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8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物料在维持土壤微生物体氮库中的作用 被引量:84
1
作者 李世清 李生秀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6-142,共7页
采用室内和田间培养试验 ,研究了有机物料矿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体氮的变化。测定结果表明 ,有机物料对矿化过程和微生物体氮的影响 ,既与有机物料本身性质和组成有关 ,也与土壤肥力水平和施氮与否有关。加入 C/N比高的有机物料后 ,微生... 采用室内和田间培养试验 ,研究了有机物料矿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体氮的变化。测定结果表明 ,有机物料对矿化过程和微生物体氮的影响 ,既与有机物料本身性质和组成有关 ,也与土壤肥力水平和施氮与否有关。加入 C/N比高的有机物料后 ,微生物对矿质氮的净固定持续时间长 ,而加入 C/N比小的则固定时间短 ;高肥力土壤上的固定时间比低肥力土壤短。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微生物体氮的影响不同。从加入绿豆茎叶、小麦茎叶、未腐解马粪、腐熟马粪、腐熟猪粪到厩肥 ,土壤微生物体氮依次减小 ,提供的有效能源物质丰富 (如绿豆茎叶 )或 C/N比较高 (如小麦茎叶 )时影响效果突出。土壤肥力不同 ,有机物料对微生物体的影响效果不同 ,在低肥力土壤上的效果突出 ,约为高肥力土壤的 4倍。因此 ,在评价有机物料对土壤微生物体氮的影响时 ,既考虑有机物料的性质和组成 ,也考虑土壤肥力水平、矿质氮含量和培养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矿化过程 土壤微生物 体氮库
下载PDF
土壤氮素矿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80
2
作者 王艳杰 邹国元 +1 位作者 付桦 刘宏斌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0期203-208,共6页
总结了现阶段土壤中有机氮矿化的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影响有机氮矿化的因素:温度、水分均对氮矿化量、矿化速率有影响,且二者存在明显交互作用;耕作制度通过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也导致了土壤中氮矿化过程发生变化;施用不同肥料对氮矿化... 总结了现阶段土壤中有机氮矿化的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影响有机氮矿化的因素:温度、水分均对氮矿化量、矿化速率有影响,且二者存在明显交互作用;耕作制度通过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也导致了土壤中氮矿化过程发生变化;施用不同肥料对氮矿化过程的影响也不同;土壤预处理等均会对氮矿化过程产生影响。该文还归纳了目前在研究土壤氮矿化过程中的主要方法及氮素矿化模型,并剖析了各种研究方法的适用条件及各种模型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矿质化 土壤 有机氮 矿化势 铵态氮 硝态氮 土壤氮素矿化 有机氮矿化 矿化过程 矿化模型 研究成果 矿化速率 交互作用 物理性质 耕作制度
下载PDF
有机类肥料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8
3
作者 龚雪蛟 秦琳 +5 位作者 刘飞 刘东娜 马伟伟 张厅 刘晓 罗凡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03-1416,共14页
绿色、可持续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肥料投入是关键之一。基于有机肥培肥土壤、生态友好的优势,发展和推广有机肥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有机肥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农业生产条件千差万别。本文分析了我国有... 绿色、可持续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肥料投入是关键之一。基于有机肥培肥土壤、生态友好的优势,发展和推广有机肥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有机肥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农业生产条件千差万别。本文分析了我国有机肥产品种类及标准现状、理化性质差异、碳氮矿化特性差异及影响因素,评述了施用有机肥对提高耕地基础地力的作用。因来源、制作工艺不同,不同有机肥的有机碳组分含量、全氮和活性氮含量、碳氮比等基本性质差异明显,这四者是影响有机肥碳氮矿化率、碳氮矿化量、碱解氮释放量等碳氮供应特性的主要内在因素;加之土壤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不同有机肥表现出不同的养分供应特性。总体上,有机肥一方面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尤其是活性有机质含量和碳库管理指数效果明显,另一方面可增加土壤氮磷钾养分容量,减少作物生长消耗带来的土壤养分亏损,促进土壤质量良性发展。今后,应加强有机肥在耕地培肥中的应用,并加强有机肥肥效理论的基础研究和安全高效有机肥新产品的开发,促进有机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使其成为重要的农业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矿化特性 有机质 活性有机质 碳库管理指数 氮磷钾
原文传递
水分对湿地沉积物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67
4
作者 张文菊 童成立 +1 位作者 杨钙仁 吴金水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9-253,共5页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 5个水分梯度下两种湿地沉积物有机碳的矿化特征。结果表明 ,沼泽化草甸有机碳矿化速率在培养 30 d后基本达到稳定状态。沼泽化草甸有机碳矿化适宜的含水量为 6 6 % WHC左右 ,且达到适宜含水量后 ,有机碳的矿化...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 5个水分梯度下两种湿地沉积物有机碳的矿化特征。结果表明 ,沼泽化草甸有机碳矿化速率在培养 30 d后基本达到稳定状态。沼泽化草甸有机碳矿化适宜的含水量为 6 6 % WHC左右 ,且达到适宜含水量后 ,有机碳的矿化不受含水量增加的影响 ,矿化速率基本稳定。泥炭沼泽有机碳在 30 % WHC、5 0 % WHC两个水分梯度下 ,培养 30 d后 ,分别出现一个大约 10 0 d和 6 0 d的快速矿化期。泥炭沼泽有机碳矿化的适宜含水量为 30 % WHC左右 ,超过适宜含水量后 ,其有机碳的矿化对水分变化反应非常敏感 ,水分过多明显抑制其有机碳的矿化。水分对两种湿地有机碳矿化影响机制的差异是造成两类湿地生态系统有机碳积累量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结果还表明 ,泥炭沼泽湿地积水环境的减弱将会加速其有机碳的矿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 矿化 有机碳 湿地
下载PDF
人为干扰对喀斯特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55
5
作者 魏亚伟 苏以荣 +3 位作者 陈香碧 何寻阳 覃文更 韦国富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71-978,共8页
以桂西北喀斯特原生林地、自然恢复地、放牧+火烧草地和玉米-红薯轮作地为对象,研究了不同人为干扰方式下4种生态系统中土壤团聚体含量及其有机碳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除玉米-红薯轮作地土壤的水稳性团聚体(>0.25 mm)含量为37.7%外,其... 以桂西北喀斯特原生林地、自然恢复地、放牧+火烧草地和玉米-红薯轮作地为对象,研究了不同人为干扰方式下4种生态系统中土壤团聚体含量及其有机碳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除玉米-红薯轮作地土壤的水稳性团聚体(>0.25 mm)含量为37.7%外,其余样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0.25 mm)含量均大于70%;土壤团聚体结构破坏率为玉米-红薯轮作地(54.9%)>放牧+火烧草地(23.2%)>自然恢复地(9.8%)和原生林地(9.6%),差异显著.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团聚体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先增加后减小,20 d后趋于平稳,而且随团聚体粒级的减小逐渐增大;相同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的矿化速率为原生林地>放牧+火烧草地和自然恢复地>玉米-红薯轮作地;原生林地有机碳矿化率在1.7%~3.8%,显著高于自然恢复地、放牧火烧草地和玉米-红薯轮作地;有机碳的累积矿化量与矿化速率变化规律一致.土壤有机碳和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分别与矿化速率和累积矿化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矿化率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生态系统 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 矿化
原文传递
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有机质矿化过程中碳、氮、磷的迁移特征 被引量:53
6
作者 闫兴成 王明玥 +4 位作者 许晓光 王国祥 孙浩 杨云皓 石傲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6-313,共8页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以富营养化湖泊太湖为例,研究了沉积物有机质矿化过程中碳、氮、磷的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在沉积物中的有机质矿化过程中,碳以溶解性无机碳释放至水中,同时以CH4和CO2形式释放至大气中,培养结束时,CH4和CO2累积排放含...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以富营养化湖泊太湖为例,研究了沉积物有机质矿化过程中碳、氮、磷的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在沉积物中的有机质矿化过程中,碳以溶解性无机碳释放至水中,同时以CH4和CO2形式释放至大气中,培养结束时,CH4和CO2累积排放含量分别为1492.21和498.96 mg/g(dw),其中CH4占气态碳的89.16%(以C质量计);此外,大量的氮、磷营养盐释放至上覆水体,水中总氮、总磷和铵态氮的最高浓度分别是初始浓度的62.16、28.16和139.45倍,而硝态氮浓度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逐渐下降,培养末期浓度是初期的0.21倍;厌氧条件下,沉积物有机质的矿化,不仅可以生成大量的CH4、CO2气体,还能够促使沉积物中铵态氮和磷的释放;而沉积物有机质矿化释放的碳、氮、磷营养元素又能加剧湖泊富营养化程度,促进湖泊水体的初级生产力,从而增加湖泊沉积物有机质输入.这样的循环方式可能是湖泊富营养化自维持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有机质 矿化 迁移 太湖
下载PDF
不同植被覆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团聚体碳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45
7
作者 罗友进 赵光 +2 位作者 高明 魏朝富 赵丽荣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7-122,共6页
植被覆盖通过其输入有机物料的差异影响着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活性,进而对其土壤的团聚过程和有机碳的矿化产生影响。该文通过对重庆缙云山四种植被类型覆盖(灌草丛、楠竹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下土壤团聚体碳分布以及土壤有机碳矿... 植被覆盖通过其输入有机物料的差异影响着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活性,进而对其土壤的团聚过程和有机碳的矿化产生影响。该文通过对重庆缙云山四种植被类型覆盖(灌草丛、楠竹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下土壤团聚体碳分布以及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分析,探讨了植被覆盖对这两者的影响以及两者的相互联系。植被覆盖影响着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和团聚体碳分布。就土壤有机碳矿化累积量(42天)而言,表现为灌草丛>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楠竹林。不同植被覆盖土壤有机碳日均矿化速率在培养前期(前8天)差异较大,之后则趋于一致。除灌草丛土壤外,楠竹林、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覆盖土壤团聚体均以0.25~2 mm和<0.25 mm团聚体为主,其总量达到65%以上。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表明灌草丛土壤结构稳定性要优于其它植被覆盖土壤,而楠竹林土壤结构稳定性最差。除灌草丛土壤外,<0.25 mm团聚体是土壤有机碳的主要载体;其次是0.25~2 mm团聚体。简单相关和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矿化系数与<0.25 mm团聚体含量成负相关,与>5 mm团聚体有机碳库成正比。因此,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保护作用是土壤有机碳分配和矿化分解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 团聚体 有机碳 矿化
下载PDF
温度对不同粘粒含量稻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42
8
作者 任秀娥 童成立 +3 位作者 孙中林 唐国勇 肖和艾 吴金水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245-2250,共6页
模拟了亚热带地区3种不同粘粒含量的水稻土(砂壤土、壤粘土、粉粘土)在5种温度(10、15、20、25和30℃)下的有机碳(SOC)矿化特征,分析SOC矿化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160d的培养期内,温度对3种水稻土SOC矿化量的影响有一定差异,30... 模拟了亚热带地区3种不同粘粒含量的水稻土(砂壤土、壤粘土、粉粘土)在5种温度(10、15、20、25和30℃)下的有机碳(SOC)矿化特征,分析SOC矿化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160d的培养期内,温度对3种水稻土SOC矿化量的影响有一定差异,30℃时砂壤土、壤粘土和粉粘土SOC矿化量分别是10℃时的3.5、5.2和4.7倍.在较低温度(≤20℃)下,SOC矿化速度较低且相对稳定;在较高温度(≥25℃)下,前期SOC矿化速度较高,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3种水稻土SOC矿化的温度系数(Q10)随培养时间出现波动,砂壤土的Q10平均值最低,为1.92,壤粘土和粉粘土的Q10平均值较接近,分别为2.37和2.32;3种土壤矿化速率常数(k)与温度呈极显著的指数相关(P<0.01).3种水稻土有机碳矿化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敏感度依次为壤粘土>粉粘土>砂壤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 矿化 温度 粘粒含量 稻田土壤
下载PDF
论有机质与金属成矿和勘查 被引量:40
9
作者 陈远荣 贾国相 戴塔根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57-262,共6页
有机质与金属成矿是一个处于初级研究阶段的地球化学领域。本文对其研究历史进行了回顾,指出了有机质在金属成矿中的主要作用以及有机烃气测量在金属矿产勘查中的初步应用成果。认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可促进成矿作用、成矿过程、成矿规... 有机质与金属成矿是一个处于初级研究阶段的地球化学领域。本文对其研究历史进行了回顾,指出了有机质在金属成矿中的主要作用以及有机烃气测量在金属矿产勘查中的初步应用成果。认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可促进成矿作用、成矿过程、成矿规律、气体运移规律和成矿预测的全面认识,对有机地球化学和无机地球化学、固体地球化学与气体地球化学、勘查地球化学与矿床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连接和相互渗透将起重要的纽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金属成矿 勘查方法 成矿作用 有机地球化学 成矿预测
下载PDF
临沧超大型锗矿床有机质与锗矿化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5
10
作者 庄汉平 刘金钟 +1 位作者 傅家谟 卢家烂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4-52,T002,共10页
临沧锗矿床是一产于第三系含煤岩系中的超大型矿床。矿床的最初锗源与盆地西缘的二云母花岗岩有关。主矿体产于下煤组沉积旋回的早期地层中,每一沉积阶段早期形成的褐煤和碳质泥岩中富含锗,最高含量达1470x10 ̄(-6)。褐煤... 临沧锗矿床是一产于第三系含煤岩系中的超大型矿床。矿床的最初锗源与盆地西缘的二云母花岗岩有关。主矿体产于下煤组沉积旋回的早期地层中,每一沉积阶段早期形成的褐煤和碳质泥岩中富含锗,最高含量达1470x10 ̄(-6)。褐煤和碳质泥岩在矿化过程中平均富集了164-169倍。根据锗含量,褐煤和碳质泥岩可分为锗含量小于12x10 ̄(-6)的低锗煤(泥岩)和大于90x10 ̄(-6)的高锗煤(泥岩)。高锗煤中有机质富含氧官能团。同低锗煤相比,高锗煤还富含团块腐殖体、藻类体和菌类体,而缺少结构腐殖体和凝胶腐殖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锗矿床 有机质 矿化 地球化学
下载PDF
不同有机肥料中氮素的矿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42
11
作者 赵明 蔡葵 +2 位作者 赵征宇 于秋华 王文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3期146-149,共4页
通过好氧培养试验,对不同有机肥中NO3--N与NH4+-N的矿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鸡粪和猪粪培养10 d后、牛粪培养30 d后,NO3--N矿化率快速提高,使土壤NO3--N含量上升;鸡粪堆肥培养10 d后、牛粪堆肥和猪粪堆肥培养60 d后,矿化率开始上... 通过好氧培养试验,对不同有机肥中NO3--N与NH4+-N的矿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鸡粪和猪粪培养10 d后、牛粪培养30 d后,NO3--N矿化率快速提高,使土壤NO3--N含量上升;鸡粪堆肥培养10 d后、牛粪堆肥和猪粪堆肥培养60 d后,矿化率开始上升。经过堆肥处理的有机肥NO3--N矿化率明显低于未堆肥产品,而且矿化高峰期延迟。培养90 d后NO3--N矿化率趋缓,培养120 d后NO3--N的矿化率分别为:鸡粪42.6%、牛粪24.0%、猪粪22.6%、鸡粪堆肥23.4%、牛粪堆肥16.0%、猪粪堆肥18.0%。随培养期延长,施肥土壤NH4+-N含量迅速下降,培养5 d时低于对照土壤、15 d后接近或略高于对照土壤。施用有机肥可增加土壤NO3--N含量,对NH4+-N含量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料 土壤 硝态氮 铵态氮 矿化特性
下载PDF
不同种类有机肥碳、氮矿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36
12
作者 周博 高佳佳 周建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6-373,共8页
本文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陕西关中地区日光温室栽培生产中9个不同有机肥的碳、氮矿化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有机肥碳、氮的矿化量和矿化率(矿化量占总有机碳或氮的比例)的动态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碳矿化率在22.24%~87.16%之间,变异系... 本文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陕西关中地区日光温室栽培生产中9个不同有机肥的碳、氮矿化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有机肥碳、氮的矿化量和矿化率(矿化量占总有机碳或氮的比例)的动态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碳矿化率在22.24%~87.16%之间,变异系数达90.30%;氮矿化率在29.07%~84.87%之间,变异系数达67.37%;不同类型有机肥相比,鸡粪平均的碳、氮矿化累积量及矿化率显著高于猪粪和牛粪;猪粪与牛粪平均的碳、氮矿化累积量及矿化率无显著差异。同一种类有机肥,培养期间其碳、氮矿化累积量及矿化率也存在明显差异。供试有机肥碳、氮的矿化量与有机肥全氮含量均呈线性关系,表明有机肥氮含量是影响矿化量的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碳素 氮素 矿化特性
下载PDF
小麦根际磷酸酶活性与有机磷之关系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李和生 王林权 赵春生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7-50,共4页
对小麦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和有机磷的分组测定结果表明,根际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比非根际分别提高3~5.7mgkg-1和0~4.5mgkg-1;而有机磷总量发生了亏缺现象,其亏缺量为29.90~62.29m... 对小麦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和有机磷的分组测定结果表明,根际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及碱性磷酸酶活性比非根际分别提高3~5.7mgkg-1和0~4.5mgkg-1;而有机磷总量发生了亏缺现象,其亏缺量为29.90~62.29mgkg-1,亏缺量与根际土壤中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0.8670,0.9326)。土壤磷酸酶活性及有机磷总量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中性磷酸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与有效磷、有机磷总量、有机磷组分中的活性、中活性和中稳性有机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酶活性 有机磷 根际 矿化 有机肥 小麦
下载PDF
不同有机肥对土壤中的氮素矿化及对化肥氮固持的影响 被引量:30
14
作者 叶静 安藤丰 +2 位作者 符建荣 佐佐木由佳 角田宪一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176-180,共5页
采用15N示踪法研究不同有机肥品种在土壤中的氮素矿化释放规律及对化肥氮固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90 d后,鸡粪、豆粕米糠混合肥氮素矿化量分别达到了95.6和185.4 mg/kg,而牛粪和污泥堆肥分别为-28.1和-10.9 mg/kg。4种有机肥在化肥施... 采用15N示踪法研究不同有机肥品种在土壤中的氮素矿化释放规律及对化肥氮固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90 d后,鸡粪、豆粕米糠混合肥氮素矿化量分别达到了95.6和185.4 mg/kg,而牛粪和污泥堆肥分别为-28.1和-10.9 mg/kg。4种有机肥在化肥施入土壤后,对化肥氮在土壤中的保留进行了观察,鸡粪和豆粕米糠混合肥对化肥氮的固持率明显高于牛粪和污泥堆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氮素矿化 ^15N同位素 KEON PEON
下载PDF
石灰性土壤剖面氮素的矿化和硝化作用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李世清 李生秀 李凤民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8-104,共7页
以陕西关中灌区红油土和渭北旱塬红垆土为供试土样,研究不同土层氮素的矿化和硝化作用.结果表明,除0~20cm土层外,红油土20~40cm及40~60cm土层,红垆土20~40cm土层,仍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可矿化氮,60cm或40cm以下低而稳定.铵态氮的硝化... 以陕西关中灌区红油土和渭北旱塬红垆土为供试土样,研究不同土层氮素的矿化和硝化作用.结果表明,除0~20cm土层外,红油土20~40cm及40~60cm土层,红垆土20~40cm土层,仍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可矿化氮,60cm或40cm以下低而稳定.铵态氮的硝化作用也具有明显的层次性:60cm以上土层硝化作用快,以下慢,这种变化与硝化细菌的分布一致.总体上看,红油土中氮素的矿化和硝化作用强于红垆土.铵态氮肥在粘粒含量少、有机质含量高土层中的迅速减少主要归咎于硝化,而在粘粒含量多、有机质含量少的土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剖面 有机氮 矿化 硝化 氮肥
下载PDF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100号矿体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探讨 被引量:20
16
作者 张起钻 《矿产与地质》 1999年第6期324-329,共6页
大厂100 号矿体赋存于龙头山生物礁灰岩中,是一世界罕见的特大型特富锡多金属矿体。对该矿体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龙头山生物礁具备优越的油气生、储、盖条件,为一古油藏,100 号矿体成因与生物... 大厂100 号矿体赋存于龙头山生物礁灰岩中,是一世界罕见的特大型特富锡多金属矿体。对该矿体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龙头山生物礁具备优越的油气生、储、盖条件,为一古油藏,100 号矿体成因与生物有机成矿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矿床 多金属矿田 矿体地质特征 成矿机理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土有机碳分布变异及其矿化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27
17
作者 马力 杨林章 +4 位作者 慈恩 程月琴 王岩 沈明星 殷士学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50-1058,共9页
基于持续26a的太湖地区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施肥对水稻土剖面有机碳分布、有机碳密度和变异幅度、及有机碳矿化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期施肥使水稻土表层有机碳含量显著升高,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较单施化肥更能促进... 基于持续26a的太湖地区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施肥对水稻土剖面有机碳分布、有机碳密度和变异幅度、及有机碳矿化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期施肥使水稻土表层有机碳含量显著升高,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较单施化肥更能促进表层有机碳累积。施化肥处理10~30cm土层有机碳含量相对稳定,施有机肥处理20~40cm土层有机碳含量相对稳定;(2)0~25cm和0~50cm土层,施有机肥处理的有机碳密度均高于施化肥处理,有机肥+氮+磷处理(MNP)和化肥氮+磷+钾处理(CNPK)的有机碳密度均为最高,秸秆+化肥氮处理(CRN)高于有机肥+秸秆+氮处理(MRN)。各施肥处理0~25cm和25~50cm土层有机碳变异幅度均高于对照CO。施有机肥处理的有机碳密度变异幅度均高于施化肥处理。化肥氮+磷处理(CNP)和有机肥+氮+磷+钾处理(MNPK)有机碳密度的变异性最大;(3)各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在培养第2~4天均达到最大,第3周后达到稳定,有机肥处理的最大矿化速率均高于化肥处理,各处理平均矿化速率为CO,55.36~75.46ml kg^-1 d^-1,稳定矿化速率为CO,10~20ml kg^-1d^-1。在8周培养期内,施有机肥处理的累积矿化量始终大于施化肥处理,有机肥+秸秆+氮处理(MRN)的累积矿化量最大,各施肥处理土壤的矿化强度和稳定矿化率仍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水稻土 有机碳 分布 变异 矿化
下载PDF
水分状况对水稻土有机碳矿化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28
18
作者 郝瑞军 李忠佩 车玉萍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0-754,共5页
水分状况影响土壤水溶性有机C(DOC)溶出,而DOC含量变化与土壤有机C矿化动态有密切关系。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土比提取条件对太湖地区水稻土(黄泥土)DOC含量的影响,观测了培育过程中土壤DOC含量及土壤有机C矿化的动态变化。结果表... 水分状况影响土壤水溶性有机C(DOC)溶出,而DOC含量变化与土壤有机C矿化动态有密切关系。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土比提取条件对太湖地区水稻土(黄泥土)DOC含量的影响,观测了培育过程中土壤DOC含量及土壤有机C矿化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DOC含量随着水土比的增大而升高,且两者之间呈显著的线性关系。长期室内恒温培育条件下,淹水处理土壤DOC含量显著高于好气处理(P<0.01),且在整个培养期内都保持这一趋势,而两处理之间的差值则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培育过程中,土壤日均矿化量好气处理高于淹水处理,但两处理之间的差值则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而不断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状况 水稻土 有机碳 矿化
下载PDF
西成矿田泥盆系铅锌矿床中的有机成矿作用 被引量:25
19
作者 朱弟成 朱利东 +3 位作者 林丽 熊永柱 庞艳春 付修根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1-208,共8页
西成矿田是秦岭多金属成矿带最重要的铅锌矿田之一 .从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有机质和有机分子与金属元素的关系、矿石、围岩及与矿石共生的炭沥青的元素分析及有机流体萃取金属元素的模拟实验方面出发 ,探讨了有机质在西成铅锌矿田形成过... 西成矿田是秦岭多金属成矿带最重要的铅锌矿田之一 .从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有机质和有机分子与金属元素的关系、矿石、围岩及与矿石共生的炭沥青的元素分析及有机流体萃取金属元素的模拟实验方面出发 ,探讨了有机质在西成铅锌矿田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结果表明 :( 1)与矿化有关的岩石 (硅质岩和灰岩 ) ,主峰碳数均为nC18,中间支链烷烃、伽玛蜡烷、胡萝卜烷系列含量比非矿化岩石高 ;( 2 )与矿化有关岩石 (硅质岩和大理岩 )的生物母源以菌藻类低等生物为主 ,并有陆源母质混入 ,矿床形成于还原环境 ,矿床中存在来源相同或相似的异源有机质 ;( 3)Pb、Zn元素与芳烃、氯芳沥青“A”、非烃 +沥青呈显著的负相关 ;与非烃、有机硫、有机硫 / (有机碳× 1.2 2 )比值呈正相关关系 ;Pb、Zn元素与正构烷烃、甾萜烷、胡萝卜烷等有机分子丰度具正相关关系 ,而与w(∑C2 2 -) /w(∑C2 2 +)、w(三环萜烷 ) /w(四环萜烷 )、w(C2 0 +C2 1) /w(C2 3 +C2 4 )及w(萜烷 ) /w(甾烷 )等有机分子比值具负相关关系 ;( 4)炭沥青与围岩、矿石中子活化分析结果表明 ,在后期改造成矿作用中 ,炭沥青与矿石有紧密联系 ,有机质和成矿元素一起在改造成矿期抵达成矿部位并参与了成矿 ;( 5 )模拟实验表明 ,在热水流体中 ,有机水的加入增大了对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成矿作用 铅锌矿床 有机质 泥盆系 围岩 中子活化分析 沥青
下载PDF
地膜覆盖下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与积累 被引量:18
20
作者 刘金城 杨晶秋 白成云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99-104,共6页
还田有机物在地膜覆盖下的分解略高于露地栽培,腐殖化系数为0.17~0.41,土壤有机质的年亩矿化量为92~164kg.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有机质的贡献高于不施肥、单施化肥和单施有机肥,尤其是未经分解的有机物,适量配施化肥,明显优于等氮量... 还田有机物在地膜覆盖下的分解略高于露地栽培,腐殖化系数为0.17~0.41,土壤有机质的年亩矿化量为92~164kg.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有机质的贡献高于不施肥、单施化肥和单施有机肥,尤其是未经分解的有机物,适量配施化肥,明显优于等氮量的腐熟有机肥.为此,要重新组合农业措施.以调整土壤有机质分解与积累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土壤 有机质 分解 积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