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非牧区布鲁菌病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郑光辉
曾朝涛
蒋龙元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6年第4期-,共3页
目的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病区布鲁菌病的临床特征,为非牧区布鲁菌病的早期诊治和提高疗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病区2013年1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例布鲁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就临床...
目的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病区布鲁菌病的临床特征,为非牧区布鲁菌病的早期诊治和提高疗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病区2013年1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例布鲁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就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的患者有牛羊接触史。高热为主要临床表现(100%),同时伴有畏寒、寒战、全身乏力、多汗,皮疹、头痛、耳后疼痛、咽痛、颈肩痛、腰背痛、肌肉关节痛、咳嗽、肝脾淋巴结肿大等。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多数正常(83%)及少数轻度升高(17%);多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正常(75%),少数升高(17%)或下降(8%);少数血小板计数减少(17%);所有患者无贫血。多数患者(83%)伴有肝功能轻度异常,无黄疸。多数患者(92%)PCT轻度升高,所有患者(100%)C反应蛋白(CRP)呈不同程度升高。所有患者(100%)在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检测的布鲁菌试管凝集试验均为阳性,50%患者血培养或骨髓培养阳性。治疗方案包括多西环素+利福平、多西环素+链霉素、多西环素+复方磺胺甲恶唑、多西环素+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所有患者经规范化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布鲁菌病的临床表现多样,非牧区患者易漏诊误诊,尤其对于长时间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要详细询问接触史,警惕本病的可能,尽早进行血培养或布鲁杆菌凝集试验检查,规范化联合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牧区
布鲁菌病
临床特征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非牧区以发热为首发症状18例布鲁菌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周倩宜
杨文杰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9-232,共4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非牧区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布鲁菌病的临床特征,探讨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感染科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布鲁菌病住院患者18例,分析患者临床症状、血常规、血培养、布鲁菌虎红玻片凝集试验等指标,结合...
目的 回顾性分析非牧区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布鲁菌病的临床特征,探讨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感染科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布鲁菌病住院患者18例,分析患者临床症状、血常规、血培养、布鲁菌虎红玻片凝集试验等指标,结合治疗和随访,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 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布鲁菌病患者中年男性有烟酒史的多见,12例无基础疾病.12例无明确接触史,4例有牛羊接触史,1例进食过未煮熟牛羊肉,1例饲养犬.18例患者均有发热,其中高热15例,不规则热13例.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12例,白细胞计数减少6例;杆状细胞比例升高,细胞核左移6例;血小板计数减少3例;ALT、AST增高13例;C反应蛋白升高14例;血液或骨髓细菌培养为马耳他布鲁菌12例;布鲁菌虎红玻片凝集试验阳性18例.中性粒细胞比例和淋巴细胞比例均正常.治疗药物为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异帕米星、依替米星、阿米卡星、利福平、米诺环素,选两种或三种药物联合治疗,随访4~11个月,预后好.结论 非牧区以发热待查为首诊的患者要警惕布鲁菌病可能,接诊医师应对本病保持警惕性,详细问诊接触史,行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并给予及时治疗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非牧区
发热
诊断
原文传递
非牧区布鲁菌病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吴惠春
徐杰
+1 位作者
魏希平
秦爱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目的分析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非牧区布鲁菌病的早期诊治提供临床依据和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8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确诊的布鲁菌病患者31例,就其基本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等方...
目的分析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非牧区布鲁菌病的早期诊治提供临床依据和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8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确诊的布鲁菌病患者31例,就其基本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男18例,女13例,平均年龄(53.6±17.2)岁,其中13例有明确流行病学史;全年均有患者发病,多数集中于2~7月;临床症状以发热(96.8%)、乏力(77.4%)、多汗(58.1%)、腰痛(35.5%)、关节疼痛(32.3%)多见,部分患者可见肝肿大(16.0%)、脾肿大(60.0%)和淋巴结肿大(16.0%);血常规可见白细胞(25.8%)、血红蛋白(51.6%)和血小板(29.0%)下降,伴有血沉(61.5%)、超敏C反应蛋白(88.5%)、铁蛋白(80.0%)、丙氨酸转氨酶(33.3%)和天冬氨酸转氨酶(44.4%)升高;所有患者布鲁菌试管凝集试验均为阳性,96.8%患者血培养或骨髓培养阳性。治疗方案包括四环素联合利福平(90.3%)、四环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6.5%)、头孢曲松联合左氧氟沙星(3.2%),患者经规范化治疗,预后良好。结论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对于长时间不明原因的发热患者,因警惕该病的可能,重视流行病学史采集,尽早完善血培养和布鲁菌试管凝集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临床特点
治疗预后
非牧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牧区29例布鲁菌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顾静
孙蔚
+1 位作者
徐杰
甘建和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8年第6期456-458,共3页
布鲁菌病又称为波状热或马耳他热,是由布鲁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系统性变态反应性传染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范畴[1]。布鲁菌属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包括牛种(流产布鲁菌)、猪种、羊种(马尔他布鲁菌)、犬种、绵羊附睾种及沙林鼠种,前...
布鲁菌病又称为波状热或马耳他热,是由布鲁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系统性变态反应性传染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范畴[1]。布鲁菌属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包括牛种(流产布鲁菌)、猪种、羊种(马尔他布鲁菌)、犬种、绵羊附睾种及沙林鼠种,前4种对人类致病。致病菌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及其他途径感染机体[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非牧区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330例非牧区布氏杆菌病患者免疫状态及感染高危因素调查
被引量:
5
5
作者
高纪称
马宝良
+1 位作者
胡小梅
祖永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期42-45,共4页
目的调查非牧区布氏杆菌病患者免疫状态及感染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6年11月廊坊市中医医院收治的330例非牧区布氏杆菌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330例相同职业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不同疗效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循...
目的调查非牧区布氏杆菌病患者免疫状态及感染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6年11月廊坊市中医医院收治的330例非牧区布氏杆菌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330例相同职业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不同疗效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及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民族、工种、工龄、卫生习惯及接触牲畜情况者的构成,并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上述因素与布氏杆菌病感染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中痊愈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显著高于有效及无效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均低于有效及无效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及民族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工种、工龄、卫生习惯及接触牲畜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从事销售、工龄<1年、未按规定饭前洗手、未按规定应用消毒液、未按规定消毒工作场所、饮用生奶、吃病死牲畜、处理病死羔羊、接触流产或接生牲畜因素均是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非牧区布氏杆菌病患者免疫状态较差,且不同预后患者的差异明显,工种、工龄、卫生习惯及接触牲畜情况等是感染的高危因素,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免疫的监控与调节,针对高危因素进行防控措施的制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牧区
布氏杆菌病
免疫状态
感染高危因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牧区布鲁菌病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9
1
作者
郑光辉
曾朝涛
蒋龙元
机构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
出处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6年第4期-,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病区布鲁菌病的临床特征,为非牧区布鲁菌病的早期诊治和提高疗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病区2013年1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例布鲁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就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的患者有牛羊接触史。高热为主要临床表现(100%),同时伴有畏寒、寒战、全身乏力、多汗,皮疹、头痛、耳后疼痛、咽痛、颈肩痛、腰背痛、肌肉关节痛、咳嗽、肝脾淋巴结肿大等。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多数正常(83%)及少数轻度升高(17%);多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正常(75%),少数升高(17%)或下降(8%);少数血小板计数减少(17%);所有患者无贫血。多数患者(83%)伴有肝功能轻度异常,无黄疸。多数患者(92%)PCT轻度升高,所有患者(100%)C反应蛋白(CRP)呈不同程度升高。所有患者(100%)在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检测的布鲁菌试管凝集试验均为阳性,50%患者血培养或骨髓培养阳性。治疗方案包括多西环素+利福平、多西环素+链霉素、多西环素+复方磺胺甲恶唑、多西环素+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所有患者经规范化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布鲁菌病的临床表现多样,非牧区患者易漏诊误诊,尤其对于长时间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要详细询问接触史,警惕本病的可能,尽早进行血培养或布鲁杆菌凝集试验检查,规范化联合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
非牧区
布鲁菌病
临床特征
治疗效果
Keywords
non
-
pasture
area
Brucellosi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Therapeutic
effect
分类号
R516.7 [医药卫生—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非牧区以发热为首发症状18例布鲁菌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周倩宜
杨文杰
机构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感染科
出处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9-232,共4页
文摘
目的 回顾性分析非牧区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布鲁菌病的临床特征,探讨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感染科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布鲁菌病住院患者18例,分析患者临床症状、血常规、血培养、布鲁菌虎红玻片凝集试验等指标,结合治疗和随访,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 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布鲁菌病患者中年男性有烟酒史的多见,12例无基础疾病.12例无明确接触史,4例有牛羊接触史,1例进食过未煮熟牛羊肉,1例饲养犬.18例患者均有发热,其中高热15例,不规则热13例.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12例,白细胞计数减少6例;杆状细胞比例升高,细胞核左移6例;血小板计数减少3例;ALT、AST增高13例;C反应蛋白升高14例;血液或骨髓细菌培养为马耳他布鲁菌12例;布鲁菌虎红玻片凝集试验阳性18例.中性粒细胞比例和淋巴细胞比例均正常.治疗药物为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异帕米星、依替米星、阿米卡星、利福平、米诺环素,选两种或三种药物联合治疗,随访4~11个月,预后好.结论 非牧区以发热待查为首诊的患者要警惕布鲁菌病可能,接诊医师应对本病保持警惕性,详细问诊接触史,行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并给予及时治疗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布鲁菌病
非牧区
发热
诊断
Keywords
Brucellosis
non
-
pasture
area
Fever
Diagnosis
分类号
R516.7 [医药卫生—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非牧区布鲁菌病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3
3
作者
吴惠春
徐杰
魏希平
秦爱兰
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检测中心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社区卫生处
出处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1-37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703976)
文摘
目的分析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非牧区布鲁菌病的早期诊治提供临床依据和参考。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8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确诊的布鲁菌病患者31例,就其基本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男18例,女13例,平均年龄(53.6±17.2)岁,其中13例有明确流行病学史;全年均有患者发病,多数集中于2~7月;临床症状以发热(96.8%)、乏力(77.4%)、多汗(58.1%)、腰痛(35.5%)、关节疼痛(32.3%)多见,部分患者可见肝肿大(16.0%)、脾肿大(60.0%)和淋巴结肿大(16.0%);血常规可见白细胞(25.8%)、血红蛋白(51.6%)和血小板(29.0%)下降,伴有血沉(61.5%)、超敏C反应蛋白(88.5%)、铁蛋白(80.0%)、丙氨酸转氨酶(33.3%)和天冬氨酸转氨酶(44.4%)升高;所有患者布鲁菌试管凝集试验均为阳性,96.8%患者血培养或骨髓培养阳性。治疗方案包括四环素联合利福平(90.3%)、四环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6.5%)、头孢曲松联合左氧氟沙星(3.2%),患者经规范化治疗,预后良好。结论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对于长时间不明原因的发热患者,因警惕该病的可能,重视流行病学史采集,尽早完善血培养和布鲁菌试管凝集试验。
关键词
布鲁菌病
临床特点
治疗预后
非牧区
Keywords
brucellosi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treatment
outcome
non
-
pasture
area
分类号
R516.7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牧区29例布鲁菌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顾静
孙蔚
徐杰
甘建和
机构
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
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
出处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8年第6期456-458,共3页
文摘
布鲁菌病又称为波状热或马耳他热,是由布鲁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系统性变态反应性传染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范畴[1]。布鲁菌属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包括牛种(流产布鲁菌)、猪种、羊种(马尔他布鲁菌)、犬种、绵羊附睾种及沙林鼠种,前4种对人类致病。致病菌可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及其他途径感染机体[2].
关键词
布鲁杆菌病
非牧区
临床分析
Keywords
Brucellosis
non
-
pasture
area
Clinical
analysis
分类号
R516.7 [医药卫生—内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330例非牧区布氏杆菌病患者免疫状态及感染高危因素调查
被引量:
5
5
作者
高纪称
马宝良
胡小梅
祖永刚
机构
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CT室
河北省廊坊市开发区南营医院内科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期42-45,共4页
基金
河北省廊坊市科学技术局项目(2015013020)
文摘
目的调查非牧区布氏杆菌病患者免疫状态及感染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6年11月廊坊市中医医院收治的330例非牧区布氏杆菌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330例相同职业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不同疗效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及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民族、工种、工龄、卫生习惯及接触牲畜情况者的构成,并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上述因素与布氏杆菌病感染的关系。结果观察组中痊愈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及T淋巴细胞亚群显著高于有效及无效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均低于有效及无效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及民族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工种、工龄、卫生习惯及接触牲畜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从事销售、工龄<1年、未按规定饭前洗手、未按规定应用消毒液、未按规定消毒工作场所、饮用生奶、吃病死牲畜、处理病死羔羊、接触流产或接生牲畜因素均是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非牧区布氏杆菌病患者免疫状态较差,且不同预后患者的差异明显,工种、工龄、卫生习惯及接触牲畜情况等是感染的高危因素,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免疫的监控与调节,针对高危因素进行防控措施的制订。
关键词
非牧区
布氏杆菌病
免疫状态
感染高危因素
Keywords
non
-
pastur
ing
area
Brucellic
disease
Immune
status
High-risk
factors
of
infection
分类号
R516.7 [医药卫生—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非牧区布鲁菌病12例临床分析
郑光辉
曾朝涛
蒋龙元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6
9
原文传递
2
非牧区以发热为首发症状18例布鲁菌病临床特征分析
周倩宜
杨文杰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8
原文传递
3
非牧区布鲁菌病31例临床分析
吴惠春
徐杰
魏希平
秦爱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非牧区29例布鲁菌病临床分析
顾静
孙蔚
徐杰
甘建和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8
1
原文传递
5
330例非牧区布氏杆菌病患者免疫状态及感染高危因素调查
高纪称
马宝良
胡小梅
祖永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