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离子体射流及其医学应用 被引量:88
1
作者 卢新培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16-1425,共10页
由于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射流装置能够在开放空间、而不是如传统放电仅在放电间隙内产生等离子体,这个显著优点对于许多应用,特别是近几年来兴起的等离子体医学方面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为此,首先对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射流(N-APPJ)... 由于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射流装置能够在开放空间、而不是如传统放电仅在放电间隙内产生等离子体,这个显著优点对于许多应用,特别是近几年来兴起的等离子体医学方面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为此,首先对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射流(N-APPJ)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结合作者课题组所作的研究,以及国内外其他研究者的成果,分别介绍几种以惰性气体、氮气和空气作为工作气体的典型的N-APPJ。此外,由于等离子体医学的发展与N-APPJ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还简要介绍了等离子体医学的发展历史,并对等离子体医学的两个代表性的研究方向,即N-APPJ在口腔医学和诱导癌细胞凋亡这两个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了概述。最后对等离子体射流和等离子体医学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等离子体 非平衡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射流 等离子体医学 介质阻挡放电 口腔医学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增强引擎燃烧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汤洁 段忆翔 +1 位作者 赵卫 罗文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33-738,共6页
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在增强引擎燃烧效率,降低废气排放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而介质阻挡放电是获得较大体积和较均匀分布非平衡等离子体一种有效方式。为此,详细论述了非平衡等离子体对燃料或助燃气活化作用的基本原理。基于管管结构... 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在增强引擎燃烧效率,降低废气排放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而介质阻挡放电是获得较大体积和较均匀分布非平衡等离子体一种有效方式。为此,详细论述了非平衡等离子体对燃料或助燃气活化作用的基本原理。基于管管结构介质阻挡放电的特点,提出了增强引擎燃烧效率的非平衡等离子体发生器主体结构方案,从理论上阐明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以此方案设计了等离子体发生器,并开展了丙烷燃烧实验,结果表明非平衡等离子体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有机燃料的燃烧状况,使之燃烧得更加充分,有效地验证了非平衡等离子体增强燃烧技术应用于提高引擎燃烧效率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衡等离子体 介质阻挡放电 等离子体发生器 燃料活化 助燃气活化 稀薄燃烧
下载PDF
氮氧化物在等离子体中的分解与转化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强 顾璠 +2 位作者 余刚 李彦鹏 徐益谦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12-514,共3页
利用非平衡态等离子体技术处理燃烧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是目前最有吸引力和发展前途的方法,它是利用非平衡态等离子体产生的微放电通道提供给电子、离子的能量,激发、分解和电离分子和原子,使燃烧污染物分子在特定的条件下得以分解和... 利用非平衡态等离子体技术处理燃烧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是目前最有吸引力和发展前途的方法,它是利用非平衡态等离子体产生的微放电通道提供给电子、离子的能量,激发、分解和电离分子和原子,使燃烧污染物分子在特定的条件下得以分解和转化。本文结合催化原理,研究了NOx在Al2O3催化剂条件下的分解和转化,得到了脱除率达到95%以上的效果,并探讨了基于Al2O3催化剂条件下的催化转化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等离子体 分解 转化 NOx 非平衡态 燃烧技术
下载PDF
大气压下辉光放电的产生 被引量:8
4
作者 孙岩洲 邱毓昌 谢建民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42,46,共3页
阐述了产生大气压下辉光放电的几种方法。在直流电场中,通过改变阴极的结构,抑制了辉光放电向弧光放电的过渡,从而实现大气压下辉光放电;在交流电场中,利用介质阻挡层和高频激励源,可获得稳定均匀的大气压下辉光放电。
关键词 辉光放电 大气压 微放电 交流电场
下载PDF
脉冲电晕反应器结构对乙硫醇消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战国 胡真 +2 位作者 曹鹏 李颖 安艳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65-1068,共4页
研究了脉冲电晕等离子体反应器结构的变化对乙硫醇消除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反应器内设置折流板,可以增加气流的湍动程度,有利于活性粒子与污染物的充分接触,从而提高消除率。高压电极间距对电晕区范围及消毒效果有较大影响,间... 研究了脉冲电晕等离子体反应器结构的变化对乙硫醇消除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反应器内设置折流板,可以增加气流的湍动程度,有利于活性粒子与污染物的充分接触,从而提高消除率。高压电极间距对电晕区范围及消毒效果有较大影响,间距较小将导致各电极产生的电场相互干扰明显,消除率减小;而电极间距过大,虽然电极间电场分布相互干扰小,但是反应器内可排布的电极数减少,总电晕区减少,消除率也减小。根据实验结果,电极间距设置为50 mm比较合理。另外,在相同的电场强度和脉冲频率下,毛刺形高压电极比线电极结构能耗低,能量利用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晕放电 非平衡等离子体 反应器结构 乙硫醇 消除
下载PDF
非平衡等离子体有机化学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刘万楹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37-344,共8页
本文综述了非平衡等离子体有机化学几方面的进展,如反应器以及等离子体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其中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反应。
关键词 等离子体 非平衡 有机化学 反应
下载PDF
纳秒脉冲等离子体射流的产生及其特征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朱海龙 任春生 +3 位作者 吕晓桂 聂秋月 王德真 马腾才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3-177,共5页
利用纳秒脉冲放电在单针、环状、以及单针加环状三种不同电极结构下产生了均匀稳定的等离子体射流;通过光学和电学诊断研究了三种不同结构下等离子体射流的运行特性及相应的物理机制。实验结果表明,以上三种等离子体射流的转动温度均为2... 利用纳秒脉冲放电在单针、环状、以及单针加环状三种不同电极结构下产生了均匀稳定的等离子体射流;通过光学和电学诊断研究了三种不同结构下等离子体射流的运行特性及相应的物理机制。实验结果表明,以上三种等离子体射流的转动温度均为295K,振动温度分别为1900K,2000K和2100K,都属于非平衡态等离子体;其中,基于单针和环状电极的混合型射流可产生更为均匀稳定的等离子体,且富含较多的活性物种,有望在材料表面处理及消毒灭菌等领域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秒脉冲 等离子体射流 发射光谱诊断 非平衡态等离子体
下载PDF
非平衡等离子体对甲烷–氧扩散火焰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思引 聂万胜 +2 位作者 车学科 仝毅恒 郑体凯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36-1349,共14页
利用自主设计的等离子喷注器采用介质阻挡放电方式产生非平衡等离子体,首先利用纹影技术、热电偶、单点红外测温等多种诊断方法实验研究了纯氧放电等离子体的电学特性、热效应及气动效应,然后通过可见光和化学自发辐射成像技术获得了火... 利用自主设计的等离子喷注器采用介质阻挡放电方式产生非平衡等离子体,首先利用纹影技术、热电偶、单点红外测温等多种诊断方法实验研究了纯氧放电等离子体的电学特性、热效应及气动效应,然后通过可见光和化学自发辐射成像技术获得了火焰形态及特征参数,详细分析了等离子体对甲烷–纯氧扩散火焰形态和释热的影响,并计算了放电功率及费效比.结果表明,燃烧导致放电电流显著增大,其中电压幅值与氧气流速对放电电流大小的影响规律正好相反;与空气等离子体相比,相同流量与电压条件下氧等离子体放电功率较高,但其发光强度明显较弱;氧等离子体热效应微弱,对燃烧的影响可以忽略,放电反应中释热过程主要由含氧组分决定;放电产生了具有3个速度分量的诱导射流,增大了氧射流角,且电压越大越显著.等离子体主要通过气动效应改变了燃料与氧化剂的掺混,使得一定条件下火焰变得更稳定、释热更强.在所研究的范围内等离子体作用的费效比最低仅为2.2%,大流量、小混合比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辅助燃烧 介质阻挡放电 甲烷–氧扩散火焰 非平衡等离子体 混合比
下载PDF
外加磁场对螺旋等离子体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胡杨 罗婧怡 +1 位作者 蔡雨烟 卢新培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8-34,共7页
在低气压、氮气环境及无外加磁场的情况下发现了一种新型等离子体,因其具有规则的螺旋传播模式,被称为螺旋等离子体.尽管已经对该螺旋等离子体的关键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螺旋等离子体的形成机理仍未理清,这影响其在材料、纳米技术上的应... 在低气压、氮气环境及无外加磁场的情况下发现了一种新型等离子体,因其具有规则的螺旋传播模式,被称为螺旋等离子体.尽管已经对该螺旋等离子体的关键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螺旋等离子体的形成机理仍未理清,这影响其在材料、纳米技术上的应用.通过在不同手性的螺旋等离子体外施加磁场,研究外加磁场对螺旋等离子体的调控行为,发现外加磁场将会使得螺旋等离子体发生收缩、拉伸等行为.并且,外加磁场还会影响螺旋等离子体的手性和螺旋形态的清晰度.通过电磁波理论计算螺旋等离子体的径向电场,理清外加磁场影响螺旋等离子体行为的机理,发现洛伦兹力的磁场力分量是外加磁场调控螺旋等离子体行为的原因.本文为理解螺旋等离子体的运动行为打下理论基础,有利于将来在材料、纳米技术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压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射流 非平衡等离子体 电流体动力学
下载PDF
非平衡等离子体预处理对丙烷/空气混合气燃烧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熊勇 赵庆武 +2 位作者 刘澎 刘静远 程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67-1178,共12页
探索在内燃机缸内压力较低时利用非平衡等离子体对缸内工质进行预处理,改善燃烧过程的可行性.在初始压力为0.1 MPa,初始温度为303 K,当量比为1的丙烷/空气混合气中,基于高频纳秒脉冲驱动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发生系统,在定容燃烧弹... 探索在内燃机缸内压力较低时利用非平衡等离子体对缸内工质进行预处理,改善燃烧过程的可行性.在初始压力为0.1 MPa,初始温度为303 K,当量比为1的丙烷/空气混合气中,基于高频纳秒脉冲驱动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发生系统,在定容燃烧弹中研究不同点火间隔和放电脉冲数下非平衡等离子体预处理混合气的放电形态与能量特性及其对燃烧的影响.放电试验表明:单脉冲能量约为5.2 mJ,平均功率为30 kW;脉冲间隔80μs的80个脉冲能产生约40个放电通道.预处理混合气试验表明:混合气经过脉冲间隔80μs的80个脉冲处理后,燃烧持续期缩短1.33 ms,缩短了16%;随着放电脉冲数的增加,燃烧持续期先线性降低,然后趋于稳定;随着点火间隔的增大,燃烧持续期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秒脉冲放电 非平衡等离子体 燃烧控制 沿面介质阻挡放电
下载PDF
非平衡态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含聚废水降黏实验研究
11
作者 李森 程卫民 +3 位作者 张甜甜 廖晓旭 赵悦彤 马婷婷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9-416,共8页
聚丙烯酰胺(HPAM)是聚合物驱技术中最常用的聚合物,能有效提高油田采收率,但同时会产生大量含聚废水。HPAM会使废水具有高乳化性和高黏度的特性,增加采油废水的处理难度。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可以快速、高效处理含聚废水的方法。文章设计... 聚丙烯酰胺(HPAM)是聚合物驱技术中最常用的聚合物,能有效提高油田采收率,但同时会产生大量含聚废水。HPAM会使废水具有高乳化性和高黏度的特性,增加采油废水的处理难度。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可以快速、高效处理含聚废水的方法。文章设计了一个非平衡态等离子体流动反应器,使用该反应器处理HPAM溶液,研究了放电气体、放电电压、放电时间和溶液浓度对HPAM溶液黏度降低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放电气体的降黏效果由高到低为空气、O2、N2、Ar;当放电气体为空气,放电电压50 kV,放电时间为6 s,溶液初始浓度为0.5 g/L时,含聚废水黏度最高可以降低99.87%。同时,测量了处理前后溶液中主要相关物质的变化,进一步分析了溶液黏度下降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非平衡等离子体处理方式是处理含HPAM油田废水的一种很有前途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黏度 非平衡态等离子体 气体放电
下载PDF
非平衡等离子体与煤热解反应机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永康 宋建军 +2 位作者 庞先勇 田亚俊 谢克昌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441-445,共5页
通过对非平衡等离子体及发生在内部过程的理论分析 ,讨论了煤在非平衡等离子体内热解制乙炔的机理 ,提出了这种复杂的多相反应不象一般的非平衡等离子体反应主要由活性粒子参与 ,而是通过等离子体中粒子的平动能将煤粒加热 ,使煤的挥发... 通过对非平衡等离子体及发生在内部过程的理论分析 ,讨论了煤在非平衡等离子体内热解制乙炔的机理 ,提出了这种复杂的多相反应不象一般的非平衡等离子体反应主要由活性粒子参与 ,而是通过等离子体中粒子的平动能将煤粒加热 ,使煤的挥发分释放 ,挥发分进一步与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粒子发生作用 ,最后裂解形成乙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衡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反应机理 煤热解 乙炔 平动能 活性粒子
下载PDF
非平衡等离子点火中放电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泽华 罗开红 陈阳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478-2483,共6页
非平衡等离子点火是一种利用非平衡等离子体的化学效应和热效应来引燃混合物的新型点火方式。具有拓宽稀燃极限、降低点火延迟等优点,近年来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等离子体是一个带电粒子的复杂系统,粒子间存在电离、激发、离解、电荷转... 非平衡等离子点火是一种利用非平衡等离子体的化学效应和热效应来引燃混合物的新型点火方式。具有拓宽稀燃极限、降低点火延迟等优点,近年来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等离子体是一个带电粒子的复杂系统,粒子间存在电离、激发、离解、电荷转移等复杂的相互作用。本文分析了非平衡等离子体中电子影响下的碰撞,以氮氧混合物为例模拟了约化电场强度高于100 Td时电子对分子的激发和电离作用。采用高约化电场强度下的简化机理,对氮气氧气中的介质阻挡放电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激发态粒子的产生和O自由的生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衡等离子体 等离子点火 等离子助燃 介质阻挡放电
原文传递
内燃机尾气电离放电脱除NO_X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桂兵 白敏冬 +2 位作者 王宁 依成武 董克兵 《交通环保》 2003年第5期9-11,共3页
论及强电离放电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应用于净化内燃机尾气中NOX 的研究。分析了强电离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净化内燃机尾气原理 ,主要讨论了折合电场强度对NOX 脱除率的影响。当折合电场强度达到 6 2 4× 10 4V/cm时 ,NO的脱除率达到 91... 论及强电离放电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应用于净化内燃机尾气中NOX 的研究。分析了强电离放电产生等离子体净化内燃机尾气原理 ,主要讨论了折合电场强度对NOX 脱除率的影响。当折合电场强度达到 6 2 4× 10 4V/cm时 ,NO的脱除率达到 91% ;当折合电场强度达到 6 76× 10 4V/cm时 ,NOX 的总体脱除率达到 4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尾气 NOx 强电离放电 等离子体
下载PDF
超声速钝体空气和钾元素混合物喷流流场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开锋 董维中 +1 位作者 陈坚强 邓小刚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0-94,101,共6页
利用数值求解化学非平衡Navier-Stokes方程的方法,对有自由来流情况下喷流介质为空气和钾元素混合物的超声速钝体喷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喷流总温对模型周围电子密度分布的影响和喷流对模型气动力分布的影响,探讨利用喷流达到飞... 利用数值求解化学非平衡Navier-Stokes方程的方法,对有自由来流情况下喷流介质为空气和钾元素混合物的超声速钝体喷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喷流总温对模型周围电子密度分布的影响和喷流对模型气动力分布的影响,探讨利用喷流达到飞行器等离子体隐身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喷流总温T0j=2000K-3000K和喷流介质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02和0.05的情况下,在模型周围可形成峰值电子数密度Ne=10^11×10^14/cm^3的等离子体层,而且模型的阻力可降低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流 化学非平衡 电子数密度 等离子体
下载PDF
非平衡等离子体控制乙烯-空气旋流反扩散火焰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园 周思引 +3 位作者 聂万胜 朱杨柱 郑直 陈庆亚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78-1086,共9页
为研究非平衡等离子体自身特性及其对乙烯-空气反扩散火焰的影响,基于同轴旋流式等离子体喷嘴,采用交流激励介质阻挡放电(Alternating Current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AC DBD)方式在乙烯旋流中产生非平衡等离子体,分别从放电图... 为研究非平衡等离子体自身特性及其对乙烯-空气反扩散火焰的影响,基于同轴旋流式等离子体喷嘴,采用交流激励介质阻挡放电(Alternating Current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AC DBD)方式在乙烯旋流中产生非平衡等离子体,分别从放电图像、温度和流场变化等方面对乙烯等离子体的电学特性、热效应和气动效应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反扩散火焰可见光和CH*自发辐射图像详细分析了等离子体对乙烯-空气反扩散火焰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AC DBD激励方式使乙烯旋流在喷嘴环缝内产生了丝状非平衡等离子体,丝状等离子体通道数目随着激励电压上升而显著增加。与空气等离子体和氧气等离子体相似,乙烯等离子体兼具热效应和气动效应,其热效应主要集中在放电核心区域,对射流加热作用微弱,对燃烧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气动效应显著,主要体现在增强了射流掺混、扩大了射流覆盖面积以及降低了转捩点高度,射流掺混的增强导致反扩散火焰最大释热强度提升,且在低当量比时较为明显,射流转捩点高度的降低引起了火焰中心位置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衡等离子体 介质阻挡放电 乙烯 旋流 反扩散火焰
下载PDF
高重复频率纳秒脉冲放电特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邵涛 李帅康 +1 位作者 黄邦斗 章程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20-524,共5页
纳秒脉冲放电可用于产生非平衡态等离子体,提高脉冲重复频率有利于提高纳秒脉冲放电中的等离子体参数。采用脉冲重复频率达到30 kHz的纳秒脉冲电源放电产生大气压等离子体,并研究了放电特性及等离子体参数。结果表明在重复频率较高的情... 纳秒脉冲放电可用于产生非平衡态等离子体,提高脉冲重复频率有利于提高纳秒脉冲放电中的等离子体参数。采用脉冲重复频率达到30 kHz的纳秒脉冲电源放电产生大气压等离子体,并研究了放电特性及等离子体参数。结果表明在重复频率较高的情况下,击穿电压和击穿时延仍随重复频率的增加而持续下降,但降幅减少,出现饱和现象。计算了放电功率和单脉冲能量随频率的变化,发现高重复频率下,虽然单脉冲放电能量不断降低,但由于单位时间内脉冲个数的增加,放电总功率随脉冲重复频率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此外,通过Ar原子光谱获得的电子温度为0.8~2.5 eV,证明高重复频率纳秒脉冲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为典型的非平衡态等离子体。本研究能够为高重复脉冲纳秒脉冲放电的应用中反应条件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频纳秒脉冲放电 放电记忆效应 非平衡态 等离子体
下载PDF
非平衡电弧加热射流光谱学诊断方法 第一部分 氩射流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隆恒 岳斌 杨富荣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82-387,共6页
从一般意义上给出了非平衡电弧加热射流光谱学诊断方法和结果。表明非平衡亚声速电弧加热射流中心是LTE的,沿径向形成一非平衡囊兜,囊兜的最深位置约在1/2射流半径处。
关键词 实验空气动力学 等离子体射流 光谱测量
下载PDF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REMOVAL OF NO_X IN FLUE GAS AT THE NONEQUILIBRIUM PLASMA
19
作者 张强 许世森 顾璠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2004年第1期15-17,共3页
Removal of nitrogen oxides (NO X) in flue gas by means of nonequilibrium plasma technology is a very prospect and attractive method. As the nonequilibrium plasma micro discharges can generate a powerful energy flux... Removal of nitrogen oxides (NO X) in flue gas by means of nonequilibrium plasma technology is a very prospect and attractive method. As the nonequilibrium plasma micro discharges can generate a powerful energy flux, imparted to the flue gas, the molecules and atoms of pollutants are motivated and decomposed, and then NO X in the flue gas are decomposed and conversed in the particular conditions. Based on nonequilibrium plasma in combination with catalytic principle,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NO X decomposition and conversion with Al 2O 3 catalysts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NO X removal rate up to 95% was obtained. The NO X decomposition and conversion principle with Al 2O 3 catalysts was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 oxides (NO X) nonequilibrium plasma decomposition and conversion
下载PDF
Pulsed Corona Discharg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Toxic VOCs Abatement 被引量:1
20
作者 Muhammad Arif Malik Salman Akbar Malik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51-362,共12页
Plasma processes are among the 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abatement[1]. Both thermal plasmas and non-equilibrium plasmas (cold plasmas) are being developed for VOCs cleanup[2,3]. Parti... Plasma processes are among the 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abatement[1]. Both thermal plasmas and non-equilibrium plasmas (cold plasmas) are being developed for VOCs cleanup[2,3]. Particularly, pulsed corona discharges offer several advantages over conventional VOCs abatement techniques[4-7]. To optimize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to develop it further, there is need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plasma chemical reactions. Furthermore, it is strongly desirable to be able to predict the behavior of new VOCs in non-equilibrium plasma environment from the data known for a few representative compounds. Pulsed corona discharge technique is introduced here with citation of relevant literatur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useful for predicting the VOCs' decomposition behavior, have been worked out from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the area, targeted to minimize the energy losses, improve the VOCs destruc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generation of unwanted organic and inorganic by-products,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ona discharges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ir purification water purification nonequilibrium plasm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