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5篇文章
< 1 2 10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科护士门诊病房一体化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赵伟娴 马锦琪 +1 位作者 房燕娜 陈明珠 《护理管理杂志》 2017年第10期758-760,共3页
目的探讨产科护士门诊病房一体化模式运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妊娠结局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糖期尿病患者共9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观察组行产科护士门诊病房一体化模式护理,结合医生和护士,实施护士门诊和病房联... 目的探讨产科护士门诊病房一体化模式运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妊娠结局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糖期尿病患者共9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观察组行产科护士门诊病房一体化模式护理,结合医生和护士,实施护士门诊和病房联动模式给予患者支持照护;对照组行常规产前门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妊娠结局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士门诊病房一体化模式运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有效缓解产妇焦虑情绪,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分娩结局,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 门诊病房一体化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结局 负性情绪 护士门诊
下载PDF
羊水过少542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王香琴 樊揪顺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2期326-327,共2页
关键词 羊水过少 产科 并发症
下载PDF
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产痛、分娩控制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90
3
作者 厉跃红 吴娜 庄薇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93-796,共4页
目的探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疼痛程度、焦虑水平、分娩控制感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60例初产妇在临产后分为两组。宫口开至3cm后,观察组采取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且由家属共同参与体位选择和帮助,导乐护士一对一陪伴... 目的探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疼痛程度、焦虑水平、分娩控制感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60例初产妇在临产后分为两组。宫口开至3cm后,观察组采取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且由家属共同参与体位选择和帮助,导乐护士一对一陪伴;对照组采取传统卧位或半卧位待产及分娩,家属在场,导乐护士一对一陪伴。分娩后采用简化疼痛量表、视觉焦虑量表、分娩控制量表分别测量产痛、焦虑程度、分娩控制感。同时观察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产痛、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分娩控制感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可以降低初产妇产痛及焦虑水平,提高分娩控制感,同时可以加速第一产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体位 疼痛 焦虑 分娩过程
原文传递
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分娩的影响 被引量:139
4
作者 潘敏 雪丽霜 +2 位作者 零恒莉 陈悦 王巧霜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7-300,共4页
目的探讨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初产妇的产程时间、疼痛程度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妊娠头先露,且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从产妇临产规律宫缩宫口未开开始,... 目的探讨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初产妇的产程时间、疼痛程度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妊娠头先露,且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从产妇临产规律宫缩宫口未开开始,根据产妇胎先露下降的高低和胎背位置,给予用手向上托起腹部行走、上下爬单层楼梯、垂直坐位、侧俯卧位、侧卧位弓箭步、支撑式前倾坐位或前倾式站位、手膝位等早期体位干预,并配合应用分娩辅助设施;对照组产妇根据自己的意愿采取自由体位配合常规产程护理。观察两组产程时间、疼痛程度和分娩方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缩短、疼痛减轻,阴道分娩例数(86例)多于对照组(7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能缩短第一产程时间,减轻分娩疼痛,提高自然分娩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过程 体位 产科护理
原文传递
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对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95
5
作者 吴超英 任利容 王泽华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9-371,共3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行0.1%罗哌卡因+芬太尼(1μg/ml)硬膜外阻滞的190例健康、单胎、足月临产初产妇为镇痛组。另选择同期222例条件相似、未行任何镇痛措施的自然...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行0.1%罗哌卡因+芬太尼(1μg/ml)硬膜外阻滞的190例健康、单胎、足月临产初产妇为镇痛组。另选择同期222例条件相似、未行任何镇痛措施的自然临产产妇为对照组。记录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分。结果(1)产程时间比较:镇痛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分别为(426±161)min、(54±27)min、(489±166)min;对照组分别为(364±167)min、(37±22)min、(409±170)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分娩方式比较:镇痛组阴道器械助产率为20.0%(38/1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14/22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镇痛组剖宫产率及阴道顺产率分别为20.0%(38/190)、60.5%(115/190),对照组分别为28.4%(63/222)、65.8%(146/22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Apgar评分比较:镇痛组新生儿1分钟及5分钟Apgar评分<7分者分别为7.9%(15/190)、2.6%(5/190),对照组分别为4.5%(10/222)、0.5%(1/22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有延长作用及增加阴道器械助产率,但对新生儿出生结局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方式 分娩镇痛 Apgar评分 器械助产率 产妇产程 1%罗哌卡因 回顾性分析 硬膜外阻滞 总产程时间 阴道顺产率 统计学 新生儿 足月临产 临产产妇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方式比较 剖宫产率 评分比较 出生结局 对照组 芬太尼
原文传递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可行性 被引量:86
6
作者 范永利 赵砚丽 +4 位作者 高瑞珍 赵鹤龄 孙春荣 秦英 陈伯銮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659-662,共4页
目的 评价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的可行性。方法 ASAⅠ~Ⅱ级初产妇足月单胎 90例随机分为 3组。 30例为对照组 ,6 0例分为 2组镇痛组 :A组 (PCEA LP)0 .2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 2 μg ml负荷量 10ml,当VAS≥ 2 0mm... 目的 评价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的可行性。方法 ASAⅠ~Ⅱ级初产妇足月单胎 90例随机分为 3组。 30例为对照组 ,6 0例分为 2组镇痛组 :A组 (PCEA LP)0 .2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 2 μg ml负荷量 10ml,当VAS≥ 2 0mm时 ,自控给药 4ml 次 ,锁定时间为15min。B组 (PCEA LCP)相同药物负荷量 10ml,半小时后背景量 4ml h ,当VAS≥ 2 0mm给药 4ml 次 ,锁定时间为 15min ,直到宫口开全停药。连续监测呼吸循环状况 ,评估镇痛效应和运动阻滞的程度 ,观察记录产程进展 ,采集静脉血测血浆儿茶酚胺浓度 ,观察不良反应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新生儿评分 ,脐带静脉血血气分析 ,活跃期及第Ⅱ产程时间 3组无显著差异。A、B两组间VAS疼痛评分 ,感觉阻滞 ,运动阻滞程度 ,NE ,E浓度和剖宫产率无差别。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镇痛组 (P <0 .0 1) ,第一产程末NE、E浓度显著高于镇痛组 (P <0 .0 1)。A组用药量、瘙痒发生率低及胎头吸引率均低于B组 (P <0 .0 1)。结论  0 .2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 2 μg ml硬膜外自控镇痛安全有效 ,降低了剖宫产率 ,在相同的分娩镇痛水平PCEA LP模式比PCEA LCP模式用药更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芬太尼 镇痛 硬膜外注射 硬膜外自控镇痛 分娩
原文传递
导乐分娩镇痛联合全程陪伴无痛分娩在高龄产妇的应用 被引量:82
7
作者 陈力 徐珩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评估导乐分娩镇痛联合全程陪伴无痛分娩在高龄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待产的160例高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8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导乐镇痛联合全程陪伴... 目的:评估导乐分娩镇痛联合全程陪伴无痛分娩在高龄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待产的160例高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8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导乐镇痛联合全程陪伴无痛分娩,对照组在常规待产室采用传统方法分娩。对2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母婴结局、心理状态和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第一、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焦虑感、恐惧感者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有安全感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3±1.22)分vs.(8.15±1.48)分,t=9.576,P=0.000]。结论:导乐分娩镇痛联合全程陪伴无痛分娩可缓解高龄产妇的分娩疼痛,缩短产程时间,改善心理状态,提高阴道分娩率,值得在高龄产妇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乐分娩镇痛 全程陪伴无痛分娩 接生 产科 镇痛 产科 分娩过程 妊娠结局 窒息 新生儿
下载PDF
新产程标准实施后产程中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及母儿预后分析 被引量:79
8
作者 郑媛媛 邹丽颖 范玲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5-249,共5页
目的研究新产程标准实施后,产程中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及母儿预后。方法对2014年8月至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按新产程标准阴道试产的3290例孕妇(新产程组),分析产程中中转剖宫产的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及母儿... 目的研究新产程标准实施后,产程中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及母儿预后。方法对2014年8月至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按新产程标准阴道试产的3290例孕妇(新产程组),分析产程中中转剖宫产的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及母儿预后指标,并与2014年5月至7月新产程标准实施前阴道试产的2987例孕妇(原产程组)的产程中中转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及母儿预后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新产程组孕妇产程中中转剖宫产率为6.20%(204/3290),明显低于原产程组的8.50%(254/29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0,P〈0.01)。原产程组孕妇的剖宫产指征:潜伏期延长18例(7.1%,18/254),活跃期停滞82例(32.3%,82/254),相对头盆不称44例(17.3%,44/254),胎儿窘迫80例(31.5%,80/254),宫内感染23例(9.1%,23/254),社会因素7例(2.8%,7,254);新产程组分别为:活跃期停滞16.2%(33/204),相对头盆不称34.8%(71/204),胎儿窘迫35.8%(73/204),宫内感染10.8%(22/204),社会因素2.5%(5/204);两组剖宫产指征存在差异,原产程组中产程时限异常(包括潜伏期延长及活跃期停滞)是剖宫产的首位指征,而胎儿窘迫成为新产程组剖宫产的首位指征。新产程组产程中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原产程组[分别为6.9%(14/204)、1.6%(4/254);χ2=8.38,P〈0.05],两组产程中剖宫产孕妇的产褥病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新产程标准实施后,产程中剖宫产率明显下降,但新产程组产程中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增加,需做好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过程 剖宫产术 妊娠结局 分娩并发症
原文传递
新产程标准下全产程分娩镇痛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78
9
作者 包菊 赫英东 +1 位作者 包艾荣 曲元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6-112,共7页
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下全产程分娩镇痛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拟阴道分娩且按新产程标准管理的907例单胎足月产妇作为研究组,并选择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按旧产程标... 目的探讨新产程标准下全产程分娩镇痛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拟阴道分娩且按新产程标准管理的907例单胎足月产妇作为研究组,并选择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按旧产程标准(Friedman产程标准)管理的982例单胎足月产妇为对照组。收集产妇的一般资料、镇痛资料、产科和新生儿资料,比较2组产妇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结局。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或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研究组产妇的年龄以及高龄产妇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30.2±3.0)与(29.6±2.9)岁,t=3.823;8.2%(74/907)与4.2%(41/982),χ^2=13.087;P值均<0.001],2组其他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研究组接受镇痛时宫口扩张程度[M(P25~P75)]小于对照组[2(1~2)与2(1~3)cm,Z=-3.752],镇痛前和第二产程数字等级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8(8~9)与8(8~10)分,Z=-14.441;5(4~5)与6(5~7)分,Z=-16.495]。研究组中位镇痛时间较对照组延长[520(340~750)与300(200~453)min,Z=-17.801],镇痛泵用药总量明显多于对照组[68(35~84)与30(18~48)ml,Z=-18.004](P值均<0.001)。2组产妇分娩镇痛相关并发症(低血压、穿破硬脊膜、下肢麻木、皮肤瘙痒和尿潴留)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研究组自然阴道分娩的比例高于对照组[71.8%(651/907)与63.2%(621/982),χ^2=15.623],中转剖宫产的比例低于对照组[13.6%(123/907)与20.5%(201/982),χ^2=18.831](P值均<0.001)。研究组产钳助产的比例显现出低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尚未见统计学意义[14.8%(133/907)与15.3%(150/982),χ^2=0.093,P=0.797]。研究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680(470~900)与480(360~660)min,Z=-12.490;56(31~89)与37(24~58)min,Z=-9.964;7(5~10)与6(5~8)min,Z=-6.673;P值均<0.001]。研究组人工破膜率低于对照组[55.2%(501/907)与63.2%(621/982),χ^2=12.516,P<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产道 镇痛 硬膜外 产程 第二 镇痛 产科 剖宫产术
原文传递
七省市剖宫产率调查分析 被引量:63
10
作者 李娟清 石一复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06-308,共3页
目的了解十年间我国七省市的剖宫产率及其变化趋势,分析其主要原因。方法联合我国浙江、江苏、福建、安徽、山西、江西和河南省1991年至2000年间7省143所医院,计算各省市在不同年份的剖宫产率以及7省市总的剖宫产率的变化趋势。结果十... 目的了解十年间我国七省市的剖宫产率及其变化趋势,分析其主要原因。方法联合我国浙江、江苏、福建、安徽、山西、江西和河南省1991年至2000年间7省143所医院,计算各省市在不同年份的剖宫产率以及7省市总的剖宫产率的变化趋势。结果十年间分娩总数为1566202例,其中经阴道自然分娩数为949373例,占60·6%,剖宫产为409927例,占26·2%,经阴道各种难产为206904例,占13·2%。经阴道分娩者在分娩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而剖宫产率则逐年上升(P<0·01),其中尤以浙江和江苏省显著。结论剖宫产率升高可能与社会经济发展、产前胎儿监测手段的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和法律因素、医疗道德问题等因素有关。合理的剖宫产率有助于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但过高的剖宫产率反而会增加围产儿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分娩 产科 难产
原文传递
孕期及产后妇女发生尿失禁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4
11
作者 王小榕 石俊霞 +1 位作者 翟桂荣 张为远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孕产妇发生尿失禁的影响和阴道分娩后发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行产前检查并于分娩后6~8周复查的孕产妇788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剖宫产...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孕产妇发生尿失禁的影响和阴道分娩后发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行产前检查并于分娩后6~8周复查的孕产妇788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剖宫产组212例、阴道顺产组534例、产钳助产组42例,将阴道顺产组和产钳助产组孕产妇合计后统计尿失禁发生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各组孕产妇分娩方式及其与分娩有关的产科因素对产后SUI发生的影响。并使用盆底肌电图检测各组孕产妇盆底肌强度,了解产后SUI发生与盆底肌肉强度的关系。结果(1)尿失禁发生率:孕期尿失禁总的发生率为15.4%(121/788),其中阴道顺产组为15.9%(85/534),产钳助产组为11.9%(5/42),剖宫产组为14.6%(31/212),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8周SUI总的发生率为17.1%(135/788),其中阴道顺产组为19.1%(102/534),产钳助产组为26.2%(11/42),剖宫产组为10.4%(22/212)。阴道顺产组产后SUI发生率明显低于产钳助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组产后SUI发生率明显低于阴道顺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不同产科因素对产后SUI的影响:阴道顺产组和产钳助产组孕产妇共发生尿失禁113例,未发生尿失禁463例,将尿失禁发生与否两类孕产妇的一般情况和产科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了解其对产后SUI的影响。结果显示,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孕期发生尿失禁是产后SUI的主要影响因素。剖宫产术可使产后SUI发病率降低(P〈0.01),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增加、孕期发生尿失禁可使产后SUI的发生风险加大。对阴道分娩组和产钳助产组孕产妇分析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褥期疾病 尿失禁 压力性 接生 产科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全程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3
12
作者 李旭茹 陈伟月 +2 位作者 孔肇英 钟瑞卿 余勇妙 《现代医院》 2007年第8期116-118,共3页
目的在产科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理论,探索适宜围产期服务的方式。方法以200例顺产和剖腹产产妇为研究对象(病理产科除外),对照组:按产科常规护理;实验组:按照预先制定的产科护理路径表进行实施,护长对每个产妇进行提问及评价护理路径的... 目的在产科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理论,探索适宜围产期服务的方式。方法以200例顺产和剖腹产产妇为研究对象(病理产科除外),对照组:按产科常规护理;实验组:按照预先制定的产科护理路径表进行实施,护长对每个产妇进行提问及评价护理路径的实施情况,出院前进行新生儿护理操作实习及理论知识考核,并采用匿名自填调查表方法对产妇进行满意度调查、统计母乳喂养成功人数、产妇泌乳情况、产后尿潴留、乳房肿胀硬结人数,结题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产妇在理论考核、新生儿护理操作技能、母乳喂养成功率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方面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产后尿潴留和发生奶胀现象明显减少、泌乳早。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活动的程序化和标准化,能使护理由被动变为主动,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路径 产科 应用研究
下载PDF
自由体位分娩对产妇产痛、分娩控制感、母婴结局及盆底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9
13
作者 杨胜晗 王倩 田玲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1年第2期168-174,共7页
目的分析自由体位分娩对产妇产痛、分娩控制感、母婴结局及盆底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12月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采用自由体位分娩的48例产妇作为研究组,按1∶1选取同期采用坐式分娩的48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妊... 目的分析自由体位分娩对产妇产痛、分娩控制感、母婴结局及盆底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12月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采用自由体位分娩的48例产妇作为研究组,按1∶1选取同期采用坐式分娩的48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妊娠结局,观察两组产程时间,统计出血量;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分娩控制量表(LAS)评价产妇分娩2 h后疼痛及分娩控制感;采用新生儿Apgar评分对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评定;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产妇分娩后6周的焦虑、抑郁状态;比较两组产妇产后6周盆底肌功能,并统计两组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中转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4.17%(2/48)比16.67%(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9,P=0.045)。研究组第一、二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及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472.69±55.24)min比(515.25±67.26)min、(43.26±5.23)min比(52.34±5.56)min、(535.24±38.22)min比(582.68±40.16)min、(179.12±25.65)ml比(195.34±24.3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分娩后2 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言语反应量表(VRS)、现实疼痛强度量表(PPI)、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6.24±1.21)分比(7.68±1.32)分、(21.25±2.98)分比(27.95±3.75)分、(2.78±0.29)分比(3.49±0.85)分、(6.35±0.18)分比(7.54±0.16)分、(4.38±0.12)分比(5.54±0.25)分],LAS评分高于对照组[(175.18±15.64)分比(122.65±14.8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分娩1、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盆底肌肌力异常、肌力疲劳度及阴道压力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分娩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3.04%(6/46)比35.00%(1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可降低中转剖宫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体位 分娩过程 分娩疼痛 分娩并发症
原文传递
产程管理新模式下总产程超过24小时孕妇的分娩结局探讨 被引量:51
14
作者 申南 范玲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194-199,共6页
目的探讨产程管理新模式下总产程超过24h孕妇的分娩结局。方法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孕妇中,足月分娩、单胎妊娠、活产、且按“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进行产程管理的孕妇... 目的探讨产程管理新模式下总产程超过24h孕妇的分娩结局。方法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孕妇中,足月分娩、单胎妊娠、活产、且按“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专家共识(2014)”进行产程管理的孕妇共3991例,其中85例初产妇总产程超过24h,包括80例最终阴道分娩(研究组),5例中转剖宫产分娩(剖宫产组);从总产程不足24h且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中,随机选择160例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妇的基本情况、分娩情况和围产儿情况;比较研究组与剖宫产组母儿情况;比较研究组不同特点孕妇的产程时长。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第一产程[25.7(23.8-26.8)与10.4(5.9-13.9)h]、第二产程[1.4(0.6-1.8)与0.8(0.4~1.0)h]、第三产程[(0.14(0.08~0.17)与0.11(0.07~0.13)h]、总产程[27.2(24.9-26.8)与10.4(5.9~14.0)h]比较,研究组时长均较长(Z值分别为12.525、4.359、3.528和12.588,P值均〈0.01);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娩干预[97.5%(78/80)与32.5%(52/160)]、分娩镇痛[42.5%(34/80)与11.9%(19/160)]、产时发热[18.8%(15/80)与5.6%(9/160)]、会阴侧切[50.0%(40/80)与25.6%(41/160)]、阴道助产[26.3%(21/80)与10.0%(16/160)]、宫颈裂伤[15.0%(12/80)与3.1%(5/160)]、产后出血[32.5%(26/80)与8.1%(13/160)]的比例比较,研究组均较高(矿值分别为90.764、29.071、10.208、14.172、10.800、11.427和23.284,P值均〈0.01)。研究组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对照组[(3542±388)与(3431±368)g,t=2.162,P=0.032],但2组胎儿窘迫、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产道 病人医疗护理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蛛网膜下腔阻滞加硬膜外阻滞对母儿预后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45
15
作者 刘玉洁 曲元 +1 位作者 张小松 刘军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72-375,共4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加硬膜外阻滞及连续硬膜外阻滞在分娩镇痛过程中对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儿合并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将2001年8月至2004年10月施行分娩镇痛的2593例产妇,分为腰麻加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组)1482例,硬膜...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加硬膜外阻滞及连续硬膜外阻滞在分娩镇痛过程中对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儿合并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将2001年8月至2004年10月施行分娩镇痛的2593例产妇,分为腰麻加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组)1482例,硬膜外阻滞组1111例;未施行分娩镇痛的4078例产妇为对照组。比较3组产妇在分娩方式、母儿合并症方面的差异。结果(1)分娩方式比较:①剖宫产:联合麻醉组为423例(28.5%),硬膜外阻滞组为351例(31.6%),对照组为1847例(45.3%),3组间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产钳助产:联合麻醉组为231例(15.6%),硬膜外阻滞组为207例(18.9%),对照组为357例(8.8%),联合麻醉组及硬膜外阻滞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阴道顺产:联合麻醉组为828例(55.9%),硬膜外阻滞组为553例(49.8%),对照组为1874例(46.0%),3组间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母儿合并症比较:①胎儿窘迫、活跃期停滞、活跃期延长、第二产程延长发生率比较:联合麻醉组分别为33.7%(499/1482)、17.3%(256/1482)、1.8%(27/1482)、6.1%(91/1482),硬膜外阻滞组分别为29.8%(331/1111)、18.1%(201/1111)、1.7%(19/1111)、5.4%(60/1111),对照组分别为28.5%(1163/4078)、8.3%(337/4078)、0.8%(34/4078)、3.0%(124/4078),联合麻醉组及硬膜外阻滞组的母儿合并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联合麻醉组分别为4.3%(63/1482)、1.0%(15/1482),硬膜外阻滞组分别为4.1%(45/1111)、0.8%(9/1111),对照组分别为3.9%(159/4078)、1.4%(56/4078),联合麻醉组及硬膜外阻滞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中对产妇实施腰麻加硬膜外阻滞镇痛,可降低剖宫产率,但增加产钳助产率。分娩镇痛与发生活跃期停滞、活跃期延长、第二产程延长有关,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阻滞 分娩方式 母儿预后 母儿合并症 新生儿窒息 联合麻醉 连续硬膜外阻滞 硬膜外阻滞镇痛 活跃期停滞 活跃期延长 分娩镇痛 产后出血 降低剖宫产率 第二产程延长 对照组 2004年 2001年 统计学 产钳助产率 发生率
原文传递
新产程标准管理下1089例自然分娩初产妇的产程特点分析 被引量:44
16
作者 沈丽霞 陈海天 +1 位作者 李珠玉 王子莲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分析在新产程标准管理下初产妇自然分娩的产程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并自然分娩的1 089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包括产程图),计算宫口每扩张1.0 cm所需的时长,以2.0 cm(34.6%,377/1 089)... 目的分析在新产程标准管理下初产妇自然分娩的产程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并自然分娩的1 089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包括产程图),计算宫口每扩张1.0 cm所需的时长,以2.0 cm(34.6%,377/1 089)或3.0 cm(21.7%,236/1 089)为宫口扩张的起始观察点,观察并分析产妇从起始观察点至宫口开全的产程曲线。结果(1)宫口的扩张速度随宫口开大而增快,宫口从5.0 cm开大至6.0 cm之间的增速最明显,>3.0 cm/h。(2)产程曲线中,宫口扩张观察起始点为2.0 cm时,在宫口扩张至5.0 cm后加速明显;起始观察点为3.0 cm时,在宫口扩张至5.5 cm前加速明显,此后曲线走势陡峭。结论本研究中初产妇的宫口扩张速度迅速;宫口扩张从起始观察点至宫口开全的产程曲线中,均可见加速明显的阶段,且曲线走势陡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生 产科 产次 产程 第一 分娩发动
原文传递
双管法与单管法硬膜外分娩镇痛对胎头位置异常初产妇分娩结局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38
17
作者 李井柱 张丽娜 +5 位作者 亢林萍 纪向虹 刘玉秋 张玉秋 陶红 王明山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5-408,共4页
目的 比较双管法与单管法硬膜外分娩镇痛对胎头位置异常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胎头位置异常的初产妇423例,单胎、足月,年龄20 ~ 35岁,体重70~90 kg,根据采用的硬膜外分娩镇痛方法,将其分为2组:双管法硬膜... 目的 比较双管法与单管法硬膜外分娩镇痛对胎头位置异常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胎头位置异常的初产妇423例,单胎、足月,年龄20 ~ 35岁,体重70~90 kg,根据采用的硬膜外分娩镇痛方法,将其分为2组:双管法硬膜外分娩镇痛组(A组,n=206)和单管法硬膜外分娩镇痛组(B组,n=217),均由助产士指导其进行体位管理.A组产妇分别经T12-L1间隙头向、L4-L5或L5-S1间隙尾向置入硬膜外导管4 cm,上管注入镇痛混合液(0.1%盐酸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4~6 ml,45 min后接PCEA泵(药物浓度同上,背景输注速率4 ml/h,PCA量2ml,锁定时间15 min),下管由麻醉科医生根据情况每次注入镇痛混合液4~6ml(在宫口近全时给药1次).B组产妇于L2-L3或L3-L4间隙头向置入硬膜外导管4 cm,注入上述镇痛混合液10~ 15 ml;45min后接PCEA泵(药物浓度同上,背景输注速率8 ml/h,PCA量2 ml,锁定时间15 min),2组均在宫口开全后PCEA泵停止给药.记录经阴道分娩产妇镇痛前宫口开大程度、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的时间;记录胎位转复分娩和中转剖宫产的情况、器械助产和缩宫素使用情况、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孕妇镇痛满意情况;记录不同指征所致剖宫产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B组比较,A组经阴道分娩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缩短,胎位转复分娩率、剖宫产率、器械助产使用率及缩宫素使用率降低,第二产程镇痛满意率升高(P< 0.05或0.01).结论 双管法硬膜外分娩镇痛用于胎头位置异常初产妇的分娩结局优于单管法硬膜外分娩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产科 镇痛 硬膜外 分娩疼痛 体位 胎位异常
原文传递
分娩方式对产妇盆底支持组织功能的近期影响 被引量:37
18
作者 龙燕 边旭明 +3 位作者 朱兰 滕莉荣 李雷 郎景和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08-81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及产科相关因素对盆底支持组织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选取健康初产妇120例,其中阴道分娩72例(阴道分娩组),选择性剖宫产48例(剖宫产组),于分娩后6至8周间进行尿失禁问卷调查、盆底肌电图测定盆底肌肉收缩及舒张功能...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及产科相关因素对盆底支持组织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选取健康初产妇120例,其中阴道分娩72例(阴道分娩组),选择性剖宫产48例(剖宫产组),于分娩后6至8周间进行尿失禁问卷调查、盆底肌电图测定盆底肌肉收缩及舒张功能,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产妇分娩后 SUI 的发生率分别为21%(15/72)、10%(5/48)。阴道分娩组盆底肌电图右侧活力值、功值分别为12.9+0.8和59±5,左右两侧平均功值为78±5;剖宫产组右侧活力值、功值分别为17.3±1.7和95±17,左右两侧平均功值109±15,两组各项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的年龄(P<0.01)、分娩前体重指数(P<0.01)、新生儿出生体重(P<0.01)及第二产程时间(P=0.003)是产后发生 SUI 的高危因素;年龄、分娩前后体重指数差、第一产程时间、会阴侧切口长度和角度对盆底肌电图的部分测量值有影响。结论阴道分娩后 SUI 发生率与选择性剖官产相似;产科相关因素可以影响产后尿失禁的发生率及盆底肌肉收缩及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生 产科 尿失禁 压力性 骨盆底 肌电描记术
原文传递
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成功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5
19
作者 罗漫灵 陈旭菲 +7 位作者 于燕 钟梅 汪丽萍 黎静 行李琳 李佳 殷为 杨师琪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中,纳入435例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的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单次剖...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中,纳入435例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的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单次剖宫产史,无阴道分娩绝对禁忌证并自愿要求阴道试产;足月妊娠、单胎妊娠、头位、自然临产;不合并内外科疾病。根据人院时体重指数、年龄、本次分娩距前次剖宫产时间、人院时宫口开大及宫颈管消失情况、是否有阴道分娩史、前次剖宫产指征是否为复发型以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分组,比较组间VBAC成功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VBAC成功的因素。结果435例孕妇中,成功阴道分娩315例(72.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人院时体重指数〈28[60.9%(56/92)与75.5%(259/343)]、本次分娩距前次剖宫产时间〉2年[64.1%(59/92)与74.6%(256/343)]、人院时宫口开大〉3cm[67.1%(235/350)与94.1%(80/85)]、宫颈管消失〉50%[59.7%(117/196)与82.8%(198/239)]、有阴道分娩史[66.0%(212/321)与90.4%(103/114)]、前次剖宫产指征为非复发型[59.6%(31/52)与74.2%(284/383)]、新生儿出生体重〈3500g[66.2%(92/139)与75.3%(223/296)]的孕妇,VBAC成功率相对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值(95%CI)分别为1.982(1.220-3.221)、1.644(1.008-2.688)、7.830(3.087~19.875)、3.261(2.098-5.069)、4.814(2.480~9.345)、1.943(1.067~3.538)和1.561(1.005~2.422),P值均〈0.051。孕妇年龄≥35岁与〈35岁者比较,VBAC成功率[75.0%(36/48)与72.1%(279/3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61,95%CI:0.432~1.717,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后阴道分娩 接生 产科 预后
原文传递
音乐疗法配合长强穴按压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5
20
作者 彭茹凤 胡艳宁 +1 位作者 魏慧玲 何淑贞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0,共2页
目的观察在临产后运用音乐疗法配合长强穴按压对初产妇产程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纳入标准的初产妇按照临产日期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运用音乐疗法配合长强穴按压陪伴分娩,对照组常规陪伴分娩。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 目的观察在临产后运用音乐疗法配合长强穴按压对初产妇产程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纳入标准的初产妇按照临产日期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运用音乐疗法配合长强穴按压陪伴分娩,对照组常规陪伴分娩。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音乐疗法配合长强穴按压有利于缩短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护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疗法 穴位按压 长强 分娩过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