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困境:身份认同与组织化发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黄粹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9-56,共8页
关注留守妇女组织化这一新的发展路径,分析其结社的制度环境及推进路径。结合对全国4个省份709份问卷的调研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农村留守妇女组织化程度较低,留守妇女个人的结社行为仍受制于父权观念、政府依赖心理及留守身份认同感缺失... 关注留守妇女组织化这一新的发展路径,分析其结社的制度环境及推进路径。结合对全国4个省份709份问卷的调研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农村留守妇女组织化程度较低,留守妇女个人的结社行为仍受制于父权观念、政府依赖心理及留守身份认同感缺失等非正式制度和社团双重管理改革时滞、现有妇女组织示范效应较差及民间传统组织挤占发展空间等正式制度层面的双重制约;推进农村留守妇女结社需要依靠正式制度的强力推进和非正式制度的渐进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留守妇女 组织化 结社 制度环境 生存困境 身份认同感
下载PDF
信任视角下社会组织认同的反思与建构 被引量:19
2
作者 许源源 王通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8-62,共5页
认同,既有行为者对主体身份和资格的自我认定,也有行为者对其身份资格和行动合法性"他者认可"的诉求。以信任为视角,以认知、期待和赋权为线索进行反思,可知社会组织认同与信任是互构的。社会组织认同的来源主要有系统性信任... 认同,既有行为者对主体身份和资格的自我认定,也有行为者对其身份资格和行动合法性"他者认可"的诉求。以信任为视角,以认知、期待和赋权为线索进行反思,可知社会组织认同与信任是互构的。社会组织认同的来源主要有系统性信任和人格性信任两个方面。以此为基础,角色归位、能力到位和管理规范可以从前提、路径和条件等三个方面破除社会组织获得认同的认知性障碍、期待性障碍和赋权性障碍,进而使其得以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组织 信任 认同 系统性信任 人格性信任
原文传递
干部制组织还是科层制组织——一个基于身份理论的“原教旨”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魏姝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9-76,118,共9页
瑞典学者罗斯坦提出了"干部制组织"的概念作为解答"高速经济增长与政府质量不高并存的中国式悖论"的关键性解释变量,再次引发学界关于"中国政府组织在多大程度上发展成为韦伯式的科层制组织"的思考。在&q... 瑞典学者罗斯坦提出了"干部制组织"的概念作为解答"高速经济增长与政府质量不高并存的中国式悖论"的关键性解释变量,再次引发学界关于"中国政府组织在多大程度上发展成为韦伯式的科层制组织"的思考。在"不同的组织制度中会有不同的人"这一基本假设前提下,通过引入身份理论的相关理论资源,可以将该问题的讨论从组织和制度层面降维到组织中人的层面。通过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所构建出的中国背景下"党员干部"的身份原型与罗斯坦干部制组织中的干部很相似,但是各种官方文本所反映出的"国家公务员"的身份原型却更加接近经典意义上的"官僚",这表明现实中的中国政府组织远比罗斯坦所说的"干部制组织"这一整体性描述更为复杂多样,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来分析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任务情境下公务人员的首要身份认同,进而分析其所在组织的核心特征,这种实证研究可以在一个包含"任务特征-组织模式与身份认同-绩效"的分析框架指导下展开,实现对中国政府组织的运作与治理模式进行解释和重构,以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制组织 官僚制组织 身份认同 任务特征
原文传递
从学校组织类型的变化看我国教师身份的变迁 被引量:11
4
作者 胡金平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8-43,共6页
国家与学校之间关系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大学组织结构的类型,从而也造就出不同身份的大学教师。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学校组织类型经历了从官场型到剧场型再到单位型的转变,教师的身份也因此经历了从学官到学人再到干部的变迁。... 国家与学校之间关系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大学组织结构的类型,从而也造就出不同身份的大学教师。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学校组织类型经历了从官场型到剧场型再到单位型的转变,教师的身份也因此经历了从学官到学人再到干部的变迁。改革单位型组织类型,应成为当今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组织 教师身份 大学教师
原文传递
面向顾客的组织社会化对顾客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赵晓煜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2-80,共9页
从价值共创的视角,将顾客视为企业的"兼职员工"和价值共创者。以价值共创和组织社会化等相关理论为依据,研究了面向顾客的组织社会化与顾客价值共创行为的关系。将面向顾客的组织社会化划分为组织文化社会化、角色社会化、技... 从价值共创的视角,将顾客视为企业的"兼职员工"和价值共创者。以价值共创和组织社会化等相关理论为依据,研究了面向顾客的组织社会化与顾客价值共创行为的关系。将面向顾客的组织社会化划分为组织文化社会化、角色社会化、技能社会化和人际社会化4个维度,以面向顾客的组织社会化为自变量,以组织认同感、自我效能感和利得感为中介变量,以顾客价值共创行为为因变量,建立了理论模型。利用自行开发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对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面向顾客的组织社会化有助于提升顾客的组织认同感、自我效能感和利得感,进而对顾客的价值共创行为产生积极影响。最后,基于实证结果探讨了面向顾客开展组织社会化的具体策略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社会化 价值共创 组织认同感 自我效能感 利得感
下载PDF
身份研究的会话分析路径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亚欣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59,共11页
会话分析是以自然发生的言谈应对为研究材料,发掘社会成员执行社会行为所用会话常规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会话分析视角下的身份是与交际事件相关的情境身份,具有指示性;它通过会话常规触发和实现,并影响会话的序列结构。运用会话分析方... 会话分析是以自然发生的言谈应对为研究材料,发掘社会成员执行社会行为所用会话常规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会话分析视角下的身份是与交际事件相关的情境身份,具有指示性;它通过会话常规触发和实现,并影响会话的序列结构。运用会话分析方法研究身份首先要从语料中识别反复出现在某一序列位置的会话常规,然后分析与该会话常规相关的情境身份以及该情境身份对会话发展路径的影响,并总结出该会话常规在会话结构层面展现的规律,最后通过反例分析从交际参与者的角度证明该规律的确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话分析 会话常规 社会行为 序列结构 话轮设计 情境身份
原文传递
消费者社会责任消费行为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黄光 夏文静 周延风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3-52,共10页
基于组织认同和企业声誉理论,从个体消费行为差异视角揭示不同消费者企业社会责任响应的机制和内在过程。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的企业认同感和企业声誉有积极影响,进而对消费者的口碑宣传和抵制负面消息的意向有积极影响;消费... 基于组织认同和企业声誉理论,从个体消费行为差异视角揭示不同消费者企业社会责任响应的机制和内在过程。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的企业认同感和企业声誉有积极影响,进而对消费者的口碑宣传和抵制负面消息的意向有积极影响;消费者因企业社会责任活动而产生的消费者—企业认同感会受其自身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的调节;消费者—企业认同和企业声誉分别中介了社会责任消费行为程度高、低两类消费者的企业社会责任响应。企业应辩识重视社会责任的消费者,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消费行为 消费者—企业认同 企业声誉 组织认同
下载PDF
批评隐喻分析视角下的国际机构身份构建研究——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陈婧 《语言教育》 2014年第2期38-42,共5页
批评隐喻分析视角下的隐喻是话语者有意识的话语选择,可以实现社会关系和社会身份的构建。本文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现任总干事的50篇英语演讲为语料,分析隐喻的选择如何实现国际机构的身份构建。结果表明:语料中的隐喻有助于塑造一个有... 批评隐喻分析视角下的隐喻是话语者有意识的话语选择,可以实现社会关系和社会身份的构建。本文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现任总干事的50篇英语演讲为语料,分析隐喻的选择如何实现国际机构的身份构建。结果表明:语料中的隐喻有助于塑造一个有目标、有策略、有效率、全身心投入人类事业的国际组织形象,实现国际机构存在的合理化和合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隐喻分析 国际机构 身份构建 合理化 合法化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的认同建构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7
9
作者 葛畅 王丽娜 蔡豪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0年第4期60-64,90,共6页
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具有遵循“学生主体”原则、注重协同效应、发挥政治功能等现实要求,对照认同语境下高校组织育人的现状和不足,本文进行单一平台上的物质性认同塑造、多平台协同的形式性认同聚合、个体理念趋同下的理想性认同输出的... 新时代高校组织育人具有遵循“学生主体”原则、注重协同效应、发挥政治功能等现实要求,对照认同语境下高校组织育人的现状和不足,本文进行单一平台上的物质性认同塑造、多平台协同的形式性认同聚合、个体理念趋同下的理想性认同输出的认同建构,提出提升组织服务能力,遵守“学生主体”原则;协同打造育人平台,遵循“三全育人”规律;开展各类实践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三全育人 组织育人 认同建构
下载PDF
员工敬业度、职业倦怠与组织认同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交通运输类企业的数据 被引量:6
10
作者 晋琳琳 陈浩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65-71,共7页
员工敬业度是当前企业关注的重要课题,是企业获得成功的核心要素。文章在对敬业度等相关概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若干研究假设,并基于交通运输类企业的实证,对员工敬业度与职业倦怠和组织认同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企业市场化程度上解释其... 员工敬业度是当前企业关注的重要课题,是企业获得成功的核心要素。文章在对敬业度等相关概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若干研究假设,并基于交通运输类企业的实证,对员工敬业度与职业倦怠和组织认同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企业市场化程度上解释其差异性,结合企业实际进行了讨论,为后续研究打好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类企业 员工敬业度 职业倦怠 组织认同
下载PDF
“现代学徒制+分段组合”高职人才培养的教学组织与实施机制探索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望 隆平 田伟军 《职业教育研究》 2016年第9期41-44,共4页
在校企合作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面临"工学一体"的教学条件需求、生均教学成本分摊、教学安排与企业生产运营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的矛盾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矛盾的关键就是需要一种科学、合理... 在校企合作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面临"工学一体"的教学条件需求、生均教学成本分摊、教学安排与企业生产运营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的矛盾等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矛盾的关键就是需要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运行机制。本文阐述的"专业+分段式组班+身份管理"教学组织机制适合于"现代学徒制+分段组合"的高职人才培养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现代学徒制 组合式分班 教学组织 身份管理
下载PDF
激励偏好、组织认同与员工创新行为 被引量:6
12
作者 荆炜 韩冬日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5期126-132,共7页
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实证检验了激励偏好、组织认同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激励偏好对于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组织认同对于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与激励偏好不足的企业相比,组织认同在激励偏好充分... 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实证检验了激励偏好、组织认同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激励偏好对于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组织认同对于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与激励偏好不足的企业相比,组织认同在激励偏好充分的企业中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更加显著;与组织认同程度低的企业相比,激励偏好在组织认同程度高的企业中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作用更加明显。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促进员工创新行为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偏好 组织认同 交互作用 员工创新行为
下载PDF
利益博弈与身份呈现——媒介组织作为经济组织的可能性与约束条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年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10-13,共4页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媒介组织可以在不同的条件约束下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与角色特征。构建了“功能—利益相关者—目标”模型,认为媒介基本功能——媒介产品生产,决定了媒介组织内在的经济利益诉求;媒介产品的多种性质决定了媒介组织身份的...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媒介组织可以在不同的条件约束下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与角色特征。构建了“功能—利益相关者—目标”模型,认为媒介基本功能——媒介产品生产,决定了媒介组织内在的经济利益诉求;媒介产品的多种性质决定了媒介组织身份的复杂性。而媒介组织外在的主导身份的呈现,取决于媒介组织利益相关者特别是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博弈在何处达成目标的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组织 利益相关者 身份
下载PDF
组织文化认同的扩展性定义、形成机理与演化路径——基于组织文化三构面体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马晓苗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5-111,共7页
当前对组织文化认同的研究都是立足于组织内部或组织自身,探讨使成员与组织保持一致性的问题,这一方面忽视了客户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文化认同的作用意义,另一方面忽视了员工、组织的利益相关者与组织互动的事实,其思路在本质上是忽略了... 当前对组织文化认同的研究都是立足于组织内部或组织自身,探讨使成员与组织保持一致性的问题,这一方面忽视了客户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文化认同的作用意义,另一方面忽视了员工、组织的利益相关者与组织互动的事实,其思路在本质上是忽略了组织文化认同的双向互动性以及多层次性;同时,现有成果大多停留在概念探讨的阶段,缺乏从系统、动态视角出发对组织文化认同形成演化机理的深入把握。综合上述不足,本文基于组织文化三构面体系,从整合和扩展的角度对组织文化认同进行了重新界定,通过分析组织文化三构面及构面要素间不同范围层次的相互作用关系,阐释了组织文化认同的形成机理和演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文化 文化认同 组织文化三构面体系 扩展性定义 形成机理 演化路径
下载PDF
员工认同组织文化的路径选择——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 被引量:5
15
作者 梁晓彦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2013年第7期24-26,34,共4页
以文化认同为落脚点,基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研究如何在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认同的因素,寻求员工认同组织文化的路径,使组织文化一落地就富有生命力,真正发挥文化的力量。
关键词 组织管理 文化管理 组织文化 文化认同
下载PDF
艺术的救赎:闽南打城戏空间的文化特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荟 《安顺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55-58,共4页
现今的福建泉州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自称“打城人”,表演“打城戏”,有着“打城信仰”、传承“打城文化”,并且构筑了一个充满“打城文化符号”和“打城精神”的“打城空间”。闽南打城戏组织空间内有四个基本特征,分别是封闭性、凝聚... 现今的福建泉州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自称“打城人”,表演“打城戏”,有着“打城信仰”、传承“打城文化”,并且构筑了一个充满“打城文化符号”和“打城精神”的“打城空间”。闽南打城戏组织空间内有四个基本特征,分别是封闭性、凝聚性、认同性和稳定性。这个空间内所呈现的文化特点,根植于闽南地域社会的民间信仰、风俗文化和社会环境。随着社会结构和闽南族群价值观念的衍化与发展,其空间的文化特征也不断地处于变化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城戏 打城仪式 闽南族群 空间组织 认同性
下载PDF
观念、组织与认同准则——19世纪英属槟榔屿邱氏宗族再建构与社群形塑 被引量:4
17
作者 宋燕鹏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71-80,共10页
论文以槟榔屿五大姓中的邱氏作为重点分析对象,梳理了19世纪邱氏宗族移殖槟榔屿的历史脉络、邱氏宗族组织的形成和作用,并对邱氏宗族认同准则的不同边界进行了具体分析。1786年槟榔屿开埠后,来自福建海澄三都的邱氏人数逐渐增多,经过19... 论文以槟榔屿五大姓中的邱氏作为重点分析对象,梳理了19世纪邱氏宗族移殖槟榔屿的历史脉络、邱氏宗族组织的形成和作用,并对邱氏宗族认同准则的不同边界进行了具体分析。1786年槟榔屿开埠后,来自福建海澄三都的邱氏人数逐渐增多,经过19世纪上半叶的发展,在19世纪中期建立了融神明祭祀与祖先祭祀于一体的大宗祠组织——龙山堂,并重修了族谱。在19世纪的槟榔屿,邱氏的认同首先是宗族内部按照房派来划分的血缘认同;在宗族之外,则有闽南方言、福建公司、海澄三都、三魁岭等范围大小不同的方言群和地域认同。这是邱氏在海外采取的认同层次,体现出邱氏多面相的宗族发展策略,也成为邱氏宗族乃至闽南社群形塑的主要途径。邱氏宗族组织的再建构,代表了英属马来亚地区华人社群形塑过程中血缘认同的一种典型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屿 华人社群 宗族组织 龙山堂 闽南社群 血缘认同 地域认同
下载PDF
多重制度逻辑下的组织身份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海秋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第10期148-152,共5页
针对组织身份形成,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理论,分析组织身份内容的制度来源和组织内部形成一致性身份的机理,构建“场域多重制度逻辑—高管提出组织身份宣告—实施身份瀑布机制—个体评价与行动—组织身份宣告维持/变革”的理论框架。这一研... 针对组织身份形成,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理论,分析组织身份内容的制度来源和组织内部形成一致性身份的机理,构建“场域多重制度逻辑—高管提出组织身份宣告—实施身份瀑布机制—个体评价与行动—组织身份宣告维持/变革”的理论框架。这一研究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理论揭示了组织身份形成机制,推动了组织身份形成理论研究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身份 多重制度逻辑 身份瀑布 身份内容 一致性
下载PDF
雇佣关系模式下员工创新行为的跨层次影响机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任云霞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8-25,共8页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时代,创新是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和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为了探索雇佣关系模式、组织支持感、组织认同感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跨层次影响机制,通过调查福建、浙江和广东等地10家企业的300名企业员工,构建雇...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时代,创新是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和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为了探索雇佣关系模式、组织支持感、组织认同感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跨层次影响机制,通过调查福建、浙江和广东等地10家企业的300名企业员工,构建雇佣关系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影响关系的模型,考察组织支持感和组织认同感在两者关系中的效应,结果发现:雇佣关系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组织支持感在雇佣关系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组织认同感在雇佣关系与员工的创新行为之间存在调节效应。企业在建立雇佣关系时,既要考虑经济因素,也要考虑社会因素,努力建立员工与企业之间牢固的心理纽带,以便促使其积极参与企业创新活动,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雇佣关系 员工创新行为 组织支持感 组织认同感 社会交换理论
下载PDF
CFO vs CEO:组织认同度与内部控制质量——基于2014年证监会中国上市公司问卷调查数据 被引量:4
20
作者 汤晓建 林斌 《当代会计评论》 CSSCI 2018年第2期82-100,共19页
高管人员的心理特征会影响内部控制质量吗?基于2014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中国上市公司问卷调查数据,本文从高阶理论和战略领导理论实证检验了CFO(chieffinancialofficer,首席财务官)组织认同度、CEO(chiefexecutive... 高管人员的心理特征会影响内部控制质量吗?基于2014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中国上市公司问卷调查数据,本文从高阶理论和战略领导理论实证检验了CFO(chieffinancialofficer,首席财务官)组织认同度、CEO(chiefexecutiveofficer,首席执行官)组织认同度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CEO/CFO组织认同度匹配组合的内部控制质量显著高于CEO/CFO组织认同度不匹配组合的内部控制质量;CEO组织认同度较低/CFO组织认同度较高组合的内部控制质量显著高于CEO组织认同度较高/CFO组织认同度较低组合的内部控制质量。但并没有发现CEO组织认同度较高/CFO组织认同度较高组合与CEO组织认同度较低/CFO组织认同度较低组合的内部控制质量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CEO/CFO组织认同度会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而且当CEO/CFO组织认同度异质时,相比于CEO,CFO组织认同度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健全作用更大。因此,本文从高管人员的心理特征角度给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O CEO 组织认同度 内部控制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