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襁褓式沐浴与盆浴两种方式对新生儿行为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徐仁凤 曹洁 +2 位作者 郑文婷 张晶 吴玉华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年第27期2138-2141,共4页
目的探讨2种沐浴方式对新生儿行为状态的影响,提高沐浴时新生儿的安全感及舒适度。方法研究为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将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新生儿科出院的110例新生儿分为襁褓式沐浴和盆浴组,每组为55例,襁褓... 目的探讨2种沐浴方式对新生儿行为状态的影响,提高沐浴时新生儿的安全感及舒适度。方法研究为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将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新生儿科出院的110例新生儿分为襁褓式沐浴和盆浴组,每组为55例,襁褓式沐浴组在出院后采取襁褓式沐浴,盆浴组在出院后采取常规盆浴,观察2组患儿在沐浴时的安静状态、受惊哭闹表现及沐浴前后的体温状态。结果襁褓式沐浴组新生儿在沐浴过程中的新生儿表现为安静和受惊哭闹分别为85.5%(47/55)、30.9%(17/55),盆浴组分别为56.4%(31/55)、50.9%(28/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11.282、4.550,P〈0.01或0.05)。襁褓式沐浴组新生儿握持反射时间、哭闹持续时间和沐浴后体温分别为(2.3±0.4)s、2(0,7)s和(36.49±0.02)℃,盆浴组分别为(7.9±0.5)s、6(5,10)s、(36.38±0.03)cC,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66、2.910,Z=3.534,P〈0.01)。结论襁褓式沐浴能更好地保证新生儿在沐浴过程中较少出现哭闹、紧张,减轻新生儿对沐浴的恐惧感,并且有助于新生儿在沐浴过程中保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襁褓式沐浴 盆浴 非随机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不同浓度野菊花液药浴治疗新生儿毒性红斑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孙婷婷 孟利 汪淑娟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11年第8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野菊花药浴治疗新生儿毒性红斑的效果。方法将184例毒性红斑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自制的0.25%、0.5%、1%野菊花液药浴,观察三种浓度野菊花液药浴对毒性红斑的治疗效果。结果三种浓度的野菊花液药浴均对新生儿毒性...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野菊花药浴治疗新生儿毒性红斑的效果。方法将184例毒性红斑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自制的0.25%、0.5%、1%野菊花液药浴,观察三种浓度野菊花液药浴对毒性红斑的治疗效果。结果三种浓度的野菊花液药浴均对新生儿毒性红斑有效,其中,1%野菊花治疗毒性红斑总治愈率显著高于、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其他两组(均P<0.05)。结论野菊花液药浴能有效治疗新生儿毒性红斑;1%浓度可缩短治疗时间,对中、重度患儿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毒性红斑 野菊花 药浴 浓度 护理
下载PDF
品质管理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沐浴风险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熊丽 何娅娟 蒋明珉 《西部医学》 2015年第7期1094-1097,共4页
目的探讨品质管理圈(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沐浴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降低新生儿沐浴风险"为主题,调查产科2013年1~6月1239例和7~12月实施品管圈后的1393例新生儿沐浴中存在的风险,分析原因、设定目标、... 目的探讨品质管理圈(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新生儿沐浴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降低新生儿沐浴风险"为主题,调查产科2013年1~6月1239例和7~12月实施品管圈后的1393例新生儿沐浴中存在的风险,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经品管圈活动的良性干预,新生儿沐浴风险由实施前的2.66%降至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新生儿沐浴风险效果显著,有效提高了产科护理服务满意度,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提高了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管理圈 新生儿沐浴 风险
下载PDF
改良式仰卧淋浴法对新生儿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彤 张彩虹 郭洪花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第7期619-622,共4页
目的探究改良式仰卧淋浴方法对新生儿沐浴中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9月产科足月新生儿2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由上到下(头—脸—颈—上身—下身)的传统仰卧位淋浴顺序,观察组先将新生儿置于淋浴下进行全身的... 目的探究改良式仰卧淋浴方法对新生儿沐浴中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9月产科足月新生儿2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由上到下(头—脸—颈—上身—下身)的传统仰卧位淋浴顺序,观察组先将新生儿置于淋浴下进行全身的预冲洗,并调整沐浴顺序为颈—脸—头—上身—下身。采用新生儿疼痛舒适量表(NIPS)分别对两组新生儿在沐浴过程中的状态、哭吵及行为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在淋浴时NIPS得分低于对照组,在新生儿面部表情、呼吸类型及下肢活动状态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沐浴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自身沐浴前后的NIPS得分显示,两组新生儿沐浴时NIPS得分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仰卧淋浴法能有效缓解新生儿沐浴中的不安全感、减少疼痛刺激,增加其沐浴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淋浴 舒适度 疼痛评分 护理
下载PDF
新生儿首次沐浴时间对体温及皮肤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建英 苏丽珍 +3 位作者 任雪军 黄丽华 肖震萍 刘羿韵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10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首次沐浴时间对体温及皮肤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6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等分成A组、B组、C组、D组,分别在出生后12,24,48,72h进行首次沐浴,比较4组新... 目的探讨新生儿首次沐浴时间对体温及皮肤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6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等分成A组、B组、C组、D组,分别在出生后12,24,48,72h进行首次沐浴,比较4组新生儿的体温及皮肤状况。结果沐浴前4组新生儿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沐浴后30min,4组新生儿体温较沐浴前升高,其中A组与B组、C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与C组或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沐浴后,A组、B组、C组皮肤异常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生后48h是新生儿的最佳首次沐浴时间,有利于其体温稳定和恢复,保护其皮肤的完整性,降低皮肤异常事件发生风险,保证皮肤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首次沐浴时间 体温 皮肤状况
下载PDF
一种移动式新生儿床旁沐浴护理车的设计与应用
6
作者 唐静 王娟 +1 位作者 单春剑 郭潍宁 《临床护理杂志》 2023年第5期76-78,共3页
新生儿沐浴是一项在新生儿出生后进行的常规护理操作,沐浴过程中常伴有哭闹、拥抱反射,而沐浴过程中的不适不仅可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增加新生儿发生感染、低体温的风险,还会影响早产儿的神经发育[1-3]。为了方便新生儿床旁沐浴,需要使用... 新生儿沐浴是一项在新生儿出生后进行的常规护理操作,沐浴过程中常伴有哭闹、拥抱反射,而沐浴过程中的不适不仅可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增加新生儿发生感染、低体温的风险,还会影响早产儿的神经发育[1-3]。为了方便新生儿床旁沐浴,需要使用新生儿床旁沐浴护理车,该车通常由沐浴斗组成,在沐浴斗内部加入热水,将新生儿放入沐浴斗的沐浴腔内部进行沐浴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沐浴护理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