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陈宝琛近代新式教育实践 |
张帆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2
|
进步主义教育与新教育健康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
石阳
|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
2009 |
0 |
|
3
|
“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路径 |
余胜泉
王阿习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82
|
|
4
|
新教育公平引论——基于我国教育公平模式变迁的思考 |
程天君
|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74
|
|
5
|
对“全面二孩”政策下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的建议 |
庞丽娟
王红蕾
吕武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4
|
|
6
|
以人为核心评估域:新教育公平理论的基石——兼论新时期教育公平的转型 |
程天君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7
|
|
7
|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基础与行动框架 |
舒杭
顾小清
|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
2022 |
41
|
|
8
|
元宇宙的教育实践价值与目标路径辨析 |
雒亮
祝智庭
|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
2022 |
33
|
|
9
|
“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与未来走向 |
储常连
莫灿灿
|
《重庆高教研究》
|
2017 |
29
|
|
10
|
“新教育公平”观与教师教育转型 |
石艳
崔宇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7
|
|
11
|
新教育理念下的实验教学模式 |
阎丽珍
卢纪临
|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
2008 |
20
|
|
12
|
“新教育实验”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探索 |
朱永新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9
|
|
13
|
新教育公平的旨趣 |
王建华
|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0
|
|
14
|
底线与上限:论教育公平的立场、内涵和限度——兼论新教育公平的实践路径 |
陈栋
|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2
|
|
15
|
我国新型教育智库建设的现实困境与转型出路 |
王小飞
贺腾飞
|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3
|
|
16
|
论新教育实验的教师专业发展 |
朱永新
|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
2010 |
11
|
|
17
|
学分制实施过程中的高校课程改革 |
叶红
俞永康
朱宏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03 |
8
|
|
18
|
新型教育智库的组织形态和研究路径 |
韩玉梅
宋乃庆
|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9
|
|
19
|
互联网时代教师自主成长的模式研究 |
郝晓东
朱永新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8
|
|
20
|
新技术背景下教育新生态的建构与实践——以宁波市为例 |
张曦
张志祯
王永忠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