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人生观的抉择——关于《离骚》的中心主题和屈原精神 被引量:8
1
作者 赵沛霖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9-64,共6页
本文对《离骚》的中心主题和屈原精神作了新的诠释:指出《离骚》的中心主题和屈原精神主要体现在两次重大的抉择中:在人生态度的抉择中,诗人否定了消极出世的道家人生态度,而肯定并决心遵循积极入世的儒家人生态度,反映了诗人对于把握... 本文对《离骚》的中心主题和屈原精神作了新的诠释:指出《离骚》的中心主题和屈原精神主要体现在两次重大的抉择中:在人生态度的抉择中,诗人否定了消极出世的道家人生态度,而肯定并决心遵循积极入世的儒家人生态度,反映了诗人对于把握和完善自己的生命,实现远大理想,最大限度地提升人生价值这个重大人生问题的艰苦探索。接踵而至的生死抉择则是一个在更高的精神境界中的抉择:诗人宁可付出自己的生命,也不放弃远大理想,向黑暗现实妥协。人生态度的抉择深刻反映了诗人彻底的理性精神,而生死抉择则集中表现了诗人崇高的道德精神。理性精神与道德精神的完美结合,构成了屈原精神和品格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离骚》 人生观 理性精神 道德精神
原文传递
上古汉语双音节词单音节化现象初探 被引量:7
2
作者 周及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22-128,共7页
从现存文献来看,上古汉语似乎是以单音节为主的。但是周秦时期的一些诗歌,例如《诗经》、《楚辞》,却记录了大量的双音节单纯词(即传统所谓“连绵字”)。从文献观察,这些双音节词在当时,尤其是在后来的汉代,又以意义相同、语音... 从现存文献来看,上古汉语似乎是以单音节为主的。但是周秦时期的一些诗歌,例如《诗经》、《楚辞》,却记录了大量的双音节单纯词(即传统所谓“连绵字”)。从文献观察,这些双音节词在当时,尤其是在后来的汉代,又以意义相同、语音相近的单音节词出现。本文分析了见于《离骚》中的这种双音节词现象,认为双音节词的单音节化是上古汉语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音节词 单音节词 上古汉语 单音节化 《离骚》
下载PDF
以:被忽略的句腰——《离骚》中“以”字用法说略 被引量:2
3
作者 梁文勤 《新余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00-103,共4页
诗歌文体中的虚词,由于其在声情、节奏方面的贡献,成为诗歌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离骚》中的虚词多是构成诗歌节奏的显性标记,它们因此获得了一种特殊的身份:句腰。从这个角度观察《离骚》中12个"以"的用例:这些"以"... 诗歌文体中的虚词,由于其在声情、节奏方面的贡献,成为诗歌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离骚》中的虚词多是构成诗歌节奏的显性标记,它们因此获得了一种特殊的身份:句腰。从这个角度观察《离骚》中12个"以"的用例:这些"以"不具备句法身份,或不具备典型的句法身份;它们都是诗行的句腰,在形成诗歌节奏、增强诗歌声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骚》 句腰 诗歌
下载PDF
《辨骚篇》“博徒”“四异”终究是“褒词”——李定广先生《求新须先求真》商榷之商榷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金坤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22-28,共7页
李定广先生回护旧说,认为《〈辨骚篇〉“博徒”“四异”正诠》释“博徒”、“四异”为“褒美之词”,“观点虽新却失真”,“属断章取义的曲解”,并认为刘勰在《楚辞》的评价上“存在深刻的矛盾”。但只要精细解读,参酌时贤,“博徒”、“... 李定广先生回护旧说,认为《〈辨骚篇〉“博徒”“四异”正诠》释“博徒”、“四异”为“褒美之词”,“观点虽新却失真”,“属断章取义的曲解”,并认为刘勰在《楚辞》的评价上“存在深刻的矛盾”。但只要精细解读,参酌时贤,“博徒”、“四异”仍是“褒词”。刘勰将“博徒”与“英杰”对喻《楚辞》,正好体现了《楚辞》“四同”、“四异”思想与艺术的审美特征。此乃刘勰所理想的创作原则与境界。故刘勰力荐《楚辞》为后世诗赋创作之典范。《辨骚篇》“博徒”、“四异”终究是“褒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辨骚 博徒 四异 褒词 典范
下载PDF
《离骚》草木意象浅论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勇 《新余高专学报》 2010年第4期46-48,共3页
屈原的《离骚》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使用象征手法的先河,从此形成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草木意象色彩斑斓、虚实相生、尊卑有序,其象征手法的使用,为全诗形成了完整的草木象征体系。诗人以草木的世界来映射人的世界。... 屈原的《离骚》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使用象征手法的先河,从此形成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草木意象色彩斑斓、虚实相生、尊卑有序,其象征手法的使用,为全诗形成了完整的草木象征体系。诗人以草木的世界来映射人的世界。那些尊卑有序、善恶有别的草木意象,浸润着诗人内心的灵性,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幅活生生的楚国社会政治斗争的全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骚》 草木意象 色彩 虚实 尊卑 象征
下载PDF
卓世才华横溢 人格魅力无穷——论屈原之奇 被引量:1
6
作者 钱耐香 《新余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71-75,共5页
屈原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是中国诗歌之父,是中国的诗魂、国魂、民族魂。屈原是一个奇人,拥有神奇的出生年月和极端的死亡方式,他好奇服,秉奇性,有奇情,拥奇思;屈原更是一个奇才,其诗文犹如一朵朵美丽芬芳的奇葩。他作奇诗《... 屈原是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是中国诗歌之父,是中国的诗魂、国魂、民族魂。屈原是一个奇人,拥有神奇的出生年月和极端的死亡方式,他好奇服,秉奇性,有奇情,拥奇思;屈原更是一个奇才,其诗文犹如一朵朵美丽芬芳的奇葩。他作奇诗《离骚》,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他著奇文,写出了"千古万古至奇之作"《天问》和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咏物诗《橘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奇人 奇才 《离骚》 《天问》 《橘颂》
下载PDF
读千古华章 仰俊美人格——端午前夕读《离骚》
7
作者 易嘉骊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29-31,共3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离骚》的写作背景,从爱国精神和高尚人格两方面解读《离骚》这篇宏伟的政治抒情诗,指出要用“与时俱进”的光辉的哲学思想对待屈原及其诗歌。
关键词 离骚 爱国情感 人格魅力
下载PDF
对李少杰掷铁饼技术的三维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26
8
作者 李建臣 王新泽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29-31,共3页
运用三维运动学分析的方法 ,对李少杰 1次比赛的 6次试投技术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投掷铁饼过程中 ,其运行效益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成绩 。
关键词 田径 铁饼 技术分析 运动学分析 李少杰 中国
下载PDF
时尚中的突围——中国电视剧创作现状思考 被引量:8
9
作者 董华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12,共5页
电视艺术领域的平民化世俗化趋势,把中国电视剧创作带入了真实地再现现实生活的轨道。但与此同时,一味追求零距离地还原生活,又导致平庸琐碎的生活剧泛滥和艺术性在电视剧创作中的缺失。本文以李少红的电视剧作品为参照,认为在电视节目... 电视艺术领域的平民化世俗化趋势,把中国电视剧创作带入了真实地再现现实生活的轨道。但与此同时,一味追求零距离地还原生活,又导致平庸琐碎的生活剧泛滥和艺术性在电视剧创作中的缺失。本文以李少红的电视剧作品为参照,认为在电视节目走向分众化的时代里,电视剧的表现方式也应该打破既定的创作规范,向多元化和艺术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少红 世俗化 电视剧创作规范 诗意表达方式 多元化
下载PDF
论李少红影视剧中的女性悲剧意识 被引量:2
10
作者 孟晓琪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79-82,共4页
李少红是第五代导演中的杰出代表,她自觉地把女性悲剧意识融入自己的影视创作之中,不仅弥补了以往众多影视文本中女性悲剧意识的缺失,而且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语境下的多种类型的女性悲剧形象。她以独特的影视叙事风格... 李少红是第五代导演中的杰出代表,她自觉地把女性悲剧意识融入自己的影视创作之中,不仅弥补了以往众多影视文本中女性悲剧意识的缺失,而且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语境下的多种类型的女性悲剧形象。她以独特的影视叙事风格从性格、爱情、生育以及生存状态等方面分析造成女性悲剧的原因,表达了她自觉而深沉的女性意识,体现了她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和多重思考。她所执导的影视剧不仅具有感人的艺术效果,而且具有深刻的悲剧审美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少红 女性悲剧 爱情悲剧 生存悲剧 生育悲剧
下载PDF
遗作四篇
11
作者 阿甲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1,共11页
前三篇遗作分别就梅兰芳关于戏曲改革要"移步不换形"的主张、李少春的表演艺术、演员的艺术天性等问题,分别在理论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最后一篇遗作就《红灯记》的创作纠正了某报社记者的某些失误的报道,并再一次揭发了江青... 前三篇遗作分别就梅兰芳关于戏曲改革要"移步不换形"的主张、李少春的表演艺术、演员的艺术天性等问题,分别在理论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最后一篇遗作就《红灯记》的创作纠正了某报社记者的某些失误的报道,并再一次揭发了江青一伙贪天功为己功的政治阴谋和对作者的残酷迫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移步不换形” 李少春 演员艺术天性 《红灯记》 江青
下载PDF
变来寂寞还风雨,苦我同光以后人——李绍莲及其《小芳园诗草》述论
12
作者 李黎 《贵州文史丛刊》 2018年第2期73-77,共5页
李绍莲是清同光后期贵州诗人,他经历清王朝覆灭与中华民国成立之剧变,生平及诗作以戊戌变法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前期为读书与科举时期,诗作主要表现为对功名的追求与失落。后期为乡居教书时期,诗作主要表现为对时局世风的忧虑和对民生... 李绍莲是清同光后期贵州诗人,他经历清王朝覆灭与中华民国成立之剧变,生平及诗作以戊戌变法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前期为读书与科举时期,诗作主要表现为对功名的追求与失落。后期为乡居教书时期,诗作主要表现为对时局世风的忧虑和对民生民俗的担忧。李绍莲的经历及思想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其作品《小芳园诗草》的价值与意义在于保存了当时基层社会真实的社会状况和基层个体在社会变迁中的心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绍莲 《小芳园诗草》 基层文学
下载PDF
论李绍明先生的应用民族学思想及其实践
13
作者 王希辉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3-97,共5页
作为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代民族学家,李绍明先生形成了独特的应用民族学思想。在他看来,我国的应用民族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社会学研究和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研究两个领域。在不断进行学科理论建构与完善的同时,李绍明先生还亲自... 作为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代民族学家,李绍明先生形成了独特的应用民族学思想。在他看来,我国的应用民族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社会学研究和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研究两个领域。在不断进行学科理论建构与完善的同时,李绍明先生还亲自投身于我国应用民族研究与田野实践中来,推动了我国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的发展与完善,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绍明先生 应用民族学 学术实践
下载PDF
复方藜芍片对硝酸甘油致慢性偏头痛大鼠血中促炎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邓海燕 赵杨 +4 位作者 李坤 王俐君 王星禹 杨建梅 徐颖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4期71-76,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硝酸甘油诱导慢性偏头痛大鼠血中促炎因子的水平变化,探讨复方藜芍片(FFLSP)改善肝阳上亢型慢性偏头痛的药理机制。方法将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偏头痛组,复方藜芍片低、中、高剂量组和西比灵组。复方藜芍... 目的通过观察硝酸甘油诱导慢性偏头痛大鼠血中促炎因子的水平变化,探讨复方藜芍片(FFLSP)改善肝阳上亢型慢性偏头痛的药理机制。方法将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偏头痛组,复方藜芍片低、中、高剂量组和西比灵组。复方藜芍片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剂量(420、840、1 680 mg/kg)的复方藜芍片,西比灵组灌胃给予西比灵(1 mg/kg),正常对照组、偏头痛组分别灌胃给予等量0.9%NaCl溶液。各组均每天1次,共干预30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均在干预的第18、21、24、27、30天皮下注射硝酸甘油(10 mg/kg)建立慢性偏头痛模型。采用qRT-PCR、ELISA法和Griess试剂检测各组大鼠血中促炎因子和5-HT的基因和蛋白水平。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偏头痛组大鼠血浆iNOS、IL-1β、IL-6、TNF-α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01);FFLSP治疗后,血浆iNOS、IL-1β、IL-6、TNF-αmRNA含量则显著降低(P<0.001)。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偏头痛组大鼠血清IL-1β、IL-6、TNF-α和NO产物水平也明显增加(P<0.05);FFLSP治疗后血清IL-1β、IL-6、TNF-α和NO产物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③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偏头痛组大鼠血清5-HT水平降低(P<0.05),FFLSP治疗后5-HT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复方藜芍片可能通过降低血中促炎因子的基因和蛋白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并缓解肝阳上亢型偏头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复方藜芍片 促炎因子 5-HT 大鼠
下载PDF
李克绍治泄十法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成果 《中医临床研究》 2012年第19期92-93,共2页
李克绍先生在李中梓"治泄九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了"治泄十法",即:渗利、升提、清凉、疏利、酸收、甘缓、固涩、健脾、温肾、平肝,与前者相比,后者更加全面和实用。在临床应用中,要注意先明其理,... 李克绍先生在李中梓"治泄九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了"治泄十法",即:渗利、升提、清凉、疏利、酸收、甘缓、固涩、健脾、温肾、平肝,与前者相比,后者更加全面和实用。在临床应用中,要注意先明其理,各法组合应用,取长补短,与脏腑辨证相结合,把握方证与药证,综合考虑病人的体质与病情,这样才能准确应用"治泄十法",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泻 中医药疗法 李克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