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7篇文章
< 1 2 7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技术对策 被引量:337
1
作者 董红敏 李玉娥 +3 位作者 陶秀萍 彭小培 李娜 朱志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69-273,共5页
农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该文通过对文献资料和大量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农业活动产生的甲烷和氧化亚氮分别占全国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量的50.15%和92.47%,农业源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通过改善反刍动物营养可降低单个... 农业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该文通过对文献资料和大量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农业活动产生的甲烷和氧化亚氮分别占全国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量的50.15%和92.47%,农业源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通过改善反刍动物营养可降低单个肉牛甲烷排放15%~30%;推广稻田间歇灌溉可减少单位面积稻田甲烷排放30%;一个户用沼气每年最大可减少温室气体2.0~4.1 t二氧化碳当量;推行缓释肥、长效肥料可减少单位面积农田氧化亚氮50%~70%。该文建议尽快开展减排技术示范,对减排技术的适应性和经济性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粪便 温室气体 甲烷 氧化亚氮 畜牧
下载PDF
农田土壤主要温室气体(CO_2、CH_4、N_2O)的源/汇强度及其温室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255
2
作者 张玉铭 胡春胜 +3 位作者 张佳宝 董文旭 王玉英 宋利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66-975,共10页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大气中CO2、CH4和N2O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占了近80%。据估计,大气中每年有5%~20%的CO2、15%~30%的CH4、80%~90%...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大气中CO2、CH4和N2O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率占了近80%。据估计,大气中每年有5%~20%的CO2、15%~30%的CH4、80%~90%的N2O来源于土壤,而农田土壤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本文重点阐述了农田土壤温室气体产生、排放或吸收机理及其影响因素,指出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生产力水平等人为控制因素通过影响土壤和作物生长条件来影响农田土壤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或吸收。所以,我们可以从人类活动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着手,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和作物生长条件来探索温室气体减排措施,达到固碳/氮增汇的目的。对国内外关于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源/汇强度及其综合温室效应评估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正确估算与评价农田土壤温室气体的源/汇强度及其对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浓度变化的贡献,有助于为温室气体减排以及减少气候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 甲烷 氧化亚氮 温室效应
下载PDF
东北典型旱作农田N_2O和CH_4排放通量研究 被引量:88
3
作者 黄国宏 陈冠雄 +2 位作者 吴杰 黄斌 于克伟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83-386,共4页
应用封闭式箱法技术测定了玉米、大豆田中N2O和CH4全年的通量变化.指出N2O排放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明显的日变化.大量的N2O排放发生在作物生长季节中.在冰雪溶化期和收割作物后也有一定量的N2O从土壤中排放.此外,实... 应用封闭式箱法技术测定了玉米、大豆田中N2O和CH4全年的通量变化.指出N2O排放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明显的日变化.大量的N2O排放发生在作物生长季节中.在冰雪溶化期和收割作物后也有一定量的N2O从土壤中排放.此外,实验结果也指出,玉米和大豆田作为大气CH4源或汇的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农田 氧化亚氮 甲烷 通量 排放
下载PDF
农田土壤N_2O产生的关键微生物过程及减排措施 被引量:109
4
作者 朱永官 王晓辉 +2 位作者 杨小茹 徐会娟 贾炎 《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92-800,共9页
氧化亚氮(N2O)作为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其全球排放总量仍然在持续上升.它不仅可以产生温室效应,还可以间接破坏臭氧层,使其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研究中备受关注.土壤生态系统是大气中N2O的最重要排放源.本文详细论述了农田土壤... 氧化亚氮(N2O)作为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其全球排放总量仍然在持续上升.它不仅可以产生温室效应,还可以间接破坏臭氧层,使其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研究中备受关注.土壤生态系统是大气中N2O的最重要排放源.本文详细论述了农田土壤中反硝化作用、硝化作用、硝化微生物的反硝化作用以及硝酸盐异化还原成铵作用等过程产生N2O的微生物学机制,并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pH、氮素、有机质、土壤温度和湿度)和土壤生物等方面对农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对农田土壤N2O的减排措施进行总结,并就今后农田土壤N2O排放的研究重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为调控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氮转化过程和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氧化亚氮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减排措施
原文传递
笑气吸入用于无痛分娩对母儿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8
5
作者 区煦东 李冰 +2 位作者 杜红姿 翁慧男 黄青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99-401,共3页
目的 探讨笑气吸入用于无痛分娩对母儿的影响。方法 对 10 0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给予吸入 5 0 %笑气与 5 0 %氧气混和气体以实施无痛分娩 (研究组 ) ,另选择 10 0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仅吸入氧气作对照 (对照组 )。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时... 目的 探讨笑气吸入用于无痛分娩对母儿的影响。方法 对 10 0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给予吸入 5 0 %笑气与 5 0 %氧气混和气体以实施无痛分娩 (研究组 ) ,另选择 10 0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仅吸入氧气作对照 (对照组 )。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时失血量、其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 ,及产妇桡动脉血及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研究组无痛分娩有效 97例 ;总产程时间平均 3 2 6 2 7min ,全部为自然分娩 ,失血量平均 194 4 4ml,新生儿Apgar评分均 >7分。对照组无痛分娩有效为 0例 ,总产程时间平均 3 64 82min ,自然分娩 98例 ,钳产助娩 2例 ,失血量平均199 78ml,新生儿Apgar评分均 >7分。两组产妇无痛分娩效果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分娩时失血量 ,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产程中两组产妇的血压、心率均无明显波动。两组产妇桡动脉血及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笑气吸入用于产妇分娩镇痛 ,对母、儿及产程无不良影响 ,且有利于产妇在分娩中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和体力 ,对胎儿有利。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发作 产科镇痛 氧化亚氮 笑气 麻醉药
原文传递
土壤水分状况和质地对稻田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91
6
作者 徐华 邢光喜 +1 位作者 蔡祖聪 鹤田治雄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99-505,共7页
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封丘生态试验站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土壤质地和水分状况对稻田 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 N2O排放主要受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淹水状态下,N2O排放很少,水分落干期间 N2O排放量占水稻生长期 N2... 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封丘生态试验站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土壤质地和水分状况对稻田 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 N2O排放主要受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淹水状态下,N2O排放很少,水分落干期间 N2O排放量占水稻生长期 N2O排放总量的 87.50%~98·65%。土壤质地显著影响稻田平均N2O排放通量,砂质土壤排放的N2O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壤质和粘质土壤,水稻生长期砂质、壤质及粘质土壤的平均N2O排放通量分别为 137.63、87.54和63.46μgN2O-N/ m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田 土壤质地 土壤水分状况 一氧化二氮排放 排放通量 空间变异性
下载PDF
植物释放氧化亚氮的研究 被引量:67
7
作者 陈冠雄 商曙辉 +3 位作者 于克伟 禹阿东 吴杰 王玉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1期94-96,共3页
氧化亚氮(N_2O)是大气的微量成分之一。多年的测定表明,它在大气中的浓度正以0.2%左右的年增长率在增加。N_2O具有“温室效应”并能催化大气同温层中臭氧保护层的破坏,从而可能带来全球性生态环境的重大变化而受到世人的极大关注。
关键词 氧化亚氮 植物释放系统
下载PDF
珠江口入海河段DIN形态转化与硝化和反硝化作用 被引量:70
8
作者 徐继荣 王友绍 +4 位作者 殷建平 王清吉 张凤琴 何磊 孙翠慈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6-692,共7页
在自广州中大码头(ST1)沿珠江主航道到虎门外的龙穴水道(ST9)之间设9个采样站,其中ST2、ST5、ST9号3个为沉积物采样站,研究珠江口入海河段溶解态无机氮形态转化与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水质分析和培养结果表明,水体中存在着强烈的硝化作用.... 在自广州中大码头(ST1)沿珠江主航道到虎门外的龙穴水道(ST9)之间设9个采样站,其中ST2、ST5、ST9号3个为沉积物采样站,研究珠江口入海河段溶解态无机氮形态转化与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水质分析和培养结果表明,水体中存在着强烈的硝化作用.从ST1到ST9站约有88%的NH+ 4转化成了NO- 3和NO- 2 .NH+ 4与NO- 3含量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 =-0 97(n =19) .NO- 3的变化趋势与其它要素相反,沿入海方向逐渐升高.珠江水相中的N2 O的浓度范围在5 7~3 2 9nmol·L- 1 ,饱和度在674%~413 4%之间,是N2 O的一个重要排放源.采用乙炔抑制法研究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在沉积物中的硝化、反硝化作用,结果显示,沉积物中存在着强烈的硝化与反硝化作用,硝化速率:0 3 2~2 43mmol·m- 2 ·h- 1 ;反硝化速率:0 0 3~0 84mmol·m- 2 ·h- 1 ;硝酸盐的还原速率:4 17~13 0 6mmol·m- 2 ·h- 1 .硝化与反硝化作用主要发生在沉积物的0~4cm的区域,各站点由于沉积物性状不同而有所差异.硝化和反硝化速率与沉积物中NO- 3和N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DIN N2O 沉积物 硝化 反硝化
下载PDF
生物质炭化还田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74
9
作者 刘玉学 王耀锋 +5 位作者 吕豪豪 陈义 唐旭 吴春艳 钟哲科 杨生茂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166-2172,共7页
通过水稻种植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秸秆直接还田、水稻秸秆与生活垃圾炭化后还田对稻田温室气体CH4、CO2和N2O排放及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直接还田相比,秸秆炭化后还田可显著降低稻田CH4和N2O的累积排放量,降幅分别... 通过水稻种植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秸秆直接还田、水稻秸秆与生活垃圾炭化后还田对稻田温室气体CH4、CO2和N2O排放及土壤理化性质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直接还田相比,秸秆炭化后还田可显著降低稻田CH4和N2O的累积排放量,降幅分别为64.2%~78.5%和16.3%~18.4%.与不添加生物炭相比,无论种植水稻与否,添加秸秆炭和垃圾炭均显著降低了稻田N2O的累积排放量;不种植水稻情况下,添加垃圾炭显著降低了稻田CO2的累积排放量,降幅为25.3%.秸秆炭对提高稻田土壤pH和速效钾含量的作用优于垃圾炭.两种生物炭均能显著提高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但对土壤容重、全氮、有效磷、阳离子交换量及水稻籽粒产量均未产生显著影响.与秸秆直接还田相比,秸秆炭化后还田对水稻增产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炭 生活垃圾炭 甲烷 二氧化碳 氧化亚氮 水稻土
原文传递
中国农田N_2O排放量的估算 被引量:63
10
作者 王智平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7年第2期51-55,共5页
排放量估算是温室效应气体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论述了影响农田N2O排放量估算准确性的因素,讨论如何提高农田N2O排放量估算的准确性,并估算了中国农田N2O排放总量。
关键词 农田 氧化亚氧 排放量 估算 中国
下载PDF
Effect of C/N ratio,aeration rate and moisture content on ammonia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during the composting 被引量:69
11
作者 Tao Jiang Frank Schuchardt +2 位作者 Guoxue Li Rui Guo Yuanqiu Zhao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1754-1760,共7页
Gaseous emission (N2O, CH4 and NH3) from composting can b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anthropogenic greenhouse gas and air pollution. A laboratory scale orthogonal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stimate the effects of C/N... Gaseous emission (N2O, CH4 and NH3) from composting can b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anthropogenic greenhouse gas and air pollution. A laboratory scale orthogonal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stimate the effects of C/N ratio, aeration rate and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on gaseous emission during the composting of pig faeces from Chinese Ganqinfen syste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bout 23.9% to 45.6%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was lost in the form of CO2 and 0.8% to 7.5% of TOC emitted as CH4. Most of the nitrogen was lost in the form of NH3, which account for 9.6% to 32.4% of initial nitrogen. N20 was also an important way of nitrogen losses and 1.5% to 7.3% of initial total nitrogen was lost as it. Statis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eration rate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which could affect the NH3 (p = 0.0189), CH4 (p = 0.0113) and N20 (p = 0.0493) emissions significantly. Higher aeration rates reduce the CH4 emission but increase the NH3 and N20 losses. C/N ratio could affect the NH3 (p = 0.0442) and CH4 (p = 0.0246) emissions significantly, but not the N20. Lower C/N ratio caused higher NH3 and CH4 emissions. The initial moisture content can not influence the gaseous emission significantly. Most treatments were matured after 37 days, except a trial with high moisture content and a low C/N rati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g faeces COMPOSTING methane nitrous oxide AMMONIA
原文传递
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68
12
作者 苏放明 魏晓萍 +2 位作者 陈小荷 胡芷洋 徐宏里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84-587,共4页
目的 探讨笑气吸入分娩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将 130 0例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分为两组。其中 ,研究组 6 5 8例 ,在产程中吸入 5 0 %笑气与 5 0 %氧气的混合气体实行分娩镇痛 ;对照组 6 4 2例 ,产程中间断吸入氧气。观察两组产... 目的 探讨笑气吸入分娩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将 130 0例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分为两组。其中 ,研究组 6 5 8例 ,在产程中吸入 5 0 %笑气与 5 0 %氧气的混合气体实行分娩镇痛 ;对照组 6 4 2例 ,产程中间断吸入氧气。观察两组产妇疼痛的缓解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羊水情况、分娩失血量、新生儿出生时的Apgar评分、产妇桡动脉与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的结果、笑气吸入的副反应。结果 研究组产妇分娩镇痛的有效率为 80 9% ,总产程时间为 4 6 8min ,活跃期时间为 15 3min ,剖宫产率为 11 6 % ,羊水污染率 2 2 0 % ,新生儿窒息率 1 2 % ,产时出血平均 2 37ml,39 4 %的产妇出现头晕表现的副反应 ;而对照组产妇分娩镇痛的有效率为 0 9% ,活跃期时间为 187min ,剖宫产率为 19 3% ,与研究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产程时间 4 80min ,羊水污染率 2 4 3% ,新生儿窒息率 1 7% ,产时出血平均 2 5 3ml,与研究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对照组产妇无明显的头晕等副反应。两组产妇桡动脉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5 0 %笑气与 5 0 %氧气的混合气体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方便 ,易被产妇接受 ,可有效地缓解分娩疼痛 ,增加阴道分娩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笑气吸入 分娩 镇痛 有效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应用修正的IPCC2006方法对中国农田N_2O排放量重新估算 被引量:65
13
作者 张强 巨晓棠 张福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3,共7页
氧化亚氮(N2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农田土壤是其排放的重要源。本研究通过本地参数修正的IPCC2006计算方法,结合统计资料计算中国农田土壤的N2O直接排放量。结果表明:从1980年到2007年中国农田N2O排放年均增长7.6%,2007年N2O-N排放量... 氧化亚氮(N2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农田土壤是其排放的重要源。本研究通过本地参数修正的IPCC2006计算方法,结合统计资料计算中国农田土壤的N2O直接排放量。结果表明:从1980年到2007年中国农田N2O排放年均增长7.6%,2007年N2O-N排放量达到288.4Gg。2007年化学氮肥投入、有机物质投入、作物秸秆投入、有机土排放对农田N2O直接排放的贡献份额分别为77.64%、15.57%、6.46%和0.33%。从分布格局看,2007年农田N2O直接排放总量较大省份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和四川盆地,单位耕地面积N2O排放量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和东南沿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氧化亚氮 排放因子 IPCC2006计算方法 N2O排放分布格局
下载PDF
土壤水分状况和氮肥施用及品种对稻田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54
14
作者 徐华 邢光熹 +1 位作者 蔡祖聪 鹤田治雄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86-188,共3页
土壤水分状况和氮肥施用及品种对稻田N2O排放有明显影响.当稻田持续淹水时,几乎没有N2O排放,而当稻田经历干湿交替循环特别是烤田时,有较高的N2O排放通量.稻田持续淹水、干湿交替及烤田期间5个处理的平均N2O排放通量... 土壤水分状况和氮肥施用及品种对稻田N2O排放有明显影响.当稻田持续淹水时,几乎没有N2O排放,而当稻田经历干湿交替循环特别是烤田时,有较高的N2O排放通量.稻田持续淹水、干湿交替及烤田期间5个处理的平均N2O排放通量分别为1.02、23.87和47.99μg·m-2·h-1.化学氮肥的施用增加了稻田N2O的排放量,且硫铵能比尿素排放更多的N2O.施用硫铵氮100和300kg·hm-2引起的N2ON损失率分别为0.04%和0.26%,而施用尿素氮的分别为0.03%和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N2O 排放通量 水分状况 氮肥品种
下载PDF
冻融作用下土壤物理和微生物性状变化与氧化亚氮排放的关系 被引量:59
15
作者 王连峰 蔡延江 解宏图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361-2366,共6页
在中、高纬度及高海拔地区,土壤冻融交替现象普遍存在.冻融作用影响土壤的物理和微生物性状,影响土壤的氮素转化过程和强度,导致土壤温室气体氧化亚氮排放增多,使冻融区土壤成为氧化亚氮的重要排放源.冻融作用改变了土壤水分特征和土壤... 在中、高纬度及高海拔地区,土壤冻融交替现象普遍存在.冻融作用影响土壤的物理和微生物性状,影响土壤的氮素转化过程和强度,导致土壤温室气体氧化亚氮排放增多,使冻融区土壤成为氧化亚氮的重要排放源.冻融作用改变了土壤水分特征和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冻融作用使土壤微生物量、微生物的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导致微生物标识物氨基糖种类和数量改变.本文概述了上述变化与氧化亚氮排放的关系,简要提出了冻融作用下土壤氧化亚氮产生、排放的理论问题及其研究去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 冻融作用 土壤性状
下载PDF
影响农田氧化亚氮排放过程的土壤因素 被引量:55
16
作者 焦燕 黄耀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3年第4期457-466,共10页
土壤理化特性是影响农田氧化亚氮 (N2 O)产生和排放的重要因素。作者主要讨论了土壤微生物、土壤质地、土壤中化学物质、土壤温度和土壤 pH值等对农田N2 O的影响。继续深入研究这些因素对农田N2 O排放的综合影响和机理以及与其排放量之... 土壤理化特性是影响农田氧化亚氮 (N2 O)产生和排放的重要因素。作者主要讨论了土壤微生物、土壤质地、土壤中化学物质、土壤温度和土壤 pH值等对农田N2 O的影响。继续深入研究这些因素对农田N2 O排放的综合影响和机理以及与其排放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应是未来的研究重点。为准确估计区域乃至全球范围的农田N2 O排放总量 ,对农田N2 O排放模型中关键土壤参数的确定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因素 氧化亚氮 农田 温室气体
下载PDF
农田土壤N2O排放的关键过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0
17
作者 曹文超 宋贺 +4 位作者 王娅静 覃伟 郭景恒 陈清 王敬国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81-1798,共18页
一氧化二氮(N2O)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引人关注。随着氮肥使用量的增加,农田土壤N2O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人们普遍认为土壤硝化、反硝化过程是N2O产生的两个主导途径,而诸如施肥、灌水等农田管理... 一氧化二氮(N2O)作为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引人关注。随着氮肥使用量的增加,农田土壤N2O排放已经成为全球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人们普遍认为土壤硝化、反硝化过程是N2O产生的两个主导途径,而诸如施肥、灌水等农田管理措施以及土壤pH、温度等环境因子均会影响农田土壤N2O产生和排放。本文系统论述了土壤N2O产生的各主要途径,并综述了氮源、碳源、水分含量、氧气含量、土壤pH和温度以及其他调控因子对N2O排放的影响,旨在阐明各过程对N2O排放的产生机制及主要环境因子的影响,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农田土壤硝化过程本身对N2O排放的直接贡献较小,N2O产生的主要来源是包含硝化细菌的反硝化、硝化–反硝化耦合作用在内的生物反硝化过程。真菌反硝化和化学反硝化在酸性土壤以及硝酸异化还原成铵过程在高有机质和厌氧土壤环境中对N2O排放具有重要作用。未来研究可从农田土壤N2O的产生和消耗机制、降低N2O/N2产物比、N2O的还原过程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此外,利用新技术方法,探究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因素对氮素转化过程的影响,重点关注N2O峰值排放及相关联微生物的响应,并构建土壤氮素平衡和N2O排放模型,可进一步加深对农田土壤N2O排放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氧化亚氮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华北平原几种主要类型土壤的硝化及反硝化活性 被引量:37
18
作者 丁洪 蔡贵信 +1 位作者 王跃思 陈德立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90-393,共4页
取用华北平原5种主要土壤进行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不同类型土壤间硝化反硝化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培养28h后砂姜黑土、潮土、褐土、盐渍土和风沙土的硝化率分别为7.9%、20.8%、46.4%、22.5%和20.3%;148h后砂姜黑土的硝化率为18.7%,其它... 取用华北平原5种主要土壤进行实验室培养试验,研究不同类型土壤间硝化反硝化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培养28h后砂姜黑土、潮土、褐土、盐渍土和风沙土的硝化率分别为7.9%、20.8%、46.4%、22.5%和20.3%;148h后砂姜黑土的硝化率为18.7%,其它4种土壤达98.4%—100%,基本硝化完全;培养268h释放的N2O总量分别为0.04、0.27、0.24、0.41和0.45μgN·g-1土。培养650h的反硝化损失量分别为0.6、0.3、0.08、0.02和0.05μgN·g-1土。可见,不同的土壤中砂姜黑土的硝化作用活性较弱,而反硝化活性较强;潮土、褐土、盐渍土和风沙土的硝化作用活性较强,而反硝化活性相对较弱。土壤的硝化及反硝化作用与土壤质地和pH有关,与硝化和反硝化菌数量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 氧化氮 华北平原 类型 土壤监测 活性
下载PDF
滥用笑气中毒致神经系统损害一例 被引量:59
19
作者 王丽 范其江 +6 位作者 董明睿 田朝晖 汪仁斌 顾卫红 刘尊敬 孙青 焦劲松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533-537,共5页
患者女性,20岁,主因四肢麻木、无力并进行性加重2周,排尿困难4d,于2015年10月30日收入中日友好医院。患者于2周前在美国上学途中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黑蒙、意识丧失伴跌倒,数分钟后自行恢复意识,能部分回忆发作时情景,无抽搐发作... 患者女性,20岁,主因四肢麻木、无力并进行性加重2周,排尿困难4d,于2015年10月30日收入中日友好医院。患者于2周前在美国上学途中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黑蒙、意识丧失伴跌倒,数分钟后自行恢复意识,能部分回忆发作时情景,无抽搐发作,此后,自觉行走时双下肢乏力、双足麻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 神经中毒综合征 维生素B12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轮作制度对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及驱动因子 被引量:48
20
作者 陈书涛 黄耀 +1 位作者 郑循华 陈玉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053-2060,共8页
于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进行田间试验,2003年夏种植大豆、玉米和水稻,后季种植冬小麦。观测项目包括农田N2O排放、土壤温度、湿度及生物学因子。观测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轮作方式中,玉米(施氮)-小麦(施氮)轮作农田的N2O年度排放量最高,为(... 于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进行田间试验,2003年夏种植大豆、玉米和水稻,后季种植冬小麦。观测项目包括农田N2O排放、土壤温度、湿度及生物学因子。观测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轮作方式中,玉米(施氮)-小麦(施氮)轮作农田的N2O年度排放量最高,为(18.5±0.7)kgN·ha-1;大豆(不施氮)-小麦(施氮)处理次之,为(13.2±0.4)kgN·ha-1;水稻(施氮)-小麦(施氮)轮作最低,为(11.7±0.7)kgN·ha-1,三者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相对于耕翻处理,稻茬麦田播前免耕在冬前促进了N2O排放(P<0.001),但并未增加季节性排放总量(P>0.1)。大豆、玉米、水稻、小麦田N2O通量的自然对数值(y)与土壤温度(T)、湿度(W)和叶面积指数(L)的关系可用逐步回归方程y=a·W+b·T+c·L+d表示(a、b、c、d为回归系数),其中玉米田y与L关系不明显,c值为0;大豆田y与W、T关系不显著,a=0,b=0;灌溉稻田a值为0,且y与L关系不明显。大豆、水稻、小麦田N2O通量均与生态系统呼吸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01),而玉米田不存在类似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 轮作制度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叶面积指数 驱动因子 氧化亚氮排放 农田 N2O排放 逐步回归方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