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祁连中段早古生代双向俯冲-碰撞造山模式剖析 被引量:98
1
作者 左国朝 吴汉泉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15-323,共9页
在十余年野外考察的基础上,通过火山—沉积组合、高压变质带及俯冲杂岩带产出特征、花岗岩浆活动、同位素年龄值等综合分析研究,结合近年区调成果,提出北祁连中段地区早古生代的构造演化模式,认为该区是在古陆壳基底上由震旦纪打开... 在十余年野外考察的基础上,通过火山—沉积组合、高压变质带及俯冲杂岩带产出特征、花岗岩浆活动、同位素年龄值等综合分析研究,结合近年区调成果,提出北祁连中段地区早古生代的构造演化模式,认为该区是在古陆壳基底上由震旦纪打开经海底扩张生成的留有微陆块的微洋盆;寒武—奥陶纪,以黑河—八宝河为轴发生海底扩张,同时分别向南北两侧发生不对称双向俯冲,北侧以前进式的弧后扩张作用产生新生洋壳向北推进,相应早期的俯冲杂岩带也随之由南向北先后反弹回跳到地表,转化为汇聚过渡壳;南侧由早期被动陆缘的拉张过渡壳转为向南俯冲的阿拉斯加型活动大陆边缘,其后缘形成弧后盆地;志留纪俯冲作用停止,洋盆消失而转为岛链带及浊流海槽并存的构造格局;泥盆纪,北侧阿拉善地块与南侧中祁连地块最终汇聚而碰撞,形成以新陆壳为特征的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俯冲 造山带 造山模式 构造演化
下载PDF
北祁连山岛弧型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赖绍聪 隆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5期445-449,共5页
北祁连山岛弧型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赖绍聪@隆平...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火山岩 演化 地质分布 微量元素
下载PDF
甘肃白银厂矿区及其外围铜矿床成矿特征与定量预测 被引量:4
3
作者 高冀芸 陈守余 +1 位作者 廖时理 孙小艳 《地质学刊》 CAS 2014年第3期421-427,共7页
北祁连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海相火山成因铜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带,位于该区东段的白银矿田内产出有多个大型-特大型VMS矿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在该地区铜矿床成矿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提取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 北祁连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海相火山成因铜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带,位于该区东段的白银矿田内产出有多个大型-特大型VMS矿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在该地区铜矿床成矿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提取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地球化学等多元找矿信息,构建了白银矿区及外围铜矿床的证据权重找矿模型,利用后验概率圈定出找矿远景区,按照各找矿远景区相对成矿可能性的大小和各找矿标志将远景区分为Ⅰ、Ⅱ、Ⅲ3级,各级找矿远景区各3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MS矿床 白银厂矿区 MORPAS 成矿预测 证据权重 远景区分级 北祁连地区 甘肃
下载PDF
北祁连地区中寒武世岩相古地理研究
4
作者 谭志远 牟传龙 +3 位作者 王启宇 陈小炜 葛祥英 侯乾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1期55-61,共7页
现今地处造山带的北祁连地区在中寒武世时期拉张的构造背景下海域进一步拓宽。通过对北祁连地区中寒武统地层野外调查及室内分析研究,在"构造控盆、盆控相"的思路控制下,以沉积岩性、结构-构造、古生物组合等为基础,在优势相... 现今地处造山带的北祁连地区在中寒武世时期拉张的构造背景下海域进一步拓宽。通过对北祁连地区中寒武统地层野外调查及室内分析研究,在"构造控盆、盆控相"的思路控制下,以沉积岩性、结构-构造、古生物组合等为基础,在优势相原则的指导下,共划分出浅海陆棚相、半深海相、深海盆地相3种沉积相类型。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编制北祁连地区中寒武世的沉积构造格架及沉积盆地类型图,分析其空间配置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造山带岩相古地理编图方法,恢复与重建研究区的古地理面貌,编制相应的古地理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地区 中寒武世 瓦尔特相律 岩相古地理
下载PDF
甘肃天水地区早古生代黄门川花岗闪长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39
5
作者 魏方辉 裴先治 +7 位作者 李瑞保 李佐臣 裴磊 高景民 王银川 刘成军 吴树宽 陈有炘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96-1509,共14页
甘肃天水地区黄门川花岗闪长岩体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东端,侵位于晚奥陶世陈家河群中酸性火山岩系中,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具有壳幔岩浆混合的特点。对黄门川花岗闪长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该花岗闪长岩体的年龄... 甘肃天水地区黄门川花岗闪长岩体位于北祁连造山带东端,侵位于晚奥陶世陈家河群中酸性火山岩系中,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具有壳幔岩浆混合的特点。对黄门川花岗闪长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该花岗闪长岩体的年龄为440.5Ma±4.4Ma,形成于早志留世。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黄门川花岗闪长岩体属于中钾钙碱性系列,具I型花岗岩的特征。构造环境判别表明其形成于安第斯型大陆边缘弧。综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祁连造山带东端在早古生代期间发育有有限洋盆,洋盆向北俯冲消减产生大量弧岩浆岩。对进一步研究祁连与秦岭造山带构造交接部位早古生代的构造格局、演化等大陆动力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岩 LA-ICP-MS锆石U-PB测年 大陆边缘弧 北祁连造山带 天水地区
下载PDF
甘肃北祁连西段镜铁山铁矿外围勘查实践——以卡瓦铁矿富集区找矿突破为例 被引量:19
6
作者 齐瑞荣 陈世强 +5 位作者 胡小春 周树民 孔维琼 张新虎 刘建宏 贾志磊 《甘肃地质》 2015年第1期11-18,共8页
张新虎等人在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比研究甘肃北祁连西段镜铁山铁矿外围成矿条件和物化探异常特征,认为祁连山西段具有形成沉积变质型铁矿的地质条件,镜铁山铁矿外围是最有利找矿靶区,建议在其东延带部署"丰乐河—西... 张新虎等人在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研究过程中,通过对比研究甘肃北祁连西段镜铁山铁矿外围成矿条件和物化探异常特征,认为祁连山西段具有形成沉积变质型铁矿的地质条件,镜铁山铁矿外围是最有利找矿靶区,建议在其东延带部署"丰乐河—西插山地区1∶5万矿产远景调查"。通过该项目实施,进一步理清了"镜铁山式"铁矿含矿岩系空间展布,先后发现了卡瓦铁矿、沙梁铁矿、光滑岭铁矿等一批铁矿点,实现了铁矿勘查新突破,成为甘肃北祁连西段找矿战略突破行动典型实例。通过前期勘查,目前已获铁矿石资源量达5亿吨。本文从区域成矿背景、含矿层位对比、勘查找矿成果及工作部署思路等方面进行初步总结,对该区铁矿勘查规划和找矿部署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西段 镜铁山铁矿外围 卡瓦铁矿富集区 找矿突破 部署思路
原文传递
北祁连-河西地区强震地点预测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希 张四新 +1 位作者 王双绪 江在森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0-46,共7页
借助弹性块体边界负位错模型,获取了北祁连 河西地区1971~2000年5个时段地壳垂直运动反映的 构造块体及其边界断层运动、变形参量及构造梯度场的时空演化图像,高应变能积累部位和锁定能量强度。研究 了与门源Ms6.4、景泰Ms6.2、永... 借助弹性块体边界负位错模型,获取了北祁连 河西地区1971~2000年5个时段地壳垂直运动反映的 构造块体及其边界断层运动、变形参量及构造梯度场的时空演化图像,高应变能积累部位和锁定能量强度。研究 了与门源Ms6.4、景泰Ms6.2、永登Ms5.8、景泰Ms5.9、玉门Ms5.9以及2003年10月25日民乐 山丹Ms6.1等 强震孕育有关的背景性前兆特征,初步建立了该区强震地点判定的定量依据:①在较大范围强烈隆起区内及其边 缘、梯度场高值区内及其边缘,尤其是与构造走向较为一致、隆起量5mm/a以上或梯度值8×10-8/a以上能达到 方圆50~100km甚至更大的区域;②强位错(3mm/a以上)锁定区段及其附近,较强负位错应力降或负位错地震 矩(分别为5×103Pa/a和5×1016Nm/a左右甚至更高)区段及其附近;或者显著加强段及其附近,可能发生6级左 右或6级以上地震。对应的异常越突出、项数越多、位置越重合,发震危险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 地点预测 隆起 地壳垂直运动 构造块体 地震矩 断层运动 与门 锁定 边缘
下载PDF
北祁连河西地区重力场变化及其与强震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祝意青 梁伟锋 +2 位作者 操启明 凌晔 刘练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5-351,共7页
通过对北祁连河西地区重力复测资料进行系统分析,从动态的观点研究了重力场演化及其与强震的关系。在观测期间,测区及其周边共发生7次MS≥5.0地震,流动重力均有一定的反映,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预测。重力变化的异常形态、变化... 通过对北祁连河西地区重力复测资料进行系统分析,从动态的观点研究了重力场演化及其与强震的关系。在观测期间,测区及其周边共发生7次MS≥5.0地震,流动重力均有一定的反映,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预测。重力变化的异常形态、变化量级和持续时间均与地震的发生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且重力场动态图像较清晰地反映了重力变化由地震孕育的非均匀态- 发震- 震后恢复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异常 地震前兆 重力场演化 北祁连 河西地区
下载PDF
河西山地绿洲荒漠植物群落种群多样性研究Ⅰ生态地理及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41
9
作者 王国宏 任继周 张自和 《草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1-12,共12页
河西山地绿洲荒漠区包括祁连山北坡中段森林草原区、张掖荒漠绿洲区和东大山森林草原区等 3个地理地段 ,海拔在 1450~ 4 2 0 0 m之间。近 50年气候的变化趋势是 2 0世纪 6 0年代冬冷夏热春雨多 ;70年代冬暖夏冷 ,夏秋雨多 ;80年代至本... 河西山地绿洲荒漠区包括祁连山北坡中段森林草原区、张掖荒漠绿洲区和东大山森林草原区等 3个地理地段 ,海拔在 1450~ 4 2 0 0 m之间。近 50年气候的变化趋势是 2 0世纪 6 0年代冬冷夏热春雨多 ;70年代冬暖夏冷 ,夏秋雨多 ;80年代至本世纪末 ,年平均气温偏低 ,降水量增加。相应地 ,祁连山发育的现代冰川今后将出现稳定乃至前进现象。黑河流量动态变化与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主要植被类型有红砂荒漠、山地荒漠草原、典型草原、寒温性针叶林、高山灌丛及高山流石滩植被等。祁连山北坡产高等植物 10 6 4种。植物区系从区系特征上可以分为两个区系小区 ,即祁连山北坡中段、东大山森林草原区和河西荒漠区。东大山与祁连山北坡中段属于同一个植物区系类型 ,是一个年轻衍生的温带植物区系 ,区系发生在晚第三纪至第四纪。河西荒漠区是一个古老的植物区系。维管植物生活型谱组成中 ,地面芽植物占优势 ,其次是高位芽植物、一年生植物、隐芽植物和地上芽植物 ,分别占 6 0 %、17.6 %、11%、6 .5%和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北坡 荒漠绿洲区 种群多样性 植物群落类型 河西走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