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污染场地化学氧化处置方法综述 被引量:11
1
作者 林雅洁 胡婧琳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003-1007,共5页
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具有二次污染小、修复污染物的速度快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由于场地的复杂性,不同环境对氧化剂的选择性不同,氧化剂的特征对化学氧化处置的效果起关键性作用。因此,通过介绍不同化学氧化剂的特征,分析化学氧化处置方... 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具有二次污染小、修复污染物的速度快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由于场地的复杂性,不同环境对氧化剂的选择性不同,氧化剂的特征对化学氧化处置的效果起关键性作用。因此,通过介绍不同化学氧化剂的特征,分析化学氧化处置方法对不同污染场地的适用性及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场地 化学氧化
原文传递
有机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生物反应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陶颖 周集体 +1 位作者 王竞 严滨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51,共6页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bioreactor for organic contaminated soil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including technology and facilities of soil slurry reactor,immobilized soil reactor,rotary drum reactor,bio-fluidized bed...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bioreactor for organic contaminated soil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including technology and facilities of soil slurry reactor,immobilized soil reactor,rotary drum reactor,bio-fluidized bed,and anaeration -aeration bioreactor.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physical,chemical methods with bioreactor technology will be of great inter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土壤 生物修复 生物反应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有机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实践及其发展前景 被引量:10
3
作者 温小乐 杨燕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2-64,共3页
文章就土壤污染及其修复技术进行了阐述,特别介绍了有机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通过对石油、PAH、氯酚、PCDDs等有机污染土壤进行生物修复的成功实践,阐明了生物修复技术相对于传统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 文章就土壤污染及其修复技术进行了阐述,特别介绍了有机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通过对石油、PAH、氯酚、PCDDs等有机污染土壤进行生物修复的成功实践,阐明了生物修复技术相对于传统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修复技术 有机污染土壤 污染治理
下载PDF
根系分泌物及其在有机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孟梁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0-94,共5页
综述了根系分泌物的种类、产生途径和影响因素,讨论了其在植物修复有机污染土壤中的作用和研究方法,并提出了今后该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植物修复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根系分泌物 植物修复 有机污染土壤
下载PDF
岩土施工技术修复有机物污染土壤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王锦淮 祝可成 殷俊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7年第6期77-80,共4页
本文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法和搅拌桩注浆法对某有机物污染场地进行原位修复研究,比较了对大深度、重污染有机土壤的修复效果,同时也比较了其施工时长、施工难度和修复成本;进一步研究了水泥添加量为土壤质量3%时,对修复效果的影响。中试试... 本文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法和搅拌桩注浆法对某有机物污染场地进行原位修复研究,比较了对大深度、重污染有机土壤的修复效果,同时也比较了其施工时长、施工难度和修复成本;进一步研究了水泥添加量为土壤质量3%时,对修复效果的影响。中试试验表明,两种方法对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均能达到修复目标,其中高压旋喷注浆法施工时长更短,难度和成本更低;同时,添加水泥后对修复效果无影响,这为解决施工后场地承载力问题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旋喷注浆法 搅拌桩注浆法 中试 有机物污染土壤 原位修复
下载PDF
基于AHP筛选的有机污染土联合修复技术案例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左文建 胡顺磊 +3 位作者 段伟 刘晓凤 吴敏 王志超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0-398,共9页
为了研究联合修复技术在有机物污染场地中的筛选方法以及修复效果,以山西某搬迁遗留场地土壤修复工程为案例,提出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常用的物理、化学、生物修复技术方法进行优选,最终确定“常温解吸+异位热脱附+填埋场覆土利用+... 为了研究联合修复技术在有机物污染场地中的筛选方法以及修复效果,以山西某搬迁遗留场地土壤修复工程为案例,提出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常用的物理、化学、生物修复技术方法进行优选,最终确定“常温解吸+异位热脱附+填埋场覆土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新联合修复模式,并且研究了该联合修复模式的处理效果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AHP可用于有机污染场地修复最佳方案的筛选;采用该联合修复模式费用低、效果良好且未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可见该联合修复模式能够有效地处理此类型场地污染土体。该修复模式的成功实施为类似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项目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土壤资源的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土 筛选方法 层次分析法 联合修复技术 修复效果
下载PDF
含氯有机污染土壤热脱附过程中二噁英的生成机理及抑制措施 被引量:7
7
作者 杨建建 周永信 +3 位作者 苏建 谢湉 杨燕媛 廖长君 《四川环境》 2020年第3期90-96,共7页
利用热脱附技术处理有机污染土壤时可能会生成二噁英,而目前国内外普遍接受的关于二噁英的生成机理主要来自垃圾焚烧过程,并没有针对有机污染土壤热脱附过程中二噁英生成机理的分析。详细介绍了二噁英相关的理化性质、生成机理及影响因... 利用热脱附技术处理有机污染土壤时可能会生成二噁英,而目前国内外普遍接受的关于二噁英的生成机理主要来自垃圾焚烧过程,并没有针对有机污染土壤热脱附过程中二噁英生成机理的分析。详细介绍了二噁英相关的理化性质、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并结合热脱附技术处理含氯有机污染土壤过程中的具体条件,分析了有机污染土壤热脱附过程中二噁英的可能的生成途径及影响因素,为热脱附过程中二噁英的合成提供了几种可行的过程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噁英 热脱附 有机污染土壤 生成机理 过程控制
下载PDF
微生物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健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3年第2期86-88,共3页
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十分重要,有机污染土壤为污染土壤中比较常见的类型,工作人员应该选择合适的修复手段对其进行修复,而微生物修复方法在这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文章以微生物修复有机污染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简要介绍了微生物修复... 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十分重要,有机污染土壤为污染土壤中比较常见的类型,工作人员应该选择合适的修复手段对其进行修复,而微生物修复方法在这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文章以微生物修复有机污染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简要介绍了微生物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特点以及作用机制,然后明确了微生物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影响因素,最后从原位微生物修复和异位微生物修复两个角度论述了常用微生物修复方法,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有机污染土壤 修复
下载PDF
苯系物污染土壤热强化气相抽提技术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何睿 杨勇 +2 位作者 梁文莲 张丽红 吴启模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1年第2期167-171,共5页
文章以实际污染场地的土壤为对象,通过小试实验研究了典型苯系物污染土壤气相抽提技术的最佳操作条件,并运用于中试实验进一步研究了抽提井和加热井的影响半径。结果表明,抽提速率为30 m^(3)/h时,抽提井的影响半径为6 m,而加热井的影响... 文章以实际污染场地的土壤为对象,通过小试实验研究了典型苯系物污染土壤气相抽提技术的最佳操作条件,并运用于中试实验进一步研究了抽提井和加热井的影响半径。结果表明,抽提速率为30 m^(3)/h时,抽提井的影响半径为6 m,而加热井的影响半径为4 m。利用最佳操作条件对加热井半径6 m污染土壤进行28 d处理后,污染土壤中苯和二甲苯的去除率均可达到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抽提 典型苯系物 有机污染土壤 气相抽提技术
下载PDF
二维电场中微生物群落动态及混合有机物降解特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范瑞娟 郭书海 +1 位作者 李凤梅 张琇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543-3552,共10页
以正十六烷、环十二烷和芘组成的混合有机污染物为研究对象,在二维对称电场修复平台上,采用电动-微生物联合修复(BIO-EK)的方式,通过分析微生物群落时空动态及混合有机物降解的时空特征,探讨了二维电场中电场强度、微生物群落和污染物... 以正十六烷、环十二烷和芘组成的混合有机污染物为研究对象,在二维对称电场修复平台上,采用电动-微生物联合修复(BIO-EK)的方式,通过分析微生物群落时空动态及混合有机物降解的时空特征,探讨了二维电场中电场强度、微生物群落和污染物降解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BIO-EK处理过程中,土壤pH和温度在时间和空间上均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数量均主要随处理时间而变化,未发生明显的空间上的变化;电场的施加可提高微生物数量,对污染物降解有积极影响,相对于单独的微生物(BIO)和单独的电动(EK)处理,BIO-EK对污染物处理效率最高;不同类型污染物去除率与电场强度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土壤 电动修复 二维电场 生物修复 微生物群落
原文传递
生物表面活性剂清洗土壤有机污染物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星杰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9年第4期291-296,共6页
重点阐述了生物表面活性剂清洗土壤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及影响因素。根据国内外最新文献,对使用生物表面活性剂溶液修复有机物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清洗土壤有机污染物中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修复 有机物污染土壤
下载PDF
原位热修复过程中土壤内热质传递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12
作者 詹明秀 刘立朋 +7 位作者 顾海林 张涛 韦金义 徐旭 焦文涛 籍龙杰 田汪洋 池作和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72-1283,共12页
近年来,原位热修复技术因其具有修复周期短、可靠性高、适用性强、二次污染可控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有机污染地块修复领域。概述了国内外原位热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对比了蒸汽强化抽提技术(SEE)、电阻加热技术(ERH)和热传导加热技术(TCH... 近年来,原位热修复技术因其具有修复周期短、可靠性高、适用性强、二次污染可控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有机污染地块修复领域。概述了国内外原位热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对比了蒸汽强化抽提技术(SEE)、电阻加热技术(ERH)和热传导加热技术(TCH) 3种典型原位热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并分析了污染物性质、土壤非均质性、含水率及加热温度等主要因素对不同技术的修复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实验和数值3方面阐述了原位热修复过程中热质传递机理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土壤 原位热修复技术 热质传递机理 数值模拟 多场耦合
原文传递
低温电阻加热对土壤多环芳烃去除和细菌群落的影响
13
作者 张晨琛 杨柳青 +2 位作者 韩自玉 李烜桢 焦文涛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37-1946,共10页
针对电阻加热技术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存在能耗高、降低土壤功能性的问题,采用低温条件(80℃)的电阻加热以降低能耗、减少对土壤肥力和细菌群落的影响。利用自主研制的电阻加热装置,探究低温加热对土壤多环芳烃的去除效果、对土壤理化... 针对电阻加热技术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存在能耗高、降低土壤功能性的问题,采用低温条件(80℃)的电阻加热以降低能耗、减少对土壤肥力和细菌群落的影响。利用自主研制的电阻加热装置,探究低温加热对土壤多环芳烃的去除效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加热180 min条件下,电阻加热对土壤多环芳烃的去除率为21.8%,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和萘的质量分数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电阻加热处理后细菌丰度增幅达108%,提高了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富集了多环芳烃降解菌和功能基因,将厚壁菌门PAHs降解菌的相对丰度放大了近10倍,提高了编码4,5-二羟基邻苯二甲酸酯脱羧酶(K04102)和1,4-二羟基-2-萘甲酰-CoA硫酯酶(K12073)的功能基因预测丰度,且不会对土壤肥力水平造成负面影响。本研究结果可为低温电阻加热在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土壤 多环芳烃 低温电阻加热 细菌群落构成 多环芳烃降解功能基因
原文传递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热修复预干燥过程中水分与污染物析出特性研究
14
作者 周志毅 柴瑞 +7 位作者 黄震威 吴昊 王进卿 毛伟洋 詹明秀 徐旭 池作和 焦文涛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77-1585,共9页
针对目前有机污染土壤直接热脱附装备在处理高含水率土壤时存在的高能耗问题,提出利用系统余热对土壤进行预干燥的方法以降低土壤含水率.以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为对象,采用非等温干燥特性测试、污染物析出测试以及转筒式干化机干燥特性实验... 针对目前有机污染土壤直接热脱附装备在处理高含水率土壤时存在的高能耗问题,提出利用系统余热对土壤进行预干燥的方法以降低土壤含水率.以多环芳烃污染土壤为对象,采用非等温干燥特性测试、污染物析出测试以及转筒式干化机干燥特性实验,对土壤干燥过程与污染物析出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非等温干燥过程分为升速和降速干燥两个阶段,处于升速阶段时土壤的干燥效果较好.通过实验获得了5、10、15和20℃/min升温速率下的临界温度,发现升温速率为5℃/min时,临界温度和土壤含水率均为最低,分别为66.7℃和2.57%,即低升温速率时土壤的干燥效果最好,但干化时间较长,影响土壤处理量.(2)干化机转速显著影响土壤停留时间,转速越高,停留时间越短,土壤处理量越大.干化机转速为1、2和3 r/min时,土壤出口温度分别为107.7、103.9和101.9℃,均超过临界温度,由于干化机筒内扬料板的强扰动作用,3种转速下土壤出口含水率均较低,与非等温干燥测试结果吻合较好.(3)土壤初始含水率为12.10%、16.05%和24.03%时,出口土壤含水率分别为0.23%、0.27%和0.22%,干化机能满足宽范围初始含水率土壤的干燥效果.(4)由于多环芳烃污染物沸点较高,土壤干燥过程中不易析出此类污染物.(5)经传热计算,对于初始含水率为12.10%~24.03%的土壤,其干化机体积传热系数为89~98 W/(m^(3)·℃).研究显示,使用转筒式干化机干燥多环芳烃污染土壤,可以大幅降低土壤的含水率,减少热脱附能耗,同时,干燥过程不易析出污染物.上述研究结果可为转筒式干化机在污染土壤干燥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设计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有机污染土壤 干燥 转筒干化机 体积传热系数 污染物析出
下载PDF
关于微生物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探究
15
作者 杨铭 《工业微生物》 CAS 2023年第4期50-52,共3页
微生物修复是一种利用自然或人工方式培育微生物群落,通过提高其代谢能力来去除毒性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毒物质的一种生物修复技术。有机土壤污染是较为普遍的一种土壤污染,因此应选用恰当的微生物修复方法对其进行修复。故开展微生物... 微生物修复是一种利用自然或人工方式培育微生物群落,通过提高其代谢能力来去除毒性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毒物质的一种生物修复技术。有机土壤污染是较为普遍的一种土壤污染,因此应选用恰当的微生物修复方法对其进行修复。故开展微生物修复有机污染土壤的研究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修复 有机污染土壤
下载PDF
美国有机污染场地化学氧化修复案例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影辉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965-969,共5页
化学氧化修复技术能快速有效去除污染物,对不同类型的场地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被广泛应用于污染场地修复中。通过介绍化学氧化修复应用设计的方法,结合美国污染场地的化学氧化修复案例,说明不同氧化剂对污染物及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场地的修... 化学氧化修复技术能快速有效去除污染物,对不同类型的场地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被广泛应用于污染场地修复中。通过介绍化学氧化修复应用设计的方法,结合美国污染场地的化学氧化修复案例,说明不同氧化剂对污染物及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场地的修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场地 化学氧化修复 案例分析
原文传递
探讨原位化学氧化法氧化剂分散技术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素云 王慧玲 +1 位作者 张靖婷 王澎 《环境与发展》 2018年第1期113-114,共2页
原位化学氧化法是有机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修复的最佳技术之一,不仅效果显著,且经济性较好。对于原位化学氧化技术而言,药剂的投加以及分散,是其技术的核心所在,而被污染土壤的特征、污染严重程度、渗透性以及氧化剂的性质等,则直接关系着... 原位化学氧化法是有机污染土壤与地下水修复的最佳技术之一,不仅效果显著,且经济性较好。对于原位化学氧化技术而言,药剂的投加以及分散,是其技术的核心所在,而被污染土壤的特征、污染严重程度、渗透性以及氧化剂的性质等,则直接关系着药剂投加与分散方式的选择。基于此,本文对有机污染土壤与地下水原位化学氧化药剂分散方式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土壤 地下水 原位化学氧化药剂 分散方式
下载PDF
基于COMSOL模拟的有机污染土壤ERH修复工艺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许丹芸 张亚宁 +1 位作者 朱玲 桑义敏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642-3650,共9页
利用电阻加热(ERH)和土壤气相提取(SVE)耦合技术,针对有机污染土壤,采用COMSOL软件模拟方法对场地加热电极的布置进行优化,以温度为探针,对比物理场种类、电极间距、电极的边界距离、电极个数、耦合物理场边界等因素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利用电阻加热(ERH)和土壤气相提取(SVE)耦合技术,针对有机污染土壤,采用COMSOL软件模拟方法对场地加热电极的布置进行优化,以温度为探针,对比物理场种类、电极间距、电极的边界距离、电极个数、耦合物理场边界等因素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体传热和电磁热的耦合场下的加热效果比单独物理场更好,40 d后温度可达201.20℃。电极间距最优为3 m,升温104.71℃。当边界距离为0.5 m时,边界土层温度能够达到ERH工程要求的100.15~220.15℃。7电极排布相比其他排布方式的升温速率更高,平均温度为153℃,加热更均匀。本研究可为有机物污染土壤场地修复的工程设计提供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土壤 电阻加热 COMSOL模拟 温度分布
原文传递
重庆某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程案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白娟 程曦 +2 位作者 殷俊 白瑞 陈婷 《广州化工》 CAS 2019年第13期154-157,共4页
该工程对重庆沙坪坝区某污染场地进行治理修复,修复内容为污染土壤中单一六价铬污染土壤的量约5432.6m3;场地含有机物污染土壤的量约1930.8m3。工程对采用异位还原稳定化技术对单一六价铬污染的土壤进行无害化处置,处置后的土壤运往填... 该工程对重庆沙坪坝区某污染场地进行治理修复,修复内容为污染土壤中单一六价铬污染土壤的量约5432.6m3;场地含有机物污染土壤的量约1930.8m3。工程对采用异位还原稳定化技术对单一六价铬污染的土壤进行无害化处置,处置后的土壤运往填埋场进行安全填埋处置。对混合污染土壤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进行处置,处置量约2000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价铬污染土壤 有机污染土壤 还原稳定化
下载PDF
土壤类型对苯并[a]芘污染土壤氧化修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雷野 陈昱坤 +3 位作者 胡容 王星羽 李素 黄文章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5-139,共5页
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对化学氧化修复效果的影响问题,选用我国3种典型土壤模拟制备苯并[a]芘污染土壤,采用活化过硫酸钠在反应条件为水土比2∶1、活化剂加量10%、反应温度25℃下对其开展化学氧化实验。探究了3种土壤类型及其各项性质对苯并... 针对不同土壤类型对化学氧化修复效果的影响问题,选用我国3种典型土壤模拟制备苯并[a]芘污染土壤,采用活化过硫酸钠在反应条件为水土比2∶1、活化剂加量10%、反应温度25℃下对其开展化学氧化实验。探究了3种土壤类型及其各项性质对苯并[a]芘负载和氧化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①3种土壤类型对苯并[a]芘的负载能力中黄砂土最差、紫色土次之、黑土最优,经活化过硫酸钠氧化后土壤中苯并[a]芘降解率黑土最低、紫色土次之、黄砂土最高;②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含量和比表面积与苯并[a]芘负载率成正相关,pH值与苯并[a]芘负载率成负相关,相关系数的平方均大于0.92,其中有机质含量及其比表面积对苯并[a]芘负载能力影响较大;③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对其氧化效果影响最大,有机质含量越高,其苯并[a]芘降解率越低。研究结果对于不同地区苯并[a]芘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方案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土壤 苯并[A]芘 氧化 土壤类型 有机质含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