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53
1
作者 陈燕涛 何清 刘尚礼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744-746,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4月~2005年10月将48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GF组,25例)和对照组(维生素B_(12)组,23例),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麻木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神经电生理变...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周围神经损伤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4月~2005年10月将48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GF组,25例)和对照组(维生素B_(12)组,23例),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麻木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神经电生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疼痛、麻木症状显著减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感觉和运动电位的恢复率明显增高,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恢复神经的感觉和运动电位的潜伏期均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波幅均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良反应少。结论NGF早期可安全、有效地治疗周围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周围神经 损伤
原文传递
神经节苷脂M_1介导神经生长因子对运动神经元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42
2
作者 张引成 王贵和 张政华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59-462,共4页
目的 研究神经生长因子 (NGF)、神经节苷脂M1 (GM1 )及NGF和GM1 混合液对桥接面神经的硅胶管腔中面神经管状化移植再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成年大白兔 40只 ,4只作正常对照 ,其余 3 6只随机分为A、B、C三组 ,将其双侧面神经下颊支与腮... 目的 研究神经生长因子 (NGF)、神经节苷脂M1 (GM1 )及NGF和GM1 混合液对桥接面神经的硅胶管腔中面神经管状化移植再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成年大白兔 40只 ,4只作正常对照 ,其余 3 6只随机分为A、B、C三组 ,将其双侧面神经下颊支与腮腺前缘相同平面造成 8mm长缺损 ,用 1 5mm的硅胶管进行桥接 ,然后作以下处理 :A组 ,左侧硅胶管内加入NGF ,右侧加入生理盐水 ;B组 ,左侧加入NGF +GM1 ,右侧加入NGF ;C组 ,左侧加入NGF +GM1 ,右侧加入GM1 。于术后 2 0周进行电生理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A组左右侧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显著性 ;B、C两组左右侧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且两组左侧再生神经有髓纤维数目、直径、髓鞘厚度、轴突直径均高于对侧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A组以上指标均无差异。光镜及电镜观察试验各组均有较明显的神经再生。结论 ①NGF能够促进运动神经元再生 ,但这种能力有限 ;②GM1 能够介导NGF促进运动神经元再生 ,表现出良好的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缺损 神经再生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节苷脂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3
作者 徐莉 饶春明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31-134,共4页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属于神经营养因子家族成员之一,自1953年被Levi-Montalcini发现,至今已有60年历史。本文主要就NGF的结构与功能、给药途径、临床试验及其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给药途径 临床试验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电针对DPN大鼠坐骨神经神经生长因子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东红升 张秋娟 +1 位作者 杨强 郑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8期730-732,共3页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制备DPN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和电针组;电针组取大鼠足三里、肾俞穴进行电针治疗,通过免疫组化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制备DPN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和电针组;电针组取大鼠足三里、肾俞穴进行电针治疗,通过免疫组化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坐骨神经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西药组和电针组大鼠NGF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0.01);电针组大鼠治疗后坐骨神经NGF蛋白和mRNA表达上调,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电针足三里、肾俞穴能够使DPN大鼠坐骨神经NGF蛋白和mRNA表达上调,促进坐骨神经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神经营养因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电针 大鼠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NGF)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文革 管文超 +2 位作者 廖伟光 骆立荣 梁文歧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3期27-29,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局部注射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作用.方法 对48例四肢新鲜骨折病人进行骨折端经皮局部注射NGF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治疗观察,其中股骨骨折11例、肱骨骨折7例、胫腓骨骨折16例、尺桡骨骨折14例.据骨折类型、治疗方...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局部注射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作用.方法 对48例四肢新鲜骨折病人进行骨折端经皮局部注射NGF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治疗观察,其中股骨骨折11例、肱骨骨折7例、胫腓骨骨折16例、尺桡骨骨折14例.据骨折类型、治疗方法相同或相似的原则设立相应的对照组,对骨痂生长情况、骨折临床愈合的时间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 2组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3~9个月,2组骨痂出现的时间、骨痂量的多少2周内无明显不同,3周后骨痂量治疗组多于对照组,治疗组各类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缩短,疗效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P<0.01),2组对比有极显著差异.结论 临床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经皮局部注射在骨折中后期有促进骨折愈合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骨折愈合 局部注射
下载PDF
针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梁晖 张益伟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12-914,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的影响,为临床脑梗死急性期的针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的影响,为临床脑梗死急性期的针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予针刺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BDNF、NGF含量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DNF、NGF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或P<0.01),治疗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且治疗组减少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配合针刺干预有助于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源性BDNF、NGF的表达,进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这可能是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脑梗死 针刺
原文传递
神经生长因子对脑出血血肿灶周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怀军 贺丹 +4 位作者 冯平勇 杨桦 武柏林 王勇 颜立群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51-653,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脑出血血肿灶周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健康家犬28只,随机分为两组:NGF组(n=20):注血后0.5 h,将NGF 2000 AU立体定向导入血肿灶周区;脑出血(ICH)组(n=8):只注血,不注药.在ICH后1、3、10、28 d四个...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脑出血血肿灶周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健康家犬28只,随机分为两组:NGF组(n=20):注血后0.5 h,将NGF 2000 AU立体定向导入血肿灶周区;脑出血(ICH)组(n=8):只注血,不注药.在ICH后1、3、10、28 d四个时间点进行以下检测:①采用Purdy评分观察临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②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外源性NGF在血肿灶周脑组织中的有效表达.③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血肿灶周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神经纤维酸性蛋白(GFAP)荧光单标阳性细胞的数目.结果①1~3 d Purdy评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10~28 d评分NGF组显著好于ICH组(P<0.05).②NGF组血肿灶周免疫阳性细胞3 d时大量出现,染色较深.持续10 d,而ICH组表达量少且持续时间短(P<0.05).③NGF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NSE、GFAP单标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多于ICH组(P<0.05).结论外源性NGF立体定向导入血肿灶周区,早期能够通过保护神经元提高存活率;晚期能够通过促进胶质细胞适度增生、神经纤维生长来促进血肿灶周神经功能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元 胶质细胞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激光共聚焦
下载PDF
电针“长强”穴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黄志强 刘宇 +2 位作者 苏昭元 苏稼夫 吴强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9-404,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长强"穴对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NGF)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长强穴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8只。假手术... 目的:观察电针"长强"穴对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NGF)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长强穴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电针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只采用椎板摘除暴露脊髓但不予打击,模型组和电针组采用改良Allen’s法制备急性脊髓损伤模型。电针组在造模成功后采用电针"长强"穴治疗,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7 d;假手术组、模型组每天均抓取1次,不予其他任何干预。术后第1、3、5、7天对各组大鼠进行BBB(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评分直至取材,术后7 d取材,灌注固定、石蜡包埋。采用尼氏染色法观察脊髓及神经元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脊髓中NGF和BDNF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第3、5、7天,电针组BBB评分均高于模型组(P<0.05,P<0.01)。尼氏染色显示,假手术组脊髓灰质呈蝴蝶状,结构完整,灰白质界限清楚;模型组脊髓灰质结构不完整,局部可见体积大、颜色较深的瘀血斑块等;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瘀血面积较小,神经元水肿较轻,神经元形态较好,未见空泡样改变。免疫荧光检测,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电针组NGF和BDNF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NGF、BDNF表达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电针"长强"穴能促进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NGF、BDNF的表达,提高模型大鼠BBB评分,有利于急性脊髓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脊髓损伤 电针 长强 神经生长因子(ng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原文传递
NGF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腰髓与损伤神经MBP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曾琳 杨恒文 +1 位作者 邵阳 伍亚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6-327,共2页
目的 探讨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相应神经与脊髓组织髓鞘碱性蛋白 (Myelinbasicprotein ,MBP)含量变化及神经生长因子 (NGF)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行单侧坐骨神经切断 ,断端采用硅胶管桥接 ,管内注入NGF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腰段... 目的 探讨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相应神经与脊髓组织髓鞘碱性蛋白 (Myelinbasicprotein ,MBP)含量变化及神经生长因子 (NGF)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行单侧坐骨神经切断 ,断端采用硅胶管桥接 ,管内注入NGF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腰段脊髓和损伤坐骨神经组织MBP含量的变化 ,实验分为Ⅰ组 :生理盐水对照 ;Ⅱ组 :硅胶管内给NGF ;Ⅲ组 :硅胶管内给NGF +每日肌肉注射NGF(5 0 0ng/kg连续 2周 )。结果 治疗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治疗组2 4h、2周时MBP含量较伤前显著升高 (P <0 0 1) ,4周恢复到伤前水平。结论 NGF治疗能减少MBP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 ngf 髓鞘碱性蛋白 MBP 含量 影响 腰髓 损伤神经
下载PDF
康欣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皮质顶叶、海马CA1区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蔡晶 杜建 +3 位作者 葛振华 周凡 周琳瑛 陈莲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养血活血中药制剂康欣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皮质顶叶、海马CA1区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以及神经突触形态和数量的影响。方法光化学反应法制作VD模型大鼠,康欣胶囊高、中、低剂量及阳性西药喜得镇给药1个月,...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养血活血中药制剂康欣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皮质顶叶、海马CA1区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以及神经突触形态和数量的影响。方法光化学反应法制作VD模型大鼠,康欣胶囊高、中、低剂量及阳性西药喜得镇给药1个月,同时设立模型组和空白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皮质顶叶、海马CA1区神经突触形态,计算突触数密度,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皮质顶叶、海马CA1区NGF阳性细胞情况。结果电镜下,康欣胶囊各给药组及阳性西药组皮质顶叶、海马CA1区突触形态完好,数量正常,与空白组情况接近,优于模型组;两部位NGF阳性细胞显著多于模型组(P<0.01),与空白组接近。结论康欣胶囊可提高VD模型大鼠皮质顶叶、海马CA1区NGF的表达,保护突触形态和数量,从而保护缺血损伤后神经系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欣胶囊 血管性痴呆 神经生长因子(ngf) 神经突触
下载PDF
精神因素致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1
作者 吕薇 马丽俐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69-670,共2页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至今未有明确定论。由于部分荨麻疹患者发病前均有精神诱因,心理应激也可使荨麻疹病情加重,因此本文从神经生长因子、P物质、降钙素相关基因肽、内源性阿片样肽类、5-羟色胺、肥大细...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至今未有明确定论。由于部分荨麻疹患者发病前均有精神诱因,心理应激也可使荨麻疹病情加重,因此本文从神经生长因子、P物质、降钙素相关基因肽、内源性阿片样肽类、5-羟色胺、肥大细胞等方面对精神因素致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慢性 精神因素 发病机制 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多因素发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赟 戴玉田 +4 位作者 孙则禹 姚乐申 杨荣 王润 李三祥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3-469,共7页
从神经、血管、代谢、离子通道等多个角度出发,研究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MED)的发病机制,为开展DMED的综合治疗临床研究提供前期研究基础.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取35只大鼠用于制作糖尿病模型,其余大鼠作为正常对照.饲养8周后,用阿... 从神经、血管、代谢、离子通道等多个角度出发,研究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MED)的发病机制,为开展DMED的综合治疗临床研究提供前期研究基础.成年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取35只大鼠用于制作糖尿病模型,其余大鼠作为正常对照.饲养8周后,用阿朴吗啡法筛选DMED大鼠,用电刺激勃起神经测定海绵体内压(ICP)方法评价勃起功能.取正常组和DMED组大鼠的阴茎海绵体组织,分成若干份,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海绵体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的3种亚型(nNOS,eNOS,iNOS)的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神经生长因子(NGF)在海绵体组织的表达差异;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海绵体组织血管紧张素II(AngII)含量差异;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含量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ED大鼠ICP测定值明显降低;海绵体组织中nNOS、eNOS表达明显降低,而iNOS表达明显增加;NGF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血管紧张素II水平显著升高;VEGF蛋白表达明显减少;Connexin-43蛋白表达减少.以上试验结果说明DMED发病机制复杂,与神经、血管、代谢、离子通道等均有关.提示在今后临床治疗研究和实践中,应该从各个角度出发,针对多因素发病机制,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勃起功能障碍 一氧化氮合酶 神经生长因子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onnexin-43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促进坐骨神经再生修复的酶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宁宇 徐延豪 石玉秀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53-357,共5页
目的研究对兔右坐骨神经损伤后局部给予蛇毒神经生长因子(NGF),观察坐骨神经酶活性变化和超微结构的恢复情况,探讨NGF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乙酰胆碱酯酶(AChE)、酸性磷酸酶(ACPase)的酶组织化学技术和电镜技术。结果神经损伤后:AChE... 目的研究对兔右坐骨神经损伤后局部给予蛇毒神经生长因子(NGF),观察坐骨神经酶活性变化和超微结构的恢复情况,探讨NGF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乙酰胆碱酯酶(AChE)、酸性磷酸酶(ACPase)的酶组织化学技术和电镜技术。结果神经损伤后:AChE活性明显下降,NGF组的AChE活性恢复快于盐水对照组;ACPase活性逐渐增高,NGF组的ACPase活性恢复时间短于盐水对照组。坐骨神经的超微结构在神经损伤后也发生变化,NGF组的变化程度小于盐水对照组,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NGF可通过影响酶物质的代谢而起到加快受损神经恢复的作用。为临床上应用蛇毒NGF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提供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再生 乙酰胆碱酯酶 酸性磷酸酶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诱导神经干细胞定向迁移 被引量:9
14
作者 施英唐 马骥 袁崇刚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环境中神经生长因子 (NGF)诱导神经干细胞定向迁移的特性。 方法 运用半固体培养法结合单细胞克隆技术动态观察神经干细胞迁移情况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鉴定迁移细胞的类别。 结果 在具有NGF浓度梯度的培养体系...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环境中神经生长因子 (NGF)诱导神经干细胞定向迁移的特性。 方法 运用半固体培养法结合单细胞克隆技术动态观察神经干细胞迁移情况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鉴定迁移细胞的类别。 结果 在具有NGF浓度梯度的培养体系中 ,克隆细胞迁向高浓度NGF区域。在NGF源附近 ,这种定向迁移更加明显。迁移细胞随时间的延长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抗原。在含均匀浓度NGF的培养基中细胞从球团向四周短距离的扩散 ,无方向性。所有迁出细胞随时间的延长进一步分化成熟 ,干细胞比率下降。 结论 NGF有诱导神经干细胞定向迁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诱导 神经干细胞定向迁移 半固体培养 大鼠
下载PDF
电针督脉经穴对大脑中动脉梗阻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潘江 陈武善 +1 位作者 陈成 章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1-543,I0003,I0004,共5页
目的:探索电针督脉经穴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督脉经穴组、大肠经穴组,每组10只。用永久性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梗阻脑缺血模型(MCAO)。依照实验方案对实验大鼠进行处理后... 目的:探索电针督脉经穴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督脉经穴组、大肠经穴组,每组10只。用永久性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梗阻脑缺血模型(MCAO)。依照实验方案对实验大鼠进行处理后,采用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法检测NGF在脑组织内的表达水平。结果:1督脉经穴组、大肠经穴组的脑梗死体积、梗死率明显小于模型组(P<0.01)。2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督脉经穴组、大肠经穴组能促进大鼠脑组织中NGF的表达(P<0.01);且后两经穴组高于模型组(P<0.01);而督脉经穴组亦明显高于大肠经穴组(P<0.01)。结论:电针能减小脑梗死体积和脑梗死率,具有抗神经损伤及神经修复的作用;而电针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NGF的内源性调控机制,促进NGF在脑梗死区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督脉经穴 大脑中动脉梗阻脑缺血模型(MCAO)大鼠 神经生长因子(ngf)
下载PDF
671例慢性正己烷中毒病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闫丽丽 王洁 李思惠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对671例慢性正己烷中毒临床病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慢性正己烷中毒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要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电子检索数据库及本院近10年间病史资料,收集慢性正己烷中毒病例,筛选后提取数据,然后采用SPSS17.0软件... 目的对671例慢性正己烷中毒临床病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慢性正己烷中毒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要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电子检索数据库及本院近10年间病史资料,收集慢性正己烷中毒病例,筛选后提取数据,然后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0.45%病例的工作场所空气检测正己烷浓度超过国家容许值,86.7%劳动者无任何个人防护措施。慢性正己烷中毒是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四肢远端为重的双侧对称性感觉异常或运动障碍,及神经肌电图出现神经源性损害等改变。其发病与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减少存在一定联系。目前治疗无特效解毒剂,主要针对周围神经损害,采用促进神经修复、再生和功能恢复的药物。结论 (1)正己烷中毒的临床特征是周围神经病,神经肌电图检查是判断周围神经损害的重要手段;(2)中毒患者血清NGF水平降低,补充外源性NGF有助于周围神经损害的改善;(3)治疗要点目前为综合疗法,以病因治疗为主。(4)经治疗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正己烷中毒 周围神经病 神经生长因子(ngf)
原文传递
骨髓基质干细胞和神经生长因子悬液移植对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俊芳 方煌 +3 位作者 罗永湘 陈安民 胡卫国 孙成群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764-768,共5页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移植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脊髓损伤修复的治疗作用。方法用改良Allen法制成SD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共32只),1周后分别将DMEM、BMSCs、NGF和BMSCs+NGF移植入脊髓损伤部位即制成四组(每组8只),移植1、2...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移植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脊髓损伤修复的治疗作用。方法用改良Allen法制成SD大鼠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共32只),1周后分别将DMEM、BMSCs、NGF和BMSCs+NGF移植入脊髓损伤部位即制成四组(每组8只),移植1、2个月后分别采用神经核蛋白(NeuN)抗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抗体和神经丝蛋白(NF)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移植的BMSCs的存活及分化情况、损伤部位神经纤维的再生情况。HE染色观察脊髓损伤处空洞面积的改变情况。同时采用BBB运动评分观察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移植1、2个月后,部分移植细胞呈NeuN和GFAP阳性,同时实验组可见明显的神经纤维再生。脊髓损伤处的空洞面积明显减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BB评分结果比对照组均有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BMSCs+NGF组上述改变更加显著。结论BMSCs可在脊髓损伤处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BMSCs和NGF能够减小脊髓损伤处的空洞面积,促进受损轴突的再生和运动功能的恢复,两者联合应用在脊髓损伤修复治疗中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骨髓基质干细胞 神经生长因子 移植
原文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神经营养因子及对神经干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吴永超 郑启新 +3 位作者 胡东 郝杰 王运涛 刘晓帆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9期780-782,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以及BMSC条件培养液对神经干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大鼠骨髓培养BMSC,用CD44、CD45和CD7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鉴定。提取BMSCmRNA,RTPCR检测BDNF...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以及BMSC条件培养液对神经干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大鼠骨髓培养BMSC,用CD44、CD45和CD7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鉴定。提取BMSCmRNA,RTPCR检测BDNF和NGF表达,ELISA检测BMSC培养液中BDNF和NGF的含量。原代取材培养新生大鼠皮质神经干细胞,nestin染色鉴定。用不同比例的BMSC条件培养液培养神经干细胞24h后,热休克诱导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比率。结果BMSC贴壁生长,免疫细胞化学染色CD44和CD71阳性表达,CD45阴性表达。BMSC表达BDNF和NGFmRNA,BMSC培养液中含有BDNF和NGF;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BDNF和NGF的浓度增加。BMSC条件培养液可以减少热休克诱导的神经干细胞凋亡比率,并且BMSC条件培养液浓度高者有更好的保护作用。结论BMSC表达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NGF,对神经干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神经生长因子(ngf) 神经干细胞 凋亡 大鼠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依达拉奉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4
19
作者 赵子涵 徐璐 +2 位作者 王静 李岩松 仇靖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846-850,868,共6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依达拉奉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依达拉奉治疗)和研究组(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依达拉奉),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时,采用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患者血清C...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依达拉奉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依达拉奉治疗)和研究组(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依达拉奉),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时,采用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后2组患者随访3月,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第14天时,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清CRP、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清BDNF和NG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ADL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月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独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相比,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重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神经功能修复相关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6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节苷脂钠 依达拉奉 缺血性脑卒中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神经节苷脂干预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20
作者 费立博 狄佳 聂时南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 通过GCS评分变化评价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神经节苷脂(GM1)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疗效.方法 将86例临床诊断为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4例,使用NGF和GM1联合治疗;对照组42例,仅使用GM1治疗.两组疗程... 目的 通过GCS评分变化评价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神经节苷脂(GM1)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疗效.方法 将86例临床诊断为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4例,使用NGF和GM1联合治疗;对照组42例,仅使用GM1治疗.两组疗程均20 d,在治疗第1、3、7、20天分别进行GCS评分,6个月后进行随访GOS评分.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GCS评分、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GF联合GM1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疗效明显优于仅使用G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ngf) 神经节苷脂(GM1)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 GCS评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