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落叶松自然条件下感染松材线虫初报 被引量:57
1
作者 于海英 吴昊 +3 位作者 张旭东 王立明 张歆逢 宋玉双 《中国森林病虫》 2019年第4期7-10,共4页
对2018年辽宁抚顺市出现枯死现象的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日本落叶松L.kaempferi和华北落叶松L.principis-rupprechtii取样调查,通过显微镜形态学鉴定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确定3种落叶松体内均含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 对2018年辽宁抚顺市出现枯死现象的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日本落叶松L.kaempferi和华北落叶松L.principis-rupprechtii取样调查,通过显微镜形态学鉴定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确定3种落叶松体内均含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由此确定松材线虫在我国自然条件下侵染落叶松。这是我国关于落叶松自然感染松材线虫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松材线虫 自然感染
下载PDF
鸽新城疫病毒的分离及鸽群自然感染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33
2
作者 崔晓萍 秦爱建 +2 位作者 崔治中 郑明 王静兰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10,共5页
将自北京某信鸽群采集的两只具神经症状的病鸽脑组织悬液接种SPF鸡胚后,分离出二株病毒分离物PB9601和PB9602。通过对鸡红血球的血球凝集试验、用已知抗鸡新城疫病毒(NDV)高免血清作血球凝集抑制试验(HI)及对... 将自北京某信鸽群采集的两只具神经症状的病鸽脑组织悬液接种SPF鸡胚后,分离出二株病毒分离物PB9601和PB9602。通过对鸡红血球的血球凝集试验、用已知抗鸡新城疫病毒(NDV)高免血清作血球凝集抑制试验(HI)及对2~3月龄鸽的攻毒试验,证明这两个毒株为对鸽呈高致病性的NDV。交叉HI试验表明,鸽NDV分离株与鸡LaSota株间有很高的血清交叉反应,但也存在着一定抗原性差异。对扬州地区若干鸽群中2-3月龄鸽的随机血清样品做HI发现,大多数鸽都有不同程度抗NDV的HI滴度(15~180),而且对鸡源LaSota毒株的HI滴度普遍高于对鸽分离毒株的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病 新城疫病毒 分离 感染
下载PDF
水稻抗条纹叶枯病数量性状座位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孙黛珍 江玲 +3 位作者 张迎信 程遐年 翟虎渠 万建民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5-98,共4页
为探明水稻品种窄叶青8号抗条纹叶枯病的数量性状座位,构建了窄叶青8号/武育粳3号F2群体的分子图谱,采用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接种两种鉴定方法,以病情指数比率为表型值,对每个F2单株衍生的F2∶3家系进行了抗条纹叶枯病鉴定。整个群体的... 为探明水稻品种窄叶青8号抗条纹叶枯病的数量性状座位,构建了窄叶青8号/武育粳3号F2群体的分子图谱,采用人工接种和田间自然接种两种鉴定方法,以病情指数比率为表型值,对每个F2单株衍生的F2∶3家系进行了抗条纹叶枯病鉴定。整个群体的病情指数比率均呈偏向于抗性亲本的连续性分布,表明条纹叶枯病抗性受数量性状基因的控制。进一步的QTL分析发现,两种鉴定方法所检测到的QTL完全不同,人工接种(强迫饲毒)方法仅检测到1个抗性基因位点qSTV7,其增强抗性的等位基因来源于窄叶青8号,而田间自然接种方法检测到2个抗性基因位点qSTV5和qSTV1,其增强抗性的等位基因分别来源于窄叶青8号和武育粳3号,暗示抗性亲本窄叶青8号可能携带耐病毒基因和抗灰飞虱基因,而感病亲本武育粳3号经遗传重组后,其抗性基因也得以表现。比较前人研究结果,发现检测到的QTL为新的抗条纹叶枯病基因位点,这些基因不同于抗条纹叶枯病主基因Stvb-i,可为防止单一基因广泛使用造成的遗传脆弱性,提供新的抗性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性 条纹叶枯病}数量性状座位 人工接种 田间自然接种
下载PDF
广东省实验小鼠自然感染鼠诺如病毒的调查 被引量:22
4
作者 袁文 张钰 +4 位作者 刘忠华 潘金春 王静 罗琴芳 黄韧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78-82,共5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实验小鼠自然感染小鼠诺如病毒(murine norovirus,MNV)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广东省7个繁育设施的小鼠206只,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其感染MNV的情况。结果共检测小鼠盲肠内容物206份,阳性样本为77份,阳... 目的了解广东省实验小鼠自然感染小鼠诺如病毒(murine norovirus,MNV)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广东省7个繁育设施的小鼠206只,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其感染MNV的情况。结果共检测小鼠盲肠内容物206份,阳性样本为77份,阳性率为37.38%。3个设施的小鼠感染MNV,各品系小鼠易感性差异无显著。结论证实广东省小鼠存在MNV感染,部分设施小鼠MNV感染率很高,需加强动物的饲养管理。RT-PCR方法可以应用于MNV感染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诺如病毒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自然感染
下载PDF
21个果桑品种资源对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的田间抗病性评价 被引量:22
5
作者 郑章云 杨义 +2 位作者 张明海 任杰群 曾秀丽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11-1016,共6页
采用桑椹菌核病发病区田间自然感病及相对抗病程度评价的方法,调查21个果桑品种资源对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的田间抗病能力。21个果桑品种资源基于相对抗病指数的田间抗病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有1个品种(台湾长果桑)对桑椹肥大性菌核病表... 采用桑椹菌核病发病区田间自然感病及相对抗病程度评价的方法,调查21个果桑品种资源对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的田间抗病能力。21个果桑品种资源基于相对抗病指数的田间抗病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有1个品种(台湾长果桑)对桑椹肥大性菌核病表现出免疫性,相对抗病指数为1.00;有8个品种表现出抗病性,其中红果1号、12.1的相对抗病指数均为0.94;有7个品种属于易感病品种,相对抗病指数〈0.16;有5个品种为中感品种,相对抗病指数在0.24-0.35之间。另在调查中发现,桑椹肥大性菌核病发病率与气象条件密不可分:桑树开花期及开花期前1个月的多湿条件会导致发病率上升,环境气温也会影响到果桑的开花期,特别是中感、易感病的早生果桑品种花期延长,会使发病率明显上升。初步鉴定筛选出的对桑椹肥大性菌核病的田间抗病能力强的果桑品种,可在桑椹肥大性菌核病高发地区种植,亦可作为抗病果桑品种的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用桑树 桑椹肥大性菌核病 自然感病 抗病指数 品种差异
下载PDF
浙江省水稻品种抗稻曲病自然诱发鉴定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连平 董明灶 +1 位作者 郝中娜 陶荣祥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73-74,86,共3页
在浙江省金华县稻曲病重发病区,对113个水稻品种进行了田间自然诱发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以稻曲病平均病级(X)为指标,X=0级、0级<X≤Ⅰ级、Ⅰ级<X≤Ⅱ级、Ⅱ级<X≤Ⅲ级、Ⅲ级<X≤Ⅳ级、Ⅳ级<X≤Ⅴ级的品种数分别占品种总... 在浙江省金华县稻曲病重发病区,对113个水稻品种进行了田间自然诱发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以稻曲病平均病级(X)为指标,X=0级、0级<X≤Ⅰ级、Ⅰ级<X≤Ⅱ级、Ⅱ级<X≤Ⅲ级、Ⅲ级<X≤Ⅳ级、Ⅳ级<X≤Ⅴ级的品种数分别占品种总数的33.62%、20.35%、15.92%、8.84%、13.27%和7.96%。常规籼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和杂交粳稻,不发病或轻发病(平均病级小于Ⅰ级)的发生频率分别为100%、66.67%、54.04%和0%;重发病(平均病级大于Ⅲ级)的发生频率分别为0%、4.16%、20.26%和90.00%;粳稻发病明显重于籼稻,杂交稻明显重于常规稻,杂交粳稻发病最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曲病 品种 抗性 自然诱发 浙江省
下载PDF
群体免疫及其对传染病防控的意义 被引量:17
7
作者 吴丹 郑徽 +3 位作者 李艺星 马超 安志杰 尹遵栋 《中国疫苗和免疫》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9-483,共5页
群体免疫是指基于病原传播动力学,旨在通过足够高的群体免疫水平产生社区保护以阻止病原传播的流行病学概念。实现群体免疫需要满足一定的理论条件。本文介绍了群体免疫的发现和概念、实现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在传染病防控中的应用,... 群体免疫是指基于病原传播动力学,旨在通过足够高的群体免疫水平产生社区保护以阻止病原传播的流行病学概念。实现群体免疫需要满足一定的理论条件。本文介绍了群体免疫的发现和概念、实现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在传染病防控中的应用,以及在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防控中的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免疫 基本再生数 免疫力 预防接种 自然感染 2019冠状病毒病
原文传递
葡萄对白粉病的抗性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会宁 郑琦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30-432,共3页
采用田间自然鉴定和田间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研究了8个欧亚种葡萄品种(系)及1个欧山杂种对白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无论田间自然鉴定还是田间接种鉴定,色拉的抗病性均最弱,白克列海特次之,爱格丽和梅鹿特的抗病性最强。另外,田间自然鉴... 采用田间自然鉴定和田间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研究了8个欧亚种葡萄品种(系)及1个欧山杂种对白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无论田间自然鉴定还是田间接种鉴定,色拉的抗病性均最弱,白克列海特次之,爱格丽和梅鹿特的抗病性最强。另外,田间自然鉴定情况下,品丽珠的抗病性较弱,88-02、88-03、88-04的抗病性较强;而在田间接种条件下,北醇的抗病性也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白粉病 抗性 田间自然鉴定 田间人工接种鉴定
下载PDF
中缅树鼩自然感染六种病毒的血清流行病学 被引量:14
9
作者 韩建保 张高红 +5 位作者 段勇 马建平 张喜鹤 罗荣华 吕龙宝 郑永唐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6,共6页
中缅树鼩作为一种新型实验动物,在医学生物学上,尤其是病毒学方面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实验动物自身病毒感染会影响动物健康和干扰实验结果,甚至危害实验人员生命安全。所以,实验动物病毒检测一直是动物质量控制的重要部分。中缅... 中缅树鼩作为一种新型实验动物,在医学生物学上,尤其是病毒学方面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实验动物自身病毒感染会影响动物健康和干扰实验结果,甚至危害实验人员生命安全。所以,实验动物病毒检测一直是动物质量控制的重要部分。中缅树鼩研究迄今缺乏清晰的病毒自然感染资料。为调查中缅树鼩的病毒感染状况,采集野生俘获和人工繁殖的中缅树鼩血清样本272份,全部血清样本通过ELISA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HCV)总抗体,以及戊型肝炎病毒(HEV)、腺病毒(ADV)、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和2型(HSV-2)的IgG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ELISA初筛HBV表面抗原有3份阳性样本,但通过乙型肝炎两对半定量检测进一步确认为阴性;抗HCV抗体和抗HEV、ADV、HSV-1IgG抗体检测均为阴性;抗HSV-2IgG检测有1份阳性样本。提示仅抗原或抗体血清学指标检测树鼩肝炎结果并不能反应个体携带病毒的状态,应该再进行病毒学指标确认。同时建议中缅树鼩繁殖群应进行HSV-2的筛选,以便杜绝和控制该病毒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缅树鼩 树鼩 自然感染 病毒 血清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猕猴桃种质材料对褐斑病抗性评价 被引量:13
10
作者 黄秀兰 崔永亮 +5 位作者 徐菁 朱宇航 陈华保 常小丽 杨继芝 龚国淑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1-715,共5页
由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猕猴桃褐斑病是一种重要的猕猴桃病害。在四川、广西、江西等地均有报道,主要导致早期落叶,促使秋稍萌发,消耗树体养分,影响树势和次年的开花座果,使猕猴桃的品质和产量受到严重影响。
关键词 猕猴桃 褐斑病 抗性评价 种质材料 早期落叶 树体养分 开花座果 病害
原文传递
克拉玛依地区的利什曼病XIV.硕大白蛉吴氏亚种自然感染前鞭毛体的鉴定 被引量:12
11
作者 管立人 杨元清 +5 位作者 许永湘 瞿靖琦 左新平 王革 吕洪刚 钟力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57-261,共5页
硕大白蛉吴氏亚种是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的主要蛉种之一,具有强的亲人性,在野外和居民点内常能查见该蛉有前鞭毛体的自然感染。本文结果表明,白蛉自然感染的前鞭毛体能使仓鼠及BALB/c小鼠发生内脏利什曼病;在感染仓鼠内脏涂片上... 硕大白蛉吴氏亚种是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的主要蛉种之一,具有强的亲人性,在野外和居民点内常能查见该蛉有前鞭毛体的自然感染。本文结果表明,白蛉自然感染的前鞭毛体能使仓鼠及BALB/c小鼠发生内脏利什曼病;在感染仓鼠内脏涂片上的无鞭毛体,由蛉体而来的明显较由大沙鼠而来的都兰利什曼原虫为小;白蛉自然感染的前鞭毛体在NNN培养基内生长不良;用 ̄(32)P标记的gp ̄(63)基因为探针,与婴儿利什曼原虫、都兰利什曼原虫及白蛉自然感染的前鞭毛体的DNA进行杂交,证实蚌体自然感染的原虫与婴儿利什曼原虫同源。克拉玛依无内脏利什曼病人,但人群中有皮肤利什曼病流行。关于硕大白蛉吴氏亚种自然感染的来源以及当地的皮肤利什曼病究竟是由都兰利什曼原虫抑或婴儿利什曼原虫所致,尚待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蛉 感染 自然感染 利什曼原虫 鉴定 克拉玛依
下载PDF
自然感染诺氏疟原虫患者血片样本PCR鉴定 被引量:9
12
作者 郑徽 朱淮民 +1 位作者 宁北芳 李翔宇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73-276,共4页
目的对云南省1例诊断为“间日疟”患者血片中形态不典型的疟原虫虫种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分别抽提待鉴定血片和已知感染虫种的4种疟原虫(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诺氏疟原虫、食蟹猴疟原虫)血片疟原虫基因组DNA,再根据疟原虫小核... 目的对云南省1例诊断为“间日疟”患者血片中形态不典型的疟原虫虫种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分别抽提待鉴定血片和已知感染虫种的4种疟原虫(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诺氏疟原虫、食蟹猴疟原虫)血片疟原虫基因组DNA,再根据疟原虫小核糖体亚基(SSUrRNA)序列合成疟原虫属特异性引物,以及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诺氏疟原虫种特异性引物,然后对包括待鉴定血片在内的疟原虫DNA分别进行PCR鉴定。结果用诺氏疟原虫特异性引物从待鉴定血片DNA中扩增出约150bp条带,测序结果表明该序列与诺氏疟原虫SSUrRNA序列完全一致。结论云南省该例疟疾患者感染了猴疟原虫——诺氏疟原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氏疟原虫 人体自然感染 SSU RRNA
下载PDF
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抗稻曲病性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9
13
作者 余山红 马义虎 王会福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163-166,共4页
为探明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水平,为抗病水稻品种的选择和推广布局提供参考依据,在网室、田间病圃同时以自然诱发方式对浙江省23个水稻主栽品种进行抗稻曲病性鉴定,分别用病穗率、病情指数和平均每穗曲球数进行评价。结果显... 为探明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水平,为抗病水稻品种的选择和推广布局提供参考依据,在网室、田间病圃同时以自然诱发方式对浙江省23个水稻主栽品种进行抗稻曲病性鉴定,分别用病穗率、病情指数和平均每穗曲球数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杂交稻比常规稻感病,籼粳杂交稻发病最严重;自然发病条件下病穗率、平均每穗曲球数与病情指数高度相关且存在直线回归关系,可用病穗率作为抗性评价指标以简化病情调查程序,尤其在鉴定大量水稻品种抗病性时更有效。目前,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水平较低,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主栽品种 稻曲病 抗性鉴定 自然诱发 浙江省
下载PDF
浙江省台州市农村地区鼠形动物自然感染4种病原体的调查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怡双 吴瑜燕 +3 位作者 周海慧 林金 朱贵威 陈财荣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94-897,共4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台州市农村地区鼠形动物自然感染4种常见病原体的情况,为鼠传疾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9—12月在台州市三门县和天台县农村地区用夹(笼)夜法捕获鼠形动物,所获标本分别经分类鉴定和登记后,无菌操作采集鼠肝、脾、肺... 目的了解浙江省台州市农村地区鼠形动物自然感染4种常见病原体的情况,为鼠传疾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9—12月在台州市三门县和天台县农村地区用夹(笼)夜法捕获鼠形动物,所获标本分别经分类鉴定和登记后,无菌操作采集鼠肝、脾、肺、肾等样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汉坦病毒、新型布尼亚病毒、钩端螺旋体、恙虫病东方体4种病原体。结果在2个县监测点共捕获鼠形动物7种167只,总捕获率为6.13%,其中黑线姬鼠(84只,50.30%)、黄毛鼠(31只,18.56%)、褐家鼠(25只,14.97%)为优势鼠种,2个县鼠种构成相似。167份组织样本中钩端螺旋体阳性18份(10.78%),汉坦病毒阳性1份(0.60%),恙虫病东方体阳性2份(1.20%),新型布尼亚病毒未检出。从褐家鼠、黑线姬鼠、黄胸鼠、黄毛鼠中均有检出钩端螺旋体,其阳性率分别为8.00%、14.29%、14.29%、9.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从黑线姬鼠中检出汉坦病毒,仅从黄毛鼠中检出恙虫病东方体。白腹巨鼠、小家鼠、臭鼩鼱中未检出4种病原体。黑线姬鼠中存在钩端螺旋体和汉坦病毒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率为0.60%(1/167)。结论台州市农村地区鼠形动物中存在多种病原体感染,不同鼠种病原体检出率不同,需进一步加强鼠传疾病防制,降低人群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形动物 汉坦病毒 钩端螺旋体 新型布尼亚病毒 恙虫病东方体 自然感染
原文传递
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自然感染与人工感染WSSV抗病力的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天时 孔杰 +4 位作者 李素红 孔杰 王清印 孟宪红 罗坤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63-768,共6页
取30个通过人工授精和自然交尾建立的中国对虾家系,分别进行人工感染和自然感染实验。实验过程中,两实验组样本总体存活率在35%左右时统计各家系的存活率,以分析其抗白斑综合征病毒情况。用四格表的卡方检验分析中国对虾各家系存活率,... 取30个通过人工授精和自然交尾建立的中国对虾家系,分别进行人工感染和自然感染实验。实验过程中,两实验组样本总体存活率在35%左右时统计各家系的存活率,以分析其抗白斑综合征病毒情况。用四格表的卡方检验分析中国对虾各家系存活率,结果发现23个家系的存活率在两种感染方式实验间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感染方式实验间家系存活率一致性为77%。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种感染方式实验中4个杂交组合的存活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4个杂交组合的存活率在两种感染方式实验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人工感染和自然感染实验对中国对虾抗病力的反映情况基本是一致的。另外,对两个实验中各家系的抗病力进行分析,综合结果表明有5个家系对WSSV可能有较强的抗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感染 自然感染 存活率 抗白斑综合征病毒
下载PDF
布鲁氏菌免疫相关抗原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娜 呼和巴特尔 崔步云 《疾病监测》 CAS 2014年第2期156-162,共7页
布鲁氏菌病是世界范围内存在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目前许多学者对此展开研究并总结一些瓶颈问题:其一,在动物检疫方面,无法确定被检动物是疫苗接种还是自然感染,这对畜牧业经济造成了很大影响;其二,在疫苗接种方面,人类预防布鲁氏菌感... 布鲁氏菌病是世界范围内存在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目前许多学者对此展开研究并总结一些瓶颈问题:其一,在动物检疫方面,无法确定被检动物是疫苗接种还是自然感染,这对畜牧业经济造成了很大影响;其二,在疫苗接种方面,人类预防布鲁氏菌感染没有理想的疫苗,使得感染率增加,再加之短时间内临床症状不典型,使得病情极易被延误。针对这两个问题本研究主要介绍了一些布鲁氏菌病诊断相关抗原、疫苗候选抗原和一些热点关注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疫苗接种 自然感染 诊断抗原 疫苗候选抗原
原文传递
全球自然感染SARS-CoV-2人群的抗体水平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锦成 刘民 刘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73-1178,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蔓延至全球二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造成了全球大流行。通过SARS-CoV-2的特异性抗体的血清学检测可以估计人群感染的状况,有助于回顾性评估研究人群中疫情的规模或感染程度。本文对全球自然感染SARS-CoV-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蔓延至全球二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造成了全球大流行。通过SARS-CoV-2的特异性抗体的血清学检测可以估计人群感染的状况,有助于回顾性评估研究人群中疫情的规模或感染程度。本文对全球自然感染SARS-CoV-2一般人群和医务工作者、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的血清抗体水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理解COVID-19流行期间人群的血清学特征和规律,对疾病的认识和后期疫情防控提供重要借鉴。综述发现全球范围内报告的自然感染SARS-CoV-2血清抗体阳性率在不同国家或地区有所不同,阳性率从低于0.1%到超过20%,其高低与不同血清学检测方法、检测时所处的疫情流行阶段有关。儿童的血清抗体阳性率低于其他年龄组,医务工作者、孕妇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则与一般人群相似。未来有必要进一步持续监测血清抗体阳性水平,以评估COVID-19所致的疾病负担,为COVID-19疫情控制提供科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SARS-CoV-2 自然感染 血清抗体阳性率
下载PDF
克拉玛依地区的利什曼病 Ⅸ.白蛉自然感染前鞭毛体的鉴定 被引量:6
18
作者 管立人 许永湘 +7 位作者 杨元清 瞿靖琦 包意芳 吴嘉彤 杨玥涛 左新平 王革 柴君杰 《地方病通报》 1992年第3期9-16,共8页
本文报道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的大沙鼠洞、旷野及人房等不同场所内白蛉自然感染利什曼原虫的情况、蛉体内原虫对实验动物的致病特征以及用利什曼原虫McAb的dot-ELISA法对白蛉自然感染的利什曼前鞭毛体的检测结果;并结合4年来对当地白蛉的... 本文报道新疆克拉玛依地区的大沙鼠洞、旷野及人房等不同场所内白蛉自然感染利什曼原虫的情况、蛉体内原虫对实验动物的致病特征以及用利什曼原虫McAb的dot-ELISA法对白蛉自然感染的利什曼前鞭毛体的检测结果;并结合4年来对当地白蛉的生态和大沙鼠体内的利什曼原虫对白蛉的感染性等一系列的调查研究,证实蒙古白蛉和安氏白蛉为克拉玛依大沙鼠体内利什曼原虫的传播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蛉 鉴定 克拉玛依地区 利什曼病
下载PDF
巴尔通体在自然感染的啮齿动物组织中的分布 被引量:6
19
作者 栗冬梅 徐爱玲 +3 位作者 宋秀平 李庆多 康央 刘起勇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1-187,共7页
目的调查自然感染状态下啮齿动物体内不同组织中巴尔通体的分布情况。方法 2018年5月应用夹夜法在黑龙江密山口岸周边捕获啮齿动物,采集心、肝、脾、肺和肾组织,匀浆后分离培养,提取疑似巴尔通体菌落核酸,PCR扩增枸橼酸合酶基因(gltA),... 目的调查自然感染状态下啮齿动物体内不同组织中巴尔通体的分布情况。方法 2018年5月应用夹夜法在黑龙江密山口岸周边捕获啮齿动物,采集心、肝、脾、肺和肾组织,匀浆后分离培养,提取疑似巴尔通体菌落核酸,PCR扩增枸橼酸合酶基因(gltA),进行测序分析,确定巴尔通体种类;分析比较心、肝、脾、肺和肾组织中的感染率及其差异。结果共捕获啮齿动物7种81只,其中,黑线姬鼠68只,占捕获总数的84.0%;其余为东方田鼠、莫氏田鼠和北花松鼠等。共计4种45只啮齿动物分离培养出巴尔通体,总感染率为55.6%。心、肝、脾、肺和肾各组织的感染率分别为38.3%(31/81)、39.5%(32/81)、42.0%(34/81)、32.1%(26/81)和45.7%(37/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23,P=0.229)。45株分离菌鉴定出7种巴尔通体,包括格拉汉姆巴尔通体、黑瞎子巴尔通体、日本巴尔通体、库珀巴尔通体、泰勒巴尔通体、地松鼠巴尔通体和1种尚未分类巴尔通体,以格拉汉姆巴尔通体为多(73.3%),在不同组织中均有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492,P=0.112)。结论巴尔通体在啮齿动物中自然感染率较高,可同时侵袭不同组织,对多种组织的亲嗜性无差异,不受宿主动物和病原体的物种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尔通体 自然感染 啮齿动物 组织亲嗜性
原文传递
血清学检测在识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重复感染中的应用
20
作者 郭旭 程祖瑶 +6 位作者 高艺轩 宋渝丹 李军宏 王亚敏 郑徽 马超 冯子健 《中国疫苗和免疫》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257,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已感染了全世界绝大多数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无症状比例较高,无症状者往往不就医,因而目前基于流感样病例的疾病监测和流行病学研究往往低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率。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用于识别近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且... 新型冠状病毒已感染了全世界绝大多数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无症状比例较高,无症状者往往不就医,因而目前基于流感样病例的疾病监测和流行病学研究往往低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率。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用于识别近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且由于灵敏度的限制可能发生漏诊。血清学检测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于识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重复感染,但尚无公认的检测方法和判断标准。本文总结了目前真实世界研究中常用于判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重复感染的方法,为未来有关研究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血清学检测 自然感染 重复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