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精本草考证与启迪 被引量:65
1
作者 刘京晶 斯金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31-636,共6页
为了明晰"黄精"基原植物沿革与变迁、药用部位与传统功效、资源与分布,该文对"女萎""葳蕤""黄精"进行了系统的本草考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的"女萎",包含了《名医别录》记载的"葳蕤"与"黄精"两者的功效,其中"葳蕤"... 为了明晰"黄精"基原植物沿革与变迁、药用部位与传统功效、资源与分布,该文对"女萎""葳蕤""黄精"进行了系统的本草考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的"女萎",包含了《名医别录》记载的"葳蕤"与"黄精"两者的功效,其中"葳蕤"传承了"女萎"的主治功效,"黄精"传承了"女萎""主补中益气,除风湿,安五脏。久服轻身、延年、不饥"等主补功效,其后本草均沿用《名医别录》记载。"黄精"基原植物的沿革与变迁进一步表明,明清以前本草中"玉竹"(女萎、葳蕤)中包含"黄精",其中唐初以前主要根据根状茎结节状形态与个体大小区分"黄精"、"玉竹",形态的鉴别具有科学性一直沿用至今,大小鉴别显然不科学;唐代至清初强调叶对生者为正精,将年幼的黄精与滇黄精、叶互生的多花黄精等误认为"玉竹",追根溯源"黄精"应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又名"女萎"……,"黄精"的古方开发应一并注重"玉竹"方。历代本草记载"黄精"药用部位除根茎外,叶、花、果实和幼苗均可作食药用,但近代未见开发利用;"黄精"的栽培历史悠久,唐诗就有记载,《本草纲目》详细描述了种植方法;"黄精"的采收加工从"二月采根,阴干"(《名医别录》)发展至"九蒸九曝"(《食疗本草》)、"今通八月采"(《本草图经》),但"黄精"栽培品种、资源培育与精准采收等关键技术直至现代仍无重大突破。《本草图经》首次记载"黄精"道地产区"以嵩山、茅山者为佳",但江苏茅山、河南嵩山并非现代的"黄精"主产区,"黄精"产区规划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基原植物 药用部位 采收加工 考证
原文传递
石斛与铁皮石斛关系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47
2
作者 斯金平 张媛 +2 位作者 罗毅波 刘京晶 刘仲健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01-2005,共5页
该文通过历代"本草"有关"石斛"基原、产地与质量和性状描述的考证,根据"石斛生六安、温台为上""味甘,平……""股短""细实"或"中实"等稳定的产地分布与性状描述... 该文通过历代"本草"有关"石斛"基原、产地与质量和性状描述的考证,根据"石斛生六安、温台为上""味甘,平……""股短""细实"或"中实"等稳定的产地分布与性状描述,认为历代"本草"所指的优质"石斛"主要指石斛属的"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tenatum(D.officinale)"与"霍山石斛D.houshanense"。针对铁皮石斛曾使用的D.candidum,D.officinale,D.catenatum 3个拉丁学名,通过名实考证,其学名应为D.catenatum,D.officinale为其后出同名,考虑到D.officinale已被广泛使用并约定成俗,建议将其作为保留名,并以"铁皮石斛"作为中文的通用名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属 铁皮石斛 产地 基原 本草考证
原文传递
中药莪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3
作者 王德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1期3240-3242,3258,共4页
莪术为我国常用中药,具有行气破血和消积止痛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该药材具有抗癌、抗凝血、抗氧化和保肝的作用,应用愈加广泛,对其需求亦不断增加。该文分别从莪术的基原植物、主要活性成分、药理与临床和栽培技术等方面总结近些年国内... 莪术为我国常用中药,具有行气破血和消积止痛的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该药材具有抗癌、抗凝血、抗氧化和保肝的作用,应用愈加广泛,对其需求亦不断增加。该文分别从莪术的基原植物、主要活性成分、药理与临床和栽培技术等方面总结近些年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并探寻尚未解决的问题,为今后进行莪术的深入开发和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RHIZOMA CURCUMAE) 基源植物 活性成分 挥发油
下载PDF
经典名方药用百合本草考证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卫 王嘉伦 +3 位作者 张志杰 彭华胜 詹志来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5007-5011,共5页
为了明晰百合基原植物变迁沿革与加工炮制工艺,该文通过梳理古代医药文献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本草考证。研究认为百合科植物野百合及其变种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为中国古代药用百合的正品。自宋代医家寇宗奭开始将百合科植物卷丹L.... 为了明晰百合基原植物变迁沿革与加工炮制工艺,该文通过梳理古代医药文献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本草考证。研究认为百合科植物野百合及其变种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为中国古代药用百合的正品。自宋代医家寇宗奭开始将百合科植物卷丹L.lancifolium作为药用百合品种使用,其后仍有一些明清医家效仿。但绝大多数医家认为其“不堪入药”,该文从此观点;山丹即百合科植物细叶百合L.pumilum,自《日华子本草》开始将其作为药用百合品种,但主要用于外科,功效也与传统百合功效不同。该文认为细叶百合这一品种不应作为传统药物百合使用,应作为另一种药物如“红百合”的来源品种使用。因此,《中国药典》2015年版记载百合的3个药用品种即卷丹、百合和细叶百合与我国传统用药规律并不完全相符。建议经典名方研发时选用野百合及其变种为药用百合的品种来源。药用百合的产地主要有甘肃成县、湖北荆州、安徽滁州以及山东菏泽。药用百合古代的炮制方法主要有生用(包括鲜品与干品)、炙法与蒸法3类,经典名方所使用的百合炮制方法应结合具体方剂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植物基原 中药炮制 本草考证
原文传递
壮药铁包金及其药材商品的物种基础 被引量:18
5
作者 滕红丽 陈科力 陈士林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4-677,共4页
目的:调查广西壮族地区和西南地区铁包金的原植物及其分布、功效和应用。方法:通过野外调查、采集原植物标本,参考文献和已收藏经鉴定的标本,进行分类鉴定研究。结果:广西壮族地区临床常用的铁包金药材的原植物经鉴定包括鼠李科勾儿茶... 目的:调查广西壮族地区和西南地区铁包金的原植物及其分布、功效和应用。方法:通过野外调查、采集原植物标本,参考文献和已收藏经鉴定的标本,进行分类鉴定研究。结果:广西壮族地区临床常用的铁包金药材的原植物经鉴定包括鼠李科勾儿茶属植物细叶勾儿茶Berchemia lineata(L.)DC.、多叶勾儿茶Berchemia polyphylla Wall.ex Laws.、光枝勾儿茶Berchemia polyphylla Wall.ex Lawson var.leioclada(Hand.-Mazz.)Hand.-Mazz.以及多花勾儿茶Berchemia floribunda(Wall.)Brongn.等四种植物的茎藤或根。结论:这四种植物的茎藤或根在西南各地区同等作为铁包金药材入药,铁包金这四种植物来源的药材需要深一步进行药效学和临床应用差别的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包金 原植物 物种基础
下载PDF
贵州茂兰喀斯特原生性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14
6
作者 侯满福 沈庆庚 覃海宁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5,共6页
采用典型样方法研究茂兰喀斯特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的特征。主要结果有:1茂兰喀斯特森林群落物种组成丰富,但单种科单种属多,单种属占总属数的61.74%;乔木层优势种不明显,灌木层和草本层优势种较明显;乔木层重要值最大的种类可能并不占... 采用典型样方法研究茂兰喀斯特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的特征。主要结果有:1茂兰喀斯特森林群落物种组成丰富,但单种科单种属多,单种属占总属数的61.74%;乔木层优势种不明显,灌木层和草本层优势种较明显;乔木层重要值最大的种类可能并不占据优势层片,群落类型十分复杂多样;2在群落不同层次,物种多样性与地带性常绿阔叶林群落(灌木层多样性)最高不同,仅物种丰富度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及均匀度指数都是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3茂兰喀斯特森林原生性强,是中亚热带喀斯特原生植被的典型代表。针对这类复杂多样的植被,深入研究并明确揭示其群落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可为同地带喀斯特退化环境植被恢复与人工造林的物种配置提供科学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原生性森林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喀斯特原生天坑垂直梯度上植物多样性特征——以云南沾益天坑为例 被引量:14
7
作者 税伟 陈毅萍 +2 位作者 简小枚 江聪 王前锋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3-62,共10页
规模宏大的地表负地形——喀斯特天坑具有巨大的容积和陡峭圈闭的岩壁,在坑底形成异于坑外的独特微生境,是研究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理想场所,但目前鲜少对喀斯特天坑植物群落的生态过程及其空间变化特征进行探讨。本研究以云南沾益大毛... 规模宏大的地表负地形——喀斯特天坑具有巨大的容积和陡峭圈闭的岩壁,在坑底形成异于坑外的独特微生境,是研究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理想场所,但目前鲜少对喀斯特天坑植物群落的生态过程及其空间变化特征进行探讨。本研究以云南沾益大毛寺原生天坑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游动分割窗技术以及边缘效应值、边缘效应强度和β多样性指数的计算,对原生天坑"坑边缘—坑壁—坑底"的生态交错带进行定量判定,探讨垂直环境梯度上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特征及天坑内外物种多样性边缘效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原生天坑"坑边缘—坑壁—坑底"垂直梯度上的生态交错带出现在坑壁中域位置,宽度大约为40 m,是连接天坑内外生态系统的一个特殊生态过渡带;天坑内外植物群落在坑壁出现"断裂",存在不同于一般生态交错带的"边缘负效应";基于β多样性指数,垂直环境梯度上植物物种更替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坑底与坑边缘的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坑底拥有更高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物种多样性保护库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天坑 物种多样性 边缘效应 垂直梯度
下载PDF
哈蟆油基原考证及DNA条形码物种鉴定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石林春 刘金欣 +7 位作者 唐先明 刘建辉 姚辉 张立秋 向丽 张琴 谢彩香 宋经元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32-1040,共9页
哈蟆油为我国珍稀名贵中药材,存在混伪品多、基原有争议、系统分类历史复杂、鉴定困难等难题.本研究首先通过本草考证和现代研究资料整理,结合基于线粒体全基因组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分析,以及哈蟆油传统产区与原动物地理分布叠加比较,... 哈蟆油为我国珍稀名贵中药材,存在混伪品多、基原有争议、系统分类历史复杂、鉴定困难等难题.本研究首先通过本草考证和现代研究资料整理,结合基于线粒体全基因组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分析,以及哈蟆油传统产区与原动物地理分布叠加比较,证实中国林蛙、东北林蛙和黑龙江林蛙均为有效种,中国林蛙仅限于华北和华东分布,拉丁名应为“R.chensinensis David,1875”,《中国药典》采用“Rana temporariachensinensis David”为中国林蛙拉丁名不妥,哈蟆油的基原应为东北林蛙R.dybowskii Günther,1876.然后设计新的PCR引物以解决蛤蟆油COI序列的非特异性扩增难题,建立包含哈蟆油及其混伪品的DNA条形码物种鉴定数据库.最后,基于市售药材验证所建立的哈蟆油DNA条形码物种鉴定方法,发现市场中存在青蛙油、牛蛙油等混伪品,DNA条形码技术可将哈蟆油及其混伪品准确鉴定到物种水平.本研究将为保障哈蟆油的临床用药安全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蟆油 基原物种 DNA条形码 混伪品 鉴定
原文传递
经典名方中蔓荆子本草考证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卫 王嘉伦 +3 位作者 唐力英 詹志来 彭华胜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5503-5507,共5页
古代蔓荆子的品种来源混乱,历史上牡荆属Vitex的多种植物如蔓荆单叶蔓荆、山牡荆、黄荆、牡荆等都被作为蔓荆子的药用品种使用。造成这种混乱的源头在于早期医书中不区分蔓荆子与牡荆子,将二者作为同一药物使用。自南北朝陶弘景始,医家... 古代蔓荆子的品种来源混乱,历史上牡荆属Vitex的多种植物如蔓荆单叶蔓荆、山牡荆、黄荆、牡荆等都被作为蔓荆子的药用品种使用。造成这种混乱的源头在于早期医书中不区分蔓荆子与牡荆子,将二者作为同一药物使用。自南北朝陶弘景始,医家开始在功效与来源上区分蔓荆子与牡荆子。但陶弘景颠倒了蔓荆与牡荆入药品种,唐代在《新修本草》中纠正了这一错误认识,始将单叶蔓荆定为蔓荆子的入药品种。这一观点在后代本草中得到延续,且应用较为广泛。因此,单叶蔓荆应作为蔓荆子的主流入药品种。明代《本草纲目》开始将牡荆属的另一品种蔓荆作为蔓荆子入药品种,但在古代本草著作中罕见使用,直至《中药志》将其定位蔓荆子入药品种后,被逐渐延用下来。基于上述原因,建议经典名方研发中选用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var.simplicifolia作为药用品种。单叶蔓荆在全国分布广泛,以山东省为盛;蔓荆产地为我国广西、广东、云南、福建、台湾等省区。古代蔓荆子的加工炮制方法主要有生用、炒、蒸、煮以及蒸炒共制等几种方法,经典名方所使用的蔓荆子炮制方法应结合具体药物条文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荆子 植物基原 炮制 本草考证
原文传递
广东1个鲮原种群体的种质特征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彩艳 叶卫 +3 位作者 夏军红 符云 周发林 江世贵 《南方水产》 2005年第4期1-5,共5页
收集西江流域肇庆段的野生鲮鱼苗进行跟踪观察,记录其生长情况,测量形态参数,结果表明,该批鲮原种存在体色及生长性能等方面的分化一种体色淡黄,命名为子群体h,一种体色青,命名为子群体q;子群体h的生长性能优于子群体q。从2个子群体中各... 收集西江流域肇庆段的野生鲮鱼苗进行跟踪观察,记录其生长情况,测量形态参数,结果表明,该批鲮原种存在体色及生长性能等方面的分化一种体色淡黄,命名为子群体h,一种体色青,命名为子群体q;子群体h的生长性能优于子群体q。从2个子群体中各取24个个体进行RAPD分析。20条随机引物扩增共获得了179条清晰稳定的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为82条。用popgen软件进行RAPD数据处理,结果是总群体的平均杂和度为0.1281,遗传距离为0.1232;子群体h的平均杂和度为0.1248,遗传距离为0.1151;子群体q的平均杂和度为0.1164,遗传距离为0.1010;2个子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值为0.1383。这个结果表明,该原种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种 种质特征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D-optimal法优化香菇菌种培养基质配方的研究
11
作者 任爱民 包玉政 +7 位作者 韩爱民 李通 刘明军 王晓巍 杨建杰 杨琴 杨仁录 付爱芳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724-733,共10页
为了筛选和优化香菇原种及栽培种的培养基质配方,采用D-optimal设计方法,以麦粒和木屑不同配比为原料优化香菇原种培养基质,以木屑、玉米芯、麸皮不同配比为原料优化香菇栽培种培养基质,以香菇品种L808作为供试菌种,分别以其菌丝萌发期... 为了筛选和优化香菇原种及栽培种的培养基质配方,采用D-optimal设计方法,以麦粒和木屑不同配比为原料优化香菇原种培养基质,以木屑、玉米芯、麸皮不同配比为原料优化香菇栽培种培养基质,以香菇品种L808作为供试菌种,分别以其菌丝萌发期、菌丝长速、满袋期为评价指标,通过对各评价指标的测量,建立了各配比基质与香菇培养基质配方响应值之间的回归模型,从而科学的优化出香菇原种及栽培种栽培基质的配方。试验结果表明,香菇原种栽培基质最优配方为50%麦粒+50%木屑;香菇栽培种栽培基质最优配方为37.69%玉米芯+23.33%麸皮+38.98%木屑。在以上2个配方的栽培基质接种后,香菇菌丝的生长旺盛,萌发期短、满袋期短,且理化性质较优,说明优化得到的栽培基质配方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该设计方法也在优化培养料配比上是科学并且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ptimal法 香菇 原种 栽培种 培养基质 配方
下载PDF
哈蟆油基原物种DNA分子鉴定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晓晨 刘冬 +6 位作者 白俊武 于江波 赵娜娜 宗颖 崔丽娜 张辉 孙佳明 《吉林中医药》 2014年第11期1147-1148,1162,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可行的蛤蟆油基原物种DNA分子鉴定方法,并为其鉴定提供有效的手段。方法以COI作为条形码序列,对蛤蟆油基原物种中国林蛙和黑龙江林蛙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和双向测序,用CodonCode Aligner V 4.2.7校对拼接,并用MEGA6....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可行的蛤蟆油基原物种DNA分子鉴定方法,并为其鉴定提供有效的手段。方法以COI作为条形码序列,对蛤蟆油基原物种中国林蛙和黑龙江林蛙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和双向测序,用CodonCode Aligner V 4.2.7校对拼接,并用MEGA6.0对其样品进行种内分析。结果实验样品可以获得蛤蟆油基原物种的序列,中国林蛙有34个碱基变异位点,种内平均K2P距离为0.042,种内最大K2P距离为0.058。黑龙江林蛙有3个碱基变异位点,种内平均K2P距离为0.003,种内最大K2P距离为0.005。结论运用COI条形码序列能够准确鉴定蛤蟆油基原物种,为其鉴定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蟆油 基原物种 DNA鉴定 碱基 中国林蛙 黑龙江林蛙
下载PDF
临夏州脱毒马铃薯原原种高产优质繁育技术研究
13
作者 夏正林 任佐录 +5 位作者 王慧莉 刘小琅 徐国平 丁国文 朱琳花 何小琴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3期161-162,165,共3页
临夏州地处三区三州地区,马铃薯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为了提高临夏州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能力,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进程,从马铃薯茎尖剥离、脱毒苗快繁、网棚建立、苗床准备、炼苗移栽、网室管理、病虫害防控、原原种收获、原原种贮... 临夏州地处三区三州地区,马铃薯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为了提高临夏州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能力,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进程,从马铃薯茎尖剥离、脱毒苗快繁、网棚建立、苗床准备、炼苗移栽、网室管理、病虫害防控、原原种收获、原原种贮藏等方面,总结了适用于临夏州地区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繁育生产关键技术,以期为本地区马铃薯原原种工厂化繁育提供技术支撑,助力马铃薯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夏州 脱毒马铃薯 原原种 繁育技术
下载PDF
羊肚菌菌种培养基配方筛选及生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海燕 郝哲 +4 位作者 张彦飞 高升成 思瑞琳 李惠霞 李红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19-22,86,共5页
羊肚菌是世界性珍稀名贵食用菌,为了更加清楚地掌握不同培养基对羊肚菌原种及栽培种生产的影响,探索出一种适合羊肚菌种植的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解决限制羊肚菌人工栽培的关键问题,笔者考察了8种原种培养基和4种栽培种培养基对羊肚菌菌... 羊肚菌是世界性珍稀名贵食用菌,为了更加清楚地掌握不同培养基对羊肚菌原种及栽培种生产的影响,探索出一种适合羊肚菌种植的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解决限制羊肚菌人工栽培的关键问题,笔者考察了8种原种培养基和4种栽培种培养基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并完善了羊肚菌原种和栽培种生产的全套生产技术(Oscs)。结果表明M1、M4、M5、M7培养基的原种具有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浓密、菌丝长势强、菌核多的优点,M1、M4、M5培养基的栽培种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浓密长势强、菌核多,原种和栽培种在所研究的技术条件下均表现出优良的生产性能。综合而言,M1、M4、M5是原种和栽培种最适的培养基,Oscs技术是NK-02菌株原种和栽培种生产的科学有效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培养基 原种 栽培种
下载PDF
肖厝口岸蝇类本底调查报告 被引量:4
15
作者 蒋惠坚 蔡光增 +2 位作者 苏触景 郑朝晖 黄文雄 《医学动物防制》 2008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掌握肖厝口岸的蝇类本底情况,为口岸蝇类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6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蝇笼诱捕法,对肖厝口岸的蝇类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进行了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蝇类9315只,隶属4科10属13种,优势蝇种为舍蝇,占捕获... 目的掌握肖厝口岸的蝇类本底情况,为口岸蝇类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6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蝇笼诱捕法,对肖厝口岸的蝇类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进行了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蝇类9315只,隶属4科10属13种,优势蝇种为舍蝇,占捕获蝇总数的37.48%;蝇密度随季节消长,平均密度为77.63只/笼;在3、8、10月份出现3个高峰期;不同生境的蝇密度也各不相同。结论此次调查填补了肖厝口岸医学媒介资料的空白,为进一步开展蝇类媒介传染病监测提供了依据;搞好媒介生物控制工作的关键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媒介生物随季节的特点,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才能有效地降低蝇密度,从而控制病媒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类 本底 密度 种群 季节消长
下载PDF
不同品种龟甲的光谱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琳 戴仕林 +3 位作者 党静洁 石遵睿 周佩娜 吴啟南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3年第4期5-10,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基原物种龟甲的光谱学特征。方法对4个基原物种的龟甲进行近红外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的谱学信息测定。结果拉曼光谱1298.50 cm^(-1)、1230.77 cm^(-1)、1245.49 cm^(-1)波段的酰胺Ⅲ带C—N振动峰表明乌龟、巴西龟与中... 目的研究不同基原物种龟甲的光谱学特征。方法对4个基原物种的龟甲进行近红外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的谱学信息测定。结果拉曼光谱1298.50 cm^(-1)、1230.77 cm^(-1)、1245.49 cm^(-1)波段的酰胺Ⅲ带C—N振动峰表明乌龟、巴西龟与中华花龟、黄喉拟水龟之间具有特征差异,红外二阶导数谱图表明4种龟甲在1238.26~1202.61 cm^(-1)、959.57~944.35 cm^(-1)波段有峰形差异,二维相关红外光谱表明依据1800~1300 cm^(-1)波段自动峰可以区分4种样品;近红外光谱的FD+Con+Ctr建模处理可区分正伪品龟甲。结论光谱特征分析表明不同物种的龟甲化学成分类型相近,依据酰胺吸收带特征峰能够反应龟甲的品种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甲 基原物种 三级红外光谱 近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原文传递
附子及乌头类药物品种与产地及栽培历史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卫 王嘉伦 +2 位作者 詹志来 彭华胜 杨洪军 《中华医史杂志》 2021年第3期131-136,共6页
为保证附子的使用尽可能遵照传统用药习惯,将古代附子的品种与产地及其栽培历史作以考证,为药物研发提供依据。研究认为唐以后川产乌头的一个种——乌头属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成为主流本品种,宋以后以其栽培品为正品乌头的... 为保证附子的使用尽可能遵照传统用药习惯,将古代附子的品种与产地及其栽培历史作以考证,为药物研发提供依据。研究认为唐以后川产乌头的一个种——乌头属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成为主流本品种,宋以后以其栽培品为正品乌头的主要来源,习称川乌,这个种同时也是附子的药物来源。作为经典名方研发所使用的附子应选乌头属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这个种的干燥子根,且以四川江油与陕西汉中的栽培品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乌头 植物基原 本草考证
原文传递
中药材废弃物基质理化性状对马铃薯脱毒苗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18
作者 张娟宁 水清明 +5 位作者 张海杰 师丽丽 徐靖岚 刘全亮 史丽萍 韩儆仁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10期5-8,共4页
为促进中药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蛭石为对照(CK),研究不同种类中药材废弃物基质的理化性状,及其与蛭石按照2:1(体积比)复配后用于生产马铃薯原原种对马铃薯脱毒苗农艺性状及原原种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中药材废弃物腐熟后与蛭石... 为促进中药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蛭石为对照(CK),研究不同种类中药材废弃物基质的理化性状,及其与蛭石按照2:1(体积比)复配后用于生产马铃薯原原种对马铃薯脱毒苗农艺性状及原原种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中药材废弃物腐熟后与蛭石复配基质的理化性状均在植物可正常生长的范围之内,均满足作为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的基质条件。较适宜的基质为T_(2)、T_(1)处理。T_(2)处理叶片数和茎粗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CK相比叶片数增加了13%,茎粗增加了6.2%,株高增加了10%,虽然产量与CK相比较低无优势,但合格薯块与CK相比基本相同,且无病害发生;T_(1)处理株高优于其他处理,与CK相比叶片数增加了6.5%,茎粗增加了2.2%,株高增加了21%,产量和合格薯都稍低于对照CK无优势,但无病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原原种 脱毒苗 农艺性状 中药材废弃物 蛭石
下载PDF
鸡矢藤的药用情况考证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天元 马羚 蒋桂华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7-74,共8页
目的:对民族药鸡矢藤进行本草考证,为鸡矢藤的进一步研究及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本草纲目拾遗》《植物名实图考》等5部本草,以及1960年至2016年间发行的《中华本草》《中国植物志》等55部现代本草著作及若干文献整合梳理... 目的:对民族药鸡矢藤进行本草考证,为鸡矢藤的进一步研究及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本草纲目拾遗》《植物名实图考》等5部本草,以及1960年至2016年间发行的《中华本草》《中国植物志》等55部现代本草著作及若干文献整合梳理,对鸡矢藤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性味归经等药用情况进行考证,并主要厘清其主流品种,整理其在各民族中的使用情况,结果与结论:经考证"鸡矢藤"之名,始载于清代《植物名实图考》;鸡矢藤的主流品种为茜草科鸡矢藤属鸡矢藤Paederia scandens(Lour.)Merr.,又名鸡屎藤,药用部位为地上部分,生长于海拔200~2 000 m的山坡、林中、林缘、沟谷边灌丛中或缠绕在灌木上,主产于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加工方式多为阴干或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其性味甘、涩,平,功能主治为消食、止痛、解毒、祛湿,可用于食积不化、胸胁脘腹疼痛以及湿疹、疮疡肿痛等症,其在我国苗族、土家族、壮族等多个民族中均有使用。但是目前存在市场流通中多品种混杂、加工方式不统一等问题;这些都为鸡矢藤的质量标准研究带来诸多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药 鸡矢藤 名称 基原植物 药用部位 采收加工 性味归经 考证
下载PDF
大青叶及其原植物的鉴别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美珍 《海峡药学》 2006年第5期88-89,共2页
大青叶是常见的中药,据调查其原植物涉及到7科16种,其中较常用的有4科4种;不同地区,基源不同,存在混乱现象。本文主要从性状特征、显微特征、原植物形态进行鉴别,为用药的准确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大青叶 性状鉴剐 显微特征 原植物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