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5篇文章
< 1 2 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重国籍及其法律实践——兼论我国《国籍法》的立法改进 被引量:17
1
作者 杨树明 印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36,56,共8页
近年来海外华人强烈呼吁我国政府恢复承认双重国籍,这在国内外广大有识之士中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双重国籍法律问题的产生有其历史的渊源,其冲突解决也是世界各国极为重视的法律实践问题。从当今国际法发展趋势来看,有条件地承认双重... 近年来海外华人强烈呼吁我国政府恢复承认双重国籍,这在国内外广大有识之士中也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双重国籍法律问题的产生有其历史的渊源,其冲突解决也是世界各国极为重视的法律实践问题。从当今国际法发展趋势来看,有条件地承认双重国籍乃是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广大海外华人积极参加我国的经济建设、从法律上保护全世界华人华侨根本利益的有效手段,应当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根据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灵活处理双重国籍问题,在恰当的时机修订《国籍法》,以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国籍 冲突规范 立法改进 《国籍法》
下载PDF
从苗族“罚3个100”等看习惯法在村寨社会的功能 被引量:16
2
作者 徐晓光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15,共7页
贵州苗族村寨现今还存在的“罚3个100”等惩罚习惯。这种惩罚形式与集体聚餐有着密切联系,在这一活动和仪式过程中所体现的习惯法,具有惩罚、警诫、教育、宣泄、娱乐等社会功能。
关键词 习惯法 村寨 苗族 密切联系 社会功能 惩罚 集体
下载PDF
非正式制度的形成及法律失败——对纳西族“情死”的法律人类学解读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启梁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70,共6页
曾经存在于纳西族社会中的大量“情死”(殉情)现象是一种非正式制度。通过对纳西族的“情死”发生的考察,将揭示非正式制度的产生与法律紧密联系。如果法律规定了惟一“正确”的生活方式和价值标准,它和地方性的价值、信仰、意义发生遭... 曾经存在于纳西族社会中的大量“情死”(殉情)现象是一种非正式制度。通过对纳西族的“情死”发生的考察,将揭示非正式制度的产生与法律紧密联系。如果法律规定了惟一“正确”的生活方式和价值标准,它和地方性的价值、信仰、意义发生遭遇时就可能创造出预料不到的的非正式制度,并由此发现法律可能因为其“制造”的非正式制度而归于失败。从发生于纳西族社会的大量“情死”这一制度悲剧,可认识到法律应中立和宽容地对待社会中的多元价值、信仰、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族 自杀 非正式制度 法律失败 法律人类学
下载PDF
壮族习惯法及其特征与功能 被引量:13
4
作者 覃主元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42,共9页
壮族习惯法是广西壮族民间强制性的准法规范。它作为一种巨大深厚的社会存量,被特定的社会群体所选择、收纳、共享,成为壮族共遵共循的行为准则。本文着重阐述了壮族在集体生活、社会治安管理、保护人身安全、婚姻家庭、财产继承等方面... 壮族习惯法是广西壮族民间强制性的准法规范。它作为一种巨大深厚的社会存量,被特定的社会群体所选择、收纳、共享,成为壮族共遵共循的行为准则。本文着重阐述了壮族在集体生活、社会治安管理、保护人身安全、婚姻家庭、财产继承等方面习惯法的主要内容。并对壮族习惯法的审理、处罚进行了论述。认为壮族习惯法突出呈现出植根的乡土性、内容的生活性、管辖的地域性、运作的强制性、法规的不成文性、程序的不完善性等特征。并在壮族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维系功能,理顺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调整功能,排解纠纷,协调关系;制约功能,规范行为,惩诫恶行;传承功能,传递民族文化,宏扬民族精神;教育功能,寓理于法,培养社会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习惯法 特征 功能
原文传递
格头村苗族原始宗教信仰与习惯法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相卿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21-26,共6页
格头村的习惯法是历史上的苗族习惯法延续和演变的结果。苗族原始宗教信仰中的守寨树崇拜、日常生活禁忌等内容中有很多规范属于以宗教禁忌形式表现出来的习惯法内容。通过“议榔”制定榔规的过程是通过举行仪式请神帮忙,借助于神的力... 格头村的习惯法是历史上的苗族习惯法延续和演变的结果。苗族原始宗教信仰中的守寨树崇拜、日常生活禁忌等内容中有很多规范属于以宗教禁忌形式表现出来的习惯法内容。通过“议榔”制定榔规的过程是通过举行仪式请神帮忙,借助于神的力量保证议定的习惯法内容的实施。宗教中的神秘力量是保证习惯法实施的重要权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法 保证 宗教 内容 表现 关系研究 仪式 力量 历史 日常生活
下载PDF
晚清国人的民族国家认同及其困境——以国籍问题为中心 被引量:8
6
作者 许小青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3年第2期52-59,共8页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也是一个逐步纳入以民族国家体系为基础的世界体系之中的过程 ,中国本身也经历着从传统的帝国向民族国家的转型。本文以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国籍问题为中心 ,尤其是清朝朝野对荷兰 1 90 7年出台的《新订爪哇殖民籍新... 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也是一个逐步纳入以民族国家体系为基础的世界体系之中的过程 ,中国本身也经历着从传统的帝国向民族国家的转型。本文以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国籍问题为中心 ,尤其是清朝朝野对荷兰 1 90 7年出台的《新订爪哇殖民籍新律》的反应 ,来分析中国民族国家转型过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籍法 民族国家 身份认同
下载PDF
国际国籍法的新发展与中国国籍法的渐进改革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国福 梁家全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51-58,共8页
国籍是自然人隶属于一个国家的法律资格与身份,是连结国内法与国际法的纽带。近年来,在全球化的驱动下,国际社会逐渐对双重国籍采取宽容的态度,很多国家和地区纷纷修改完善国籍法,核心是承认或接受双重国籍,开始松动拥有国籍即享有公民... 国籍是自然人隶属于一个国家的法律资格与身份,是连结国内法与国际法的纽带。近年来,在全球化的驱动下,国际社会逐渐对双重国籍采取宽容的态度,很多国家和地区纷纷修改完善国籍法,核心是承认或接受双重国籍,开始松动拥有国籍即享有公民权原则,以追求和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我国施行了近30年的《国籍法》存在许多与国际形势、国家利益不协调的地方,需要进行修改和完善。改革的可行方案是有步骤地渐进推进务实灵活的双重国籍政策,将一定的注意力投向拥有国籍与享有公民权相脱离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尊重和保护国籍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籍 国籍法 双重国籍
下载PDF
哈尼族习惯法在保护森林环境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马岑晔 《红河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在全球森林面积越来越少、环境越来越恶化的趋势下,保护环境、保护森林成了全世界共同的主题。往昔哈尼族居住区域一直保持着茂密的森林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哈尼族地区的森林和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 在全球森林面积越来越少、环境越来越恶化的趋势下,保护环境、保护森林成了全世界共同的主题。往昔哈尼族居住区域一直保持着茂密的森林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哈尼族地区的森林和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但相对于全球大面积的森林锐减和普遍的水土流失,哈尼族地区依然有着较好的生态环境和较高的森林覆盖率,主要原因就是哈尼族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有极为值得赞赏和借鉴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伦理思想和一套极为系统有效的保护森林环境的习惯法,使得哈尼族地区至今依然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生态奇观。文章以红河上游中国境内哈尼族居住区域为研究对象,论述哈尼族习惯法在保护森林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尼族 习惯法 保护 森林 环境
下载PDF
瑶族刑事处罚习惯法初探 被引量:8
9
作者 高其才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8-27,共10页
瑶族是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居住在我国南方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瑶族形成了内容全面、功能突出、影响深远的刑事处罚习惯法。瑶族刑事处罚习惯法包括处罚方式、处罚种类、处罚执行等内容,表现出瑶族的特点。
关键词 瑶族 刑事处罚 习惯法
下载PDF
晚清国籍法之由来及影响探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静 尹朝晖 《柳州师专学报》 2002年第3期94-97,共4页
晚清华侨国籍问题的产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中外交涉最终导致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国籍法的出台。晚清国籍法的颁布 ,是清政府侨务政策的一个重大举措 ,对我国法制史及外交史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其法律效果极其有限 。
关键词 侨务政策 华侨国籍 国籍法 双重国籍 晚清
下载PDF
羌族继承习惯法试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鸣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10-118,共9页
少数民族习惯法是目前我国民族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羌族继承习惯法源远流长 ,无论是继承法的基本原则 ,主要内容 ,还是对继承关系的法律调整 ,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并得到羌民的普遍承认和严格遵循 ,在羌族地区发挥着调解社会矛盾、... 少数民族习惯法是目前我国民族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羌族继承习惯法源远流长 ,无论是继承法的基本原则 ,主要内容 ,还是对继承关系的法律调整 ,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并得到羌民的普遍承认和严格遵循 ,在羌族地区发挥着调解社会矛盾、维护民族团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 习惯法 民族法学 契约 法律制度 私有财产 继承权
原文传递
关于我国民族法与民族法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8
12
作者 廖敏文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8-27,共10页
民族法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民族法系泛指多民族国家调整其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原则、规则、规章和制度的总称。狭义民族法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其国内民族关系,规范人们在这种关系中的行为,确定民... 民族法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民族法系泛指多民族国家调整其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原则、规则、规章和制度的总称。狭义民族法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其国内民族关系,规范人们在这种关系中的行为,确定民族关系中各种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并主要由国家保障实施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在民族法学语境中的民族法是广义民族法概念。民族法学的学科价值体现在理论功能、文化功能和应用功能上,其中,应用功能是其首要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法 民族法学 法制建设
原文传递
传承和弘扬:瑶族习惯法在人民调解中的运用——以广西金秀一起相邻排水纠纷的调解为例 被引量:9
13
作者 高其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60-64,共5页
中国现行的人民调解制度,是继承和发扬中国民间调解的历史传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的法律制度。2008年4月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在一起相邻排水纠纷调解过程中,借鉴瑶族传... 中国现行的人民调解制度,是继承和发扬中国民间调解的历史传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的法律制度。2008年4月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在一起相邻排水纠纷调解过程中,借鉴瑶族传统的纠纷处理习惯法,吸纳瑶族固有习惯法的现代价值,圆满地解决村民之间的冲突,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这表明瑶族习惯法在当代中国纠纷解决中是有现实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族 习惯法 人民调解
下载PDF
国籍法的现代发展趋势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颖 吕国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62,共4页
20世纪以来,随着主权国家的大量兴起及跨国人员流动的愈趋频繁和复杂,国籍法的发展呈现出了以下四方面的态势:国内立法日益向单行法方向转化;国际渊源不断丰富,相关国际条约层出不穷;内容日趋先进,平等、非歧视观念逐渐得到贯彻;趋同化... 20世纪以来,随着主权国家的大量兴起及跨国人员流动的愈趋频繁和复杂,国籍法的发展呈现出了以下四方面的态势:国内立法日益向单行法方向转化;国际渊源不断丰富,相关国际条约层出不穷;内容日趋先进,平等、非歧视观念逐渐得到贯彻;趋同化倾向正在不断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籍法 国际渊源 非歧视观念 趋同化
下载PDF
水族习惯法及其变迁——以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塘党寨为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文永辉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47,共8页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一个典型水族村寨——恒丰乡塘党寨——的田野调查,描述了水族习惯法的表现形式、维护机制及其变迁。文章认为,水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权力的深入、长期的“送法下乡”活动以及宗教信仰等文化背...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一个典型水族村寨——恒丰乡塘党寨——的田野调查,描述了水族习惯法的表现形式、维护机制及其变迁。文章认为,水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权力的深入、长期的“送法下乡”活动以及宗教信仰等文化背景的深刻变化,是水族习惯法发生变迁的主要原因。研究这些变迁及其原因,对于理解和认识少数民族地区乃至整个农村的法治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族 习惯法 文化变迁
原文传递
瑶族民间组织及民间法的现实影响——黔桂瑶族侗族习惯法系列调研之七 被引量:7
16
作者 周世中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19-121,共3页
瑶族民间组织是指在瑶族社会中,由瑶民自发组织形成的,调整瑶族社会关系的村寨机构。瑶族民间法是指瑶族人在处理和调整民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时,用以约束全体成员,维持社会秩序,解决争端和纠纷,逐渐形成的共同行为规则。瑶族民间组织和民... 瑶族民间组织是指在瑶族社会中,由瑶民自发组织形成的,调整瑶族社会关系的村寨机构。瑶族民间法是指瑶族人在处理和调整民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时,用以约束全体成员,维持社会秩序,解决争端和纠纷,逐渐形成的共同行为规则。瑶族民间组织和民间法在当今瑶族社会中仍有现实的影响,这些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瑶山经济发展、传递民族文化的正面影响,也有阻碍瑶族社会发展的守旧、保守落后的负面影响,我们必须因势利导,发挥其积极作用,消除其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族 民间组织 民间法
下载PDF
现代化进程中的瑶族“做社”活动——以广西金秀郎庞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其才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8-47,共10页
瑶族崇拜社王,有较悠久的“做社”(祭社)历史。“做社”是一种民间宗教仪式,同时也是宣讲习惯法的一种方式。广西金秀郎庞瑶族在20世纪50年代停止举行“做社”,至80年代末恢复。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基础,通过对“做社”活动的描述,讨论现... 瑶族崇拜社王,有较悠久的“做社”(祭社)历史。“做社”是一种民间宗教仪式,同时也是宣讲习惯法的一种方式。广西金秀郎庞瑶族在20世纪50年代停止举行“做社”,至80年代末恢复。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基础,通过对“做社”活动的描述,讨论现代化进程中瑶族习惯法的保留与变迁,分析现代化对瑶族习惯法的具体影响,探讨现代化变迁中瑶族习惯法的历史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族现代化 习惯法 “做社”
原文传递
足球运动员归化的理论证成——伦理学、法学和经济学的三重考量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全真 王雪蕾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5-39,共5页
中国男足归化外籍球员正在进行,虽然部分球员归化手续几近完成,但仍有不少人基于伦理、法律等因素质疑归化的正当性。结合体育全球化的背景来看,球员归化因不违反体育精神且不涉及意识形态,从而合乎伦理要求;因不违反国内外法律等其他... 中国男足归化外籍球员正在进行,虽然部分球员归化手续几近完成,但仍有不少人基于伦理、法律等因素质疑归化的正当性。结合体育全球化的背景来看,球员归化因不违反体育精神且不涉及意识形态,从而合乎伦理要求;因不违反国内外法律等其他规范性文件,从而在法律上是正当的;又因其总体上收益高于成本,从而符合经济理性;所以球员归化并不存在理论上的障碍。在未来球员归化的路径选择上,外部法律制度应当降低入籍标准,内部管理制度应当提高归化标准,才能将球员归化对国内足球人才选拔体系、管理体系造成的冲击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足球运动员归化 国籍 伦理学 法学 经济学
下载PDF
村规民约的实施与固有习惯法——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县六巷乡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8
19
作者 罗昶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24,共6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瑶族的村规民约受到瑶族固有习惯法的深刻影响,在保障实施、处罚方式等方面明显体现瑶族固有习惯法的痕迹,瑶族村规民约实施的观念、机制与固有习惯法一脉相承,瑶族固有习惯法通过村规民约形式在当... 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瑶族的村规民约受到瑶族固有习惯法的深刻影响,在保障实施、处罚方式等方面明显体现瑶族固有习惯法的痕迹,瑶族村规民约实施的观念、机制与固有习惯法一脉相承,瑶族固有习惯法通过村规民约形式在当代瑶族地区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族 村规民约 习惯法
下载PDF
华侨华人国籍法律问题新论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国福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0年第4期67-74,共8页
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国籍法衍生了消除国籍冲突引发的问题、国籍不等同公民权、取得多国国籍三项新原则。与此同时,很多国家纷纷修改完善国籍法,核心是承认双重国籍,松动拥有国籍等同公民权原则,以追求和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中国《... 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国籍法衍生了消除国籍冲突引发的问题、国籍不等同公民权、取得多国国籍三项新原则。与此同时,很多国家纷纷修改完善国籍法,核心是承认双重国籍,松动拥有国籍等同公民权原则,以追求和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中国《国籍法》实施30年来几乎没有任何变化,存在着许多与国际形势、国家利益不相协调的地方。修订《国籍法》时,有必要认真考虑和平衡集中居住在东南亚地区的多数华侨华人和分散居住在欧美澳的新华侨华人的利益。改革的可行方案是渐进有序地推进务实灵活的双重国籍政策,从宽对待华人恢复国籍和入籍问题,同时,预设制度以防范认可双重国籍可能引发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侨 华人 国籍 国籍法 双重国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