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产儿母亲泌乳启动延迟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
作者 袁水琴 李秋芳 徐鑫芬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44-1247,共4页
早产儿母亲早期纯母乳喂养率低,其重要原因就是泌乳启动延迟。本文将国内外早产儿母亲泌乳启动延迟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讨母婴因素、家庭支持、泌乳干预等方面与泌乳启动延迟的相关性,为临床医护工作者对泌乳延迟的早产儿母... 早产儿母亲早期纯母乳喂养率低,其重要原因就是泌乳启动延迟。本文将国内外早产儿母亲泌乳启动延迟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讨母婴因素、家庭支持、泌乳干预等方面与泌乳启动延迟的相关性,为临床医护工作者对泌乳延迟的早产儿母亲进行母乳喂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以期降低泌乳启动延迟的发生率,提高纯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婴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乳启动 早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子宫内膜息肉发病及癌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孙小媛 张雪刚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8期1014-1017,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EP)发生及癌变的临床危险因素,旨在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与筛查,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息肉可疑患者158例,所有患者均行宫腔...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EP)发生及癌变的临床危险因素,旨在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与筛查,为临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息肉可疑患者158例,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检查,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年龄、绝经情况、体质量、孕次、合并疾病、既往病史、激素替代治疗等临床资料,并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对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正常子宫内膜68例,子宫内膜息肉90例,9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良性子宫内膜息肉78例,恶性子宫内膜息肉1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绝经、高血压、糖尿病、子宫息肉是EP发病的相关因素(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绝经、息肉与EP的发病显著相关(OR值依次为1.12、2.58、1.9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绝经、肥胖、异常子宫出血、息肉直径、激素替代治疗是EP恶变的相关因素(P<0.05);经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异常子宫出血、息肉直径、激素替代治疗与EP的恶变显著相关(OR值依次为1.09、3.92、1.82、21.38)。结论年龄、绝经、息肉是EP发病的独立因素,年龄、异常子宫出血、息肉直径、激素替代治疗是EP恶变的独立因素,因此在临床中应提高警惕,加强对此类人群的筛查,同时对于绝经后合并这些危险因素的妇女应及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排除恶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癌变 发病 单因素 多因素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潘晔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发病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心外科收治的2 533例CH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发病特点。从2 533例患者中随机选取5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发病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心外科收治的2 533例CHD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发病特点。从2 533例患者中随机选取5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青少年500例作为对照组。设计《CHD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对2组受试者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对CHD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不同性别CHD患者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765,P> 0. 05);不同疾病类型CHD患者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460,P <0. 01),其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患者所占比率最高,显著高于动脉导管未闭、法鲁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和主动脉瓣狭窄(χ~2=475. 996、454. 075、475. 996、558. 901、503. 354、480. 963、503. 354、587. 829,P <0. 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亲高龄、不良孕产史、孕早期感染、孕早期精神刺激、孕早期有害物质接触史、孕期患病、孕期营养与CHD的发生有关(P <0. 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高龄、不良孕产史、孕早期感染、孕早期精神刺激、孕期营养为发生CHD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 CHD由多种因素导致,育龄期妇女应做好孕前相关检查,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孕妇避免受到精神刺激,孕早期避免发生感染,合理膳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发病特点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早发冠心病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21
4
作者 夏燕美 姬国华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1期173-175,共3页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的危险致病因素,为其临床防治和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6月—2015年9月间收治的48例早发冠心病患者为早发组,并选取同期该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48例非早发冠心病患者为晚发组。制作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的危险致病因素,为其临床防治和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6月—2015年9月间收治的48例早发冠心病患者为早发组,并选取同期该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48例非早发冠心病患者为晚发组。制作危险因素调查表,对2组年龄、体重指数、文化程度、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等情况进行统计,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资料采集前对参与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以确保调查的严谨性、科学性和技术性。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是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发冠心病临床由多因素共同引起,其中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是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该高度重视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早预防和治疗,降低早发冠心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 冠心病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原文传递
天津市大学生痤疮发病因素相关性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夏庆梅 李戈 +2 位作者 杨帆 步怀恩 王弘午 《环球中医药》 CAS 2009年第6期427-430,共4页
目的了解天津市大学生寻常痤疮的流行现况并作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2008年9月至11月对天津市13所高校2006级至2008级在校大学生痤疮发病情况进行现况调查。结果总回收问卷1 709例中现患寻常痤疮830例,现患率为48.57%。其中男性610人(3... 目的了解天津市大学生寻常痤疮的流行现况并作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2008年9月至11月对天津市13所高校2006级至2008级在校大学生痤疮发病情况进行现况调查。结果总回收问卷1 709例中现患寻常痤疮830例,现患率为48.57%。其中男性610人(35.69%),男性现患率42.46%。女性1 099人(64.31%),女性现患率51.96%。两性间现患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2,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痛经、月经时间不正常、睡眠不足、喜食油炸或肥腻食品以及遗传因素为危险因素。结论痤疮是天津市大学生中常见病、多发病。女生现患率较男性高。寻常痤疮是多因素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市大学生 痤疮 发病因素 现况调查 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与非感染性非变应性鼻炎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建军 孔维佳 +3 位作者 项济生 舒宏 施秋梅 檀慧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上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及非感染性非变应性鼻炎(noninfectious,nonallergic rhinitis,NINA)在年龄、性别分布、起病年龄和发病季节性等方面的特性及差异情况。方法对2003年10月~2005年10月首次确诊为AR及NIN... 目的探讨临床上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及非感染性非变应性鼻炎(noninfectious,nonallergic rhinitis,NINA)在年龄、性别分布、起病年龄和发病季节性等方面的特性及差异情况。方法对2003年10月~2005年10月首次确诊为AR及NINA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发作时间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AR最高发年龄段在10~19岁,而NINA最高发年龄段在30~39岁。AR发病性别比例,在10~19岁前男性高于女性,20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NINA发病患者数各年龄段无明显性别差异。61.6% AR起病年龄在20岁以前,男性起病年龄多早于女性;66.5%的NINA在20岁以后出现症状,起病高峰年龄为20~29岁。本地区AR发病高峰季节为7~11月,NINA无明显季节差异。结论AR与NINA在年龄分布、性别、起病年龄和发病季节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鼻炎 血管运动性 发病年龄 性别因素
下载PDF
不同年龄和性别的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姚小英 林岩 +3 位作者 耿介立 孙亚蒙 陈莺 李焰生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30-633,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的首发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分布差异。方法收集首发脑梗死患者1027例,依年龄分为中青年(〈50岁)、中老年(50-80岁)和高龄(〉80岁)组。危险因素分析包括吸烟、大量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心房颤...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的首发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分布差异。方法收集首发脑梗死患者1027例,依年龄分为中青年(〈50岁)、中老年(50-80岁)和高龄(〉80岁)组。危险因素分析包括吸烟、大量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心房颤动(房颤)和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结果女性患者发病年龄显著大于男性患者(71.1岁比65.7岁,P〈0.001),有吸烟和大量饮酒史的比例显著低于男性患者(4.4%比59.9%、1.O%比31.6%,P值均〈0.001),但合并糖尿病(26.8%比19.2%)、心脏病(28.8%比19.2%)、房颤史(7.6%比3.9%)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1)。首发卒中年龄越大,吸烟和大量饮酒者比例越低;高龄组患者合并心脏病和房颤的比例高,而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比例较低。中青年组中,女性患者易有心脏病史及心脏病家族史(P=0.015和P=0.048)。在中老年组中,女性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和房颤病史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性患者(P=0.021,P=0.004,P=0.001和P=0.039)。结论不同性别和年龄的首发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分布存在差异,故应针对不同危险因素特征进行筛查和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发病年龄 性别分布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儿童复杂性热性惊厥285例多因素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姜春颖 滕紫藤 +1 位作者 王丹 王华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复杂性热性惊厥(CFS)的临床特征,提高儿科医生对CFS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285例CFS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CFS发作影响因素较多,病原体感染以肺炎... 目的探讨儿童复杂性热性惊厥(CFS)的临床特征,提高儿科医生对CFS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285例CFS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CFS发作影响因素较多,病原体感染以肺炎支原体和(或)衣原体近期感染(38.9%,111/285)多见,血清离子氯含量异常降低在CFS 3种表现形式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4.9±3.6)mmol/L、(103.3±3.0)mmol/L、(104.4±2.7)mmol/L,P<0.05],影像学及脑电图检查在惊厥再次发作及继发癫痫中有异常表现(CT 29%,MRI39%,EEG 17%,VEEG 26%,AEEG 53%)。结论 CFS发作影响因素较多,影像学及EEG检查对评估惊厥再次发作及继发癫痫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热性惊厥 发作类型 儿童 预后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利用数据库分析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因素与临床特点 被引量:16
9
作者 陈丽萍 黄载伟 肖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0-713,共4页
目的:利用完整的前瞻性功能性胃肠病数据库探讨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的相关发病因素与临床特点。方法按照病例报告表(CRF)收集完整的个人信息和临床资料,将各项信息与资料录入到网络在线功能性胃肠病数据管理系统,部分病... 目的:利用完整的前瞻性功能性胃肠病数据库探讨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的相关发病因素与临床特点。方法按照病例报告表(CRF)收集完整的个人信息和临床资料,将各项信息与资料录入到网络在线功能性胃肠病数据管理系统,部分病例完成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和多通道腔内阻抗-pH监测,导出检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数据库中录入了504例NERD临床资料及152例对照组资料,NERD患者中,女性266例(52.8%)、男性238例(47.2%);商人(23.1%)、公务员(19.6%)、无业(19.2%)、工人(17.1%),城市病源(67.3%)、农村病源(32.7%);平均病程(27.88±16.33)月;不良生活事件(P=0.045,OR=1.954)、长期频繁饮酒(P=0.040,OR=3.957)、打鼾(P=0.002,OR=2.334)、进食夜宵(P=0.002,OR=2.752)、合并焦虑抑郁(P=0.003,OR=2.723)等是NERD的独立危险因素;60.81%NER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食管体部无效收缩,其中存在食管裂孔疝(HH)与无HH的NERD患者两组之间在总液体反流事件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良生活与饮食习惯、焦虑抑郁与不良事件、打鼾、食管运动功能差、HH等与NERD的发病具有重要相关性,30~50岁为高发人群,并与职业和生活区域有一定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数据库 发病因素 病情特点
下载PDF
2009~2013年江苏省尘肺病新发病例状况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周鹏 谢丽庄 丁帮梅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第22期3402-3404,共3页
目的:分析江苏省200902013年尘肺病新发病例的患病状况,为进一步预防控制尘肺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江苏省2009-2013年诊断的尘肺病新发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新发尘肺病例的病种分布、地区分布、发病年龄、发病工龄及行业分布... 目的:分析江苏省200902013年尘肺病新发病例的患病状况,为进一步预防控制尘肺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江苏省2009-2013年诊断的尘肺病新发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新发尘肺病例的病种分布、地区分布、发病年龄、发病工龄及行业分布。结果2009-2013年江苏省新发尘肺病病例4051例,其中尘肺病Ⅰ期3398例(83.88%),Ⅱ期432例(10.66%),Ⅲ期221例(5.46%)。盐城、无锡、徐州3个城市为尘肺病重点发病区域。尘肺病新发病例主要集中于煤炭、建材和机械行业,以矽肺和煤工尘肺为主。发病年龄以超过60岁最多,发病工龄以10年以内为主。结论江苏省尘肺病发病形势依然严峻,呈现病种和行业明显集中趋势,发病工龄呈现缩短趋势,应加强对重点行业尘肺病的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流行病学 发病年龄 江苏 职业病 年龄因素 建筑材料
下载PDF
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蔡文红 杨长仪 陈文骞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293-296,共4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科确诊或临床诊断晚发型败血症的早产儿为观察组,同期入住未并发败血症的早产儿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血培养检出的... 目的探讨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科确诊或临床诊断晚发型败血症的早产儿为观察组,同期入住未并发败血症的早产儿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血培养检出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药敏情况。结果观察组60例,对照组290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出生胎龄≤32周、体重〈1500 g、小于胎龄儿(SGA)、胎膜早破、胃管留置时间〉14天、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胃肠外营养时间〉14天、并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并发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时间〉5天与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的发生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胎龄≤32周(OR=2.710,95%CI:1.200~6.121)、SGA(OR=4.114,95%CI:1.635~10.354)、PICC置管(OR=2.485,95%CI:1.178~5.239)、并发NEC(OR=15.270,95%CI:5.058~46.100)、CMV感染(OR=20.130,95%CI:5.279~76.754)为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组中20例血培养阳性,培养出革兰阴性菌13株(65%),其中肺炎克雷伯菌10株(50%)、大肠埃希菌2株(10%)、产酸克雷伯菌1株(5%);革兰阳性菌2株(10%),均为表皮葡萄球菌;真菌5株(25%),其中近平滑假丝酵母菌4株(20%),白色念珠菌1株(5%)。13株革兰阴性菌有10株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其中8株为肺炎克雷伯菌。结论出生胎龄≤32周、SGA、PICC置管、并发NEC、CMV感染为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的危险因素,肺炎克雷伯菌是最主要的致病菌,耐药性强,其次是近平滑假丝酵母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血症 晚发型 危险因素 病原菌 婴儿 早产
原文传递
Paleogeography control of Indian monsoon intensification and expansion at 41 Ma 被引量:14
12
作者 Xiaomin Fang Maodu Yan +7 位作者 Weilin Zhang Junsheng Nie Wenxia Han Fuli Wu Chunhui Song Tao Zhang Jinbo Zan Yongpeng Yang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SCD 2021年第22期2320-2328,M0004,共10页
As a crucial part of the Asian monsoon stretching from tropical India to temperate East Asia, the Indian monsoon(IM) contributes predominant precipitation over Asian continent. However, our understanding of IM’s onse... As a crucial part of the Asian monsoon stretching from tropical India to temperate East Asia, the Indian monsoon(IM) contributes predominant precipitation over Asian continent. However, our understanding of IM’s onset, development and the underlying driving mechanisms is limited. Increasing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the IM began in the Eocene or even the Paleocene and was unexceptionally linked to the early rise of the Tibetan Plateau(TP). These were challenged by the heterogeneous and diachronous uplift of the TP and all the reported records were confined to tropical zone under tropical monsoon driven by the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ITCZ) that is irrelevant to the TP. Therefore, reliable paleoclimatic records from the extra-tropical IM region is crucial to reveal how the tropical IM expanded to subtropical and temperate zones and what driving factors might be related to it. Here we present robust Eocene paleoenvironmental records from central Yunnan(~26°N) in subtropical East Asia. The multiproxy results of two sites demonstrate a consistent sudden switch from a dry environment in the early Eocene to a seasonally wet one at 41 Ma, suggesting a jump of the tropical IM to the southern subtropical zone at 41 Ma.The full collision of India with Asia, and the resulting changes in paleogeography at 41 Ma(closure of the Neotethys sea, retreat of the Paratethys seas, fast northward movement of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TP and rise of the central TP), aided by synchronous Antarctic cooling, might have worked together to drive the IM enhancement and northward expan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ia paleogeography Indian tropical monsoon Eocene paleoenvironment Subtropical monsoon onset Driven factors and forcings
原文传递
成年人迟发性近视眼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嘉莹 徐威 +1 位作者 陈萍珊 黄瑞珠 《眼视光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 :通过观察成年人近视眼的发生和进展状况 ,分析探讨其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 1 92例成人期 ( 2 0岁后 )发病的迟发性近视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 ,分析内容包括视力、电脑验光、矫正视力、其他眼部检查、近距离用眼活动及近视... 目的 :通过观察成年人近视眼的发生和进展状况 ,分析探讨其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 1 92例成人期 ( 2 0岁后 )发病的迟发性近视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 ,分析内容包括视力、电脑验光、矫正视力、其他眼部检查、近距离用眼活动及近视眼家族史等。结果 :视力为 0 .4~ 1 .0 ,矫正视力正常。近视眼屈光度为 ( - 0 .50~ - 2 .2 5)DS ,合并有散光者也为低度 [( - 0 .2 5~ - 0 .75)DC]和顺规轴向 ( 1 54°~1 80°)患者。本组近视眼进展缓慢。有近视眼家族史者占36 .4 5%。好发于长期近距离工作者 ,本组病例中学生及近距离工作者共 1 80例 (占 93.75% )。结论 :具有更多的受教育和近距离用眼机会是成人期近视眼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主要危险因素有受教育水平、近距离工作和遗传因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眼 迟发性 近距离工作 临床分析 成年人 矫正视力 危险因素 作者 中学生 结论
下载PDF
早发型子痫前期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黄莺 隋霜 +3 位作者 宋晓平 张艳梅 李小英 迪丽胡马·吐尔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2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并终止妊娠的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16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分为不良妊娠结局组(52例)和非不良... 目的探讨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并终止妊娠的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16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分为不良妊娠结局组(52例)和非不良妊娠结局组(109例)。分析两组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孕前体重、孕前体重指数、血肌酐、血尿酸、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是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保护因素(OR<1,P<0.05),而孕前体重指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对于超重计划妊娠妇女,孕前需加强的膳食指导和体重管理,孕期严密监测肝肾功能变化,特别是白蛋白变化,合理指导病程的治疗决策,减少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 子痫前期 不良妊娠结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被引量:12
15
作者 翟红霞 夏云峰 +3 位作者 刘润梅 李良 殷亚昕 张津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4-34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特点。方法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602例,其中老年女性207例(老年女性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123例,中青年女性129例(中青年女性组),老年男性266例(老年男性组)。对比分析老年女性组与中青年女性组患...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特点。方法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602例,其中老年女性207例(老年女性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123例,中青年女性129例(中青年女性组),老年男性266例(老年男性组)。对比分析老年女性组与中青年女性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老年女性组与老年男性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不同特点。结果老年女性组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显著高于中青年女性组(77.3%vs57.7%,95.8%vs66.7%,P<0.01),两组患者稳定性心绞痛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无统计学差异((78.2%vs76.5%,95.0%vs100.0%,P>0.05)。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的老年女性组与老年男性组患者不同临床类型的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女性组稳定性心绞痛和陈旧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均显著高于老年男性组[(54±7)分vs(46±5)分,(78±9)分vs(68±4)分,P<0.05],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女性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高于中青年女性,部分老年女性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老年男性患者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发病年龄 性别因素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住院心力衰竭患者新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孙玉青 杜昕 +5 位作者 何柳 侯晓霞 于海荣 吕强 马长生 董建增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1232-1236,共5页
目的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房颤)发病率较高且影响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预后,本研究旨在分析心衰住院患者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北京9家医院住院的无房颤病史的心衰患者1781例,根据院内是否发生房颤分为心... 目的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房颤)发病率较高且影响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预后,本研究旨在分析心衰住院患者发生房颤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北京9家医院住院的无房颤病史的心衰患者1781例,根据院内是否发生房颤分为心房颤动组(n=125)和非心房颤动组(n=1656),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住院时长、检验、超声心动图等结果,比较两组间差异,分析住院心衰患者房颤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相比非心房颤动组,心房颤动组年龄较大、NYHA分级更高、脑钠肽(BNP)或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更高(P均<0.05),合并心脏瓣膜病史及接受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比例更高(P均<0.05);而合并心肌病病史和有吸烟史的患者比例较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值更低(P均<0.05)。同时,心房颤动组患者住院时间更长(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03,95%CI:1.01~1.05,P=0.006)、NYHA分级(OR=2.01,95%CI:1.30~3.09,P=0.002)、心脏瓣膜疾病病史(OR=3.82,95%CI:2.36~6.18,P<0.001)为心衰患者院内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结论住院治疗的心衰患者中,房颤发生率较高,新发房颤患者住院时间较长。年龄、NYHA分级、心脏瓣膜疾病病史是院内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新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西藏高原与内地平原地区急性脑梗死临床特点比较 被引量:10
17
作者 孙永安 苑斌 +6 位作者 卜美玲 田佳钰 何士华 陈思霨 王丽亚 赵玉华 金海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比较西藏高原地区与内地平原地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6例(高原组),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5例(平原组),对2组... 目的比较西藏高原地区与内地平原地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6例(高原组),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5例(平原组),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平原组比较,高原组发病年龄早[(55.42±13.21)岁vs (67.46±14.26)岁,P=0.002],高血压、LDL、血红蛋白、降压、残疾和死亡比例明显升高,溶栓、抗凝、康复锻炼和独立存活比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吸烟及饮酒、高血压、LDL、同型半胱氨酸、血红蛋白、心房颤动、血小板计数是西藏高原地区急性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吸烟及饮酒、高血压、LDL、同型半胱氨酸、心房颤动是平原地区急性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西藏高原地区急性脑梗死发病危险因素及急性期处理方案与内地平原地区有所不同,溶栓等治疗方案在西藏高原地区急性脑梗死应用较少,有待当地医疗机构及患者共同努力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高海拔 发病年龄 危险因素 治疗 血红蛋白类
下载PDF
单纯性肾囊肿发生率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 被引量:10
18
作者 魏凡 许莹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41-142,共2页
目的通过对北京地区普通人群的单纯性肾囊肿流行病学调查,探讨该病患病率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对17 821例体检者进行常规B超检查,其中男性9 844例,女性7 977例。结果发现742例单纯性肾囊肿,患病率为4.16%,男性(5.56%)高于女性(2.44%... 目的通过对北京地区普通人群的单纯性肾囊肿流行病学调查,探讨该病患病率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方法对17 821例体检者进行常规B超检查,其中男性9 844例,女性7 977例。结果发现742例单纯性肾囊肿,患病率为4.16%,男性(5.56%)高于女性(2.44%)(P<0.01);中老年人(>50岁)患病率(9.64%)显著地高于青壮年(2.33%)(P<0.01);单纯性肾囊肿的发生率与年龄增长之间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单纯性肾囊肿的发生率不但与性别有关而且与年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囊性 患病率 发病年龄 性别因素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8
19
作者 景艳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535-537,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病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统计纳入研究的147例HIE患儿和150例健康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引起HIE发病的危险因素。之后147例HIE患儿依据治疗结局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同法分析影响HIE预后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发病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统计纳入研究的147例HIE患儿和150例健康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引起HIE发病的危险因素。之后147例HIE患儿依据治疗结局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同法分析影响HIE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妊高症、产程异常、羊水污染、胎盘异常、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Apgar评分与HIE发病关系密切;HIE严重程度、Apgar评分、合并症、治疗开始时间与HIE的预后密切。结论新生儿HIE的发病和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充分重视,并采取一定的措施预防、减轻或是消除不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 发病 预后 相关因素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5岁以下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与其母亲孕期及新生儿时期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肖小兵 邓建荣 +3 位作者 聂煜哲 覃洁 彭丽君 王彩凤 《临床肺科杂志》 2019年第4期705-708,共4页
目的探讨5岁以下儿童支气管哮喘(BA)发病与其母亲孕期及新生儿时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5岁以下BA患儿100例作为BA组,同期选取体检中心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健康组,分析和比较两组母亲孕期及新生儿时期资料... 目的探讨5岁以下儿童支气管哮喘(BA)发病与其母亲孕期及新生儿时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5岁以下BA患儿100例作为BA组,同期选取体检中心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健康组,分析和比较两组母亲孕期及新生儿时期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A组和健康组母亲孕期过敏家族史、吸烟及新生儿时期早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病理性黄疸、机械通气、母乳喂养时间、胎盘粗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孕期过敏家族史、吸烟及新生儿时期早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病理性黄疸、机械通气、母乳喂养时间<6个月、胎盘粗糙,是5岁以下儿童BA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5岁以下儿童BA发病与母亲孕期及新生儿时期多种因素有关,应对母亲孕期过敏家族史、吸烟及新生儿时期早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病理性黄疸、机械通气、母乳喂养时间<6个月、胎盘粗糙等因素进行加强监测和干预,以减少5岁以下儿童BA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岁以下 儿童 支气管哮喘 发病 母亲孕期 新生儿时期 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