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7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合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的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早期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杨敏烈 孙寒松 +4 位作者 张瑛 罗新锦 唐跃 许建屏 胡盛寿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下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1996年11月~2007年12月,对98例冠心病合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在非体外循环(off-pump coronary arter...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下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1996年11月~2007年12月,对98例冠心病合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在非体外循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n=41)或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n=57)下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心功能等级、既往病史及手术移植血管种类差异无显著性。比较2组手术的情况及术后早期心功能变化的情况。结果2组术后2周、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EDD)均显著改善(P〈0.05)。与CPB组相比,OPCAB组移植血管数目少[(2.6±0.5)支vs(3.0±0.4)支,t=-3.589,P=0.001],手术时间短[(4.43±0.80)h vs(5.35±1.24)h,t=-4.192,P=0.000],术后住院日短(Z=-4.030,P=0.000),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短(Z=-1.985,P=0.047),术后较少应用血管活性药物[23例(56.1%)vs44例(77.2%),χ2=4.907,P=0.027],并发症少[0/41(0%)vs6/57(10.5%),P=0.039],术后3个月随访LVEF[(50.42±9.00)%vs(46.09±9.10)%,t=2.037,P=0.045]和LVEDD[(53.2±5.4)mm vs(56.4±7.2)mm,t=-2.056,P=0.043]更理想。结论对冠心病合并左室功能不全患者,单纯的心肌再血管化是一个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该疾病具有相同手术适应证的患者,非体外循环组的早期疗效优于体外循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功能不全 非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 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左室射血分数 左室舒张末径
下载PDF
37例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阿不拉江·赛达明 穆叶赛 +2 位作者 张总刚 唐和年 郭永忠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29期5701-5704,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MIOPCAB)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实施MIOPCAB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手术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37例冠心病病例共搭桥89支,全部病例围术期无心绞痛发作,活动量增加,心功... 目的:探讨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MIOPCAB)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实施MIOPCAB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手术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37例冠心病病例共搭桥89支,全部病例围术期无心绞痛发作,活动量增加,心功能改善,7例出现心力衰竭,无围术期死亡,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MIOPCAB术对患者的创伤小、安全、对各型冠心病均有一定的疗效,适应征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 冠脉搭桥术 冠心病 微创 疗效
原文传递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高危冠心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2
3
作者 刘胜中 谭今 +1 位作者 于涛 黄克力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23-1325,1329,共4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治疗高危冠心病[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风险评估系统(SinoSCORE)评分大于或等于6分]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该中心接受OPCABG治疗的7...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治疗高危冠心病[中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风险评估系统(SinoSCORE)评分大于或等于6分]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该中心接受OPCABG治疗的73例高危冠心病患者(高危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手术治疗的78例中低危患者(SinoSCORE评分小于6分,中低危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与中低危组相比,高危组的乳内动脉使用率明显减少(P<0.05),手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入住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5),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率明显增加(P<0.05),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亦明显增加(P<0.05)。术后69例随访(18.3±8.6)个月,2例死亡。18例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11支乳内动脉桥通畅(11/11),38支大隐静脉桥通畅(38/43)。1例患者心绞痛复发行PCI治疗,其余患者无心绞痛症状,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OPCABG是一种相对微创且安全的手术方式,通过强化围术期处理,可以降低高危冠心病患者的手术风险,并能取得良好的近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心病 高危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高危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4
作者 丁文军 魏强 +2 位作者 孙勇新 史昀青 王春生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分析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的高危患者术前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的治疗效果,总结IABP的应用及撤机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 目的分析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的高危患者术前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的治疗效果,总结IABP的应用及撤机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1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02例高危冠心病患者[IABP组,男71例,女31例;年龄(63.0±8.2)岁]在OPCAB术前置入IABP治疗的临床资料,另外选择100例未于术前置入IABP的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64.1±9.5)岁]。监测两组患者手术后有创动脉收缩压(SABP)、有创平均动脉压(MABP)、机械辅助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IABP辅助时间、围术期死亡等。术后3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IABP组患者术后SABP[(95.3±12.2)mm Hgvs(.80.1±11.7)mm Hg;t=8.440,P=0.000]、MABP[(78.9±13.5)mm Hg vs(.52.3±15.1)mm Hg;t=12.410,P=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机械辅助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正性肌力药物辅助时间较对照组短;室性心律失常、低心排血量、围术期心肌梗死和围术期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的发生较对照组少;围术期死亡率低于对照组[5.9%(6/102)vs.17.0%(17/100),χ2=6.180,P=0.020]。IABP组随访96例,对照组随访83例,随访时间均为3个月。术后3个月时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IABP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45.3%±12.0%vs.39.1%±8.2%,t=3.950,P=0.000)。结论对具有高危因素的OPCAB患者术前预防性置入IABP、且把握好撤机时机,可降低手术风险,明显提高手术效果,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改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围术期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高危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原文传递
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单元护理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心理状态、认知水平及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王丽 梁燕 郝爽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22期3025-3028,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单元护理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G)患者心理状态、认知水平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行OPCABG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单元护理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G)患者心理状态、认知水平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6例行OPCABG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及生物反馈疗法,观察组患者行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单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7 d的心理状态、认知水平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1 d(P<0.05),但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高于术后3 d,但仍低于术前1 d,且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单元护理能有效改善行OPCABG患者的术后心理状态,提升认知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 生物反馈疗法 单元护理 心理状态 认知水平
原文传递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胜中 谭今 +3 位作者 向波 蒋露 于涛 黄克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9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中心接受OPCABG治疗的119例冠心...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5年9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中心接受OPCABG治疗的119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搭桥(2.97±0.24)支,左侧乳内动脉桥63支,大隐静脉桥288支;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ICU入住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01.5±52.8)min、(14.3±6.2)h、(23.6±8.4)h和(12.8±6.1)d。术后并发低心排8例、急性肾衰4例、急性心梗1例、肺部感染6例、再次开胸止血2例、胸骨裂开4例、脑梗塞3例、消化道出血2例、下肢切口愈合不良6例;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11例,床旁透析治疗4例;住院死亡5例,死亡率4.2%。114例随访1-39个月[(17.9±10.2)月],3例死亡;25例经冠脉CTA或冠脉造影检查证实14支乳内动脉桥通畅(100%,14/14),57支大隐静脉桥通畅(89.06%,57/64);3例因心绞痛复发行经皮冠脉介入术,其余患者生活质量良好,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功能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OPCABG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保障桥血管通畅、维护左心室功能、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心病 疗效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监护期间临床路径表的研制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伟英 邱文娟 +1 位作者 顾晖 沈秀群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60,共3页
研制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后监护期间临床路径表。通过调查医嘱历史数据、临床实际和临床专家,确定OPCAB术后监护期间的诊疗护理项目,同时确定术后诊疗过程的主要环节,并采用... 研制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后监护期间临床路径表。通过调查医嘱历史数据、临床实际和临床专家,确定OPCAB术后监护期间的诊疗护理项目,同时确定术后诊疗过程的主要环节,并采用项目时间管理法制定标准入住ICU时间,并依此设计OPCAB病人术后早期ICU监护期间的3天临床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手术后医护
原文传递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大隐静脉序贯桥与单支桥中期通畅率的比较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明岩 高长青 +5 位作者 王刚 肖苍松 吴扬 叶卫华 赵涛 刘国鹏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99-403,共5页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大隐静脉序贯桥与单支桥的中期通畅率,评价序贯吻合技术在OPCAB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98例冠心病患者分别采用大隐静脉序贯桥和单支桥行O...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大隐静脉序贯桥与单支桥的中期通畅率,评价序贯吻合技术在OPCAB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98例冠心病患者分别采用大隐静脉序贯桥和单支桥行OPCAB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01例,女97例;年龄53~82岁(63.6±10.3岁)。患者于术后3个月~5年(19.8±23.6个月)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64-MSCTA)检查,共有448支大隐静脉桥上的714个远端吻合口接受评估,分别比较血管桥血流、血管桥及吻合口的通畅率,并分析不同位置对吻合口通畅率的影响。结果大隐静脉双支序贯桥(37.11±16.70ml/min vs.25.15±14.24ml/min,P=0.042)和3支序贯桥(37.56±19.58ml/min vs.25.15±14.24ml/min,P=0.048)的近段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单支桥。序贯桥总吻合口通畅率高于单支桥(95.1%vs.90.1%,P=0.013)。序贯桥中间吻合口通畅率分别高于序贯桥远端吻合口(97.0%vs.93.1%,P=0.002)和单支桥远端吻合口(97.0%vs.90.1%,P=0.041)。序贯桥远端吻合口通畅率与单支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3);不同吻合方式下各冠状动脉系统(左前降支系统、右冠状动脉系统和回旋支系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序贯桥吻合口在右冠状动脉系统的通畅率高于单支桥吻合口(P=0.008)。结论 OPCAB术后大隐静脉序贯桥的中期通畅率较单支桥更满意,序贯吻合时应尽量选择条件较好的靶血管作为序贯桥的最远端血管,条件较差的血管放在序贯桥的中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大隐静脉 序贯桥 单支桥 通畅率
原文传递
吲哚布芬与阿司匹林预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再狭窄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8
9
作者 白辰 李京倖 +4 位作者 于洋 刘锐 高明鑫 张帆 李海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6-470,共5页
目的对比吲哚布芬与阿司匹林预防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1年桥血管再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152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术后抗血... 目的对比吲哚布芬与阿司匹林预防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1年桥血管再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152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术后抗血小板方案分为吲哚布芬组及阿司匹林组。吲哚布芬组患者术后接受吲哚布芬及氯吡格雷治疗,阿司匹林组患者术后接受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大隐静脉桥血管及乳内动脉桥血管再狭窄的发生情况、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及术后1年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清血栓调节蛋白(TM)及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TAFI)水平。结果吲哚布芬组76例,男性57例(75.0%),年龄(60.3±6.6)岁;阿司匹林组76例,男性62例(81.6%),年龄(59.7±7.2)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期间失访3例,吲哚布芬组完成随访的有74例,阿司匹林组75例。吲哚布芬组共移植268条桥血管,阿司匹林组共移植272条。术后1年,吲哚布芬组大隐静脉桥血管及乳内动脉桥血管通畅率分别为94.5%(189/200)和97.1%(66/68),阿司匹林组大隐静脉桥血管及乳内动脉桥血管通畅率分别为91.3%(189/207)和96.9%(63/65);两组大隐静脉桥血管及乳内动脉桥血管通畅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2、0.345,P>0.05)。吲哚布芬组和阿司匹林组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分别为5.4%(4/74)和6.7%(5/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6,P>0.05)。吲哚布芬组术后1年胃肠道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1%(3/74),低于阿司匹林组的13.3%(1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7,P<0.05)。两组患者FIB、D-D、TM及TAFI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术前及术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吲哚布芬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再狭窄
原文传递
环磷腺苷葡胺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廖玉巍 吴秀英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7年第8期8-10,共3页
目的评价环磷腺苷葡胺对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25例进行OPCABG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观察。麻醉诱导循环稳定后,观察组予环磷腺苷葡胺1.8mg/kg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30min... 目的评价环磷腺苷葡胺对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25例进行OPCABG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观察。麻醉诱导循环稳定后,观察组予环磷腺苷葡胺1.8mg/kg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30min内泵入;对照组予5%葡萄糖注射液20ml30min内泵入,通过Swan-Ganz导管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心率(HR)、连续心排量(CCO)、体循环阻力(SVRI)、肺循环阻力(PVRI)、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CWP)、中心静脉压(CVP)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HR、MAP、MPAP、PCWP和CV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CO、SVRI、PVR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增加OPCABG患者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的浓度发挥作用,增加CCO,降低SVRI、PVRI,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泵血功能,有扩张血管作用,可降低心肌耗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环磷腺苷葡胺 血流动力学 环磷酸腺苷
原文传递
基于快通道心脏外科理念指导的护理干预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8
11
作者 夏海娜 高致炳 李大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5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快通道心脏外科理念指导的护理干预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 目的探讨基于快通道心脏外科理念指导的护理干预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基于快通道心脏外科理念指导的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下床活动时间、入住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 <0. 05),下床活动时间、入住ICU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患者、家属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基于快通道心脏外科理念指导的护理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促进术后康复,且更受患者、家属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通道心脏外科理念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护理
下载PDF
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曹袁媛 吴昊 +4 位作者 张雷 程新琦 赵庆 刘学胜 顾尔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8-522,共5页
目的心脏手术患者液体治疗策略历来存有争论。文中旨在观察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12月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98例患者纳入研究... 目的心脏手术患者液体治疗策略历来存有争论。文中旨在观察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策略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12月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98例患者纳入研究。以2016年6月20日进行质量改进为截点。质量改进前5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质量改进后42例患者纳入试验组。质量改进措施为采用以每博量变异和心脏指数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输注液体,标准化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优化血流动力学。通过电子病历系统采集术中和术后数据,比较两组患者的液体出入量、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术后苏醒时间、24小时胸腔引流量、6小时内拔管率、ICU驻留时间、术后第1天肌钙蛋白I水平、30天病死率以及半年病死率。结果采用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后,试验组较对照组液体总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万汶输注量显著增加[(676.79±380.90)mL vs(890.48±222.58)mL]、晶体输注量显著减少[(663.84±224.97)mL vs(430.24±201.76)mL]、尿量显著增加[(516.07±224.87)mL vs(695.24±311.53)mL],液体正平衡显著减少[(683.82±556.08)mL vs(456.43±505.3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血回输、红细胞输注比例、出血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苏醒时间、24小时胸腔引流量、6小时内拔管率、术后第1天肌钙蛋白I水平、ICU驻留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住院天数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11.81 d vs 13.82 d,P<0.05)。对其对数转换后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质量改进措施的标准化系数B为-0.296(SE=0.061,P<0.05),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采用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能减少术后住院天数19.4%(95%CI 7.3%~31.5%)。术后并发症从41.07%下降至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采用目标导向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血流动力学管理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冠心病并发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13
作者 黄骏 王志维 +1 位作者 吴红兵 李罗成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318-320,共3页
目的评价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在冠心病并发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并发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111例,术前左心室射血功能(LVEF)均<40%,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及B组,A组接受OP-CABG,B组接受... 目的评价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在冠心病并发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并发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111例,术前左心室射血功能(LVEF)均<40%,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及B组,A组接受OP-CABG,B组接受并行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 PBH-CABG)。比较两组围术期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均死亡2例。两组术后呼吸功能不全、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心肌梗死及肾衰竭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比例、围术期输血量、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B组(P<0.05)。结论对于LVEF<40%的冠心病并发左心室功能不全患者,OP-CABG优于On PBH-CABG,其术后并发症少,但远期预后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左心室功能不全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转体外循环的预后、原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曦 陈彧 +8 位作者 赵舟 董穗欣 刘刚 陈生龙 凌云鹏 李辉 廉波 鲍黎明 杨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79-883,共5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转体外循环的预后、中转原因以及导致中转体外循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012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择期单纯OPCAB的2613例患者,术中中转体外循环下手术者62例纳入中转...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转体外循环的预后、中转原因以及导致中转体外循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012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择期单纯OPCAB的2613例患者,术中中转体外循环下手术者62例纳入中转组,非中转组2551例。收集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对比两组的基线资料及围手术期预后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导致中转体外循环的危险因素。结果:中转率为2.37%。术中中转体外循环下手术的原因包括血液动力学不稳定42例,靶血管暴露困难6例,恶性心律失常9例,桥血管闭塞在体外循环下重新吻合3例,其他原因2例。比较中转组和非中转组的围手术期资料显示,中转组在术后引流量、呼吸机使用时间、二次开胸止血率、血滤使用率以及围手术期死亡率均高于非中转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既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纽约心功能分级≥3级、左心室射血分数≤40%及左主干病变是OPCAB术中中转体外循环手术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靶血管暴露困难、恶性心律失常等是OPCAB术中中转体外循环手术的常见原因。OPCAB术中发生中转体外循环事件增加了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既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纽约心功能分级≥3级、左心室射血分数≤40%、左主干病变是OPCAB术中中转体外循环手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中转 预后
下载PDF
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全麻下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明山 尹燕伟 +4 位作者 马世龙 华震 于文刚 宋建防 王世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813-815,共3页
目的观察胸段硬膜外阻滞(TEA)对冠心病行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病人血浆内皮素(ET)及心钠素(ANP)的影响。方法20例拟行OPCAB病人分为两组:A组为单纯全麻组;B组为TEA复合全麻组。采用放免法测定术前、术后1h、术后24h及术后48h血... 目的观察胸段硬膜外阻滞(TEA)对冠心病行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病人血浆内皮素(ET)及心钠素(ANP)的影响。方法20例拟行OPCAB病人分为两组:A组为单纯全麻组;B组为TEA复合全麻组。采用放免法测定术前、术后1h、术后24h及术后48h血浆ET及ANP浓度,记录血液动力学参数及所用血管活性药剂量。结果B组术后1、24、48hET及ANP显著低于A组(P<0·05),血液动力学稳定,所用血管活性药物少(P<0·05)。结论TEA能抑制麻醉手术所致的应激反应,对OPCAB病人的心脏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段硬膜外阻滞 内皮素 心钠素 非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
下载PDF
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对血流动力学和心肌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成彬 徐源 +1 位作者 卢家凯 卿恩明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20-222,235,共4页
目的:研究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对血流动力学和心肌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麻醉组(S组,n=30)和丙泊酚麻醉组(P组,n=30)。全组患者麻醉前30 min肌注吗啡0... 目的:研究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对血流动力学和心肌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麻醉组(S组,n=30)和丙泊酚麻醉组(P组,n=30)。全组患者麻醉前30 min肌注吗啡0.2 mg/kg,东莨菪碱0.3 mg;S组用4%七氟烷吸入诱导,患者入睡后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2 mg/kg和舒芬太尼1~2μg/kg;P组丙泊酚1~2mg/kg诱导,患者入睡后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2 mg/kg和舒芬太尼1~2μg/kg。S组吸入七氟烷1MAC、静注舒芬太尼0.5~1.5μg.kg-1.h-1、维库溴铵0.1 mg.kg-1.h-1。监测桡动脉血压,连续心排出量(CCO)、右心房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PAP)及肺动脉楔压(PAWP)。分别于麻醉前、术后6 h、20 h、28 h及38h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肌钙蛋白I(cTnI)及心肌酶CK-MB水平。结果: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CO、HR、ABP、CVP及PAW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使用多巴胺维持血压者多于S组。S组舒芬太尼用量少于P组,其平均清醒时间也较短。手术后6 h各组均出现CK-MB和TnI释放量增加,术后20 h S组TnI释放量明显低于P组〔(0.81±0.46)比(0.93±0.46),P<0.05〕,同时S组CKMB释放量也较低〔(21.80±6.88)比(24.73±8.64),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麻醉管理中,用七氟烷复合麻醉可减轻心肌损伤,减少升压药的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肌保护 心脏外科手术 肌钙蛋白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袁振飞 王青青 +1 位作者 高清贤 尹治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中的应用价值及对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OPCABG患者62例,男46例,女16例,年龄50~75岁,ASA...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中的应用价值及对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OPCABG患者62例,男46例,女16例,年龄50~75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SG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1例。SGB组患者诱导前用1%利多卡因和0.25%罗哌卡因混合液8~10ml行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两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记录患者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1min(T2)、劈胸骨后(T3)、开始搭桥时(T4)、搭桥结束时(T5)的MAP和HR,记录T0时及术后6h(T6)、12h(T7)、24h(T8)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磷酸肌酸同工酶(CK-MB)浓度,记录术后24h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患者MAP明显降低、HR明显增快(P<0.05),T2~T5时C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T2~T5时SGB组MAP明显低于C组,HR明显慢于C组(P<0.05)。与T0时比较,T6~T8时两组血清cTnI和CK-MB浓度明显升高(P<0.05);T6~T8时SGB组血清cTnI和CK-MB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SGB组术后拔管时间及ICU滞留时间短于C组、术后24h多巴胺和硝酸甘油用量少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可稳定血流动力学,减轻心肌的进一步损伤,产生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肌保护 CTNI CK-MB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赵嫣红 闻大翔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目的研究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OPCABG)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72例OPCABG患者应用简易智能量表进行术后认知功能评定,采集患者既往病史及围术期一般情况进行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OPCABG)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72例OPCABG患者应用简易智能量表进行术后认知功能评定,采集患者既往病史及围术期一般情况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OPCABG患者早期POCD的发生率为27.8%。其相关影响因素包括术前糖尿病病史(P=0.031)、围术期高血糖(P=0.034)、术前脑梗病史(P=0.044),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OPCABG患者早期POCD的发生率较高,其可能的相关因素包括糖尿病病史、围术期高血糖、脑梗史等。积极的术前干预治疗、合适的血糖维持、良好的术后处理均对预防患者POCD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发生率 相关因素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左心室功能低下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军惠 来永强 +4 位作者 李进华 戴江 宋邦荣 张晗 柳克晔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分析左心室功能低下(EF<40%)冠心病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PCAB)的疗效,改进左心室功能低下冠心病患者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以来我院手术组对37例左心室功能低下的冠心病患者,行OPCAB后手术前... 目的:分析左心室功能低下(EF<40%)冠心病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PCAB)的疗效,改进左心室功能低下冠心病患者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以来我院手术组对37例左心室功能低下的冠心病患者,行OPCAB后手术前后疗效的对比。结果:2例患者死亡,1例死于术后肺部感染,1例死于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低心排),病死率5%。21例患者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器(IABP),其中7例在术前放置,14例在术中或术后放置。35例患者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EF值)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径均较术前下降(P<0.05)。结论:对于左心室功能低下的冠心病患者,OPCAB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时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以及合理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对于降低患者病死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主动脉球囊反搏 左心室功能低下
下载PDF
中国人移植的乳内动脉平均流量测定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20
作者 高长青 张涛 +3 位作者 李伯君 肖苍松 吴扬 马晓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 确定中国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OPCAB)中移植的左乳内动脉 ( L IMA)平均流量参考范围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 180例冠心病患者施行 OPCAB,术中采用即时血流测量仪 ( TTFM)直接测量并记录 L IMA血流波形、搏动指数 (... 目的 确定中国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OPCAB)中移植的左乳内动脉 ( L IMA)平均流量参考范围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对 180例冠心病患者施行 OPCAB,术中采用即时血流测量仪 ( TTFM)直接测量并记录 L IMA血流波形、搏动指数 ( PI)、平均流量、收缩期峰流量、舒张期峰流量、血管阻力、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等 ,并分析平均流量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 结果  180例患者移植的 L IMA流量为 2 8.19± 2 .89ml/ min,分布范围较广 ( 6~178ml/ m in) ,其中在 2 0~ 2 5 ml/ min区间内有最大分布频数 ( 39/ 180 ,2 1.7% ) ,绝大部分分布在 10~ 30 ml/ m in( 116 /180 ,6 4 .4 % )。平均流量与收缩期峰流量、舒张期峰流量和血管阻力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 r=0 .75 ,0 .94 ,- 0 .95 ) ,与其它因素无明显的相关性。 结论 中国人 L IMA的平均流量应 >10 ml/ min,较满意的平均流量应 >2 2 ml/ min,而舒张期峰流量与血管阻力是影响平均流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 乳内动脉 流量测定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血流测量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