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胃癌手术不应忽视肿瘤治疗的原则 被引量:21
1
作者 苏向前 杨宏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18-120,共3页
自1994年Kitano报道首例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手术以来.近年在日本和韩国,腹腔镜手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淋巴结转移风险低的早期胃癌。腹腔镜胃癌手术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要以保证手术... 自1994年Kitano报道首例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手术以来.近年在日本和韩国,腹腔镜手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淋巴结转移风险低的早期胃癌。腹腔镜胃癌手术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要以保证手术的根治性为前提。随着腹腔镜手术经验的不断积累,目前腹腔镜胃切除术的指征已逐渐从早期胃癌扩大到进展期胃癌。但是由于缺乏长期疗效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腹腔镜手术在进展期胃癌中的运用尚存争议。因此,为保证腹腔镜胃癌手术获得与传统开腹手术相似的临床疗效,必须严格遵循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诸如合适的病例选择,充分的手术切缘.规范的D2淋巴结清扫及符合无瘤原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腹腔镜胃切除术 治疗原则 D 淋巴结清扫 无瘤技术
原文传递
不接触大隐静脉获取技术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短期效果 被引量:14
2
作者 华琨 刘韬帅 +5 位作者 李扬 赵洋 郑居兵 周宁 周绍酉 董然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601-1604,共4页
目的评价不接触(No-touch)大隐静脉获取技术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术中应用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17年6至11月应用No-touch技术获取大隐静脉,同时行单纯OPCABG术治疗的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12... 目的评价不接触(No-touch)大隐静脉获取技术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术中应用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17年6至11月应用No-touch技术获取大隐静脉,同时行单纯OPCABG术治疗的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124例临床资料和出院后3个月随访资料,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24例患者年龄(60.7±10.3)岁,男80例(64.5%),体质指数(25.4±2.5)kg/m2,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58.0±7.0)%,肌钙蛋白(0.24±0.02)μg/L。手术时间(4.0±0.4)h,16例(12.9%)患者使用No-touch技术获取全静脉桥完成手术。静脉桥血管数目144根,静脉吻合口数284个。单根桥静脉-前降支(NTSVG-LAD)16例,单根桥静脉-对角支(NTSVG-D)4例,序贯桥静脉-回旋支-后降支(NTSVG—OM-PDA)99例,序贯桥静脉-回旋支-左室后支(NTSVG-OM—PLV)5例,序贯桥静脉-回旋支-右冠主干(NTSVG-OM—RCA)4例,序贯桥静脉-对角支-回旋支-后降支(NTSVG-D-OM-PDA)16例。No-touch静脉桥流量(51.9±2.4)ml/min。无院内死亡患者,术后因乳内床止血不充分心包填塞,二次开胸止血1例(0.8%),下肢切口不良1例(0.8%),术后随访124例,随访率100%。术后27d死亡1例(0.8%),死因为不明原因的全身血运感染。结论No-touch大隐静脉获取技术在OPCABG术中应用短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大隐静脉 不接触技术
原文传递
应用No-touch技术分离静脉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凤楼 焦自钊 付海霞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0年第2期165-170,共6页
研究发现,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的构建过程中,静脉分离所造成的血管损伤可以通过激活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启动血管外膜炎症反应及损伤静脉滋养血... 研究发现,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的构建过程中,静脉分离所造成的血管损伤可以通过激活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启动血管外膜炎症反应及损伤静脉滋养血管等导致AVF静脉血管内膜增生与血管狭窄等病变,进而引起AVF功能障碍。Souza等在利用大隐静脉进行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时,提出了静脉分离的No-touch技术,比较静脉分离的常规技术,其能够减轻静脉分离过程所造成的血管损伤,并提高术后移植静脉的通畅率。近年来,静脉分离的No-touch技术亦开始应用于MHD患者AVF构建过程中的静脉分离,为提高AVF术后通畅率提供了新的手术方法。本文将就应用该技术分离静脉构建AVF能够提高AVF术后通畅率的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ouch技术 静脉分离 自体动静脉内瘘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下载PDF
不接触技术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静脉桥通畅率影响的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岩 孙寒松 胡盛寿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8期827-831,共5页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有比较高的静脉桥闭塞率,严重影响CABG术后的近、远期临床治疗效果。静脉获取技术被认为是影响远期通畅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有比较高的静脉桥闭塞率,严重影响CABG术后的近、远期临床治疗效果。静脉获取技术被认为是影响远期通畅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与开放性大隐静脉获取技术相比,不接触技术获取大隐静脉时保留了血管外膜以及血管周围组织,同时避免高压扩张静脉。使用不接触技术获取的静脉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静脉桥取得了较好的近、远期通畅率,但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接触技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静脉桥 通畅率
原文传递
肝癌肝切除术中损伤控制和无瘤操作策略 被引量:8
5
作者 张万广 龙新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7-372,共6页
行肝切除手术病人存在发生出血、胆漏、肝功能衰竭及感染等损伤的风险,术中出血和围手术期输血、切肝方式、手术切缘、手术入路、淋巴结清扫等均影响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术者在肝癌肝切除术中应遵循损伤控制理念和无瘤操作原则,综合运... 行肝切除手术病人存在发生出血、胆漏、肝功能衰竭及感染等损伤的风险,术中出血和围手术期输血、切肝方式、手术切缘、手术入路、淋巴结清扫等均影响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术者在肝癌肝切除术中应遵循损伤控制理念和无瘤操作原则,综合运用肝血流阻断技术、断肝器械和合理的肝断面处理方法,预防和控制术中出血和围手术期输血,采用解剖性肝切除、保证足够手术切缘、前入路肝切除,必要的淋巴结清扫和血管切除以及腹腔镜肝切除为代表的微创技术,使手术本身所带来的创伤降到最低,从而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和延长术后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切除 损伤控制 无瘤操作
原文传递
不接触技术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小宇 郭炯 +2 位作者 黄辰 舒礼良 徐敬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875-879,共5页
目的对比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利用不接触技术和传统技术获取大隐静脉后静脉桥血管的通畅程度。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常规技术组(传统大隐静脉取材)及不接触技术... 目的对比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利用不接触技术和传统技术获取大隐静脉后静脉桥血管的通畅程度。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常规技术组(传统大隐静脉取材)及不接触技术组(不接触技术取材)。常规技术组34例,其中男16例、女18例,平均年龄(61.6±6.4)岁。不接触技术组36例,其中男16例、女20例,平均年龄(62.2±6.6)岁。结果 70例患者术后1年后均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术(CTA)检查,常规技术组及不接触技术组移植通畅率分别为83/116(71.6%)、113/122(92.6%)。对影响移植物通畅率结果的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显示不接触技术与常规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接触技术取材大隐静脉,其短期通畅率较传统方法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不接触技术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不同方式获取大隐静脉的近期效果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赵俊涛 张伟峰 +3 位作者 刘广文 黄建岭 张富山 张磊磊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7期593-595,共3页
目的对比不接触技术和常规方法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及术后近期指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我院使用不接触技术获取大隐静脉(NT组)或常规方法获取大隐静脉(常规组)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 目的对比不接触技术和常规方法获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及术后近期指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7月我院使用不接触技术获取大隐静脉(NT组)或常规方法获取大隐静脉(常规组)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常规组39例,男26例、女13例,年龄40~75(60.1±8.0)岁;NT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38~75(61.3±6.9)岁。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心肌损伤指标、术后并发症、术后射血分数、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术后射血分数、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下肢切口均顺利愈合,无再发急性心肌梗死,无死亡,均痊愈出院。常规组术后1例二次开胸止血;NT组1例术后胸部切口愈合不良,1例术后急性肾损伤经治疗后痊愈。结论不接触技术获取的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具有良好的早期效果,不增加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大隐静脉 不接触技术
原文传递
Novel en-bloc resection of locally advanced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the Rex recess approach 被引量:3
8
作者 Mohamed Rela Rajesh Rajalingam +3 位作者 Vivekanandan Shanmugam Adrian O' Sullivan Mettu S Reddy Nigel Heaton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2014年第1期93-97,共5页
Loco-regional recurrence after potentially curative resection remains a problem in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Hilar dissection risks local spillage of tumor cells leading to suboptimal disease free survival. We have de... Loco-regional recurrence after potentially curative resection remains a problem in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Hilar dissection risks local spillage of tumor cells leading to suboptimal disease free survival. We have developed a new technique of radical resection for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based on the distinctive anatomy of the Rex recess of the liver, which has been assessed in two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This technique included a right hepatectomy with en-bloc resection of the hepatoduodenal ligament and portal venous reconstruction to the left portal vein at the Rex recess. Both patients had R0 resection and have been disease-free for 26 and 38 months,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LANGIOCARCInoMA vascular resection no-touch technique Rex recess
下载PDF
No-touch isolation technique in emergency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for neoplastic hemorrhage: Two case reports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9
作者 Akihiro Cho Satoshi Katagiri +8 位作者 Masao Ota Shunsuke Onizawa Ryota Higuchi Toshiya Sugishita Yukiko Niwa Takeshi Ishita Toshihiko Mouri Akita Kato Moe Iwat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2024年第6期1910-1917,共8页
BACKGROUND Emergency pancreaticoduodenectomy(EPD)is a rare event for complex periam-pullary etiology.Increased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s correlated with poor post-operative outcomes.CASE SUMMARY Two patients underw... BACKGROUND Emergency pancreaticoduodenectomy(EPD)is a rare event for complex periam-pullary etiology.Increased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s correlated with poor post-operative outcomes.CASE SUMMARY Two patients underwent EPD using a no-touch isolation technique,in which all arteries supplying the pancreatic head region were ligated and divided before manipulation of the pancreatic head and duodenum.The operative times were 220 and 239 min,and the blood loss was 70 and 270 g,respectively.The patients were discharged on the 14^(th) and 10^(th) postoperative day,respectively.Thirty-two patients underwent EPD for the treatment of neoplastic bleeding.The mean operative time was 361.6 min,and the mean blood loss was 747.3 g.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37.5%.The in-hospital mortality rate was 9.38%.CONCLUSION The no-touch isolation technique is feasible,safe,and effective for reducing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 E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ouch isolation technique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Emergency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Neoplastic bleeding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first approach Case report
下载PDF
不接触技术获取大隐静脉对静脉桥通畅率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华坤 程兆云 +4 位作者 孙俊杰 胡俊龙 赵勇 马露 郑道阔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7期745-747,共3页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可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缺血症状,但静脉桥CABG后10年通畅率约为50%,不利于患者的长期预后。CABG桥血管常选用原位左乳内动脉、大隐静脉及桡动脉等,但左乳内动脉长度有限,桡...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可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缺血症状,但静脉桥CABG后10年通畅率约为50%,不利于患者的长期预后。CABG桥血管常选用原位左乳内动脉、大隐静脉及桡动脉等,但左乳内动脉长度有限,桡动脉不易获取、易痉挛等,大隐静脉是目前最主要的血管移植物材料之一。大隐静脉的获取技术是影响静脉桥中远期通畅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应用不接触技术获取带蒂大隐静脉,即保留大隐静脉周围部分组织及血管外膜、保持静脉结构的完整性,然后作为桥血管应用于CABG,可取得与左乳内动脉桥相似的中远期通畅率。本文就不接触技术获取大隐静脉及在CABG中的应用情况、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大隐静脉桥 不接触技术 通畅率
原文传递
No-Touch技术获取静脉移植血管术后下肢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钰 顾建军 +3 位作者 张文立 步纪强 孙涌泉 陈子英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528-531,共4页
目的总结No-Touch技术获取静脉移植血管的临床经验,并与传统长切口法获取静脉移植血管术后下肢并发症进行比较。方法选取行单纯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201例。使用传统长切口法获取... 目的总结No-Touch技术获取静脉移植血管的临床经验,并与传统长切口法获取静脉移植血管术后下肢并发症进行比较。方法选取行单纯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201例。使用传统长切口法获取静脉移植血管59例列为对照组,使用No-Touch技术获取静脉移植血管142例列为试验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下肢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疼痛或麻木、水肿或渗液、痂下愈合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感染或裂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Touch技术获取静脉移植血管术后下肢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长切口法高。应进一步探讨No-Touch技术获取静脉移植血管术后下肢并发症高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no-touch技术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不接触技术提高静脉桥血管通畅率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丁力 张岩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11期971-974,共4页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桥血管的通畅率问题是阻碍CABG成功的主要障碍。除了作为CABG金标准的左乳内动脉有着超过90%的10年远期通畅率之外,最常使用的大隐静脉桥的10年通畅率仅为50%[1,2]。大隐静...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桥血管的通畅率问题是阻碍CABG成功的主要障碍。除了作为CABG金标准的左乳内动脉有着超过90%的10年远期通畅率之外,最常使用的大隐静脉桥的10年通畅率仅为50%[1,2]。大隐静脉在移植早期、中期、远期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可导致其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大隐静脉 不接触技术 通畅率
下载PDF
No-touch与EVH获取大隐静脉桥血管的近中期临床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静 郑幸龙 +3 位作者 梁哲勇 李勇新 闫炀 周和平 《心脏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42-646,共5页
目的比较no-touch和内窥镜获取(endoscopic vein harvesting,EVH)两种不同的大隐静脉移植物获取方式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早期临床效果及近中期移植物通畅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 目的比较no-touch和内窥镜获取(endoscopic vein harvesting,EVH)两种不同的大隐静脉移植物获取方式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早期临床效果及近中期移植物通畅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行CABG患者151例,其中no-touch技术组获取大隐静脉56例;EVH组获取大隐静脉95例。所有患者采取胸骨正中切口入路,非体外或体外循环辅助下完成搭桥手术。统计两组间平均桥血管远端吻合口数量、左乳内动脉吻合口数量及静脉桥远端吻合数量的差异;分析比较两组术后死亡及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切口并发症如血肿、脂肪液化等差异。患者出院前及术后1年行冠脉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CTA)以评估移植血管桥近中期的通畅情况。结果Notouch和EVH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危险因素、术前诊断类型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术中两组左乳内动脉吻合口数量及静脉桥远端吻合数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手术死亡。在术后早期并发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在下肢切口并发症中水肿、切口处麻木、疼痛在no-touch组中尤为显著(P<0.05)。术后冠脉CTA复查提示,术后早期桥血管总体通畅率、两组间左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桥血管通畅率均无差异。术后1年总体桥血管通畅率no-touch组要优于EVH组(P<0.05),其中左乳内动脉通畅率无差异,大隐静脉桥血管no-touch组通畅率要明显高于EVH组(P<0.05)。结论No-touch技术获取静脉桥血管对于CABG患者的近、中期临床效果满意,且中期桥血管通畅率要优于EVH组。该技术可行、安全、有效,值得在CABG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 EVH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no-touch技术
下载PDF
The “No-touch” technique improves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s treated by liver transplantation: A single-center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被引量:1
14
作者 Xin Lin Min Xiao +5 位作者 Yang-Jun Gu Heng-Kai Zhu Meng-Xia Li Li Zhuang Shu-Sen Zheng Qi-Yong Li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53-262,共10页
Background:Liver transplantation(LT)is the best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However,the surgical technique needs to be improved.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no-touch”techniqu... Background:Liver transplantation(LT)is the best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However,the surgical technique needs to be improved.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no-touch”technique in LT.Methods: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9,we performed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n HCC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T.The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a no-touch technique LT group(NT group,n=38)and a conventional LT technique group(CT group,n=46).Operative outcomes and survival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perioperative parameters were comparabl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disease-free survival(DFS)(P=0.732)or overall survival(OS)(P=0.891).Of 36 patients who were beyond the Hangzhou criteria for LT,the DFS of the patients in the 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CT group(median 402 vs.126 days,P=0.025).In 31 patients who had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osis(PVTT),DFS and OS in the 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T group(median DFS 420 vs.167 days,P=0.022;2-year OS rate 93.8%vs.66.7%,P=0.043).In 14 patients who had diffuse-type HCCs,DFS and O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NT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T group(median DFS 141 vs.56 days,P=0.008;2-year OS rate 75.0%vs.33.3%,P=0.034).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for patients with PVTT and diffusetype HCCs,the no-touch technique was an independent favorable factor for OS(PVTT:HR=0.018,95%CI:0.001-0.408,P=0.012;diffuse-type HCCs:HR=0.034,95%CI:0.002-0.634,P=0.024).Conclusions:The no-touch technique improved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HCC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technique.The no-touch technique may provide a new and effective LT technique for advanced HC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ouch technique Liver transplantatio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urgical procedure SURVIVAL
下载PDF
被动选择还是主动获取?——谈“No-touch”大隐静脉获取术的产生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悦 孟维鑫 康凯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0年第9期934-937,共4页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心病和重建心肌灌注的有效方法,但其较低的远期静脉桥血管的通畅率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一大难题。大隐静脉作为临床最常用的桥血管,伴随着人们认识的进步,经历了选择-放弃-重生的曲折历程。相较于传统静脉获...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冠心病和重建心肌灌注的有效方法,但其较低的远期静脉桥血管的通畅率成为影响患者预后的一大难题。大隐静脉作为临床最常用的桥血管,伴随着人们认识的进步,经历了选择-放弃-重生的曲折历程。相较于传统静脉获取方法,"No-touch"技术(即不接触获取技术)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桥血管内膜及血管外结缔组织,进而改善了大隐静脉桥的远期通畅率,这可能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仍需更多的病例随访及更深入的机制探索来给予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no-touch”技术 桥血管 通畅率
下载PDF
超声刀不接触获取大隐静脉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浩亮 潘柯 +3 位作者 郑蕤 徐海粟 魏磊 李芝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7期1000-1003,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刀不接触获取大隐静脉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0例三支冠状动脉病变采用大隐静脉移植行OP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获取大隐静脉的方法分... 目的评价超声刀不接触获取大隐静脉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8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0例三支冠状动脉病变采用大隐静脉移植行OP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获取大隐静脉的方法分别为超声刀不接触技术(NT组,n=26)或常规方法(常规组,n=54)。对比两组手术时间、静脉桥吻合口数、需钛夹/结扎/缝合处理的大隐静脉侧支数、二次开胸止血情况、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下肢切口并发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术后无再发急性心肌梗死,无死亡,均痊愈出院。两组手术时间、静脉桥吻合口数、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T组需钛夹/结扎/缝合处理的大隐静脉侧支数以[M(P_(25),P_(75))]统计为4(3,5)个,显著少于常规组的9(8,11)个(P<0.01)。NT组1例、常规组5例发生术后下肢切口愈合不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二次开胸止血常规组发生1例、NT组无发生。结论超声刀不接触技术获取的大隐静脉在OPCABG术中应用安全有效,不增加手术时间和下肢切口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接触技术 大隐静脉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超声刀
原文传递
“不接触”大隐静脉获取术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围术期风险及显微结构评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季元璋 赵博 郑宝石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18期3107-3110,共4页
目的研究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中,以常规技术大隐静脉为参照,探讨应用"不接触"技术是否增加围术期风险,及两种方法获取的大隐静脉在显微结构方面的差别。方法 36例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的病例被纳入研究,"不接触"... 目的研究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中,以常规技术大隐静脉为参照,探讨应用"不接触"技术是否增加围术期风险,及两种方法获取的大隐静脉在显微结构方面的差别。方法 36例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的病例被纳入研究,"不接触"组和常规组各18例。观察指标包括术中资料,获取大隐静脉时间、总手术时间等;术后资料,呼吸机应用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引流量、术后肌钙蛋白等。并对两组大隐静脉进行光镜下显微结构对比。结果 "不接触"组大隐静脉的获取时间较常规组增加,平均[(46.78±9.47)min vs.(33.33±10.3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呼吸机应用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肌钙蛋白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下肢感染和死亡。光镜下"不接触"组相比常规组大隐静脉内皮细胞更加饱满完整,平滑肌细胞排列更加规整,滋养血管更丰富。在常规组大隐静脉可发现炎性细胞。结论 "不接触"技术相比常规大隐静脉在围术期不增加手术风险,且"不接触"大隐静脉在显微结构上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搭桥术 大隐静脉 不接触技术
下载PDF
No-touch技术获取大隐静脉应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单中心经验及近期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轩继中 孙俊杰 +3 位作者 葛振伟 胡俊龙 王保才 程兆云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72-476,共5页
目的探讨no-touch技术获取大隐静脉应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的安全性和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单一医疗组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行单纯OPCABG术的117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1例,女26例... 目的探讨no-touch技术获取大隐静脉应用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的安全性和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单一医疗组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行单纯OPCABG术的117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91例,女26例;年龄28~79岁,平均(57.45±5.88)岁。按照大隐静脉获取方式,将患者分为no-touch技术获取大隐静脉组(NTSV组,55例)和传统开放式获取大隐静脉组(传统SV组,62例)。评价应用no-touch技术获取大隐静脉用于OPCABG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效果。No-touch技术获取大隐静脉的方法主要采用瑞典Dr.Souza团队的no-touch技术,处理离体旁路移植血管依据本中心序贯旁路移植及桡动脉的临床应用经验进行一定改进。结果两组患者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肌梗死史、室壁瘤形成、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脑梗塞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合并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TSV组男性比例更高(96.4%对61.3%),平均年龄更低(53.49岁对63.76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搏下顺利完成手术,近端优先吻合,在平均旁路移植血管支数、获取大隐静脉时间、手术时间、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库血输注、二次开胸止血、围手术期心肌梗死、院内死亡、I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下肢切口愈合不良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满1年患者共37例,完成随访36例,其中NTSV组15例,传统SV组21例,随访患者均无心绞痛再发,无院外死亡及其他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完成冠状动脉CTA复查26例,NTSV组12例,静脉旁路移植血管通畅率96.4%(27/28);传统SV组14例,静脉旁路移植血管通畅率87.2%(34/39);均无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无再次接受血运重建。结论应用no-touch技术获取大隐静脉安全、可行,不增加手术时间及下肢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技术 大隐静脉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原文传递
不接触技术取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疗效分析与技术体会
19
作者 李少珂 刘博 +3 位作者 边涛 蔡逸群 王林宁 左龙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9期827-830,共4页
目的总结应用不接触(no-touch)技术截取的大隐静脉(SVG)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近期效果与手术技术总结.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行CABG患者,常规技术取SVG行CABG共99例,为常规组;no-touch技术取SVG... 目的总结应用不接触(no-touch)技术截取的大隐静脉(SVG)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近期效果与手术技术总结.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行CABG患者,常规技术取SVG行CABG共99例,为常规组;no-touch技术取SVG行CABG共97例,为no-touch组.比较两组手术资料以及手术治疗效果和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性,比较1年后桥血管(左乳内动脉和SVG)通畅率差异性.结果①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重症监护室时间、引流量、下肢伤口愈合率、疼痛评分、心肌损伤指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组新发心房颤动发生率显著高于no-touch组(29.29%比19.59%,P<0.05).②两组左乳内动脉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o-touch组SVG通畅率显著高于常规组(93.57%比79.86%,P<0.05).结论No-touch技术截取的SVG不增加手术风险与创伤,且能够提高CABG术后中期通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大隐静脉 不接触技术 通畅率 左乳内动脉
下载PDF
老年患者非接触法获取大隐静脉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近中期疗效
20
作者 张航 安景辉 +3 位作者 马千里 马杰 王华君 石凤梧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3期301-304,320,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非接触(No-touch)法获取大隐静脉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的近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100例No-touch法获取大隐静脉行OPCABG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非接触(No-touch)法获取大隐静脉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的近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100例No-touch法获取大隐静脉行OPCABG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指标(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桥血管通畅率。结果术后低心排综合征3例,其中1例死亡,2例治愈;新发心室颤动1例,经抢救无效死亡;新发心房颤动22例,治疗后转复;新发脑栓塞1例;新发肾功能不全2例;二次开胸止血3例。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为(16.50±2.42)h;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为(3.62±1.48)d;术后住院时间为(19.21±5.82)d。术后3个月大隐静脉桥血管通畅率为97.5%,术后1年大隐静脉桥血管通畅率为92.1%。结论老年患者No-touch法获取大隐静脉行OPCABG能够取得良好的近中期疗效,No-touch法获取大隐静脉行OPCABG是治疗老年冠心病安全、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非接触法 老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