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护理路径在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1
作者 于丽华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4期147-148,151,共3页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12月于本院进行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的72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12月于本院进行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的72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术前等待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出院时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及垂体瘤相关知识问卷调查患者的满意度及相关知识知晓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前等待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相关知识知晓评分以及遵医行为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垂体瘤切除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改善遵医行为,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蝶窦入路 垂体瘤切除 临床护理路径
下载PDF
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术后颅内感染影响因素及NSE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东峰 周国平 +2 位作者 周文科 付丽萍 周详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18-1721,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变化,为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变化,为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和三亚市中医院住院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233例,比较感染患者和未感染患者脑脊液及外周血NSE、PCT和CRP,收集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临床资料,归纳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发生颅内感染患者13例,感染率为5.58%,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7株,革兰阳性菌4株。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是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P<0.001);颅内感染患者血清及脑脊液NSE、PCT和CRP分别为(11.70±3.57)μg/L、(0.70±0.11)ng/ml和(8.56±2.16)ng/ml及(10.65±3.67)μg/L、(0.91±0.27)ng/ml和(8.67±2.34)ng/ml均高于无感染患者(P<0.001)。结论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垂体瘤术中应精准操作,避免发生蛛网膜损伤,减少术后发生脑脊液漏进而引发感染,可通过检测血清及脑脊液NSE、PCT和CRP水平及早发现术后感染、及时诊断处理以获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鼻蝶窦 垂体瘤 颅内感染 影响因素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两种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旭华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8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经颅入路和经鼻、蝶窦入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7月的垂体瘤患者90例,按照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行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对照组患者行经颅入路显微手术... 目的:探讨经颅入路和经鼻、蝶窦入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7月的垂体瘤患者90例,按照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行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对照组患者行经颅入路显微手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KPS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采用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疗效显著,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显微手术 经鼻 蝶窦入路 经颅入路
原文传递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鞍区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4
4
作者 吴邓娃 符雅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379-380,383,共3页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鞍区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12例垂体瘤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鞍区垂体瘤切除进行术前、术中密切护理配合。结果:12例手术配合默契,手术进行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 目的:总结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鞍区垂体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12例垂体瘤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鞍区垂体瘤切除进行术前、术中密切护理配合。结果:12例手术配合默契,手术进行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术中熟练默契地配合手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做好器械和仪器的养护工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鼻蝶入路 垂体瘤切除术 手术配合 护理
下载PDF
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115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樊庆荣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1236-1238,共3页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115例,对瘤体大小、内分泌类型、肿瘤切除范围等与临床效果的关系,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115例,对瘤体大小、内分泌类型、肿瘤切除范围等与临床效果的关系,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2年,治愈81例,缓解未复发20例,复发12例,病死2例;微腺瘤的治愈率均高于大腺瘤和巨大腺瘤(P〈0.05);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和混合腺瘤的治愈率均高于无功能腺瘤的治愈率(P〈0.05);全切和次全切的治愈率均高于部分切除患者的治愈率(P〈0.05);具有基础内分泌功能性腺瘤是术后发生并发症明显低于非功能性腺瘤(P〈0.01)。结论: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垂体腺瘤临床效果好,其临床疗效与肿瘤的大小、功能类别、切除范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显微镜 鼻蝶入路
下载PDF
卡麦角林联合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治疗老年垂体瘤对PRL HGH及ACTh水平的影响
6
作者 王磊 周新管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837-842,共6页
目的探讨卡麦角林与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联用对老年垂体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泌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HGH)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05—2023-05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垂体瘤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卡麦角林与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联用对老年垂体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泌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HGH)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05—2023-05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垂体瘤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研究组41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麦角林。比较2组总有效率、激素水平、炎症因子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68%)较对照组(75.61%)更高(P<0.05)。2组患者的激素水平均有明显改善,研究组PRL、ACTH、HG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均下降,研究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Xklp2靶蛋白(TPX2)、P53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研究组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安全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垂体瘤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经典术式与卡麦角林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炎症反应,效果较为理想,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瘤 经鼻蝶窦入路切除术 神经内镜 卡麦角林 泌乳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生长激素
下载PDF
神经内镜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被引量:2
7
作者 谢军 刘云诗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1357-1358,共2页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在切除垂体腺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德国Rudolf公司生产的直径为4mm的0°观察镜,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内镜下切除垂体腺瘤26例,其中泌乳素腺瘤16例,无功能腺瘤8例,生长激素腺瘤2例.结果 内镜下全...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在切除垂体腺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德国Rudolf公司生产的直径为4mm的0°观察镜,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内镜下切除垂体腺瘤26例,其中泌乳素腺瘤16例,无功能腺瘤8例,生长激素腺瘤2例.结果 内镜下全切肿瘤21例,次全切肿瘤5例,术后出现3例一过性脑脊液鼻漏,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12个月,1例复发.结论 神经内镜经单鼻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是一种创伤小,暴露好,并发症少,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经单鼻腔蝶窦入路 垂体腺瘤 手术
下载PDF
鼻内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4
8
作者 周凯 范雁东 +3 位作者 吴鹏飞 吉文玉 冯兆海 张庭荣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8期562-566,共5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患者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14例垂体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鼻内镜组与显微镜组,各57例,进行前瞻性对照分析。2组患者分别...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对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患者相关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14例垂体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鼻内镜组与显微镜组,各57例,进行前瞻性对照分析。2组患者分别接受鼻内镜下、显微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激素回落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前后鼻腔鼻窦结局测量20条(SNOT-20)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变化。结果鼻内镜组手术时间显著多于显微镜组,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垂体瘤全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组术后1周脑脊液细胞数、脑脊液蛋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氯、血钠、生长激素、泌乳素水平均低于显微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9%,低于显微镜组的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周SNOT-20评分、VAS评分均显著升高,显微镜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单鼻孔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手术时间较长,但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显著低于显微镜下手术,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有助于延缓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下降,促进患者预后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经鼻中隔-蝶窦入路 垂体瘤切除术 鼻部相关生存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