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及其在临床诊断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22
1
作者 刘木清 傅开元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8-12,共5页
临床治疗中,特别是髁突外伤骨折、正颌手术、修复咬合重建、正畸治疗以及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要考虑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变化。本文通过文献回顾,结合我们的研究成果,讨论髁突在关节窝中的正常生理位置及其在颞下颌关节... 临床治疗中,特别是髁突外伤骨折、正颌手术、修复咬合重建、正畸治疗以及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要考虑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变化。本文通过文献回顾,结合我们的研究成果,讨论髁突在关节窝中的正常生理位置及其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特别是关节盘移位的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目前多项研究认为,健康成年人髁突平均位置为基本中性,但存在较大变异;髁突后移可能是关节盘前移位的危险因素,关节盘前移位也可导致髁突后移;在关节盘移位的垫治疗中,髁突在垫戴入后显著向前、下移位,可有效改善盘突关系;稳定垫使髁突前下移位不明显,改善盘突关系的效果有限。此外,再定位垫使髁突前下移位还可促进髁突骨质的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位置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关节盘前移位 [牙合][牙合]垫
原文传递
浅谈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咬合板治疗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清彬 朱明静 +1 位作者 李传洁 刘洪臣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20年第3期138-143,共6页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是口腔临床发病率最高的四种疾病之一(龋病、牙周病、TMD、错牙合畸形),是口腔业界公认的疑难杂症,其发病原因不明,治疗效果不确切,还常常与心理因素相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病科通过3万余例TMD...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是口腔临床发病率最高的四种疾病之一(龋病、牙周病、TMD、错牙合畸形),是口腔业界公认的疑难杂症,其发病原因不明,治疗效果不确切,还常常与心理因素相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病科通过3万余例TMD患者临床诊疗经验,总结出"序列化、微创化、数字化、舒适化、人文化"的特色诊疗模式。"序列化"即梯度治疗,一般先采用保守治疗,再采用注射治疗,进而采用微创关节镜手术治疗,最后采用开放手术治疗。临床上保守治疗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是颞下颌关节咬合板,其可通过调整咬合关系、肌肉、髁突与关节盘的位置关系,从而逐渐建立起稳定的"盘髁"关系,相应地使关节腔内压力和组织应力发生改变,继而治疗TMD。其中,不同类型的咬合板起到的治疗效果也有所不同。基于此,作者通过此笔谈阐述咬合板对TMD的诊疗意义,以进一步为咬合板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保守治疗 咬合板治疗
原文传递
手法复位辅助垫治疗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初步报告 被引量:20
3
作者 傅开元 张豪 +2 位作者 马绪臣 张震康 赵燕平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6-38,T003,共4页
目的 探讨关节腔扩张后手法复位辅助再定位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方法  2 %局麻药 2~ 3ml注入关节上腔 ,手法复位解除不可复性前移位的关节盘 ,复位后即刻戴用再定位垫保持良好的盘 突关系。结果 近期... 目的 探讨关节腔扩张后手法复位辅助再定位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方法  2 %局麻药 2~ 3ml注入关节上腔 ,手法复位解除不可复性前移位的关节盘 ,复位后即刻戴用再定位垫保持良好的盘 突关系。结果 近期临床观察表明 :①开口度恢复 ,最大开口度从治疗前的 2 5 8mm增大到 46 6mm ;②疼痛症状消失 ,疼痛分值视觉模拟尺从治疗前的 2 6 2下降到 0 43;③颞下颌关节功能改善 ,Fricton关节功能障碍指数和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分别从治疗前的 0 337和 0 185下降到 0 0 2 1和 0 0 11。结论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急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药物治疗和理疗无效的情况下 ,关节盘复位辅助定位垫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远期效果如何尚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盘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HE垫 辅助治疗
原文传递
肌位咬合板对颅颌功能紊乱者咀嚼肌肌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焦国良 陈永进 王惠芸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72-374,共3页
目的:研究肌位咬合板对颅颌功能紊乱( C M D)患者咀嚼肌肌电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美国 E M2 型肌电仪记录102 例患者带咬合板前后的姿势位( M P P)及牙尖交错位( I C P)最大紧咬时的肌电变化。结... 目的:研究肌位咬合板对颅颌功能紊乱( C M D)患者咀嚼肌肌电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美国 E M2 型肌电仪记录102 例患者带咬合板前后的姿势位( M P P)及牙尖交错位( I C P)最大紧咬时的肌电变化。结果:(1)即刻戴入咬合板后颞肌前束( T A)与嚼肌( M M)的 M P P高电位明显降低( P< 0.05);治疗后不戴咬合板复查, T A、颞肌后束( T P)和 M M 肌紧张缓解。(2)戴咬合板紧咬双侧 T A、 T P 和 M M 的肌电活动显著减小( P< 0.05), M M 的肌电活动对称性明显提高( P< 0.05),活动指数显著增加( P<0.05)。结论:肌位咬合板能明显降低升颌肌最大紧咬的肌电活动,提高嚼肌的肌电活动对称性及活动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 综合征 咬合板 肌电图
下载PDF
咬合板治疗口颌系统疾病 被引量:16
5
作者 康宏 王建卫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12-216,共5页
咬合板治疗口颌系统的功能紊乱已有100余年历史,并且至今仍在广泛使用。虽然各种假说一直用来解释其作用,但科学证据不多。普遍认为,咬合板具有保护牙齿不被磨耗的作用,但咬合板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处理中的功效始终很难确定。尽管... 咬合板治疗口颌系统的功能紊乱已有100余年历史,并且至今仍在广泛使用。虽然各种假说一直用来解释其作用,但科学证据不多。普遍认为,咬合板具有保护牙齿不被磨耗的作用,但咬合板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处理中的功效始终很难确定。尽管许多研究认为咬合板减少了夜磨牙发生的频率,但并不表明这会消除磨牙症。戴用咬合板会使咀嚼肌和关节疼痛减少,但也可能是安慰剂效应和症状随时间而自然回归的结果。最新的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显示,合理调改硬质稳定咬合板对治疗TMD疼痛有效,有证据表明其他类型的咬合板包括软质稳定咬合板、再定位咬合板、松弛咬合板也有一些减少TMD疼痛的功效,但其潜在的副效应也存在,建议在密切监测下使用。本文对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咬合板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评述,重点对咬合板特别是稳定咬合板的作用、治疗价值、应用和注意事项等进行了介绍。强调合理选用和调改咬合板是治疗口颌系统功能紊乱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板 口颌系统 循证医学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原文传递
鼻咽癌适形放疗中摆位误差的测定 被引量:14
6
作者 潘建基 郑步宏 +3 位作者 张瑜 陈传本 李金莲 张秀春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5-118,共4页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适形射治疗摆位误差是决定计划靶区(planningtargetvolume,PTV)外扩范围(PTVmargin,MPTV)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应用“垫内置标记点法(垫法)”测量鼻咽癌适形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并计算出PTV外扩范围。方法:22例行适形...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适形射治疗摆位误差是决定计划靶区(planningtargetvolume,PTV)外扩范围(PTVmargin,MPTV)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应用“垫内置标记点法(垫法)”测量鼻咽癌适形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并计算出PTV外扩范围。方法:22例行适形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制作垫并在其中镶上金属球作为内标记。通过比较射野影像片和定位CT上内标记点的坐标来计算摆位误差。由公式MPTV=2.5!+0.7σ分别计算出考虑和不考虑器官运动的MPTV大小。结果:22例患者在X、Y、Z轴上的摆位系统误差标准差(Σ)分别为1.13mm、1.47mm、1.31mm;摆位随机误差标准差(σ)分别为0.81mm、0.45mm、0.80mm。不考虑器官运动时在X、Y、Z轴上的MPTV大小分别为3.40mm、3.98mm、3.83mm。考虑器官运动时在X、Y、Z轴上的MPTV大小分别为3.75mm、4.35mm、4.16mm。结论:应用垫法能够比较精确地测量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摆位误差值,并确定了MPTV的大小,从而使制定的适形放疗计划更具有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摆位误差 [牙合]垫法 适形放射治疗 空间分辨率
下载PDF
松弛性及稳定性垫对咀嚼肌肌电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15
7
作者 程蕙娟 张富强 叶少波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探讨松弛性牙合垫与稳定性牙合垫对咀嚼肌 (咬肌、颞肌前束 )肌电的影响。方法  2 0名健康志愿者不戴牙合垫与戴松弛性牙合垫和下颌稳定性牙合垫时分别作正中紧咬 ,比较颞肌前束、咬肌肌电积分值的改变。结果 戴入松弛性牙合垫... 目的 探讨松弛性牙合垫与稳定性牙合垫对咀嚼肌 (咬肌、颞肌前束 )肌电的影响。方法  2 0名健康志愿者不戴牙合垫与戴松弛性牙合垫和下颌稳定性牙合垫时分别作正中紧咬 ,比较颞肌前束、咬肌肌电积分值的改变。结果 戴入松弛性牙合垫和稳定性牙合垫后 ,颞肌前束、咬肌肌电积分值均有下降 ,戴松弛性牙合垫更显著。结论 松弛性牙合垫和稳定性牙合垫均对咀嚼肌有松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咀嚼肌 肌电图 HE垫 松弛性 稳定性
下载PDF
垫治疗低位咬合的髁突位置变化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姚霜 范群 +1 位作者 刘晓君 杨霜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0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观察垫治疗低位咬合的疗效.方法:对因严重磨损、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低位咬合患者13例,用(牙合)垫恢复其正常垂直距离.于戴用(牙合)股垫前、后及戴用后半年,摄双侧闭口薛氏位片,行关节间隙的测量,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戴用(牙... 目的:观察垫治疗低位咬合的疗效.方法:对因严重磨损、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低位咬合患者13例,用(牙合)垫恢复其正常垂直距离.于戴用(牙合)股垫前、后及戴用后半年,摄双侧闭口薛氏位片,行关节间隙的测量,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戴用(牙合)垫后关日前间隙减少单资2.07mm,后间隙及上间隙分别增加1.11mm、0.51mm,有显著性差异 半年复查结果与戴用(牙合)垫后相比,关节间隙改变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牙合)垫通过恢复正常的垂直距离,使髁突向前下移位,并稳定于关节内位置正常,恢复了牙、肌肉、关节的协调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咬合 HE垫 髁突位置 颞下颌关节紊乱
下载PDF
咬合板高度对下颌髁突位置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陈永进 长岛正 野首孝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咬合板高度对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观察戴咬合板前及分别戴3、5和7mm厚度的稳定性咬合板后髁突位置的变化。结果:戴入咬合板后髁突向前下方移位,其移动距离随着咬合板厚度增加而加大。无论是否戴咬合板,下颌从ICP轻接触至紧... 目的:探讨咬合板高度对髁突位置的影响。方法:观察戴咬合板前及分别戴3、5和7mm厚度的稳定性咬合板后髁突位置的变化。结果:戴入咬合板后髁突向前下方移位,其移动距离随着咬合板厚度增加而加大。无论是否戴咬合板,下颌从ICP轻接触至紧咬的过程中,髁突均向前上方向移动;戴7mm厚度咬合板,其髁突移动距离(右侧髁突在前后及上下方向、左侧髁突在前后方向)及切点的上下方向位移均显著大于戴3mm厚度咬合板,而与戴5mm厚度咬合板相比较髁突及切点位移无显著性差异。叩齿运动总循环时间的变异系数戴7mm咬合板时显著大于其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板 下颌运动
下载PDF
实验用髁状突纵形骨折保守治疗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燕一 周继林 +3 位作者 刘洪臣 胡敏 姚军 郭贵华 《北京口腔医学》 CAS 1999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建立夹板、颌间固定、夹板结合颌间固定等保守治疗动物模型,为对比研究髁状突纵形骨折治疗提供模型。材料与方法:实验用小型猪24头,分为夹板治疗6头,颌间固定6头,夹板结合颌间固定6头及正常对照6头。模拟临床... 目的:建立夹板、颌间固定、夹板结合颌间固定等保守治疗动物模型,为对比研究髁状突纵形骨折治疗提供模型。材料与方法:实验用小型猪24头,分为夹板治疗6头,颌间固定6头,夹板结合颌间固定6头及正常对照6头。模拟临床使用的上颌稳定性夹板,在小型猪上设计为铸造金属网状围墙塑料混合垫。颌间固定为左右颌骨间正中位结扎。结果:夹板无脱落,塑料咬合面磨损较慢。结论:夹板等保守治疗模型适合小型猪解剖生理特点,固位稳定好,耐磨损,易于重复,是较理想的动物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夹板 颌间固定 髁状突纵形骨折 保守治疗
下载PDF
咬合板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相关颌面部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白露 张丽丽 吴琳 《口腔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472-476,共5页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TMD)是口颌面部慢性痛的主要来源,严重干扰日常活动。咬合板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其疗效尚未完全明了。学者们多年来致力于对咬合板的作用机制、疗效的研究,但...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TMD)是口颌面部慢性痛的主要来源,严重干扰日常活动。咬合板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其疗效尚未完全明了。学者们多年来致力于对咬合板的作用机制、疗效的研究,但至今尚未得出统一的结果。本文将对咬合板的作用机制、咬合板的分类、TMD相关疼痛的种类与咬合板的选择、TMD的其他保守治疗与咬合板的关系四个方面对于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相关颌面部疼痛的疗效进行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板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颌面部疼痛 颞下颌关节 咀嚼肌
下载PDF
青年夜磨牙症患者经弹性牙合垫治疗前后咬合变化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志瑜 黄虹 +3 位作者 马明 穆红军 左亚新 逯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7-860,共4页
目的:测量并分析夜磨牙症患者使用弹性垫治疗前后各项咬合数据变化。方法:使用弹性垫对青年夜磨牙症患者(n=10)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使用T-Scan咬合检测仪进行咬合检测,观察和记录实验组闭合时间、分离时间、力中心位置、... 目的:测量并分析夜磨牙症患者使用弹性垫治疗前后各项咬合数据变化。方法:使用弹性垫对青年夜磨牙症患者(n=10)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使用T-Scan咬合检测仪进行咬合检测,观察和记录实验组闭合时间、分离时间、力中心位置、力不对称指数的变化,与对照组(n=10)进行对比和研究,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实验组闭合时间及左、右侧分离时间均比对照组长(P<0.05),治疗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2组前伸分离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力中心位置左右向偏移和右侧力百分比及力不对称指数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闭合时间及左、右侧分离时间均比治疗前缩短(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右侧力百分比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前伸分离时间、力中心位置偏移、左侧力百分比及力不对称指数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接触、侧方干扰、全牙列力中心的偏移等咬合因素与磨牙症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使用弹性垫治疗磨牙症,可以有效地改善上述问题,使关系更加协调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症 牙合垫 闭合时间 牙尖交错牙合
下载PDF
咬合板治疗磨牙症的磨牙信息监测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殷新民 张静露 +1 位作者 张道珍 姚宗信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5-247,共3页
目的 应用自行研制的磨牙症监测仪客观评价稳定型咬合板与尖牙高型咬合板治疗磨牙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2 0名磨牙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在受试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 ,于低于息止颌位 0 5mm的高度分别制作稳定型咬合板与尖牙高... 目的 应用自行研制的磨牙症监测仪客观评价稳定型咬合板与尖牙高型咬合板治疗磨牙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2 0名磨牙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在受试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 ,于低于息止颌位 0 5mm的高度分别制作稳定型咬合板与尖牙高型咬合板。应用自行研制的磨牙症监测仪监测每名患者治疗前后的磨牙时间与磨牙次数。结果 尖牙高型咬合板组患者磨牙时间与磨牙次数明显减少 ,治疗前后差异有极显著性 ;稳定型咬合板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监测数据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磨牙症监测仪能自动测量和记录戴咬合板的磨牙症患者的磨牙数据 ,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尖牙高型咬合板治疗磨牙症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稳定型咬合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板 治疗 磨牙症 磨牙信息 监测 睡眠
原文传递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压低前牙和磨牙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琛 殷新民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8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评价微型种植体作为垂直向支抗压低前牙和磨牙的有效性。方法:选取9例由于前牙过长,唇齿关系不协调露龈笑的病例及5例由于对颌牙缺失导致磨牙伸长,义齿修复困难的病例,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压低前牙或磨牙。比较压低治疗前后的X线... 目的:评价微型种植体作为垂直向支抗压低前牙和磨牙的有效性。方法:选取9例由于前牙过长,唇齿关系不协调露龈笑的病例及5例由于对颌牙缺失导致磨牙伸长,义齿修复困难的病例,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压低前牙或磨牙。比较压低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片,测量上下颌中切牙切缘和磨牙边缘嵴相对于腭平面、下颌平面的压低量。结果:压低前牙的9例患者,治疗后前牙覆牙合达到正常,切缘平均压低4.2mm,露龈笑明显改善。5例压低磨牙病例,4例实现了磨牙的绝对压低,平均压低4.1mm,缺牙区成功进行义齿修复。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可以实现理想的垂直方向的支抗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体 支抗 压低前牙和磨牙
原文传递
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困难及嚼肌痉挛的咬合板治疗 被引量:7
15
作者 阎英 王建华 +3 位作者 谷海晶 张爱兰 洪明晃 闵华庆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08年第6期42-45,共4页
目的放射线引起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损伤在鼻咽癌放疗的患者中十分常见。本研究旨探讨采用咬合板治疗鼻咽癌患者放射线治疗后出现的张口困难及嚼肌痉挛症状及其治疗效果。方法2001~2006年,在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疾病诊疗中... 目的放射线引起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损伤在鼻咽癌放疗的患者中十分常见。本研究旨探讨采用咬合板治疗鼻咽癌患者放射线治疗后出现的张口困难及嚼肌痉挛症状及其治疗效果。方法2001~2006年,在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疾病诊疗中心就诊患者中,以咬合板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困难共67例,根据张口困难的程度决定治疗方案,每个患者均需制作基础咬合板,轻度张口困难,可直接取印模制作V型咬合板;中度张口困难,可分步骤制取印模和基础咬合板,待张口度有所改善时制作V型咬合板;重度张口困难,可先取分离印模,制作分离咬合板,待张口度有所改善时,合成基础咬合板,条件允许时制作V型咬合板。结果治疗1.5年,67例患者张口困难及咀嚼肌痉挛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张口困难改善率94.0%,轻度困难、中度困难及重度困难的改善率分别为88.9%、100%及86.7%,张口度平均增加1.2cm。肌痉挛改善率100%,其中轻度肌痉挛治愈率为63.9%,明显改善率33.3%,中度肌痉挛治愈率为23.5%,明显改善率41.2%,重度肌痉挛明显改善率为28.6%,改善率71.4%。结论通过咬合板的松弛治疗,可明显改善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困难患者的张口困难及嚼肌痉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放射线治疗 张口困难 咬合板 嚼肌痉挛
原文传递
Efficacy of biofeedback therapy via a mini wireless device on sleep bruxism contrasted with occlusal splint:a pilot study 被引量:4
16
作者 WeiPing Gu Jie Yang +3 位作者 FeiMin Zhang XinMin Yin XiaoLong Wei Chen Wang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60-168,共9页
The putative causes of bruxism are multifactorial and there are no definite measures for bruxism management.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biofeedback therapy on sleep bruxism,compared with occl... The putative causes of bruxism are multifactorial and there are no definite measures for bruxism management.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biofeedback therapy on sleep bruxism,compared with occlusal splint.Twenty-four volunteers with sleep bruxism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GTB group that were treated with biofeedback therapy(n 512) and the GTO group that were treated with occlusal splint(n 512).A mini pressure sensor integrated with a monitoring circuit by use of a maxillary biofeedback splint was fabricated.To foster the relaxation of the masticatory muscles and the nervous system,the wireless device received signals from bruxism events and vibrations alerted the bruxer when the threshold was exceeded.Total episodes and average duration of bruxism events during8 hours of sleep were analyzed with the monitoring program(TRMY1.0).After 6 and 12 weeks,the episodes(P 50.001) and duration(P,0.05) in the GTB group declined dramatically.In contrast,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GTO group after the treatment(P.0.05).Furthermore,the episode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TB group and the GTO group after the same period of treatment(P 5 0.000).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biofeedback therapy may be an effective and convenient measure for mild bruxers,when compared with occlusal splint therapy.The mini wireless biofeedback method may be of valu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bruxism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eep bruxism BIOFEEDBACK occlusal splint MINIATURIZATION VIBRATION wireless technology
下载PDF
咬合板的临床应用特点 被引量:5
17
作者 姜婷 李健 +2 位作者 许桐楷 刘中宁 杨静文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咬合板是可影响颌位关系的可摘式人工咬合面,又称[牙合]垫,适用于颞下颌功能紊乱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义齿修复过程中咬合位置的确定。咬合板作为可逆性手段,是咬合治疗第一阶段既保守治疗阶段使用的第一步装置。咬合板种类繁多,使用目... 咬合板是可影响颌位关系的可摘式人工咬合面,又称[牙合]垫,适用于颞下颌功能紊乱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义齿修复过程中咬合位置的确定。咬合板作为可逆性手段,是咬合治疗第一阶段既保守治疗阶段使用的第一步装置。咬合板种类繁多,使用目的和临床效果不同,临床医师尚缺乏对其临床适应证选择、规范化使用、治疗过程管理等方面的正确认识,也对其临床操作步骤和使用注意事项缺乏了解,本文拟从临床应用的角度结合临床效果加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垫 颞下颌功能紊乱 类型 适应症 过程管理 效果
下载PDF
数字化咬合板与传统咬合板在正颌手术中定位上颌骨的精确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利 程烨 +2 位作者 李贵凤 孙卫斌 朱锋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228-232,共5页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分析数字化咬合板与传统咬合板在正颌手术中定位上颌骨的精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2022年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的成年骨性错(牙合)畸形患者,筛选具有完善术前术后影像学CT数据、牙列模型数据且已完成...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分析数字化咬合板与传统咬合板在正颌手术中定位上颌骨的精确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2022年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的成年骨性错(牙合)畸形患者,筛选具有完善术前术后影像学CT数据、牙列模型数据且已完成双颌正颌手术的病例18例,其中8例通过传统咬合板辅助正颌手术,10例通过数字化咬合板辅助正颌手术。根据患者术前术后影像学资料及牙列数据通过Mimics Research 20.0及3-matic Research 12.0软件完成颅骨模型重建以及牙列模型数据的替换,完成正颌手术术前、术后三维(冠状位,矢状位,轴位)方向上实际移动距离的测量。测量三维方向上术前预计移动距离与术后实际移动距离的线性差异。结果:传统咬合板组术前计划与术后实际移动平均线性差为(1.00±0.32)mm;数字化咬合板组术前计划与术后实际移动平均线性差为(0.99±0.38)mm。两种咬合板对指导正颌手术中上颌骨的三维方向的定位无显著差异。结论:数字化咬合板与传统咬合板的使用均可在正颌手术中准确定位上颌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颌手术 咬合板 精确性 虚拟手术计划 传统手术计划
原文传递
咬合板临床疗效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逸恺 李小兵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339-346,共8页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咬合板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为咬合板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CC)数据库中2000—2022年发表的咬合板研究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6.1.R6、V...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咬合板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为咬合板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CC)数据库中2000—2022年发表的咬合板研究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 6.1.R6、VOSviewer 1.6.16、Microsoft Office Excel(2019版)将文献的发表时间、国家、研究机构、作者、期刊、参考文献和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可视化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294篇咬合板研究相关文献,总体发文量和被引频次呈上升趋势,近5年尤为明显。咬合板研究相关文献共来自于美国(182篇)、意大利(120篇)、巴西(106篇)等62个国家。发文量排名前3位的作者分别是Cistulli PA(38篇)、Sutherland K(22篇)和Vanderveken OM(22篇)。发文量排名第一的研究机构和期刊分别是悉尼大学(59篇)和Sleep and Breathing(88篇)。咬合板相关研究领域常见的关键词是positive airway pressure(323次)、mandibular advancement device(289次)、obstructive sleep apnea(254次)。共被引文献聚类分析发现,近年来研究主要倾向于restorative dentistry、obstructive sleep、occlusal splint material等领域。结论咬合板的相关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咬合板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相关疾病诊疗中的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板 文献计量学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原文传递
咬合板加局部激光照射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瑞敏 侯大为 樊灿灿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研究咬合板加局部激光照射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TMD患者225例,随机分为咬合板+局部激光照射组、局部封闭治疗+局部激光照射组、局部激光照射组,每组75人。局部封闭治疗:2%利多卡因1 mL+醋酸强的松龙混悬液... 目的:研究咬合板加局部激光照射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TMD患者225例,随机分为咬合板+局部激光照射组、局部封闭治疗+局部激光照射组、局部激光照射组,每组75人。局部封闭治疗:2%利多卡因1 mL+醋酸强的松龙混悬液2 mL行痛点封闭,每周1次,3~5次为一疗程。咬合板治疗:夜间佩戴下颌平面抬高约4 mm的咬合板。激光治疗:用MDC-500IP型半导体激光治疗机照射颞下颌关节区,1次/d,10 d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率"咬合板+局部激光照射组"为93.33%,"局部封闭治疗+局部激光照射组"为85.02%,"局部激光照射组"为70.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咬合板+局部激光照射"治疗TMD较为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治疗 咬合板 激光照射 局部封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