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汶川M_s8.0地震孕育发生的机制与动力学问题 被引量:43
1
作者 李延兴 张静华 +3 位作者 周伟 胡新康 郭良迁 张中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9-530,共12页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M_S8.0强烈地震.发震断层是龙门山断裂带的映秀—北川断裂.分析震前的UPS速度场发现,从巴颜喀拉块体西部到龙门山断裂带沿大约N103°E方向的缩短速率为13.0mm/a,龙门山断裂带的右旋走滑速率1.1mm/a...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M_S8.0强烈地震.发震断层是龙门山断裂带的映秀—北川断裂.分析震前的UPS速度场发现,从巴颜喀拉块体西部到龙门山断裂带沿大约N103°E方向的缩短速率为13.0mm/a,龙门山断裂带的右旋走滑速率1.1mm/a,断裂带处于闭锁状态.四川盆地沿大约N103°E方向有少量的压缩变形,而沿SW方向有少量的拉张变形.同震位移场显示,这次地震可能是巴颜喀拉块体SE向逆冲与四川盆地NW向俯冲同时发生的.应变场分析发现,震前震中区的主压与主张应变率分别为—30.840×10^(-9)/a与13.956×10^(-9)/a,主压应变轴N105.4°E与震源机制解得到的主压应力轴的方向N103°E一致.由本文提出的应力-应变机制得到的断层滑动方向和走向与地表破裂调查和震源机制解得到的结果一致.印度、太平洋和菲律宾海板块与欧洲板块的相互作用是龙门山断裂带积累弹性应变能和孕育汶川地震的长期作用力.苏门达腊大地震使青藏高原和华南块体的相互作用加强,促进了汶川地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场分析 应变场分析 发生机制 动力学 汶川地震
下载PDF
云南甘蔗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与防控对策 被引量:41
2
作者 李文凤 单红丽 +5 位作者 黄应昆 尹炯 王晓燕 罗志明 申科 张荣跃 《中国糖料》 2013年第1期59-62,共4页
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结合当前云南甘蔗生产实际,分析探讨了甘蔗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并针对主要病虫害及其发生危害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甘蔗 病虫害 发生动态 防控对策
下载PDF
广东省油茶病虫害种类及发生动态调查 被引量:30
3
作者 赵丹阳 秦长生 +2 位作者 揭育泽 徐金柱 杨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9期14267-14270,共4页
2010~2012年对广东省油茶栽培区进行了病虫害种类调查,并对广东油茶病虫害发生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危害油茶的病虫害有101种,其中病害14种,虫害87种。14种病害中,黄化病和栗寄生为首次在油茶上危害报道,以炭疽病、软腐病... 2010~2012年对广东省油茶栽培区进行了病虫害种类调查,并对广东油茶病虫害发生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危害油茶的病虫害有101种,其中病害14种,虫害87种。14种病害中,黄化病和栗寄生为首次在油茶上危害报道,以炭疽病、软腐病、茶苞病、赤叶斑病以及栗寄生为优势病害种类。87种虫害中,已鉴定65种,其中鞘翅目昆虫13种,鳞翅目昆虫19种,同翅目昆虫20种,半翅目昆虫10种;以褐足角胸叶甲、油茶象甲、油茶织蛾、假小绿叶蝉和卷叶类鳞翅目害虫为害虫优势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病虫害 种类调查 发生动态 广东
下载PDF
云南蔗区甘蔗螟虫种群结构动态与防控对策 被引量:28
4
作者 李文凤 尹炯 +4 位作者 黄应昆 申科 罗志明 王晓燕 单红丽 《农学学报》 2014年第8期35-38,共4页
为科学有效防控甘蔗螟虫,笔者在查阅历史资料和调查研究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云南蔗区甘蔗螟虫的种类、种群结构及动态,明确了云南蔗区甘蔗主要螟虫的分布区域、发生危害,揭示了影响甘蔗螟虫种群结构动态和猖獗的原因,并根据其发生危害特点... 为科学有效防控甘蔗螟虫,笔者在查阅历史资料和调查研究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云南蔗区甘蔗螟虫的种类、种群结构及动态,明确了云南蔗区甘蔗主要螟虫的分布区域、发生危害,揭示了影响甘蔗螟虫种群结构动态和猖獗的原因,并根据其发生危害特点,提出通过建立健全甘蔗检疫制度,切实加强甘蔗引种检疫,深入系统研究甘蔗螟虫新种群,建立甘蔗螟虫预警监测体系,积极开展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切实加强天敌资源保护利用等对策措施,可科学有效防控甘蔗螟虫,减少为害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蔗区 甘蔗螟虫 种群结构 发生动态 防控对策
下载PDF
韭菜设施和露地栽培中韭蛆的发生和防治对策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承香 刘建平 +1 位作者 刘振龙 薛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113-117,共5页
以不同栽培模式下韭菜田内发生的韭菜迟眼蕈蚊为试材,采用系统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山东潍坊市昌乐县拱棚越冬韭菜和露地韭菜田内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拱棚韭菜扣膜期间,因5-10cm地温在9-14℃,温度较低,韭菜迟眼蕈蚊发育缓慢... 以不同栽培模式下韭菜田内发生的韭菜迟眼蕈蚊为试材,采用系统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山东潍坊市昌乐县拱棚越冬韭菜和露地韭菜田内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拱棚韭菜扣膜期间,因5-10cm地温在9-14℃,温度较低,韭菜迟眼蕈蚊发育缓慢,只发生一代,扣棚后即是韭蛆的为害高峰,扣棚时间早晚与扣棚后幼虫发生为害高峰和成虫发生的高峰密切相关,扣棚早的幼虫为害盛期早,成虫发生早,反之则发生晚。对该虫采用"治前控后"的方法可有效控制其为害,即在冬季扣棚前幼虫期,使用高效、低毒的药剂进行灌根防治;棚内成虫发生期可使用黄色粘虫板诱杀成虫。露地栽培韭菜,春、秋两季是韭菜迟眼蕈蚊的为害盛期,应抓好春季的防治,在幼虫发生初期采用药液灌根处理或在成虫发生期地上喷雾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栽培模式 发生动态 防治对策
原文传递
泰安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与危害规律 被引量:21
6
作者 郭婷婷 张顺益 +3 位作者 凌飞 于松 李丽莉 许永玉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1-216,224,共7页
本文调查了山东泰安地区单植和混植桃园中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动态及幼虫危害规律。结果表明:单植桃园中,梨小食心虫一年发生5代,具有世代重叠现象;老龄桃园与幼龄桃园折梢率分别为17.87%与14.80%,但差异不显著;老龄桃园中5、6和7月份折... 本文调查了山东泰安地区单植和混植桃园中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动态及幼虫危害规律。结果表明:单植桃园中,梨小食心虫一年发生5代,具有世代重叠现象;老龄桃园与幼龄桃园折梢率分别为17.87%与14.80%,但差异不显著;老龄桃园中5、6和7月份折梢率分别为7.60%、10.60%和35.40%,幼龄桃园中3个月份折捎率分别为2.20%、9.80%和32.40%,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东、西、南、北4个方位折梢率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老龄桃园17.67%、18.33%、15.67%和20.33%,幼龄桃园12.67%、16.67%、14.33%和18.33%。混植桃园中,梨小食心虫一年发生5代;3个月份折梢率差异显著,分别为5.80%、22.20%和32.00%;不同方位折梢率无显著性差异,4个方位分别为16.00%、22.00%、17.67%和26.33%;6、7月份虫果率分别为33.80%和38.20%,差异不显著;东、西、南、北4个方位虫果率分别为31.00%、43.00%、35.00%和39.00%,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单植桃园 混植桃园 发生动态 折梢率 虫果率
下载PDF
2010年广西兴安地区稻纵卷叶螟发生动态及迁飞轨迹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蒋春先 齐会会 +3 位作者 孙明阳 武俊杰 张云慧 程登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6495-6504,共10页
稻纵卷叶螟是我国水稻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给我国水稻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兴安地区位于广西东北部是每年稻纵卷叶螟在我国南北往返的必经之路,分析该地区稻纵卷叶螟的种群动态和迁飞规律,对全国稻纵卷叶螟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意义重... 稻纵卷叶螟是我国水稻上的重要害虫,近年来给我国水稻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兴安地区位于广西东北部是每年稻纵卷叶螟在我国南北往返的必经之路,分析该地区稻纵卷叶螟的种群动态和迁飞规律,对全国稻纵卷叶螟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意义重大。采用灯光诱捕、田间系统调查与雌蛾卵巢解剖的方法研究了2010年广西兴安地区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动态和世代虫源性质,并运用大气质点轨迹分析平台HYSPLIT和气象图形处理软件GrADS对2010年广西兴安地区稻纵卷叶螟迁飞高峰期进行了迁飞轨迹和气象背景分析。结果表明:(1)稻纵卷叶螟种群数量在广西兴安地区随季节变化明显,年发生6代,于4月底迁入,迁飞活动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8月中旬。在双季早稻田、单季中稻田和双季晚稻田均发生3代,且在不同类型田中重叠发生,其在双季早稻田的发生量明显高于单季中稻田和双季晚稻田。(2)明确了兴安地区稻纵卷叶螟各世代虫源性质。第2、3代主害双季早稻,均为迁入虫源;第4代数量最多,主害双季早稻,属于迁入虫源在本地繁殖世代;7月中下旬连续降雨天气阻碍第四代稻纵卷叶螟从本地迁出,滞留单季中稻为害。第5代主害单季中稻,虫源性质复杂,主要为本地虫源本地繁殖型,既有迁入,又有迁出;第6代前期主害单季中稻,后期主害双季晚稻,第7代为害双季晚稻,虫源性质均为本地虫源大部迁出型。(3)2010年广西兴安5月上旬稻纵卷叶螟迁入虫源地来自广东沿海阳江和湛江稻区,6月中旬大规模迁入虫源地主要来自广东沿海雷州半岛稻区。低空激流为稻纵卷叶螟的迁入提供了运载气流,而当时的降雨是迫使稻纵卷叶螟集中降落的主要原因。10月中旬从本地迁出的稻纵卷叶螟,随东北气流南下可到达广西沿海北海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发生动态 虫源性质 轨迹分析
下载PDF
苹果不套袋栽培模式下桃小食心虫发生动态及性信息素诱杀防治效果 被引量:14
8
作者 翟浩 王金政 +3 位作者 王贵平 薛晓敏 张勇 李晓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17-623,共7页
为明确苹果不套袋栽培模式下桃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危害情况及性信息素的诱杀防治效果,本研究采用性信息素监测和诱杀的方法,在烟台、威海、泰安3个苹果产区对不套袋栽培苹果园桃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及蛀果率进行了调查,并在泰安地区进... 为明确苹果不套袋栽培模式下桃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危害情况及性信息素的诱杀防治效果,本研究采用性信息素监测和诱杀的方法,在烟台、威海、泰安3个苹果产区对不套袋栽培苹果园桃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及蛀果率进行了调查,并在泰安地区进行性信息素诱杀结合常规药剂(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开展桃小食心虫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16年烟台、威海、泰安3个地区田间桃小食心虫成虫发生始末期均为5月中下旬到10月上旬,6~9月是桃小食心虫群体数量发生的高峰期,其中,田间共出现2次比较明显的高峰,桃小食心虫发生动态趋势、成虫发蛾高峰期和持续时间在2种栽培模式下的差异不显著。3个苹果产区不套袋栽培苹果园的桃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诱捕器全年诱捕数量为2 148~5 384头·诱芯^(-1),显著高于套袋栽培苹果园的911~1 235头·诱芯^(-1);且不套袋栽培苹果园的桃小食心虫蛀果率为6.13%~8.63%,显著高于套袋栽培苹果园的0.38%~0.50%。在成虫发生期,7月初和9月初性信息素诱杀处理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效分别为63.70%和78.19%,低于常规药剂防治处理的66.62%和80.94%;而性信息素诱杀结合常规药剂处理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效分别为95.86%和96.85%,显著高于性信息素诱杀和常规药剂防治单独使用的效果。本研究为探明苹果不套袋栽培模式下桃小食心虫发生为害规律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开展桃小食心虫的绿色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套袋栽培 苹果 桃小食心虫 发生动态 性信息素诱杀
下载PDF
基于性信息素诱捕的广东草地贪夜蛾发生动态及多生物防治因子组合对其控制效果评价 被引量:12
9
作者 苏湘宁 章玉苹 +7 位作者 黄少华 李传瑛 郭义 袁曦 肖勇 雷妍圆 叶伟峰 刘伟玲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30-1337,共8页
采用性信息素诱捕器对广东省佛山市、茂名市、韶关市和梅州市的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发生动态进行监测;以清水作为空白对照,以20%氯虫苯甲酰胺为药剂对照,评价了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螟黄赤眼蜂+苏云金杆菌、... 采用性信息素诱捕器对广东省佛山市、茂名市、韶关市和梅州市的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发生动态进行监测;以清水作为空白对照,以20%氯虫苯甲酰胺为药剂对照,评价了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nis、螟黄赤眼蜂+苏云金杆菌、螟黄赤眼蜂+金龟子绿僵菌、螟黄赤眼蜂+莱氏绿僵菌、螟黄赤眼蜂+爪哇棒束孢菌、螟黄赤眼蜂+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螟黄赤眼蜂+蠋蝽、螟黄赤眼蜂+蠋蝽+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这8种生防措施对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所监测的4个地市全年均有发生,其中佛山监测点的草地贪夜蛾诱捕量高于其它3个监测点,并具有1个明显的发生高峰期(2019年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高峰期与玉米种植面积呈正相关。田间生防试验结果表明,单一释放螟黄赤眼蜂或与其他生防因子联合使用均对草地贪夜蛾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处理7 d后的防虫效果为54.87%~76.49%,其中以螟黄赤眼蜂+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及螟黄赤眼蜂+蠋蝽+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分别为76.49%及71.56%,但均低于氯虫苯甲酰胺的防虫效果(94.60%);但14 d后,20%氯虫苯甲酰胺的防虫效果下降至78.51%,而螟黄赤眼蜂+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及螟黄赤眼蜂+蠋蝽+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防效呈上升趋势,防效分别为81.31%与83.35%,具有较好的持续性与稳定性,是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的理想生物防治组合。研究结果为了解广东草地贪夜蛾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提供了相关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发生动态 生物防治 防治效果
下载PDF
东北地区光肩星天牛的发生动态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志刚 黄大庄 +1 位作者 阎浚杰 刘宽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9-79,92,共2页
自2000~2003年,对东北三省57个县、市的光肩星天牛发生动态进行了实地调查,新发现5个光肩星天牛分布点,即牡丹江、大安、吉林、德惠和磐石.目前东北地区光肩星天牛猖獗危害区在四平以南,四平以北主要沿京哈线向北延伸,分布北界已扩展... 自2000~2003年,对东北三省57个县、市的光肩星天牛发生动态进行了实地调查,新发现5个光肩星天牛分布点,即牡丹江、大安、吉林、德惠和磐石.目前东北地区光肩星天牛猖獗危害区在四平以南,四平以北主要沿京哈线向北延伸,分布北界已扩展到哈尔滨,与20 a前相比向北扩展了2个纬度,京哈线两侧呈点状分布.传播途径主要是人为因素.应尽快采取措施压低发生点的虫口密度,控制其外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光肩星天牛 发生动态
下载PDF
林州市核桃举肢蛾的发生规律与化学防治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坤朋 王相宏 +3 位作者 王景顺 梁彦兰 王峰 付亮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6-89,共4页
为明确核桃举肢蛾在林州市的发生规律,筛选防治核桃举肢蛾的最佳药物及浓度,进行了核桃举肢蛾生活史的系统观察及树冠喷药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核桃举肢蛾在林州市1 a发生2代,第一代成虫发生高峰在4月中下旬,幼虫蛀果高峰为4月下旬,第二... 为明确核桃举肢蛾在林州市的发生规律,筛选防治核桃举肢蛾的最佳药物及浓度,进行了核桃举肢蛾生活史的系统观察及树冠喷药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核桃举肢蛾在林州市1 a发生2代,第一代成虫发生高峰在4月中下旬,幼虫蛀果高峰为4月下旬,第二代成虫发生高峰在6月中下旬,幼虫蛀果高峰在7月上旬。采用毒死蜱1 000倍液、苦参碱500倍液和乙酰甲胺磷1 000倍液进行树冠喷雾,从核桃举肢蛾成虫发生高峰期开始,第一代成虫期喷1遍药,第二代成虫期喷2遍药,2遍间隔10 d,防治效果明显,防效在82.9%~89.0%,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举肢蛾 发生规律 化学防治 防治适期
下载PDF
天津市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12
12
作者 郝永娟 王万立 +3 位作者 金凤媚 刘春艳 霍建飞 徐维红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0年第2期48-50,共3页
简述天津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情况,为害症状及传毒特点。通过PCR分子检测技术鉴定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提出以抗病品种和培育无病壮苗为基础,采用播期避病、治虫防病的综合治理措施。
关键词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发生情况 防治
下载PDF
性迷向素胶条结合化学药剂规模化防控晚熟梨园梨小食心虫 被引量:12
13
作者 翟浩 张勇 +3 位作者 李晓军 马亚男 王丹 贾晓曼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148-154,共7页
【目的】明确晚熟梨园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的发生动态及新型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性迷向素胶条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性信息素监测泰安梨园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根据其发生规律,研究280 mg·... 【目的】明确晚熟梨园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的发生动态及新型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性迷向素胶条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性信息素监测泰安梨园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根据其发生规律,研究280 mg·条-1梨小食心虫迷向素胶条不同剂量处理(330条·hm^(-2),495条·hm^(-2)和660条·hm^(-2))结合常规药剂(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结果】2017年泰安地区梨小食心虫成虫田间始发期为3月中下旬,发生末期为10月上旬,7—9月为群体数量高峰期。在梨小食心虫1~4代成虫发生期,性迷向素胶条2个施放剂量(495条·hm^(-2)和660条·hm^(-2))对梨小食心虫雄成虫的迷向率为96.89%~100%,对梨小食心虫幼虫蛀果防效为88.36%~93.78%,显著高于330条·hm^(-2)的施放剂量、常规化学药剂和空白对照(α=0.05)。【结论】探明了晚熟梨园中梨小食心虫发生危害规律,明确了性信息迷向素胶条迷向的最佳施放剂量及与常规药剂组合防治梨园中梨小食心虫的效果,为梨小食心虫的绿色防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迷向素胶条 梨小食心虫 绿色防控 发生动态
下载PDF
山东泰安肥城桃产区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晓军 翟浩 +2 位作者 王涛 李红 王长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41-847,共7页
【目的】明确梨小食心虫在山东泰安地区肥城桃园的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适时有效防治。【方法】2008—2012连续5年,用信息素诱捕法检测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动态,并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据此建立发生量短期预测预报模型。【结果... 【目的】明确梨小食心虫在山东泰安地区肥城桃园的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适时有效防治。【方法】2008—2012连续5年,用信息素诱捕法检测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动态,并与气象因子进行相关分析,据此建立发生量短期预测预报模型。【结果】梨小食心虫一年发生5代,幼虫危害高峰发生在成虫羽化高峰后10-15d。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危害程度.与日平均温度、降水量、日相对湿度、日照时数、诱蛾基数呈显著相关。当日平均气温在12℃以上时,梨小食心虫成虫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在24—27℃时,数量明显增加。梨小食心虫的最适湿度为80%-100%,在适温范围内,日相对湿度不同,梨小食心虫的世代历期也不同;梨小食心虫的羽化高峰受降水影响会延迟,降水量在15mm以上时成虫羽化量明显减少:成虫羽化高峰之日后10d降水量在50mm以上时,下代成虫发生量急剧增加。建立了梨小食心虫下代成虫发生量的短期预测预报模型Y=-374.571533+0.7676461922X4+0.20063796402X1×X2+0.3257559926X1×X3+0.04431810991X1×X5—0.020130399165X3×X5(R=0.9)。【结论】对5年的梨小食心虫监测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构建了梨小食心虫发生量短期预测预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园 梨小食心虫 发生规律 预测模型 肥城
下载PDF
稻茬麦田菵草发生动态及其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俊 饶娜 +1 位作者 董立尧 张宏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7-70,共4页
采用田间定点观测法,研究了小麦田菵草的发生动态及其与小麦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菵草具有一个冬前出草主峰和一个春后出草次峰;菵草在小麦播后第18周开始进入株高、鲜重的快速增长期,比小麦推迟3周。随着菵草密度的增加,小麦有效穗数... 采用田间定点观测法,研究了小麦田菵草的发生动态及其与小麦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菵草具有一个冬前出草主峰和一个春后出草次峰;菵草在小麦播后第18周开始进入株高、鲜重的快速增长期,比小麦推迟3周。随着菵草密度的增加,小麦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小麦产量均显著下降,但千粒重变化不明显。小麦产量损失率(Y)与菵草密度(X)之间符合二次曲线方程Y=-0.027X2+2.409X+1.574(r2=0.9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菵草 小麦 发生动态 竞争关系影响
下载PDF
水稻褐飞虱灯下发生期及种群数量动态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闫香慧 刘怀 +3 位作者 赵志模 何恒果 代建平 程登发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01-506,共6页
采用普通白炽灯诱法对贵州省江口县迁飞性害虫褐飞虱进行诱集,并根据历史数据分析该地区水稻褐飞虱灯下发生期及灯诱数量。结果显示,褐飞虱各年的始见日多出现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始盛日多出现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该虫年发生动态为双峰... 采用普通白炽灯诱法对贵州省江口县迁飞性害虫褐飞虱进行诱集,并根据历史数据分析该地区水稻褐飞虱灯下发生期及灯诱数量。结果显示,褐飞虱各年的始见日多出现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始盛日多出现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该虫年发生动态为双峰型,早稻高峰期多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晚稻高峰期多在9月至10月;近年来,褐飞虱始盛日和高峰期都有提前的趋势;高峰期日最高诱获量、候平均诱获量、旬平均诱获量及全年累计诱获量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相关系数为早稻0.9579~0.9861,晚稻0.8675~0.9772;根据25年的资料,前15年(1977—1992年,其中缺1988年资料)全年最高峰主要出现在晚稻期间,出现在早稻期间的仅有5年,后10年(1993—2007年,其中缺2000—2004年资料)全年最高峰则全部出现在早稻期间;以高峰期候平均诱获量为指标,在25年中,大发生、中偏重发生、中等发生的各有5年,中偏轻发生的有2年,轻发生的有8年,这与当地田间的发生为害情况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褐飞虱 灯诱 发生期 种群动态
原文传递
利用迷向散发器和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对梨树蛀果害虫的防控效果 被引量:11
17
作者 孙圣杰 任爱华 +4 位作者 王晓祥 杨雪琳 李浩文 李贞 刘小侠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2-109,共8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两种生物防治方法对黑龙江哈尔滨地区梨树蛀果害虫的防控效果及监测梨树蛀果害虫的发生动态。针对不同的蛀果害虫采用相应的防控方法,并监测不同处理下害虫发生动态与数量。结果表明,调查期间梨小食心虫、苹果蠹蛾在黑龙... 本试验旨在探究两种生物防治方法对黑龙江哈尔滨地区梨树蛀果害虫的防控效果及监测梨树蛀果害虫的发生动态。针对不同的蛀果害虫采用相应的防控方法,并监测不同处理下害虫发生动态与数量。结果表明,调查期间梨小食心虫、苹果蠹蛾在黑龙江哈尔滨地区梨园内一年有3次发生高峰,桃小食心虫有2次发生高峰。梨小食心虫发生高峰分别在5月下旬、7月上旬、8月中旬;苹果蠹蛾发生高峰分别在6月上旬、7月上旬、8月上旬;桃小食心虫分别在7月下旬及8月下旬达到发生高峰。悬挂梨小食心虫、苹果蠹蛾性信息素迷向散发器可有效干扰害虫正常的交尾行为,全年范围内降低其发生数量。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对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有较好防治效果,可降低其对果实造成危害的可能,但该方法对苹果蠹蛾的防治效果一般。因此根据害虫发生规律,充分利用不同的生物防治方法,可进一步提高对梨树蛀果害虫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 苹果蠹蛾 发生动态 松毛虫赤眼蜂 迷向散发器
下载PDF
济南市紫花苜蓿害虫和天敌种类及其发生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韩凤英 杨慧 +2 位作者 秦旭 王绍敏 杨向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29期5-9,共5页
为了控制紫花苜蓿害虫的危害,提高紫花苜蓿的产量和质量。2011年5—8月,本研究系统调查了济南唐王紫花苜蓿害虫和天敌昆虫的种类,分析了主要害虫及天敌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紫花苜蓿昆虫种类繁多,共7目14科32种,其中主要害虫有蚜虫、... 为了控制紫花苜蓿害虫的危害,提高紫花苜蓿的产量和质量。2011年5—8月,本研究系统调查了济南唐王紫花苜蓿害虫和天敌昆虫的种类,分析了主要害虫及天敌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紫花苜蓿昆虫种类繁多,共7目14科32种,其中主要害虫有蚜虫、蓟马、叶蝉、盲蝽,主要天敌有草蛉、瓢甲、食蚜蝇等。蚜虫5—6月份危害严重,7—8月份少量发生;蓟马在紫花苜蓿的整个生长季节均有发生;叶蝉和盲蝽的发生有2个高峰期,分别在6月中旬和7月中旬。本研究为控制紫花苜蓿害虫提供直接、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昆虫 种类 发生动态
下载PDF
黑龙江省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田间发生动态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邵天玉 刘兴龙 +6 位作者 刘春来 王爽 杨帆 夏吉星 王克勤 时新瑞 杨晓贺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5期65-66,共2页
为探明双斑长跗萤叶甲在黑龙江省的发生动态。2012年和2013年采用田间网捕和定点方法调查了黑龙江省哈尔滨、佳木斯和牡丹江3个地区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田间发生情况。结果表明:2012年和2013年3个地区双斑长跗萤叶甲发生趋势一致,表现... 为探明双斑长跗萤叶甲在黑龙江省的发生动态。2012年和2013年采用田间网捕和定点方法调查了黑龙江省哈尔滨、佳木斯和牡丹江3个地区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田间发生情况。结果表明:2012年和2013年3个地区双斑长跗萤叶甲发生趋势一致,表现为6月底、7月初成虫开始为害,8月中下旬种群数量达到高峰期,危害株率达80%~100%.百株虫量迭625头,9月中上旬开始消退。其中哈尔滨地区发生最为严重,但扩散现象并不明显,高粱田危害相对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斑长跗萤叶甲 发生动态 黑龙江省
下载PDF
冀东地区花生果腐病发生动态及致病因子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晓光 范燕 +2 位作者 赵雪飞 陈志 陈胜萍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60,共6页
根据冀东地区花生果腐病发生情况,调查了果腐病发生动态,研究了致病影响因子(包括气象因子、土壤因子、连作、施肥、品种)对果腐病发生的影响,为花生果腐病病原菌发病规律及其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果腐病在7月5日结荚期... 根据冀东地区花生果腐病发生情况,调查了果腐病发生动态,研究了致病影响因子(包括气象因子、土壤因子、连作、施肥、品种)对果腐病发生的影响,为花生果腐病病原菌发病规律及其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果腐病在7月5日结荚期始发,到8月5日果腐病危害逐渐加重,到8月20日饱果成熟期以后病情达到最高点。果腐病发病程度受温度、降雨量等因素影响,其发病率随日平均温度的升高和降雨量的增加而快速加重;果腐病发病率还随土壤粘质程度,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连作年限的延长和施肥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冀东地区对果腐病抗性相对较好的品种有唐花9号、冀花18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果腐病 发生动态 致病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