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LIF)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3
1
作者 刘进平 王奇 冯海龙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38-541,共4页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间收治的67例采用OLIF治疗的各类腰椎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联合后路...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2月到2016年12月间收治的67例采用OLIF治疗的各类腰椎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18例,联合前路单侧椎体螺钉内固定术26例,未行钉棒系统固定者23例。统计各类手术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探讨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67例接受OLIF手术的患者共发生各类并发症15例,发生率22.4%。术中并发症5例,包括Cage位置不良2例;手术侧大腿短暂麻木无力2例、交感神经丛损伤1例。术中无腹腔大血管损伤、输尿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并发症10例,包括Cage沉降7例;手术切口脂肪液化2例,切口疝1例。术后无椎间隙及腹膜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OLIF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等疾患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并发症的发生率与适应症的选择、术者的手术技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斜外侧入路腰椎间融合术 腰椎退行性病变 外科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联合后路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27
2
作者 张顺聪 郭惠智 +7 位作者 莫凌 袁凯 唐永超 李永贤 莫国业 李大星 郭丹青 梁德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3-208,共6页
[目的]评价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后路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6年7月行OLIF联合后路固定14例15节段,男性6例,女性8例,年龄51~82岁。腰椎管狭窄症1... [目的]评价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后路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6年7月行OLIF联合后路固定14例15节段,男性6例,女性8例,年龄51~82岁。腰椎管狭窄症10例、腰椎滑脱症4例。其中L2、3节段1例,L3、4节段4例,L4、5节段8例,双节段(L3~5)1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并发症、椎间融合率,对比术前术后椎间高度、椎间孔面积、椎管面积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数据。[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切口长度(5.39±0.84)cm,平均手术时间(141.07±25.36)min,平均术中失血量(210.71±65.57)ml。术后所有患者腰腿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均在6个月以上,末次随访时术椎均获骨性融合。术后3 d、3个月、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末次随访时椎间高度、椎间孔面积、椎管面积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但末次随访时较术后3 d略有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联合后路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初步疗效满意,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口小、严重并发症少、融合率高等优点,但应把握其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外侧椎间融合术 腰椎退变性疾病 初步评价
原文传递
斜侧方椎间融合术与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前凸矫正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意磊 朱志海 +6 位作者 王玉康 范顺武 方向前 万双林 张建锋 赵兴 赵凤东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5期1990-1995,共6页
目的比较斜侧方椎间融合术(OLIF)和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临床效果和术后矢状面前凸恢复等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收治的OLIF和TLIF病例共73... 目的比较斜侧方椎间融合术(OLIF)和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临床效果和术后矢状面前凸恢复等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收治的OLIF和TLIF病例共73例。其中男31例,女42例;年龄36-88岁,平均65.8岁。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钙化9例,腰椎管狭窄症34例,退变性腰椎滑移症17例,退变性腰椎侧凸症12例,腰椎峡部裂性滑移症1例。按手术方式为分OLIF组(34例)和TLIF组(39例)。记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是否输血,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并测量术前和术后腰椎前凸角(LL)和融合节段前凸角(FSL)。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t检验。结果OLIF组有10例(29.4%)使用后路固定,TLIF组全部39例(100%)均使用后路固定(X。=41.013,P〈0.05)。OLIF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小于TLIF组[(163±68)比(233±79)min、(116±148)比(434±201)ml,t=4.019、6.964,均P〈0.05]。OLIF!且和TLIF组在手术后VAS及ODI下降分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716、0.522,均P〉0.05)。OLIF组LL恢复4.0°±10.0°,TLIF组为4.2°±6.1°;OLIF组FSL恢复4.1°±7.0°,TLIF组为5.2°±4.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39、0.805,均P〉0.05)。使用后路固定的OLIF组LL恢复显著大于TLIF组(9.9°±11.1°比4.2°±6.1°,t=2.180,P〈0.05)。结论OLIF和TLIF都能一定程度上恢复腰椎前凸,但OLIF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上有明显优势。同时,在加用后路固定的情况下,OLIF对前凸矫正的效果比TLIF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 斜侧方椎间融合术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前凸
原文传递
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联合小切口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早期疗效 被引量:17
4
作者 胡彪 余铃 廖全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4-299,共6页
目的探讨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小切口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早期疗效。方法2016年1月-12月,采用OLIF联合小切口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21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男9例,女1... 目的探讨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小切口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早期疗效。方法2016年1月-12月,采用OLIF联合小切口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21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男9例,女12例;年龄57~73岁,平均64.5岁。病程24~60个月,平均34.6个月。患者均为L4椎体滑脱(Ⅰ度15例、Ⅱ度6例);合并椎弓峡部裂1例、椎管狭窄20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术前及术后2 d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CT,测量椎管矢状径和椎管横截面积,并计算椎间高度和椎体滑脱程度;术后6个月根据CT评价椎间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20~180 min,平均155 min;术中出血量100~340 mL,平均225.5 mL。1例患者术中下终板轻度损伤,1例术后出现大腿麻木、屈髋无力症状,l例出现腰交感神经干损伤症状。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3个月。术后患者下腰痛、腿痛、下肢麻木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无椎间融合器脱出、螺钉断裂、终板塌陷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 d测量椎间高度、椎体滑脱程度、椎管矢状径和椎管横截面积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6个月CT检查示1例患者椎间融合欠佳(Ⅲ级),余20例椎间融合良好(Ⅰ、Ⅱ级),椎间融合率为95.2%。末次随访时腰椎JOA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80,P=0.000)。结论OLIF联合小切口Wiltse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微创特点以及较高的椎间融合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斜外侧椎间融合术 Wiltse入路 间接减压 微创
原文传递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并发症及其防治策略 被引量:15
5
作者 宋超 林斌 +5 位作者 陈志达 李曦 蔡弢艺 郭志民 胡晓阳 洪加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18-726,共9页
目的:总结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并发症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7月~2018年2月采用OLIF治疗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共78例,男37例,女41例,年龄45~78岁,平均54.2... 目的:总结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并发症及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7月~2018年2月采用OLIF治疗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共78例,男37例,女41例,年龄45~78岁,平均54.2±7.9岁,随访13~36个月,平均18.3±4.1个月。其中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25例(32.1%),退行性腰椎侧凸23例(29.5%),退行性腰椎滑脱18例(23.1%),椎间盘源性腰痛12例(15.4%)。手术节段L2/331例,L3/447例,L4/537例;单节段融合52例,双节段融合15例,三节段融合11例。其中6例一期或二期行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72例未行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351min,平均130±55min。术中出血量为50~2500ml,平均为118±76ml。共有18例(23.1%)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术中并发症5例,包括终板损伤2例,术中一期给予后路钉棒内固定处理,至末次随访时未出现其他并发症;节段动脉损伤1例,术中给予结扎止血,术后未出现进一步失血;左髂总静脉损伤1例,术中予修补、止血材料止血及输血,术后患者出现下肢肿胀,抬高患肢、抗凝等处理后肿胀消退;腹膜损伤1例,术中予腹膜修补,术后次日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出现术后并发症13例,包括融合器沉降2例,融合器移位2例,均二期及时给予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大腿前方麻木3例,术后予神经营养药治疗,1周左右患者麻木症状明显改善;下肢皮温感觉异常2例,予营养神经治疗,随访4个月时患者症状恢复;假关节形成2例,但无临床症状,未予特殊处理;术后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禁食、肛门排气及服用通便药物后好转;术后切口浅表感染1例,经清创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后痊愈。结论:OLIF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存在一定程度的术中/后并发症发生率,积极地对症处理可以获得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退行性腰椎疾病 并发症 防治策略
下载PDF
斜外侧椎间融合联合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术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殷飞 马荣 +5 位作者 蔡则成 于洋 杨树龙 张彦龙 陈振 戈朝晖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32-740,共9页
目的: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验证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辅助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能否为相应单一融合固定节段提供足够的椎间稳定性。方法:在健康人L3~S1节段CT扫描数据的基础上,利用Mimics、Geomagic、... 目的: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验证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辅助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能否为相应单一融合固定节段提供足够的椎间稳定性。方法:在健康人L3~S1节段CT扫描数据的基础上,利用Mimics、Geomagic、3-Matic软件建立L3~S1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为正常对照组(M0),以此为基础联合使用Freeform等软件分别建立L4/5节段OLIF单纯融合固定(Stand alone)模型(M1)、OLIF辅助单侧椎弓根钉棒固定(Wiltse入路)模型(M2)、OLIF辅助双侧椎弓根钉棒固定(Wiltse入路)模型(M3)。设定500N预载荷作用于L3顶端,再施加10N·m的力矩模拟脊椎直立、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等生理活动,按上述加载条件作用于M0,对模型有效性性进行验证,同时按相同加载条件作用于各有限元模型,观察各有限元模型不同工况下L4/5节段相对活动度(ROM)、椎间融合器和椎弓根钉棒应力分布状况,记录最大应力值。结果:通过与文献数据比较,本有限元模型L4/5节段ROM在不同运动状态下与前人研究结果相近,证明本模型具备有效性。4组有限元模型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运动状态下ROM值由小到大排序为M3、M2、M1、M0。M2相比M0、M1能较好地控制前屈和后伸,M2的ROM相比M0前屈后伸时变化幅度分别为75.43%、85.20%,相比M1变化幅度分别为58.88%、70.39%。M3相比M2前屈和后伸时稳定性亦较好,M3的ROM相比M2前屈后伸时变化幅度分别为25.55%、25.33%。除外变化幅度差异较小的右侧弯和右旋转状态,M2较M0的ROM变化幅度远大于M2与M3之间ROM的变化幅度。M2相较M0各工况下ROM变化幅度为14.08%~85.20%,M2相较M3各工况下ROM变化幅度为16.44%~25.55%。椎间融合器应力值方面,除直立时M2应力峰值略高于M1,其余运动状态下OLIF各手术组融合器应力峰值随着附加椎弓根钉棒数量的增加而表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这种趋势以后伸时表现最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腰椎融合术 斜外侧椎间融合术 单侧椎弓根钉棒内固定
下载PDF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早期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小平 胥云 +4 位作者 闫康 郭卫东 鲍小明 郭时空 廖博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观察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自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32例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围术期情况... 目的观察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自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32例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比较手术前后腰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腿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影像学相关指标(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硬膜囊矢状径、椎体滑脱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03.9±21.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72.3±16.4)ml,术中无血管损伤,所有切口均Ⅰ期甲级愈合。患者术后1周,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ODI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周、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硬膜囊矢状径均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滑脱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左大腿表面麻木2例(6.3%),1周后消失;屈髋无力2例(6.3%),2周后自行恢复;1例(3.1%)因融合器置入过深,术后出现右下肢症状,再次原手术切口OLIF入路调整融合器位置后,症状消失;无腹膜后血肿、输尿管损伤、逆向射精、肠道及腰丛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OLIF联合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早期临床效果显著,其微创、安全、有效,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利于滑脱复位,扩大椎间孔和硬膜囊的面积以发挥间接减压作用,改善腰腿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腰椎滑脱症
下载PDF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凯 孙澎 +1 位作者 菅凤增 吴浩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520-524,共5页
目的分析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性及相关并发症。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行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22例。回顾手术融合腰椎节段数、手术时间、失血... 目的分析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性及相关并发症。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行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22例。回顾手术融合腰椎节段数、手术时间、失血量及手术并发症。比较术前、术后1 w、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及36项简易的健康调查问卷评分。结果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及36项简易的健康调查问卷评分(SF-36)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无患者出现脊神经、大血管、腹腔脏器及输尿管损伤的并发症。仅1例患者出现腰大肌受损的症状。结论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效果好且未见重大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 腰椎退行性疾病 减压 神经损伤
下载PDF
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固定联合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权祥 程维 +2 位作者 郭天明 熊靖 李霖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19-326,共8页
目的:探讨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固定联合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1年1月我院采用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固定技术联合OLIF治疗的30... 目的:探讨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固定联合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1年1月我院采用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固定技术联合OLIF治疗的3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其中男9例、女21例;年龄44~76岁(61.5±7.4岁),随访时间13.3±5.1个月(8~26个月)。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3、6、1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腰腿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在X线片上测量手术节段椎间孔高度(foramen height,FH)、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滑移百分比(slipping percentage,SP)、节段前凸角(segmental lordosis,SL)、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通过MRI测量硬膜囊轴向直径及横截面积,通过CT评估椎间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05.0±20.8min,术中出血量55.8±20.6ml。术中节段血管损伤出血1例,应用双极电凝及明胶海绵压迫止血成功。术后出现短暂的腰大肌无力3例;单侧大腿外侧疼痛、感觉减退4例,保守治疗,术后1个月随访时症状均已完全消失。术中未出现终板、腹膜及输尿管损伤情况,术后无下肢运动障碍、无感染及融合器下沉移位等并发症。术后1周、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痛VAS评分、ODI及SF-36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随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FH、DH、SP、SL、LL、硬膜囊轴向直径及横截面积均较术前显著性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随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椎间均骨融合。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症 斜外侧椎间融合术 经皮椎弓根螺钉 微创
下载PDF
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不同内固定方式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郭惠智 梁德 +6 位作者 张顺聪 罗培杰 杨志东 唐永超 郭丹青 李永贤 莫国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4-398,共5页
目的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OLIF)术中采用何种内固定方式仍然存在一定争议。文中旨在比较OLIF采用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选择1例31岁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其腰椎,通过Mimics 19.0、Geomagic Studio 2013和S... 目的斜外侧入路椎间融合术(OLIF)术中采用何种内固定方式仍然存在一定争议。文中旨在比较OLIF采用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选择1例31岁健康男性志愿者,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其腰椎,通过Mimics 19.0、Geomagic Studio 2013和SolidWorks 2017等软件建立L3-L5的三维模型,并模拟OLIF手术,建立5种不同固定方式的OLIF有限元模型: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侧方单钉棒固定、侧方双钉棒固定、侧方单钉棒+同侧关节突螺钉固定、侧方单钉棒+对侧关节突螺钉固定。验证模型有效之后,模拟脊柱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转、右旋转运动模式,分析各模型固定节段活动度及应力分布特点。结果在固定节段活动度上,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效果最好,在6种活动状态下活动度均较小;侧方单钉棒固定在各个方向活动状态下椎体活动度均为最大;侧方单钉棒+同/对侧关节突螺钉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活动度类似。在融合器最大应力上,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除了左侧弯时应力稍大外,其余活动状态时应力均较小;侧方单钉棒+同侧关节突螺钉固定除了在后伸时融合器应力较大外,余各方向活动时应力均较小;侧方单钉棒+对侧关节突螺钉固定除了前屈时应力稍大外,其余方向活动应力均较小。在内固定最大应力上,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在各个方向活动时内固定应力均最小;侧方单钉棒+对侧关节突螺钉次之,最大应力出现在前屈和右侧弯(123.05 MPa、91.74 MPa)。结论在OLIF术中,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效果最好,侧方单钉棒+对侧关节突螺钉的固定效果和双侧椎弓根螺钉相似,且临床操作较为简便,手术损伤相对较小,为临床选择提供了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外侧椎间融合术 内固定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两种微创融合术治疗腰退行性疾病比较 被引量:6
11
作者 潘谕浩 万趸 +7 位作者 邓轩赓 石华刚 宋偲茂 顾韬 侯伟 蒋文斌 崔伟 曹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555-1560,共6页
[目的]比较内镜椎间盘切除辅助斜外侧椎间融合术(endoscopic discectomy-assisted 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ED-OLIF)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 [目的]比较内镜椎间盘切除辅助斜外侧椎间融合术(endoscopic discectomy-assisted 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ED-OLIF)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腰退行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20年6月微创手术治疗腰退行性疾病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26例采用ED-OLIF,另外25例采用Mis-TLIF。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以及影像资料[结果]虽然ED-OLIF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Mis-TLIF组[(281.8±79.7)min vs(182.2±42.3)min,P<0.05],但是前者在切口长度[(5.7±0.2)cm vs(7.0±1.2)cm,P<0.05]、术中出血量[(107.3±44.2)ml vs[(196.0±80.3)ml,P<0.05]以及下地行走时间[(3.1±1.2)d vs(6.4±1.6)d,P<0.05]均显著优于后者。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9.8±11.3)个月,ED-OLIF组恢复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Mis-TLIF组[(28.7±4.1)d vs(46.0±5.3)d,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JOA评分显著增加(P<0.05),VAS、ODI评分显著降低(P<0.05)。术前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ED-OLIF组VAS评分[(3.0±0.7)vs(3.9±0.9),P<0.05]、JOA评分[(20.6±4.5)vs(16.6±2.0),P<0.05]、ODI评分[(33.4±12.6)vs(35.2±3.7),P<0.05]显著优于Mis-TLIF组,末次随访时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椎间隙高度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和Bridwell融合等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腰退行性疾病的患者,ED-OLIF较Mis-TLIF手术创伤更小,术后疼痛缓解以及功能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退行性疾病 内镜椎间盘切除 斜外侧椎间融合术 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原文传递
Ⅰ、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应用OLIF与MIS-TLIF手术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先辉 王华 +1 位作者 陈舰 缪佳庆 《颈腰痛杂志》 2022年第3期341-343,347,共4页
目的分析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与小切口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Ⅰ、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 目的分析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与小切口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治疗Ⅰ、Ⅱ度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Ⅰ、Ⅱ度单节段DL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OLIF组(n=35)和MIS-TLIF组(n=41),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指标、术后指标、影像学指标、手术前后疼痛程度以及腰椎功能。结果OLIF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MIS-T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MIS-TLIF组(P<0.05);OLIF组术后3 d时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高于MIS-TLIF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DH和术后腰椎前凸角、腰椎滑脱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LIF组术后1、3个月JOA评分、ODI指数、VAS评分与MIS-TLI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治疗Ⅰ、Ⅱ度单节段DLS均具有明显效果,与MIS-TLIF术比较,OLIF手术具有创伤性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外侧椎间融合术 小切口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
下载PDF
斜外侧椎间融合联合侧方钢板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短期疗效
13
作者 刘晓印 张建群 +5 位作者 陈振 梁思敏 王志强 马宗军 马荣 戈朝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1-537,共7页
背景:单纯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融合器沉降并发症率高,辅助后方的固定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但术中体位变化、双切口都弱化了该技术的微创优势。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联合侧方钢板固定可以实现一期同切口完成减压,同时侧方内固定提供了稳定支撑。... 背景:单纯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融合器沉降并发症率高,辅助后方的固定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但术中体位变化、双切口都弱化了该技术的微创优势。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联合侧方钢板固定可以实现一期同切口完成减压,同时侧方内固定提供了稳定支撑。目的:分析斜外侧椎间融合联合侧方钢板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10月应用斜外侧椎间融合联合侧方钢板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20例;年龄41-72岁,平均(58.6±9.9)岁;腰椎滑脱症(Ⅰ度)1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节段不稳7例,腰椎管狭窄症16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评估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腰痛及双下肢放射痛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测量并观察手术前后硬膜囊面积、椎间隙高度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与结论:(1)34例患者随访14-36个月,平均(21.3±5.2)个月;(2)手术时间50-92 min,平均(68.5±11.1)min;术中出血量50-170 mL,平均(71.6±25.3)mL;(3)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最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改善近50%;(4)术后半年随访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1%(7/34),其中钢板移位1例、融合器下沉3例、术侧腰大肌无力1例、术侧大腿前侧疼痛2例;(5)提示斜外侧椎间融合联合侧方钢板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特点,短期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提供一定稳定支撑,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外侧椎间融合术 脊柱融合术 腰椎退变性疾病 侧方钢板 内固定 临床疗效
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及对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锐 许财元 +1 位作者 孙贺 张义龙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1-496,共6页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DLSS患者103例,按手术方式分为OLIF组(n=51,行OLIF),腰椎后路减压内固... 目的探讨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DLSS患者103例,按手术方式分为OLIF组(n=51,行OLIF),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vertebral fusion,PLIF)组(n=52,行PLIF)。对比两组手术情况、疗效与围手术期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脊髓功能、腰腿疼痛(VAS)、腰椎功能(JOA)。结果OLIF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1年疗效优于PLIF组(P<0.05);OLIF组术后1 d、3 d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PLIF组(P<0.05);OLIF组术后1 d、3 d血清晚期蛋白氧化产物、丙二醛水平低于PLIF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于PLIF组(P<0.05);OLIF组术后6个月、1年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JOA评分高于PLIF组,潜伏期、腰腿疼痛VAS评分低于PLIF组(P<0.05)。结论OLIF治疗DLSS效果显著,创伤更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 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斜外侧椎间融合技术术后再手术原因与策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曾忠友 何登伟 +8 位作者 倪文飞 陈平泉 俞伟 宋永兴 吴宏飞 范时洋 宋国浩 王海峰 裴斐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8期756-764,共9页
目的:总结斜外侧椎间融合技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术后再手术原因和策略,并提出预防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0月至2019年12月采用OLIF技术治疗失败后再次手术的23例患者资料,男9例,女14例;年龄44~81(61.89... 目的:总结斜外侧椎间融合技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术后再手术原因和策略,并提出预防性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0月至2019年12月采用OLIF技术治疗失败后再次手术的23例患者资料,男9例,女14例;年龄44~81(61.89±8.80)岁。疾病类型: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3例,椎间盘源性腰痛1例,腰椎退行性滑脱6例,腰椎管狭窄症9例,腰椎退行性侧后凸4例。初次手术采用Stand-alone OLIF 16例,OLIF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7例。融合节段:单节段17例,2节段2例,3节段4例。均于初次术后3个月内接受了再次手术。再手术方法:予附加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16例;予后路椎板间隙开窗并融合器调整神经根松解2例、内镜下关节突成形神经根松解1例、后路椎板间隙开窗神经根松解1例、椎弓根螺钉调整1例、椎间孔内镜下探查减压术1例;椎间融合器和椎弓根螺钉翻修1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并对比再次手术前、末次随访时腰痛、腰椎功能恢复情况,随访过程中观察融合器沉降或再移位现象,以及椎间融合情况。测量并对比初次术前、初次术后、再次手术前、再次手术后3~5 d、再次手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的变化。结果:再次手术后患者切口皮肤无坏死、无感染。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48(28.1±7.3)个月。初次术后出现神经损伤及术后神经症状未缓解病例其神经症状于3~6个月完全缓解或恢复。随访过程中未出现椎弓根螺钉系统松动或断裂现象,融合器无进一步移位。椎间隙高度在初次术后均获得明显恢复,但出现早期的快速丢失,经再次手术后,椎间隙高度仍有部分丢失。腰痛VAS由再次术前的(6.20±1.69)分至末次随访时的(1.60±0.71)分(P<0.05);ODI由再次术前的(40.60±7.01)%恢复至末次随访时的(9.14±2.66)%(P<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斜外侧椎间融合 并发症 再手术
下载PDF
CT评估斜外侧椎间融合术通道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田大胜 钟华璋 +2 位作者 荆珏华 钱军 王龙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99-1303,共5页
目的探讨CT在评估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LIF)通道大小及其周围解剖结构中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方法搜集骨科门诊的68例患者MRI和CT资料。在位于椎间盘中点的图像内定义椎间盘中心点为O(MRI)/O'(CT);A(MRI)/A'(CT)点以及B(MRI)/B'... 目的探讨CT在评估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LIF)通道大小及其周围解剖结构中的适用性和准确性。方法搜集骨科门诊的68例患者MRI和CT资料。在位于椎间盘中点的图像内定义椎间盘中心点为O(MRI)/O'(CT);A(MRI)/A'(CT)点以及B(MRI)/B'(CT)点为∠AOB(MRI)/∠A'O'B'(CT)达到最小值时主动脉或髂血管左侧壁以及腰大肌前内侧壁上的点。记录L2~L5节段AB及A'B'的距离表示OLIF通道值,同时测量各椎间盘水平左侧腰大肌横截面积,观察左侧肾动静脉走行、主动脉分叉、髂静脉合流的位置。将两种影像学资料测得的各节段OLIF通道值及左侧腰大肌横截面积进行比较,评价CT扫描的适用性与准确性;将测得的OLIF通道值及左侧腰大肌横截面积进行节段间比较,了解与OLIF通道相关的解剖特点。结果在CT与MRI上观察左侧肾动静脉主要走行于L1椎体中下部、L1/2椎间盘以及L2椎体上半部前方,主动脉分叉及髂静脉合流多位于L4/5椎间盘及L5椎体上半部前方;L2~L5节段通过CT与MRI所得OLIF通道值以及左侧腰大肌横截面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T与MRI所得OLIF通道值以及左侧腰大肌横截面积L2~L5各节段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具有密度分辨力高、检查方便迅速安全、图像清晰等优点,能作为OLIF术前评估手术通道大小、了解通道周围毗邻结构的常规手段,与MRI联合应用对手术的指导意义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外侧椎间融合 影像学 腰大肌 血管
下载PDF
ERAS围术期护理在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盼 黄洁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11期1751-1754,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围术期护理在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LIF)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脊柱外科接受OLIF治疗的6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0例腰椎滑...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围术期护理在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LIF)治疗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脊柱外科接受OLIF治疗的6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ERAS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2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24、48、72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及术后1、3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并于术后3个月随访时评定腰椎功能恢复效果。结果术后24、48 h,观察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术后72 h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2组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且观察组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JO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周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随访时腰椎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ERAS围术期护理应用于腰椎滑脱症OLIF治疗中,有利于减轻术后早期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显著改善腰椎功能,提高其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斜外侧椎间融合术 腰椎滑脱症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两种微创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及腰椎矢状位参数的比较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建江 白涛 +2 位作者 胡炜 黄异飞 韩念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5-110,共6页
目的比较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与经皮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后路融合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e-assisted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T-Endo-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 目的比较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与经皮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后路融合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e-assisted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T-Endo-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及观察腰椎矢状位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1月经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诊断为退行性腰椎滑脱(Meyerding分型Ⅰ~Ⅱ°)并行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其中23例患者采用OLIF术式治疗,20例患者采用PT-Endo-TLIF术式治疗。观察且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定期(术后3 d、术后6个月、12个月)复查腰椎X线片、CT或MRI检查进行影像学评估,并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矢状位参数的变化。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OLIF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少于PT-Endo-TLIF组,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椎间高度增加(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的腰椎前凸角、下腰椎前凸角、腰椎前凸分布指数均有增加(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腰4(L_(4))椎体倾斜角、L_(1)垂线与骶1(S_(1))距离均较术前减小(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_(5)椎体倾斜角较术前增加(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退行性滑脱的手术治疗,OLIF和PT-Endo-TLIF两种手术方式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与PT-Endo-TLIF比较,OLIF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椎间隙高度恢复更好等优势,适合临床医师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滑脱 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 经皮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后路融合术 矢状位参数
下载PDF
Pivox固定系统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疾患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郝璐 刘军辉 +2 位作者 陈意磊 范顺武 赵凤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8-575,共8页
目的:探讨Pivox固定系统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疾患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20年5月~2021年1月,收集我院采用单纯OLIF(不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疾患(... 目的:探讨Pivox固定系统在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疾患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20年5月~2021年1月,收集我院采用单纯OLIF(不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疾患(盘源性腰痛、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的患者资料,其中男36例,女33例;年龄32~79岁,平均59.1±5.9岁。分为单纯OLIF组(39例)和Pivox+OLIF组(30例),评估两组的围手术期指标:包括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在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椎间隙高度、椎间孔纵径和面积以及术后腰椎融合情况。以及比较两组之间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18个月,平均14.0±0.3个月,两组之间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手术节段、骨密度、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ivox+OLIF组手术时间大于OLIF组(P<0.05),而两组之间切口长度、出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组内围手术期VAS评分、ODI比较均为术前高于术后1周及术后1、3、6、12个月(P<0.05),术后1周及术后1、3、6、12个月时,两组之间VAS评分、OD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组内椎间隙高度、椎间孔纵径和面积术后1周及术后6、12个月较术前均明显增加(P<0.05),术后1周及术后6、12个月时,Pivox+OLIF组椎间隙、椎间孔纵径和面积增加值均大于OLIF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有融合器沉降病例,OLIF组有两例发生融合器移位,Pivox+OLIF组无一例融合器移位,两组之间融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ivox+OLIF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近期疗效满意,但相对于单纯OLIF,Piv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vox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融合器沉降 融合器移位
下载PDF
OLIF联合后路固定术治疗腰椎滑脱椎管狭窄患者的CT、MRI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杜英杰 李晓军 王玉满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5-330,共6页
本文探讨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学技术观察评价其对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后路固定术治疗L4/L5腰椎滑脱椎管狭窄患者的应用价值。选取采取OLIF联合后路固定术治疗的L4/L5腰椎滑脱椎管狭窄患者118例进行回... 本文探讨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像学技术观察评价其对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后路固定术治疗L4/L5腰椎滑脱椎管狭窄患者的应用价值。选取采取OLIF联合后路固定术治疗的L4/L5腰椎滑脱椎管狭窄患者11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术后1年的随访效果将患者分为优良组(92例)和非优良组(26例)。结果显示,优良组的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面积、椎管面积增大值均显著大于非优良组患者(P<0.05);优良组的L4和L5腰大肌横截面积、L4和L5椎旁肌横截面积增大值均大于非优良组患者(P<0.05);优良组的ODI降低值、VAS降低分值均显著大于非优良组患者(P<0.05);椎间隙高度增大值、椎间孔面积增大值、椎管面积增大值、L4和L5椎旁肌横截面积增大值与患者手术前后ODI差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采用CT、MRI对L4/L5腰椎滑脱椎管狭窄患者OLIF联合后路固定术治疗后进行随访,可观察患者术后椎间孔狭窄情况,以及临床症状解除后腰大肌及椎旁肌的恢复情况,对于判断患者腰椎功能恢复及手术效果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斜外侧椎间融合术 后路固定术 腰椎滑脱 椎管狭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