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晓芳 梁秋月 +1 位作者 刘博影 刘新民 《科技视界》 2016年第4期82-83,123,共3页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客体关系在心理治疗中的广泛使用,彰显了客体关系理论对心理治疗实践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对客体关系理论的发展进行探讨,并阐述客体关系理论的应用。
关键词 客体关系 精神分析 评估与应用 客体关系量表
下载PDF
客体关系量表在精神疾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彭建玲 彭红军 +3 位作者 孟宪璋 龙英 王玲芝 李敏慧 《广州医药》 2009年第2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客体关系自主同一性量表(mutuality of autonomy scale,MOA)在评估精神疾病疗效中的作用。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32例分裂症(偏执型)、30例抑郁症(单相),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经罗夏测验、MOA量表、PANSS量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 目的探讨客体关系自主同一性量表(mutuality of autonomy scale,MOA)在评估精神疾病疗效中的作用。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32例分裂症(偏执型)、30例抑郁症(单相),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经罗夏测验、MOA量表、PANSS量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罗夏自主同一性量表与PANSS及汉密尔顿量表之间均有较好的相关;分裂症在高客体关系水平上差异显著,抑郁症在高、低客体关系水平上差异均显著;治疗前后,分裂症组的SA(分离、自主的相似活动)是显著升高,抑郁症SI(分离、自主的相互作用)显著升高,而DI(毁灭性不平衡)显著降低,这些指标或许可作为评估分裂症及抑郁症疗效的标志。结论客体关系自主同一性量表(MOA)部分指标能有效地评估精神疾病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体关系 自主同一性量表 罗夏测验 精神疾病
下载PDF
边缘型人格障碍大学生的客体关系特点 被引量:2
3
作者 项锦晶 杨晔 申荷永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2010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运用主题统觉测验探索边缘型人格障碍(BPD)的客体关系特点。方法:对某师范大学新生施测PDQ-4+问卷,选取边缘型得分7分以上者进行SCID-Ⅱ结构化访谈,共确诊62人,从中按边缘型得分由高到低选取30名被试作为BPD组。从边缘型得分小于2... 目的:运用主题统觉测验探索边缘型人格障碍(BPD)的客体关系特点。方法:对某师范大学新生施测PDQ-4+问卷,选取边缘型得分7分以上者进行SCID-Ⅱ结构化访谈,共确诊62人,从中按边缘型得分由高到低选取30名被试作为BPD组。从边缘型得分小于2的群体中,由低到高选取30名被试作为非BPD组,比较两组在社会认知和客体关系量表(SCORS)四个维度上的得分。结果:两组被试在客体关系表征复杂性、情感基调和社会归因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情感投入与道德发展没有显著差异。情感基调这一变量能够预测边缘型得分。结论:BPD组大学生的客体关系四维度中,表征复杂性、情感基调和社会归因三个维度发展水平明显低于非BPD组大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型人格障碍 社会认知和客体关系量表 主题统觉测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