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时间方位词“来”对事态助词“来”形成的影响及相关问题 |
梁银峰
|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9
|
|
2
|
也说方位词“上”的语义认知基础——兼与缑瑞隆先生商榷 |
童盛强
|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5
|
|
3
|
“时点性参照点+双向复合性方位词”的综合考察 |
郭攀
|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
2001 |
12
|
|
4
|
温州地名中的方位词 |
盛爱萍
|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5
|
人体名词与方位词的组合特点及认知解释 |
周毕吉
李莹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2
|
|
6
|
国内基于空间隐喻的方位词研究综述 |
徐慧
|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5
|
|
7
|
阿拉伯语方位词教学的文化导入 |
罗林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8
|
方位词的立类过程及其意义 |
王红厂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9
|
汉语“面”的词缀化考察 |
冯凌宇
|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0
|
从北京官话看方位词在现代汉语词类体系中的位置 |
聂志平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
2
|
|
11
|
方位词教学浅谈 |
富克萍
|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12
|
“南北”“东西”新论 |
王云路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3
|
“旁”的词义演变考 |
张静
|
《枣庄学院学报》
|
2006 |
2
|
|
14
|
“东”、“西”、“南”、“北”语义语法演变考 |
张静
|
《济宁学院学报》
|
2008 |
0 |
|
15
|
殷墟卜辞方位词研究 |
胡勃
|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1 |
1
|
|
16
|
《孟子》方所词研究 |
杨一
|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14 |
0 |
|
17
|
《新疆图志·古迹志》方位词考察 |
张君茹
|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9 |
0 |
|
18
|
方位词“之上/下”的考察——兼论“之”从结构助词到构词前缀的演变 |
章俊
|
《保定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9
|
《朱子语类辑略》中“X上”结构的用法考察 |
蔡思杨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14 |
0 |
|
20
|
《型世言》 《儿女英雄传》方位词“左右”计量比较研究 |
施建平
|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