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verview of hepatitis B virus mutations and theirimplications in the management of infection 被引量:25
1
作者 Patrizia Caligiuri Rita Cerruti +1 位作者 Giancarlo Icardi Bianca Bruzzon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6年第1期145-154,共10页
Hepatitis B virus(HBV)affects approximately two billion people worldwide and more than 240 million people in the world are currently chronic carrier that could develop serious complications in the future,like liver ci... Hepatitis B virus(HBV)affects approximately two billion people worldwide and more than 240 million people in the world are currently chronic carrier that could develop serious complications in the future,like liver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lthough an extended HBV immunization program is being carried out since the early‘80s,representing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leading to a dramatic reduction of HBV hepatitis incidence,globally HBV infection still represents a major public health problem.The HBV virus is a DNA virus belongs to the Hepadnaviridae family.The HBV-DNA is a circular,partial double strand genome.All coding information is on the minus DNA strand and it is organized into four open reading frames.Despite hepatitis B virus is a DNA virus,it has a high mutation rate due to its replicative strategy,that leads to the production of many nonidentical variants at each cycle of replication.In fact,it contains a polymerase without the proofreading activity,and uses an RNA intermediate(pg RNA)during its replication,so error frequencies are comparable to those seen in retroviruses and other RNA viruses rather than in more stable DNA viruses.Due to the low fidelity of the polymerase,the high replication rate and the overlapping reading frames,mutations occur throughout the genome and they have been identified both in the structural and not structural gene.The arise of mutations being to develop of a whole of viral variants called"quasi-species"and the prevalent population,which favors virus replication,was selected by viral fitness,host’s immune pressure and external pressure,i.e.,vaccination or antiviral therapy.Naturally occurring mutations were found both in acute and chronic subjects.In the present review we examine and discuss the most recent available data about HBV genetic variability and its signific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B VIRUS MUTATIONS open readingframes Molecular BIOLOGY tools Liver disease
下载PDF
Partial nucleotide sequencing of hepatitis E viruses detected in sera of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E from 14 cities in China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奎 庄辉 朱万孚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7期1058-1063,152-153,共6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genotypes of hepatitis E viruses (HEV) detected in sera of patients from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METHODS: The partial genome (nt6461-6860, nt5994-6294) of open reading frame 2 (ORF2)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genotypes of hepatitis E viruses (HEV) detected in sera of patients from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METHODS: The partial genome (nt6461-6860, nt5994-6294) of open reading frame 2 (ORF2) of 45 HEV strains detected from 14 cities of China was amplified and sequenced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direct sequencing. RESULTS: Forty-one of 45 strains (91%) share the same genotype with HEV Burma strain (B), with nucleotide identities higher than 98% with the representative HEV Chinese strain. Only 4 HEV strains are significantly divergent from the 3 prototype strains of HEV, with nucleotide identities of 77%-80% with HEV Burmese/Chinese strain, 74%-76% with Mexican strain and 74%-77% with the newly discovered HEV US/swine strain, respectively. Phylogenetic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se 4 strains may represent 2 different subtypes that belong to a novel genotype of HEV, which is significantly divergent from the prototype Mexico, Burmese and US/swine strains. CONCLUSION: Among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E in China, most are infected by the Chinese prototype HEV, and only a small part by the new genotype H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e Sequence GENOTYPE Hepatitis E Hepatitis E virus Humans open reading frames PHYLOGENY RNA Viral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原文传递
LincRNA-PVT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翁侠 洪晓明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PVT1(large intergenic non-coding RNA-PVT1,LincRNA-PVT1)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甲状腺癌组织7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组织50例,分别选取距离肿瘤(良性结节)边缘>2 cm的癌旁(结节旁)组织作为对照。...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PVT1(large intergenic non-coding RNA-PVT1,LincRNA-PVT1)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甲状腺癌组织7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组织50例,分别选取距离肿瘤(良性结节)边缘>2 cm的癌旁(结节旁)组织作为对照。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incRNA-PVT1在甲状腺癌、癌旁、良性结节和结节旁4类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析甲状腺癌中LincRNA-PVT1的相对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结果甲状腺癌、癌旁、良性结节、结节旁组织中LincRNA-PVT1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27±0.43、2.39±0.99、2.57±0.54、2.45±0.76,甲状腺癌组织中PVT1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其他三组(均P<0.05),其他三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甲状腺癌中LincRNA-PVT1的相对表达量在TNM分期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性别、游离三碘甲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 antigen,FT3)水平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LincRNA-PVT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其表达与患者TNM分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病理学 开放读码框架 基因表达 基因表达调控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基因组DNA的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赵燕 喻正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76-1181,共6页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引起猪圆环病毒病相关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可损伤宿主的免疫系统,加剧一些细菌病和病毒病感染的临床症状,在全球养猪业中造成巨大损失。PCV2的基因组DNA含有11个开放阅读框(ORFs),其中至少有7个ORFs编码的蛋白质分...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引起猪圆环病毒病相关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可损伤宿主的免疫系统,加剧一些细菌病和病毒病感染的临床症状,在全球养猪业中造成巨大损失。PCV2的基因组DNA含有11个开放阅读框(ORFs),其中至少有7个ORFs编码的蛋白质分子质量大于5ku,但目前只有5种编码的蛋白(Rep、Rep′、Cap、ORF3和ORF4)发现于PCV2复制过程中。作者概述了当前PCV2基因组DNA的结构与功能,阐明PCV2的病原学,为防控PCV2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基因组DNA 开放阅读框 病毒编码蛋白
下载PDF
酵母表达的重组戊型肝炎病毒结构区ORF2蛋白的抗原性鉴定 被引量:6
5
作者 佟玉品 毕胜利 +2 位作者 鲁健 江永珍 詹美云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 对应用巴氏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制备的重组戊型肝炎病毒 (HEV)结构区ORF2蛋白的抗原性进行鉴定。方法 以原核细胞表达的重组HEVORF2抗原作为对照 ,应用间接ELISA方法鉴定重组HEVORF2蛋白在HEVIgM和IgG抗体检测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 目的 对应用巴氏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制备的重组戊型肝炎病毒 (HEV)结构区ORF2蛋白的抗原性进行鉴定。方法 以原核细胞表达的重组HEVORF2抗原作为对照 ,应用间接ELISA方法鉴定重组HEVORF2蛋白在HEVIgM和IgG抗体检测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并测定不同保存时间对抗原稳定性的影响。同时 ,比较了两种重组抗原与国外 5株HEVORF2单克隆抗体的反应特性。结果 应用酵母抗原可检测到HEV抗体的最低包被量为 12 5ng ml,可检测到HEVIgM、IgG抗体的血清最大稀释度皆为 1∶5 12 0。重组蛋白与其他类型肝炎患者血清无交叉反应 ,37℃加速试验证实重组蛋白 4℃保存 12个月可保持良好的抗原性。各株单克隆抗体与酵母表达的HEVORF2蛋白有更好的反应性 ,其中 4B2、2E2与酵母表达的HEVORF2蛋白的反应性比与原核表达抗原的反应性分别高出 12 5倍和 2 5倍。结论 应用巴氏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制备的重组HEVORF2蛋白可能包含了更为广泛的构象依赖性抗原表位 ,具有良好抗原性、特异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重组戊型肝炎病毒 ORF2蛋白 抗原 ELISA 戊型肝炎
原文传递
单纯疱疹病毒2型潜伏相关转录体开放读码框3对Vero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杨慧兰 薛礼长 +3 位作者 樊建勇 张发洲 龙朝钦 张玲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6-190,共5页
目的研究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潜伏相关转录体(LAT)开放读码框3(ORF3)对顺铂诱导的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EGPF—ORF3,并转染Vero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验证目的基因的表达。... 目的研究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潜伏相关转录体(LAT)开放读码框3(ORF3)对顺铂诱导的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EGPF—ORF3,并转染Vero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验证目的基因的表达。顺铂诱导Vero细胞凋亡,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小体,Giemsa染色检测细胞核形态,噻唑蓝法(MTr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情况。实验结果采用SPSSl3.0进行分析,各组间两两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成功克隆HSV-2333株ORF3基因,构建pEGFP—ORF3真核表达载体,RT—PCR验证该真核表达载体能在Vero细胞中高效表达。转染pEGFP—ORF3的Vero细胞经顺铂诱导凋亡后Giemsa染色,显示胞核蓝染,胞质淡浅,细胞形态正常。M.rr法分析显示,细胞增殖在转染pEGFP—ORF3组(2.56±0.21)与未经任何处理的正常对照组(2.66±0.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顺铂诱导凋亡的正常对照组(1.65±0.11)和pEGFP—C2组(1.56±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转染pEGFP—ORF3组(4.03%±1.04%)与正常对照组(2.13%±0.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于空质粒pEGFP—C2组(19.45%±2.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V-2LATORF3在Vero细胞中具有抗顺铂诱导的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2型 开放读码框架 潜伏相关转录体 Vero细胞 顺铂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EBV病毒全基因组cDNA探针的设计与制备(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方唯意 郑文岭 +6 位作者 马文丽 刘腾飞 王爽 谢卫兵 李虹 任彩萍 姚开泰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6-250,共5页
目的设计和克隆所有EB病毒(EBV)已知和预计的编码基因作为cDNA探针用于构建EBV微阵列,以促进研究EBV在其相关疾病中的发病学作用.方法cDNA探针首先由Oligo6.0,Blast和Primer Primier软件设计和筛选全 EBV基因组探针,它们的长度被定在300... 目的设计和克隆所有EB病毒(EBV)已知和预计的编码基因作为cDNA探针用于构建EBV微阵列,以促进研究EBV在其相关疾病中的发病学作用.方法cDNA探针首先由Oligo6.0,Blast和Primer Primier软件设计和筛选全 EBV基因组探针,它们的长度被定在300~600 mer并且具有高度特异性.从B95-8细胞和NPC组织的基因组DNA和 RNA中,通过PCR和RT-PCR方法扩增这些探针,之后克隆入T/A克隆载体.所有的探针被测序鉴定.结果除LF1和LF3基因在B95-8细胞的EBV基因组中不存在外,其余85个基因片段(BWRFl基因有7个重复阅读框架)和两个EBERs基因被成功克隆.结论EBV cDNA探针的设计和克隆为制备EBV微阵列和进一步研究EBV基因组在其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V基因 CDNA探针 EBV基因芯片 基因克隆
下载PDF
L1-ORF2对GES-1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英男 王卫华 +1 位作者 王昌正 吴本俨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79-483,共5页
目的探讨长散在核元件1读码框2基因(L1-ORF2)对GES-1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采用高糖诱导法构建GES-1细胞衰老模型,构建L1-ORF2 si RNA载体,脂质体法将其瞬时转染正常及衰老的GES-1细胞,转染48h后用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 目的探讨长散在核元件1读码框2基因(L1-ORF2)对GES-1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采用高糖诱导法构建GES-1细胞衰老模型,构建L1-ORF2 si RNA载体,脂质体法将其瞬时转染正常及衰老的GES-1细胞,转染48h后用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衰老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细胞中L1-ORF2、P53、P2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稳定的GES-1细胞衰老模型及L1-ORF2si RNA载体。与转染了阴性对照载体的细胞相比,转染L1-ORF2 si RNA载体的正常及衰老GES-1细胞的L1-ORF2表达均下降(P<0.05)。与转染阴性对照载体的衰老GES-1细胞相比,转染L1-ORF2 si RNA载体的衰老GES-1细胞增殖速度变快(P<0.05),G0/G1期比例明显减少(34.2%vs 39.3%,P<0.05),β-半乳糖苷酶染色比例下降(56%vs 69%,P<0.05),而转染阴性对照载体和L1-ORF2 si RNA载体的正常GES-1细胞相比则无明显差异(P>0.05)。P53蛋白仅在衰老GES-1细胞中有表达,在正常GES-1细胞中无表达,而P21蛋白在正常和衰老的GES-1细胞中均有表达,且后者表达更高(P<0.05)。与转染阴性对照载体的细胞相比,转染L1-ORF2 si RNA载体的GES-1细胞P53、P21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L1-ORF2 si RNA载体可使正常及衰老的GES-1细胞中L1-ORF2表达下调,促进衰老GES-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而对正常GES-1细胞无明显影响。P53、P21蛋白参与了L1-ORF2调控细胞衰老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核苷酸元件 开放读码框架 细胞衰老 RNA干扰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3型7个ORFs不能诱导PK-15细胞凋亡 被引量:1
9
作者 柳迦鹏 刘鑫宇 +3 位作者 胡胜云 王阳 石玉佩 周双海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为了探明猪圆环病毒3型的致病机制。【方法】用PCR技术扩增PCV3的ORF1-ORF7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EGFP-C1载体,构建7个真核表达质粒后分别转染PK-15细胞,在转染后不同时间观察细胞中荧光表达情况,并检测Caspase-3活性变化。【结果】... 【目的】为了探明猪圆环病毒3型的致病机制。【方法】用PCR技术扩增PCV3的ORF1-ORF7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EGFP-C1载体,构建7个真核表达质粒后分别转染PK-15细胞,在转染后不同时间观察细胞中荧光表达情况,并检测Caspase-3活性变化。【结果】7个真核表达质粒转染PK-15细胞后均可观察到荧光,表明PCV3的ORF1-ORF7基因均可在PK-15细胞中获得表达,但在表达丰度方面存在差异。与单独的PK-15细胞和pEGFP-C1载体转染的PK-15细胞相比,7个真核表达质粒转染PK-15细胞后都未出现Caspase-3活性的显著(P>0.05)变化,表明均未引起PK-15细胞发生凋亡。【结论】PCV3的ORF1-ORF7基因均无诱导PK-15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3型 开放阅读框 CASPASE-3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人类疱疹病毒8型k12/T0.7基因亚型与Kaposi肉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关灿彬 张德志 +3 位作者 吴秀娟 李婷婷 李幸丽 普雄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2092-2095,共4页
目的:了解Kaposi肉瘤患者所感染的疱疹病毒8型(HHV-8)k12/T0.7基因亚型分类,初步探索k12/T0.7基因亚型与Kaposi肉瘤不同临床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病理诊断明确的Kaposi肉瘤石蜡包埋组织进行HHV-8 DNA提取、k12/T0.7基因扩增、双向... 目的:了解Kaposi肉瘤患者所感染的疱疹病毒8型(HHV-8)k12/T0.7基因亚型分类,初步探索k12/T0.7基因亚型与Kaposi肉瘤不同临床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病理诊断明确的Kaposi肉瘤石蜡包埋组织进行HHV-8 DNA提取、k12/T0.7基因扩增、双向测序。使用DNAMAN软件、ClustalW软件和PHYLIP软件包对测序结果进行系统发生学分析,确定HHV-8 k12/T0.7基因亚型。最后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Kaposi肉瘤中有22例HHV-8阳性,阳性率为73.33%,其中7例艾滋病相关型患者HHV-8均阳性。30例HHV-8阳性患者中,10例为HHV-8 k12 A亚型,12例为A/C亚型。Kaposi肉瘤患者不同亚型间有无黏膜损害及临床分型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aposi肉瘤患者感染HHV-8 k12亚型以A亚型和A/C亚型为主,不同亚型与临床分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西肉瘤 疱疹病毒8型 人类 开放阅读框架 K12 T0 7基因型
下载PDF
非编码RNA编码的蛋白质/多肽在胃肠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科明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11期1489-1492,共4页
胃肠肿瘤是迄今为止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尽管目前胃肠肿瘤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与其发生发展相关的分子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索。传统观点认为非编码RNA(ncRNAs)不具有编码功能,然而近年来的研究... 胃肠肿瘤是迄今为止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尽管目前胃肠肿瘤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与其发生发展相关的分子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索。传统观点认为非编码RNA(ncRNAs)不具有编码功能,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ncRNAs中的少数小型开放阅读框(sORF)实际上具有编码肽或蛋白质的潜力。如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环状RNA(circRNA)和初级miRNA(pri-miRNA)含有的开放阅读框(ORFs)具有编码多肽或蛋白质的能力,且这些多肽能够调控癌细胞的生理活动,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本综述的重点是阐述lncRNA、circRNA和pri-miRNA编码的蛋白质或多肽在胃肠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以促进发现更多由ncRNAs编码的功能肽或蛋白质,并进一步开发新的抗癌治疗靶点及诊断和预后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RNA 长链非编码RNA 环状RNA 初级miRNA 多肽 蛋白质 胃肠肿瘤 开放阅读框
原文传递
溶藻弧菌质粒pVAE259全序列测定与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婷 罗鹏 +1 位作者 任春华 胡超群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2-168,共7页
【目的】获得溶藻弧菌环状质粒pVAE259全序列,分析其分子生物学特征并探索该质粒可能具备的功能。【方法】使用酶切、克隆测序的方法获得pVAE259的全序列,利用软件分析DNA序列和可能的编码蛋白,推测质粒的生物学信息。【结果】pVAE259... 【目的】获得溶藻弧菌环状质粒pVAE259全序列,分析其分子生物学特征并探索该质粒可能具备的功能。【方法】使用酶切、克隆测序的方法获得pVAE259的全序列,利用软件分析DNA序列和可能的编码蛋白,推测质粒的生物学信息。【结果】pVAE259为闭合环状质粒,全长6,075 bp,GC含量为42.16%。在NCBI中比对发现pVAE259与Vibriosp.41隐蔽性质粒pPS41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我们在序列中找到一个oriT位点,另外全序列的4118-5494 bp推测为质粒复制区域。pVAE259中存在7个氨基酸序列长度大于100的开放式阅读框(ORF):ORF1-ORF7。其中ORF1编码蛋白属于释放酶超级家族(Relaxase Super-family)蛋白,在NCBI数据库中它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MobA-like蛋白最相似;ORF2编码蛋白属于复制酶超级家族(Replicase Super-family),它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的复制蛋白RepA最相似;ORF5与伸长盐单胞菌(Halomonas elongata)质粒pHE1的转移蛋白MobC相似。【结论】根据上述结果及相关文献分析,pVAE259可能是具有转移能力的质粒,该质粒是否影响宿主菌的表型性状还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藻弧菌 质粒 复制区域 开放性阅读框
原文传递
单纯疱疹病毒2型潜伏感染激活模型的建立及潜伏相关转录子开放读码框架抑制后对潜伏相关转录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孙朝晖 徐少珊 +1 位作者 危敏 杨慧兰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19-324,共6页
目的 研究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潜伏感染激活中潜伏相关转录子(LAT)开放读码框架(ORF)抑制后对LAT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HSV-2潜伏感染复发的神经细胞(SHSY5Y)模型。运用相差显微镜观察HSV-2潜伏及激活后SH-SY5Y细胞形态... 目的 研究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潜伏感染激活中潜伏相关转录子(LAT)开放读码框架(ORF)抑制后对LAT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HSV-2潜伏感染复发的神经细胞(SHSY5Y)模型。运用相差显微镜观察HSV-2潜伏及激活后SH-SY5Y细胞形态的变化。对病毒在细胞中的潜伏及激发进行PCR验证并测序。设计3对siRNA,激活诱导后转染SH-SYSY细胞,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半定量检测转染前后LAT ORF表达的改变。结果在存在60 μmol/L阿昔洛韦(ACV)的环境,HSV-2在SH-SY5Y细胞中建立潜伏状态。病毒在SH-SY5Y细胞中最长可潜伏14d。43℃ 1.5 h诱导病毒潜伏激发,而相差显微镜观察发现,病毒激发后细胞病变从24h到72 h,细胞变性、坏死的程度、数量随感染时间延长而增加。HSV-2 LAT、糖蛋白G(gG)基因PCR扩增及电泳结果证实病毒在细胞中的潜伏及激活。LAT ORF-siRNA转染细胞后,LAT ORF mRNA的表达水平在转染后24、36和48 h分别减少了39%、51%和60%。结论 抑制LAT ORF后能够抑制HSV-2 LAT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LAT ORF在病毒潜伏感染复发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读码框架 疱疹病毒2型 RNA干扰 潜伏相关转录子 SH-SY5Y细胞
原文传递
运用穿梭质粒在小鼠沙眼衣原体中表达外源性基因
14
作者 刘原君 孙毅娜 +3 位作者 马璟玥 孔杰 韩珑 刘全忠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在能够转化小鼠沙眼衣原体的穿梭质粒pGFP::CM中加入新的开放读码框,为研究衣原体单个蛋白功能奠定基础。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质粒pGFP::CM和新的开放读码框(包括质粒蛋白pgp4的启动子、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基因和... 目的在能够转化小鼠沙眼衣原体的穿梭质粒pGFP::CM中加入新的开放读码框,为研究衣原体单个蛋白功能奠定基础。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质粒pGFP::CM和新的开放读码框(包括质粒蛋白pgp4的启动子、红色荧光蛋白mCherry基因和沙眼衣原体CT579的转录终止序列),将连接产物转化至大肠埃希菌感受态Stellar中,提取质粒进行PCR、酶切和测序鉴定。将重组质粒利用氯化钙法转化至无质粒的CMUT3中,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挑选带有荧光的转化衣原体包涵体,经过氨苄西林筛选和噬菌斑纯化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转化株CMUT3-pGFP·mCherry-CM中pgp3和glgA蛋白的表达。结果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得到正确序列的重组质粒,转化CMUT3后可见含有绿色和红色荧光的衣原体包涵体。氨苄西林筛选和噬菌斑实验纯化后得到新的转化株CMUT3-pGFP-mCherry-CM。免疫荧光证实pgp3和glgA蛋白在衣原体CMUT3-pGFP-mCherry-CM和CMUT3-pGFP::CM中表达相似。结论在质粒pGFP::CM中成功加入开放读码框,转化衣原体后能够表达外源性基因,使衣原体转化技术能够用于衣原体蛋白质功能研究,为临床沙眼衣原体感染的防治提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原体 遗传载体 开放读码框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Association of HLA-DQB1 coding region with 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被引量:8
15
作者 汪希鹏 林其德 +2 位作者 陆佩华 马政文 赵爱民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92-497,共6页
Background DNA analysis has shown a lack of significant compatibility between couples affected by 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URSA) compared with normal fertile couples, 8 although one study that ma... Background DNA analysis has shown a lack of significant compatibility between couples affected by 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URSA) compared with normal fertile couples, 8 although one study that made use of a PCR-sequence-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SSO) method did observe evidence of significant compatibility in the HLA-DQA1 and DQB1 alleles between patients and aborted fetuses. 9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URSA were associated with particular DQ alleles or promoter alleles.Methods Thirty-two patients with URSA and 54 women who had had at least one successful pregnancy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HLA-DQ genotyping was performed by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 method. The HLA-DQB1 promoter was detected by the SSO and sequence-specific primer (SSP) methods. The DQA1, DQB1, and DQB1 promoter (QBP) gene frequencies in the patien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gene frequencies in normal controls. The data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with the χ 2 and Fisher’s exact tests.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requency of DQB1 *0604/0605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nd the frequency of DQB1 *0501/0502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patient group as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ontrols. In addition, the frequencies of the DQA1 *01-DQB1 *0604/0605 and QBP6.2-DQB1 *0604/0605 haplotypes were overrepresented in the patients relative to the controls. Our results did not show any differences between URSA patients and the controls with regard to DQA1 and QBP allele frequencies. Conclusions Our data suggest that URSA is associated with the HLA-DQB1 coding region, and is not associated with its upstream regulatory region. The DQB1 *0604/0605, DQA1 *01-DQB1 *0604/0605, and QBP6.2-DQB1 *0604/0605 haplotypes may confer susceptibility to URSA, while the DQB1 *0501/0502 allele may protect women from UR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RTION spontaneous · HLA-DQB1 · open reading frames · promoter region (genetics)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新基因的研究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倩 成军 +1 位作者 董菁 张树林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72-75,共4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组 分子流行病学 分子生物学 基因序列
下载PDF
小开放阅读框编码微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相颖 李梦玮 +2 位作者 王颖 陈权 徐寒梅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37-746,共10页
已有的研究表明,生命体中存在着大量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先前被错误注释为ncRNA的分子序列中实际上包含小的开放阅读框(short open reading frame,sORF),部分sORF可转录并翻译成进化保守的微肽(micropeptide),这些sORF... 已有的研究表明,生命体中存在着大量的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先前被错误注释为ncRNA的分子序列中实际上包含小的开放阅读框(short open reading frame,sORF),部分sORF可转录并翻译成进化保守的微肽(micropeptide),这些sORF由于序列较短和研究技术手段的限制而被忽略。迄今为止,已在生命体中发现一些sORF编码的功能各异的微肽,它们对生命活动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发现的功能性微肽进行综述,介绍了本课题组发现新型微肽MIAC(micropeptide inhibiting actin cytoskeleton)的过程,同时总结了研究潜在微肽的相关技术,以期为研究人员利用相关技术发现新微肽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RNA 小开放阅读框 微肽
下载PDF
微生物小开放阅读框:小蛋白及翻译调控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杨婕 张安琪 +2 位作者 冯家勋 赵帅 赵心清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共14页
小开放阅读框(small open reading frame,sORF)广泛存在于不同生物基因组中,由于其序列短,以及编码的产物小蛋白(small protein,或称微蛋白;microprotein或迷你蛋白miniprotein)检测困难等原因,小开放阅读框长期未得到充分注释和研究。... 小开放阅读框(small open reading frame,sORF)广泛存在于不同生物基因组中,由于其序列短,以及编码的产物小蛋白(small protein,或称微蛋白;microprotein或迷你蛋白miniprotein)检测困难等原因,小开放阅读框长期未得到充分注释和研究。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翻译组和质谱分析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不同生物中发现大量新的小开放阅读框,其编码的小蛋白及介导的翻译调控已应用于药物开发及植物抗病机理等研究。但是,目前对微生物的小开放阅读框相关研究和应用还相对有限。本文综述了小开放阅读框编码产物小蛋白的发现和鉴定,以及上游开放阅读框(upstream open reading frame,uORF)对mRNA翻译调控等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微生物基因组中小开放阅读框的鉴定和功能研究进展,为深入认识微生物中小开放阅读框的功能和作用机制,以及植物和动物等高等其他生物的小蛋白和翻译调控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开放阅读框(sORF) 小蛋白 上游开放阅读框(uORF) 翻译调控 微生物基因组
原文传递
植物小开放阅读框编码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燕君 王坤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07-715,共9页
小开放阅读框(small open reading frame,sORF)一般指基因组中能够编码长度在100个氨基酸左右或以内短肽的开放阅读框。它们广泛存在于植物基因组,却因编码短肽而常被基因组注释忽视。随着翻译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测序技术的发展,具有翻译... 小开放阅读框(small open reading frame,sORF)一般指基因组中能够编码长度在100个氨基酸左右或以内短肽的开放阅读框。它们广泛存在于植物基因组,却因编码短肽而常被基因组注释忽视。随着翻译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测序技术的发展,具有翻译活性的sORF被证实广泛存在于植物基因组,且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等重要过程的调控。该文归纳了近些年来植物领域sORF的一些研究进展,主要包括sORF的来源与分类、信息学预测方法和生物学功能等,并基于此对植物sORF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开放阅读框 植物 注释 调控
下载PDF
LncRNA编码小肽的功能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2
20
作者 黎秋慧 陈瑜丽 刘向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77-1583,共7页
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 nt的RNA,在表观遗传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缺乏编码性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序列保守性低及缺乏已知的蛋白质结构域,lncRNA被认为不能编码蛋白质。随... 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 nt的RNA,在表观遗传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由于缺乏编码性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序列保守性低及缺乏已知的蛋白质结构域,lncRNA被认为不能编码蛋白质。随着质谱、RNA测序和核糖体分析等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短开放阅读框(short open reading frames,sORFs)被证实具有编码蛋白质的潜力。LncRNA具有sORFs并且能够与核糖体结合。另外,lncRNA类似于mRNA也是由RNA聚合酶II转录而来,因此lncRNA极有可能进行翻译。目前,一些在线工具和实验技术联合运用,成功检测到lncRNA编码的小肽。由于当前实验技术仍存在不足,例如小分子量的肽很难被检测到、小肽的抗体合成困难等,只有较少一部分lncRNA编码小肽被鉴定出来。LncRNA编码的小肽在生物体内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参与胚胎发育、肌细胞发生及肿瘤发生发展等过程。其中,在肿瘤中异常表达的lncRNA编码小肽,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小分子药物、药物靶标和生物标志物,表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常用的预测和验证lncRNA编码小肽的在线工具和实验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总结了lncRNA编码小肽的功能并探讨了其在肿瘤中的应用前景,同时也分析了目前研究lncRNA编码小肽所面临的挑战,为更好地理解和研究lncRNA编码小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非编码RNA 短开放阅读框 小肽预测与鉴定 小肽的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