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孽海花》与中国历史小说模式的现代转变 被引量:8
1
作者 杨联芬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4-70,共7页
吴趼人、林纾的历史小说创作基本代表着清末民初历史小说的两种倾向 :前者沿袭传统历史通俗演义 ,后者则追求正史价值。曾朴《孽海花》的历史叙事 ,不直接描述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而是通过世态风俗描绘展示时代风云与历史进程 ,体... 吴趼人、林纾的历史小说创作基本代表着清末民初历史小说的两种倾向 :前者沿袭传统历史通俗演义 ,后者则追求正史价值。曾朴《孽海花》的历史叙事 ,不直接描述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而是通过世态风俗描绘展示时代风云与历史进程 ,体现出“风俗史”特征 ;男女主人公在精神特质上的“非英雄”与“非道德” ,有别于传统历史叙事 ,体现出曾朴对法国历史小说浪漫精神的接纳。《孽海花》意在挖掘中国文化传统钳制历史和人性发展根源的努力 ,使我们感受到一种不同于传统历史小说“正统”叙事话语的主体意识和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孽海花》 历史小说 现代性 法国文学
下载PDF
《孽海花》中晚清政府腐败无能之内因浅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武晋红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248-251,共4页
《孽海花》历来被公认为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小说在表现中国近代社会"文化的推移"、"政治的变动"中,都不同程度地隐含了对于晚清政府腐败无能的不满与揭露。试图从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官员的昏... 《孽海花》历来被公认为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小说在表现中国近代社会"文化的推移"、"政治的变动"中,都不同程度地隐含了对于晚清政府腐败无能的不满与揭露。试图从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官员的昏庸无能、上流士绅的风尚三方面来分析晚清政府腐败无能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孽海花》 晚清政府 腐败无能 内因
下载PDF
《孽海花》——历史与讽刺的交界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霈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58-61,共4页
《孽海花》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也是晚清讽刺小说的一部代表作。但不同于其他讽刺小说的是,它同时也可以被视作一部历史小说。《孽海花》体现出的"史传"传统——记录历史的责任,撰写史书的意识——不仅让这部小说具备了... 《孽海花》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也是晚清讽刺小说的一部代表作。但不同于其他讽刺小说的是,它同时也可以被视作一部历史小说。《孽海花》体现出的"史传"传统——记录历史的责任,撰写史书的意识——不仅让这部小说具备了历史小说的特性,而且影响了小说讽刺的方式和效果。《孽海花》这种历史与讽刺的高度融合,使小说的讽刺达到了那个时代应有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孽海花》 史传传统 讽刺方式
下载PDF
《孽海花》中异国故事的叙事学读解 被引量:2
4
作者 吴燕 《贵州文史丛刊》 2007年第1期21-24,共4页
本文以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为出发点,借用叙事学理论对晚清最重要的谴责小说《孽海花》中的异国想象图谱进行细读分析。分析发现,文本对日本、德国及俄国的想象性呈现,是以各不相同的叙事策略组织构建起来的。这些细微的差异在文本深层... 本文以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为出发点,借用叙事学理论对晚清最重要的谴责小说《孽海花》中的异国想象图谱进行细读分析。分析发现,文本对日本、德国及俄国的想象性呈现,是以各不相同的叙事策略组织构建起来的。这些细微的差异在文本深层拓开了另一重空间,使我们得以窥见晚清中西文化碰撞中知识分子躁郁难安的心态,他们如何试图于本国文化传统与他者强势文化之间获得转圜余地,相应地确定自处的可能范围,同时借文本表述舒缓对他者的仰慕及憎厌交糅的复杂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学 可靠叙述 异国故事
下载PDF
凋残的《孽海花》 被引量:1
5
作者 许丹诚 《韶关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2-17,共6页
曾朴创作《孽海花》时出现的种种问题 ,除了受制于原型人物的身世之外 ,还由于作者为自己的写作设置了太多的樊篱 ,更由于作者还停留在此部小说的初创时期的创作观念上。
关键词 《孽海花》 晚清小说 近代文学 曾朴
下载PDF
从《儒林外史》、《孽海花》、《围城》看近三百年中士人形象的变化
6
作者 王丽珍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88-91,共4页
以士人形象转变为切入点,在分析《儒林外史》、《孽海花》、《围城》三部小说中士人形象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其形象改变原因。指出八股取士的没落、民族危机的深重、中西文化碰撞的加剧,使得许多士人远离了传统的士人精神,把追求的重心转... 以士人形象转变为切入点,在分析《儒林外史》、《孽海花》、《围城》三部小说中士人形象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其形象改变原因。指出八股取士的没落、民族危机的深重、中西文化碰撞的加剧,使得许多士人远离了传统的士人精神,把追求的重心转向于"利",他们的社会角色从操控国家政治、文化命运的传统士大夫转变为渐次游离于国家政治权力中心的新兴知识分子,而三部小说也反映了作者对自我、国家之现实与未来的冷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孽海花》 《围城》 士人 知识分子 堕落 边缘化
下载PDF
浅论福州评话《新茶花》
7
作者 黎凤 《闽江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21-28,共8页
从法国小仲马的《茶花女》到福州评话《新茶花》的整个演变过程,可以看到19世纪末流行一时的茶花女故事在中国传播、本土化的过程。福州评话《新茶花》不管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上,都对《茶花女》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但其发展与几乎... 从法国小仲马的《茶花女》到福州评话《新茶花》的整个演变过程,可以看到19世纪末流行一时的茶花女故事在中国传播、本土化的过程。福州评话《新茶花》不管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上,都对《茶花女》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但其发展与几乎同时代、同类型的作品《孽海花》又有所不同。究其缘由,主要是由于受到福州地域文化的影响及西方思想观念的洗礼,尤其是评话的艺术形式呈现,使得《新茶花》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及思想观念上又独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评话 《新茶花》 《茶花女》 《孽海花》 地域文化
下载PDF
从《孽海花》看晚清士人人格的双重性 被引量:1
8
作者 董伟岩 《昆明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86-89,共4页
《孽海花》中刻画的晚清士人形象,受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和冲击,守旧与维新并存,表现出双重性:一方面,在科举取士制度的影响下,深谙四书五经的官僚们难以用其所学处理现实问题,在贪图享乐观念的驱动下,变得功利虚荣,甚至"卖直&qu... 《孽海花》中刻画的晚清士人形象,受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和冲击,守旧与维新并存,表现出双重性:一方面,在科举取士制度的影响下,深谙四书五经的官僚们难以用其所学处理现实问题,在贪图享乐观念的驱动下,变得功利虚荣,甚至"卖直"邀官;另一方面,由于受"西学东渐"的影响,他们开始寻求变法维新,试图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希望国家强盛。晚清士人身上这种同时表现出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潮流,使其有别于历史上的传统士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孽海花 晚清 士人 人格 双重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