,以NG菌株FA1090的DNA为模板,扩增目Porin B基因,并采用1.5%琼脂糖凝胶电泳对Porin B基因... 目的:探究淋病奈瑟菌(NG)外膜蛋白Porin B能否通过抑制CD4^(+)T细胞增殖来调控机体免疫应答。方法:从GenBank中获取NG菌株的Porin B基因的DNA序列,以NG菌株FA1090的DNA为模板,扩增目Porin B基因,并采用1.5%琼脂糖凝胶电泳对Porin B基因进行检测。将得到的PCR产物用Bam HⅠ和Eco RⅠ双酶切后克隆到酶切的载体pET30a中得到重组质pET30a-Porin B,并采用1.5%琼脂糖凝胶电泳对pET30a-Porin B进行检测。从C57BL/6小鼠的脾脏和淋巴结中分离CD4^(+)T细胞,分为对照组、低剂量pET30a-Porin B(LPB)组、中剂量pET30a-PorinB(MPB)组和高剂量PET30a-PorinB(HPB)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LPB组、MPB组和HPB组分别与低、中、高剂量的pET30a-Porin B共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4^(+)T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将PCR扩增产物进行1.5%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在1.0 kb处得到一条清晰的条带,表明扩增出了正确的Porin B基因;将pET30a-Porin B进行1.5%琼脂糖凝胶电泳测定,出现1.0 kb的目的片段和5.4 kb的载体片段,说明重组质粒pET30a-Porin B构建成功。与对照组比较,LPB组、MPB组和HPB组的CD4^(+)T细胞增殖指数均显著下降,且随着重组质粒pET30a-Porin B的剂量增加,CD4^(+)T细胞增殖指数下降显著;与对照组比较,LPB组、MPB组和HPB组的CD4^(+)T细胞凋亡比例均显著增加,且随着重组质粒pET30a-Porin B的剂量增加,CD4^(+)T细胞凋亡比例增加更显著。结论:Porin B能够抑制CD4^(+)T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这表明Porin B能够通过抑制CD4^(+)T细胞增殖来调控机体免疫应答。后期还需大量研究及临床试验来证明Porin B的临床效果,为临床NG疫苗的研究提供基础临床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奈瑟菌 外膜蛋白 porin B蛋白 CD4^(+)T细胞 免疫
下载PDF
产气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瑛 俞静 +1 位作者 费奇力 沈立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5-279,共5页
目的探讨产气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产气肠杆菌16株,采用改良Hodge试验筛选产碳青霉烯酶菌株;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并验证耐药基因;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菌株的外膜... 目的探讨产气肠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收集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产气肠杆菌16株,采用改良Hodge试验筛选产碳青霉烯酶菌株;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并验证耐药基因;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菌株的外膜蛋白进行分析。结果改良Hodge试验结果发现16株产气肠杆菌均产碳青霉烯酶;PCR扩增和基因测序结果显示16株产气肠杆菌均存在KPC-2基因,但未携带IMP-1、IMP-2、VIM-1、VIM-2、NDM-1、OXA-1和OXA-9等其他碳青霉烯酶基因;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16株产气肠杆菌中有5株出现Omp36膜孔蛋白的缺失。结论 16株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产气肠杆菌主要耐药机制可能与产KPC-2型酶且部分菌株合并Omp36膜孔蛋白的缺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肠杆菌 耐药机制 碳青霉烯酶基因 外膜蛋白
下载PDF
国内首次从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KPC型β-内酰胺酶基因 被引量:2
11
作者 屠涌涛 肖美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71-2273,共3页
目的调查一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1-12月浙江绍兴第二医院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到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共20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15种A类β-内酰胺... 目的调查一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1-12月浙江绍兴第二医院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到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共20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15种A类β-内酰胺酶基因、10种B类β-内酰胺酶基因、2种C类β-内酰胺酶基因、4种D类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以及膜孔蛋白oprD2基因。结果 20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基因检出率,TEM为90.0%、CARB为100.0%、KPC为5.0%(经测序和BLASTn比对,确认为KPC-2型)、OXA-10群为10.0%,膜孔蛋白oprD2基因均为缺失。结论 20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均存在产β-内酰胺酶和膜孔蛋白缺失是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重要原因;从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查出KPC型β-内酰胺酶基因是国内外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Β-内酰胺酶基因 膜孔蛋白 泛耐药
原文传递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詹旭莉 汤建华 《神经药理学报》 2020年第6期27-33,共7页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是临床分离及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随着β-内酰胺类及氨基糖苷类等广谱抗菌素的广泛使用,细菌易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头孢菌素酶和氨基糖苷类修饰...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是临床分离及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随着β-内酰胺类及氨基糖苷类等广谱抗菌素的广泛使用,细菌易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头孢菌素酶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对常用药物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类呈现出严重的多重耐药性。由于CRKP对大部分抗生素均耐药,目前已成为临床治疗非常棘手的问题。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减少抗生素滥用导致的细菌耐药已变的十分重要。因此有必要对CRKP进行系统性梳理,讨论其耐药机制,为今后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优化医疗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杆菌 产碳青霉烯酶 外膜孔蛋白 外排泵 生物被膜
下载PDF
淋病奈瑟菌外膜蛋白PIA基因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召东 潘亚平 +1 位作者 沈琳 张永华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528-530,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5株临床分离的淋病奈瑟菌外膜蛋白PIA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构建PIA基因的原核表达系统。方法:采用高保真PCR扩增5株淋病奈瑟菌全长PIA基因序列,T—A克隆后测序并与已发表的序列进行比较,用Wonderful分子生物学软... 目的:分析比较5株临床分离的淋病奈瑟菌外膜蛋白PIA基因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构建PIA基因的原核表达系统。方法:采用高保真PCR扩增5株淋病奈瑟菌全长PIA基因序列,T—A克隆后测序并与已发表的序列进行比较,用Wonderful分子生物学软件分析基因和蛋白质序列的相似性。再构建PIA原核表达系统,不同浓度IPTG诱导后,10%SDS—PAGE检测蛋白表达情况。结果:5株PIA淋病奈瑟菌均为IA6血清型。与报道的PIA基因序列(No:L19962)比较,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分别高达99.47%-100%和99.04%-100%。构建的原核表达系统pET42-PIA—Ecoli BL21DE3表达的重组蛋白PIA量占细菌总蛋白量的49.6%。结论:IA6为PIA菌株优势血清型,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已成功构建淋病奈瑟菌PIA基因高效原核表达系统,为淋病奈瑟菌基因疫苗和临床检测试剂盒的研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奈瑟球菌 主要外膜蛋白PIA 序列分析 克隆/表达
下载PDF
从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发现β-内酰胺酶ADC基因和膜孔蛋白carO基因新的变异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东标 周茂亮 +1 位作者 申屠桥民 孔海深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534-538,共5页
目的调查一组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基因的存在和变异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浙江某医院ICU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的多耐药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各10株,用分子鉴定法鉴定菌种,再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 目的调查一组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基因的存在和变异情况。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浙江某医院ICU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的多耐药和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各10株,用分子鉴定法鉴定菌种,再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34种β-内酰胺酶基因与膜孔蛋白carO基因。结果本组20株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共检出TEM-1型20株(100%)、OXA-23型10株(50.0%)、ADC-30型12株(60.0%)、ADC基因新的变异型ADC-60型8株(40.0%)(GenBank登录号:JQ692087)。10株PDR菌均检出OXA-23型β-内酰胺酶基因,而10株MDR菌则均未检出OXA-23型β-内酰胺酶基因。20株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膜孔蛋白carO基因均存在有义突变,19株测得序列相同,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后与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株(SDF)比较,一致率为76.0%。8号株carO基因序列与其他19株测得DNA序列不同,第351位缺失了12个碱基并导致过早出现终止密码子。结论本组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主要与产TEM、ADC、OXA-23和carO基因存在有义突变相关。OXA-23型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是PDR菌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原因。ADC基因存在新变异型:ADC-60是国内外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酶基因 ADC 膜孔蛋白 carO 耐药 新变异型
原文传递
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获得性耐药基因及ompK36突变研究 被引量:64
15
作者 翁幸鐾 糜祖煌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545-2548,共4页
目的了解1株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RKP)获得性耐药基因和膜孔蛋白基因ompK36存在及突变状况。方法将1株对16种抗菌药物均耐药的MDRKP进行了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及其载体(整合子、转座子)的遗传标记检测和膜孔蛋... 目的了解1株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RKP)获得性耐药基因和膜孔蛋白基因ompK36存在及突变状况。方法将1株对16种抗菌药物均耐药的MDRKP进行了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相关基因及其载体(整合子、转座子)的遗传标记检测和膜孔蛋白基因ompK36的检测。结果该株MDRKP耐β-内酰胺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检出TEM-1、SHV-11、KPC-2型(均经测序比对证实),耐氨基糖苷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检出aac(3)-Ⅱ、ant(3″)-Ⅰ,无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检出;Ⅰ类整合子遗传标记intⅠ1、qacE△1-sul1阳性、转座子遗传标记merA阳性;检出膜孔蛋白基因ompK36,且存在变异(GGCGAC小片段插入)。结论该株MDRKP耐β-内酰胺类、基糖苷类等抗氨菌药物与该菌携带获得性耐药基因TEM-1、SHV-11、KPC-2型、aac(3)-Ⅱ、ant(3″)-Ⅰ基因相关;另外,该菌膜孔蛋白基因ompK36发生了变异,这可能与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多药耐药 获得性耐药基因 膜孔蛋白 ompK36基因 突变
原文传递
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膜孔蛋白基因及外排泵基因研究 被引量:65
16
作者 陈贤君 张亚琼 +2 位作者 郑蓓佳 张春玲 李招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650-4653,共4页
目的全面了解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类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08年1-12月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的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20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析33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carO基因以及外排泵adeB基因。结果 20株泛耐药... 目的全面了解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β-内酰胺类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08年1-12月住院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的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20株,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析33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carO基因以及外排泵adeB基因。结果 20株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共检出A类β-内酰胺酶基因TEM-1、C类β-内酰胺酶基因ADC-30、D类β-内酰胺酶基因OXA-23,三者阳性率均为100.0%;B类β-内酰胺酶基因未检出;膜孔蛋白carO基因突变率为100.0%,外排泵adeB基因阳性率为100.0%。结论泛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株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与产TEM-1、ADC-30、OXA-23β-内酰胺酶,膜孔蛋白carO基因突变和获得adeABC外排泵3种耐药的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Β-内酰胺酶基因 膜孔蛋白基因 carO基因 外排泵 泛耐药
原文传递
耐药大肠埃希菌β-内酰胺酶基因及膜孔蛋白基因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向阳 黄东标 +1 位作者 周茂亮 胡晓燕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12-2015,共4页
目的调查大肠埃希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ompC基因的存在及变异情况。方法收集医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临床分离的耐药大肠埃希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A、B、C、D等4类β-内酰胺酶24种基因和膜孔蛋白ompC基因。结果... 目的调查大肠埃希菌中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ompC基因的存在及变异情况。方法收集医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临床分离的耐药大肠埃希菌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A、B、C、D等4类β-内酰胺酶24种基因和膜孔蛋白ompC基因。结果 20株耐药大肠埃希菌共检出TEM、CTX-M-1群和OXA-1群等3种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率分别为45.0%、40.0%和10.0%,其余21种基因均未检出;20株耐药大肠埃希菌共检测到19株占95.0%,膜孔蛋白编码基因ompC,经测序比对除11号株外,其余18株占90.0%均存在突变。结论 20株耐药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为产β-内酰胺酶和膜孔蛋白变异的共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Β-内酰胺酶基因 膜孔蛋白 ompC基因 变异
原文传递
温肾通督方对脊髓损伤模型小鼠脾脏B细胞影响的蛋白组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石磊 吴承杰 +6 位作者 陈思娴 潘娅岚 王礼宁 赵瑞华 吴毛 马勇 郭杨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329-2338,共10页
目的探讨温肾通督方对脊髓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36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温肾通督方组,每组12只。模型组、温肾通督方组小鼠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小鼠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进行脊髓暴露。温肾通督... 目的探讨温肾通督方对脊髓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36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温肾通督方组,每组12只。模型组、温肾通督方组小鼠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小鼠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进行脊髓暴露。温肾通督方组从术后第1天按50 g/(kg·d)给予温肾通督方溶液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20 ml/(kg·d)灌胃,各组均连续灌胃14天。在术前及术后第1、7、14天,利用斜板试验及后肢运动功能(BMS)评分对小鼠运动功能进行评估;术后第3天通过肌电图及运动诱发电位检测小鼠神经电生理,测量各组小鼠脾脏长度,利用磁珠分选脾脏中的B细胞,通过蛋白组学技术分析蛋白差异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脾脏B细胞中线粒体外膜转运孔蛋白20(Tom20)及下游剪切化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术后第14天采用核磁共振观察小鼠脊髓恢复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同时间比较,模型组在术后1、7、14天BMS主评分、副评分及斜板试验角度均降低,术后3天小鼠肌电图和运动诱发电位峰峰值降低、脾脏长度减少,脾脏B细胞中Tom20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同时间比较,温肾通督方组小鼠术后14天时BMS副评分及术后7、14天时斜板试验角度升高,术后3天小鼠肌电图和运动诱发电位峰峰值升高、脾脏长度增加,Tom20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量降低(P<0.05)。蛋白组学结果显示,温肾通督方组与模型组相比共有100个差异蛋白,其中37个上调,63个下调。GO富集显示差异蛋白主要在氧结合、外源性凋亡负反馈、锌离子相应、氧输送等方面发挥作用。KEGG富集显示差异蛋白主要集中在代谢途径、亨廷顿病、氧化磷酸化等通路。亚细胞定位显示差异蛋白与线粒体相关。术后14天磁共振成像显示,假手术组小鼠脊髓结构完整,节段清晰,脊髓信号无异常;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免疫功能 蛋白组学 线粒体外膜转运孔蛋白20 细胞焦亡 温肾通督方
原文传递
鼠伤寒沙门氏菌外膜蛋白(porin)的提纯及鉴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跃武 赵凤兰 +1 位作者 徐友梅 胡军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62-164,共3页
采用超声破碎、TritonX-100溶解、Sephacryl超细S-300和SephadexG-150凝胶过滤提纯了鼠伤寒杆菌的外膜蛋白porin。经检测其中LPS的含量约为0.06%。经SDS—PAGE图谱分析,porin在36KDa位置处显示一条蛋白带;用免疫印迹将OMPs兔抗... 采用超声破碎、TritonX-100溶解、Sephacryl超细S-300和SephadexG-150凝胶过滤提纯了鼠伤寒杆菌的外膜蛋白porin。经检测其中LPS的含量约为0.06%。经SDS—PAGE图谱分析,porin在36KDa位置处显示一条蛋白带;用免疫印迹将OMPs兔抗血清与porin结合,仅在36KDa位置显示一明显的印迹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外膜蛋白porin 生物制品 制备
下载PDF
鮰爱德华氏菌外膜微孔蛋白N基因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20
作者 潘延乐 汪开毓 +4 位作者 杨洁 阳磊 吉莉莉 耿毅 陈德芳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4-269,共6页
根据Gen Bank中鮰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外膜微孔蛋白N(porin N)基因序列(Gen Bank No:NC_012779.2)设计了1对引物,预计目的片段大小为381 bp。通过对反应体系和条件的优化,并进行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及人工感染组织样品检... 根据Gen Bank中鮰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外膜微孔蛋白N(porin N)基因序列(Gen Bank No:NC_012779.2)设计了1对引物,预计目的片段大小为381 bp。通过对反应体系和条件的优化,并进行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及人工感染组织样品检测,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鮰爱德华氏菌的PCR方法。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鮰爱德华氏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鲁氏耶尔森氏菌、海豚链球菌、不动杆菌、产气肠杆菌、大肠杆菌、拟态弧菌、荧光假单胞菌、弗氏柠檬酸杆菌15种细菌中仅鮰爱德华氏菌扩增出特异性条带;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最小核酸检出量为9.35×10-3ng·μL-1;同时对人工感染的病料肝脏、细菌基因组DNA、细菌菌液及菌落进行扩增,结果显示4种材料均能检测出大小为381 bp的基因片段。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特异强、灵敏度高,适用于鮰爱德华氏菌感染病例的高效、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鮰爱德华氏菌 外膜微孔蛋白基因 PC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