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毛细管电泳DNA分离的合成聚合物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前 许旭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75-287,共13页
毛细管电泳的无胶筛分方法在 DNA片段分离、DNA测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已成功应用于人类基因组计划。该法是在毛细管柱中充入一定浓度和组成的线性高分子溶液 ,利用其对样品组分电泳迁移时的阻滞作用 ,按分子量大小对 DNA等生物大... 毛细管电泳的无胶筛分方法在 DNA片段分离、DNA测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已成功应用于人类基因组计划。该法是在毛细管柱中充入一定浓度和组成的线性高分子溶液 ,利用其对样品组分电泳迁移时的阻滞作用 ,按分子量大小对 DNA等生物大分子进行筛分分离分析。因此 ,聚合物筛分介质的类型、组成和性质会显著影响分离效果。近年来 ,由于受到基因组计划的影响 ,出现了许多用于 DNA片段分离和DNA测序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 ,并取得很大进展。本文按照均聚物和共聚物的分类 ,综述了作为筛分介质的各种合成聚合物及其应用效果 ,并简要介绍了有关的筛分理论和分离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DNA分离 合成 聚合物 无胶筛分 均聚高分子 共聚高分子
下载PDF
基于纤维素衍生物的毛细管无胶筛分电泳及其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丁文静 许旭 +1 位作者 梁宏晞 郁韵秋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4-209,共6页
毛细管无胶筛分电泳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综述了以纤维素衍生物作为筛分介质的毛细管无胶筛分电泳的研究进展,包括筛分理论,筛分体系模式,以及它在DNA、蛋白质分离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无胶筛分 纤维素衍生物 筛分理论 筛分体系模式 DNA 蛋白质 分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条件下单碱基分离DNA片段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前 许旭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70,共5页
合成了一种水溶性聚合物 ,聚N ,N 二甲基丙烯酰胺 (PDMA)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体系 (PVP) ,并用于DNA分离 .优选该体系溶液含量为 2 0 %PDMA + 2 0 %PVP ,在紫外检测的条件下 ,对标准DNA酶切片段pBR3 2 2 /HaeIII样品进行分离 ,其中 12 3 ... 合成了一种水溶性聚合物 ,聚N ,N 二甲基丙烯酰胺 (PDMA)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体系 (PVP) ,并用于DNA分离 .优选该体系溶液含量为 2 0 %PDMA + 2 0 %PVP ,在紫外检测的条件下 ,对标准DNA酶切片段pBR3 2 2 /HaeIII样品进行分离 ,其中 12 3 / 12 4碱基对的分离度 (Rs)为 0 72 .加入甲酰胺 (φ≥ 0 10 )对DNA样品进行去活处理后 ,该体系亦能对单链DNA片段中的 12 3 / 12 4进行分离 ,分离度 (Rs)为 0 75 .实验还显示进样时存在浓缩效应 .本体系粘度较小 ,筛分能力强 ,具备芯片毛细管DNA分离介质的潜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碱基分离 DNA分离 毛细管电泳 紫外检测器 无胶筛分 合成水溶性聚合物
下载PDF
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法检测微量蛋白质骨桥蛋白 被引量:3
4
作者 赵京山 温进坤 韩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0-523,共4页
采用非涂层毛细管,以150mm o l/L硼酸盐缓冲液为电泳缓冲液,30g/L聚乙二醇(PEG)20000为筛分介质,经对分离条件进行优化,成功地建立了用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检测微量蛋白质的方法。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骨桥蛋白,其批内、批间迁移时间的相... 采用非涂层毛细管,以150mm o l/L硼酸盐缓冲液为电泳缓冲液,30g/L聚乙二醇(PEG)20000为筛分介质,经对分离条件进行优化,成功地建立了用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检测微量蛋白质的方法。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骨桥蛋白,其批内、批间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回收率大于95%,被检测样品中骨桥蛋白的含量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最低检测限为0.079g/L。考察了无血清饥饿培养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分泌骨桥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血清饥饿培养24h骨桥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达到高峰,此后随时间延长含量随之降低,此结果与采用W estern b lo t方法检测的结果一致。该方法具有进样量小(nL级)、检测速度快、可自动化等优点,是一种简便、快捷的检测微量蛋白质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聚乙二醇20000 无胶筛分 骨桥蛋白 血管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变性无胶毛细管筛分电泳分析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 被引量:4
5
作者 韩富天 许琪 +2 位作者 林炳承 沈岩 吴冠芸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1179-1182,共4页
在分离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Sex determining region of the Y chromosome,SRY)、人11号染色体短臂β-珠蛋白基因部分序列(108/B)扩增产物和PBR322/HaeⅢ标准片段的混合样品时,SRY和108/B的迁移时间均产生较大的偏差,在尿素变性剂存在的... 在分离Y染色体性别决定区(Sex determining region of the Y chromosome,SRY)、人11号染色体短臂β-珠蛋白基因部分序列(108/B)扩增产物和PBR322/HaeⅢ标准片段的混合样品时,SRY和108/B的迁移时间均产生较大的偏差,在尿素变性剂存在的无胶筛分体系中迁移时,这种迁移时间的偏差得以消除,这意味着尿素变性剂的存在消除了DNA空间结构对迁移的影响,DNA在此筛分介质中的迁移只与其片段长度有关.在变性无胶筛分体系中鉴别PCR产物,其结果的准确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聚合酶链反应 无胶筛分 DNA PCR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用于以聚环氧乙烷为筛分介质分离DNA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荣 贾正平 +8 位作者 董亚蕾 陈兴国 谢华 马骏 辛晓婷 李文斌 王娟 张强 张军莉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9-275,共7页
用毛细管电泳以聚环氧乙烷(PEO)为筛分介质对pUC19DNA/Msp Ⅰ(HpaⅡ)Marker中的12条DNA片段进行了分离,并尝试用Ogston模型、爬行模型以及线性模型对分离机理进行研究,最终发现26~147bp的小片段,在低电场强度时能很好地符合Ogston模型... 用毛细管电泳以聚环氧乙烷(PEO)为筛分介质对pUC19DNA/Msp Ⅰ(HpaⅡ)Marker中的12条DNA片段进行了分离,并尝试用Ogston模型、爬行模型以及线性模型对分离机理进行研究,最终发现26~147bp的小片段,在低电场强度时能很好地符合Ogston模型理论,而190~501bp中等长度的DNA片段电泳迁移率与其尺寸间存在很好的负相关的线性关系,为此,提出一种新的线性模型来进行解释.此外,还探讨了PEO的浓度和电场强度对分离的影响.其结论可更好地从理论上指导对中小片段DNA的分离,对肿瘤基因突变点的分析和PCR扩增产物的分离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毛细管电泳 无胶筛分 DNA分子 聚环氧乙烷 分离模型
原文传递
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分离相差单个碱基的脱氧寡核苷酸方法初探 被引量:3
7
作者 尚明美 刘秀文 +2 位作者 汤仲明 宋海峰 陈惠鹏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8-271,共4页
目的:建立和优化分离不同碱基数目硫代脱氧寡核苷酸的有效方法。方法:用去离子水溶解硫代脱氧寡核苷酸样品并采用核酸蛋白分析仪定量。在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之前超声波和高速离心脱气。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以线性大分子ssDNA100R... 目的:建立和优化分离不同碱基数目硫代脱氧寡核苷酸的有效方法。方法:用去离子水溶解硫代脱氧寡核苷酸样品并采用核酸蛋白分析仪定量。在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之前超声波和高速离心脱气。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以线性大分子ssDNA100RGel作为分离介质。为得到最佳效果,对毛细管温度、分离电压、进样方式和进样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灵敏度、迁移时间和重现性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毛细管温度25℃,电动进样10kV10s,DAD检测器波长为255nm,18kV恒压分离模式。在此条件下,成功分离了依次相差一个碱基的21种脱氧寡核苷酸[pd(A)4060]。结论:建立并优化了一种简单快速分离相差单个碱基的脱氧寡核苷酸的毛细管电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 寡核苷酸类 硫代修饰 电泳 毛细管 无胶筛分
原文传递
毛细管无胶筛分电泳中一种DNA定量分离模型的优化讨论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春叶 张剑 +1 位作者 许旭 陈杰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9-524,共6页
对已建立的交缠聚合物溶液中DNA定量分离模型的影响因素,如DNA尺寸、电场强度、聚合物性质及聚合物质量浓度等进行了讨论,并就该模型对聚合物介质选择的指导性进行评价。实验证明,DNA链越长,电泳迁移的时间越长;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越高... 对已建立的交缠聚合物溶液中DNA定量分离模型的影响因素,如DNA尺寸、电场强度、聚合物性质及聚合物质量浓度等进行了讨论,并就该模型对聚合物介质选择的指导性进行评价。实验证明,DNA链越长,电泳迁移的时间越长;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越高,越利于长链DNA的分离;筛分聚合物质量浓度越高,DNA分离时所需的迁移时间越长;快速分离要求使用较大的场强,而基于对大片段DNA的有效分离则应限制高场强的使用。该模型还可用于计算DNA分离的最佳聚合物质量浓度,结果表明高质量浓度聚合物有利于DNA的筛分。以上实验结果和模型预测的结论一致,对DNA电泳分离模型的研究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对毛细管无胶筛分电泳实验参数的选择和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DNA分离 数学模型 无胶筛分
下载PDF
Further Study on Separation of DNA Fragments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by Quasi-interpenetrating Network of Polyacryamide and Polyvinylpyrrolidone with UV Detection
9
作者 王前 许旭 戴立信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1766-1772,共7页
Quasi-interpenetrating network of polyacrylamide (PAA) and polyvinylpyrrolidone (PVP) had been successfully used for single-base resolution of double-stranded DNA (0.76 for 123 bp/124 bp) and single-stranded DNA... Quasi-interpenetrating network of polyacrylamide (PAA) and polyvinylpyrrolidone (PVP) had been successfully used for single-base resolution of double-stranded DNA (0.76 for 123 bp/124 bp) and single-stranded DNA fragments (0.97 for 123 b/124 b) with UV detection. This quasi-IPN (interpenetrating network) sieving matrix showed low viscosity (23.5 mPa·s at 25 ℃) and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This polymer also exhibited dynamically coating capacity and could be used in the uncoated capillary.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on the DNA separation of quasi-IPN matrix were also investigated and found that the temperature and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could markedly affected the mobility behavior of DNA fragments. This polymer matrix has also applied to separate the bigger DNA fragments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ith UV detection. Under the denaturing conditions, this matrix separated the samples with last fragment of 1353 base in 40 rain, in which the doublet of 309/310 base was partial separated and the resolution was 0.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base resolution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non-gel sieving UV detection quasi-interpenetrating network POLYACRYLAMIDE POLYVINYLPYRROLIDONE
原文传递
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检测多酶水解物中的大豆多肽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静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44-46,共3页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对酶水解得到的大豆多肽进行分离检测。实验表明: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是分离检测大豆多肽的有效方法。最佳分离检测条件:100mmol/LTris/HCl(pH=8.5)+3.5mmol/LSDS+0.1%PEO为缓冲液,进样时间10s,运行电压18kV,气动进样,用...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对酶水解得到的大豆多肽进行分离检测。实验表明: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是分离检测大豆多肽的有效方法。最佳分离检测条件:100mmol/LTris/HCl(pH=8.5)+3.5mmol/LSDS+0.1%PEO为缓冲液,进样时间10s,运行电压18kV,气动进样,用HPCE以无胶筛分方式,成功将大豆多肽进行了分离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多肽 酶水解 无胶筛分 毛细管电泳
下载PDF
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对SNP分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先飞 尹斌成 叶邦策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8年第12期42-47,共6页
建立了非涂层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对多个SNP位点快速分型的方法。采用长度为20 bp和40 bp的DNA片段为实验对象,对筛分介质的种类及其质量浓度、电泳缓冲溶液的浓度及其pH值、分离电压进行了优化,确定最合适的分离条件如下:6%PDMA为筛分介... 建立了非涂层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对多个SNP位点快速分型的方法。采用长度为20 bp和40 bp的DNA片段为实验对象,对筛分介质的种类及其质量浓度、电泳缓冲溶液的浓度及其pH值、分离电压进行了优化,确定最合适的分离条件如下:6%PDMA为筛分介质,缓冲溶液TAPS浓度为100 mmol.L-1、pH值为8,分离电压为15 kV。并在此条件下成功地对3个SNP位点进行分型。结果表明,以PDMA为筛分介质的非涂层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方法用于SNP分型是可行的,而且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单快速、结果直观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胶筛分 毛细管电泳 SNP分型
下载PDF
高分子材料在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欣 《医学综述》 2006年第7期437-438,共2页
毛细管电泳在对核酸、多肽、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分离分析上极具优越性,其中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应用尤为广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有关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中高分子材料的运用和进展。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无胶筛分 高分子材料
下载PDF
毛细管无胶筛分电泳 被引量:16
13
作者 郭栩 薛俊 +1 位作者 张岩 林炳承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03-407,共5页
围绕着毛细管无胶筛分电泳的介质和机理,概括介绍了近年来这种技术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及其在DNA片段的分离、PCR扩增产物的检测和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毛细管 无胶筛分电泳 生物化学技术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法分离测定微波复合酶法大豆蛋白水解物中的多肽 被引量:14
14
作者 陈均志 张海平 +1 位作者 顾玲 陈立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3-165,共3页
以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无胶筛分方式(MEKC)对微波复合酶法大豆蛋白水解物中的多肽成功地进行了分离和检测,以100mmol/L Tris/HCl(pH8.5)+0.1%SDS+ 0.1%PEO为缓冲液,运行电压10kv。文章对分离的机理作了探讨,并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作了... 以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无胶筛分方式(MEKC)对微波复合酶法大豆蛋白水解物中的多肽成功地进行了分离和检测,以100mmol/L Tris/HCl(pH8.5)+0.1%SDS+ 0.1%PEO为缓冲液,运行电压10kv。文章对分离的机理作了探讨,并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毛细管电泳 无胶筛分 大豆蛋白 紫外检测
下载PDF
羟乙基纤维素及蔗糖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分离DNA片段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洪 宋立国 +1 位作者 熊少祥 程介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769-1773,共5页
提出以羟乙基纤维素、蔗和硼酸形成"互穿网络"无胶筛分介质,显著地提高了分离效率.分离了ΦX174/HaeⅢDNA的所有11个DNA片段.探讨了"互穿网络"无胶筛分机理.将该方法应用于决定鳝鱼性别基因PCR扩增产物的分离... 提出以羟乙基纤维素、蔗和硼酸形成"互穿网络"无胶筛分介质,显著地提高了分离效率.分离了ΦX174/HaeⅢDNA的所有11个DNA片段.探讨了"互穿网络"无胶筛分机理.将该方法应用于决定鳝鱼性别基因PCR扩增产物的分离与鉴定,结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胶筛分 毛细管电泳 DNA片段 性别决定 分离
下载PDF
鹿茸毛细管电泳DNA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孙绩岩 苑广信 +4 位作者 李洪宇 傅桂莲 李明成 张丽华 范新田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300-1305,共6页
目的采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技术扩增鹿茸的线粒体DNA,扩增产物用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从而建立鹿茸的高效毛细管电泳-随机扩增DNA多态性(HPCE-RAPD)指纹图谱。方法对影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的因素进行优... 目的采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技术扩增鹿茸的线粒体DNA,扩增产物用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紫外检测,从而建立鹿茸的高效毛细管电泳-随机扩增DNA多态性(HPCE-RAPD)指纹图谱。方法对影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的因素进行优化,在20 mmol·L-1NaH2PO4-Na2HPO4-2 mmol·L-1EDTA缓冲溶液[0.8%(W/V)HPMC,15 mmol·L-1TBAP,pH 7.3]、进样电压-10 kV、分离电压-8 kV的优化条件下,对梅花鹿茸、马鹿茸、驯鹿茸以及人工伪鹿茸进行分析。结果将获得的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发现不同鹿茸样品的指纹图谱相似度有明显区别,可用于鹿茸样品的快速真伪鉴别。结论 HPCE-RAPD指纹图谱结合了RAPD技术多态性丰富、检出率高、技术简便和毛细管电泳高效、快速、灵敏等优点,适用于鹿茸及其伪品的快速鉴别,通过进一步研究,本方法还可广泛应用于其他易混中药材的快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 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 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 指纹图谱
原文传递
毛细管等电聚焦/毛细管无胶筛分电泳二维蛋白质分离平台的构建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和春 杨春 +2 位作者 杨青 张维冰 张玉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3-277,共5页
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新型的中空纤维接口 ,以此为核心构建了毛细管等电聚焦 (CIEF) /毛细管无胶筛分 (CNGE)电泳二维蛋白质分离技术平台 ,实现了将二维凝胶电泳从平板转移到毛细管中。利用该二维分离平台 ,对血红蛋白样品进行了高效、快速... 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新型的中空纤维接口 ,以此为核心构建了毛细管等电聚焦 (CIEF) /毛细管无胶筛分 (CNGE)电泳二维蛋白质分离技术平台 ,实现了将二维凝胶电泳从平板转移到毛细管中。利用该二维分离平台 ,对血红蛋白样品进行了高效、快速分离分析 ,验证了该二维分离平台的可行性及分离效能。实验结果表明 :二维分离系统总的峰个数和分离效能都比各自一维分离系统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二维分离平台 毛细管等电聚焦 毛细管无胶筛分电泳 中空纤维接口
下载PDF
添加剂在毛细管电泳分离DNA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丹 王延梅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76-81,共6页
使用无胶筛分介质的毛细管电泳(包括毛细管阵列电泳和微芯片电泳)是最重要的DNA分离技术之一。在低粘度的无胶筛分介质中加入某种添加剂是一种有效且简单的克服填充困难和提高DNA分离性能的方法。本文就各种添加剂(如多羟基化合物、粘... 使用无胶筛分介质的毛细管电泳(包括毛细管阵列电泳和微芯片电泳)是最重要的DNA分离技术之一。在低粘度的无胶筛分介质中加入某种添加剂是一种有效且简单的克服填充困难和提高DNA分离性能的方法。本文就各种添加剂(如多羟基化合物、粘土、金纳米粒子、乳胶粒等)对提高无胶筛分介质中DNA的分离性能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DNA分离 无胶筛分介质 添加剂 作用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无胶筛分介质分离DNA的机理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丹 王延梅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87-994,共8页
快速、高效而灵敏的分离技术对于DNA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使用无胶筛分介质的毛细管电泳是最重要的DNA分离技术之一,通常使用无交联的高分子溶液作为无胶筛分介质。本文在介绍高分子溶液理论的基础上,综述了DNA在毛细管电泳无胶筛分介质... 快速、高效而灵敏的分离技术对于DNA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使用无胶筛分介质的毛细管电泳是最重要的DNA分离技术之一,通常使用无交联的高分子溶液作为无胶筛分介质。本文在介绍高分子溶液理论的基础上,综述了DNA在毛细管电泳无胶筛分介质(缠结溶液和稀溶液)中的分离机理,主要包括Ogston筛分模型、各种修正的爬行模型、瞬态缠结偶合机理及其改进机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DNA分离 无胶筛分介质 高分子溶液 机理
下载PDF
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猕猴血浆中的反义寡核苷酸药物癌泰得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秀中 王清清 +4 位作者 王诗鸿 李卫平 宋海峰 鲁丹丹 王升启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1-565,共5页
采用两步固相萃取(SPE)法结合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NGCE)技术建立了猕猴血浆中的反义寡核苷酸药物癌泰得的定量分析方法。优化并确定了SPE的相关条件(阴离子交换柱,上样缓冲液pH值为9.0,上样体积及洗脱体积分别为5mL和3mL)和NGCE的分析条... 采用两步固相萃取(SPE)法结合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NGCE)技术建立了猕猴血浆中的反义寡核苷酸药物癌泰得的定量分析方法。优化并确定了SPE的相关条件(阴离子交换柱,上样缓冲液pH值为9.0,上样体积及洗脱体积分别为5mL和3mL)和NGCE的分析条件(灌胶时间为30min,分离电压为24kV)。在优化的条件下,猕猴血浆中癌泰得在1.95~250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定量限(LOQ)为1.95mg/L。批内准确度为93.38%~100.71%,批内相对标准偏差<11%;批间准确度为89.46%~103.46%,批间相对标准偏差<9%。在不同条件(室温下存放4h;4℃下存放24h;反复冻融(-80℃至室温)2次;-80℃下保存1个月)下癌泰得在猕猴血浆中的稳定性良好。已将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癌泰得的猕猴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 反义寡核苷酸 癌泰得 猕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