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0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盆地中上奥陶统油源层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18
1
作者 张水昌 王飞宇 +2 位作者 张保民 梁狄刚 赵孟军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23-28,共6页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地层的沉积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有机岩石学以及测井地质学等的综合研究,发现在满加尔凹陷南北斜坡带及柯坪露头区发育的中上奥陶统泥灰岩、泥页岩具有有机质丰度高(TOC 0.5%~5.54%)、有机成...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地层的沉积岩石学、有机地球化学、有机岩石学以及测井地质学等的综合研究,发现在满加尔凹陷南北斜坡带及柯坪露头区发育的中上奥陶统泥灰岩、泥页岩具有有机质丰度高(TOC 0.5%~5.54%)、有机成熟度适中(VRE0.8%~1.3%)的特点,且具有一定的厚度分布。这套源岩的发育主要受上升洋流引起的高有机生产力带的控制,其生烃母质的构成具有浮游和底栖植物双重性。根据三芳甲藻甾烷和24-降胆甾烷等具有特殊生源和时代意义的生物标志物的油-岩对比分析和生烃史分析结果,证实目前在台盆区发现的工业性油流主要来源于这套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上奥陶统 油源层 地球化学 塔里木盆地 油源层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长9^1湖相优质烃源岩成藏意义 被引量:115
2
作者 张文正 杨华 李善鹏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7-562,568,共7页
为了查明鄂尔多斯盆地长91湖相黑色泥页岩烃源岩的成藏意义,运用测井-有机地球化学综合识别方法圈定其分布范围,通过地球化学参数的对比,厘定油-源关系,评价其生排烃规模和有利成藏区带。志丹地区南部是长91优质烃源层的主要发育区带。... 为了查明鄂尔多斯盆地长91湖相黑色泥页岩烃源岩的成藏意义,运用测井-有机地球化学综合识别方法圈定其分布范围,通过地球化学参数的对比,厘定油-源关系,评价其生排烃规模和有利成藏区带。志丹地区南部是长91优质烃源层的主要发育区带。长91优质烃源层不仅生烃能力强,而且排烃能力也较强。以志丹地区长91烃源岩具有异常高的C30-重排藿烷、异常低的C30藿烷这一显著特征为主要依据,结合其他地球化学参数进行的油源对比表明,志丹南部地区的长8—长9储集层原油与长91烃源岩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而其他地区长91储集层原油与长91烃源岩的可对比性差。长91烃源岩是重要的区带性油源岩,在志丹南部地区延长组长8—长9储集层成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0-重排藿烷 油源对比 成藏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中国南方高、过成熟区海相油源对比问题 被引量:103
3
作者 梁狄刚 陈建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14,共7页
中国南方古生界海相高成熟(Ro 值大于1.3%)、过成熟(Ro值大于2%)烃源岩的分布很广,其中古油藏沥青和油苗十分丰富。以往利用常规生物标志物(类异戊二烯烷烃、甾烷、萜烷等)进行油源对比问题不少,因为随着成熟度增高,原油、沥青和烃源岩... 中国南方古生界海相高成熟(Ro 值大于1.3%)、过成熟(Ro值大于2%)烃源岩的分布很广,其中古油藏沥青和油苗十分丰富。以往利用常规生物标志物(类异戊二烯烷烃、甾烷、萜烷等)进行油源对比问题不少,因为随着成熟度增高,原油、沥青和烃源岩的常规生物标志物分布趋于一致,失去了指示原始生物组成特征的意义,也完全区分不开不同层系的烃源岩。碳同位素组成因为有明显的热演化分馏作用,也难以用于精细的油源对比。广西十万大山盆地的研究证明:在高、过成熟条件下,三芳甾烷仍能区分不同层系、不同岩性(泥岩、灰岩)的烃源岩,且不受成熟度的影响,很有希望作为高、过成熟区油源对比的有效指标。对比结果表明:南方海相有效烃源岩主要是泥质岩而不是碳酸盐岩。中国南、北方的海相、陆相烃源岩中都有高、过成熟烃源岩,因此,关于高、过成熟烃源岩区的油源对比问题具有普遍的意义。图12 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成熟 过成熟 烃源岩 三芳甾烷 油源对比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下组合油气来源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81
4
作者 李相博 刘显阳 +5 位作者 周世新 刘化清 陈启林 王菁 廖建波 黄军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2-180,共9页
通过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流体包裹体分析及盆地模拟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与长10油层组的油源、成藏期次及成藏模式进行了探讨。陇东与姬塬地区长9油层组的原油分为2种类型,第Ⅰ类来源于长7烃源岩,第Ⅱ类来源于长9烃源岩;陕北... 通过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流体包裹体分析及盆地模拟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与长10油层组的油源、成藏期次及成藏模式进行了探讨。陇东与姬塬地区长9油层组的原油分为2种类型,第Ⅰ类来源于长7烃源岩,第Ⅱ类来源于长9烃源岩;陕北地区长10油层组的原油主要来源于长9烃源岩。陇东与姬塬地区长9油藏均发生过2期油气充注,但前者在第1期(中侏罗统直罗组沉积期)就达到了油气充注的高峰期,而后者在第2期(下白垩统志丹组沉积期)才达到油气充注高峰期;陕北长10油层组也存在2期成藏,但2期油气呈连续充注,大致从中侏罗统直罗组沉积早期一直持续到下白垩统志丹组沉积中后期。长9与长10油藏有"上生下储"、"侧生旁储"及"自生自储"3种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源对比 成藏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长9油层组 长10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富县地区延长组-延安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被引量:63
5
作者 郭艳琴 李文厚 +2 位作者 陈全红 曹红霞 张道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8-224,共7页
原油族组成、碳同位素、饱和烃气相色谱及萜烷、甾烷等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分析显示,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富县地区延长组-延安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相近,为低成熟-成熟原油。原油饱和烃含量在70%以上;碳同位素值偏轻,δ13C值一般小于-31‰;... 原油族组成、碳同位素、饱和烃气相色谱及萜烷、甾烷等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分析显示,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富县地区延长组-延安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相近,为低成熟-成熟原油。原油饱和烃含量在70%以上;碳同位素值偏轻,δ13C值一般小于-31‰;正构烷烃分布完整,呈单峰型,主峰碳为C17—C23。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是,五环萜烷含量高于三环萜烷,以C30-藿烷、C29-降藿烷为主,伽马蜡烷含量少;甾烷以C27-胆甾烷、C28-麦角甾烷及C29-谷甾烷为主,规则甾烷呈不对称“V”字型分布,C28-甾烷含量较低,C27-甾烷与C29-甾烷含量相近。原油和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比表明,长8—长4+5半深湖-深湖相腐泥-混合型泥岩是主要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显示原油具有一定的运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饱和烃气相色谱 生物标志物 油源对比 安塞-富县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流体包裹体成分研究方法及其在油气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4
6
作者 柳少波 顾家裕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9-33,共5页
80年代以来,流体包裹体研究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油气研究手段,流体包裹体的成分测试及应用是其中的一部分。成分测试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即非破坏性单个包裹体的成分分析(如红外光谱等)、破坏性单个包裹体成分分析(如激光等离子... 80年代以来,流体包裹体研究已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油气研究手段,流体包裹体的成分测试及应用是其中的一部分。成分测试方法可以分为三大类,即非破坏性单个包裹体的成分分析(如红外光谱等)、破坏性单个包裹体成分分析(如激光等离子光谱质谱等)和破坏性群体包裹体的成分分析(如色谱质谱等)。不同世代及同一世代不同空间的流体包裹体的成分反映了油藏化学成分的时空变化特征,这种成分特征为油气源的对比提供了重要线索,而且包裹体中气体成分还可用于成岩和成藏温压条件的估计。除有机成分以外,流体包裹体的离子成分用于研究盆地蒸发岩的形成过程及确定古介质水的特征取得了重要进展。流体包裹体成分研究的主要问题在于:样品制备过程中可能造成污染;目前各种分析方法本身的精度和准确度都有一定局限性;测试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包裹体成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包体 液包体 油藏 成岩 成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延长组下油层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被引量:49
7
作者 张晓丽 段毅 +2 位作者 何金先 吴保祥 徐丽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6-873,共8页
华庆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湖盆中心,是鄂尔多斯盆地超低渗油藏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系统采集了华庆地区延长组长8、长9和长10等油层组原油和长7段烃源岩、长8段烃源岩样品,分析原油和烃源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生物标志化合物... 华庆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湖盆中心,是鄂尔多斯盆地超低渗油藏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系统采集了华庆地区延长组长8、长9和长10等油层组原油和长7段烃源岩、长8段烃源岩样品,分析原油和烃源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和组成,探讨原油的成因和油源问题。结果表明长8、长9和长10等油层组原油属于同一族原油,具有相同的成因,它们的油源均为长7段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华庆地区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油源对比 生物标志化合物
原文传递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被引量:46
8
作者 梅玲 张枝焕 +3 位作者 王旭东 杨永才 刘洛夫 赵彦德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0-46,共7页
在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精细剖析和对比的基础上,划分了南堡凹陷原油的成因类型,并根据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对原油和烃源岩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构造带或同一构造带不同层位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均存在一定的差别,据此可将原油划分为6... 在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精细剖析和对比的基础上,划分了南堡凹陷原油的成因类型,并根据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对原油和烃源岩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构造带或同一构造带不同层位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均存在一定的差别,据此可将原油划分为6类,其中第Ⅰ类主要分布于柳赞油田和高尚堡油田、老爷庙油田浅层明化镇组和馆陶组油层,第Ⅱ类主要分布在高尚堡(高柳断层以南)、老爷庙和北堡油田东营组油层,第Ⅲ类主要分布在柳赞油田及高尚堡油田(高柳断层以北)沙河街组油层,第Ⅳ类主要分布于滩海区东一段油层,第Ⅴ、Ⅵ类主要分布在滩海区奥陶系油层中;古近系3套烃源岩对不同构造带的油气聚集有不同的贡献,其中高柳构造带高柳断层以北地区的原油主要来源于沙三段烃源岩,断层以南的主要来自于沙一段和东三段烃源岩,部分混有沙三段烃源岩的贡献,老爷庙和北堡构造的原油主要来源于东三段和沙一段烃源岩,混有部分沙三段烃源岩生成的原油,滩海区原油主要来自于沙一段和沙三段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烃源岩 油-源对比 生物标志物 南堡凹陷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油气“蒸发分馏”成藏机制 被引量:47
9
作者 傅宁 李友川 +3 位作者 陈桂华 陈明 高伟义 章海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9-42,共4页
根据东海西湖凹陷 3 0个原油样品的各种地球化学分析资料及地质资料 ,综合分析确定了西湖凹陷油气的地球化学特征、成熟度、油源及成藏机制。认为西湖凹陷原油主要源自各地区煤系烃源岩 ;具有原油近源成藏、短距离运移的特点和先油后气 ... 根据东海西湖凹陷 3 0个原油样品的各种地球化学分析资料及地质资料 ,综合分析确定了西湖凹陷油气的地球化学特征、成熟度、油源及成藏机制。认为西湖凹陷原油主要源自各地区煤系烃源岩 ;具有原油近源成藏、短距离运移的特点和先油后气 ,两期成藏的特征 ;各气藏均为“蒸发分馏”作用形成的次生凝析气藏。首次提出蒸发分馏效应是该区油气成藏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图 7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西湖凹陷 蒸发分馏 油气成藏机制 油源对比
下载PDF
羌塘盆地南部海相侏罗系古油藏例析 被引量:42
10
作者 赵政璋 李永铁 +4 位作者 王岫岩 滕玉洪 单光华 张宽忠 郭祖军 《海相油气地质》 2002年第3期34-36,共3页
羌塘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生储盖组合。盆地内已发现100多处油气显示,其中最典型的南羌塘坳陷“隆鄂尼古油藏”发现于中侏罗统布曲组,为一被断层切割的背斜构造,出露面积约10km^2。主要储层白云岩累计厚度达400.9m,孔隙度最高达15.5%,渗... 羌塘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生储盖组合。盆地内已发现100多处油气显示,其中最典型的南羌塘坳陷“隆鄂尼古油藏”发现于中侏罗统布曲组,为一被断层切割的背斜构造,出露面积约10km^2。主要储层白云岩累计厚度达400.9m,孔隙度最高达15.5%,渗透率最高达283×10~3μm^2。分析结果显示油苗性质为“轻质油”,具有海相原油的特征,其烃源岩主要为中侏罗统夏里组页岩。据构造及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史分析,盆地内构造形成和烃类转化的高峰期同处于燕山运动晚期。该古油藏的发现,说明了羌塘盆地内确实发生过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过程,特别是在盆地内三叠系一中侏罗统未出露的大量地区,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侏罗纪 古油藏 油气藏 油源对比 勘探远景 背斜构造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油源对比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工作方向 被引量:41
11
作者 马安来 金之钧 王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6-362,共7页
由于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烃源岩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目前钻井揭示到的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烃源岩分布面积又较为局限,因此,台盆区海相原油的主力烃源岩一直存在争议。通过对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海相原油的主体为生油高峰—生油晚... 由于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烃源岩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目前钻井揭示到的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烃源岩分布面积又较为局限,因此,台盆区海相原油的主力烃源岩一直存在争议。通过对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海相原油的主体为生油高峰—生油晚期阶段的产物。由于原油与寒武系烃源岩成熟度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盆地存在多套烃源岩多期成藏的特征及原油遭受二次蚀变作用,生物标志物在台盆区油源对比中受到一定的限制,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处于生油窗范围内的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烃源岩特殊标志化合物演化规律及下古生界烃源岩热演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源对比 烃源岩 生物标志物 寒武系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黄骅坳陷孔西潜山下古生界原生油 被引量:41
12
作者 王兆云 程克明 杨池银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4,共4页
华北地区经历过晚奥陶世至泥企纪长达130Ma的沉积间断,分布于该地区的稳定而厚度很大的下古生界碳酸盐岩能否二次生烃,形成下古生界自生自储的原生油气藏,是有关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前景的重大问题。位于黄骅坳陷孔店背斜构造... 华北地区经历过晚奥陶世至泥企纪长达130Ma的沉积间断,分布于该地区的稳定而厚度很大的下古生界碳酸盐岩能否二次生烃,形成下古生界自生自储的原生油气藏,是有关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油气勘探前景的重大问题。位于黄骅坳陷孔店背斜构造带西北的孔古3井于奥陶系峰峰组的灰岩中产出工业性油气流,原油特征及精细油源对比研究表明,其油源岩为奥陶系灰岩,为古生古储型原生油藏。孔古3井奥陶系原生油及烃源岩二次生烃的研究成果,对于坚定寻找华北地区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信心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古生代 原生油气藏 油源比 黄骅坳陷 油气藏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车排子凸起油气聚集的贡献 被引量:40
13
作者 张枝焕 向奎 +3 位作者 秦黎明 庄文山 席伟军 赵双丰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6-337,共12页
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四棵树凹陷主要分布侏罗系、白垩系和古近系3套潜在烃源岩,其中侏罗系八道湾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部分为Ⅱ2型,生烃潜力较高;三工河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明显偏差,生烃潜力较低;西山窑组... 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四棵树凹陷主要分布侏罗系、白垩系和古近系3套潜在烃源岩,其中侏罗系八道湾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部分为Ⅱ2型,生烃潜力较高;三工河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明显偏差,生烃潜力较低;西山窑组泥岩有机质丰度较高,但由于受西山窑组沉积末期构造抬升导致地层剥蚀的影响,烃源岩厚度较小,总体上生烃条件较差;白垩系烃源岩在四棵树凹陷最大厚度可达300 m,处于低熟阶段,生烃潜力较小;古近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类型好,但成熟度偏低,生烃条件较差。侏罗系八道湾组烃源岩处于主要生油阶段;白垩系烃源岩已达到生烃门限,处于低熟—中等成熟阶段;古近系烃源岩成熟度偏低,目前仍处于未熟到低熟阶段。油源对比表明,四棵树凹陷北部斜坡及车排子凸起带原油主要来源于四棵树凹陷及沙湾凹陷侏罗系烃源灶,后期受到白垩系低熟油源灶的侵染,古近系烃源岩的油源贡献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棵树凹陷 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油源对比 侵染作用
下载PDF
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沙河街组原油成因类型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38
14
作者 宋国奇 刘华 +3 位作者 蒋有录 谷国翠 刘雅利 卢浩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3-38,45,共7页
利用饱和烃色谱、色—质谱谱图特征及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在沙河街组不同层系烃源岩地化特征差异性对比的基础上,结合原油地化特征,分析了沾化凹陷渤南洼陷已发现油气的成因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分析表明,渤南洼陷发育沙三段和沙四段2套... 利用饱和烃色谱、色—质谱谱图特征及生物标志化合物指标,在沙河街组不同层系烃源岩地化特征差异性对比的基础上,结合原油地化特征,分析了沾化凹陷渤南洼陷已发现油气的成因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分析表明,渤南洼陷发育沙三段和沙四段2套有效烃源岩,其中沙四段烃源岩按照地化特征差异又细分为膏盐间和膏盐下烃源岩,三者在伽马蜡烷含量、姥植比和成熟度指标上存在明显差异。油源对比表明,目前已发现的原油存在5种成因类型,且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沙三Ⅰ型和沙三Ⅱ型原油均来源于沙三段烃源岩,但是在成熟度和分布上明显不同,沙三Ⅰ型原油分布在洼陷区的沙三中上亚段,成熟度相对较低;沙三Ⅱ型原油分布层位较深,成熟度较高。沙四Ⅰ型原油分布零星,来源于沙四段膏盐间烃源岩。沙四Ⅱ型原油主要来源于沙四段膏盐下烃源岩,多为自生自储型油藏;混源型油气来源于沙三和沙四段烃源岩。油气分布远离油源中心,多位于断阶带上,断层作用对其分布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因类型 油源对比 生物标志化合物 渤南洼陷 沾化凹陷
下载PDF
辽东湾地区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与油源对比 被引量:37
15
作者 田金强 邹华耀 +4 位作者 周心怀 徐长贵 姜雪 郭珍 杨元元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58,共6页
利用烃源岩和原油的生物标志物参数,在有效识别和区分3套烃源岩的基础上通过油岩对比划分原油成因类型并探讨其分布特征。研究表明:3套烃源岩具有各自不同的生物标志物参数组合,沙一段烃源岩以其较高的w(伽马蜡烷)/w(C30藿烷)、长链三... 利用烃源岩和原油的生物标志物参数,在有效识别和区分3套烃源岩的基础上通过油岩对比划分原油成因类型并探讨其分布特征。研究表明:3套烃源岩具有各自不同的生物标志物参数组合,沙一段烃源岩以其较高的w(伽马蜡烷)/w(C30藿烷)、长链三环萜烷比值(ETR)和较低的w(藿烷)/w(甾烷)区别于其他两套烃源岩;东三段烃源岩以相对较高的w(C19三环萜烷)/w(C23三环萜烷)、w(C24四环萜烷)/w(C26三环萜烷)和较低的w(4-甲基甾烷)/w(C29规则甾烷)区别于沙三段烃源岩;不同的生物标志物参数组合反映3套烃源岩具有不同的母质类型和沉积环境;辽东湾地区已发现的原油可划分为沙三型、沙三沙一混合型和东三型3种成因类型;沙三沙一混合型原油是辽东湾地区最主要的原油成因类型,广泛分布在凹陷内部和凸起;沙三型和东三型原油在局部地区分布,分布范围受烃源岩演化程度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湾 生物标志物 油源对比 成因类型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生成与分布规律——典型类型原油油源对比 被引量:36
16
作者 陈建平 王绪龙 +6 位作者 邓春萍 赵喆 倪云燕 孙永革 杨海波 王汇彤 梁狄刚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0-171,共12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背斜众多,油气分布广泛,油气性质多样。该地区存在5套有效烃源岩,油-源关系十分复杂,长期以来对原油来源存在很大争议。系统采集了南缘地区5套烃源岩及不同构造原油样品,对烃源岩抽提物与原油碳同位素组成、正构烷烃...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背斜众多,油气分布广泛,油气性质多样。该地区存在5套有效烃源岩,油-源关系十分复杂,长期以来对原油来源存在很大争议。系统采集了南缘地区5套烃源岩及不同构造原油样品,对烃源岩抽提物与原油碳同位素组成、正构烷烃及类异戊二烯烷烃分子碳同位素组成、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等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南缘地区4种典型类型原油分别来源于不同时代的烃源岩:1第1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轻,正构烷烃分子碳同位素分布比较平缓,含有较丰富的β-胡萝卜烷,甾烷以C28、C29规则甾烷为主,来源于二叠系烃源岩;2第2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重,正构烷烃分子碳同位素分布比较平缓,Pr/Ph比值高,甾烷以C29规则甾烷和重排甾烷为主,三环萜烷以C19为主,伽马蜡烷含量很低,来源于侏罗纪煤系烃源岩;3第3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轻,正构烷烃分子碳同位素分布随碳数增高大幅下降,Pr/Ph比值小于1.0,C27、C28、C29甾烷呈"V"型分布,异胆甾烷、重排甾烷、Ts、C29Ts、C30重排藿烷、伽马蜡烷含量高,来源于白垩系清水河组烃源岩;4第4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重,正构烷烃分子碳同位素分布随碳数增高下降幅度大,C27、C28、C29甾烷呈"V"型分布且以ααα-20R为主,甲藻甾烷尤为丰富,来源于古近系安集海河组烃源岩。目前在南缘地区尚未发现三叠系烃源岩生成的原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南缘 原油 碳同位素 生物标志物 油-源对比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生成与分布规律——典型油藏油源解剖与原油分布规律 被引量:35
17
作者 陈建平 王绪龙 +6 位作者 邓春萍 赵喆 倪云燕 孙永革 杨海波 王汇彤 梁狄刚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5-429,共15页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发育40多个背斜构造、5套有效烃源岩,大多数背斜构造发现了油气或存在油气苗,原油性质呈现多样性变化,长期以来对该地区不同构造原油的来源存在多种观点。在南缘地区典型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的基础上,选择了... 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发育40多个背斜构造、5套有效烃源岩,大多数背斜构造发现了油气或存在油气苗,原油性质呈现多样性变化,长期以来对该地区不同构造原油的来源存在多种观点。在南缘地区典型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的基础上,选择了南缘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背斜构造油藏,对其原油油源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剖研究。结果表明,南缘地区绝大多数背斜构造油藏原油为单一烃源来源,不同时代烃源岩生成原油混合现象并不普遍,只有少数油藏存在混源油。不同区域背斜构造原油油源存在较大差异,原油来源严格受控于有效烃源岩的分布:二叠系来源的原油主要分布于南缘中部以东的山前构造,侏罗系来源的原油主要分布于南缘西部及南缘东部构造,白垩系来源的原油仅分布于南缘中部构造,古近系来源的原油仅分布于南缘西部构造;齐古油田侏罗系油藏原油为二叠系与侏罗系原油的混合,各自的贡献约占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油源对比 油藏 碳同位素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 被引量:34
18
作者 王传远 段毅 +4 位作者 车桂美 翟瑞华 郑朝阳 吴保祥 康晏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0-386,共7页
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特征,并对其进行油源对比,探讨了其成因。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原油属于同一成因类型;原油有机母质为菌藻类和高等植物的混源型,原油形成于弱还原和淡水或微咸水环境,... 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特征,并对其进行油源对比,探讨了其成因。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原油属于同一成因类型;原油有机母质为菌藻类和高等植物的混源型,原油形成于弱还原和淡水或微咸水环境,为成熟原油。油源对比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原油主要来自长7油层组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原油 烃源岩 三叠系延长组 地球化学特征 油源对比
下载PDF
彩南油田多源混合原油的油源(二)——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分类与典型原油油源 被引量:34
19
作者 陈建平 梁狄刚 +5 位作者 王绪龙 邓春萍 薛新克 靳涛 宋孚庆 钟宁宁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38,共5页
根据准东地区各油田原油的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特征等,可将该地区原油分为5类。第一类原油的全油碳同位素值一般小于—30‰,Pr/Ph值一般小于2.0,富含β-胡萝卜烷、三环萜烷、伽马蜡烷以及C_(28)、C_(29)甾烷,而C_(27),甾烷含... 根据准东地区各油田原油的碳同位素、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特征等,可将该地区原油分为5类。第一类原油的全油碳同位素值一般小于—30‰,Pr/Ph值一般小于2.0,富含β-胡萝卜烷、三环萜烷、伽马蜡烷以及C_(28)、C_(29)甾烷,而C_(27),甾烷含量很低、几乎不含重排甾烷,来源于二叠系烃源岩;第二类原油的全油碳同位素组成与第一类原油类似,但特别富含Ts、C_(29)TS和重排甾烷,而伽马蜡烷含量低,与三叠系烃源岩的亲缘关系很好;第三类原油的全油碳同位素明显重于第一、第二类原油,δ^(13)C值一般大于—28‰,且Pr/Ph值一般大于3.0,富含五环萜烷和C_(29)甾烷,而三环萜烷、伽马蜡烷、C_(27)和C_(28)甾烷含量低。三环萜烷中以低碳数的C_(19)、C_(20)三环萜烷为主,来源于侏罗系烃源岩;第四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介于上述3类原油之间,与4套已知烃源岩均没有明确的油源关系;第五类原油碳同位素特别重,δ^(13)C值一般大于—25‰,与其它原油差异很大,来源于石炭系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原油 碳同位素 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源对比 侏罗系 三叠系 二叠系
下载PDF
吐哈盆地鲁克沁稠油藏成藏过程初探与勘探意义 被引量:33
20
作者 赵文智 李伟 张研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共3页
吐哈盆地南部艾丁湖单斜带自1993年艾参1井发现三叠系克拉玛依组厚40m的稠油油砂以来,迄今已发现鲁克沁稠油藏,预计稠油储量规模超过50×106t。该油藏呈底水块状特征,生物降解程度东强西弱、南强北弱、构造高部位... 吐哈盆地南部艾丁湖单斜带自1993年艾参1井发现三叠系克拉玛依组厚40m的稠油油砂以来,迄今已发现鲁克沁稠油藏,预计稠油储量规模超过50×106t。该油藏呈底水块状特征,生物降解程度东强西弱、南强北弱、构造高部位强而低部位弱,储集层物性与重质油含油饱和度正相关关系很好,表明原油在进入现今储油层段之前已发生了某种程度的稠变。对成藏过程分析,认为油源主要来自台北凹陷带的二叠系暗色泥岩,运聚成藏主要发生在印支运动末期及燕山运动早期。提出台北凹陷带的二叠系和三叠系勘探目标的选择宜偏北,火焰山断裂构造带下盘构造是勘探前侏罗系有望发现稀油油藏和天然气藏的有利目标。图5参3(王孝陵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藏 成藏过程 油气勘探 盆地 吐哈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