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母细胞瘤瘤体中差异性炎症因子的鉴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郭飞 张俊杰 +4 位作者 孙俊锋 胡集祎 余捷凯 郑树 王家祥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4-218,共5页
目的 利用蛋白组学技术研究肾母细胞瘤瘤体存在的差异性炎症因子,分析其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及血管侵犯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肾母细胞瘤患儿的瘤体(瘤体组)40例,肿瘤临床分期Ⅰ期6例,Ⅱ... 目的 利用蛋白组学技术研究肾母细胞瘤瘤体存在的差异性炎症因子,分析其与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及血管侵犯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肾母细胞瘤患儿的瘤体(瘤体组)40例,肿瘤临床分期Ⅰ期6例,Ⅱ期12例,Ⅲ期13例,Ⅳ期9例;预后良好型37例,预后不良型3例;淋巴结转移17例,无淋巴结转移23例;血管侵犯9例,无血管侵犯31例.同时收集肿瘤近端(距肿瘤边缘1 cm)肾组织35例、肿瘤远端(距肿瘤边缘5 cm)肾组织25例.通过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筛选3组间的差异性蛋白峰,对瘤体中存在的高表达蛋白峰通过固相萃取技术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分离、纯化,胶内酶解后的肽段混合物置入色谱串联质谱,根据氨基酸序列鉴定目标蛋白身份.根据瘤体中炎症蛋白峰的表达强度,在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及血管侵犯各组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肿瘤组织高表达的蛋白峰中,m/z12138和m/z13462分别被鉴定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两者在瘤体组的表达量(1437.8±997.3和1730.4±1147.8)高于肿瘤近端肾组织(952.6±591.2和1031.1±1120.8)及肿瘤远端肾组织(315.4±296.5和114.7±118.9),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瘤体组中m/z12138和m/z13462的表达量按不同病理特征分组进行比较:临床分期Ⅰ期(678.8±189.0和746.2±238.7),Ⅱ期(664.0±202.0和1180.7±404.9),Ⅲ期(1524.7±407.9和2160.4±1252.3),Ⅳ期(2850.2±861.2和2498.4±1290.5);预后良好型(1271.7±809.2和1553.3±991.4),预后不良型(3487.2±166.2和3915.1±507.3);淋巴结转移组(2207.1±961.7和2569.5±1285.2),无淋巴结转移组(869.2±474.6和1110.2±433.6);血管侵犯组(2850.2±861.2和2498.4±1290.5),无血管侵犯组(1027.8±521.3和1507.5±1019.9),各病理特征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 肾母细胞瘤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UreB-NAP-HpaA三价DNA疫苗的构建及免疫原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波 杨骅 +3 位作者 李兆申 屠振兴 龚燕芳 杜奕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6-638,共3页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Hp)尿素酶亚单位B(UreB)、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NAP)及黏附素A(HpaA)三价重组DNA疫苗并研究其抗原性,为Hp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PCR扩增UreB、NAP、HpaA全长序列,分别克隆入pMD18T载体,测序并鉴定方向后依次连接...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Hp)尿素酶亚单位B(UreB)、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NAP)及黏附素A(HpaA)三价重组DNA疫苗并研究其抗原性,为Hp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PCR扩增UreB、NAP、HpaA全长序列,分别克隆入pMD18T载体,测序并鉴定方向后依次连接,构建融合基因UNH,然后将其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以此转染COS7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表达蛋白的抗原性。结果:PCR分别获得约1707、432和750bp产物,与GenBank中相关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三者融合后获得一约2901bp目的基因。重组质粒pIRES-UNH转染COS7细胞后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107000的蛋白质,Western印迹显示该重组蛋白可为UreB、NAP、HpaA抗血清特异识别,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成功构建了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UreB-NAP-HpaA三价重组DNA疫苗,为进一步探讨其免疫保护性及Hp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尿素酶 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 黏附素 疫苗 DNA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分子内佐剂融合疫苗的构建、纯化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高原 邹全明 张卫军 《中国药业》 CAS 2006年第18期11-13,共3页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HP)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基因(napA)与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heat-labileenterotoxinBsubunit,LTB)的分子内佐剂融合蛋白疫苗,并通过口服免疫小鼠研究其抗原性,为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HP)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基因(napA)与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heat-labileenterotoxinBsubunit,LTB)的分子内佐剂融合蛋白疫苗,并通过口服免疫小鼠研究其抗原性,为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携带napA-LTB融合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22b-napA-LTB,转化E.coliBL21(DE3),进行原核表达,重组表达蛋白采用亲和层析柱ChelatingSepharose进行纯化,Tris-Tricine电泳和Westernblot鉴定,GM1-ELISA检测rNAP-LTB与神经节苷脂的结合。口服免疫BALB/c小鼠,检测重组融合蛋白的抗原性。结果重叠延伸PCR扩增出了约760bp的napA-LTB融合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相关序列一致。重组融合蛋白以可溶和包涵体两种形式表达,表达量约占细菌总蛋白的30%,Tris-Tricine初步测定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Mr)约29000,纯化后纯度大于90%。Westernblot检测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该重组蛋白保持了与GM1神经节苷脂结合的生物学活性。动物实验表明,分子内佐剂疫苗口服免疫小鼠后血清特异性IgG,IgA和胃黏液、肠黏液的抗原特异性sIgA抗体显著高于无佐剂单一亚单位疫苗。结论所获得的重组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黏膜佐剂活性,为进一步的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 疫苗 分子内佐剂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重组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蛋黄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5
4
作者 邓颖 杨致邦 +3 位作者 黄伟 林珊珊 黄进 叶翠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1-475,共5页
目的:制备高效价的抗Nap蛋黄抗体(IgY).方法:大量诱导、培养重组菌pQE30-NapA-DH5α获得重组蛋白Nap,经Ni2+-NTA树脂纯化后,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用纯化的Nap蛋白免疫鸡,水稀释结合氯仿有机沉淀法提取IgY.ELISA法测定抗体产生的时间... 目的:制备高效价的抗Nap蛋黄抗体(IgY).方法:大量诱导、培养重组菌pQE30-NapA-DH5α获得重组蛋白Nap,经Ni2+-NTA树脂纯化后,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用纯化的Nap蛋白免疫鸡,水稀释结合氯仿有机沉淀法提取IgY.ELISA法测定抗体产生的时间-效价变化.将效价高的Nap-IgY用硫酸铵沉淀法纯化浓缩,间接ELISA法检测效价,Bradford法测定蛋白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制备的Nap-IgY的抗体活性.结果:Nap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蛋白含量为0.37g/L.免疫鸡的蛋黄提取物可与Nap发生特异性反应,IgY效价随免疫时间增加而升高,在110d达最高效价.经纯化浓缩后,Nap-IgY的效价为1∶12800,蛋白浓度为23.67g/L.结论:成功制备了高浓度、高效价的Nap特异性I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重组蛋白 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 蛋黄抗体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DNA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保护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孙波 杨骅 +3 位作者 满晓华 李兆申 屠振兴 龚燕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42-845,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Hp neutrophil-activating protein,Hp-NAP)基因(napA)活减毒鼠伤寒沙门菌重组DNA疫苗,初步观察其对慢性Hp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扩增全长napA,测序并经同源性分析后,... 目的:构建携带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Hp neutrophil-activating protein,Hp-NAP)基因(napA)活减毒鼠伤寒沙门菌重组DNA疫苗,初步观察其对慢性Hp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扩增全长napA,测序并经同源性分析后,将其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鉴定正确后将重组质粒转化活减毒鼠伤寒沙门菌构建Hp-NAP口服DNA疫苗。口服Hp-SS1建立SS1长期感染小鼠模型,30周后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各5只。治疗组予10 9 cfu/0.4 ml疫苗菌灌胃,1次/周×3周;2个对照组分别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或空白质粒。末次免疫4周后行快速尿素酶检测,ELISA测定血清抗体效价。结果: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IRES-napA成功转化活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L7207;所克隆napA与GenBank中SS1-napA核苷酸和蛋白质的同源性均>98%。免疫后4周治疗组75%(3/4)小鼠快速尿素酶检测阴性,对照组均阳性,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血清抗Hp-NAP抗体效价明显升高。结论:成功构建了具有较好免疫保护作用的Hp-NAP口服重组DNA疫苗,为进一步研制多价抗Hp核酸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 疫苗 DNA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napA-ctxB融合蛋白的基因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邓颖 杨致邦 +3 位作者 王勇 黄进 张绍兰 叶翠莲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克隆、表达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napA与霍乱毒素B亚单位ctxB融合基因napA-ctxB(nctB),为制备预防H.pylori感染的疫苗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方法扩增ctxB目的基因片段,克隆至pQE30-napA质粒的napA基因上游,构建含双基因的表达... 目的克隆、表达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napA与霍乱毒素B亚单位ctxB融合基因napA-ctxB(nctB),为制备预防H.pylori感染的疫苗奠定基础。方法用PCR方法扩增ctxB目的基因片段,克隆至pQE30-napA质粒的napA基因上游,构建含双基因的表达质粒pQE30-napA-ctxB(pQE30-nctB),经测序分析确认后转化E.coliDH5α,经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NCTB,融合蛋白NCTB经镍离子柱纯化。结果PCR扩增出807bp的目的基因片段nctB。工程菌pQE30-nctB-DH5α经IPTG诱导后,SDS-PAGE显示有新生的蛋白表达条带,Mr为30000,与预期的一致,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7%,重组蛋白用Ni2+-NTA树脂提纯,纯化后的蛋白质经SDS-PAGE分析可见单一条带,图象软件分析表明纯度可达94%以上。Westernblot显示重组蛋白质有良好的抗原性。结论构建含双基因的表达质粒pQE30-nctB成功,并在大肠杆菌DH5α中高效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 霍乱毒素B亚单位 融合基因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核酸疫苗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波 杨骅 +3 位作者 李兆申 龚燕芳 屠振兴 许国铭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80-683,共4页
目的 构建幽门螺杆菌(Hp)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Hp -NAP)口服DNA疫苗,初步评价其免疫治疗作用,为Hp疫苗研制奠定基础。方法 PCR扩增全长Hp- NAP基因(napA) ,测序并同源性分析后,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 ,双酶切并PCR鉴定。将重组质粒... 目的 构建幽门螺杆菌(Hp)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Hp -NAP)口服DNA疫苗,初步评价其免疫治疗作用,为Hp疫苗研制奠定基础。方法 PCR扩增全长Hp- NAP基因(napA) ,测序并同源性分析后,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 ,双酶切并PCR鉴定。将重组质粒pIRES- napA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L72 0 7,口服接种长期感染Hp之BALB/c小鼠,观察疗效。结果 PCR扩增出一4 35bp产物,序列分析表明,所克隆序列与GenBank中SS1 napA核苷酸及蛋白质同源性均>98%。PCR及双酶切证实,成功构建了携带napA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菌DNA疫苗。疫苗接种后4周,治疗组3/ 4小鼠快速尿素酶检测阴性,对照组均阳性(P =0 .0 4 76 ) ;治疗组血清抗Hp NAP抗体效价明显升高。结论 成功构建了具有较好免疫治疗作用的Hp -NAP口服重组DNA疫苗,为进一步研制多价抗HpDNA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 NAP 减毒鼠伤寒沙门菌 治疗组 幽门螺杆菌 免疫治疗 DNA疫苗 酶切 亚克隆 PCR扩增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的表达及免疫原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孙波 杨骅 +4 位作者 许涛 李兆申 屠振兴 杜奕奇 许国铭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克隆幽门螺杆菌(Hp)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NAP)基因并制备其原核表达系统,研究其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为Hp疫苗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p-NAP基因,测序并作同源性分析后,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2b,转化表... 目的克隆幽门螺杆菌(Hp)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NAP)基因并制备其原核表达系统,研究其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为Hp疫苗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p-NAP基因,测序并作同源性分析后,亚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2b,转化表达菌BL21-CodonPlus(r)(DE3),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Western blot鉴定其免疫原性。结果PCR扩增一408 bp产物,与基因库中相关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98%)。重组质粒pET-22b-nap转化BL21-CodonPlus(r)(DE3)后表达一相对分子质量约19 000的融合蛋白,能与Hp全菌抗体产生结合反应,Western blot显示特异的单一条带。结论成功构建Hp-NAP原核表达系统,所表达NAP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可作为Hp疫苗的候选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 疫苗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分子内佐剂三价疫苗的构建、纯化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原 张卫军 邹全明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0-693,697,共5页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基因napA、黏附素hpaA、尿素酶B亚单位活性功能片段ureB414与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heat-labileenterotoxinBsubunit,LTB)的分子内佐剂三价融合蛋白疫苗,并通过口... 目的构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基因napA、黏附素hpaA、尿素酶B亚单位活性功能片段ureB414与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heat-labileenterotoxinBsubunit,LTB)的分子内佐剂三价融合蛋白疫苗,并通过口服免疫小鼠研究其抗原性,为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携带napA-hpaA-ureB414-LTB融合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22b-NHUL,转化E.coliBL21(DE3),进行原核表达,重组表达蛋白采用HK26/60Superdex-75分子筛和亲和层析柱ChelatingSepharose进行纯化,Tris-Tricine电泳和Westernblot鉴定,GM1-ELISA检测rNHUL与神经节苷脂的结合。口服免疫Balb/c小鼠,检测重组融合蛋白的抗原性。结果重叠延伸PCR扩增出了约1590bp的NHUL融合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相关序列一致。重组融合蛋白以可溶和包涵体两种形式表达,表达量约占细菌总蛋白的25%,Tris-Tricine初步测定目的蛋白的Mr约59000,纯化后纯度大于90%。Westernblot检测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该重组蛋白保持了与神经节苷脂GM1结合的生物学活性。动物实验表明,多亚单位疫苗口服免疫小鼠后血清特异性IgG、IgA和胃黏液、肠黏液的抗原特异性sIgA抗体显著高于单一亚单位疫苗。结论所获得重组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黏膜佐剂活性,为进一步的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 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 疫苗 分子内佐剂
下载PDF
表面表达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枯草芽孢的免疫原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珍文 姚淑雯 +7 位作者 关锐梨 周帅 谢永强 陈吟霜 钟华敏 黄莲芬 杨镒宇 龚四堂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 构建表面表达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NAP)的重组枯草芽孢,并鉴定其免疫原性.方法 以构建的pGEX-4T-1-NAP质粒为模板,采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幽门螺杆菌NAP基因,与构建的以枯草芽孢外衣蛋白Cotc融合表达的质粒Pus186-Cotc连接... 目的 构建表面表达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NAP)的重组枯草芽孢,并鉴定其免疫原性.方法 以构建的pGEX-4T-1-NAP质粒为模板,采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幽门螺杆菌NAP基因,与构建的以枯草芽孢外衣蛋白Cotc融合表达的质粒Pus186-Cotc连接,转化枯草杆菌WB600,提取质粒进行酶切、测序鉴定.应用营养耗竭法诱导枯草芽孢生成,提取重组芽孢外衣蛋白进行电泳及免疫印迹分析,并使用NAP特异性抗体免疫荧光检测芽孢表面重组蛋白的表达.以普通芽孢作为对照组,使用表面表达NAP的重组枯草芽孢口服免疫小鼠,ELISA法检测小鼠免疫后0、15、30、45 d的NAP特异性血清IgG水平,判断重组芽孢免疫原性.结果 以pGEX-4T-1-NAP质粒为模板,扩增了NAP基因,并成功克隆入Pus 186-Cotc质粒,重组Pus 186-Cotc-NAP双酶切鉴定可见435 bp目的片段,测序结果显示NAP在正确读框中.营养耗竭法可诱导重组枯草芽孢生成,产量达1×10^11/L,提取芽孢外衣蛋白电泳见相对分子质量25 600的目的条带.免疫印迹显示使用NAP特异性抗体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25 600可见识别带.并且使用NAP特异性抗体可检测到重组芽孢免疫荧光,表明NAP在芽孢表面成功表达.与对照组相比,NAP重组芽孢口服免疫小鼠15d后,NAP特异性IgG升高即达高峰,30、45 d后一直维持在高峰平台期(均P<0.05),表明重组芽孢具免疫原性.结论 成功构建了表面表达NAP的枯草芽孢工程菌,重组芽孢口服免疫小鼠具免疫原性,为幽门螺杆菌枯草芽孢疫苗的研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菌 幽门 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 芽孢杆菌 枯草 免疫测定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DNA疫苗的构建及鉴定
11
作者 杨骅 孙波 +3 位作者 满晓华 龚燕芳 屠振兴 李兆申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7-339,共3页
目的 构建幽门螺杆菌 (Hp)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 (HP NAP)DNA疫苗。 方法 扩增全长napA(编码HP NAP) ,将其与克隆载体 pBT连接 ,经测序及同源性分析后 ,将相应片段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 ,经双酶切及PCR鉴定。 结果 PCR扩增一 4 3... 目的 构建幽门螺杆菌 (Hp)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 (HP NAP)DNA疫苗。 方法 扩增全长napA(编码HP NAP) ,将其与克隆载体 pBT连接 ,经测序及同源性分析后 ,将相应片段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 ,经双酶切及PCR鉴定。 结果 PCR扩增一 4 35bp产物 ,核苷酸序列测定及BLAST分析表明 ,所克隆序列与基因库中Hp悉尼株 (SS1)napA核苷酸及蛋白质的同源性均为 98%。ANTHEPROT软件预测其蛋白质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和抗原性。经PCR及双酶切鉴定 ,证实成功构建携带napA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pIRES napA。结论 成功构建并鉴定了HP NAP重组DNA疫苗 ,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原性及研制口服DNA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 DNA疫苗 构建 鉴定
下载PDF
血清VE-Cad、ENA-78和HMGB1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琳艳 邱振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8期2679-2682,268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该院诊治的117例ACI患者作为ACI组,另选同期该院45例...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该院诊治的117例ACI患者作为ACI组,另选同期该院4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VE-Cad、ENA-78和HMGB1水平,比较ACI组和对照组及不同梗死面积、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同预后的ACI患者血清VE-Cad、ENA-78和HMGB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3项指标间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3项指标对ACI不良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ACI组的血清VE-Cad、ENA-78和HMGB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VE-Cad、ENA-78和HMGB1水平随着脑梗死面积的增大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其水平越高,ACI患者预后越差(P<0.05)。ACI患者血清VE-Cad水平与ENA-78、HMGB1呈正相关(r=0.685、0.813,P<0.05),ENA-78水平与HMGB1也呈正相关(r=0.739,P<0.05)。血清VE-Cad、ENA-78和HMGB1对ACI不良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3项联合检测预测ACI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72,高于VE-Cad、ENA-78和HMGB1单独检测的0.898、0.861、0.851(P<0.05)。结论血清VE-Cad、ENA-78和HMGB1水平与ACI的病情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有关,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ACI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 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下载PDF
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Rho激酶抑制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ENA-78、HMGB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郭云飞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3月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12月至2018年3月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日常生活能力(BI)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临床疗效、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血清ENA-78及HMGB1水平、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NIHSS、BI分值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BI分值高于对照组,NIHSS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74.42%,P<0.05);疗程结束后研究组血清ENA-78及HMGB1水平低于对照组,BDNF、N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95%)与对照组(9.3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降低血清ENA-78及HMGB1水平,提高BDNF及NGF含量,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提高疾病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注射液 RHO激酶抑制剂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中性粒细胞激活肽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原文传递
炎症性肠病肠上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激酶对NAP-2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吕小平 詹灵凌 +1 位作者 姜海行 唐国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5期2510-2515,共6页
目的:探讨肠上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激酶(MMPs)对中性白细胞化学趋化物NAP-2的影响及其与炎症性肠病炎症发生的关系.方法:培养Caco-2高分化人结肠癌上皮细胞和CCD-18细胞,分别加入人重组MMP-3、IL-1β、MMP抑制剂强力霉素、CT1399、CT148... 目的:探讨肠上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激酶(MMPs)对中性白细胞化学趋化物NAP-2的影响及其与炎症性肠病炎症发生的关系.方法:培养Caco-2高分化人结肠癌上皮细胞和CCD-18细胞,分别加入人重组MMP-3、IL-1β、MMP抑制剂强力霉素、CT1399、CT1487和抗人NAP-2中性白细胞mAb,Caco-2和CCD-18细胞于37℃含50 mL/LCO2条件下培养24 h,进行化学趋化性试验.取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的肠黏膜切除标本作实验组.用RT-PCR方法检测Caco-2细胞和CD和UC的肠黏膜组织的PBP mRNA和MMPs mRNA:用ELISA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Caco-2细胞和CD和UC的肠黏膜组织的NAP-2蛋白.结果:MMP-3明显增加IL-1β刺激的Caco-2细胞吸引外周中性白细胞的能力(U=24.60,P= 0.005;U=37.22,P=0.002);50μmol强力霉素和0.1μmol CT1847能显著抑制Caco-2细胞对中性白细胞的趋化性(U=15.18,P=0.01;U= 34.73,P=0.002);1 mg/L抗人NAP-2中性白细胞mAb能显著抑制Caco-2细胞对中性白细胞的化学趋化性(U=156.04,P=0.000).RT-PCR分柝表明,MMP-1 mRNA,MMP-2 mRNA, MMP-3 mRNA和MMP-10 mRNARCCD-18细胞表达:PBP mRNA被Caco-2细胞和UC患者的肠黏膜表达.ELISA和Western blot法分析表明,NAP-2蛋白在活动性UC患者的肠黏膜明显增高,与CD的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U= 28.57,P=0.005).结论:MMP能激发肠上皮细胞对中性白细胞的趋化反应,MMP通过激活中性白细胞化学趋化物NAP-2产生的免疫调节机制引起炎症性肠病肠上皮细胞炎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基质金属蛋白激酶 中性白细胞激肽-2 血小板基础蛋白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哮喘大鼠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恩智 罗冬娇 +5 位作者 童夏生 周新辉 叶辉 郭海渊 阮正英 金小红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0年第22期3033-3035,3170,共4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哮喘大鼠中性粒细胞(NEU)内皮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哮喘组、健康对照组、地塞米松治疗组。以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和...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哮喘大鼠中性粒细胞(NEU)内皮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哮喘组、健康对照组、地塞米松治疗组。以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制备大鼠哮喘模型,分离纯化血NEU,流式细胞仪测定血NEUENA-78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血NEU和支气管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地塞米松治疗组NEUENA-78的平均荧光强度[(71.82±8.87)MFI]显著低于哮喘组且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地塞米松治疗组NEU和支气管的TGF—β1蛋白的平均吸光度A值[依次为(0.173±0.014),(0.202±0.019)A值]显著低于哮喘组且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NEUENA-78的表达水平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炎性细胞总数呈显著正相关(n=29,1=0.762,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治疗哮喘大鼠的部分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EU分泌ENA-78和TGF-β1蛋白,从而抑制哮喘大鼠气道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内皮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中性白细胞 地塞米松
原文传递
Synthesis and Expression in Escherichia coli of a Human Neutrophil Activating Protein-1/Interleukin-8 Gene
16
作者 金冬雁 徐荣辉 +2 位作者 周圆 王平 侯云德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93年第10期1224-1232,共9页
The complete gene coding for human neutrophilactivating protein-1/interleukin-8 was synthesized using a semi-chemical semi-enzymatic method. The synthetic gene was then over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under the temp... The complete gene coding for human neutrophilactivating protein-1/interleukin-8 was synthesized using a semi-chemical semi-enzymatic method. The synthetic gene was then over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under the temperature-regulated control of the P_RP_L tandem promoters. As determined by SDS-PAGE and densitometry, the overexpressed protein comprised up to 18.5% and 10.9% of the total soluble protein in E. coli cells grown in shake flasks and in batch fermentation, respectively. The recombinant NAP-1/IL-8 was then purified to>95% homogeneity by gel filtration and cat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The purified protein appeared as a single band on the SDS-PAGE gel and possessed potent chemotactic activity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10 ng/ml, as assayed by the agarose plate method. An early skin reactivity was also observed when the pure NAP-1/IL-8 was injected subcutaneously into the rabbits. The N-terminal 36 amino acid sequence of the recombinant NAP1/IL-8 was determined using the Edman method and was shown to be identical to that of the ntive prote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trophil activating protein-1/interleukin-8 DNA SYNTHESIS expression of CLONED genes protein sequencing.
原文传递
内皮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在哮喘大鼠中性粒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兴辉 叶辉 +2 位作者 罗冬娇 童夏生 阮正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791-3794,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哮喘内皮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表达及布地奈德对其的影响,探讨中性粒细胞(NEU)参与哮喘发作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哮喘模型,随机分成哮喘组、对照组、布地奈德组,流式细胞术测定血NEU ENA-78的表达。结果哮... 目的观察大鼠哮喘内皮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表达及布地奈德对其的影响,探讨中性粒细胞(NEU)参与哮喘发作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哮喘模型,随机分成哮喘组、对照组、布地奈德组,流式细胞术测定血NEU ENA-78的表达。结果哮喘组(97.65±13.99)MFI NEU ENA-78的平均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50.79±8.66)MFI(P<0.01);布地奈德组(75.81±6.10)MFI NEU ENA-78的平均荧光强度显著性低于哮喘组,且高于对照组(均P<0.01),NEU ENA-78的表达水平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总数呈显著正相关(n=29,r=0.781,P<0.01)。结论哮喘大鼠NEU ENA-78的表达水平增加,NEU可能通过ENA-78参与哮喘发作的炎症过程;布地奈德可能部分通过下调NEU ENA-78,从而减轻哮喘气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内皮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 免疫组织化学 中性粒细胞 布地奈德
原文传递
NAP3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
18
作者 曹志红 曹彦 程小星 《国际呼吸杂志》 2015年第4期257-260,共4页
目的研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后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3(NAP3)的表达情况并与结核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者及非结核感染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方法提取6例活动期肺结核患... 目的研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经结核特异性抗原刺激后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3(NAP3)的表达情况并与结核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者及非结核感染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方法提取6例活动期肺结核患者和6例LTB1个体PBMCs,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刺激后收集细胞,采用基因芯片分析方法比较两组NAP3表达情况。然后提取60例活动期肺结核患者和60名PPD阳性健康个体(根据γ干扰素表达情况将其分成LTBI组和非结核感染健康对照组)的PBMCs,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肽刺激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刺激前、后细胞培养液上清中NAP3的浓度。结果基因芯片分析发现活动期肺结核患者NAP3表达明显高于LTBI组(U=1.000,P=0.0043)。ELISA分析结果发现特异性抗原刺激前细胞培养液上清中3组的NAP3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341,P=0.4821),而刺激后只有活动期肺结核组和非结核感染健康对照组之间的NAP3浓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高表达的NAP3可作为诊断结核的指标之一,但是无法区分潜伏感染和活动期感染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趋化因子 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3 结核潜伏感染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对615系胃癌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
19
作者 黄雪芳 郑小岚 徐三平 《临床消化病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383-388,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小鼠胃癌模型,探讨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Hp-NAP)对免疫细胞Th17/Treg的调节作用,以及是否通过影响其平衡来抑制胃癌的发展。[方法](1)18只6周龄SPF级正常雄性615系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胃癌阴性处理组(简... [目的]通过建立小鼠胃癌模型,探讨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Hp-NAP)对免疫细胞Th17/Treg的调节作用,以及是否通过影响其平衡来抑制胃癌的发展。[方法](1)18只6周龄SPF级正常雄性615系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胃癌阴性处理组(简称胃癌组)、胃癌干预组(简称干预组)。胃癌组及干预组均于小鼠右下肢根部皮下注射7×10^(6)/μl mfc细胞200μl,干预组分别于第0、3、6、9、12天给予瘤旁注射0.4μg/μlHp-NAP 150μl,胃癌组于同一时间给予瘤旁注射150μl磷酸盐缓冲液,第14天处死小鼠并剥离肿瘤。(2)比较肿瘤的大小及检测瘤体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情况。(3)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脾脏组织中Th17、Treg细胞的数量。(4)RT-PCR法检测瘤体组织中IL-17、ROR-γt、foxP3 mRNA表达情况。[结果](1)肿瘤蜡块标本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大量核大深染并有核分裂像的癌细胞;干预组瘤体平均体积(0.291 cm^(3))较胃癌组(0.409 cm^(3))小,而且胃癌组有1例出现腹腔转移和血性腹水形成;干预组瘤体组织中VEGFmRNA表达及血管密度明显低于胃癌组(P<0.01)。(2)胃癌组脾脏组织中Th17、Treg细胞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干预组Th17细胞数量也明显高于胃癌组(P<0.05);而干预组与胃癌组脾脏组织中Treg细胞数无明显差异(P>0.05)。(3)干预组瘤体组织中IL-17、ROR-γt mRNA表达明显高于胃癌组(P<0.05,P<0.01),而foxP3 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4)干预组瘤体组织中IL-17蛋白水平较胃癌组明显增高(P<0.05),而TGF-β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Hp-NAP可能通过增加外周Th17细胞表达及肿瘤微环境中IL-17的浸润直接或间接抑制了胃癌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幽门螺杆菌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 TH17/TREG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人嗜中性白细胞活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8合成基因的修正及修正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20
作者 徐荣辉 金冬雁 +4 位作者 王平 袁劲松 吴淑华 侯云德 梁希若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2年第5期535-540,共6页
本文采用寡核苷酸介导的定位诱变技术修正了人嗜中性白细胞活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8合成基因中出现的合成错误,在该基因编码区的201位插入了原来缺失的G残基,从而使之恢复正确读框。经对修正基因进行DNA全序列测定,表明定位诱变的结果... 本文采用寡核苷酸介导的定位诱变技术修正了人嗜中性白细胞活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8合成基因中出现的合成错误,在该基因编码区的201位插入了原来缺失的G残基,从而使之恢复正确读框。经对修正基因进行DNA全序列测定,表明定位诱变的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利用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BV220在P_RP_L串联启动子的控制下在大肠杆菌中对该基因进行了表达,并测定了重组人嗜中性白细胞活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8的嗜中性白细胞趋化活性。本工作为开展人嗜中性白细胞活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8基因工程及蛋白质工程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NAP-1/IL-8 大肠杆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