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血管单元和Notch信号通路在缺血性卒中后的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祝日荣 任小巧 +3 位作者 毛萌 郭慧娟 王明强 郑丽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0期1986-1989,共4页
缺血性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且致死致残率高,幸存的患者预后多不同程度的患有偏瘫等后遗症,但目前还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卒中后的治疗关注点在于神经元的保护,割裂了神经元和周围细胞的联系。2001年,"神经血管单元&... 缺血性卒中是临床常见疾病,且致死致残率高,幸存的患者预后多不同程度的患有偏瘫等后遗症,但目前还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卒中后的治疗关注点在于神经元的保护,割裂了神经元和周围细胞的联系。2001年,"神经血管单元"概念的提出为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角度。此外,有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参与了神经、血管再生过程,对于卒中后神经血管单元的修复有调节作用。因此,本文从神经血管单元和Notch信号通路两个切入点综述了二者在缺血性卒中发生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血管单元 notch信号通路 缺血性卒中
原文传递
Notch和Wnt信号通路在血管形成中的协同调控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郭超伟 宋凯 李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3-530,共8页
Notch和Wnt信号通路能够调控细胞的分化、增殖、迁移和粘附等多种行为,在胚胎发育、干细胞分化及肿瘤生长等方面发挥多样性的调控作用.血管形成过程中的典型事件包括尖端细胞(tipcell)和柄细胞(stalkcell)分化、柄细胞增殖、内皮细胞迁... Notch和Wnt信号通路能够调控细胞的分化、增殖、迁移和粘附等多种行为,在胚胎发育、干细胞分化及肿瘤生长等方面发挥多样性的调控作用.血管形成过程中的典型事件包括尖端细胞(tipcell)和柄细胞(stalkcell)分化、柄细胞增殖、内皮细胞迁移和粘附、血管重塑以及动静脉分化等.本文对Notch和Wnt信号通路在血管形成不同阶段的功能作一综述,以期描述Notch和Wnt是怎样在分子水平上协同作用进而调控血管的形成.从两条信号通路的分子水平及复杂信号网络中众多成员协调作用的角度了解血管形成的机制,对于调整肿瘤等涉及血管形成的相关疾病的治疗策略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信号通路 WNT信号通路 血管形成 协同调控作用
下载PDF
乳腺原发癌和相应淋巴结转移癌干细胞Wnt、Notc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曾令瑞 韩玉贞 +1 位作者 马英路 李文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63-966,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癌和相应淋巴结转移癌干细胞Wnt、Notch信号通路分子β-catenin、Cyclin D1和Notch1 mRNA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乳腺浸润性导管癌30例,且均伴有淋巴结转移,制备乳腺癌单细胞悬液,通过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别提取乳腺原发...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癌和相应淋巴结转移癌干细胞Wnt、Notch信号通路分子β-catenin、Cyclin D1和Notch1 mRNA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乳腺浸润性导管癌30例,且均伴有淋巴结转移,制备乳腺癌单细胞悬液,通过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分别提取乳腺原发癌和相应淋巴结转移癌干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两种癌干细胞Wnt、Notch信号通路关键分子β-catenin、Cyclin D1和Notch1 mRNA的表达。结果乳腺原发癌干细胞和相应淋巴结转移癌干细胞中β-catenin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癌干细胞中Cyclin D1和Notch1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乳腺原发癌干细胞(P<0.01)。结论与乳腺原发癌干细胞相比,淋巴结转移癌干细胞中Cyclin D1和Notch1处于更高的活化状态,具有更高的侵袭和转移能力,有可能成为乳腺癌的新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癌干细胞 WNT信号通路 notch信号通路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脑胶质瘤精准治疗相关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及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斌 朱海波 +3 位作者 宋贵东 李储忠 张亚卓 赵澎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8年第7期35-38,共4页
近年来,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疾病的精准医疗发展迅速。精准医疗的本质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 近年来,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疾病的精准医疗发展迅速。精准医疗的本质是通过基因组、蛋白质组等组学技术和医学前沿技术对特定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分析、鉴定、验证与应用,从而精确寻找疾病的病因和治疗的靶点,最终实现对疾病和特定患者的个性化精准治疗,从而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脑胶质瘤作为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分类广泛、恶性程度不一、患者预后不同,所以对于脑胶质瘤精准治疗的研究非常重要。近年来关于脑胶质瘤的研究有很多,其热点主要集中于脑胶质瘤发生、发展所涉及的分子标志物和信号通路,主要有EGFR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IDH突变、Notch信号通路、miRNAs等。本文通过回顾文献,总结胶质瘤精准治疗相关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及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辅助临床对于该病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精准治疗 EGFR IDH突变 notch信号通路 miRNA
下载PDF
TOX与Notch1在MF中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晶 张福仁 +5 位作者 王建文 陈声利 周桂芝 刘永霞 陈学超 卢宪梅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年第4期199-202,共4页
目的:检测TOX蛋白及活化型Notch1蛋白在MF中的表达,探讨TOX及Notch1蛋白作为MF分子标记物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5例MF(15例斑片期,10例斑块期,10例肿瘤期)和45例对照组(15例淋巴瘤样丘疹病、15例扁平苔藓、15例银屑病)... 目的:检测TOX蛋白及活化型Notch1蛋白在MF中的表达,探讨TOX及Notch1蛋白作为MF分子标记物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5例MF(15例斑片期,10例斑块期,10例肿瘤期)和45例对照组(15例淋巴瘤样丘疹病、15例扁平苔藓、15例银屑病)的病理组织标本中TOX蛋白及活化型Notch1蛋白的表达。结果:TOX蛋白染色结果:MF阳性率约94.3%,且阴性标本全部为斑片期,对照组阳性率75.6%。MF组TOX蛋白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F组与对照组所有病例肿瘤细胞Notch1阴性。结论:MF组与对照组TOX蛋白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异,但还不足以证明TOX可作为诊断MF的分子标记物,需进一步验证。Notch1蛋白不在皮肤T细胞淋巴瘤中表达,故无法作为MF的分子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T细胞淋巴瘤 蕈样肉芽肿 TOX notch信号通路 notch1
下载PDF
γ-分泌酶抑制剂对体外培养的糖尿病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冯东凡 范东旭 +5 位作者 金松 韩梅 杨婷 刘彦东 王凯峰 孙瑶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6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体外培养糖尿病(DM)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DM大鼠VSMCs,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培养基组(con组)、加入不同浓度(0.15、2.50、7.50μmol/L)DAPT的培养基组... 目的探讨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体外培养糖尿病(DM)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DM大鼠VSMCs,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培养基组(con组)、加入不同浓度(0.15、2.50、7.50μmol/L)DAPT的培养基组(实验组),72 h后收集细胞,分别用双向电泳方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Notch3、Notch4、Jagged-1、Jagged-2、DLL4蛋白的表达。结果 (1)双向电泳图谱证实提取的蛋白中含有目的蛋白。(2)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随DAPT浓度的增加,Nocth1、Nocth3、Nocth4、Jagged-1、Jagged-2、DLL4各蛋白的表达均递减;7.50μmol/L组与对con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0.15、1.25μmol/L组与co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5、1.25μmol/L组与7.50μmol/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5μmol/L组与1.25μmol/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APT作用于体外培养的DM大鼠VSMCs后,使其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减少,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25~7.50μmol/L)呈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信号通路 Γ-分泌酶抑制剂 血管平滑肌细胞 双向电泳
下载PDF
消肿止痛合剂对大鼠随意皮瓣血管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涛 姚兴璋 +6 位作者 何志军 宋渊 李岩 李金鹏 陈文 王海刚 何元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9-127,共9页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合剂对大鼠随意皮瓣血管再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ll4/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2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消肿止痛合剂组(消肿组)、消肿止痛合剂+Notch阻断剂MK-0752(...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合剂对大鼠随意皮瓣血管再生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ll4/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24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消肿止痛合剂组(消肿组)、消肿止痛合剂+Notch阻断剂MK-0752(MK)组(消肿+MK组)和消肿止痛合剂组+VEGF受体抑制剂axitinib(AXI)组(消肿+AXI组)。观察皮瓣毛细血管充盈时间;HE染色观察皮瓣组织新生毛细血管的数量、微血管密度、微血管管径及血管成活面积;ELISA法检测血清中VEGF的含量;RT-qPCR检测大鼠皮瓣组织中VEGFA、Notch和Dll4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消肿组第10天毛细血管充盈时间降低(P<0.05);与消肿组相比,消肿+AXI组的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增加(P<0.05)。模型组大鼠皮瓣组织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稀疏,可见明显水肿和大量白细胞浸润;消肿组和消肿+MK组水肿明显减轻,组织间隙炎症细胞浸润减少,其中消肿+MK组减轻更为明显。与模型组相比,消肿组微血管数量、密度和面积均显著增加,VEGF的含量显著增加,VEGFA、Notch和Dll4的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消肿组相比,AXI干预后微血管数量、密度和面积均显著减少,VEGF的含量降低,VEGFA、Notch和Dll4的mRNA表达量降低(P<0.05);MK干预后,VEGFA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而Notch和Dll4 mRNA表达增加的趋势被有效抑制(P<0.05)。结论:消肿止痛合剂能够促进皮瓣术后血管的再生,从而增强了随意型皮瓣的成活率,可能与影响VEGF-Dll4/Notch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肿止痛合剂 血管再生 VEGF-Dll4/notch信号通路 大鼠 皮瓣
下载PDF
Notch和BMP信号通路介导红景天苷促进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细胞定向分化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赵红斌 甄英丽 +2 位作者 田蓉 张全伟 甄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294-2300,共7页
目的探讨BMP和Notch信号通路介导红景天苷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细胞定向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红景天苷诱导组和阻断组。利用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方法、Real-Time PCR方法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研究了... 目的探讨BMP和Notch信号通路介导红景天苷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细胞定向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红景天苷诱导组和阻断组。利用细胞免疫荧光化学方法、Real-Time PCR方法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研究了红景天苷对MSCs的增殖、形态以及对BMP和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红景天苷影响MSCs的增殖且促进其形成神经元样细胞;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红景天苷可降低Notch1和Jadge1阳性表达率(P〈0.05);红景天苷诱导细胞12-72 h时,Notch1和Hes1 m RNA表达丰度明显下调(P〈0.05);特异性阻断剂DAPT阻断Notch信号通路后,神经元细胞标志分子NSE、MAP-2和β-tubulin III m RNA和NSE、β-tubulin III蛋白的表达水平与阻断前比较显著上调(P〈0.05)。12 h时Smad5和Smad8 m 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且12和24 h时Smad1/5/8蛋白表达上调(P〈0.05);Noggin阻断BMP信号通路后,NSE、MAP-2和β-tubulin III m RNA的表达丰度与诱导组比较明显下调(P〈0.05);DAPT和Noggin同时阻断Notch和BMP信号通路后,与单独阻断BMP信号通路后比较,MAP-2和β-tubulin III m RNA的表达上调,NSE和β-tubulin III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P〈0.05)。结论红景天苷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激活BMP信号通路诱导MSCs向神经元细胞定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P信号通路 notch信号通路 神经元细胞
原文传递
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PCI患者EMPs、Th17/Treg水平及Notch1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园月 陆永光 +3 位作者 陈丽媛 黄军章 陈林 仇昌智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7期1733-1736,共4页
目的:探讨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外周血EMPs水平和Th17/Treg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行PCI的ACS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强化组... 目的:探讨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外周血EMPs水平和Th17/Treg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行PCI的ACS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组(强化组)和阿托伐他汀常规治疗组(常规组)各56例。常规组PCI前后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d,强化组PCI前口服阿托伐他汀80 mg/d,手术后40 mg/d。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EMPs、Th17及Treg数目;RT-PCR法检测ROR-yt、Foxp3及Notch1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IL-17。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探讨EMPs与ROR-yt mRNA和IL-17及Notch1 mRNA的相关性。结果:与本组治疗前及常规组治疗后比较,治疗后强化组Th17、IL-17水平、ROR-yt mRNA及Notch1-mRNA表达量均有所降低,Treg及Treg/Th17、Foxp3 mRNA表达量均有所升高,EMPs水平低于术前且强化组较常规组变化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EMPs与ROR-yt mRNA和IL-17及Notch1 mRNA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EMPs可能参与ACS患者Th17/Treg失衡的调控,强化阿托伐他汀用药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下调EMPs水平,纠正Th17/Treg失衡及抑制Notch1表达,从而减轻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阿托伐他汀 内皮细胞微粒 notch1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