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儿童青少年性发育现状研究 被引量:77
1
作者 朱铭强 傅君芬 +5 位作者 梁黎 巩纯秀 熊丰 刘戈力 罗飞宏 陈少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6-402,410,共8页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性发育现状,比较不同地区性早熟情况。方法: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选择有地域代表的北京、天津、杭州、上海、重庆和南宁六地区6~18岁中小学生共18707名(男9812名和女8895名),按标准化方法测定各年... 目的:了解中国儿童青少年性发育现状,比较不同地区性早熟情况。方法: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选择有地域代表的北京、天津、杭州、上海、重庆和南宁六地区6~18岁中小学生共18707名(男9812名和女8895名),按标准化方法测定各年龄组儿童身高、体重、臀围和腰围等数据。采用女性乳房和男性睾丸容积Tanner分期指标衡量青春期发育。采用概率分析法测算男女第二性征出现的年龄中位数及95%可信区间。用精确概率法分析不同地区性早熟发生率,用t检验比较组间不同BMI、腰围计量资料。结果:女孩8岁组以前出现乳房发育的比例为2.91%,男孩9岁以前出现睾丸发育的比例为1.74%。女孩呈现乳房发育B2的中位年龄是9.69(95%CI:9.63—9.75)岁,男孩睾丸达G2期的中位年龄为lI.25(95%CI:11.19~11.30)岁。共有80例儿童诊断为性早熟,女孩43例,男孩37例,其患病率为0.43%。北部地区较西南地区发病率高(0.736%VS0.282%,P〈0.05)。三个地区女孩性早熟的发病年龄没有差异,男孩性早熟华东地区发病年龄较早(7.4±0.28)岁。性早熟儿童其BMI的SD值及腰臀比(W/H)较正常同龄儿童高,不同地区性早熟儿童BMI、腰围、腰臀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的性早熟诊断标准适合于评估调查地区的儿童性早熟状况。性早熟发病率及发病年龄在不同地区存在一定差异。肥胖与性早熟之间存在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流行病学 性发育 青春期发育 性早熟 肥胖 中国
下载PDF
学龄儿童单纯肥胖症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0
2
作者 蒋建华 刘金萍 +1 位作者 郭金兰 张金霞 《疾病控制杂志》 2002年第4期313-315,共3页
目的 研究影响学龄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体格测量方法在 2 348名儿童中筛选单纯肥胖儿童。通过问卷方式对肥胖儿童和对照儿童的饮食和生活行为等进行调查。结果 单纯肥胖儿童组在进餐速度、食欲好、爱吃零食、爱吃油... 目的 研究影响学龄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体格测量方法在 2 348名儿童中筛选单纯肥胖儿童。通过问卷方式对肥胖儿童和对照儿童的饮食和生活行为等进行调查。结果 单纯肥胖儿童组在进餐速度、食欲好、爱吃零食、爱吃油重食物、课余体育活动和睡眠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 ,存在明显差异。食欲好、喜食油重食物、吃零食、活动时间和父母体质指数进入 logistic回归方程。结论 应加强对于有家族史的肥胖高危儿童的行为干预 ,预防单纯性肥胖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儿童 单纯肥胖症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无锡市小学生肥胖状况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李东海 范晓静 +1 位作者 徐耀初 喻荣彬 《疾病控制杂志》 2003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了解无锡市小学生单纯性肥胖流行情况及肥胖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 2所中心小学 ,对 2 877名小学生学生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无锡市 6~ 12 a小学生肥胖发生率为 9.97% ,男生肥胖率为 12 .4 % ,女生肥胖率为... 目的 了解无锡市小学生单纯性肥胖流行情况及肥胖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 2所中心小学 ,对 2 877名小学生学生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无锡市 6~ 12 a小学生肥胖发生率为 9.97% ,男生肥胖率为 12 .4 % ,女生肥胖率为 6 .3% ,男生肥胖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 ,12 a年龄组达到 16 .7%。结论 肥胖已影响到小学生的形态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无锡市 儿童 健康
下载PDF
上海市长宁区小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现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霞 《中国校医》 2012年第3期189-190,192,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小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长宁区28所小学中抽取3所,被选中学校所有学生作为体格检查对象,描述小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现况。对250名体...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小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从长宁区28所小学中抽取3所,被选中学校所有学生作为体格检查对象,描述小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现况。对250名体质量超标/肥胖学生和300名体质量正常学生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长宁区小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男生体质量超标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9.80%和18.63%,女生体质量超标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67%和8.91%。男生的体质量超标/肥胖检出率高于女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931,P〈0.01)。双亲之一肥胖、进食速度快或一般、经常吃油炸食品、每天在家学习时间〉2h可能是体质量超标、肥胖的危险因素,愿意参加运动、每天睡眠时问为8~10h可能是体质量超标、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长宁区小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检出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有必要加强对小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学生 体质量超标/流行病学 肥胖症/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天津市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量超标和肥胖流行现状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阳 穆小瑜 +3 位作者 杨萌 张钰 张立 朱红 《中国校医》 2012年第8期571-574,共4页
目的分析天津市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量超标和肥胖检出率及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天津市区以及周边县区选取5所中小学共2351名学生,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分别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标准... 目的分析天津市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量超标和肥胖检出率及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天津市区以及周边县区选取5所中小学共2351名学生,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分别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标准(WGO;标准)、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NCHs慨)标准和国际肥胖工作组标准(IOTF标准)计算体质量超标和肥胖检出率。结果天津市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量超标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1%和13,5%(WGOC标准),13.0%和13.0%(Na{S僦标准),16.0%和11.2%(IOTF标准)。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结论天津市约有1/4的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量超标或肥胖,居国内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肥胖症/流行病学 体质量超标/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青岛市城阳区儿童超重、肥胖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饶小胖 徐海燕 +1 位作者 王沛 殷玉磊 《慢性病学杂志》 2010年第11期1560-1561,1564,共3页
目的了解青岛市城阳区儿童超重和肥胖患病现状。方法以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青岛市城阳区5450名儿童测查身高、体重,以中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BMI)分类标准计算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结果青岛市城阳区3~18岁儿童超重、... 目的了解青岛市城阳区儿童超重和肥胖患病现状。方法以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青岛市城阳区5450名儿童测查身高、体重,以中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BMI)分类标准计算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结果青岛市城阳区3~18岁儿童超重、肥胖总检出率分别为12.8%、9.0%,其中男童分别为13.9%、9.9%,女童分别11.6%、8.4%。4~7岁肥胖检出率女童大于男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13岁男童和女童肥胖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18岁肥胖检出率男童大于女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岛市城阳区儿童超重和肥胖日益增多,必须加强对儿童肥胖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流行病学 山东 人类 儿童
原文传递
包头市蒙古族中小学生体质量超标与肥胖现状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宁 韩柯 +2 位作者 包艳 刘琦琦 袁甜 《中国校医》 2015年第11期804-807,共4页
目的了解包头市蒙古族中小学生体质量超标和肥胖的三间分布,对比研究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地区超重与肥胖危险因素,探寻蒙古族中小学生体质量超标与肥胖干预的方法,为制定防控体质量超标与肥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法对包... 目的了解包头市蒙古族中小学生体质量超标和肥胖的三间分布,对比研究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地区超重与肥胖危险因素,探寻蒙古族中小学生体质量超标与肥胖干预的方法,为制定防控体质量超标与肥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法对包头市蒙古族中小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Epidate 3.1录入并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检验,对比分析不同性别、年级、地区学生的肥胖状况及危险因素之间的差别。结果包头市蒙古族中小学生总体体质量超标与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26.30%和13.15%。其中男生31.64%和17.23%,女生21.27%和9.31%;市区22.19%和10.62%,牧区29.51%和15.12%;小学生为29.68%和15.75%,中学生为14.22%和9.25%。父母肥胖、学生偏食、家长对学生进食的种类和数量能否有效干涉、高热量食物的摄入频率是影响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对比分析不同性别、年级、地区危险因素分布也有不同。结论包头市蒙古族中小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率较高,体质量超标、肥胖危险因素较复杂且分布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学生 青少年 体质量超标/流行病学 肥胖病/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某高校2012—2014级新生人体质量指数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崔芳囡 汤欣 +1 位作者 牛红丽 董华 《中国校医》 2016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BMI的情况及其分布特征,为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对2012—2014年7 654名新生进行身高、体质量检查,并计算体重指数。根据BMI 24-27.9为体质量超标,BMI≥28为肥胖,计算肥胖和体质量超标率。并根据入学... 目的了解大学生BMI的情况及其分布特征,为开展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对2012—2014年7 654名新生进行身高、体质量检查,并计算体重指数。根据BMI 24-27.9为体质量超标,BMI≥28为肥胖,计算肥胖和体质量超标率。并根据入学时间、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对体质量超标、肥胖的患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BMI分级,大学生肥胖率为3.51%,体质量超标率为11.33%,男生肥胖率和体质量超标率分别为6.79%和18.07%,女生的肥胖率和体质量超标率分别为1.45%和7.07%,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随着年龄的增加,肥胖和体质量超标患病率也增加,呈正相关。结论大学生肥胖和体质量超标患病率与年龄和性别密切相关,高校应针对大学生肥胖的影响因素开展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人 学生 人体质量指数 体质量超标/流行病学 肥胖/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2011—2016年张掖市南关学校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志炜 《中国校医》 2018年第1期23-24,26,共3页
目的为更准确地了解中小学学生营养状况,以便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科学饮食、均衡营养、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方法分析2011-2016年中小学学生营养不良动态和中小学学生肥胖动态。结果中小学学生营养不良率和肥胖率均呈上升... 目的为更准确地了解中小学学生营养状况,以便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科学饮食、均衡营养、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方法分析2011-2016年中小学学生营养不良动态和中小学学生肥胖动态。结果中小学学生营养不良率和肥胖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中小学学生的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学校和家长应高度重视学生的营养问题。科学饮食、合理运动对改善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营养状况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学生 营养障碍/流行病学 肥胖症/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福建省泉州市乡镇成年居民超重与肥胖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晓毓 李希圣 +2 位作者 林夏鸿 黄银琼 黄惠斌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6期421-423,427,共4页
目的分析调查泉州市乡镇成年居民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为制定卫生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011年11月泉州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对1 071名18~85岁的泉州市常住乡镇成年居民进行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状况进行... 目的分析调查泉州市乡镇成年居民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为制定卫生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011年11月泉州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对1 071名18~85岁的泉州市常住乡镇成年居民进行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泉州市乡镇成年居民总的超重现患病率为30.6%,总的肥胖现患病率为6.7%,男性与女性超重肥胖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男性超重肥胖率趋于年轻化,女性超重肥胖率以中年女性明显;经Logistic回归分析,超重肥胖患者的餐后血糖、甘油三酯、收缩压的发生风险增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泉州市乡镇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症 流行病学
下载PDF
2014年沈阳市沈北新区城乡小学生肥胖状况调查
11
作者 刘晓慧 张静 《中国校医》 2015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通过对小学生肥胖率的调查,了解其身体的健康水平,为后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4年3月至5月,对沈阳市沈北新区城乡各2所小学校的2 865名小学生进行肥胖率调查。结果沈阳市沈北新区农村小学生肥胖... 目的通过对小学生肥胖率的调查,了解其身体的健康水平,为后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4年3月至5月,对沈阳市沈北新区城乡各2所小学校的2 865名小学生进行肥胖率调查。结果沈阳市沈北新区农村小学生肥胖率为16.71%,体质量超标率为10.22%。其中男生肥胖率为18.39%,体质量超标率为10.97%;女生肥胖率为14.98%,体质量超标率为9.46%。城市小学生肥胖率为19.00%,体质量超标率为11.93%。其中男生肥胖率为20.54%,体质量超标率为12.51%;女生肥胖率为17.23%,体质量超标率为11.26%。流行趋势为城男>乡男>城女>乡女。结论沈阳市沈北新区城乡小学生肥胖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证明城乡差别逐渐缩小,农村小学生对食物的各种需求到达城市小学需求。城市男生肥胖的流行趋势已经到达高峰。在身体发育初期城市小学生女生对食物的需求跟男生同样多,需引起家长以及学校的重视。小学生的肥胖率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社会和国家应该及时做好预防工作,防治小学生的过度肥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儿童肥胖/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城市0~7岁儿童单纯肥胖症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90
12
作者 丁宗一 何清 +13 位作者 樊征鸿 杜丽蓉 蒋竞雄 卢秀英 郑德元 郑惠莲 姚凯南 谢鹏 关福琴 李锦华 石淑华 高清欣 史伟芬 刘维时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了解我国0~7岁儿童单纯肥胖症流行情况及特征,并与1986年我国的调查资料作比较。方法身高别体重大于美国卫生统计中心/疾病控制中心参照人群的10%~19%为超重,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 目的了解我国0~7岁儿童单纯肥胖症流行情况及特征,并与1986年我国的调查资料作比较。方法身高别体重大于美国卫生统计中心/疾病控制中心参照人群的10%~19%为超重,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50%为重度肥胖。共调查了11个城市208513名儿童。结果总肥胖检出率为:男2.2%,女1.9%。总超重率男女均为4.2%;肥胖超重比男1.9,女2.1。从地区分布看,肥胖与超重的检出率为:北片、南片高,中片低。脂肪重聚年龄为5岁,脂肪重聚比前半年为:男2.9%,女3.5%,后半年为男1.7%,女2.4%。与1986年相比,10年动态趋势为:肥胖检出率年增长值,男10%,女8.7%;南片和中片高,北片低。结论(1)单纯肥胖症已成为学龄前儿童严重健康问题。(2)1986~1996年肥胖检出率年增长率处于失控的奇高速度。(3)脂肪重聚年龄超前和肥胖-超重比过大是肥胖检出率上升的重要危险因素。(4)脂肪重聚比提示学龄前控制肥胖的两个重要时期为生后1岁和5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肥胖症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山西省老年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9
13
作者 郭剑津 饶华祥 +7 位作者 侯玉英 赵淑芳 景雅 赵媚鲜 张悦红 赵晋英 杨瑞 邢学武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6-647,共2页
[目的]了解山西省老年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调查为原则,抽取山西省太原、大同、晋中、运城等9个地、市的41个街道居委会和村镇作为调查点,对每个调查点的55岁以... [目的]了解山西省老年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调查为原则,抽取山西省太原、大同、晋中、运城等9个地、市的41个街道居委会和村镇作为调查点,对每个调查点的55岁以上长住居民进行超重和肥胖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共调查3702人,其中男性1782人,女性1920人。超重患病率男性为28.6%,女性为34.5%,总患病率为31.7%;肥胖患病率男性为3.0%,女性为6.8%,总患病率为5.0%。男女之间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214和χ2=27.378,v=1,P﹤0.01)。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年龄、饮食习惯、性别、吸烟等与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有相关性,其中年龄、吸烟为负相关。[结论]山西省老年人群超重和肥胖患病率较高,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以降低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患病率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