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雌雄同体”观与文学创作 被引量:22
1
作者 潘建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96-102,共7页
"雌雄同体"概念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提出的文学观点,它既是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中的重点概念,也是西方女性主义的重要内容。文章探讨了学术界关于"雌雄同体"概念的研究与争议、"雌雄同体"观... "雌雄同体"概念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提出的文学观点,它既是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中的重点概念,也是西方女性主义的重要内容。文章探讨了学术界关于"雌雄同体"概念的研究与争议、"雌雄同体"观在伍尔夫整个创作过程中的运用、她常用的"雌雄同体"文学意象以及该观点对西方女性主义的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吉尼亚·伍尔夫 “雌雄同体” 小说创作 文学意象
下载PDF
赛珍珠对狄更斯小说创作的借鉴——兼论赛珍珠研究中的西方文化因素问题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春蕾 祝诚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74-79,共6页
赛珍珠在进行小说创作时,除自觉接受中国文化影响外也在自觉汲取西方文化的营养,她对狄更斯小说创作的借鉴就是典型的例证。通过对赛珍珠的《大地》、《龙子》、《同胞》与狄更斯的《双城记》、《圣诞欢歌》、《艰难时世》等小说的比较... 赛珍珠在进行小说创作时,除自觉接受中国文化影响外也在自觉汲取西方文化的营养,她对狄更斯小说创作的借鉴就是典型的例证。通过对赛珍珠的《大地》、《龙子》、《同胞》与狄更斯的《双城记》、《圣诞欢歌》、《艰难时世》等小说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赛珍珠在社会题材的选择、人道主义主题的确立、人物形象的刻画以及情节结构的设置安排等方面都对狄更斯有所借鉴并有所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 狄更斯 小说 文学创作 文化 题材 艺术手法
下载PDF
先锋文学、地域文化与我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7
3
作者 潘军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30-34,共5页
中国"先锋小说"是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下的产物,它的一个贡献是解决了小说由"写什么"到"怎么写"的重大课题;地域文化不是一种方言、习俗、习惯等的拼盘,而是一种文化意识,并最终超越文化界限成为一个... 中国"先锋小说"是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下的产物,它的一个贡献是解决了小说由"写什么"到"怎么写"的重大课题;地域文化不是一种方言、习俗、习惯等的拼盘,而是一种文化意识,并最终超越文化界限成为一个民族性的东西;选择文学创作之路,是兴趣、欲望的满足,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也是一条艰辛的探索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文学 地域文化 小说创作
下载PDF
综论余华小说创作转型的成功 被引量:4
4
作者 孙晓彦 张振安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 2008年第2期147-149,共3页
余华的小说创作经历了从早期先锋写作到后期现实主义写作的转型。总体看来,他的创作转型是机智的,是值得肯定的。在创作后期,他将作品的主题由揭示"人性恶"回归到"人性善",表现了他在创作中对"人"的关注... 余华的小说创作经历了从早期先锋写作到后期现实主义写作的转型。总体看来,他的创作转型是机智的,是值得肯定的。在创作后期,他将作品的主题由揭示"人性恶"回归到"人性善",表现了他在创作中对"人"的关注由孤立走向全面。小说回归趣味性和故事性,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他开始将现实和历史结合反思,作品具有了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余华的转型,启示当下文坛:走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承担厚重的社会历史责任,拯救并发扬人性中光辉的一面,依然是文学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小说创作 转型
下载PDF
福克纳与金庸小说比较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黎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8-153,共6页
福克纳和金庸是两位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作家,但他们的小说创作却有着某些精神上的相似。在约克纳帕塌法世系和后江湖世界、种族歧视与民族斗争、人与自然风光、探寻普通人的命运等四个方面,都表现出了这种精神上的相似与细微差异。他... 福克纳和金庸是两位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作家,但他们的小说创作却有着某些精神上的相似。在约克纳帕塌法世系和后江湖世界、种族歧视与民族斗争、人与自然风光、探寻普通人的命运等四个方面,都表现出了这种精神上的相似与细微差异。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创造性处理,使他们成为伟大的文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金庸 小说创作 比较研究
下载PDF
玛格丽特·杜拉斯小说创作的整体风貌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云峰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16-18,共3页
玛格丽特·杜拉斯 (1914 - 1996 )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其作品在自由写作、真实与虚构、可读性与耐读性、图像与声音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特色。这些特色是杜拉斯的写作区别于他人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 玛格丽特·杜拉斯 小说创作 整体风貌 女性写作
下载PDF
叙事之艺与伦理之思的有机交融——《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及其伦理价值研究》述评 被引量:1
7
作者 朱慧敏 刘茂生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3,共5页
尚必武教授于2023年出版的新著《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及其伦理价值研究》深入探讨了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聚焦于作品所呈现的叙事特色和伦理主题,是麦克尤恩研究的重要成果。该著作挖掘了麦克尤恩作品隐含在叙事艺术背... 尚必武教授于2023年出版的新著《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及其伦理价值研究》深入探讨了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聚焦于作品所呈现的叙事特色和伦理主题,是麦克尤恩研究的重要成果。该著作挖掘了麦克尤恩作品隐含在叙事艺术背后的伦理内核,剖析了小说中的伦理问题和伦理困境。尚必武教授细致解读麦克尤恩作品,关注被学界所忽视的伦理关切,呈现其中的伦理诉求。该著极具学术深度,特色鲜明,表达了中国本土视角下的研究立场,实现了中外研究平等对话,是理解麦克尤恩作品、推动中外文学研究交流与互动的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恩·麦克尤恩 小说创作 叙事艺术 伦理思想 伦理价值
下载PDF
晚清小说创作中的自我禁抑现象——以禁抑诲淫和迷信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天星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1-88,共8页
自觉遏制诲淫和迷信是晚清小说创作中的普遍现象。狭邪小说作家采用避而不写、简洁含蓄两种方式处理性描写;改良小说作家要求儿女之情关乎国家社会,在创作中采取有情无欲的方式摒弃性欲描写;清末反迷信潮流兴起,作家普遍采取拒绝迷信素... 自觉遏制诲淫和迷信是晚清小说创作中的普遍现象。狭邪小说作家采用避而不写、简洁含蓄两种方式处理性描写;改良小说作家要求儿女之情关乎国家社会,在创作中采取有情无欲的方式摒弃性欲描写;清末反迷信潮流兴起,作家普遍采取拒绝迷信素材和涉及迷信立即解释这两种方式禁抑迷信描写。晚清小说家自我禁抑淫秽和迷信是作家的创作目的、审美追求、禁毁活动、禁毁舆论等交织作用的产物,这种自我禁抑现象从深层次折射出晚清小说与时代风气、官方和民间规诫碰撞和融合的发展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小说创作 自我禁抑 性描写 迷信
下载PDF
赵树理小说叙事策略的时代选择 被引量:1
9
作者 魏宏瑞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2-107,共6页
本文梳理了赵树理与时代秩序结构之间的关系,认为作家与时代表现出"代言与同构"、"直言与疏离"两种关系,以揭示作家与小说创作在不同阶段叙事策略选择的历史规定性与人物塑造的文化逻辑。通过赵树理小说创作与时代... 本文梳理了赵树理与时代秩序结构之间的关系,认为作家与时代表现出"代言与同构"、"直言与疏离"两种关系,以揭示作家与小说创作在不同阶段叙事策略选择的历史规定性与人物塑造的文化逻辑。通过赵树理小说创作与时代秩序结构意义之间的双向互渗关系,说明赵树理小说创作的独特性及对当代文学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树理 小说创作 叙事策略 代言与同构 直言与疏离 道德意识
下载PDF
论毕飞宇的超空间叙事
10
作者 张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3期1-4,167,共5页
毕飞宇的先锋精神始于他的第一部作品《孤岛》,一直延续到当下《欢迎来到人间》。这种先锋精神及其叙事集中体现在空间对时间的割裂。结合空间理论的发展,从詹姆逊的后现代超空间理论视域来看,毕飞宇以认知测绘的写作姿态,塑造了当下超... 毕飞宇的先锋精神始于他的第一部作品《孤岛》,一直延续到当下《欢迎来到人间》。这种先锋精神及其叙事集中体现在空间对时间的割裂。结合空间理论的发展,从詹姆逊的后现代超空间理论视域来看,毕飞宇以认知测绘的写作姿态,塑造了当下超空间的同质化和主体无法超越空间的生存状态。而距离的产生是毕飞宇认知测绘的前提,也是其引导受众重新定位的前提。他拉开了生活与写作、个人与社会、文学与评论之间的距离,以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融合的视角,帮助当下受众重塑空间认定和自我认知。ChatGPT的产生却恰恰是抹杀距离的科技推手,技术常态又将像以往一样消减大众认知测绘的能力。因此,当代作家需要强化先锋精神,在创作中强化距离控制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飞宇 小说创作 超空间叙事 空间定位 自我定位 认知测绘
下载PDF
“痴迷于这个星球的作家”——彼得·马修森的环境书写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向英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1-135,共5页
作为环境保护主义者、自然文学家和小说家,美国国家图书奖二度获得者彼得·马修森的写作视野极其开阔。在自然文学写作中,他致力于描写人类足迹罕至的大自然;在小说创作中,他致力于揭示造成环境破坏背后的各种深层社会根源。无论是... 作为环境保护主义者、自然文学家和小说家,美国国家图书奖二度获得者彼得·马修森的写作视野极其开阔。在自然文学写作中,他致力于描写人类足迹罕至的大自然;在小说创作中,他致力于揭示造成环境破坏背后的各种深层社会根源。无论是自然文学写作还是小说创作,从第一部作品《美洲野生生物》到最后一部作品《在天堂》,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各种环境问题始终都处于其写作视野的中心,充分凸显了一个作家的生态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马修森 自然文学写作 小说创作 环境书写
下载PDF
写作者的文体意识 被引量:1
12
作者 邱华栋 《写作》 2019年第4期13-18,共6页
写作者的文体意识表现为:在处理写作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时,充分意识到不同文体之间的差异性,并从某一具体的文体出发,选择适恰的写作方式。诗歌语言的高度浓缩性呈现了人与世间万物相遇的瞬间,在诗歌写作中需要始终保持语言的敏感。小说... 写作者的文体意识表现为:在处理写作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时,充分意识到不同文体之间的差异性,并从某一具体的文体出发,选择适恰的写作方式。诗歌语言的高度浓缩性呈现了人与世间万物相遇的瞬间,在诗歌写作中需要始终保持语言的敏感。小说因其篇幅不同,对主题、人物、时间与空间等层面的描写各有侧重。就写作题材的选择来看,当代题材旨在透露当下社会的本质;历史题材则旨在寻找他者的眼光和内心的声音,在历史中展现中西文明的真实裂缝。针对非虚构文学写作这一新兴文体,分别从'非虚构'和'文学'两个关键词出发,强调在写作过程中,虽然事实真实是刚性存在的,但也要注重借助对话、潜对话,心理活动描写等虚构文学写作的手段增强作品的文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写作 诗歌写作 小说写作 非虚构文学写作
下载PDF
凌叔华小说创作的思想意蕴
13
作者 林晓霞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1-85,共5页
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凌叔华小说创作的思想意蕴 :一 ,几组女性形象及其意蕴 ;二 ,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反差 ;三 ,爱国主义思想主题。
关键词 凌叔华 小说创作 思想意蕴
下载PDF
论J.M.库切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3
14
作者 石云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69-73,共5页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自首部小说《幽暗之地》问世到最新小说《凶年纪事》发表为止,一直在不停地进行着创新实验。这些跨越30余载的小说充满着他性的辉光,不断地给读者带来惊喜,为深化小说样式内涵、拓展小说外延起到积极的作...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自首部小说《幽暗之地》问世到最新小说《凶年纪事》发表为止,一直在不停地进行着创新实验。这些跨越30余载的小说充满着他性的辉光,不断地给读者带来惊喜,为深化小说样式内涵、拓展小说外延起到积极的作用,为当代小说创新提供了极其可贵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 M 库切 他性 小说创作
下载PDF
自然主义在D·H·劳伦斯小说中的流变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隽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7-21,共5页
19世纪中后期在法国出现的自然主义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向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中介 ,对各国文学均产生过重要影响。 2 0世纪初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小说中体现了这种自然主义文学特征 。
关键词 自然主义 D·H·劳伦斯 小说创作 超越
下载PDF
在写作中生成“不可感知”——评塞缪尔·贝克特的小说创作动机 被引量:2
16
作者 贾福生 高丽萍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44-47,共4页
借助于法国哲学家德勒兹和加塔里的“生成”概念 ,着重探索爱尔兰小说家和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主观追求 ,认为他借助于“反”小说的创作形式和写作过程来传递自己的哲学理念 ,即对所谓虚空的“真实”的追求 ,在写... 借助于法国哲学家德勒兹和加塔里的“生成”概念 ,着重探索爱尔兰小说家和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主观追求 ,认为他借助于“反”小说的创作形式和写作过程来传递自己的哲学理念 ,即对所谓虚空的“真实”的追求 ,在写作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缪尔·贝克特 写作 生成 虚空
下载PDF
卡尔维诺小说美学述论
17
作者 李明英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71-75,共5页
意大利小说家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Calvino),因其“作家们的作家”的美誉日益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兴趣与关注。卡尔维诺的文学成就既在小说创作,又在小说美学。他在代表性论著《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以五个关键词的新颖形式凝结... 意大利小说家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Calvino),因其“作家们的作家”的美誉日益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兴趣与关注。卡尔维诺的文学成就既在小说创作,又在小说美学。他在代表性论著《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以五个关键词的新颖形式凝结并予阐发了自己的小说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维诺 小说创作 小说美学
下载PDF
毕淑敏小说创作的语言特色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岑泽丽 《职大学报》 2012年第6期27-30,60,共5页
毕淑敏小说以生命与死亡为常用的创作主题并对其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她的多重职业背景也使其小说带上了"职业化"的语言色彩。她的小说创作的语言特色具体表现为语言富含哲理、简洁凝练、善用修辞等方面。
关键词 毕淑敏 小说创作 语言特色
下载PDF
从现实与时间看纳博科夫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2
19
作者 蒙柱环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24,共4页
纳博科夫现实观的演变和其独特的时间观导致了他小说创作独特的一面。纳博科夫抨击了极权社会对于人性的异化和摧毁。事实上,纳博科夫的作品流露出了一种对人类历史和命运关注的艺术之美。
关键词 纳博科夫 现实 时间 小说创作
下载PDF
路遥小说的情感世界 被引量:2
20
作者 白玉红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6期47-49,共3页
路遥以其澎湃的热情 ,在其小说中倾诉着对黄土地、对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的眷恋。这种执着的思想情感 ,固然使作品的地域人文精神获得了震撼人心的审美力量 。
关键词 当代文学研究 路遥 小说创作 乡土情结 地域人文精神 艺术魅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