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癌痛示范病房创建对麻醉性镇痛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蔡婷婷 马海英 《中南药学》 CAS 2015年第7期765-769,共5页
目的调查麻醉性镇痛药物以及癌痛三阶梯用药原则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以下简称"示范病房")成立前后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通过对2012年和2013年肿瘤内科住院患者的麻醉性镇痛药物的用量以及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调查麻醉性镇痛药物以及癌痛三阶梯用药原则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以下简称"示范病房")成立前后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通过对2012年和2013年肿瘤内科住院患者的麻醉性镇痛药物的用量以及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将使用的麻醉性镇痛药品换算成口服吗啡的等效剂量进行对比,结合临床分析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 2013年肿瘤内科癌痛用药较2012年明显增加,口服制剂用量明显增加,尤其是具有很好生物利用度的缓释剂型使用量明显增加。盐酸哌替啶注射液2013年没有再被使用。结论成立示范病房以后,麻醉性镇痛药物使用基本合理,用药情况符合WHO提出的三阶梯用药原则,癌痛规范化治疗有所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 麻醉性镇痛药物 癌痛三阶梯用药
下载PDF
我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麻醉性镇痛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黄晓梅 李晓璐 《中国执业药师》 CAS 2016年第8期8-14,共7页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麻醉性镇痛药品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本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提供的2012-2015年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消耗的癌痛治疗药品数量进行统计,计算各药品的总用量以及用药频度(DDDs),同时将麻醉性镇痛...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麻醉性镇痛药品的使用情况。方法:对本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提供的2012-2015年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消耗的癌痛治疗药品数量进行统计,计算各药品的总用量以及用药频度(DDDs),同时将麻醉性镇痛药品剂量换算成以口服吗啡为参考的等效剂量,结合临床分析麻醉性镇痛药品的应用情况。结果:我院肿瘤内科麻醉性镇痛药品等效剂量的总量从2012年的614 491.25 mg逐年递增至2015年的1 389 873.81 mg,以口服制剂为主,占总量的90%以上,其中缓释制剂的用量,占总量的80%以上。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芬太尼透皮贴剂的DDDs排在前2位。结论:自我院成立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以来,麻醉性镇痛药品的用量逐年增多,硫酸吗啡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和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已经成为我院肿瘤内科治疗癌痛的首选,哌替啶注射液已基本不用,用药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麻醉性镇痛药 示范病房 用药频度 用药分析
下载PDF
癌痛示范病房创建前后麻醉性镇痛药物临床应用的变化 被引量:10
3
作者 梁悦 《中国药业》 CAS 2016年第10期80-82,共3页
目的调查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以下简称癌痛示范病房)创建前后麻醉性镇痛药物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统计分析2014年1月至6月和2015年1月至6月住院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物用量及用药频度。结果 2015年1月至6月与2014年1月至6月相比... 目的调查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以下简称癌痛示范病房)创建前后麻醉性镇痛药物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统计分析2014年1月至6月和2015年1月至6月住院患者麻醉性镇痛药物用量及用药频度。结果 2015年1月至6月与2014年1月至6月相比,癌痛患者的麻醉药品应用呈逐渐递增趋势,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成为首选药物。结论成立癌痛示范病房后,规范了麻醉性镇痛药物在癌痛治疗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 麻醉性镇痛药物 用药频度
下载PDF
麻醉镇痛药物对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振海 吴硕东 +2 位作者 孔静 张强 金俊哲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450-452,共3页
目的 经胆道镜Oddi括约肌测压,观察常规剂量的吗啡、度冷丁、强痛定及曲吗多对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胆道术后留有T型管病人70例,随机分为吗啡组、度冷丁组、强痛定组及曲吗多组,测量用药前后的十二指肠压(DP)、Oddi括约肌基... 目的 经胆道镜Oddi括约肌测压,观察常规剂量的吗啡、度冷丁、强痛定及曲吗多对Oddi括约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胆道术后留有T型管病人70例,随机分为吗啡组、度冷丁组、强痛定组及曲吗多组,测量用药前后的十二指肠压(DP)、Oddi括约肌基础压(SOBP)、收缩波幅(SOCA)、收缩频率(SOF)、收缩间期(SOD)及胆总管压(CBDP)。结果 肌注吗啡及强痛定后SOBP和SOCA升高,SOF增快,吗啡组CBDP升高(P<0.05);肌注度冷丁后各指标无明显变化;肌注曲吗多后SOBP和SOCA明显降低(P<0.05);应用各药物后收缩间期无明显变化。结论 常规剂量的吗啡及强痛定对Oddi括约肌起激动作用,常规剂量的度冷丁对Oddi括约肌无明显作用,常规剂量的曲吗多对Oddi括约肌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DDI括约肌 吗啡 度冷丁 常规剂量 强痛定 肌注 运动功能 SOD 变化 收缩
原文传递
癌痛患者麻醉镇痛药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常福红 郑锦坤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住院及宁养院患者麻醉镇痛药品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该类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查阅各部门资料,记录其药品名称,用药总量,用药天数,以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评...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住院及宁养院患者麻醉镇痛药品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该类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查阅各部门资料,记录其药品名称,用药总量,用药天数,以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结果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有4种。DDDS排序由高到低分别为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羟考同缓释片、盐酸吗啡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磷酸可待因片和盐酸吗啡注射液。结果麻醉镇痛药的应用基本合理,并且符合癌痛患者麻醉镇痛药的用药三阶梯原则,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结论正确规范合理的使用镇痛药物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镇痛药 临床应用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算法的医院麻醉药品监控模式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蒋程 韩冰 +2 位作者 吕健刚 夏仲尼 李功华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367-371,共5页
目的建立主成分分析(PCA)模型对我院麻醉药品的用量进行监控,探讨医院麻醉药品监控的新模式。方法提取我院2013年全年和2014年上半年共6个季度14种麻醉药品的用量数据,建立PCA模型。通过构建主成分得分图,结合主成分载荷图,对麻醉药品... 目的建立主成分分析(PCA)模型对我院麻醉药品的用量进行监控,探讨医院麻醉药品监控的新模式。方法提取我院2013年全年和2014年上半年共6个季度14种麻醉药品的用量数据,建立PCA模型。通过构建主成分得分图,结合主成分载荷图,对麻醉药品的用量进行整体评价,筛选变化较显著的品种。当某一季度的统计值异常时,构建变量贡献图分析原因。结果我院急诊麻醉药品的用量较稳定,住院麻醉药品的用量变化较大,其中羟考酮缓释片40 mg的用量增加和芬太尼透皮贴剂8.4 mg的用量减少最为显著。结论本研究证明了PCA算法在麻醉药品监控中的有效性,为医院麻醉药品监控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麻醉药品 得分图 载荷图 贡献图
原文传递
内蒙古自治区医院麻醉药品处方调查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伟 王续 +2 位作者 王昕 杨毓章 王晓霞 《中国药物依赖性通报》 CSCD 1994年第1期46-49,共4页
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医院1991年3月-1992年2月间随机抽取的19 315张处方中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使用麻醉药品的处方为402张,出现率为2.08%;(2)402张麻醉药品处方中度冷丁最多,占55.47%,其次是复方桔梗片,占19... 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医院1991年3月-1992年2月间随机抽取的19 315张处方中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使用麻醉药品的处方为402张,出现率为2.08%;(2)402张麻醉药品处方中度冷丁最多,占55.47%,其次是复方桔梗片,占19.56%;(3)使用麻醉药品的平均年龄为45.10±s 15.60;(4)肿瘤科使用麻醉药品居首位为29.35%,其次为外科27.11%,内科18.16%;(5)限定日剂量(DDD)计算及药物利用指数(DUI)的评价表明:除芬太尼存在有过量用药情况外,其余使用均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方调查分析 医院麻醉药品 内蒙古自治区医院 药物利用指数 1992年 1991年 复方桔梗片 限定日剂量 统计分析 药品处方 平均年龄 用药情况 出现率 度冷丁 肿瘤科 芬太尼 评价表
原文传递
2004年~2006年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分析
8
作者 张伟标 刘佛添 廖宇忠 《基层医学论坛》 2007年第12期1073-1075,共3页
目的分析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性镇痛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计算机管理系统提供的2004年~2006年麻醉性镇痛药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吗啡的口服剂型用量占第一位,且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吗啡和哌替... 目的分析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性镇痛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计算机管理系统提供的2004年~2006年麻醉性镇痛药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吗啡的口服剂型用量占第一位,且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吗啡和哌替啶的注射剂用量呈逐年减少趋势。结论吗啡的口服剂型将是我院今后镇痛用药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性镇痛药 癌性疼痛 药品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