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全美”及其科学证明──评卡尔松的“肯定美学” 被引量:22
1
作者 彭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6-54,共9页
环境美学或生态美学正在成为当今西方美学中的热门话题。由于其核心问题是自然美的问题,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自然美学。在最近出现的种种理论中,卡尔松和他的"肯定美学"是最令人瞩目的。卡尔松对"自然全美"的科学证... 环境美学或生态美学正在成为当今西方美学中的热门话题。由于其核心问题是自然美的问题,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自然美学。在最近出现的种种理论中,卡尔松和他的"肯定美学"是最令人瞩目的。卡尔松对"自然全美"的科学证明的确给了我们理解自然美的新视野,对他的介绍和批评势必推进我们对自然美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松 肯定美学 自然美 科学 自然审美 审美欣赏 艺术 自然美学
下载PDF
体育美学本质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徐宝林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11,共3页
体育美学目前在国内尚属新兴学科。现有研究多涉及体育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以及体育美学的范畴 ,研究体育美学本质的文章甚少。笔者结合体育运动的实践 ,从体育的社会美和自然美的属性上 ,阐述了体育运动美的本质、特性 ,以期引起体育... 体育美学目前在国内尚属新兴学科。现有研究多涉及体育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以及体育美学的范畴 ,研究体育美学本质的文章甚少。笔者结合体育运动的实践 ,从体育的社会美和自然美的属性上 ,阐述了体育运动美的本质、特性 ,以期引起体育美学研究者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 美学 本质 社会美 自然美
下载PDF
怎样探讨中国艺术精神?——评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的几个观点 被引量:18
3
作者 章启群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1-28,共8页
徐复观先生的《中国艺术精神》一书 ,提出庄子精神是中国纯艺术的精神。但是 ,他把庄子的“道”视为中国艺术的最高意境 ;把《庄子》中得“道”者视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体现 ;把《庄子》中“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引申为“道是美 ,天地是美 ,... 徐复观先生的《中国艺术精神》一书 ,提出庄子精神是中国纯艺术的精神。但是 ,他把庄子的“道”视为中国艺术的最高意境 ;把《庄子》中得“道”者视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体现 ;把《庄子》中“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引申为“道是美 ,天地是美 ,德也是美”。这些观点在思想和逻辑上偏离了现存《庄子》文本的基本内容和根本思想 ,在观念和逻辑上造成混乱 ,因此 ,没有在本质上揭示《庄子》对于中国艺术精神的内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复观 中国艺术精神 庄子精神 自然美
原文传递
重新认识中国当代美学中的自然美问题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成纪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1-127,共7页
生态美学是近年来国内美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这一讨论为重新认识自然美提供了理论助力,甚至长期困扰中西美学史的“自然美的难题”也会因此得到解决。但是,生态能否成为美学问题却是极易引人质疑的,因为生态美不能代替自然美,它缺... 生态美学是近年来国内美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这一讨论为重新认识自然美提供了理论助力,甚至长期困扰中西美学史的“自然美的难题”也会因此得到解决。但是,生态能否成为美学问题却是极易引人质疑的,因为生态美不能代替自然美,它缺乏自然美这一范畴在现象与本质之间进退自如的特点。目前国内讨论生态美学的意义不在于创建了一门新的学科,而在于可借此深化对自然美的认识,在于为重构一种新自然美学提供了哲学基础。这种新自然美学的“新”表现在三个方面:(1)自然美的范围得到拓展:生态、景观、环境共同构成了自然美研究的整体轮廓;(2)自然美的本质被重新界定:现代生态学的有机自然观为自然美提供了自我完成的审美本质;(3)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被重新确立:单向度的“人审自然”让位给人与自然对象的互动和互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自然美 新自然美学
下载PDF
人与自然的统一——关于美学基本问题 被引量:14
5
作者 阎国忠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05-115,共11页
美学基本问题不是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或艺术的超越性问题 ,而是感性的理性 ,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这一点在中国与世界的美学界中存在着普遍的误解。美学按照其本质应该涉及自然、技艺、艺术这样三个领域 ,这三个领域不是高低层次的关... 美学基本问题不是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或艺术的超越性问题 ,而是感性的理性 ,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这一点在中国与世界的美学界中存在着普遍的误解。美学按照其本质应该涉及自然、技艺、艺术这样三个领域 ,这三个领域不是高低层次的关系 ,而是相互渗透和相互转换的关系 ,自然既是它的起点 ,也是它的归宿。从自然到技艺 ,到艺术 ,然后再返回自然 ,这是审美活动的真正本质与根本规律。从这种理解出发 ,美学应该把对自然美 (自然的鉴赏 )的研究当作自己的重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自然美 美学 技艺 艺术 天人关系 天人合一
下载PDF
自然至美论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望衡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48,共6页
自有人类产生以来,人类对自然美的认识经历过神本主义与人本主义两个阶段,现正进入生态主义阶段。在生态主义的视角下,自然美的性质与地位将被重新审视。自然关的审美潜能是自然创化与自然人化共同的产物,而自然创化是主要的;自然美的... 自有人类产生以来,人类对自然美的认识经历过神本主义与人本主义两个阶段,现正进入生态主义阶段。在生态主义的视角下,自然美的性质与地位将被重新审视。自然关的审美潜能是自然创化与自然人化共同的产物,而自然创化是主要的;自然美的因子主要是自然性与文明性,而文明性消融在自然性之中,生态和谐是自然美的本质。自然不是全美,但自然是最高美。确定自然为最高美,必将带来美学观念的一系列新变化。在以生态主义为核心整合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哲学基础上,创造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关学体系的时代已经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美 生态主义 自然至美
下载PDF
中国传统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园——不同哲学背景下的自然美 被引量:9
7
作者 王蔚 王胜霞 陈春红 《中国园林》 2006年第6期92-94,共3页
中国传统园林和18世纪英国风景园都注重自然美,但环境景观却常呈现明显差异。在肯定中国园林对英国风景园的历史影响的同时,以比较的方法深入探讨两者的差异,可以促进学术研究和艺术实践的发展。对园林环境美的追求涉及广泛的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园林和18世纪英国风景园都注重自然美,但环境景观却常呈现明显差异。在肯定中国园林对英国风景园的历史影响的同时,以比较的方法深入探讨两者的差异,可以促进学术研究和艺术实践的发展。对园林环境美的追求涉及广泛的文化背景,哲学是其中之一。中国传统哲学和17世纪后的英国经验哲学以不同方式把握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与此相关,中国园林追求“天人合一”的象征创意,英国风景园显示肯定客观世界美的朴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自然美 比较研究 哲学背景 象征创意 朴野美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美丽中国建设 被引量:10
8
作者 徐民华 刘希刚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在生态文明视角下,美丽中国是自然之美、社会之美和人心之美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指导思想,为科学理解美丽中国的目标内涵与建设要求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指南。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美丽中国 自然之美 社会之美 人心之美
原文传递
黄山观赏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7
9
作者 郁书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1-28,共8页
本文是作者在黄山3年观察记录、调查统计的成果,按照观赏植物的不同主要性状将黄山的野生观赏植物分述八类:名木古树资源,珍稀濒危物种,常绿观赏树种,观花乔灌木类,秋色叶及秋果类,草花及地被植物,藤本植物和观赏蕨类资源。最后,对黄山... 本文是作者在黄山3年观察记录、调查统计的成果,按照观赏植物的不同主要性状将黄山的野生观赏植物分述八类:名木古树资源,珍稀濒危物种,常绿观赏树种,观花乔灌木类,秋色叶及秋果类,草花及地被植物,藤本植物和观赏蕨类资源。最后,对黄山观赏植物的资源调查、植物园建设和引种应用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植物 资源 调查 黄山
下载PDF
江南古典园林的生态意向 被引量:4
10
作者 方四文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75-78,共4页
以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自然观为指导的江南古典园林,在浓缩自然、模山范水的过程中,实际上也营造了符合一定生态规律并且能满足当时特定环境容量要求的人工生态环境。它构成了园林诗情画意的基础,同时也构成了人与自然良好... 以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自然观为指导的江南古典园林,在浓缩自然、模山范水的过程中,实际上也营造了符合一定生态规律并且能满足当时特定环境容量要求的人工生态环境。它构成了园林诗情画意的基础,同时也构成了人与自然良好交互的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古典园林 自然美 人工生态环境
下载PDF
生态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审美演绎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胜敏 刘文良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9-102,共4页
设计的审美性是绿色服装生态价值实现的重要催化剂。科学地认识和利用天然材质,追求简洁大方的同时也不忽视个性化的细节设计,将创意元素所蕴涵的文化基因、美学基因与时尚追求进行有机契合,体现绿色服装的自然美、简约美、文化美,让生... 设计的审美性是绿色服装生态价值实现的重要催化剂。科学地认识和利用天然材质,追求简洁大方的同时也不忽视个性化的细节设计,将创意元素所蕴涵的文化基因、美学基因与时尚追求进行有机契合,体现绿色服装的自然美、简约美、文化美,让生态理念在服装设计中成功地实现"审美"演绎,有助于绿色服装的生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服装 生态理念 自然美 简约美 文化美
下载PDF
弗·泰·费舍《美学或美的科学》一书摘记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锁贵(译)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23年第2期185-201,483,共18页
1857年5—6月间,马克思对德国哲学家和美学家弗·泰·费舍的美学著作所做的摘记,以及摘自其他辞书中有关美学的笔记,通常被学术界称作《美学笔记》。1990年7月,苏联《对话》杂志第10期首次用俄文刊发了《卡尔·马克思:美的... 1857年5—6月间,马克思对德国哲学家和美学家弗·泰·费舍的美学著作所做的摘记,以及摘自其他辞书中有关美学的笔记,通常被学术界称作《美学笔记》。1990年7月,苏联《对话》杂志第10期首次用俄文刊发了《卡尔·马克思:美的要素(弗·泰·费舍<美学或美的科学>一书笔记)》。美的定义(鲍姆加登等对美的界定)、美的基本概念(观念、形象和主观印象)、美的要素(崇高、悲剧、喜剧)、自然美(无机界、有机界)、历史的美(神话)和鉴赏等构成了这部美学笔记的核心。马克思摘记的德语原著,迄今为止尚无汉译,书中的一些独特用语和某些术语,以及马克思摘记时使用的大量简略句式和单个词语,给汉译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再加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目前尚未刊出这部笔记及其考证材料,致使《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1994年第2期首发的汉译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译和漏译,以及部分译文含糊不清和难以理解的情况。因此,译者根据俄文并部分地参照费舍的德文原著重新翻译了这部笔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费舍 美学笔记 定义 美的基本概念 美的要素 自然美 历史的美
原文传递
从《源氏物语》看日本传统的自然审美观 被引量:8
13
作者 党雪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29-33,共5页
日本民族的审美意识最初起源于对自然美的体悟,就是对花草树木等森林植物和日月星辰等自然物的同情和欣赏。其哲学基础是崇尚"天人合一"、"万物有灵",他们把自然物当做是与人平等的生命存在,崇尚自然,同时尊重人的... 日本民族的审美意识最初起源于对自然美的体悟,就是对花草树木等森林植物和日月星辰等自然物的同情和欣赏。其哲学基础是崇尚"天人合一"、"万物有灵",他们把自然物当做是与人平等的生命存在,崇尚自然,同时尊重人的生命个体,这是一种极富有包容性的自然审美意识。在《源氏物语》中,日本传统的自然观以各种形式被赋予审美的意义,并且对日本民族的审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审美观 源氏物语 物哀 自然美
下载PDF
论自然美的生成机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友峰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50,共9页
自然审美理论作为重要的美学形态,伴随现代性进程逐步建构起清晰的知识体系、话语范畴与逻辑框架,并在与生态、环境、主体和艺术等多元知识场域的融合关系中得到拓展,建构起具有现代意义的自然美学。作为自然美学核心问题的自然美的生... 自然审美理论作为重要的美学形态,伴随现代性进程逐步建构起清晰的知识体系、话语范畴与逻辑框架,并在与生态、环境、主体和艺术等多元知识场域的融合关系中得到拓展,建构起具有现代意义的自然美学。作为自然美学核心问题的自然美的生成机制亟须得到解决,这一问题是联系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主体、理论与实践等诸多要素的核心节点,并且提供了自然美知识建构的合法性场域。首先,自然的“物性”显现构成自然美生成的基础,体现了自然的本源性与独立性特质,并以“自行设置”的无蔽状态推动审美和真理的敞开。第二,“诗性”主体面向自然的“意向性”建构是自然美生成的动力,推动自然美话语形态的塑造。主体对自然的审美体验与“意向性”的知觉融合促成主体在自然中“诗意地栖居”。第三,“物性”自然和“诗性”主体向着“生态性”的“共同在场”构造了自然美生成的逻辑,先验地铺设了自然美生成的本源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美 生成机制 物性 诗性 生态性
原文传递
生态自然美及其有无之境——兼论生态美学视野中的自然美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恒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23,共7页
大道论的生态美学认为,自然在其本真存在的意义上就是原始本真的自然生态美。它乃是大道在自然中隐蔽的敞开,或者说是大道在自然中如实呈现的有无之境。作为整体自然美的天地之"大美"和作为个体自然美的万物之"众美&quo... 大道论的生态美学认为,自然在其本真存在的意义上就是原始本真的自然生态美。它乃是大道在自然中隐蔽的敞开,或者说是大道在自然中如实呈现的有无之境。作为整体自然美的天地之"大美"和作为个体自然美的万物之"众美",是本真生态自然美的两种形态。自然有无之境的破裂,造成了本真自然的解体并最终导致了自然的人化和人化自然美的逐步升级。人化自然美是一种非本真非生态的自然美。生态自然美及其有无之境的现代意义在于,启示我们超越出人化自然美的囿限,重新发现和进入自然美的本源之域,在与自然的先天本然的和谐中重建更具本真性的人文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美学 自然美 大道论
下载PDF
审美知觉的特性:知觉即想象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本益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8-152,共5页
审美知觉的特性在于那知觉同时又是想象。其实质是:那知觉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潜在地符合了,或者说体现了审美主体的想象。审美知觉的内在动力是审美情感:正是审美情感使一般知觉变成了具有潜在想象性的审美知觉。知觉即想象,这无论对于艺... 审美知觉的特性在于那知觉同时又是想象。其实质是:那知觉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潜在地符合了,或者说体现了审美主体的想象。审美知觉的内在动力是审美情感:正是审美情感使一般知觉变成了具有潜在想象性的审美知觉。知觉即想象,这无论对于艺术品的审美还是对于自然物的审美来说都如此。当然,两者各有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知觉 想象 艺术美 自然美
下载PDF
谈空间设计中光与影的美学意境 被引量:6
17
作者 闫超 《山西建筑》 2016年第18期32-33,共2页
以探寻光影之美为基点,针对现代人对光影设计观念的误区,探寻了光影设计中存在的根本问题,指出光影之美以"自然美""功能美"为基调,进而衍生出"意境美"的最高标准,真正地从精神层面诠释了对光影美学的表达。
关键词 光影 自然美 功能美 意境美
下载PDF
南太行水纹岩形态的艺术价值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桂芊 《设计艺术研究》 2023年第1期136-140,共5页
南太行水纹岩的形态,蕴藏着意味深远的艺术美,在纹理、装饰、陈设和图形设计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利用田野调查和文献调研方法,以美学视角研究了水纹理形态的科学美、自然美和社会美,科学美体现在水动力和定律方面,自然美体现在... 南太行水纹岩的形态,蕴藏着意味深远的艺术美,在纹理、装饰、陈设和图形设计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利用田野调查和文献调研方法,以美学视角研究了水纹理形态的科学美、自然美和社会美,科学美体现在水动力和定律方面,自然美体现在对立统一、变幻和神奇方面,社会美体现在人格化、意境和吉祥寓意方面。这些艺术美可在纹理、装饰、陈设、建材图谱和图形学等领域的设计中借鉴应用。具有科学和艺术价值的水纹岩,属于珍贵的地貌遗产,应做到研究、开发和保护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纹岩 艺术美 科学美 自然美 社会美 应用前景
下载PDF
体现家具设计美的审美形态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娟 唐立华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7年第9期47-49,共3页
本文主要研究家具设计美的不同审美形态,通过不同物质形态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在家具设计中的采纳出发。从受时代影响的社会美、物质构造展示的自然美、艺术表达手法隐喻的艺术美以及相比较的生活美等四个方面进行... 本文主要研究家具设计美的不同审美形态,通过不同物质形态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在家具设计中的采纳出发。从受时代影响的社会美、物质构造展示的自然美、艺术表达手法隐喻的艺术美以及相比较的生活美等四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探讨了不同审美意识给人的不同心理感受。从而总结出时代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是构成设计美的几种不同的审美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具设计美 审美形态 社会美 自然美 艺术美 生活美
下载PDF
“自然界的人的本质”:人本生态美学的重要理论基石 被引量:6
20
作者 曾永成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11-17,共7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两次论及的“自然界的人的本质”这个命题,包含着对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极其深刻的思考,是马克思主义的生成本体论和人本生态观中极其重要的观点。基于人与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对于这个命题的具体...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两次论及的“自然界的人的本质”这个命题,包含着对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极其深刻的思考,是马克思主义的生成本体论和人本生态观中极其重要的观点。基于人与自然界的对象性关系,对于这个命题的具体内涵可以从构成元素、结构动力和整体生态三个层面来理解。正确阐释这个命题的内涵和意义,不仅有助于回答一系列重要的相关问题,深入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更有助于认识审美活动的生态本性、自然美的人性本原、自然界之所以是人的生命和精神家园以及自然性成为艺术美的最高境界的根本原因。这个命题实际上是人本生态美学的一块理论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界的人的本质 生成本体论 对象性 自然美 自然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