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执雀外道非婆薮仙辨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王惠民
-
机构
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
-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共7页
-
文摘
现存北朝至唐初佛教造像中,在佛座两侧有五十多组执雀外道和持骷髅外道,持骷髅外道已经确定为鹿头梵志,而执雀外道一般比定为"婆薮仙",但存在许多疑点。本文从《俱舍论记》等佛教文献中查得执雀外道是裸形外道尼乾子,而非"婆薮仙"。尼乾子执雀问佛生死,佛以无言对待挑战;鹿头梵志持罗汉骷髅难定因果轮回,佛为解答,显示佛的智慧与佛法的精深,因而在佛教造像中广泛存在。
-
关键词
婆薮仙
鹿头梵志
尼乾子
执雀外道
-
Keywords
Vasistha
Mrgasirsa
nirgrantha-putra
Heretic holding a bird
-
分类号
K879.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B948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执雀问生死故事的流传
- 2
-
-
作者
吕德廷
-
机构
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
-
出处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5-203,共9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敦煌佛教艺术中的外道形象研究(13XJC770002)"
2012年度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摩醯首罗天形象在中国的演变"(12LZUJBWYB104)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执雀问生死的故事在《伊索寓言》和佛教故事中均有出现。在《伊索寓言》中,主要为了表明不可亵渎神灵;在佛教故事中,是尼乾子执雀向佛询问鸟之死活。该故事随同佛教传入中国,最初出现在佛教艺术中,表现为执雀外道与鹿头梵志对称出现于佛陀两侧,以衬托佛陀拥有大智慧。北宋时期,在禅宗中增加了佛陀腿跨门槛并反问外道的情节。这种情节增加的故事还传入日本,并被附会到一休的名义下。
-
关键词
《伊索寓言》
尼乾子
敦煌石窟
一休
-
Keywords
Aesop's Fable
nirgrantha-putra
Dunhuang Grotto
Ikkyu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