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不同区域农田养分输入、输出与平衡 被引量:200
1
作者 李书田 金继运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4207-4229,共23页
弄清中国不同区域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状况,对养分资源管理和肥料的科学分配与施用,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参考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和论述了中国的养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估算了各种有机肥资源及其可提供的氮磷... 弄清中国不同区域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状况,对养分资源管理和肥料的科学分配与施用,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参考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和论述了中国的养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估算了各种有机肥资源及其可提供的氮磷钾养分数量,分析和评价了中国不同区域养分输入、输出特点及平衡状况。针对目前养分输入、输出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养分资源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资源 养分输入 养分输出 养分平衡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的养分吸收、转运及土壤氮素平衡 被引量:134
2
作者 侯云鹏 韩立国 +4 位作者 孔丽丽 尹彩侠 秦裕波 李前 谢佳贵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36-845,共10页
【目的】为解决东北地区水稻合理施用氮肥问题,系统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东北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养分吸收、转运、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变化,并探讨各养分间及其与产量间的关系,为东北地区水稻合理施氮提供理论基础。【... 【目的】为解决东北地区水稻合理施用氮肥问题,系统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东北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养分吸收、转运、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变化,并探讨各养分间及其与产量间的关系,为东北地区水稻合理施氮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于2012-2013年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红光农场,选用当地主栽水稻品种富优135和吉粳511为材料,设置施N 0、60、120、180和240 kg/hm^25个水平。于水稻返青期、分蘖期、抽穗期、灌浆期及成熟期采集植株样本,分为茎鞘、叶片和籽粒三部分,测定氮、磷、钾含量,计算水稻主要生育期植株养分吸收、转运、氮素利用特性的相关参数及各养分吸收、转运与产量间的关系。水稻移栽前和收获后采集0—100 cm土壤样品,每20 cm为一层(共5层),测定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并根据各层土壤容重计算0—100 cm土体无机氮积累量,分析土壤氮素平衡状况。【结果】施氮量60-180 kg/hm^2范围内,水稻产量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氮肥用量超过180 kg/hm^2水稻产量下降。结合当年水稻和肥料价格,根据水稻产量(y)和施氮量(x)拟合方程,得出最高产量氮肥用量分别为212.8 kg/hm^2和220.6 kg/hm^2,施氮范围在202.2-231.6 kg/hm^2之间,最佳经济产量氮肥用量分别为203.0和209.1 kg/hm^2,施氮范围在192.9-219.6 kg/hm^2之间。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水稻主要生育期氮、磷、钾吸收量,且能提高水稻抽穗期氮、磷、钾养分向籽粒的转运,施氮量180 kg/hm^2处理抽穗期各养分累积量与籽粒转运量呈正比,当氮肥用量超过180 kg/hm^2后,氮、磷、钾养分向籽粒转运出现负效应。氮素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下降,氮肥当季回收率以施氮量180 kg/hm^2处理最高。相关分析表明,水稻主要生育期氮、磷、钾的吸收、转运与产量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水平 产量 养分吸收 养分转运 氮素平衡
下载PDF
胶州湾营养盐结构的长期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09
3
作者 沈志良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2-331,共10页
根据 1 962年— 1 998年 81个航次的调查和历史资料 ,讨论了胶州湾营养盐及其结构的长期变化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近 40年来 ,胶州湾无机N和P浓度分别增加了 3.9倍和1 .4倍 ,DIN/PO4 P摩尔比从 1 5 .9± 6.3增加到 37.8± 2 2 .... 根据 1 962年— 1 998年 81个航次的调查和历史资料 ,讨论了胶州湾营养盐及其结构的长期变化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近 40年来 ,胶州湾无机N和P浓度分别增加了 3.9倍和1 .4倍 ,DIN/PO4 P摩尔比从 1 5 .9± 6.3增加到 37.8± 2 2 .9,SiO3 Si浓度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高的DIN/PO4 P比例和很低的SiO3 Si/PO4 P比例 ( 7.6± 8.9)及SiO3 Si/DIN比例 ( 0 .1 9±0 .1 5 )表明 ,胶州湾营养盐结构已经从比较平衡到不平衡。根据化学计量营养盐限制的标准 ,DIN和PO4 P作为胶州湾浮游植物限制因子的可能性已经减少或消失 ,SiO3 Si限制已经增加。营养盐结构的变化已经导致大型硅藻的减少和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的变化 ,大型硅藻可能趋向于小型化。胶州湾生态系统的这些变化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直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营养盐 长期变化 营养盐平衡 浮游植物 胶州湾
下载PDF
减量施肥下小麦产量、肥料利用率和土壤养分平衡 被引量:129
4
作者 赵亚南 宿敏敏 +4 位作者 吕阳 况福虹 陈轩敬 张跃强 石孝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4-873,共10页
【目的】我国化肥过量施用现象普遍,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生产。研究化肥减量施用对小麦产量、籽粒灌浆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可以为我国化肥高效施用和零增长目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四川盆地进行了两个大田试验,以习惯施... 【目的】我国化肥过量施用现象普遍,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生产。研究化肥减量施用对小麦产量、籽粒灌浆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可以为我国化肥高效施用和零增长目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四川盆地进行了两个大田试验,以习惯施肥(N、P_2O_5、K_2O分别为180、120、45 kg/hm^2)为对照,设置减量施肥(N、P_2O_5、K_2O分别为96、60、45 kg/hm^2)处理,测定了小麦产量及构成、籽粒灌浆、花后干物质转运、旗叶叶绿素含量、养分平衡和肥料利用率。【结果】与习惯施肥相比,减量施肥下小麦产量、穗数、穗粒数没有显著变化,小麦–玉米轮作田块小麦千粒重显著提高5.8%。根据Logistics方程拟合结果,减量施肥显著提高了小麦–玉米轮作田块小麦理论最大千粒重,渐增期、缓增期籽粒净增重,对其他灌浆参数影响不显著。减量施肥下小麦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及其对籽粒灌浆的贡献率增加28.5%、17.5%和20.7%,但花后旗叶叶绿素含量下降速度加快。习惯施肥和减量施肥土壤氮素盈余分别为22.6和–30.2 kg/hm^2,土壤磷盈余分别为80.4和22.8kg/hm^2。减量施肥后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和表观回收率比习惯施肥提高79.2%、69.1%和27.9%,磷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和表观回收率提高91.1%、72.7%和68.5%。【结论】本试验的两年时间内,减量施肥可以维持小麦产量,促进小麦干物质转运及其对籽粒灌浆的贡献,但花后功能叶衰退加速。减量施肥下肥料利用率提高,土壤磷素盈余降低,土壤氮素亏缺,需要在确保维持小麦产量、土壤肥力和养分平衡的基础上,继续优化减氮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产量 籽粒灌浆 干物质转运 肥料利用率 养分平衡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土壤养分库的影响 被引量:86
5
作者 关焱 宇万太 李建东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1-137,共7页
扼要地概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关于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养分库的动态与平衡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介绍并讨论了土壤氮、磷、钾养分全量及有效量的动态变化 ,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动态变化 ;铵态氮、氨基酸态氮、氨基糖态氮、酸解未知态氮、非水解... 扼要地概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关于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养分库的动态与平衡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介绍并讨论了土壤氮、磷、钾养分全量及有效量的动态变化 ,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动态变化 ;铵态氮、氨基酸态氮、氨基糖态氮、酸解未知态氮、非水解残渣氮及微生物体氮在土壤氮库中的动态变化 ;Ca2 P、Ca8 P、Al P、Fe P、闭蓄态磷 ,活性有机磷、中度活性有机磷、中稳性有机磷、高稳性有机磷及微生物体磷在土壤磷库中的动态变化 ;土壤碳库中松结态腐殖质、稳结态腐殖质、紧结态腐殖质以及富里酸和胡敏酸的动态变化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无机复合状况的影响 ;农田土壤养分库的养分循环与养分平衡。还指出了当前土壤养分库研究面临的一些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土壤养分库 养分平衡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红壤旱地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80
6
作者 孔宏敏 何圆球 +1 位作者 吴大付 李成亮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82-786,共5页
历时 14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表明 ,红壤旱地磷素最为缺乏 ,施用磷肥对提高作物产量效果最好 ;施用石灰和微量元素对作物产量没有明显增产作用 .施肥可以提高花生植株磷、钾的浓度 ,表明作物的养分含量受土壤养分供应水平的影响 .土壤中赢... 历时 14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表明 ,红壤旱地磷素最为缺乏 ,施用磷肥对提高作物产量效果最好 ;施用石灰和微量元素对作物产量没有明显增产作用 .施肥可以提高花生植株磷、钾的浓度 ,表明作物的养分含量受土壤养分供应水平的影响 .土壤中赢余 (亏损 )的养分在养分库重建中的作用可以用速效养分库重建效率来表示 .研究表明 ,当红壤旱地N、P2 O5、K2 O养分赢余 1kg·hm-2 时 ,可分别使土壤中水解氮、有效磷、交换性钾含量提高 0 .6~ 6 .2 6、0 .2 0~ 0 .2 8和 1.1~ 8.5mg·kg-1.红壤旱地氮和磷通过径流等损失较大 ,不同处理之间的变化幅度也较大 .红壤每年可固定磷 4 3.5kg·hm-2 ,通过自身风化作用每年可提供氮4 8.1kg·hm-2 和钾 4 0 .5kg·hm-2 ,以满足作物生长所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产量 土壤肥力 养分平衡 长期施肥 红壤旱地
下载PDF
石油烃微生物降解的营养平衡及降解机理 被引量:62
7
作者 何良菊 李培杰 +1 位作者 魏德洲 王淀佐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94,共4页
利用从辽河油田分离出的石油烃降解菌 ,采用生物泥浆法 ,研究了土壤中石油烃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中营养物质供给的平衡关系及其影响降解的机理 .试验结果表明 :本试验条件下土壤中石油烃降解所需营养物质氮磷的配比为 5 6 7∶1,这一比... 利用从辽河油田分离出的石油烃降解菌 ,采用生物泥浆法 ,研究了土壤中石油烃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中营养物质供给的平衡关系及其影响降解的机理 .试验结果表明 :本试验条件下土壤中石油烃降解所需营养物质氮磷的配比为 5 6 7∶1,这一比例与细胞中氮磷元素比例接近 ;对含油 1 4 %~ 1 5 %的土壤 ,摇瓶试验处理 16d后除油率可达 30 %以上 .考察了(NH4) 2 SO4、NH4NO3 、NaNO3 、CO(NH2 ) 2 分别作为氮源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4种氮源对石油烃的微生物降解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而且无机氮源比有机氮源更好 ,硝酸盐形式的氮比铵态氮更有利 ,营养盐的作用主要是促进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同时改变体系 pH值 ,使之有利于降解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石油污染 生物降解 营养平衡
下载PDF
农田土壤养分平衡状况及其评价的试点研究 被引量:62
8
作者 黄绍文 金继运 +2 位作者 左余宝 杨俐苹 程明芳 《土壤肥料》 CSCD 2000年第6期14-19,共6页
本文研究了黄淮海平原二个主要农业自然经济类型区定位监测点的农田土壤养分收支平衡状况 ,并用养分允许平衡盈亏率进行评价。玉田县和陵县试区 ,N盈余分别平均为 82 .7~10 7.1、32 .0~ 184 .2 kg/ hm2 .a,可能会造成 N素的大量损失... 本文研究了黄淮海平原二个主要农业自然经济类型区定位监测点的农田土壤养分收支平衡状况 ,并用养分允许平衡盈亏率进行评价。玉田县和陵县试区 ,N盈余分别平均为 82 .7~10 7.1、32 .0~ 184 .2 kg/ hm2 .a,可能会造成 N素的大量损失和引起较严重的环境污染 ;P2 O5盈余分别平均为 2 1.1~ 2 2 .9、74 .3~ 77.5kg/ hm2 .a,玉田县试区磷肥的施用基本合理 ,而陵县试区磷肥未得到合理高效利用 ;K2 O亏缺分别平均为 54.2~ 78.5、183.3~ 2 16.7kg/ 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养分支出参数 养分平衡 平衡盈亏率
下载PDF
水稻物质生产与氮、磷、钾、硅素积累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69
9
作者 江立庚 甘秀芹 +2 位作者 韦善清 徐建云 曹卫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26-230,共5页
大田条件下研究了 30个水稻基因型的干物质与N、P、K、Si积累特性及其相互关系 .结果表明 ,水稻干物质积累总量随N、P、K和Si积累总量的增加呈直线增加 ,其相关系数早季和晚季均达极显著水平 .同时 ,N、P、K、Si积累的平衡有利于干物质... 大田条件下研究了 30个水稻基因型的干物质与N、P、K、Si积累特性及其相互关系 .结果表明 ,水稻干物质积累总量随N、P、K和Si积累总量的增加呈直线增加 ,其相关系数早季和晚季均达极显著水平 .同时 ,N、P、K、Si积累的平衡有利于干物质积累 ,干物质积累量随NBI(养分平衡指数 )直线增加 ,随NDI(养分偏离指数 )直线下降 .30个水稻品种平均N、P、K、Si积累总量比值早季为 3.76∶1∶4 .5 5∶7.10 ,晚季为 2 .88∶1∶4 .5 4∶8.0 9.干物质积累能力以中期最强 ,前期最弱 ,而N积累能力却以前期最强 ,后期最弱 .水稻抽穗前积累的干物质主要分配在茎鞘中 ,当抽穗期茎鞘比率达到最大时 ,茎鞘重约为叶片重的 2倍 ,而抽穗前积累的N主要分配在叶片中 ,叶片中N的分配比率全生育期均比干物质分配比率高 .成熟期积累的干物质、N和P主要分配在穗部 ,早、晚季稻的平均分配比率分别为 5 8.0 1%、6 6 .4 2 %和 70 .0 6 % ,而K主要分配在茎鞘中 ,早、晚季稻的平均分配比率为 6 2 .0 8% .早季Si在茎中的分配比率 (4 3.11% )最大 ,而晚季却以穗中的分配比率 (4 6 .99%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干物质积累 养分积累 养分平衡
下载PDF
不同有机肥料对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1
10
作者 李吉进 宋东涛 +2 位作者 邹国元 张青 聂俊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10期300-305,共6页
在有机生产条件下布置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肥料对番茄生长、养分平衡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中采用农家堆肥、精制有机肥、沼渣为供试有机肥料,进行等氮投入,其中精制有机肥在此基础上额外设置了3个施肥水平。结果表明:有机肥适量施用能... 在有机生产条件下布置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肥料对番茄生长、养分平衡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中采用农家堆肥、精制有机肥、沼渣为供试有机肥料,进行等氮投入,其中精制有机肥在此基础上额外设置了3个施肥水平。结果表明:有机肥适量施用能显著促进番茄生长发育,株高、茎粗、开花数、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均好于不施肥对照,增产效果显著。等氮条件下不同有机肥料增产幅度在9.2%-14.4%之间。肥料氮磷钾养分平衡指数分别波动于3.06-3.35、7.77-23.65、1.66-2.88之间,而氮磷钾的利用率则分别波动在7.37%-9.51%、1.49%-4.39%、9.10%-15.32%之间。有机肥投入量的增加并未显著促进作物对氮磷钾的吸收,肥料利用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急剧下降,养分平衡指数上升。适量施用有机肥料增加了番茄可溶性糖、固形物、Vc含量以及糖酸比,降低了硝酸盐含量,从而提高了番茄果实品质。研究揭示,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可以促进作物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但过多的有机肥投入无济于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增长,相反还可能存在着环境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料 番茄 养分平衡 利用率 品质
下载PDF
北京地区蔬菜施肥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45
11
作者 陈新平 张福锁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3-66,共4页
目前北京地区蔬菜施肥中氮、磷、钾养分比例不协调,土壤养分收支不平衡,氮、磷盈余而钾不足。这不仅造成蔬菜品质的下降和对环境的污染,也使某地发生次生盐渍化,并使蔬菜易发生病害。采用土壤诊断与植株诊断相结合的平衡施肥技术,... 目前北京地区蔬菜施肥中氮、磷、钾养分比例不协调,土壤养分收支不平衡,氮、磷盈余而钾不足。这不仅造成蔬菜品质的下降和对环境的污染,也使某地发生次生盐渍化,并使蔬菜易发生病害。采用土壤诊断与植株诊断相结合的平衡施肥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措施。文章提出了今后蔬菜施肥中需要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蔬菜 养分平衡 平衡施肥
下载PDF
无公害蔬菜营养与施肥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12
作者 吴建繁 王运华 《植物学通报》 CSCD 2000年第6期492-503,共12页
本文综述了无公害蔬菜定义、卫生评价标准及生产环境评价标准。对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常用的氮肥在土壤中转化、种类和形态、用量和时期与硝酸盐关系 ,过量氮肥对蔬菜体内硝酸盐累积影响 ,对地下水质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磷肥过量引起流... 本文综述了无公害蔬菜定义、卫生评价标准及生产环境评价标准。对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常用的氮肥在土壤中转化、种类和形态、用量和时期与硝酸盐关系 ,过量氮肥对蔬菜体内硝酸盐累积影响 ,对地下水质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磷肥过量引起流失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磷肥中镉对土壤生态环境污染的影响 ,以及畜禽粪肥、城市垃圾和污泥堆肥对蔬菜品质及环境影响进行了评述。对近二十年来土壤栽培条件下应用于无公害蔬菜营养诊断与平衡施肥研究的养分平衡法、肥料效应函数法、NPK比例法、土壤测试指数法、植物营养外观及测试指标诊断法、DRIS作物营养诊断施肥综合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蔬菜 评价标准 营养诊断 平衡施肥
下载PDF
我国设施栽培养分管理中待解的科学和技术问题 被引量:64
13
作者 蔡祖聪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6-43,共8页
我国设施栽培迅速发展为保障城乡居民蔬菜和瓜果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不合理施肥,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养分失衡、氮、磷、钾、硫元素过量积累等土壤快速退化现象极为普遍,正在严重威胁设施栽培的可持续... 我国设施栽培迅速发展为保障城乡居民蔬菜和瓜果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不合理施肥,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养分失衡、氮、磷、钾、硫元素过量积累等土壤快速退化现象极为普遍,正在严重威胁设施栽培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科学研究严重滞后于生产发展水平,设施栽培养分管理中还存在诸多科学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探讨了设施栽培中确定养分合理施用量、判断土壤养分供应是否平衡、评价养分环境效应和去除土壤中过量积累的养分等方面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认为我国亟需组织力量,系统地研究在设施栽培特殊的小气候、土壤水分运移、作物生长和养分吸收特点以及高复种指数下,土壤养分转化规律,水、土、气和作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尽速改变科学研究滞后于生产实际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栽培 养分施用量 养分平衡 环境效应 退化土壤修复
下载PDF
陆地生态系统氮饱和对植物影响的生理生态机制 被引量:49
14
作者 樊后保 黄玉梓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5-402,共8页
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含氮化肥的使用以及畜牧业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向大气中排放的含氮化合物数量不断上升,从而引起大气氮沉降的增加,使得某些陆地生态系统出现氮饱和现象。文章综述了全球氮沉降与陆地生态系统氮饱和现状,探讨了氮饱和... 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含氮化肥的使用以及畜牧业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向大气中排放的含氮化合物数量不断上升,从而引起大气氮沉降的增加,使得某些陆地生态系统出现氮饱和现象。文章综述了全球氮沉降与陆地生态系统氮饱和现状,探讨了氮饱和对植物光合作用、养分平衡和抗逆性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氮饱和 植物生理生态 光合作用 养分平衡 抗逆性
下载PDF
太湖地区农田土壤养分动态及其启示 被引量:44
15
作者 高超 张桃林 吴蔚东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28-432,共5页
太湖地区人地关系紧张 ,环境问题尤其是地表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农田生态系统的养分收支和土壤养分状况不仅关系到农业的高产稳产 ,对区内的水环境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典型区的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 ,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以来... 太湖地区人地关系紧张 ,环境问题尤其是地表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农田生态系统的养分收支和土壤养分状况不仅关系到农业的高产稳产 ,对区内的水环境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典型区的实地调查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 ,自 2 0世纪 80年代初以来太湖地区农田生态系统中的氮、磷一直处于盈余状态 ,且盈余量不断增加 ,土壤钾素则长期亏缺 ,但近年来有所缓和。区内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近 2 0年来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速效钾含量在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前呈下降趋势 ,近年来有所回升。主要类型土壤的pH也呈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养分平衡 养分状况 土壤养分管理 pH值
下载PDF
多功能营养型蔬菜无土栽培基质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40
16
作者 朱世东 徐文娟 赵国荣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25-428,共4页
采用多功能营养型无土栽培基质进行黄瓜、番茄和辣椒无土栽培研究.结果表明,多功能营养型无土栽培基质肥力较高,养分基本平衡.相关微生物(如氨化菌、硝化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等)数量多,脲酶、转化酶和蛋白酶等活性高,有利于基质有机成分的... 采用多功能营养型无土栽培基质进行黄瓜、番茄和辣椒无土栽培研究.结果表明,多功能营养型无土栽培基质肥力较高,养分基本平衡.相关微生物(如氨化菌、硝化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等)数量多,脲酶、转化酶和蛋白酶等活性高,有利于基质有机成分的转化.黄瓜、番茄和辣椒的产量较土壤栽培分别提高23.83%、27.34%和32.98%.辣椒产值增加 180.85%,纯收入提高 109.69%.产品质量均达到“无公害”蔬菜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营养型基质 蔬菜 无土栽培 养分平衡 微生物区系
下载PDF
基于种养平衡的杭州市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51
17
作者 邱乐丰 龙文莉 +1 位作者 方豪 胡伟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10-1419,共10页
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是生态化、资源化解决畜禽规模养殖粪污排放问题的根本途径。论文以土壤有效氮、磷含量预测土壤供肥能力,结合种植和养殖业年度统计数据,利用修正的养分平衡法估算杭州市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并分析杭州市各县市畜禽养... 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是生态化、资源化解决畜禽规模养殖粪污排放问题的根本途径。论文以土壤有效氮、磷含量预测土壤供肥能力,结合种植和养殖业年度统计数据,利用修正的养分平衡法估算杭州市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并分析杭州市各县市畜禽养殖污染风险。结果表明:2014年杭州市畜禽养殖环境承载力以氮、磷计分别为18.20和18.29头猪当量/hm^2,实际承载量分别为13.26和12.70头猪当量/hm^2,污染风险指数分别为0.73和0.69,说明杭州市整体处于畜禽养殖低污染风险状态,但各县市的污染负荷差异显著,市区等4个县市属于过量承载,存在较高的污染风险,富阳等4个县市仍有一定的承载潜力。研究结果可为杭州市种养业平衡整体规模配置、布局调整和粪污消纳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养殖 承载力 养分平衡 土壤供肥
原文传递
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黑土作物产量与养分平衡特征 被引量:49
18
作者 郝小雨 周宝库 +1 位作者 马星竹 高中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78-185,共8页
为了明确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黑土作物产量及养分平衡特征,利用开始于1979年的哈尔滨黑土肥力长期定位试验,以小麦-大豆-玉米轮作(3a)为一个周期,选取对照(不施肥,记作CK)、常量氮磷钾化肥配施(小麦施N、P2O5量分别为150、75 kg/hm2... 为了明确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黑土作物产量及养分平衡特征,利用开始于1979年的哈尔滨黑土肥力长期定位试验,以小麦-大豆-玉米轮作(3a)为一个周期,选取对照(不施肥,记作CK)、常量氮磷钾化肥配施(小麦施N、P2O5量分别为150、75 kg/hm2,大豆施N、P2O5量分别为75、150 kg/hm2,玉米施N、P2O5量分别为150、75 kg/hm2,K2O共施75 kg/hm2,记作NPK)、常量有机肥(施肥18 600 kg/hm2,记作M)、常量化肥有机肥配施(化肥施量同NPK,有机肥施量同M,记作MNPK)和二倍量氮磷化肥有机肥配施(小麦施N、P2O5量分别为300、150 kg/hm2,大豆施N、P2O5量分别为150、300 kg/hm2,、玉米施N、P2O5量分别为300、150 kg/hm2,有机肥共37 200 kg/hm2,记作M2N2P2)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作物的平均产量、产量年际变化和土壤养分表观平衡。结果表明:1)较CK,长期平衡施用化肥或化肥配施有机肥提高了作物产量,多年平均增产率分别在82.5%~91.6%(小麦)和35.6%~40.9%(玉米)之间。长期不同施肥措施增产效果表现为M2N2P2〉MNPK〉NPK〉M,有机无机肥配施与单施化肥处理间作物产量差异不显著。2)长期不施肥处理小麦和玉米产量随试验年限推移呈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13.93和42.61 kg/(hm2·a),大豆则以7.409 kg/(hm2·a)的速率增加。施肥处理小麦、大豆和玉米产量随试验年限的增加呈总体上升的趋势。3)在该试验条件下,长期施用常量化肥处理(NPK)和常量化肥有机肥配施处理(MNPK)土壤氮亏缺量分别为29.7和17.5 kg/hm2,磷盈余量分别为33.4和61.2 kg/hm2。各处理土壤中钾素均表现为亏缺,亏缺量在30.4~73.0 kg/hm2之间。MNPK处理氮、钾供应状况有所改善,较NPK处理分别增加12.2和27.6 kg/hm2。4)作物产量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降雨量、生育期日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5)在黑土小麦-大豆-玉米典型轮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肥料 作物 长期施肥 作物产量 养分平衡 有机无机肥配施 黑土
下载PDF
平衡施肥对玉米产量、效益及土壤-作物系统养分收支的影响 被引量:49
19
作者 姬景红 李玉影 +4 位作者 刘双全 刘颖 张明怡 韩光 孙世超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41,共5页
研究了黑龙江省玉米主产区宾县和肇东地区平衡施肥条件下,玉米产量、效益、各生育期养分吸收规律以及土壤-作物系统中氮磷钾三要素投入-产出平衡状况。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对宾县和肇东玉米产量及效益有明显的正效应。农民习惯施肥(FP)较... 研究了黑龙江省玉米主产区宾县和肇东地区平衡施肥条件下,玉米产量、效益、各生育期养分吸收规律以及土壤-作物系统中氮磷钾三要素投入-产出平衡状况。结果表明,平衡施肥对宾县和肇东玉米产量及效益有明显的正效应。农民习惯施肥(FP)较推荐施肥(OPT)玉米平均减产9.0%,减收914元/hm2。平衡施肥有利于玉米植株对养分的均衡吸收,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OPT处理的玉米氮、磷、钾吸收量平均增加了16.5、3.5、59 kg/hm2。苗期—大喇叭口期、拔节期以及灌浆期—成熟期是玉米养分需求的关键时期。宾县和肇东两地区土壤氮和磷的平衡系数均大于1,说明氮肥和磷肥用量能满足玉米高产的需求;而钾肥用量不足。宾县玉米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3.3%、19.0%和46.7%;肇东玉米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36.0%、22.9%和48.0%。从土壤养分收支平衡及肥料利用率方面考虑,应该在本试验推荐OPT处理氮、磷肥的基础上适当提高钾肥用量,以使OPT处理不断优化,达到玉米的高产、优质和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施肥 养分收支 玉米 产量
下载PDF
施氮和秸秆还田对晚播小麦养分平衡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8
20
作者 张姗 石祖梁 +5 位作者 杨四军 顾克军 戴廷波 王飞 李想 孙仁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714-2720,共7页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水稻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晚播小麦产量、养分积累、秸秆养分释放及养分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并配施适当的施氮量有利于提高晚播小麦籽粒产量.晚播小麦全生育期的干物质、氮、磷、钾积累量均随施氮量增加...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水稻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晚播小麦产量、养分积累、秸秆养分释放及养分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并配施适当的施氮量有利于提高晚播小麦籽粒产量.晚播小麦全生育期的干物质、氮、磷、钾积累量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相同施氮量(270 kg N·hm-2)下,秸秆还田处理的干物质、磷、钾积累高于不还田处理,氮积累则呈相反趋势.随着施氮量增加,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率增加,且拔节后秸秆养分释放量占总释放量的比例降低;随生育进程的推进,秸秆的干物质、磷、钾释放量呈倒"N"型变化趋势,而氮释放量则呈"V"型变化趋势.计算养分表观平衡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并增加施氮量,养分总盈余量显著升高;在获得较高产量的施氮条件下,氮、钾素显著盈余,磷素投入较为合理.晚播小麦实行秸秆还田后,可适当增加氮肥用量至257 kg·hm-2,并减少钾肥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秸秆还田 晚播小麦 养分平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